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2700000010

第10章 “10倍速”力量:互联网 (2)

2006年11月30日,我把以上观点以《李宇春到底值不值钱》为题,发在我的个人博客上,三天时间就有41107多人点击,最出人意料的是留言板,有711条留言,有反对李宇春的,大多数是支持的,我仅看这些留言就花费了几个小时。这种留言甚至也称为网民们交流的方式,博客上好几个人留言说,“又看了好多的留言,眼框有些湿润。”

对个人品牌而言,这就是网络的力量。

10倍速威胁1:互联网巨浪

对很多人来讲,危险总是在毫无前兆的情况下突然而至。

2006年2月12日,中国最知名的导演之一、金牌导演陈凯歌抵达德国柏林,第二天,《无极》在柏林电影节上的欧洲首映式就要隆重举行,陈凯歌的面前一片金光灿烂。但是,陈凯歌没有想到,他的一句话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危机。

陈凯歌在机场接受采访时,有一个记者提及了一个跟《无极》有关的网络流行短片——胡戈制作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陈凯歌突然脸色大变,愤愤地丢下了一句话:“我们已经起诉他了,我们一定要起诉,而且就这一问题要解决到底。”

陈凯歌冲冠一怒为胡戈。短短十几天时间,“陈凯歌起诉胡戈”事件已经迅速升温,几乎成为所有网站、论坛的热点话题。成千上万人的热情参与以及Google上百万的搜索量显示,这已不是两个人的战争,而是两种观念的战争,两个阶层的战争,甚至是两种规则的战争。

一个事实是,陈凯歌挑战了胡戈,却遭到了人民的集体挑战。陈凯歌到底挑战了谁?在很多人眼里,陈凯歌挑战的是互联网的游戏规则。在网络的游戏规则下,胡戈的做法并没有什么出格之处,有的律师也称,这是网络时代发表评论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游戏规则也是传统精英陈凯歌所看不懂的,也势必发生碰撞。

事态发生到后来,舆论基本上呈一边倒之势,反陈凯歌,力挺胡戈。在网易的一个小调查中,胡戈的支持率达87%,而陈凯歌只有3%。陈凯歌的处境令人感到奇怪,草根们强烈反陈凯歌,他们表面上是在维护胡戈,更是在维护网络上的游戏规则。精英们也不支持陈凯歌,在他们看来,网络不仅体现民意,更是一种潮流趋势,与趋势挑战太不值得。陈凯歌的同行徐静蕾也在自己的博客上进行了含蓄的批评,“一个笑话很多路人皆知,还闹起了官司,便成了更大的笑话。”

面对互联网的巨大质疑浪潮,陈凯歌选择了韬光养晦策略。但是,陈凯歌的互联网危机却并没有结束。2006年5月,《无极》剧组破坏香格里拉景观被建设部官员批评后,陈凯歌再次成为众矢之的。10月底,陈凯歌被提名为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再次引发互联网上的激烈讨论,陈凯歌继续采取了沉默的应对方式。

突然之间,陈凯歌的面前变成了一个数字化生存的世界。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数据,截至2005年12月,我国上网用户总数达到1.11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达到6430万人;到2006年12月,中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人,宽带用户达1.04亿人。自1994年中国全功能联入国际互联网,在10多年的时间里,每十人中就有一人是网民。CNNIC数据还显示,截至2006年8月底,中国博客作者规模已达到1750万,其中活跃博客作者接近770万,注册的博客空间数接近3400万,而博客读者则达到7500万以上,其中活跃博客读者高达5470万人。

由于缺乏对对互联网的理解,或者心怀恐惧,陈凯歌的个人品牌在这一年里受到了巨大挑战。陈凯歌并非一个孤立事件,事实上,由于互联网引发的传播环境的改变,使很多人遭受打击。

但是,也有人因为迎合了互联网的趋势,而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同样身处娱乐界,同样是一名导演,徐静蕾则走了另外一条道路。

2006年2月15日,也就是陈凯歌起诉胡戈的几天后,一个网络奇迹被徐静蕾所创,徐静蕾的博客突破千万大关。不可否认,新的传播方式总会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创造英雄。想想几十年前,电视这种新的媒介出现后,可口可乐和万宝路率先投身30秒钟的电视商业广告,而成为品牌神话。现在,博客这种传播形式,也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制造着意外,不是周杰伦、蔡依林,不是张朝阳、丁磊,而是徐静蕾。

