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88000000049

第49章 一篇文章定进士

李德裕是个很务实的人,说抄写就真的开始给鱼恩抄写,只是越抄他的心里越震惊,抄到最后已经激动地无从下笔,干脆带着鱼恩的卷子直奔皇城,有些话今天不和皇上说他都睡不着觉。

一筹莫展的唐武宗正在和三省六部主官探讨赈灾的事情,四五个人都低头不语,显然是没什么好办法。听到李德裕觐见的通报,唐武宗急忙让小黄牌把宰相带进来,他知道身为监考的宰相在这时觐见肯定有大事。

“臣给陛下贺喜,恭贺陛下得一良才,关中百姓有救矣!”

一进门,老相爷就将众人吓一跳,随后是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他,不明白大家冥思苦想的问题,怎么就被他给解决了。

唐武宗更是喜上眉梢,急忙问:“文饶此话怎讲?”

也不拖沓,直接将鱼恩染血的试卷交上去,然后退下来等待武宗点评。

一看见染血的试卷,本来喜上眉梢的唐武宗瞬间皱起眉头,无论是谁写的奏折,染上血再给皇上看,都是对皇帝最大的不敬。

见他这副模样,李德裕哪里不明白怎么回事?急忙解释:“启奏陛下,此乃驸马呕心沥血之作,臣怕耽搁陛下的大事,所以来不及抄袭,还望陛下恕罪。”

作为资深老狐狸,鱼弘志一听到驸马两个字就知道这篇文章准是鱼恩写的。心中不免有些得意,脸上的表情也跟着得意起来,看的仇士良牙根直痒痒。只是喜色紧紧持续一小会儿,看见卷子上的血迹脸色瞬间一变,老太监马上就知道李德裕那句呕心沥血的意思。

随着目光往下移动,唐武宗的脸色越来越精彩,时而皱眉怒目,时而豁然开朗,到最后更是喜笑颜开。

“诸位爱卿都看看义昌驸马这篇时政如何,朕以为但看这篇时政,便可定他一个进士。”

听见皇帝如此高的评价,众人心中也是颇为好奇,都想看看这篇文章的高明之处。

按照地位,第一个传看的当然是仇士良,老太监一边看,一边脸色剧变,心中更加肯定那天的推测,鱼弘志如此看重鱼恩,肯定是为了对付他。这篇文章处处戳到重点,样样点到要害,能写出这种文章的日,假以时日定会位极人臣。

看完文章后,仇士良想的不是文中观念的可行性,而是如何才能抵消掉鱼恩入仕后对自己的冲击。是加以培养,从鱼弘志身边把他拉过来,还是快刀斩乱麻,让他再没有发挥的余地?

护国公看完,上柱国公当然也要看看。与仇士良的脸色剧变不同,老狐狸一边看一边佩服,这鱼恩显然也是下了不小的心思,一篇文章四处讨好,而且还真能解决燃眉之急,只是这样做真的好么?看着唐武宗与李德裕的脸色,鱼弘志把嘴边的话又咽到肚子里,大事已定再多说讨人厌的话可不是他的作风。

按道理来说,两位国公看过后,应该是三省六部中的尚书省。可惜唐朝自太宗以后,只有郭子仪任过尚书令。没有尚书令,左右扑射的地位有没有门下侍中和中书令高,所以这份文章便传到侍中崔珙的手中。

崔珙出身博陵崔氏,时任门下侍中,本来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可惜前有仇士良,鱼弘志弄权,后有武宗十分信任的李德裕,他这个侍中往往变成酱油党,说话的时候都少。看着这篇文章,崔珙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何?因为李德裕又立一功,他左相的位置又被撬动不少。

侍中看过后,便是中书令,因为李德裕事先看过,这次轮到尚书省左仆射李固言。

李固言可是个热门人物,出身太原李氏,自然是代表门阀旧势力的李党愿意接纳的人。可他还是正科进士出身,代表寒门学子的牛党又极力拉拢。为官多年,他是左小心,右在意,生怕得罪人。

文章刚入手没多久,二级宰相就匆忙看完,心里了解个大概后,交给右扑射李让夷。

在武宗时期,李党风生水起,牛党偃旗息鼓。李让夷便是李党骨干,李德裕一手推上去的三级宰相。在群相制的唐朝,没个同平章事,左右仆射,之类的三级宰相官职,朝堂上都不好意思说话。

