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22100000163

第163章 最好的防卫

这种抢不能抢,偷又偷不着的感觉已经令那些居心叵测的人无可奈何。更令那些人愤不欲生的是,祁家那个在南烟工作的小子还特么的缺德带冒烟,他不像隔壁山洼国营果木林场那样修筑围墙作为隔离带,而是让人在粮仓河果园外围种植刺槟榔和刺刺果当作生物防御隔离带。

刺槟榔和刺刺果那俩鬼东西不挑地,生命力强大的很。刚刚种植下去几个月时间就生长的枝繁叶茂、荆棘满枝,在果园外围形成两道两三米宽、一米多高的荆棘隔离带。那堵生物防御墙初步成形后,平时看上去绿油油的,开花挂果期间白花花、黄生生、红彤彤的漂亮的很,那道风景线快成为果园一大特色景观了。

但是,那堵美丽的东西是由带刺的荆棘构筑而成。刺槟榔和刺刺果这俩种荆棘植物,枝头上都长满尖锐的倒刺。特别是那个刺刺果的倒刺,人畜被扎伤后还会有烧灼的刺痛感。有这么两道人嫌鬼怨的荆棘隔离带存在,人畜想要强行通过虽然不要命,但是绝对能令想要强行闯关通过的人畜伤痕累累,痛不欲生。被刺刺果刮扯一次,往往不死不死也得脱层皮。

哪里像国营果木林场的外围防御,他们用砖头修筑隔离围墙。即便花大价钱把围墙修筑到三米高,在围墙顶上插满碎玻璃。那些想要偷偷进出的人,也有的是办法对付,进出果园如同进出自家院子一样便利。

偷偷摸摸的事终归见不得光,那些心怀叵测的人面对刺槟榔和刺刺果形成的两道两三米宽的荆棘隔离带都麻爪了。哪怕目前还没长成,看上去软绵绵,稀稀疏疏的,要偷偷摸摸地对付它们可真不容易。

前几天,村子里潘家那两个在村子里惹是生非、偷鸡摸狗的混混躲在家里不敢出来见人。听说就是为了弄几个滇中小米辣换点钱花花,半夜三更闯进果园采收小米辣的时候,非常不幸,被隔离带种植的刺槟榔和刺刺果挂的满身伤痕。他们再蛮不讲理,也没理由去找祁家理论讨要医药费,主要是不敢去找。只好自认倒霉,郁闷的自己躲在家里养伤。

这些保护措施还不算什么,最恐怖的是人。

那些在茅草河务工的村民,他们在果园里面务工,除了每个月像城里人一样有正常的工资收入外,年底还有果园收入的一成作为他们的分红奖励。

这些都是白纸黑字公布出来的规章制度,祁家绝对不敢骗人,更骗不了人。年底那份分红可不得了,那可是果园收入的一成,不是什么鬼知道如何核算出来的所谓利润的一成,而是总收入的一成。大家都是栽田种地的庄稼把式,只要站在田间地头走走看看,随随便便就能估算出果园总产值大概会有多少,他们估算的数据和实际收入数据八九不离十,大家心里亮堂着呢。

祁家果园里面种植出产的滇中小米辣值钱,那些务工的村民高兴还来不及呢。按照果园的管理制度,他们只要不违反果园的规章制度被扣款、罚款、甚至开除,他们的收入必然高到城里那些机关单位工作人员都嫉妒的程度。

据说,祁家那个漂亮的眼镜媳妇还说了,准备和城里国营企业里的工人一样,在他们家果园务工的人要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准备为他们购买什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险。这意味着,等他们的法定工作年限到了,能够让在果园里面务工的村民,都能够和城里人一样享受退休待遇,有退休工资可拿,生病住院还能报销部分医药费。

谁特么的听说过,老农民还有退休这种天方夜谭似的待遇,还能生病住院有报销医药费的说法?村子里的老人想要退休,只有不能动荡的那一天才有可能被退休,熬过那些段没退休工资可拿,完全把自己的生存需求寄托在儿女们孝顺与否,能不能赡养,有没有能力赡养那种生不如死的退休日子。

这下子好了,在粮仓河果园里面务工那些村民如同掉进蜜罐里一样,他们居然又退休那么一天可以期盼。他们对果园的利益看的很重,那就是他们自己的利益,谁敢触动果园的利益,就是触动他们的利益。

而且,那些人当中,各家各姓的都有。祁家在招工的时候,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各家各户都有自己家的农田需要管理,并没有大量集中招收村子里的壮劳力。而是特别照顾40多岁那些除了种田种树,没有其他门路出门赚钱的中老年村民。招工的对象还男女不限。还采取分散招聘,尽可能照顾到各家各户都有人能被招聘到。

现在,粮仓河果园已经招工五六百人。五六百人呐,分散在五百多户村民家庭。祁官营村委会三个自然村,能有多少个家庭?差不多两户人家就能有一个人在粮仓河果园从事果园经营管理工作。如果算上零时用工和基建用工,差不多覆盖到愿意去务工人家的每家每户了。

据说,以后还可能要继续招收务工人员,那将是多么庞大的一股力量?村子里那些眼红的人,谁特么的敢激怒这个庞大的利益群体试试?

