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10400000121

第121章 知音难觅(恢复更新)

两日后,江南荆州,西北角那方普普通通的宅院之内,灯火通明,人影交错。

即便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院内的仆人丫鬟们依然肩挑手提,来来往往,将一些或贵重、或普通的物品通通搬到前院的厅堂之内,挑拣分类后,再整整齐齐的捆扎包装起来,以便明日好一并带走。

与院内的繁杂纷闹相对应的,东边那间走廊尽头的厢房内,依然是烛火冉冉,安静平常。

那个素美的身影仍旧端坐于案前,细思凝神,笔锋飞扬,而雨儿则一手拿着一张墨迹未干的目录,动作轻缓的翻找出相应的轴书竹简后,又蹑手蹑脚的抱到前院厅堂中去,交给管事悉心装好,还要再三叮嘱一番才会回来。

几遭过后,雨儿终于把目录上列出的所有轴书和竹简都搬到了前院,圆满完成了自家小娘子交给她的任务,随即轻呼几口气,平复一番呼吸后,方才缓缓跪坐在了窗前的楠木席案旁。

不多久,刘愫也搁下手中的墨笔,秀美的双眸再度看了一遍席案上这一曲刚刚完成的“燕乐半字谱”,嘴角微微上挑,抬起眼来望向窗外天空的那一轮皓月,心满意足的伸了一个懒腰。

见那支玉管紫毫被轻轻搁在笔架上,雨儿也终于能开口说话了:“小娘子,明日我们就要离开荆州了,对于叶郎君的来访请求,雨儿还没有回应呢!”

刘愫听闻,淡淡一笑,并没有说话,只是拿起那一卷刚刚完成的曲谱,轻轻吹干墨迹后,慢慢卷起,以一根蓝色丝带绑了起来,装入一个青色锦袋中。

随后,又在雨儿的注视下,站起身来,在书架的一角取出一封书信来,摆在席案上,和那卷曲谱放在了一起。

“明日清晨,你把这两样东西送往叶宅,再稍作解释便可!”仍然是清晰明丽的声音,语气中透露着淡然与平静。

“嗯!”雨儿轻轻点了点头,将那两样东西揽至自己身前,再度确认了一番,同时似有些幽怨的抱怨道:“哎,这些年,从巴东到荆州,又从荆州到建康,老爷也是够奔波的!”

刘愫听了雨儿的抱怨,并未说话,只是想着远在益州的故乡,不由得在心底幽幽叹了口气。

刘愫的父亲名叫刘弧,字仲锦,乃安乐公刘禅幼子刘虔之后。

彼时,魏将邓艾破蜀灭汉,后主降,得以保生,因此魏主封其为安乐公,并迁昔日皇亲大臣于洛阳监管,但因幼子刘虔年纪尚幼,且重病缠身,不堪远途奔波,因而将其留在巴东一地,并赐封良田百亩,以示魏主恩德。

刘弧生于太康六年,为刘虔次子,因好学多才,精通音律而独得刘虔宠爱,太安元年,刘虔长子刘按病故,次年刘虔亦撒手而去,于是巴东刘氏的重担便沉沉压在了时年才十七的次子刘弧身上。

不过幸运的是,刘弧不仅多才善乐,而且还颇具手腕,又因其为人豪迈不羁,而广结人脉,巴东刘氏也因此而日渐繁荣与昌盛,刘愫正是在这一段时间内,出生在益州巴东的刘氏庄园内。

童年时的刘愫是幸福的,父母恩爱,家族和睦,而又逢庄园的日渐扩张,刘氏在巴东的影响力也日渐强盛。

父亲刘弧喜好音律,多善鼓琴吹埙,对她也颇有熏陶,母亲李氏亦是本地大族出身,诗书绘画,自然不在话下,因此,年仅五岁的刘愫便在音律与绘画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与才能,一举获得了时任巴东郡守——荀益的青眼。

荀益为大乐师荀勖第五子,在对音律的理解上,几乎完美的继承了荀勖的衣钵,据说在其十六岁的第一次评品时,便被评为音律二品,可见其造诣之高。

荀益曾遭贬谪,在巴东任职三年,因与刘弧趣味相投,故而多在刘氏庄园做客,也便与年幼的刘愫结下了师生之谊。

时年,荀益已年过五旬,银发丛生,而刘愫方及五岁,总角垂髫,但在幽静恬美的巴蜀之地,人们时常能看到这一老一少席坐于涓涓流水旁,与垂柳相伴,鼓琴击铮,不亦乐乎。

这对老少师生,也因此在巴东蜀地传为一时佳谈。

所以,刘愫在听闻叶玄说自己的曲音“有当年荀中书之风范”时,虽然嘴上说着谦辞,但心中还是暗暗赞叹叶玄对于音律的敏锐,毕竟,她师从荀益,对于大乐师荀勖的音律理解,较之常人,自然是更为直接和准确。

