登陆注册
8113900000239

第239章 刀削面

操着山西口音的中年老板正忙活着,他突然见到李忠信他们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地到了面馆这边,他立刻放下手边的活计,小跑带颠地从简易帐篷里面迎了出来,一边走,一边热情地问道:“您们都是一起的吧!帐篷里坐,里面有一些阴凉。想要吃什么面,刀削面、拉面还是担担面?我们这边的面味道好,正宗山西削面。”

正宗的山西刀削面?!!

李忠信听到眼前的中年老板说他这边是正宗的山西面,他眼睛一亮,心中立刻就有了计较。

要说山西面,最为正宗的就是山西刀削面,而且这个老板口音是山西那边的,开口的第一句话是刀削面,也就是说,这个地方味道最为正宗的就应该是山西刀削面了。

李忠信重生之后,对于美食甚是喜爱,但是,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除了国营饭店之外,个人做食品行业的人少得可怜,就是那小小的粮票,就制约了人们做饭店做美食的脚步。

和后世有着极大不同的是,这个时候,无论到什么地方吃饭,都需要粮票,没有粮票,在外地都吃不到饭。

粮食全靠供应,哪怕是有一些议价的粮油,也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能够搞得到的。

不过呢!李忠信心中有数,应该是今年开始,粮食会出现一种大幅度的逆转。八二年的时候,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施,正式执行起来的时间正好是八三年,也就是说,从八三年开始,中国人就将告别那种粮食不够吃的情形。

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到粮食大量下来的时候,能够在外面,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吃到一碗比较正宗的山西刀削面,还是相当不错的。

李忠信扫了一眼身后的人,开口问道:“我来一个小碗的山西刀削面,你们都吃什么面,自己说,然后好让老板给我们做面。”

王波若有所思地看了李忠信一眼,开口直接说道:“你吃山西刀削面的话,那我也吃山西刀削面,我要大碗的。”

王波觉得,既然李忠信点了山西刀削面,那么他跟着李忠信点一样的面,绝对不会有错误,他的这个大外甥,在吃的方面,那绝对是行家,只要是这个小吃货想要吃的东西,一准美味合他的胃口。

王波在黑省那边吃过挂面,打卤面,在京城还吃过京城最为有名气的京城炸酱面,就是东京那边的合人民币十元钱一碗的骨汤拉面他都吃过,他真就没有吃过这种路边卖的什么山西刀削面。

李忠信点刀削面,那么,他就来一个大碗的刀削面,绝对不会有错误,而且在这个时间点,他也是真的感觉有些饿了。

他点完面以后,没等他身后的人说要吃什么面呢!他继续说道:“老板,面现在就做,他们的面我做主了,都是大碗刀削面,越快越好,你们这边还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尽管都上来,少不了你的钱和粮票。”

“客人您好,我们这边卖刀削面是不分大碗小碗的,七分钱一两面,外加一两全国粮票或者是京城粮票。一般情况下,饭量小一些的三两面就够了,饭量多一些的,五两足够吃。您最好问一下都吃多少面,千万不能浪费粮食。”卖刀削面的老板听王波开口大碗的刀削面,他立刻就给王波和李忠信解释起来。

虽然这边是京城的郊区,但是,面摊挨着大道,很多过往的人路过的时候,都会选择到这样的一种地方吃上一碗面条。

京城这边的国营饭店很多,但是,价格方面,京城的饭店要比其他省市的饭店贵了很多,特别是要粮票要得也狠,一小盘饺子的话,至少要半斤京城粮票或者是全国粮票,到京城这边出差的人,吃东西一般都精打细算,生怕吃的粮票超标,到时候就是拿着钱也吃不上饭。

吃面或者是做面,都是按照每个人所需求的分量来的,绝对不能出现那种对粮食的犯罪。

七分钱一两刀削面,外加一两全国粮票或者是京城粮票,听上去价格有些高,但是,做刀削面不光是面,还有浇头。

山西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

刀削面的调料(俗称“浇头“或“调和“),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番茄酱、肉炸酱、羊肉汤或者是牛肉汤、金针木耳鸡蛋山西面食打卤等,并配上应时鲜菜,如黄瓜丝、韭菜花、绿豆芽、煮黄豆、青蒜末、辣椒面等,再滴上点老陈醋,十分可口。

“我吃三两的,其余的都按照半斤的来,如果有卤蛋的话,每个人的面里面加一个卤蛋。”摸了摸头上出现的细小汗珠,李忠信随口问道:“老板,你这边有没有什么饮料之类的东西啊?”

