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56100000040

第40章 七月来信(5.2k)

“老师可曾安歇?”夜间,费了好长时间与精力才读完并消化掉母亲书信的公孙珣来到了卢植所住的套院中,然后小心翼翼的敲响了还在亮着灯的卧房大门。“学生有事情想请教。”

“进来吧。”卢植的声音依旧干脆到让人生畏的地步。

推开门进来,公孙珣先是重新关门,然后才朝着盘腿坐在床榻上的卢植鞠躬行礼,而等他抬起头时才发现,对方竟然也在灯下读着一张写满了字的丝帛。

当然,这也正常,最近这位卢老师不就是一直忙着呼朋唤友吗?恐怕每天都要看不知道多少这样的书信。

“不必拘礼,随便坐吧?”卢植将手中的丝帛折叠起来,然后放到了床头上的一个盒子里……果然,箱子里面这样的丝帛竟然是成摞的,而且也放了石灰包去潮,可见这位海内名儒交游之广阔。

“不瞒老师。”公孙珣起身后坐到了旧式床榻对面的一个小几凳上,这种家具组合估计也就是这里才能见到。“我母亲刚刚从辽西捎来一封家书。”

“哦?”卢植稍微表达了一丝关注。“不知道家乡近来可有什么大事发生?”

这种关注是非常正常的,毕竟这年头的通讯水平太低,所以分隔两地时对任何能获取信息的途径都比较重视。

“是这样的。”公孙珣正色道。“家母在信中说道,自从去年年底鲜卑寇边连续遭遇反击以后,双方摩擦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日益严重。且因为我家中有安利号的缘故,母亲说她能切身感觉到,这次的紧张与对立恐怕不止于一州一郡,就不知道会不会有大的战事发生……”

“令堂所想恐怕是对的。”哪怕是坐在床上,卢植身形笔直。“再过两年,大汉与鲜卑怕是免不了一场大兵灾了。”

“敢问卢师这是为何呢?”公孙珣认真请教道。“只是因为那两战引发的余波吗?”

“当然不是。”卢植稍微顿了一下,然后才解释道。“从国势上来说,大汉立国数百年,带甲百万,四夷宾服,堪称巍然巨物。而鲜卑虽然不过初兴二十年,但却也有万里国疆,十万控弦之士。所谓一旧一新,两强并立,新兴者必然要挑战旧者,以图霸权。而从两国主政者来看,檀石槐虽然只是一介鲜卑野人,可自他起兵以来,凡二十年,北驱丁零,南压匈奴,东镇扶余,西进乌苏,一统鲜卑,建制称国,自先帝时起就是天下间公认的枭雄人物,先帝去世后,其威名更是无人可制,以至于我大汉边疆万里,却多是被鲜卑人压着打!而另一边,今上登基八年,已然加冠成年……”

卢植的话适时的停了下来,但公孙珣却已经连连点头,对方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也很透彻了——从国家政权角度来看,新生的鲜卑想要继续获取发展空间的话,必须也只能不断的挑战大汉;而从双方主政者角度来看,却是恰恰相反,因为刚刚亲政不久的大汉皇帝想要获得权威的话,似乎没有一个目标比鲜卑和檀石槐更有效率。

两两相加,再加上底层的摩擦已经持续了十余年,边郡也好,鲜卑各部落也好,恐怕都积攒了不少仇恨与怒火。

那么这一仗,其实也就是等个契机了。

不过,这只公孙珣今晚的第一个问题。

“还有一事。”公孙珣双手扶膝,微微躬身道。

“讲来。”卢植依旧干脆。

“老师,”公孙珣直起身子认真问道。“今文古文之争延续近三百年,前一百余年倒也罢了,这后一百余年,古文兼容包蓄日渐做大,今文却抱残守缺愈发不堪,这些事情人尽皆知,可为什么三百年间古文却始终不能成为主流官学呢?甚至想在其中取得一席之地都难!其中到底是什么缘故?”

卢植眯起眼睛,目视自己的这个学生良久,这才开口道:“你觉得是什么缘故?”