后来,荀益升迁至洛阳为官,但仍时常与刘弧有书信往来,并常有问及刘愫的音律琴艺是否有所精进,也是在这些书信中,刘愫知晓了另一位名噪京畿的青年乐师——赵尹。

不过,刘氏在巴东的平静生活,终究在五年前被彻底摧毁,那一年,刘愫刚及十一岁,蜀地叛乱。

战火迅速燃遍了整个蜀中,而后又是凌湘军入蜀平叛,吴王入蜀戡乱,总之,那两年的巴蜀,混乱程度比蜀汉倾灭时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巴东地处荆、益、司三州交界之地,更是饱受摧残,生灵涂炭,因此,刘弧才率领一众族民,暂时放弃巴东的庄园,辗转来到荆州,暂居下来,而这一住,便是五年过去了。

前些时日,吴王登基帛书昭告天下,意味着司马旭将在建康重组大晋朝廷,而江左一带,便要牢牢掌握在吴王手下。

但吴王幕府自蜀地平叛后,便一直人才稀缺,难以得到补充,而随着北人南下,各侨州侨郡在江东一带纷纷设立,便留出一大批空缺的郡县太守职位来,成为各大世家门阀所争夺角逐的对象。

于是,一直效力于吴王幕府的荀益三子——荀谦,便举荐原在巴东颇有名望的刘弧来担任侨南郡侨安县知县。

对于荀谦的举荐,吴王府自无不允,这也便是刘愫一家在此等时刻,举家迁至建康的缘由了。

当然,对于这其中利害关系,别说雨儿,就连刘愫也分不清楚,她只知道父亲如今终于得到了朝廷的重用,而且一经提拔,便是一县之主,着实是令人振奋,但一想到昔日巴东的刘氏庄园,心中又有些思乡的苦楚。

“小娘子真的不见叶郎君吗?”

雨儿将席面上的一封书信和一卷竹简收起来,一边又道:“其实叶郎君虽是武人出身,可也生的清秀英俊,自有一种飘逸旷达的气质呢!可不像传说中的那种鲁莽武夫一样......”

雨儿话还没说完,便被刘愫的一瞪眼给打断了,雨儿也识趣的抿紧嘴唇,低下头去。

“我只是曾耳闻过‘赵尹赠笛’的雅事,想亲自确认一番这个叶景之是否真的有如此高的音律造诣,又是否真的能配上那一支举世罕见的长青笛!”刘愫转眼望向窗外,似乎是在向雨儿解释什么一般。

“哦!”雨儿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又问道:“那小娘子现在觉得叶郎君配得上那支长青笛吗?”

刘愫听闻,看着雨儿淡淡一笑,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笑道:“我不知道!”

雨儿见罢,困惑得挠了挠头,嘟囔道:“为什么不知道啊?”

“送过去的两首曲子,不过能说明他的确善解音律,但至于是不是配得上那支长青笛,我未闻其笛声,又怎会知道呢!”

“哦,原来是这样!”雨儿恍然大悟般的点了点头,但随即好似想起什么一般,道:“那若是诚邀叶郎君奏笛一曲,小娘子不就知道能否配得上了?”

刘愫显然听出了话中的歧义,又狠狠瞪了一眼雨儿,而雨儿也顿时明白了过来,吐了吐舌,接着解释道:“雨儿的意思是,叶郎君能不能配得上长青笛!”

“话是这样说没错,可我们明天便要启程前往建康,又怎邀叶郎君奏笛一曲呢?”刘愫看着雨儿,笑着反问道。

雨儿看了看窗外,调皮的道:“这不还有今晚吗?现在方才酉时末,小娘子随雨儿再去拜访一次叶宅便可啊!”

雨儿的这番话说到了刘愫的心坎里,她也的确想耳闻一曲长青笛的佳音,更况且,明日她便要前往建康,与这位善解音律的叶郎君是否还会见面都不得而知,又怎会再有机会去一睹长青笛的风采呢!