在博客上,徐静蕾不仅坦露心声,而且放下架子,无所不谈,从自己的电影、闺蜜,甚至有朋友的征婚话题。到2006年11月,也就是徐静蕾开设博客的一年后,徐静蕾的博客已达到6000多万的访问量。博客甚至把徐静蕾推上了一线广告明星的地位,从长虹的广告代言到AMD的广告代言,风光无限。

对于互联网所带来的环境改变,徐静蕾就是其中的一只蝴蝶: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映,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而徐静蕾这只蝴蝶,已经掀起了不小的风暴:1000万,112天,一人之力。正如《商业周刊》所说,博客们在网络上为所欲为。

在10倍速时代,同样有着强大个人品牌的陈凯歌、徐静蕾因为采取了不同的态度,而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一个是以恐惧心态对待互联网,一个则是以谦卑心态对待互联网,一个从高处跌落,一个却被抛向高处。该怎么像徐静蕾那样拥有谦卑心态:

自上而下正被自下而上的传播方式所取代。传统的传播方式是自上而下传播的,而在互联网上,传播方式正变得自下而上,至少,在网络上,草根阶层已经成为话语权的掌握者。

“共享、重组、再造”的理念正在真正改变中国的网络世界。“共享、重组、再造”(Mash-ups)这一词起源于说唱乐,就是把一些不相关的的东西联结起来,重新组合,共享资源。徐静蕾虽然是一个外行,但是,她却成功地实践了“共享、重组、再造”这一理念,充分发挥大众的创造力的劳动成果,徐静蕾表示,她的第三部电影《梦想照进现实》,将以博客电影的形式拍摄,徐静蕾在博客上称:“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当导演”。

向徐静蕾学习敞开大门,充分挖掘网络社区的创造力,培养“粉丝”团。徐静蕾的每一个博客文章都有数千条跟贴,欣赏这些跟贴也成为许多网民的兴趣。

把博客当作一种营销工具。对一个明星来说,传统的暴光手段如电视、报纸等,正在变得缺乏新意,而且费用不菲。徐静蕾通过拥抱博客这种新方式,获得的极大突破。

我们该如何以谦卑心面对破坏力惊人的互联网力量?

案例:林小能事件

旧规则:名人才拥有个人品牌

新规则:人人都是品牌

2006年12月4日,北京广告白领林小能在博客和若邻网上发布公告,“谁支持我五千元买笔记本?帮他实现价值3万元以上的广告效果。”林小能做了一个策划案,从线上到线下讲述了如何帮赞助商宣传。并开始拉朋友博客为此次事件宣传,但数据相对缺乏。随后接受“上海新闻晚报”MSN采访和“第一财经日报”电话采访。

很多人觉得他“想钱想疯了”。

但是,八天之后,林小能找到了赞助商。盒子动漫社同意给他4000元,而他则从该月15日起,连续六个月在他的博客、即时通讯、视频、邮件签名、笔记本包及电脑面板上,加入动漫社最新卡通形象“上班族张小盒”。

林小能笑称自己是“个人媒体实践者”,认为这是“个人体验,以个人为中心”。

在盒子动漫社看来,这个“个人品牌”物超所值。2007年1月12日,他们在百度和Google以“张小盒”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分别得到7830和4970个结果,比一个月前增加了近十倍。盒子动漫社正打算复制“林小能事件”,希望通过更多的创意和灵感来达到想要的推广目标。

而林小能则因为这一事件登上《Newsweek》中文版,成为当期的一个创新人物。

林小能凭借创意成为一条“反方向游的鱼”,林小能成功的背后是大行其道的博客以及互联网2.0(Web2.0),Web2.0是什么?