“我一开始觉得是今文派中的公羊学说太过强横,以大一统思想与天人感应之说压服住了整个古文派。”公孙珣坦诚答道。“但是后来才知道,这些年古文派兼容包蓄,已经主动的吸收了这些东西。而既然如此的话,仅凭周公地位高低、《春秋》是否为元经这些争议,恐怕是拦不住古文派的。换言之,拦住古文派绝非是学术……”

“那是什么呢?”卢植不以为意的问道。

“自然是人了。”公孙珣昂首答道。“我朝世族多以经学传家,而一旦家族发迹则世代为官,如袁家四世三公,杨家三世三公就不再多说了。便是朝中其他超品大员,又有哪个不是家传的今文经传呢?如河南尹朱野,家中四代名臣,他曾祖父朱晖起于乱世,靠的是个人德行与才能坐到了总揽朝政的尚书令,但是朱野的祖父朱颉就已经开始修习儒术了,敢问老师,约百余年前,当初尚书令之子修儒的话,他修的难道会是古文吗?若是古文,何以代代相传为宛洛巨族?老师,我的意思是说,这王莽事败,乾坤重整,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作为官学的今文怕是已经和朝廷中枢的世族纠缠成一体了。”

卢植默不作声。

“甚至还有我另外那位老师刘师,”公孙珣看到对方并不反驳,语速也不禁加快了些。“我不是要背后议论尊长,而是因为之前这些日子常在他身旁,所以从他身上说起更清楚些……卢师,如今天下所有人都知道我那刘师迟早要位列三公。为什么呢?一来自然是家世,他祖上就以家传的《韩诗》做过三公之位;二来,还不是因为他本人做过帝师?可说到帝师,当日朝廷为陛下选拔三位帝师时,如果不从中枢世家中选,难道还能从在野的古文派大儒中选?老师,古文今文之争,非在学术,实在是朝廷高位之争,您一定要慎重!”

“可我并未有斥退今文的想法。”卢植表情淡然,但俨然已经认可公孙珣的说法。“我所上书的,只是求将古文列为官学而已,或者说,只是为古文求一席之地罢了。再说了,如今古文大势所趋,想来朝廷诸公也不会宥于出身而无视吧?”

“恕学生无礼。”公孙珣鼓起勇气继续道。“老师如此想法,无异于掩耳盗铃罢了!对这些宛洛今文世家而言,高官显位乃是家族延续的依仗,就算是半个也不舍的让出去的,何况是朝着大半个关东的人才开口子?”

“如果照你所言。”卢植正色反问道。“朝廷中枢诸公没有半点让步的意思,那我一个古文派名儒,怎么就被征召为了博士呢?”

“老师。”公孙珣忽然忍不住笑了。“敢问您是为何,又是何时被征召入朝的?”

“我是在建宁元年,也就是今上登基那年上书大将军窦武,劝他不要滥爵,因而为朝廷诸公所知的。”卢植不假颜色的答道。“至于被征召为博士,则是建宁二年的事情了……”

“而这中间恰好发生了九月政变,大将军窦武被杀,宦官独大!”公孙珣毫不客气的接口道。“我在洛阳与本地士人交游时,听他们讲过,当时宛洛之间血流成河,人头滚滚,接着二次党锢,大狱兴起,又人人自危!老师,当时朝廷诸公连自己的性命都要保不住了,又哪里还会想什么官位?这时候他们想起在地方上势力强大的古文派大儒,不是为了别的,实在是缺少替他们顶刀子的人!此时做个样子,临时拉拢一下又何妨?再说了,老师出身涿郡范阳,与当今圣上出身的河间国相距不过数十里,勉强算是陛下乡人,把老师召入朝廷,陛下想来也会高兴的,宦官们既不好拦,也不好下手……所谓一举多得,可如今呢?”

“如今又如何?”卢植面无表情的质问了一句。

“如今圣上已经亲政,”公孙珣此时已经鼓足了勇气,所以完全无视掉了对方的态度。“宦官与士人之间的局势也已经算是勉强稳定,那朝廷诸公恐怕就用不到老师和山东河北的诸位了吧?既然用不到了,又怎么会愿意继续施舍官位呢?”