然而,即便这么想,刘愫也还是只能对雨儿调侃般的笑了一笑,些许无奈的道:“那父亲那边,就由雨儿去周旋了?”

雨儿听闻老爷的名号,顿时泄下气来,紧咬牙唇,不再说话了。

刘弧虽然喜好音律,对刘愫也十分宠爱,但他对于北人却是发自心底的厌恶,以前在巴东时还好一些,自从迁居荆州后,随着大批北人南渡荆州,便使得这种厌恶与日俱增,到现在几乎发展成一提及北人就来气的地步,这一点,是府中每个人都知道的。

若刘弧要是知道自己的宝贝女儿夜间外出,去与一个北人私会,不管那人多么的才华横溢,估计他都会气得上吊跳河不可。

雨儿不再多说,但听刘愫浅浅一笑后,道:“何必纠结于如此俗事呢!‘无论何种境遇,人生当为浩瀚行’,仅此一句,便堪当知音,而知音难觅,又有何求!”

见一向倔强执拗的刘愫说出这样的话,从小便跟着刘愫的雨儿似乎有些明白了自家小娘子心中所想,但同时,她也什么都不明白。

“雨儿只是觉得叶郎君提及要来拜访,而我们却回应说要离开荆州了,这多少有些不讲究,仍旧只是送一卷曲谱,是不是有些失礼了?”

听了雨儿的话,刘愫也不禁认可的点了点头,认真思索片刻后,道:“这样吧,不如把我的那一支月山竹笛送过去吧,虽不及长青笛那般珍贵,但亦是一番心意!”

“不行不行!绝对不能送这种珍贵乐器的!”雨儿好似想起了什么可怕的往事,连连摇头,否定了刘愫的提议。

其实,这也不能怪雨儿小气,只能说这支月山竹笛过于珍贵了,尤其是对于刘弧来说,这支竹笛,是他费了好大心思才从乐山专程为刘愫带回来的礼物,就连他自己,都爱惜的像个宝贝一样,估计当初送给刘愫当做礼物,也是下了大决心的。

可以说,刘弧对于乐器的喜爱,简直不亚于对于刘愫这个女儿的喜爱,雨儿犹记得在巴东时,年少的刘愫偷偷把刘弧的一个陶埙送给了一位远方堂姐做礼物,刘弧知道后,悲痛欲绝,但又不忍责罚女儿,便借着酒劲,闹着要去投河,还好被族中一大帮人给拦住了,打晕之后,方才免息了那一场闹剧。

自此之后,府中人送礼,再也不敢拿那些毫不起眼的乐器了。

“那你说还能送什么?”刘愫见雨儿驳回了自己的提议,反问道。

“要不......再多送一篇曲谱吧!”雨儿沉吟半天,方才说出这样一句话来。

听到雨儿的提议,刘愫不禁笑出声来,道:“这算什么更好的办法?”

笑过之后,刘愫也想明白了,接着道:“罢了罢了,就这样吧,一篇曲谱便足矣,君子之交,何必羁绊于凡俗之礼!”

见自家小娘子这么说,雨儿也便没有再多说什么了,只是陪同着刘愫一同望向了窗外的那一轮明月,片刻后,才撑着头道:“娘子,你说,建康的月亮会不会更圆更亮一些呢......”

同类推荐
  • 春秋凡人歌

    春秋凡人歌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纵横者集百家之所长,通阴阳之变化,知国家之礼法,感万民之疾苦,善形名之变通,察自然之更替,集众家之所长,尽才者,无所不用其极。天地万物无所不知,三教九流无所不通,不为名利,只尽其才。后人赞曰:”一曲未终唱不尽百家冷暖,半生蹉跎看不完世态炎凉“
  • 三国之纵横大汉

    三国之纵横大汉

    汉末天下大乱,刘备嫡长子刘勋才能非凡,收谋臣武将,娶娇妻美妾,步步为营,立志兴复大汉帝国。究竟能否成功?敬请期待!
  • 大业宏图:1954年的中国

    大业宏图:1954年的中国

    “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选择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一年一本,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这一年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描述其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和社会风貌,论述其在新中国65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 古音舍

    古音舍

    他们静待了千年,沉浸了回忆,氤氲了往事。推开古音的大门,阅尽千古沧桑,敲开人性的世界……谨以此书纪念我过去桀骜美好的年少青春。(本书为架空历史,勿当做正史阅读)
  • 九州沉浮录