Web2.0是一个技术色彩浓郁的词汇,在互联网协会的《中国Web2.0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中,互联网2.0被定义为: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美国的《Business2.0》杂志定义的互联网2.0是:全球超过10亿的网络用户之间实现同步互动,不仅是通过即时通讯工具,而有可能是即时语音通讯、即时视频通讯等等。

事实上,很多人并不完全理解它的意思,比如,在互联网协会的调查中,有超过7成的被调研者不了解Web2.0。我们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下互联网2.0:个人对个性化消费信息的高度掌控能力将会成为Web2.0时代的重要特征。如果这句话还有点复杂,不妨听听雅虎中国区前总经理谢文此前的一句总结:Web 2.0 是以个人为基础,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手段,通过鼓励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社区化的生活方式的平台。

不过,最为直接的是Wizbangblog.com的创办人Kevin Aylward一句令人震惊的言论:“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小型多媒体或有线电视公司”。

互联网2.0拥有很多眼花缭乱的关键词,比如博客(Blog)、RSS、SNS、播客等。其中,博客已经成为用户重要的信息来源渠道。个人博客这种网络上的口碑传播已经占到8%的网络用户信息来源渠道。如果按照1亿的网民数量计算,已经有约800万人的信息来源于博客。

博客不仅代表一种新技术,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尽管有很多人对博客不屑一顾,甚至认为它只不过是互联网诸多昙花一现应用的一种,但是博客式思维却为我们又打开了一扇重新想象的窗户。明星徐静蕾则以自己的具体行动打开了一扇通往数字化生存的天窗。

博客式思维也是对自上而下这种创新方式的终结。在过去,创新似乎是少数精英们的专利,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创新的权杖正从少数人手里转递到大多数人手中。精英与草根的关系,可以从苹果身上看到这种变化,乔布斯是精英创新的代表,当苹果公司发布iPod 和iTune的时候,乔布斯的想象力即使再丰富,也绝不会想到播客会在日后大行其道,其实在后来,是大多数的用户为苹果指明了创新的方向,以及苹果产品的真正用途。

关于博客式创新,《时代周刊》曾经总结了两个重要的前提:第一个前提是互联网。

另一个前提是——利他主义,智力上的利他主义。只要有机会,人们就会贡献出自己的时间和脑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网上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Wikipedia)就是由无数匿名的专家们的奉献而造就。

假如因此证明博客式创新是互联网公司的独创,那就显得目光短浅,事实上,博客式创新一直是创新的主流之一,即使在那些传统公司也是如此,你可以在一些传统案例里看到这种新兴力量:

同类推荐
  • 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

    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

    当今世界,什么最重要?回答是口才、金钱和电脑!——这是美国人乃至整个西方发达国家所推崇的口号。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就把“口才、金钱、原子弹”看作是在世界上生存和发展的三大战略武器,20世纪60年代以后,他们又把“口才、金钱和电脑”看作是最有力的三大法宝。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电脑”取代了“原子弹”,而“口才”始终独冠“三宝”之首,可见,口才的作用和价值是何等重要。
  • 处理人脉关系必知的九大玄机

    处理人脉关系必知的九大玄机

    一个人在社会上行走,要想达到无往不胜,就得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玄机。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全面展现关系资源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用理性的思考,深度剖析关系的种种潜规则;用现实的观点,反思人们对人脉关系的种种误区。从最具典型的九个关键点出发,在讲述现象的同时,力求透过现象看出本质,去探讨搞好关系的成功玄机。
  • 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

    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

    职场上有这样一种新族群,他们随着大潮读书,求职,进入大城市,在人生关键的十年里,不愿错过每次机遇,就像一群候鸟,努力跟上每次冷暖迁徙,一刻不停往前飞。然而不知不觉中,许多人已经迷了路,找不到方向,找不到方法,也找不到动力。慢慢地,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能做多好,不断奔波漂泊,到头来,成熟的只是外表,内心依然焦躁。在本书中,刘同认为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有一个“关键十年”,并根据自己的生涯轨迹,提出“3232”法则,将“关键十年”分为四个阶段,即人生规划期(3年);适应调整期(2年);职场炼狱期(3年);自我突破期(2年)。并从四个阶段中选取50余个绕不过去的难题困惑,一一作答。“3232”法则关注的是对人生、事业与职场的思考,而非在一份具体工作上花费时间的多少。所以,只要愿意思考,并付出行动,开始得越早,你就会成长得越快。
  • 成就你一生的思维和习惯

    成就你一生的思维和习惯

    习惯是一点一滴,循环往复,无数重复的思维养成的。好的思维和习惯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本书旨在帮助人们了解这些思维习惯,将这些思维和习惯看作广泛的、持久的和必需的终身学习,同样也希望通过本书的知识,使得人们在遇到不确定和具有挑战性的情境时,能够利用思维习惯来应对。
  • 秘密

