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72700000105

第105章 晋冯铨为工部尚书

入夜,窗外风寒,逐渐下起了细雨,坤宁宫内,崇祯皇帝却也是在撒汗如雨,根本没有闲着。

崇祯皇帝和周皇后虽是‘老夫老妻’了,但却如新婚燕尔的夫妻一般如胶似漆,缠绵整夜,好不痛快。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穿越过来当皇帝之后,要不是后世穷惯了养成一副好心性,早就被这些东林党给气死了。

现在各地糜烂,每天几乎听不见一件好事,不是这里缺钱,就是某处失城陷地,王爷和勋戚都是一波跟着一波的死难。

要是以前的崇祯皇帝能撑到十七年简直是个奇迹,对现在的这位来说,唯一的乐趣可能就是这房事了。

若文官听到皇帝在后宫‘努力’了一宿,怕又是要借机大做文章,然而脸皮比城墙还厚的崇祯压根不管他们怎么黑,依旧我行我素。

事实上,被各种大事小情逼得头大,从而需要享受和放松还只是一点,主要还是崇祯皇帝这几天召见了几次自己那便宜儿子朱慈烺。

无论怎么安慰自己,别人的儿子怎么看都是不顺眼,没有一丁点亲生的感觉。

所以崇祯皇帝最近频繁的在周皇后身上耕耘,主要还是想自己再生一个‘亲儿子’,日后立不立太子再说,这儿子总不能把别人的当成自己的吧?

第二天一大早,周皇后正要为崇祯皇帝穿戴朝服,刚动作几下却被抓住小手,还以为崇祯又想索取,正待含羞嗔怒,崇祯皇帝却是自顾自说道:

“皇后,取朕的盔甲来!”

刚刚上朝,内阁首辅魏藻德带着文武百官分由两侧进入皇极殿,例行的叩拜山呼万岁以后,又是纷纷对国朝两次大捷表示恭贺。

什么‘天佑大明’、‘中兴有望’这些毫无作用的屁话,崇祯皇帝已经学会自动忽略,跳过和臣子们互相推太极的阶段,直接说道:

“众位爱卿,可见朕今日有何不同?”

众臣闻言,这才是抬起眼仔细瞧了瞧,没想到这一看却把不少人吓得够呛,崇祯皇帝没穿着常见的朝服,却是有模有样的披挂着那副御驾亲征的盔甲。

兵科给事中顾国宝跳出来说道:“陛下这是不遵祖制,帝王临朝,岂有穿戴盔甲之理耶?”

“盔甲乃粗俗武夫身系之物,这是玷污圣殿,还请陛下脱去盔甲,再行临朝!”

好家伙,自己没上朝也有一段时间了吧,这三句话不出头就给自己来了个下马威?看来真是缺收拾了。

“你还知道朕是帝王!”崇祯皇帝的话虽然讽刺意味十足,但脸上却平静得很,根本没什么反应。

不多时,崇祯皇帝起身特意抖了抖盔甲,说道:

“朕今日临朝就是要穿着这副盔甲,朕没上过战场,但也知道太祖一生征战,荡平四方之艰辛!”

“自朕登极以来,国事一日不如一日,闯贼西逼宁武,建奴入寇,朕却毫无作为,此皆是朕德薄,与将士无关!”

俗话说‘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崇祯皇帝这番话不管有意还是无意,都是在当着众人的面在将罪责往自己身上揽,就算做做样子也得有人出来说点什么了。

现在的崇祯皇帝可不是从前,没有理由都能在朝堂上大开杀戒,更别提给他一个理由了,那肯定是没什么好结果。

内阁首辅魏藻德心里和明镜似的,这脸皮极厚的皇上自责之意肯定是没有,明摆着找茬要砍人抄家,无奈之下,只得是站出来拱手道:

“臣为首辅,无所作为,此皆臣无能也!陛下圣明千古,文韬武略,盖世英明,实非陛下之故。”

魏藻德是当着百官的面对崇祯皇帝一顿猛拍马匹,崇祯对此比较满意,朝他点点头,心道你小子还算老实,这才说道:

“今朝半载刚过,国朝竟有两次大捷,此绝非天佑大明!乃我朝将士众志成城,矢志一心,奋勇死战,他们在战场上所依靠的,除了手中那口刀,就只有身上这副盔甲!”