“婆娘,一碗三两的刀削面,其余的按照五两来做,加七个卤蛋,现在就开始煮面。”面摊老板声音洪亮地对立面喊了一嗓子以后,转头笑呵呵地对李忠信说道:“我这里有北冰洋汽水,用井水镇的,一毛五一瓶,请问你们一共需要几瓶。”

面摊老板满面堆笑地说着,对于李忠信他们这一行人到他这里吃面,他很是高兴,他从李忠信和王波两个人的语气当中感觉到,这是不差钱和粮票的主。

平日里也有一些大主顾,但是,和李忠信他们这些人相比起来,这次他应该能够赚到不少钱。

京城这边人吃面食的人虽然多,但是,这些人一般都是吃京城口味的老京城炸酱面,他们虽然面的味道正宗,生意却一直是不温不火,两口子在这边起早贪黑,平日里每天无非也就能赚到个四五元钱的样子。

“这大热天的,每个人来两瓶汽水。”李忠信叫完汽水以后,又开口问道:“对了,你这边的刀削面都有什么浇头的,是牛肉汤面还是羊肉汤面?”

面馆的老板从一个大水桶里捞出来一些汽水,一边用瓶起子起这汽水,一边和李忠信说道:“我们两口子做的山西削面,都是汤面,里面加牛肉汤作为浇头,一两削面给一小片牛肉。”

“这个味真正。”李忠信咕嘟咕嘟地喝下了一瓶北冰洋汽水以后,他打了一个响嗝,感觉到了一种后世没有喝出来的老味道。

李忠信看到,他手中普普通通的玻璃瓶子,上面凸出来“北冰洋“三个大字,仅此而已。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重生金凤凰

    重生金凤凰

    谁说当了村姑就一辈子走不出山窝窝,看她这山窝窝里的土鸡,重生发家致富努力成为金凤凰!
  • 精明人办事的135个小技巧

    精明人办事的135个小技巧

    本书讲述了精明人做事的原则与技巧,分别介绍了在工作中、日常生活中、家庭生活中等各方面做事的技巧。通过细读此书,可以更加了解做事的技巧,有利于改善你的人际关系,以及巧妙的做事,花小的代价完成更大的事的目标,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走向成功。
  • 失落的午夜

    失落的午夜

    两根直线在相交之后只会越走越远,人也一样。我和你本应像两根直线那样从此越走越远,再无瓜葛。然而,一切都在今天被彻底地改写了。林墨:如月,午夜十二点,地狱见。
  • 盛世为妃

    盛世为妃

    沐惜颜是现代双色眼眸的混血美女,和朋友谷小麦去逛街没有注意把一个老头地上放着几块白玉石头,上面缠着乱七八糟的红线的东西勾了一下,差点摔倒,老头很惊讶沐惜颜能看到这些东西,而沐惜颜道歉并给老人整理好,结果老人发现沐惜颜不小心摆出了一个帝王命格,紧接着便和好朋友一起穿越到了架空的南煜国。南煜国有个说法,得双色眸者的天下。太后知情便分外看重她,让皇帝娶她做了贞妃,且看沐惜颜如何寻找自己的真命天子,如何逆天做后宫第一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江山为聘礼