    秘密

    书中讲述的理念可以轻而易举地直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你不需要进行试验,也不需要怀疑和猜测,只需每天几分钟的实践,就可以找到通向宇宙能量宝库的大门,从中不断汲取力量,变得更健康、更富有、更成功、更快乐!本书将给你的人生带来神奇的转变。读懂本书,你即可彻底了解主宰你生命、健康、财富、成功和整个世界的大秘密。
热门推荐
  • 武林壕侠传

    武林壕侠传

    中考落榜生常不易穿越到了一个武侠世界,并成为武林盟主的唯一传人。他满以为这一下他要咸鱼翻身、成为人生赢家了,谁知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切还得靠……
  • 海贼王之做个坏人

    海贼王之做个坏人

    你说我是魔术师?不是,我只是会一些忍术而已;你说你恶魔果实厉害,不好意思,我是死神……
  • 雨苔烟草古城秋

    雨苔烟草古城秋

    一天,小记者兴致勃勃地采访到,∶“苏小姐,请问您作为全国首富有什么感想?”“感想?”苏雨单手撑着额头,勾唇浅笑,“当然是星辰大海皆入我怀。”小记者∶“……”小记者又转身采访另一位坐在角落里的男人,“大人,请问您身为第六位主神有什么感想?”沈亦尘瞥了他一眼,吓得小记者一个激灵。“当然是移星填海。”“……”一对一,虐中带甜,甜中带虐,欢迎入坑
  • 超神学院之青莲剑歌

    超神学院之青莲剑歌

    林天在冲击荣耀50星时被某种不可抗的因素,带来了超神学院的世界,而且还带了个可以获得王者人物技能的系统。青莲剑歌……霸王斩……惩戒射击……一骑当千……秘术·影……游戏里的限制在这里得到改变。提前建个群群聊:936787344,喜欢这本书的加一下。
  • 明昶乾坤

    明昶乾坤

    昶者,日长也!四百年前,国运之战,我们一败涂地;泱泱华夏,满目疮痍,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多少仁人志士,埋身荒冢;汉家精华,长于黑暗。倘若重生,必选明末,策马扬鞭,驱除鞑虏,收拾旧山河,还神州大地——明昶乾坤!
  • 翁婿的战争

    翁婿的战争

    26岁的姐姐因担心成为剩女,迫不及待地嫁给了姐夫。大婚之际,父亲借故拒绝参加婚礼,一场翁婿战争拉开了序幕。父亲帮助姐夫转业到了工厂,却因拒绝姐夫那一声“爸”而使两人的矛盾激化。十几年后,当姐夫再叫第二声“爸”时,早已物是人非……父亲和姐夫的翁婿关系变得先是微妙、继而紧张,甚至仇恨起来。追本溯源地细究,大概是从姐夫和姐姐新婚伊始,姐夫的那声迫不及待、过于急切的“爸”开始的。姐姐安红和姐夫王峙的婚姻说起来很有戏剧性,却一点也不浪漫。
  • 不得不动心

    不得不动心

    宝玲是在拐角的非机动车道上看见于红的。于红扒在把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分隔开的那种抹了一层蓝油漆的铁栏杆上。铁栏杆有点年头了,上面早已锈迹斑斑,露出灰黑的生铁的本色来,显出一种老城区的沧桑。那会儿雨下得有点飘,于红的头发有点湿了,一层一层的,像刚上了啫喱膏或喷了摩丝一样,头发卷的花儿翻转着,像一颗又一颗的葡萄,妩媚而别致。宝玲握着车刹停了下来。“你在这里干什么?”宝玲有点严厉地问。自己的女儿,一个大姑娘家,在雨地里,就这样整个身子伏在光天化日的四道栏杆上,太丢人现眼了。于红的身子仍歪在栏杆上,凄楚地对宝玲说:“妈,我肚子疼,难受死了。”宝玲看了看表,再耽搁下去,她要晚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暗夜迷痕

    暗夜迷痕

    董浩是一名刚毕业不久的刑井,春节后发生的一起命案,引起一连串隐秘的故事。为了破案,他只身远赴他乡,这一去,更大的谜团在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