按道理来说,三省看完,六部中最先看的应该是吏部,因为吏部管理官员升迁,考核权利最大。可惜现在的吏部尚书陈夷行还没有同平章事的头衔,算不得宰相,当然要让给身后的户部尚书牛僧孺,因为牛僧孺有同平章事的头衔,算是个三级宰相。

作为党争的代表人物,牛僧孺的一贯做法是:凡是李德裕反对的我都赞成,凡是李德裕赞成的我都反对。这篇文章自然也好不了,老相爷正一边看着,一边想着怎么在鸡蛋里挑骨头,还得挑那些大骨头。

陈夷行就要简单的多,只是粗略看一遍,然后再和李德裕交换个眼神,心中便已有计较,将文章传给旁边人。

按道理来说这时旁边站着的应该是礼部尚书,可现在礼部尚书崔蠡不在,旁边站的是兵部尚书郑肃。等郑肃看完,最后是工部尚书李回。

还好刑部尚书与九卿不在,不然光是传看一遍就要花费许多时间。

等众人传看完毕,牛僧孺就按耐不住率先发言:“启奏陛下,臣以为不妥。若真依文章所言,各路节度使岂不都将封侯封王?大唐百姓本就不堪重负,平添这些王侯,光是食邑就会消耗许多赋税。而且豪门大户以良捐官,看似解燃眉之急,长久来看却又多出许多支出,户部哪有那么多钱?”

不能说牛僧孺说的不对,只是他明显有夸大的成分,而且也没摸透唐武宗的想法。

到唐武宗即位,听调不听宣的节度使大有人在,皇权衰落至极,若是能用王位换几个拥兵自重的节度使,他还真愿意。

作为李德裕一手提拔起来的人,陈夷行肯定要在这个时候说几句话,以表对李德裕马首是瞻。

“启奏陛下,臣以为老相爷有些过滤。四方节度使拥兵自重乃是我大唐隐患,朝廷弱他们就示强,朝廷强他们就示弱。若是能用几个王位换来朝廷强势,未尝不是好事。至于捐官,豪门富商捐官者不少,这些人在乎的倒不是那些俸禄,而是官家的地位。陛下可以明言,捐官者俸禄减半,岂不是两全其美?”

牛李两党就这么又开始一番你来我往,只可惜如今牛党本就势危,御史大夫李宗敏又不在,牛僧孺一张嘴明显说不过一堆嘴。再加上唐武宗已经认定是良策,当即将事情拍板才作罢。

皇帝陛下龙颜大悦,赏赐肯定不会少,随即传旨:制曰:义昌驸马鱼恩,得才兼备,呕心沥血,心怀天下苍生,为朕分忧,屡献良策,实乃朕之良人,百姓福人。今赐鱼恩锦缎十匹,绢五十匹,钱十万,补药三十方,以慰忠良。

圣旨自然有人去写,只是涉及到传旨鱼弘志不得不说上两句,不然传旨的太监肯定找不到门。

还好传旨太监仍是马公儒,与鱼弘志走的进,这才让叔侄二人免去一场斥责。

在马公儒耳边轻声耳语几句,年轻的太监马上明白鱼弘志的意思,匆忙传旨去也。

等他传旨回来复命的时候,马公儒跟唐武宗回禀:“陛下奴婢有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一般说这话,肯定是想说出来,唐武宗也没糊涂到不当讲就别讲的地步,很自然的回一句,但说无妨。

“奴婢去传旨遇到一件怪事,驸马爷似乎不住在公主府。”

唐武宗马上追问:“那在何处?”

“这个……”

正犹豫之际,唐武宗开口道:“直说无妨,朕赦你无罪。”

听到这句话,马公儒走到皇帝身边,悄声耳语几句,然后退回去听候陛下吩咐。

“此话当真?”

武宗明显是还有些不相信,又追问一句。

“奴婢开始也不信,只是奴婢传旨的时候驸马爷不在府上,公主殿下说去请驸马爷回府,许久都不见人回来。奴婢找了个下人,一问才知道原来驸马爷已经搬出公主府,住进上柱国公府,说是那里清静,适合养病。”

话说道这里,唐武宗心里已经打了个大问号,义昌公主府也不小,怎么连个清静的地方都找不到?当即断定这里面定有隐情。

马公儒也适时加一句:“只是奴婢听到些风言风语,不敢说。”

胃口已经被吊起来,心思全在原因上,唐武宗哪还有心思再跟他打葫芦语?当即让他直说无妨,漏掉一字便要治欺君之罪。

这般威逼之下,马公儒只好实话实说,将他听到的那些风言风语添油加醋的吐露出来。

“奴婢特意找人问过,那人说驸马走的那天正是陛下第二次宣旨,褒奖李玉和驸马锻造铁锅之事。不少太学学生去公主府闹事,说是驸马偷了李玉的功勋。还好相爷在场,这才将危及化解。”

闻言龙颜大怒,怒斥道:“这些学生怎么这般不知轻重?铁锅之事文饶已经与朕说过,李玉不过是机缘巧合,而真正的机巧全是义昌驸马功劳。如此闹事若是不与惩戒,再有下次岂不是让忠良蒙冤?”