    江山为聘礼

    他出生时被命定为天煞孤星,刑克六亲,凶恶残暴,孤鸾寡宿,寂寞之命。三岁那年,克死生母,一双黑眸一夜之间换成蓝眸,举国震惊,视为妖孽。六岁那年,克死长兄,帝君大怒将其囚禁深宫。七岁那年,克死幼弟,帝君将其逐出皇宫,离群索居。十岁那年,帝君病重,疑其克他将他赶往不毛之地终生不得回朝。十八岁那年,帝君驾崩,他率军逼宫,叔伯兄弟三死两伤,踏着众人鲜血尸骨,坐上了九龙之座。他是狄戎国最富传奇色彩的帝王。他是凶恶残暴六亲不认能征善战的帝王。他是天子一怒浮尸千里血流成河的帝王。国师预言,他是天煞孤星、孤鸾寡宿,注定一生孤寂无人相爱之命。直到有一天潜入大燕,他遇上一个不应该几次三番总遇到的女人,顺安侯府宅门闺秀燕都第一美人裴瑞祎。缘分这种东西,就连冷硬不屑粗狂如他,一旦踏入了命运的转盘,就只能任其摆布,无力抵抗。***顺安侯府的小姐们个个美名远扬,九小姐瑞祎更是名声鹊起,冠盖京华。作为待价而沽用以联姻的庶女,裴瑞祎表示一定为自己谋一个锦绣前程。第一次见面,她送他好大一颗珠,他不解,问何意。她道:王爷有眼无珠,我给你补上!第二次见面,她送他好大一拥抱,他愤怒,讨公道。她道:美人投怀送抱,你应感到荣幸!第三次见面,她恃美行凶夺了他初吻,他视她如猛兽,避之如蛇蝎。她道:王爷别闹了,快娶我回家。最终他未迎她回家别娶佳人,而她另许他人闺中待嫁。很多年后,他忆及当初,泪落于枕,“如果时光能倒流,我愿以江山为聘,天下为礼,迎你归家。”裴瑞祎也只淡淡一笑,只可惜世事没有如果!
  • 真故事真理念

    真故事真理念

    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领悟到影响世界的企业经营的奥妙,受到启迪,感受世界级企业经营的秘密和真谛。本书轻松好读,融真实性、针对性、专业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紧紧贴近企业、贴近大众。
  • 萌宝驾到:拐个爹地送妈咪

    萌宝驾到:拐个爹地送妈咪

    十年的单恋走到尽头,柳双双决定用一个晚上来了却这段感情,没想到这一晚给她带来永久的“纪念品”。小萌宝误打误撞认了生父,某男还没来得及高兴呢,就被亲儿子给嫌弃了。“勉强合格”、“连笑都不会”、“不是男人”这类的标签钉在脸上,某男几近崩溃。他找柳双双找说法,柳双双横眉冷对:“儿子嫌弃你,关我什么事?”“嗯,那就劳烦你转告他,我到底是不是男人!”某男阴恻恻地笑。
  • 八荒御圣

    八荒御圣

    脚踏七星,天子之命,生于乱世,潜龙勿用;凤鸾之血,至阴至纯,迷倒众生,倾国倾城。
  • 傲娇器灵之千金逆天

    傲娇器灵之千金逆天

    本文酸爽,男女主双强,1v1,欢迎跳坑!她,前世是秦家千金,大婚之日惨遭夫家灭门,自刎于血泊中。本以为此仇只得来世再报,却意外的借尸还魂后重生。由此得机缘入仙门,被混沌至宝莺鸣剑选为主人。等等,这好像不是一把普通的剑?为什么它能变成个男人,还这么好看。这么一把剑带出去,能打能抗又有面儿。从此世上多了一人一剑的传说。她屠魔教,杀仇人,斩奸佞,冠绝天下,无不令人艳羡。你灭我全家满门。此仇我定会加倍偿还。你想夺我的剑,抢我的人。可以,还请你先去幽冥地府报道。你想设计害我。解释?不存在的,直接送你去忘川河里游泳便是。
  • 老北大(民国趣读)

    老北大(民国趣读)

    《民国趣读老北大》是追忆当年老北大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冯友兰、刘元功、沈尹默、周作人、高平叔、张申府、梁漱溟……这些文章从不同侧面叙述了民国时期北大的校史、校长、生源、课程设置、教师风范、校舍环境以及当时校内、校外学生参加的活动等,通过这些文章即可让我们看到当年是什么样的学子考到北大、什么样的俊才站在教室里讲台传道授业;这些学子这些老师,在那个风急浪涌的时代,他们经历了什么,见证了什么,又做了什么;他们有怎样的情感情怀,又有什么样的一生。他们的记述就像爬满记忆之墙上的藤蔓,让我们能更好了解北大的过去,更好了解北大之所以来,他们曾经生活在北大的过去,在那个美丽的地方度过了人生里最美好的时光,他们是亲历者,在他们笔下,有家事的细琐,有国事的波澜,如今去读,情景犹如历历,这些情景连缀成锦,让那段时光变得华丽有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