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84100000054

第54章 董卓乱政(一)

董卓屯兵城外,自封为太师,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而且董卓还携兵器随意出入宫庭,略无忌惮。又一次他竟未经通传,意欲擅闯后宫,幸好有扮作羽林军的曾维汉所属1万精锐守卫,他才没得逞。但从此也记住了这支军队,意欲除之而后快。只是他不知道,这支军队人数可以根据曾维汉的意愿,而随时增加。这也是曾维汉通过何太后的关系,名正言顺的在洛阳驻军。

董卓的嚣张拔横,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这不后军校尉鲍信,这一日来见袁绍,直言董卓必有异心,当从速除之。而袁绍则有些优柔寡断,他对鲍信说道:“朝廷新定,未可轻动。”

鲍信见袁绍无意参与,又转身去见王允,亦言其事。王允此时却拿不定主意,只得说道:“且容允与其他大臣商议一二。”

鲍信无奈之下,自引本部军兵,投泰山而去了。而董卓则利用洛阳局势不明之际,招诱何进兄弟部下之兵,一时间洛阳军队大部归其掌握。

在基本掌握洛阳城防和其周边关隘、卫城之后,董卓的野心进一步扩张了。十月初五,董卓私下召见李儒时问道:“吾欲废当今天子,立陈留王为帝,何如?”

李儒答道:“今朝廷无主,不就此时行事,迟则有变矣。来日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谕以废立;有不从者斩之,则威权之行,正在今日。”

董卓大喜,立马下令次日大排筵会,遍请公卿。

消息传至曾维汉处,曾维汉心想:看来这董卓如历史上一样,准备废帝立陈留王为新君了。于是他立即通过密道觐见何太后,曾维汉并未告知何太后废帝之详情,只是说先帝遗诏已落入董卓之手;让她写一份密诏,内容大致是:天子和太后获悉,有人欲废立新君,密昭曾维汉进京勤王。日期落款为九月十六。说服何太后之后,曾维汉立即下令,让洛阳周边的秘密据点兵力立刻凭借此密诏,以最快的速度接管洛阳八关,并封锁消息,让董卓与西凉之间暂时断了联系。而在洛阳城内,则通过皇宫内的几座系统兵营,加紧生产了一批士兵。然后利用明日董卓在温明园召见百官,无暇分身之际,完成对整个皇宫的全面控制。当然这是明日该做的事情,办完正事之后,曾维汉再一次留宿于何太后的寝宫约一个时辰,期间自然是春风几度了。

第二日,董卓设宴于温明园,召见百官。公卿皆惧董卓,谁敢不到。卓待百官到了,然后徐徐到园门下马,带剑入席。酒过数巡,董卓下令停酒止乐,当庭对百官大声说道:“吾有一言,望众官员静听。”

闻言众皆侧耳。董卓接着说道:“天子为万民之主,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社稷。今上懦弱,不若陈留王聪明好学,可承大位。吾欲废帝,立陈留王,诸大臣以为何如?”诸官听罢,不敢出声。

忽见座上一人离案直出,立于筵前,大呼道:“不可!不可!汝是何人,敢发大语?天子乃先帝嫡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汝欲为篡逆耶?”

董卓一看,此人乃并州刺史丁原也。于是大怒道:“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遂掣佩剑欲斩丁原。时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李儒急忙进言道:“今日饮宴之处,不可谈国政;来日向都堂公论未迟。”众人皆劝,董卓方才平静下来,而丁原则上马离去。

董卓接着问百官道:“吾之所言,合公道否?”

这时卢植答道:“明公差矣。昔太甲不明,伊尹放之于桐宫;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恶三千余条,故霍光告太庙而废之。今上虽幼,聪明仁智,并无分毫过失。公乃外郡刺史,素未参与国政,又无伊、霍之大才,何可强主废立之事?圣人云: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董卓大怒,拔剑向前欲杀植。侍中蔡邕、议郎彭伯劝说道:“卢尚书海内人望,今先害之,恐天下震怖。”

闻言董卓随心有不甘,却也停止过激行为。司徒王允接着劝说道:“废立之事,不可酒后相商,另日再议。”

于是百官皆散。送别百官之后,董卓按剑立于园门,忽见一人跃马持戟,于园门外往来驰骤。董卓即刻问李儒道:“此何人也?”

李儒答道:“此丁原义儿:姓吕,名布,字奉先。主公,今日你与丁原交恶,暂且避之。”

于是董卓立刻入园潜避。次日,有人报丁原引军城外至西凉军大营外搦战。董卓大怒,正欲引军同李儒出战。忽然又有人来报,言董卓军今早准备到皇宫换防之时,皇宫却被奉何太后密诏的驸马“汉”侯曾维汉的人马控制了。

董卓一听顿时大惊,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李肃进言道:“主公,看来原先驻守后宫的人马也是那曾鹤的部下了。依肃只见,恐怕那曾维汉早已进入洛阳,不然无法解释皇宫之中的兵马从何而来。而皇宫之中肯定有能够藏匿兵马的大型密室,期间是否还有兵马,我等不得而知,还是不要与其交恶为好。另外,曾维汉奉旨镇守皇宫,可谓名正言顺。主公还应下令我军将士平日收敛些,再者主公日后觐见天子,可不能像以前那样,全身披甲携兵器入宫了。不要再让他人抓住把柄,从而被曾维汉顺势赶出洛阳。”

董卓接着问道:“那城外丁原部如何应对?那曾维汉到底在何处?”