唐武宗也算是个赏罚分明的皇帝,国子监那边学子骚动正常,每逢国家大事这些学子总要弄出点风声,以示忠诚,公正。平时也就算了,毕竟这些学子都是好心,以后治理国家少不得他们。可是这次不行,若不加以惩戒,养成这些人听风就是雨的习惯,指不定惹出多大祸。

略微思量一番,转身吩咐另一个管事太监王公长:“传朕口谕,国子祭酒柳公权驭下不严,致使门下学子无法无天,险些使忠良寒心,罚俸三月。”

说完话,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劲,沉声斥责:“这鱼恩怎生这般不知轻重?文饶既然已经把事情处理,为何还要搬出公主府?是在给皇家脸色看么?小小年纪便居功自傲,朕定要将他惩戒一番,不然以后还得了!”

眼看着就要帮成倒忙,马公儒急忙解释:“陛下莫要冤枉驸马爷,这里面似乎还有隐情。”

耐心已经被耗尽的皇帝大声斥责:“既然有隐情还不快说?”

作为太监,见风使舵,添油加醋是必备本事。唐武宗越是着急,马公儒越是要表现的为难,这样才能让陛下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把事情重视起来。

脸色一连变几变,最后似乎下定什么决心,带着毅然决然的表情,将所有隐情道出来。

“怕是驸马爷在公主府住的不如意,想远离些时日,静静心。”

“驸马爷身份特殊,多被人唾骂,公主殿下的地位也因此受到牵连,殿下对此多有微词。臣听说驸马爷要考进士,多半也是因为公主殿下嫌他无用的原因。”

听到这些话,唐武宗的脸色变得十分精彩,有些为难,有些理所应当,更多的是尴尬。

憋了半天,唐武宗也只憋出一句:“这鱼恩心眼也是太小,皇妹不过是唠叨几句,居然还和皇妹置气。也罢,也罢,等科举过后,朕下一道圣旨,让皇妹去上柱国公府风风光光给他请回去,也算是给足他面子。”

……

柳公权感觉今天是他最倒霉的一天,先是驸马爷在考场上吐血,让他这个监考跟着提心吊胆。紧接着皇帝陛下训斥的口谕到了,正是华灯初上收卷的时候到的。

身为国子监祭酒,全天下读书人的榜样,就这么在众目睽睽之下,跪地迎接圣上训斥的口谕,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更让他生气的是,自己什么都没干,什么都不知道就丢这么大一个人,真是王八钻灶坑,憋气又窝火。

最让他生气的事情还在后面,现在还不能找那帮学生出气,因为他们都在参加科举。只能等明天考试过后,国子监再开课的时候,再寻他们晦气。

一想着这口无名火还要在心里憋两天,祭酒就大人更上火了。

同类推荐
  • 唐朝大顽主

    唐朝大顽主

    谁说玩不是一种职业?方回决定,既然穿越了,那就干脆玩个痛快,要把玩当成事业,要玩出花样,玩的兢兢业业。不务正业?土鳖了吧?咱这职业有个特响亮的称号——顽主!
  • 三国春秋伊始

    三国春秋伊始

    既没有桃园三结义,也没有三英战吕布。只有力量的碰撞与智慧的较量,名留青史之人岂有等闲之辈。著名历史学家方诗铭老爷子将东汉末年称作“群星灿烂的时代”,而他的老师顾颉刚先生曾设想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写一部《三国演义》,终因工程浩大而未能实现。写这样一部作品,一是向二老致敬,二是挑战自我。看小说的人最怕太监,我也害怕因为没有读者而失去继续创作的勇气。所以在全书初稿完成后,才决定将它陆续发布出来。这本书前前后后修改了十遍左右,为了增加可读性,就变成了现在的剧场版。但这样一来,也相应降低了历史的严肃性。因此我决定在每一章的末尾加一个附录,将重要场景的历史出处,为喜欢历史的考据党们提供讨论的素材。没有驾驭史诗的文笔,却想写一部史诗。大家在喷的时候最好能注明章节以及段落,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部好书。因为是小说,有些小细节上与历史记载有冲突。这点请大家多多谅解,不符合史实的部分我也会相应做出注解。因为史料非常浩瀚,学术观点不一,小说也只能选择一种来论述。
  • 大王令我来巡山

