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14200000016

第16章 虎狼文书

送走袁绍后,曹操表情严肃地在堂屋里踱来踱去,一言不发。

董祀见状,小心翼翼地问曹操:“义父,现在朝廷局势又变了,不知后面会发生什么事?”

“这本来是一盘好棋:我先手刃张让,即使他不死宦官们也会害怕,如果死了,群龙无首会更慌乱,让何进与宦官们互相残杀,最终袁绍占上风,到时我再见机行事。”

“可是袁绍这个饭桶,把好棋下成了臭棋,对吧?”董祀附和道。

曹操一跺脚:“可不是吗?就算十常侍杀了何进,袁绍再杀十常侍,也没什么大不了。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让何进通知董卓的虎狼军进入皇城!”

董祀说:“早有传闻说董卓是个很凶残的家伙。他出生于西北边疆一个地方豪强家庭。自小养尊处优,少年时期便形成了一种放纵任性、粗野凶狠的性格。这家伙不仅体魄健壮力气过人,还通晓武艺,骑马能左右驰射。他那野蛮凶狠的性格和粗壮强悍的体魄,使当地人们都畏他三分。不仅乡里人都不敢惹他,就连羌人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曹操满脸疑问地看着董祀。但他很快自问自答:“哦,对了,你是开了天眼的神童。”

“义父过奖了。董祀不过消息灵通些而已”其实董祀暗想:我在21世纪看过多少史书啊,对董卓这个史上著名暴君的历史,那可是记得一清二楚。

“目前,我只能先观看。袁绍不是在皇城里吗?看看他与董卓的交往,再看看董卓的行动。”曹操紧锁眉头铁青着脸说。

董祀想了想道:“义父,儿有一句话想说。”

曹操看着他:“尽管说。”

“我觉得,眼下最要紧的是,义父大人必须组建自己的军队。”董祀说:“董卓为什么这么任性牛掰?不就是他手上握有兵权吗?否则单凭他的恶劣行径,人们只会躲得远远的,没人理他。”

“谁说不是呢?”曹操说:“我早就想过,但觉得条件不成熟。拉起一只军队,首先是给养问题。以我的财力,目前还无法应付。”

董祀说:“嗯,这是个问题。不过,我们可以想办法。”

曹操问:“祀儿有何好主意呢?”

董祀说:“儿可以去做生意赚钱。”

曹操笑:“你一个未到弱冠之年的孩子,如何赚钱?”

董祀认真地说:“我会教人做肉汤饼,炙肉饼,还可以教人做胡桌,胡椅等等。我可以开两个作坊,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赚钱指日可待。”

曹操一听,笑着走过来拍拍董祀的肩膀:“好小子!真有你的!头脑满灵活。不过,这些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容我再想想吧……”

不久,关于董卓进入皇城之后的种种罪恶孽行便流传开来。

董卓之军队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这家伙还是很有些头脑的。

单说董卓入城吧。他其实只有三千兵马,但他故意让士兵从东门进入城,从西门出城,然后在从东门进去……这样来回行走,让人以为他的兵力非常之多。有不少胆小害怕的人就加入的他的队伍。他又让手下杀了丁原等人,收编了更多军队,再加上何进的御林军现在全都收归他管,一下子成了真正手握重兵的牛人。

他看不上少帝刘辫(不过何皇后生的刘辫也太懦弱无能了),一句话就把他废了,另选献帝刘协上台。朝中竟无人敢以反对。朝中大臣,只要谁敢对他说半个不字,立马惨遭杀戮人头落地。董卓将自己升迁为太尉,成为三公之一,掌管全国军事事务,后又自封郡侯,拜国相,跃居三公之首,掌宰相权。且享有“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等特权。他还趁机掠夺宫中珍宝,奸淫公主及宫女等人。他纵容他的士兵到处杀人放火,奸**女,劫掠物资,把整个洛阳城闹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

“好一个白色恐怖!可真不得了……”董祀听到这些消息,汗毛都竖了起来。

他想起《三国演义》中说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想想这会儿的暴君董卓,他才是真正的“挟天子令诸侯”呢。

这天下午,董祀正与曹昂在后院习武厅练剑,忽闻院门前人声嘈杂。二人过去一看,原来是皇宫中的差役送来了文书。

差役下马将文书递到曹操手里。曹操打开一看,脸色顿时紧张起来。

待差役走后,曹操对董祀和曹昂说:“这个暴君董卓,居然还以相国的名义命令我入宫,做他手下的骁骑校尉。我能在他手下做官吗?真是岂有此理,分明是侮辱我曹某!”

丁夫人闻言,走过来道:“你不理他就是了。他还能怎样?”

曹操又看了看文书,愤愤地说:“这个狗东西,他居然还威胁我,说如果我不服从他的命令去皇宫里报道,他就会诛杀我全家……”

“啊?!”丁夫人一听大惊失色。

一家人闻言,个个面露恐惧。

董祀说:“看来董卓这个恶霸真有可能说到做到。从他进皇宫之后干的那些事就能看出来。他现在说一不二,谁敢违抗真是格杀勿论。”

“好个董贼,真给我下了个虎狼文书!”曹操愤怒不已,胡子都气歪了。

“那……这可如何是好?”丁夫人惶恐地看着曹操:“咱曹家十几口人呢,老爷子那边也有不少人。”

“好汉不吃眼前亏。”曹操想了想之后下了决心:“为了预防万一,咱家还是暂时撤离这里,留下一两个看家的。先到陈留乡下找个地方隐居吧。等度过这阵危险再回来。”

“这……”丁夫人面露难色:“偌大家业,不会让董贼都给抢占了吧?”

