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10400000071

第71章 分析

林潇云见到那箭袖鲜卑服,忙后退了一大步,右手也即刻握住紫泰剑的剑柄。

而后面的护卫见林潇云摆出迎敌姿态,纷纷疾步向前奔来。

可在如此剑拔弩张的时刻,面前的人却依然让林潇云感觉不到丝毫敌意,更感觉不到任何杀气。

那信使见林潇云反应如此激烈,满是苦楚的咧嘴一笑,解释道:“将军还请放心,此地并非圈套!”

林潇云再次警惕的环视周围一圈,确实没有发现敌情,而即使是有,以自己一贯的警觉,在上山时也应该被识破了。

于是,他这才直起身来,向上伸起左手,示意后面的卫士不再向前,但右手依然搭在剑柄上,不敢放松。

“你既为胡贼谋事!为何还要传信我军?”林潇云紧盯着对方的一举一动,眼神中压着一股杀意,只等对方有一丝毫的异常之举,便要挥剑斩去。

但那人却看着林潇云,满是憔悴和无奈的笑了笑,道:“在下虽为胡贼谋事,却是晋人!今日以乞活军名义前来相见,是想助五营军破南阳之敌!”

林潇云听完对方的来意,却并不敢相信,道:“你既谋事于胡贼,又该如何让我相信于你?”

那人听林潇云这样说完,眼神有些黯淡,顿了片刻,用有些低沉的声音铮铮的说道:“我是晋人!也不会为胡贼谋事!”

这一句话声音不大,但林潇云却能清清楚楚听到话语中的心酸和凄凉,接着,那人叹一口气后,仿佛是平静了一下心绪,继续说道:“此次我只能将肃甄部的兵力部署及南阳之敌的情况告诉你们,其他的恕我无从相告,至于真实性,我相信在你们回营后自然就会知道!”

林潇云见对方如此,便也没再深究,但右手依然没离开剑柄,示意对方接着说下去。

那人转过身,透过空旷的山顶,看向山峦远方的南阳城,慢慢的说道:“此次南阳之敌共七万,都是肃甄部的兵士,与江夏襄阳不同,守将是肃甄部老将达奚流,而洛阳守将是肃甄仪,拥兵八万,邺城乃肃甄部老巢所在,守将肃甄客,拥兵十二万。”

说完这些部署,那人转头看了一下,却并没有看到林潇云脸上的惊讶与踌躇,反而是出奇的镇定与冷淡,这不禁让他自己有些惊讶,接着又说道:

“肃甄部其实是数百个大小部族的联盟,只是这个联盟由来已久,故而较其他来说更为牢固,而肃甄部的士兵也都是从各个部族中挑选,因此战力骇人!但既是联盟就会有内斗,肃甄仪和达奚流两人怨念很深,所以此次五营军攻打南阳,大可不必担心洛阳之敌!”

林潇云听到这些,更加警惕的看着眼前的人,道:“如若你说的都是假的,那我军若不顾洛阳之敌来攻南阳,岂不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我知晓!”那人听林潇云说完,接着道:“南阳之敌以四万守于南阳城池,而后在城池西面的秋山和东面的巫山一带密林中,各隐秘了数万将士,三者成掎角之势,以准备在五营军进抵南阳城时共同夹击!以达奚流的一贯谨慎作风,这两座深山中,如果不派密探仔细勘察,是绝对不会料到有伏兵的!我想这一点足够让你们相信我了!”

林潇云听到这,方是惊了一下,盯着眼前之人,默默思考着,片刻后才开口问道:“请问阁下尊姓大名!”

“在下姓赵,其他无从相告,还望将军见谅!”

那人见林潇云询问自己名字,对着林潇云俯身行一礼后说道:“时间已晚,在下需告辞了!若是五营军攻下南阳,我们会再见面的!”