表面上,粮仓河大山洼果园务工那些人自由自在,看似松松垮垮,无组织无纪律的。其实不然,他们在为自己工作,看护属于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他们是一个有机的利益群体,他们自觉着呢!

特别是防偷防盗,这里的防御如同电影《地道战》里演的一样,除了派出大队人马明抢,小鬼子特务想要混进人民群众守卫的根据地,那是什么下场?

再说了,得罪了祁家,以后还有进到到祁家果园,还有祁家其他企业里面工作和合作的机会吗?他们家目前除了粮仓河果园,还有镇上那家红红火火的滇中高原农贸公司。照这种势头发展下去,今后他们家肯定还会有其他产业出现。工作机会和合作机会多的是。大家都是本乡本土的乡亲,真撕破脸皮得罪了就麻烦了,没脸见人了。

更何况,他们还有其他机会从粮仓河果园获得好处。别得不说,祁家引种成功的那种小米辣,既然在茅草河能种植成功,没道理在茅草河之外就不能种植成功。今年没赶上,明年呢,以后呢?如果滇中坝子其他地方也能种植那就太好了。

可是,听那些在祁家果园务工的人说,那种小米辣的种苗是从原产地培育引种,也是目前唯一培育引种成功的滇中小米辣。不知是因为祁家采用什么特殊方法培育种苗,还是粮仓河那块风水宝地原本就适合种植这种小米辣。据说,到目前为止,只有粮仓河果园培育引种,栽种成功。

为什么这样说?当时,祁家引种的滇中小米辣秧苗是有多余的。粮仓河果园开辟出来的地种植完后还有部分剩余,在果园务工那些村民舍不得丢弃,带回自己家菜地种植的不在少数。可是,现在已经挂果上市了,他们在自家菜地种植的滇中小米辣就没那个味,怎么看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小米辣而已。

为什么会这样?大家百思不得其解。问过祁正明,祁正明自己也搞不明白。老祁又去问农校那些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校那些老师学生也搞不明白。

对于这种特产小米辣的原产地,农校早进行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也进行过引种培育,一直没有什么成果出来。对于粮仓河果园能种植成功,他们正积极跟踪调查研究呢。想要研究结果,再等等吧,也许会有好结果出来。

毕竟,特产农作物就是这样任性,讲究的就是一个因地制宜,科学也不是万能的。

也许,祁家人有办法。祁正明已经和农校老师商议,明年,他们家打算在粮仓河内外实验种植他们引种成功的二代滇中小米辣。说不定会有奇迹发生,大家还是有从祁家拿到好处的希望的!

同类推荐
  • 我是大兽王

    我是大兽王

    大学刚毕业的房地产经纪人余亮,偶然间获得一枚兽王令牌,从此获得了控制动物的神奇能力,从此打开了一扇通往崭新世界的大门!
  • 逐梦网文圈

    逐梦网文圈

    “来,跟着我念:写小说死路一条!”“全职有风险,入行需谨慎。”“全勤低保,不如工地搬砖。”“好饿啊,早知道就不写网文了。”“给我一本首订破万,我能水到天荒地老!”“完本必神!”“……”网文创作的过程不乏痛苦和辛酸。但是,这真的很有意思啊!
  • 最强豪婿

    最强豪婿

    豪门之子,却成为上门女婿,任由别人欺辱。一句我养你,他不再低调,为了心爱的人,他愿意重回巅峰。那些欺辱他的人,终将被他踩在脚下。
  • 乡村小宗师

    乡村小宗师

    乡村小郎中陈楷,一身本事惊鬼神。闲来种种田,救救人,画画符,引来无数达官贵人纷至杳来,竞相拜见。陈宗师当道,华夏再无宗师!
  • 我睡醒就无敌

    我睡醒就无敌

    “没有什么是睡一觉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睡一觉!”——江小鑫灵气复苏,武道崛起,所有人都在努力修炼,唯有江小鑫在睡觉……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江小鑫,唯有一觉,可惊天,动地,登峰,造极,举世,无敌!拳术课睡觉,解锁天马流星拳!修炼课睡觉,解锁少林易筋经!交际课睡觉,解锁钢铁直男术!(好像有哪里不对)…………这是一个“少年睡醒以后,全世界都会为他让路”的故事。
热门推荐
  • 金沙滩的女人和男人

    金沙滩的女人和男人

    通过通过26个或长或短的故事和场景来递进小说的进程。“事情从七十年代的一次强奸案说起。婉儿是金沙滩一带最美的女人,她的美主要在于她那一笑就有两缕皱褶的小鼻子,随之而来是两个甜甜的小酒窝儿,她的皮肤非常白皙,比浪花还白,身板又是那么高挑,颤盈盈的,就像一杆被风吹拂的修竹。婉儿是三叔王积辉的女人,喜欢赶海。这一天,她挎着小篮儿,又要去赶海。那天的海风平浪静,天空如洗,蓝莹莹的,就像一床铺满浩渺宇宙的毯子。一些船儿睡在毯子上,摇摇晃晃的,像一个个醉汉一样。婉儿来到海边,手打眼罩过来张望,这时伍老大过来了。过去伍老大是婉儿公公的佣人,一次伍老大的父亲随婉儿公公出海时,被大浪掀翻了……”
  • 先生,我们不熟