“危急关头人命要紧。只要有人在,不愁将来没有财物。”董祀帮着曹操劝道。

“好吧。官人,我们听你的。”丁夫人说。

曹操下令:“今晚全家连夜撤离。”说完之后,他又安排人去老父亲家打点。为避免董卓报复家人,老父一家也同时撤离。

曹家人马上行动起来。在丁夫人指挥下,有人去找马车,有人收拾金银细软,以及必须携带的干粮和肉食。天色将黑时,一切收拾停当,一大家子浩浩荡荡地出发,连夜向着陈留去了。

路上,董祀提醒曹操道:“你不理会他的命令,董卓假如知道我们弃家而逃,会不会派人追赶啊?”

曹操思索片刻,觉得有道理,于是又嘱咐大家:“为了避免董卓派人追赶,万一有人问我们姓名,只说姓宋,千万勿说姓曹,大家听见没有?”

大家答曰:“知道了。”

同类推荐
  • 莽三国

    莽三国

    莽就完事了。。。。。。。。。。。。。。。
  • 大明之虎

    大明之虎

    崇祯七年,大明朝风雨飘摇,内忧外患,山西陕西山东大旱,赤地千里,颗粒无收,民大饥,人相食。李自成入河南,与张献忠等人,准备合围洛阳。孔友德叛军造成的破坏,依旧没有恢复,白莲教又乘势而起。七月,后金破关而入,围困宣府,大同,抢掠无数。这一年,王虎意外的来到大明,成为藤县千户所下辖的一名军户......
  • 蟒行

    蟒行

    曾经年少英雄梦,长大方悟心中痴。风起云涌,蟒走龙行。曲直之间,一笔疯癫。……噫吁嚱,悠悠。
  • 读史要略

    读史要略

    作者将历史上有影响力的重大事件、历史人物,以串珠子的方法,重新组织语言,以现代视角讲述故事,再加上个人的评注。该书秉承中国传统史家治史精神,以“独辟历史的蹊径,还原历史的真相,探微历史的原力,把握历史的脉博”为终极目标,以现代军人的视角,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加以论述。作者在编著过程中,注重通过大量的史料挖掘还原历史的真相,大力赞美和倡导中华民族的正直、勇敢、血性、尚武的精神,传递正能量。
  • 穿越异界当皇帝

    穿越异界当皇帝

    我,秦戈,一个只会吃饭睡觉打游戏的标准宅男,穿越到了异世界,居然当上了皇帝?
热门推荐
  • 两只魔偶

    两只魔偶

    一个灵魂残缺,感受不到情绪的少年。两只性格迥异,相依为命的魔偶。九座鼎立群州,蕴养万物的宏碑。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成长史……物极必反,这是一部废柴到一定程度,产生质变的故事。
  • 吞天帝录

    吞天帝录

    李凡获得天帝传承,恰逢全民穿越,从此开启装逼人生。镇压九天十地,四海八荒,诸天万界!觉醒吞噬武魂,任你多么逆天的武魂,我自吞之!李凡:“我李凡就是死,死外边,从这跳下去,我也不会吞这个丑不拉几的武魂!”“唉呀妈呀这啥武魂咋这么香咧?撒点孜然,放点辣椒,真香!”
  • 万兽洪荒

    万兽洪荒

    游戏变成现实的世界,苏义再塑重生开启特殊生命角色,修行打怪期间竟然发现自己是天地所剩下的唯一一个……
  • 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

    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郁少的倾城香妃

    郁少的倾城香妃

    苏乔,星焰国公主,稳坐第一才女的宝座,郁凌,商业霸主,郁氏的接班人。机缘巧合下相遇,一眼定终身。苏乔放弃她尊贵的公主身份跟着郁凌来到现代,不经意间,苏乔成了千万富豪。古代和现代的强强联合,他们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
  • 记事珠

    记事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甜炸你

    甜炸你

    记忆会消失,“你是谁?…”但是爱的感觉不会消失。“你到底是谁?为什么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在我的心里掀起波澜。”“唔…我也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你我就无法平静内心。”所以再次相遇,我依然会爱你。
  • 小制作

    小制作

    文章讲述的是:两用纸飞机模型;蚕生活史的制作;鸡蛋保护器;会滑冰的机器人;小巧精致的桥;高效消烟除尘装置;听话的蝴蝶等内容。
  • 毒妃在上:邪王宠妻无下限

    毒妃在上:邪王宠妻无下限

    前世,她是他的囚徒,受尽折磨,每时每刻她都在想怎样杀他,他却为救她而死。今生,重回噩梦开始之前,睁开眼看到的第一个人竟然还是他,爱仇情仇是将重新上演,还是颠覆重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碧血剑(全两册)(纯文字新修版)

    碧血剑(全两册)(纯文字新修版)

    《碧血剑》讲述了一代抗清名将袁崇焕因皇太极的反间计而遭崇祯皇帝冤杀。一心为父报仇的袁承志年纪轻轻被推举为武林盟主。欲报杀父之仇,又遭亡国之危,少侠毅然选择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树义旗、助闯王、力抗满清铁骑。一身绝世武功的他历尽千难万苦,却未能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满腔悲愤的他不得不远赴海外。《碧血剑》一书作者以悲天悯人的笔触描写明末乱世的人间惨状,处处充满对黎民百姓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