听到这里,朝堂上反应慢点的也明白了,感情皇帝这是故意穿着盔甲提醒自己老祖宗创业的艰辛历程来了。

见群臣都是纷纷若有所思的点头,崇祯皇帝看向唯独面色涨红的兵科给事中顾国宝,笑眯眯问道:

“顾爱卿,朕所说可合你意?”

“呃——”顾国宝见崇祯皇帝这副表情,当即就是面色惶恐的跪在地上,‘通通’磕几个响头,连声道:

“陛下圣明,陛下英明,臣无异议。”

崇祯皇帝闻言冷哼一声,你小子还算识趣服软的快,不然下一句话老子就让厂卫把你家抄了。

不论心中如何想,崇祯面上还是笑着点头,做出一副温和的样子说道:

“传高杰来京宣胜,让他挑着阿巴泰的头到承天门外见朕!抵京之日,另有封赏!”

说着,崇祯皇帝看向工部尚书薛凤翔,问道:

“忠烈祠修建进度如何?”

薛凤翔有些慌张,出来的时候甚至差点绊倒,连忙说道:“回陛下,就...就快完工了。”

崇祯皇帝闻言,说道:“王承恩,厂役都查出了什么?”

王承恩昂头站出几步,高声道:

“回皇上,工部偷工减料,不发工银,以致民夫怨声载道,其后索要欠银,又指示恶奴打伤民夫三人,打死一人。”

“朕给了你工部三个月时间,事到如今,忠烈祠居然还没有建好,此等庸碌之辈,朕要你何用!?”崇祯皇帝拍案而起,挥手道:

“打入诏狱,抄没家产充公。文渊阁大学士冯铨何在?”

薛凤翔瘫软在地,只是用求救的目光看向后面的东林臣子们,可这种时候,又有谁冒着被抄家的风险出来为他说话,都是眼睁睁看着工部尚书被大汉将军拉出去。

冯铨虽然重回内阁,但也就是挂个大学士的名,朝会上根本不会有他什么事,没有实差说话也是毫无力度可言,根本不会有人听。

听到崇祯皇帝叫道到自己,赶紧出班山呼道:

“臣在!”

“司礼监拟旨,文渊阁大学士冯铨,归京后兢兢业业,有功于社稷。即日起,着以文渊阁大学士晋工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兼任太子太保,望卿日后仍能为社稷、黎民作福。”

冯铨好像焕发了人生的第二春,激动地浑身发颤,连声呼道:

“陛下圣明,臣谢隆恩!”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侧身看向户部尚书倪元璐,说道:

“责户部查清此战前后阵亡兵士姓名、籍贯,造册、入册,待忠烈祠完工后,立即刻于其上,好为大明之忠魂英烈正名!”

同类推荐
  • 德国通史

    德国通史

    本书充分呈现了德意志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创造伟力,展现了德国历史的盛衰轨迹和悲喜命运,凝聚了作者长期的治史心得,吸纳了国内外的新的研究成果,史料翔实,论述充分,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德国通史。
  • 胡商 胡腾舞与入华中亚人:解读虞弘墓

    胡商 胡腾舞与入华中亚人:解读虞弘墓

    《胡商胡腾舞与入华中亚人:解读虞弘墓》乃《太原隋虞弘墓》考古报告的续篇或者姊妹篇,试图通过虞弘和其他北朝入华中亚人,从几个侧面,展示汉唐之间黄河两岸的中西文化交流,旨在说明黄河两岸与丝绸之路的密切联系,揭示平城、晋阳在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以引起丝路研究者和爱好者的注意。
  • 煎熬下的香火传承

    煎熬下的香火传承

    抗战年间,普通老百姓在死亡面前。念念不忘的是香火传承不能断,老祖宗留的根不能断!
  • 花落春仍在:20世纪前期中国的困境与新路

    花落春仍在:20世纪前期中国的困境与新路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写就的学术随笔和书评十余篇。作者描摹人物,摭拾故事,展现了民国初年历史舞台上的新声与旧响。本书通过民族主义、革命、复辟、新文化、五四运动、读经争论、私塾改良等话题来切入与讨论,希望能由这些断面来看待“花落春仍在”的中国近代史,进而体味走入现代后中国人的希望与失望,痛苦与幸福,得到与失去。
  • 唐朝饭店不打烊