    先生,我们不熟

    栗小沫情场失意,职场得意,每天不是在相亲,就是在相亲的路上。第一次见面,她误会他喜好男人。第二次见面,她将水杯扔在了他身上。第三次,栗小沫问他:陆卓尔我上辈子欠你的么?其实,这就是一个腹黑深情男千方百计将媳妇儿拐进家门的故事!
  • 洗澡

    洗澡

    《洗澡》是新中国部反映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长篇小说,它借一个政治运动作背景,描写那个时期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确需要改造,然而,改造的效果又如何呢?小说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新《儒林外史》。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弱妾

    弱妾

    燕王府中侍妾若干,个个如狼似虎,都削尖了脑袋沾着满手血腥踩着他人的肩膀死命往上爬,懦弱得连排行都没有的苏红茶生来就是被人踩遭人戏弄嘲笑的受气包,终遭恶妾算计,被大夫人毒打而死。当苏红茶再次睁开眼,眸中闪过的却是睿智的光。她知道,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要么是奋起杀出一条血路,要么就是无声无息的灭亡。她的选择是——王府里,接二连三的,四夫人中毒,五夫人遭蛇咬,六夫人被人剥光了衣…所有迹象都指向大夫人,结果,大夫人被赐死,她因有功而被提拔。被提拔并不是她的最终目的——赏花宴上,浓妆艳抹的女子正准备东施效颦地跳一曲霓裳舞,谁知一跤摔到了太子脚前,太子看到那张花痴脸,一脸厌恶,“不知死活的白痴,滚!”她痛哭流涕:“太子殿下,妾身仍忘不了你,让妾身再多看一眼…”太子极力忍住狂吐的冲动,吼:“燕王,让她从此消失在我面前…”燕王像赶狗一样轰人。女子伤心欲绝。出了大门,却笑得欢畅,溜得比兔子还快。片段一: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男子扶着花枝,倨傲的抬起头,“说吧,今晚穿得如此光鲜,是不是你那病殃子夫君不能满足你,又想来勾引我?”女子摘下花枝一折为二,笑嘻嘻道:“别老往自己脸上贴金,种马要让种马来配,人怎么会勾引种马呢……”片段二:一个慵懒而又狂放的男子半眯着双眼听人汇报,忽然挑眉动容,“什么?她又敢与人成亲?”下属惊骇,垂下头身如筛糠。慵懒男子喃声低语:“那个小骗子,胆敢骗我…”他突然笑得不怀好意,“走!大家随本王抢亲去!那贼丫不听话,给我抢回来重打屁股三十大板!”三王争夺,权谋天下,天地为媒,江山为聘,前世今生,只为那红颜一笑。推荐好友新文:《霸权皇后》《七小姐》《囚妻》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弱妾当家》
  • 穿越行诸天

    穿越行诸天

    纪天因为某一个穿越大佬的一个不小心而跪了,因为大佬的补偿所以开启了穿越之路。穿越者分四个势力天道,联盟,清理者,和逆天作为人数少的可怜的逆天门势力纪天表示压力山大,不过好在虽然叫逆天门但早就不逆天了因为…早就逆完了
  • 人脉历练智慧(下)

    人脉历练智慧(下)

    常言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人成木,二人成林,三人成森林”,可见,要想做成大事,必定要有做成大事的人脉网络和人脉支持系统。如果说血脉是人的生理生命支持系统的话,那么人脉则是人的社会生命支持系统。人脉,决定发展!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散文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散文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散文卷》所收录的均为新概念作文十六届获奖者的经典小说、散文作品。小说作品,具有着优秀小说特有的叙事结构,行文脉络。散文作品,具有着优秀散文特有的文学气息。字字珠玑,篇篇经典,有的空灵隽秀、质朴绵长,有的立意高远、针砭时弊,有的纵横恣肆、文采飞扬,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小说和散文是众多文体种中备受广大读者青睐的文体,能给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和艺术上的熏陶。通过新概念获奖者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从思想老套、素材陈旧、主题落后中成功脱颖而出。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经典。
  • 大芦荡

    大芦荡

    锅巴滩常有土匪出没无法耕种,“我”的父亲自风云庵的老和尚处租来庵田,苦耕为生。可老和尚为了修庙处处克扣,父亲劳作一年,到手的粮食仍然难以为继。而北方不断涌来的难民更带来消息:中国人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我”家就连外婆最后的愿望——一口棺材,都被二鬼子抢走,大芦荡里怨声载道,民不聊生。风云变幻,父亲把“我”打发去扬州的和尚叔那里以求安身之处。然而兵荒马乱之中,和尚叔也收留不了“我”,但是靠着他的资助,“我”终于走进了学堂——一个孩子的命运随着大时代的风潮翻卷着,正如同大芦荡中的一枝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