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0100000017

第17章 “苏”是地球人的向往(2)

“杨柳岸,晓风残月”,“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马可·波罗踩着云梯一样的石板,一步一步走过弯月般的石桥,听牧童在桥上哼着古诗与《论语》,如痴如醉。

水像一把银刀,将苏州城裁成一条条锦绣;桥则像个裁缝,将整个苏州制成一件飘逸美丽的衣衫。凡试着穿它一次的人都不想再脱下,连同身体和生命一起留在这个地方。乌鹊南飞月自明,恨通银汉水盈盈。

夜来桥上吴娃过,只道天边织女行。

(明代高启《乌鹊桥》)千百年来,苏州以其独特的锦绣容貌和精致文化留住了多少游子以及吸引了多少外籍富贵,我们无法作一统计,然而我的父老乡亲骨子里的那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吐故纳新”的品质早已被世人所公认与赞美过。

清朝雍正皇帝刚坐上龙椅那年,苏州织造胡凤翬的奏折里,就曾记有这样的景象:“阊门南濠一带,客商辐辏,大半福建人民,几及万有余人。”其实,此前的100多年前,旅苏的福州商人们便已在明万历41年(1613年)建起了三山会馆。明清时期,福建商人共在苏州建有8所会馆。商人移民至苏州是从元末明初开始的,那时苏州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心和世界重要的大城市之一,所以想发财赚钱的商人蜂拥而至,形成了苏州历史上外埠人移民到此的第一个高潮。与闽商一样,粤商也是各地商帮中来苏州较早的一批人。明清时期,广东各地商人在苏州就建了7所会馆,其中建于清康熙或康熙之前的就有5所。而这5所会馆,又全都位于当时苏州最繁华的山塘街。

在有据可查的59所明清时期苏州会馆中,山塘街上有13所,阊门及山塘周边还有17所,超过了全城的半数。而后来兴盛起来的近200处公所,则逐步向这座古城的各处散布蔓延开来。继闽商和粤商来到苏州之后,晋商、徽商、浙商和鲁商们也都纷至沓来,并且形成更大的势头。这些来自南北各地的商人,他们不仅自己在此做生意,发财后又成群结队地将家眷和帮工一一搬到苏州来,成为这里的新移民,并与当地百姓融为一体。正是这种经济和文化上的自由和开放,吸纳与兼收,苏州由此形成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繁盛。当年的繁荣盛况被清乾隆年间徐扬的一幅历史长卷《姑苏繁华图》所记载下来,那时的姑苏城内,从虎丘至阊门,七里长街,商铺林立,万商云集,百货充溢,舟船辐辏,帆樯鳞集……

也正是在这段时期,苏州城市有了显著扩大。城市地域范围扩展了,其人口也迅速增长。这一阶段苏州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是城市从府城内扩大到城厢附郭和郊区市镇,从而形成一个以府城为中心、以郊区市镇为“卫星城市”的特大城市。

这是明清时期的苏州,她光彩夺目。

然而苏州人并没有满足和停止过他们对美好家园的再建设、再追求。他们在不断地寻找自己的不足…

如此美丽富饶还有不足·外人总把苏州比作是中国最美的山水画,他们羡慕都羡慕不过来,苏州人自己竟然会不满足·

我的苏州父老乡亲们真的没有满足,他们在寻找、检视自己的缺失:山水画美吗·美,它平远、深远和高远。可苏州人回头看看自己一览无余的平原景象时有了愧意,因为人们总把苏州的“小桥流水人家”视为最美,但苏州人认为,“小桥流水人家”仅有一种平远之美,还应有深远之美和高远之美,于是他们开始整治出一条条巷子和一条条通江达湖的城河。

同类推荐
  • 商市街

    商市街

    《商市街》是作者萧红的选集。萧红一生都以艺术的方式和历史对话、和世界对话。她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探索者,勤苦耕耘在艺术的园地,而且从来不迷信权威,始终走着自己的路。
  • 回到废话现场:夏商讲谈录

    回到废话现场:夏商讲谈录

    本书是夏商的访谈演讲对话集,汇集了夏商与当代文学家、批评家的对话,在媒体和高校的演讲以及媒体对他的采访,共三辑十三篇文章。该书通过这十三篇文章,从各方面展示了夏商的文学思想,与当代文学及其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对自己的文学创作道路的想法等等,向大家展示了一个全面的夏商。
  • 辛弃疾词选

    辛弃疾词选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又具有英雄气概。其词以豪放雄迈著称,有词集《稼轩长短句》。这本小书精选了词人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评注者不仅对词中生疏的语词做了简洁的注释,还附有深入浅出的解读,能够带领大家轻而易举地进入辛词的世界,领略辛词的艺术魅力。
  • 李国文说人情世态

    李国文说人情世态

    本书精选作者主题散文,分别包括《拾叶者言》、《大浪淘沙》、《寻找快乐》、《卖书记》、《母亲的酒》、《耕耘者说》等。
  • 散文(2017年第4期)