    唐朝饭店不打烊

    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宅男,偶然触碰时间之门,初入盛唐,繁华盛世令人神往。为谋生计,宅男不能一直宅下去,民以食为天,解决温饱最重要,饭店开起来,元宝赚起来,美女走到心上来。。。看现代老师如何在唐朝当富家少爷,打出自己的商业圈。
热门推荐
  • 又是雨落时

    又是雨落时

    “晚晚,我只问你一句,你究竟有没有爱过我?”厉兑霆眼底浮起最后一丝希冀。她像一朵怒放的赤芍,生冷而清丽,一字一句的冷冷的吐出:“好了,厉先生,一切已经结束了。”六年后,她再次回到A市,身边却多了一个孩子......“说!这孩子究竟是谁的孩子?”掐在她两颊的手渐渐收紧,他的额头上青筋暴怒。她哑然失笑,只冷冷地斜睨着他,讥诮道:“厉兑霆,你在期待着什么?”他重重的将巴掌狠狠地砸向了她的脸,她直直地倒了下去,浓密的卷发在厚重的地毯上散乱开来。精致的妆容下面色愈发显得惨白,只留一抹绛色的唇狠狠地刺在了他的心口。
  • 追梦华章

    追梦华章

    人生若是有悲丧,劝君早读此华章。世事如棋又如梦,家国复兴最风光。用一次次繁华的进步,去弥补过往所有的辛酸和屈辱。小说记录追梦者横跨40年追求温饱、致富、小康的历程,以及家庭、故乡的发展巨变,给你增添或怀旧,或激情,或向往,或震撼的家国情怀和精彩华章。
  • 重生九零神医福妻

    重生九零神医福妻

    傅盈盈临死之前,才知道妈妈的命,她的眼睛,都是被继母“偷去了”,想要反抗报复,却坠楼身亡。重生之后,傅盈盈身有异能,刚要报仇,发现仇家一个个像是霉运附体一般,一个个病的病,伤的伤,死的死······傅盈盈推开面前的俊美男子白宜修:起开,不要多管闲事!白宜修:不是多管闲事,我是在报恩傅盈盈眼睛一亮,看着面前的绝世美颜小哥哥,小手一挥:不用这么麻烦,你貌美如花,以身相许就行了!
  • 大乘百法明门论解

    大乘百法明门论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诗意散悟集

    诗意散悟集

    这一诗散悟集,尽皆来自于平凡的生活中,现在社会太过于浮躁,诱惑满满。我们,可以不必这样,让自己慢下来,细细品味周围的景物,或许会从中找到些许人生真谛。新书《七献祭》已在起点发布。这本书算是对我青涩时爱而不得的写照吧!不过这本与《诗意散悟集》完全两个风格。感兴趣者可以来观赏一二,有何不足之处还请不吝赐教。————印师
  • 华娱小明星

    华娱小明星

    一纸价值1000万的中奖彩票直接将群众演员岳华捧上人生巅峰!究竟是福还是祸!
  • 三国之张氏王朝

    三国之张氏王朝

    泱泱华夏,五千年历史,却没有张姓王朝,令人叹息。这是一个托名张良后人,集结张良一脉,与三国群雄争霸天下,并建立起一个张氏王朝的故事。作者很喜欢三国,因为热爱所以动笔,故事遵循历史又架空历史,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圆一场三国梦。
  • 叽歪恩怨录

    叽歪恩怨录

    戴节奏的那些人那些事儿青春回忆此情可待由此打开
  •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是许多学者关注的一个当下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本书借用了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后物欲时代”来分析、研究当代中国在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面临的精神困惑与问题。针对后物欲时代的精神症侯空虚、无聊,作者在吸取古典贵族教育的历史经验中,提出三条新的道德教育路径:健全人格教育、重视审美教育、闲暇教育。
  • 得与失的智慧

    得与失的智慧

    这本《得与失的智慧》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因此,这本书适合大众阅读。叔本华将人生视为痛苦的悲剧,对人生持悲观态度,但其一生却保持奋斗进取的精神。他虽然生活孤独却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年青时虽然学术遇挫但坚持到晚年终获成功。他一直在探寻人生得失的奥秘,他对诸如幸福、人格、地位、荣誉、财富、教育、妇女、政治、伦理、爱情、不幸等一系列困扰人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独到见解,启迪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