李肃答道:“主公,虽说您已贵为凉州牧、太师,而曾维汉还是一郡太守;但是曾维汉毕竟曾是主公的上官,又是驸马、汉侯之尊,乃是皇亲国戚,地位、爵位都在主公之上。现在又奉旨驻守皇宫,占据有利之势,主公不妨放低身段去问问他的意思。到时不管如何处置丁原部,责任都是他曾维汉担着。不知主公以为可否?至于曾维汉现在何处,如肃猜测不错,其肯定在皇宫之中。”

董卓闻言满意的说道“嗯,汝之言甚合我意,我这就进宫……”

不待董卓说完,门外下人禀告道:“启禀太师,驸马府幕僚徐庶求见。”

“噢,快快有请。将这徐先生迎到客厅。”董卓吩咐道。

“偌。”

下人离去之后,董卓随即向李肃问道:“以你之见,这曾维汉此时派徐元直前来,意欲何为?”

李肃答道:“回主公,曾维汉是何意思,肃也猜测不出。不过其主动派人前来,无非是“利益”二字而已,主公见了徐元直,自见分晓。”

于是董卓来到客厅接见徐庶,双方见礼之后,徐庶直接对董卓说道:“太师,您与我家主公也算是故交了,所以您与他无需太多繁琐虚礼。此次庶前来拜见太师,主公让庶转告太师,他已奉旨接管洛阳八关,以及皇宫守备,将于明年天子太庙祭天之后返回上谷。除皇宫内禁之外,太师在洛阳可一切照旧。另外我家主公还说,今日太师并未接见任何客人,自先帝国葬之后他也没到过洛阳。恕庶无理,就此告辞了。”说完之后,不待董卓作何反应,徐庶便转身离去。

望着徐庶离去,董卓一时还未反应过来。一旁李肃见状上前说道:“主公,依肃只见,这曾维汉肯定早就知道,主公有废立新君之意。而他的意思是,明年太庙祭天之前,我等欲行此举需得过他那一关。而太庙祭天之后,洛阳所发生的一切,与他无关,他也不管。肃以为,曾维汉肯定有什么事需要当今天子在朝方可办理。明年太庙祭天之前,他将办好此事;而太庙祭天之后,谁当天子已经损害不到他的利益了。所以我军与城外丁原部之战,只要主公不暴露曾维汉的行踪,他是不会过问的。至于其接管洛阳八关,也不过是要牵制我军而已,以防主公加害他或是妨碍他所办之事。”

“嗯,既如此,先解决了丁原再说。”

……

同类推荐
  • 逆流贼子

    逆流贼子

    穿越异世,在这虚伪君子林立,小人遍地的时代。看主角如何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真性情。看拥有逆流时间的主角如何将13一装到底。脸皮厚似墙,佳人倚在旁。逆流贼子交流群:907972126
  • 来龙去脉:历代皇陵命运大揭密

    来龙去脉:历代皇陵命运大揭密

    中国古代皇陵是封建社会特有的产物,历代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皇权的威严、显示自己无比的尊贵,不惜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天下之能工巧匠,多则四五十年,少则几年来营建自己的陵园。皇陵作为封建皇帝的地下王国,完全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礼制原则建造,其奢侈豪华是不言而喻的。但正因为此,它成了吸引盗墓者的诱饵,成了历代盗墓者的最爱。
  • 意气风发:1956年的中国

    意气风发:1956年的中国

    “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选择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一年一本,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这一年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描述其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和社会风貌,论述其在新中国65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 读历史就是读故事(中国卷)

    读历史就是读故事(中国卷)

    故事是历史的缩影,是文化的窗口,是窥探民族个性的镜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桩桩真实的史事,都是祖宗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本书是一本中国历史的通俗读本,以时间为顺序,以事件为线索,通俗而又简明扼要地讲述了几千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每个历史事件都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将浩繁的中国历史深入浅出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使读者能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最低限度地获取历史知识,汲取丰富的人生智慧,学会正确处理纷繁复杂事情的方法,从而踏上了成功之路。
  •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从家族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以通俗的笔法对大唐王朝李氏家族进行重新解读。帝王、权臣、英雄、宦官,你方唱罢我登场。李唐王朝造就的历史,无不显示出它的残酷与不可抗拒。兄弟相残、家族之争、奴才欺主……一幕幕的血腥书写着李氏家族的历史。围绕李氏家族的传承和纷争,再现大唐帝国的兴亡史。大唐王朝是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一座历史巅峰,大唐盛世的辉煌始终令我们向往。这个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国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与疑问。
热门推荐
  • 超品心术

