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800000234

第234章 悄悄的遁走动静的不要

整整一个白天,城外的敌营里毫无动静,整个敌营就像一个受伤了之后,悄悄躲在一边舔舐伤口的野兽,安静而危险。而在平壤城里,却是士气昂扬群情振奋,每个人都在眉飞色舞的谈论着昨天晚上的那场战斗。

城里的百姓们,仿佛赶庙会一般,从城池的各个角落,赶到昨天晚上的战场,以一种膜拜惊叹的神情,看着收敛尸首的民夫们,将一具具尸体剥得赤条条的,丢上一边的大车。这些盔甲衣物兵器,都是很好的缴获品。

而由于昨天被打死的马匹太多,整个城池,到处都洋溢着马肉的香气,这能吃的东西,而且还是很好吃的肉,不管是军是民,都没理由放过。当然你若是有幸在三百多年后,再光临这座城市,你还会发现,这里有几种很是特别的风味小吃,就是以马肉为原料制成的,其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现在。

歼灭了数千清军啊,加上清军前两次攻城死伤的人手,这份战绩,就算是倾朝鲜全国之兵,也未必打得出来了。由于余风的刻意低调,这份战绩,只可能便宜了城中的两位朝鲜领袖,当然,其中得到实惠最大的,还是池长青,而崔阳浩就稍稍差了一点,不过,有这份战绩在,想必朝鲜小朝廷对他丢失了大片国土的问责,也没有那么严厉了。

当然,他们这份功绩尘埃落定,还得等到战斗结束,彻底打败城外的敌军以后。城内军民兴奋不已,但是城头的守军,却是没有那么轻松,他们紧紧的注视着敌人的方向,时刻警惕着。

城墙外面的敌营的反应,太奇怪了,就算是新败,这战场的主动权还是在他们的手里,他们是不甘失败纠集军兵前来扑城也好,还是派几个嗓门大的士兵,来到城下骂阵也好,有的是法子恶心一下城里的人,让城里的人们的喜悦冲淡一些。但是从白天,又到晚上,对方的军营里都一点反应都没有,宛如一片墓地。

到第二个白天来临的时候,城头上的守军,再也有些忍不住了,是人都看得出鞑子们有些古怪,虽然鞑子折损了不少人手,但是鞑子营中,至少还有万余人,这般沉寂,太不合常理了,甚至有人联想鞑子以前攻城的手段,直接怀疑鞑子们是在营中大肆挖掘地道,准备从地下攻入城中,或者是在附近的河道打主意,来个水淹平壤。

不管是不是真的,余风派人在四处埋下侦听的水缸,却是没有听到任何的动静,最后,他采取了尹胜的建议,决定派人出城去查看一番,不管是如何,他总得要了解一下敌人到底是什么打算,如今又在准备着什么。

这种侦探敌营的活计,自然是危险万分,余风也没有指望自己的士兵的觉悟是多么的高,已经准备来个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了,但是,他还是低估了尹胜直接从小旗升至百户带来的影响,尹胜在斥候营里招呼一声,竟然从者如云,竟然是大多数人都愿意出城去,如果一次的冒险能够给自己带来锦绣前程的话,这些斥候们还是很愿意冒一冒这个险。

从报名的勇士中,挑选了十来人,从城头上把他们放了下去,很快,这些专业的斥候,就给余风带来了令他瞠目结舌的消息。

清军退了!

整个敌军的军营里,旗帜招展,营盘宛在,可就是看不到一个人,就连一个伤兵都看不到,而且从地上乱七八糟丢得到处都是凌乱东西、还有一些煮食用的灶具等等来看,这营中的敌军,离开的时间很可能不是一时半会了,按照时间推算,应该是敌军从西门溃退后,就开始着手撤退的事宜了,为了防止城内的军队追击他们,他们甚至不惜布下这么一个疑阵。而事实也证明,这个疑阵非常的有效,至少为他们争取到了整整一天的时间。

余风并没有刻意去封锁城外的敌军已经退了的消息,很快的,这个消息就传遍了平壤城的大街小巷。这些鞑子骑兵的凶横残暴,屠灭城池时候的灭绝人寰,朝鲜人是感触最深的,恐慌、担忧甚至害怕的情绪,一直都在城中蔓延。而这个消息的传来,顿时把所有人的这种种负面情绪一扫而空,多日来的压抑的情感,顿时变成一个个自发的喜不自胜的举动,让平壤城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简直比过节还要热闹。