说罢,那人几步跃下山石,钻入密林中消失了踪迹。

林潇云见状,也领着身后的护卫回营了。

而回营一路也算宁静,并没有胡人出没,只是林潇云察觉到,同他一块前来的那位年长的叶将军将士,仿佛回来时一路都若有所思。

在林潇云的询问下,那名兵士方才说明缘由:“小人只是觉得刚才那人似乎有些眼熟,总觉得在哪见过,但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

那兵士这样回答了一句,但接着又自言自语道:“或许是之前跟随叶公助战乞活军的时候见过吧!哎!还是刚才隔得太远了,没能看得真切!”

林潇云听到这,追问道:“叶公之前曾和乞活军并肩作战过?”

那名士兵点了点头,道:“嗯,那还是八年前了,当年北都一战,乞活帅陈午领军抗白羯,叶公和虚公是时驻留于北都附近,率军相援,共退羯主,由是结下渊源!”

林潇云听罢,有些明白了,但他觉得那人并没有说谎,他并非乞活军,然而,却定跟乞活军或叶家军有关!

回到营帐后,林潇云将牙山山顶发生的一切和那人的话,尽数禀告给了司马徽。

众将在营中听罢,也都十分惊讶,尽管听上去那人说的有理,但并不敢相信,而正如那信使所说,验证的方法就只有派出密探,将之前什么也没有发现的秋山和巫山一带,再次仔细勘察一遍,而且越快越好!

于是,叶凌即刻派出密探前往秋山和巫山,众将也都在主帅营中候着,终于在将近三更时分,一名探子才快马加鞭赶回大营。

而带回的消息,确实令所有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在巫山和秋山一带的深山中,的确发现了敌情,而且数量骇人,依照驻地情况来看,并非临时部署的。

因为其隐蔽十分得体,白天几乎全部藏身于密林之中,夜间也不生明火,故而之前数次探查均未发现,若不是此次有意的蹲守查探,想必也不会发觉。

林潇云听完探子的回报,不得不再次陷入深思之中,而一旁的安书武仿佛是松了一大口气,道:“看来敌人这次真的是想一次吃掉我们五营军啊!还好有此人相助,若不是如此,恐怕真的会损失惨重!”

而一旁的兰致听罢,冲着安书武摇了摇头,道:“事情可能不会这么简单!”

说完兰左使和房奎都看向了兰致,问道:“此话怎讲?”

兰致道:“我们仅凭此点,还是难以确定这就不是一个圈套!若是敌人愿以两三万人的代价来换我军的全军覆没,这将是一个很好的诱饵!”

听兰致说完,序右使捋捋胡子,补充道:“没错,若是我军凭秋山巫山的三万胡军得出洛阳之敌不会出援的结论,全力扑到南阳,待洛阳之敌倾巢而出,我军即会全军覆没,这就相当于敌方以三万人的代价,而使我军尽没于此!”

尽管已经探明秋山巫山的隐藏之敌,但在兰致和序右使的提醒下,众人再度忧虑起来。

不得不说,当下的局面,在洛阳之敌的牵制下,五营军很难放开手去攻打南阳,每个人都在静静思考着,而司马徽也和往常一样,在营帐内来回踱步,独自考虑。

林潇云则一直在回想着和那人交谈的每一个细节,包括他的动作、语气、神情,一遍一遍的在脑海中回忆着、斟酌着,一直没说一句话。

良久后,林潇云方才开口对司马徽道:“义父,我觉得此人可信!”

司马徽先是一愣,转过身盯着林潇云道:“理由?”

却见林潇云摇摇头道:“没有理由,单凭我自己的直觉,此人可信!”

众人听林潇云说出这句话,都呆住了,关乎数万大军生死的问题,岂能以直觉这等儿戏的理由定论!

司马徽也是愣住半天说不出一句话,但林潇云看着众将惊讶的神情,接着解释道:

“如果此人是达奚流所派,那达奚流定能料到我们不会轻易相信此人,而他以三万大军来作为代价,让我们去相信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岂不愚蠢?要知道,他那三万大军只要被我军察觉,就必定会被分割包围,一个老将,是不可能出此愚蠢下策的!”

众人听罢,都稍稍愣了一愣,还没有完全弄明白林潇云的意思,只有兰致细想片刻后,方才顿悟,道:“林将军分析的有理!如此说来,三万大军乃达奚流的一半家底,若是在我们灭掉他三万大军后,仍行军谨慎,步步为营,那他的那三万手下就是白白送死了!”