    超品心术

    石磊,男,孤儿,未婚。不会赚钱、泡妹、叫爸爸。偶获他心通,人生开始雄起。有人拿钱砸他,妹子要来推他,还有人要做他爸爸,精彩故事,尽在超品心术
  • 那座岛,那些事儿:(二)夜市篇

    那座岛,那些事儿:(二)夜市篇

    在台北的夜市,你能找到任何东西——来自已经去世的人的短信,催情剂和隐藏的秘密。那些我们难以忘怀的问题,在这里能找到答案,有些发现或许还会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那些关于爱和失去,生和死的故事。这是由台湾作家和住在台湾的外国作家共同编写而成的短篇故事集,涵盖多种题材,就像在台北夜市上的小吃一样新鲜而丰富。
  • 重生之炼器废柴妃

    重生之炼器废柴妃

    千年前,玉虚天宫,洛赋一掌劈下蒲华殿,引起一片天雷地火千年后,她的紫玉环佩出现在凡女子衿身上看她一步步走回玉虚,入主蒲华殿却惊见洛赋仍在天宫是缘是债,已全然无味我本以为乡间田野便是一生我本以为玉虚天宫的长虹我可看一生我本以为你的眸子里是我的倒影我本以为只要一切只要泰然便可随心然而……“事到如今,你可有话再留给我?”“斜明阳处,各自相安。”
  • 望族女缠上冤家郎

    望族女缠上冤家郎

    没有耀眼的容貌,没有高超的技艺,她是家中的异类,平凡的让亲生父母都不耻,偏偏她还沾沾自喜,只因她不想被摆布,一心想做个普通人罢了。所以夫君,当然也要是个普通人,她要自己选夫!初次见面。她直爽的开口问道:“公子,可是单身?”他,微不可微的点了一下头。她扬扬眉,“正好,你娶我为妻吧?”他,嘴角抽搐,冷漠的吐出两个字:“原因。”她满脸兴奋,“因为你无财无貌无权无势,我也是!”他,无语…再次相遇。她出口的第一句就是:“我们成亲吧?”他思索,疑惑的反问:“你当真什么都不会?”她坚定的点头:“对。”他,应允…婚后:面对面冠如玉的相公,她怒了,这叫无貌?!面对号令江湖的令牌,她疯了,这叫无权?!面对厚厚的地契与银子,她抽了,这叫无财?!忍无可忍,她振臂高呼:“我要休夫!”他冷冷的一瞥,挑眉扔出一句,“琴棋书画都不会?女红经商都不懂?”她谄媚的笑了,娇滴滴的巴结道:“相公,你说…我们生几个娃好呢?”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为清官

    为清官

    一朝祸来,裕家被奸人构陷,引得圣上大怒,满门抄斩。裕家9岁稚子,早年拜师学技,幸得逃过此劫,却只能隐姓埋名。他发誓,他一定要洗净裕家冤屈,还裕家一个公道。他在这条路上奔波的时候,他发现,之时间太多腌臜事了。“民间有申不完的冤,世间有平不完的怨。”那又何妨?这苍穹上再污浊又怎样?我定会尽此生全力还这苍穹上,原有的清明。
  • 这一生,我愿用爱温暖你

    这一生,我愿用爱温暖你

    她,永远的一身洁白,有着最清澈的眼眸,却渴望光明。他,总是带着一抹薄荷微凉,邪恶又悲伤。当她闯入他的世界,他尘封多年的心扉再次打开。这一生,他只要她。
  • 逆天小仙:仙君,请入怀

    逆天小仙:仙君,请入怀

    古武世家的天才少女沧澜穿越到异世废材丑女身上,被家族当做祭品祭天!相貌丑陋,就能被任意欺凌?资质平庸,就能被肆意打杀?生父不仁,继母不慈,姨娘不善,姐妹不义,兄不友弟不恭!何解?她道:逆我者,杀!辱我者,死!挡我仙道,神魂俱灭!且看她一个劣质灵根的废材是如何踏上崎岖的修仙路,披荆斩棘,成就不朽传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像大人物一样思考

    像大人物一样思考

    《像大人物一样思考》着重从理念思维的角度畅谈正确思维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它告诉我们,人的行为取决于人的思维方式,人生要成功必须有走向成功的思维方式。该书科学分析理念与成功的关系,教给我们从众多方面通过成功理念走向成功的方法。
  • 你走后,满夜星辰落

    你走后,满夜星辰落

    追着你跑的那几年,我的眼里只容得下一个你。他们说,从前提及你,我的眼睛里是溢出来的欢喜,怎么也藏不住;后来再提及你,我眼里的失落也是藏不住。你看,温言,只要是关于你,我所有伪装好的情绪都会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