    大王令我来巡山

    一觉醒来,林宁发现自己成了一名“高贵”的山贼二代。只是因为手无缚鸡之力,无法继承大位,只能由他彪悍无匹的未婚妻来继承。
  • 战国之麒麟无双

    战国之麒麟无双

    雷击雨坠,麒麟生降金屋珍馐,弃之如裳但求一仕,志遂天象口舌莫辩,剑指人亡儒法兵道,世间无双乱世何休,惟有我王
  • 医入白蛇

    医入白蛇

    刘作舟一个大好中医毕业生,却因为一场意外的医疗纠纷,被人捅死,穿越到了一个奇异的时代,许宣?不是许仙么?什么我还有一个弟弟叫许仙?老天爷,这是搞什么鬼?这是完全不按照剧情发展的的白蛇传啊,不过,白素贞不喜欢我?没有关系,许宣的梦想,是在这个不同的古代,开馆诊病当神医!
热门推荐
  • 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咒经

    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局中局(罪推理事务所)

    局中局(罪推理事务所)

    一场腥风血雨的猎杀行动展开,案情隐藏着的阴谋与杀局,警察与黑道势力角逐,胜利却伴随着危险步步紧逼,但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危险四伏的局中局,悬念丛生的谜中谜,紧张刺激的生死之战,让你的肾上腺素一路飙升!
  • 坏预感

    坏预感

    我是一个预言家,我拥有着精确的预言能力。
  • 许你情深深似海

    许你情深深似海

    深城又传她‘拆东为补西’,她冤,其实是人善被人欺。楚晋行冷脸:“我女朋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恋爱,有点甜

    恋爱,有点甜

    孔岑岑:“我男朋友,脸蛋帅,身材好,超会撩。”(假装脸红ing)林烬:“我女朋友,超可爱,会写作,会撒娇,对了,还超色。”孔岑岑(生气脸):“我男朋友工作超忙,经常没时间陪我。”林烬(故意):“我女朋友超爱喝酒,一喝完酒就爱耍流氓。“孔岑岑(翻白眼):“我没有男朋友,谢谢。”林烬:“我女朋友一点都不色,真的真的真的!”孔岑岑(气嘟嘟):“哼,晚了。”
  • 我若为莲,只愿为你娉开

    我若为莲,只愿为你娉开

    谭海子和孙丽惠,用眼神碰撞出爱的火花,开始了他们甜蜜的初恋。然而,在他们所生活的落后封闭的小山村里,他们不愿意接受的包办婚姻不期而至,谭海子和孙丽惠进行了反抗,谭海子出走……为了改变命运,谭海子自学,考上大学;孙丽惠进城学手艺,开小吃。优秀的海子和孙丽惠,都不乏狂热的追求者,然而,他们排除干扰,有情人终成眷属。故事发生在改革开放前期,农村的青年渐渐觉醒,婚姻想自主,并不断地走出大山,到外面去闯荡世界。有志的海子和孙丽惠,不愿向命运低头,用实际行动改变现状,并带动了农村观念的改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痞子女神:拜金儿子吸金爹

    痞子女神:拜金儿子吸金爹

    (已完结)贪财到见利忘义的拜金儿子,抠门到一毛不拔的吝啬老妈,且看这对奇葩母子如何大闹君心!
  • 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

    本书是一本公认的开启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出版后,迅速成为美国和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畅销书之一,被翻译为二十多种文字。书中以寓言故事开头,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村庄的突变,并从陆地到海洋、天空,多个角度展现和分析了化学农药的危害。这部作品不仅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而且文字优美细腻,充溢着敬畏自然与生命的人文情怀。 作者带病写完本书,两年后告别人世。
  • 盘天问地

    盘天问地

    上古时期,盘古蚩尤为何大战?众仙神又为何消失在茫茫长河之中?究竟是物竞天择?还是弥天大谎?本书集合大量东方元素,阴阳/混沌/三才/四象/五行。上古凶兽祥瑞/三皇五帝一一现身。还有诸多家喻户晓得神话人物。完全得脑洞大开,盘天问地。
  • 离婚硝烟

    离婚硝烟

    婚姻是什么?婚姻是一面镜子,照清楚在里面的两个人。有人想逃,而有人则拼命挽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