众将仍然没有完全反应过来,或许是这其中的算计太多,都在细细咀嚼着刚刚林潇云和兰致的话,理清思路。

序右使思考片刻后,也似乎明白了,补充道:“没错,我军灭掉巫山和秋山之敌不需冒什么风险,而达奚流要想与洛阳之敌合围我军的一个前提条件,便是我军相信今天的信人,而为了这一点便将自己的三万大军置于死地太过愚蠢!”序右使说完,众人也都渐渐明白了。

司马徽也慢慢明了后,停下脚步,仍旧皱着眉,神色严峻,点头道:“你们说的有理,但仍不能排除此人为洛阳肃甄仪的人,借我们之手削减达奚流羽翼,自己再坐收渔翁之利。”

说着,司马徽停顿了片刻,仿佛在犹豫,但最后还是咬咬牙做出了决定,道:“但是当下我们兵力有限,祖字营也尚未攻克商州,还不足以对洛阳之敌形成牵制。如今没有更好的计策,若是灭秋山巫山之敌后,分兵两路,则攻南阳一部将会损失惨重,而阻洛阳一部又可能会形同虚设,既然如此,何不放开手脚,豪赌一把,一举拿下南阳城?”

众将听完,再次沉思片刻后,也只能对此点点头,表示赞同了。

战场之事,怎有十全把握,可能有时候就是需要有赌徒的心理,方能全胜!

而司马徽见众人对此没有了异议,便缓声道:“明日夜间,安字营、林字营夜袭秋山巫山之敌,前锋营阻南阳援军,一举灭之!”

叶凌、安书武和林潇云听罢,行一礼道:“领命!”

说完,司马徽似乎觉得身子有些不稳,慢慢坐下,乏力的挥挥手,让众人都散去了……

同类推荐
  • 活在晚明

    活在晚明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辉煌民族最崇高的气节与风骨!一觉睡醒穿越成崇祯帝的朱由检看着即将登上皇位的短命老爹发出不屈的呐喊“我要活着!”于是,他挥动肉乎乎的手,把历史改的一塌糊涂。活在乱世,活在晚明,活在深宫。——————已内签,放心食用
  •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国学经典)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武定疆廓

    武定疆廓

    意气风发的鬼才少年,卷入一场权力交替的惊天阴谋中。他穷极一生追寻着的真相,却是如此的造化弄人。等他回过神来,他已飘零久,多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回首望去,才发现身后竟空无一人…
  • 这个唐朝太有意思了(第二卷):从贞观长歌到天下共主

    这个唐朝太有意思了(第二卷):从贞观长歌到天下共主

    《这个唐朝太有意思了》主要讲述607年到907年这三百年间关于唐朝的一些故事,以官方正史为基础,野史论文为补充,以年代和主要任务为主线,采用小说、单口相声的叙述形式,对唐朝二十一帝及文臣武将、布衣士女的人生进行全景式展示,并涉及对大唐政治经济制度的阐释和评价,是作者历时五年时间打造的一部心血之作,也算是一部白话正说唐朝大历史的作品。本卷主要写贞观之治及唐与高句丽、倭国的战争。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开启了伟大的贞观之治,魏征、长孙无忌粉墨登场,共襄太平盛世。大唐雄师继两汉后再次进军西域中亚、白山黑水,四方威服,传颂天可汗之名。其后唐高宗李治终于将帝国的疆域推向了极致,而自隋炀帝依赖风云激荡的东北亚局势最终由了一个明确的定局,刘仁轨白江口之战大败日本、百济联军,一仗打出了数百年的和平,让觊觎大陆的日本从此成为中国最忠实的学生。另有王玄策一人灭一国,唐玄奘千里取真经等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尽在这第二卷中。
  • 水浒逐鹿传