    散文(2017年第4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热门推荐
  • 重生八零美娇媳

    重生八零美娇媳

    柳依,整日混混僵僵,任劳任怨,悲苦孤寂的度过了余生,最终,在一个炎热的盛夏,正值中年的她,在那个最温暖的怀抱里,结束了她悲凉的人生。回首过去,柳依握着一把好牌,在那个时期,可谓人生赢家,结果,硬生生打的稀烂。曾经,她有疼爱她的家人、爱她的丈夫、宽容的婆家、优越的工作……可最后,却什么都不剩,父母为她担忧而终,兄长一生未娶抑郁成疾,那个最爱她的男人虽后身居高位,却也孤苦一生。当她经历、体会人生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她有最美好的人生,最后却都是毁于自己之手。一朝重回过去,柳依要将自己欠下的都弥补回去,尤其是那个视她如命的男人!
  • 魅力GOING她世纪之优质生活

    魅力GOING她世纪之优质生活

    e时代的精英男人眼中的魅力女人必是“出得厅堂,下得厨房”,当然,这是来自男性半边天空的“一家之言”,e时代的粉红女郎不必照单全收,权作参考好了。过去,中国式传统女子大多“女为悦己者容”,如今,女人坚定不移地奉行“女为悦己容”。因为有职业甚至有事业的女人已然经济独立,男人不再是生活的支柱甚至必须,对女人而言“一个人也可以过得精彩”。她世纪女人应该做的是,魅力Going,打造e时代魅力女人,扬长避短,才能真正在职场游刃有余、畅行无阻;才能真正在生活中风度翩翩、舍我其谁。
  • 地下小夫妻

    地下小夫妻

    我叫范秋生,男,人民教师,离婚。思考再三,我决定将我的一切公之于众……
  • 无双武巳

    无双武巳

    微风轻轻吹过裂海之崖,海浪不停的拍打着两岸的礁石,有三道人影在悬崖之巅,形成一个三角之势。或是在防守;但又像是在进攻,他们的身上都带着这点伤,或是狼狈。其中一褐袍中年突然哈哈大笑“枉我兄弟三人情同手足,在惟镜亭义结金兰,是为何让我们变成生死仇敌!”
  • 朱德的青少年时代

    朱德的青少年时代

    齐晓敬编著的《朱德的青少年时代》是共和国领袖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为了深切缅怀革命伟人朱德的丰功伟绩,纪念这位从四川走出去的人民军队的总司令,齐晓敬编著的《朱德的青少年时代》讲述了朱德苦难的童年、艰辛的求学经历和青年时代追求真理、报效祖国、成长为一名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历程。
  • 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

    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

    这是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的历史,更是一部成吉思汗的个人征服史。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打下的蒙古帝国地跨欧亚,是世界历史上最庞大的帝国,极盛时期版图东到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达黑海沿岸,南至南海。今天的匈牙利、波兰、俄罗斯、韩国都曾是大蒙古帝国的一部分。成吉思汗凭借他惊人的意志,顶住了一次次失败的打击,每次都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榨取敌人的经验、力量,以更强大的自我卷土重来,创建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蒙古帝国。“体力坚强,只能战胜独夫;意志坚强,才能战胜万众。” 成吉思汗对他的孙子忽必烈说。翻开本书,在热血沸腾的世界征战中,领悟一代世界征服者最朴实的征服之道。
  • 霸气冲天系列10

    霸气冲天系列10

    杀人有罪吗?当你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时候,当你带着不凡的使命去杀人的时候,当你不杀人便被别人杀的时候--你不杀人,便即意味着死亡,意味着有罪……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时光作渡眉目再难成书

    时光作渡眉目再难成书

    他是她年少时光中的念想,8年时光,他是她初春岁月里的变数,5年韶华,当一切峰回路转、蜿蜒廊下的时候,谁也不再执着念着如果,没有什么如果,也没有什么再来一次,失去的东西不会再回来了
  • 装台(张嘉益、闫妮主演)

    装台(张嘉益、闫妮主演)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同名电视剧11月29日开播,张嘉益、闫妮领衔主演,宋丹丹、秦海璐、陈小艺、尤勇、文章等主演。刁顺子踏实肯干,带着几个兄弟承接各种演出装台的活。顺子有过三次婚姻,第一个老婆抛弃了他留下女儿刁菊花,第二个老婆得癌症去世了,带过来一个女儿韩梅,第三房老婆蔡素芬漂亮温顺,却遭到自己容貌不佳沦为大龄剩女的女儿菊花的百般刁难,心理扭曲的菊花把蔡素芬和大学放假回来的韩梅视为眼中钉,家里频频爆发“女人大战”。顺子在外面点头哈腰招揽生意、没日没夜的卖苦力赚钱,回家又得面对被女儿折腾的破乱不堪的家。韩梅、蔡素芬忍受不了菊花纷纷离开了这个家……小说刻画人物手法细腻,故事跌宕起伏,命运看似之无常又有常,以一个装台人为视角,描写西京城里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