每个人都是兴高采烈,除了一个人,那就是余风。

多尔衮可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字号的人,余风可不相信他就这么偃旗息鼓了。而且,以这几次交手中多尔衮透露出的二愣子精神来看,这个家伙绝对是一个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不死心的家伙,余风不清楚,自己这几仗干掉的他的有生力量,有没有到达多尔衮承受的底线,所以,他不敢有任何的掉以轻心。一个对于敌军的动向不明的统帅,决计不是一个好统帅的。

城里侦骑四出。往北方,往东方,甚至望着南边新城的方向,余风都大量派出了侦骑,他要搞清楚,多尔衮到底是打道回府去了盛京,还是去了东边,去找他的难兄难弟豪格,抑或干脆绕过了平壤,就像蒙古人南下弃襄阳不打,而是直奔腹地而去一样。

只有确定了对方的动向,余风才能真正的判定,对方是真的退了?还是去找帮手,找齐人了再来和自己死磕。

其实,余风的这一切担忧,都是白担忧了,因为多尔衮是真的撤兵了,朝着盛京撤兵了,没有任何的花样,没有任何的计谋。

他不撤不行,他再坚持在平壤城下蘑菇,而不尽快回到盛京的话,他可能就要成为大清立国以来,第一个死在沙场上的亲王了,军中的蒙古大夫的那点手段,可治不好他身上的枪伤,尽管他知道如果真的他不幸亡于此地,死后必定会极尽哀荣,但是,这个第一、这个哀荣,他是一丁点儿都不想要的。

多尔衮受伤了,伤的很重。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于他自己的那个亲自率军入城的决定。漆黑的夜里,流弹纷飞,这些到处乱钻的弹丸,可不知道他们的目标,是王爷大将,还是小兵小卒,甚至只是一些不会说话的畜生。在那样的环境里,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例外。

尽管在身边的侍卫的团团保护下,一颗弹丸还是很俏皮的翻着跟斗,划着一道极其优美的弧线,从一个极其短暂的侍卫露出的缝隙中钻了进来,然后义无反顾的到达了他的目标——多尔衮的胸膛里。

说句实在话,这样的乱战中,死在流弹下的决计不是少数,放枪的火枪兵朝着人影就搂火,也无所谓什么瞄准不瞄准,在这样的情况下,多尔衮被击中了胸膛,而不是被击中脑袋当场毙命,就已经是他的老爹努尔哈赤的在天之灵在冥冥中保佑他的子孙了。

城外接应他的军队的将领,一见到他一身血糊糊的趴在马上,哪里还有心思提带人去救失陷在城里的人马的事情,就是现在失陷在城里的是他的亲娘亲爹,他也顾不得管了。这次冲城,多尔衮的心腹将领,精锐属下,那是一个都没有拉下,他被留在大营,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在军中,他本来就是一个不怎么受待见的家伙,如是多尔衮死在军中,那么就算他立刻将平壤拿了下来,他得到的最多也不过是一个从诛灭九族到夷灭三族的变化了,战败了,还死了一个亲王,这样的大事情,没有一个替罪羊出来背黑锅,那怎么可能?

还好,多尔衮在昏迷之前,给了他明确的指示:回盛京。而且他虽然不受待见,能力还是有一些的,很快,在天亮之前,他就做好了布置,然后悄悄的撤军了。

多尔衮受的是枪伤,要是不致命,挖出枪子儿,再敷上点伤药,基本上也就完事了,反正基本上在军中都是这么做的。可是,这样的手段,落在多尔衮的身上,就有些不太好办了。

受伤的部位是胸膛,弹丸打了进去,牢牢的嵌在骨头上,没有一个蒙古大夫敢大包大揽,将亲王殿下身上的弹丸取出来,而不会伤及他的性命。或许,要是普通的士兵,他们没准就这么做了,命硬的,身子强健的,说不得熬一熬就这么过去了。至于熬不过去的,那也怪不得他们,毕竟这事情得看各人的造化。