    水浒逐鹿传

    穿越水浒,逐鹿天下!交流群:294684407(需要粉丝认证,老新书均可)。
热门推荐
  • 只求依心

    只求依心

    ——“我爱你,所以我给你爱别人的权利。”——“你给了我枷锁,除了爱你我还能爱谁。”——“孩子都认了,干脆连你也认了吧。”她认识了他,丢了心失了心,换来的结果却是家破人亡。她认识了他,吃了苦历了难,最后竟然将孩子都赔了去。他讨厌她,她是这样认为的。她不爱他,他是这样认为的。她回来了,带着冷漠的面具她回来了,带着爱他的真心
  • 中国历史战争大事详解:近代战争史(上)

    中国历史战争大事详解:近代战争史(上)

    1840~1842年,英国殖民者对中国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其导火线是由于英国强行向中国推销鸦片,故称鸦片战争,也叫第一次鸦片战争。这次战争以后,中国由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1840年成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懒散闲妃:皇上看这里!

    懒散闲妃:皇上看这里!

    她叫白洛泱,本是白家最小的女儿,在家时受尽宠爱,进宫后艳压六宫,可生性懒散,随遇而安,只想和自己心爱的男人在一起一辈子,从青丝,到白头。他叫萧庆恒,东恒国少年皇帝,在前朝,他杀伐果断,是百姓嘴里的明君,官员将领口中的年少有为,直到爱上了她,他变回了那个毛头小子,一心只想把世间最好的塞给她。她爱上他,没有错,少女情怀总是诗,她把自己一生的爱恋与全部,都给了他。他爱上她,亦没有错,只是他不该忘了他是一国之君,在享受至高权利的同时,也要明白他注定不能随心所欲的爱一个人。一段恋情,孰对孰错,孰黑孰白,旁人又怎能说的清楚呢?不过看客罢了。
  • 将军夫人好难为

    将军夫人好难为

    现代中医大夫如梦,魂穿到千年前的长安城,成了南家长房嫡女。父亲战死,母亲早逝,祖母一人将她拉扯到大。谁会知她这一路走的何其艰难,祖母病重,南家人的心思渐渐露出。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受人排挤,逐出家门,栽赃嫁祸,纵使尝尽这人间疾苦,她也要努力活着。还好有一人,愿陪她一起,刀山火海,生死相随。
  • 四疆云歌

    四疆云歌

    秋林山距离枫叶城三十里路,这一带常年猩红如火,故名秋林,此刻时值深冬,四野寂静无声,穹顶挂着一弯月亮,照得漫山的绯红有些诡谲恐怖。
  • 近我者甜啊

    近我者甜啊

    遇到喜欢的人,第一反应是心跳加速,然后讲话不利索,语无伦次,偶尔也会脸红,然后就是自卑,深深的还是,然后……这是我喜欢上你时的内心活动。——鹿欣姚
  • 星空狼烟

    星空狼烟

    无垠的星空,无情的杀戮,无尽的掠夺。人类不孤独却很危险。个体的超强战力能否带动种族的大车?
  • 十笔流年忆长安

    十笔流年忆长安

    在浩瀚的大唐历史中,来来往往的很多人,看似昌盛的大唐荣光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1300年后,两个年轻人,找到十封来自唐时的书信,打开尘封的历史之门,揭开了那段埋藏了1300多年的如烟往事。1300年前,因一旨奉命,她远嫁青海。一生颠沛流离,没有想到远嫁他乡23年后,经历国破家亡。十封书信忆长安,可她却再也没有能回到自己的长安城……大唐历史上第一位和亲公主,回首一生,为了祖国统一她奉献了毕生心血。可却失去了一生所爱。假如,她的故事再书写一次,又会是怎样的流芳百世?
  • 清穿之大福晋育儿记

    清穿之大福晋育儿记

    伊尔根觉罗家的小闺女和卓,被赐婚给康熙爷家的“大千岁”。努力生养子女,做好大福晋的故事。和卓前世是个佛修,元婴雷劫过程中因为没有子嗣产生心魔而陨落。一睁眼转世成了伊尔根觉罗家的嫡女。小时候看电视觉得大阿哥很有男子气概,就粉上了,又为他幽禁的结局而惋惜。故而提笔写了这本书,希望给我心中的大阿哥一个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