    九州沉浮录

    一滴一滴的水总会汇聚成一个湖泊,一个乱世总会有英雄的集结争锋!九州大陆的鸿篇史诗.当古老的九州大陆陷入纷争,隐藏的黑暗力量蠢蠢欲动,世人呼唤着英雄.该来的战争,来了!!!
热门推荐
  • 最冷最冷的冷门知识

    最冷最冷的冷门知识

    本书是一本包含天文物理国学历史等知识的百科知识全书,此书可以拓展青年的知识面,可显著改善社交场合中谈吐无力、话题疲软等症状,让你在交际中成为耀眼的“话题达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谈笑风生的几率,熟读此书后你甚至可以像谢耳朵那样在各种场合借题发挥,无往不胜。
  • 我只想享受人生

    我只想享受人生

    他是金融之神,先定一个2300亿的小目标。打造自己超级商业帝国,享受美好人生。新书,重生金融危机横扫全球
  • 改嫁后我成了人生赢家

    改嫁后我成了人生赢家

    一个是和离带着女儿的下堂妇,一个是有克妻之名的父母官。不管是升官加爵还是被贬流放,颜娘陪着姜裕成走了一辈子。子孙后人提到这位祖奶奶,都说:拖着再嫁之身,前半生丈夫体贴,儿女成群。后半生荣华富贵,惹人艳羡,可以称得上人生赢家!新文《春日绯》接档 简介:方茉姌被未婚夫退婚后大病一场,病重垂危之际脑子里多了段奇怪的记忆。病好方茉姌被爹娘送到了江南舅舅家修养,在舅舅家,她遇到了前世的两任丈夫。一个嘴里爱她如命,却在外面花天酒地。一个待她冷漠无情,却好吃好喝的供养她。醒悟过后的方茉姌作了一个决定,这辈子她一定要换一个夫君,谁知却触犯了某人的逆鳞,方茉姌被迫与他再续前缘。
  • 十三剑歌

    十三剑歌

    致敬先生·后金庸时代的创世之作——公元1126年,金兵掳徽、钦二帝北去,北宋灭亡;天下第一剑客王正良铸长恨剑,北上抗金,壮烈牺牲。时如白驹过隙——元朝末年,萧十三得长恨剑,屠武当、战少林、藐崆峒,败尽天下十三高手,位列“六大魔头”之首,自此归隐;十年后,元廷岌岌可危,中原二十三门派接连覆灭,朱元璋、陈友谅……豪杰并起,六大魔头被迫重出江湖;龙阳镖局,诡剑气宗所向披靡;蒙古总坛,中原群雄十不存一;鄱阳船战,百万汉军血染碧湖;山海关外,六大魔头回天无力……此剑最长恨,绵绵无绝期。
  • 万物皆商

    万物皆商

    如果有这么一个地方,任何东西都可以作为商品交换,你愿意成为顾客吗?金钱,青春,爱情,生命……,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换不到!
  • 大明亲王

    大明亲王

    一梦千年,已然回明,弘治末年,曾毅一个落魄秀才初入朝堂,搅动了江海之水!PS:新书:黄庭真仙大家收藏支持下,谢谢
  • 英语乐园精品系列:格言篇

    英语乐园精品系列:格言篇

    本书是美国作家、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编著的一部优秀格言集。
  • 情驻天涯

    情驻天涯

    “你就像它。”他摘下戒指仍在脚下,“只是个玩具,想扔就扔。”相恋多年,原来一切只是她的一向情愿!?“对不起,他只是不想你伤心!”机场外她心痛欲绝,“亲爱的,你一定要回来。我会一直等着你!”一封绝望的书信,一场无望的等待,这是一首悲伤恋歌……
  • 文明之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之美)

    文明之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之美)

    周口店遗址是现今世界上发现人类化石最丰富、最生动的古人类遗址,那具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便是周口店的发现,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本书编者融合国内外考古发现,剖析遗骨遗迹的同时,挖掘考古背后的文化及历史背景,为读者全面展现周口店遗址挖掘的历史过程。
  • 世间最美是心安

    世间最美是心安

    周国平、张德芬、李尚龙、十点读书林少联袂倾情推荐,高人气专栏作家李月亮提笔书写给万千读者的暖心之作,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不必急躁,不必慌乱,不沉湎过去,不畏惧将来,生活自会给出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