但是在多尔衮的面前,他们这样做,那就和无聊的时候将脖子套进绳套玩没有多大的区别,多尔衮熬不过去的话,他本人的确是不会怪他们的,死人是不会怪人的。但是,远在盛京的那一位一定会,而且,他不怪人,他直接杀人,运气好点的,还能殉葬落个全尸,运气不好,怕是立刻就要身首异处。本来他们可以推脱而保平安,若是因为他们插手,结果把自己给亲王殉了,那岂不是太冤枉之极了。

对于多尔衮来说,还有更不幸的事情,在大多是使用火枪的军兵还在用铁砂铁弹丸的时候,余风的先进理念,让他的火枪队,全部使用的是铅弹丸,而嵌入体内的铅丸,毫无疑问的会引起人体的铅中毒。所以,在蒙古大夫们束手无策的同时,多尔衮可是遭了老罪了,高烧,呓语,甚至还有不定时伴随发生的癫痫,还没到盛京,他这条命,十成里头就已经去了七成,就算他能及时赶到盛京,而且又有神医良药在那里伺候着,估计,不养上个三两年,他是没有可能再度出山的了。

同类推荐
  • 皇朝大人们

    皇朝大人们

    一直在犹豫踟蹰,怎样才能向今天孜孜以求的年轻人准确地说明创作的用意,选取历史上二十多位声名显赫的大人,堆砌起这几十万字,并非志在作传,——叙写他们生平的文字早已汗牛充栋,我只是像本山大叔小品里那个光头的王小利一样,抢过话筒来要往祖坟上刨。功名利禄人人向往,有人所向披靡,有人却捉襟见肘,在这条荆棘遍布的仕途上奔突驰驱,是需要些内力和手段的。信仰固然重要,谙熟政治的波诡云谲,厘清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才是宦海弄潮的基本功。我们都被正统的文字蒙蔽误导了,信以为“天生我才”。剥开灵魂给你们看看,但求后来人少走些弯路。这或许正是书写他们的初衷。为不致寂寞生涩,我不时伴着现时的影像前行。
  •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继梁氏《新史学》后又一杰作,系以传统史学所积累的方法为基础,结合当时西方史学最新进展,运用新的学术眼光编纂而成。作者以其宏阔的学术视野,对史料鉴别、史事考订、史迹论次、史书编纂诸层面都有详细阐述,建构起独具一格的史学理论体系。《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散落各处的经验之谈,对于史学初学者颇为亲切有味,堪称培植史学研究趣味的极佳读本。
  • 三国之汉殇蝶舞

    三国之汉殇蝶舞

    而当黑脸大汉那一刀落下的时候,张祁竟然直接被劈飞而去,其单手支撑在地上,口中吐着鲜血。
  • 不扫红

    不扫红

    我穿过千年的雾色濛濛,沐浴着盛唐的风。看万国来朝的烟火,是如此的姹紫嫣红。那六军不发的凝重下,有割断挚爱的痛。灵魂不灭的人儿,从来不属于深宫。岁月流逝江山已不在掌中,你我栽下的青苗,蓁叶又纱红。白发苍苍的人呐,从来不扫落阶红。后人留下,《题西宫内玄宗》。你看呐,秋叶凋落露华浓,长安月色古不同。你听呐,锦瑟泠泠铮铮弦,多少嫔妃冷风中。欢迎你,小宝贝,欢迎来到不扫红。这是属于我们盛唐的时代。
  • 我不说话不代表我不知道

    我不说话不代表我不知道

    当朝太子最喜欢在别人问起他宫中生存法则的时候,兴致提笔,写下四字:“言多必失”。众人扶额:殿下啊你本来就是个哑巴这样自嘲真的好吗……?=..=
热门推荐
  • 贴身猫娘之绝对秩序

    贴身猫娘之绝对秩序

    颜值逆天,粘人又十足女王范的猫娘。异能觉醒之后逐渐卷入各种事件,异能者杀人犯,儿时有过矛盾女孩的真实身份,控制幽灵的异能者,还有掌控风暴的迷之大小姐。 看透人心的新异能。 十三人争夺机会的竞赛。
  • 中医薪传

    中医薪传

    张义尚先生从小体弱多病,每次都靠中医治愈。他因为受到中医的好处,从而去研究中医,以至一生以从事中医为自己的职业。他的基础知识扎实,在理论与临床方面都很出色,该书是他心血之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张先生一生相当博学,其学涉及金家拳、太极拳,丹道三元丹法,佛教密宗大圆满、大手印、那洛六法,中医学、药学、针灸学,周易占卜星相、地理、奇门遁甲、太乙、六壬诸术数,旁及绘画、花卉翎毛、古典诗词,无不该通。
  • 重生之停止心跳

    重生之停止心跳

    一年前,张易辰为了病重的母亲医药费,忍辱负重去当了上门女婿,但奈何苍天不饶人,母亲还是去世了,他因为要给母亲尽孝的事情跟妻子家里人大吵了一架,最后也离了婚,心灰意冷的他来到了悬崖边纵身一跃,没到来寻死的他却意外变成了僵尸。
  • 你的星光很美丽

    你的星光很美丽

    林亦语:我喜欢的那个人,他长得很帅,个子很高,对我很好,笑起来很温柔。某男不要脸的说:那不就是我嘛!林亦语一脸平静:晚上你去睡沙发。
  • 逢魔之初

    逢魔之初

    本书是一个系列,一共分为几部分,现在在写的是第一部分,希尔的故事。整体的架构其实还不完整,一个想了几年的文章,前段日子想写文,然后就打算写一个虚拟网游类的小说,这个坑其实是几年前开的,但是一直一个字都没有,所以介绍那里(打破次元壁障可能是我那个时候打的标签)。本着不想重开又没注意到那个,我就直接在这写了,但是不知道自己中了什么邪,莫名其妙就开始写了这个想了几年架构不完整的世界。但是我发现一直以来看我书的好像都是机器人多少有些失落吧emm。因为很在意嘛,毕竟想了很久,所以就一直没弃坑…。写给真正的读者——所以最低限度这篇希尔的故事我会坚持写完,但不用太在意,每一篇都是一个人的故事,不会让你觉得这书太监了。这还不是结束,有机会我会继续写。最近其实挺忙的,这几天把其他事停了尽快完结。只能说…抱歉吧。
  • 鬼君来袭

    鬼君来袭

    前世的死于非命,导致她今生的灵魂异常,情缘寡淡。本以为会一直这样下去,直到一只鬼君横空突降。他们组队一起刷怪,刷鬼,更是在有心人的安排下,渐渐解开了灵魂的枷锁,到情字回归之时,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掌握命运的时候,方才发现,原来至始至终这一切不过是有心人策划的一场戏而已。
  • 剔天

    剔天

    诡异的气氛之下,让人压抑的环境中成长。凋零的不一定是玫瑰,但绝非野草。
  • 止学

    止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带着娘亲一起走

    带着娘亲一起走

    在济南府有一户人家,东郭家,东郭家有一女,名叫东郭春枣,年芳17岁,到了应该嫁人的年纪,听从家里父亲的吩咐嫁人,除了应该要的嫁妆外,还多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我要带着我的娘一起走。
  • 天才少女穿越:枪火皇后

    天才少女穿越:枪火皇后

    初次与他相见,她在院子里拿着烧焦的炭火蹲在地上画图,满脸黑炭,把身为王爷的他给轰了出去。再见时,她拆了他的王府,毁了他的寝宫,磨刀霍霍,火光冲天,让他头疼不已。她把他随身携带的蚩尤神剑当成了试验品,三两下切成了麻花,令他几欲吐血。她把他的名字做成烟火,点亮了除夕的夜空,让他登基为皇成为上天的神谕。她大逆不道:皇帝老儿有什么了不起,只要我愿意,他的皇位也未必坐得安稳!她强势霸道:轩辕遥,你最好老老实实地爱我一个人,胆敢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嫔,惹毛了我,我用炸药把你送上天!她还口出狂言:胆敢欺负我想保护的人,你丫的就是找抽!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就在两颗心越走越近之时,她的灵魂意外地回到了现代。他的宠溺和疼爱,终究成了一场遥不可及的梦。醒来后,她几度哭死过去,梦里梦外都是他的身影。而为了忘记她,他将河山拱手他人,御驾亲征,只求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