“朝廷中枢的诸公……在你眼里都是这种人吗?”卢植的表情依旧很淡然,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大儒都有这种养气的水平。“将中枢外的人物当成防雨的蓑衣,雨来时穿在身上,天晴时就扔在满是蛛网的杂物堆中?”

公孙珣默然不语……不是无言以对,而是已经说完了。

“这也是你母亲在信中教你的?”卢植忽然又问道。

“是,”公孙珣低头答道。“之前听说古今文之争后,心中有惑,所以曾给母亲写信询问,她……”

“她这是妇人与商人之陋见!”卢植忽然变色道。“妇人所想,总是觉得人心诡谲;商人所思,总是利益使然;而她却不曾有半点想过,这世间还有圣人的微言大义,还有浩然正气!公孙珣,你要记得,朝廷诸公,也会心存社稷的!”

公孙珣为之愕然,旋即又有些愤然。

“我言语有些不当,你且自去吧!”卢植大概也意识到不应该当着人家当儿子的面批判当娘的,只好无奈的摆摆手。“不过上书请立古文为官学的事情你也不要再提了,我决心已下,后日一早就要再度正式上书。”

公孙珣深呼吸了数次,调整了一下情绪,这才站起来躬身一礼,转身准备离去。

而就在此时,身后卢植忽然又说道:“不拘君父、义理,心中须有所畏惧才是……”

声音低沉,也不知道是自言自语还是在教训自己,但公孙珣只假装对方是自言自语,直接拉开门就离开了。

屋外天气浮热,正值午夜,公孙珣立于院中,往头上看去,只见一条银河横亘于头顶,竟然将院顶分为两块……盯着满天繁星,一时间,他竟然也不知道自己此时心境到底如何?是高兴还是愤怒,是忧虑还是释然?恍惚间,他甚至想到了自己年幼时母亲指着天上星星给自己讲的那些有趣故事……

就这样,也不知道站了多久,但公孙珣回过神以后却依然没有回自己的套院中睡下,反而是转身朝吕范的住处去了。

吕范当然早已经睡下,但是听到公孙珣叫门后却依旧起身相迎,两人也没有点什么灯火,就直接关上门一起坐到了床榻上,然后摸黑说起了话来。

“卢师是何等人物?”吕范微微沉吟道。“珣弟这个问题还真把我给问住了,我虽然跟他朝夕相处了半年之久,却也很难说的清楚。”

“这是为何?”

“大概是因为他总是出人意料吧?”黑夜中的吕范幽幽答道。“一开始天下人都以为他只是个‘海内名儒’,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会从汝南跟过去求学;可是,我与那程秉跟着他到了九江以后才知道,他竟然还会理民,还会打仗,堪称文武齐备;等到了熹平石经的事情闹出来以后,我在他身边处理文案,亲眼所见他将朝廷、陛下玩弄于鼓掌之中,愣是在数日内就从太守的任内从容脱身,然后以如此大摇大摆的回到洛阳,这手权谋之术,也是让人佩服……”

“这也是我所惊惧的。”公孙珣也叹了口气。“这位卢师给人的感觉好像无所不能无所不通,经学、军政、权谋……再加上那日在对面义舍中的察微知著,实在是让我胆战心惊。”

“其实我也一直想问一下珣弟。”吕范不解道。“卢师本人才能卓著,难道不算是好事吗?你又为何要惊惧呢?”

“子衡兄。”公孙珣在黑夜中摇了下头,也不知道对方能不能看到。“你说我来洛阳是干吗来了?”

“这如何还要再问我?”吕范失笑道。“当然是求学来了……不过,除了少数心存理想的大儒之外,这天下人求学,其实只为做官罢了。就算是我当日在汝南追随卢师,也想的是跟着他熬过两年,等时间差不多,就挂着卢师弟子的名号回细阳县做个县吏,然后方便我再去求亲罢了。”

“我就是欣赏子衡兄的这份坦荡。”公孙珣也忍不住笑了。“我来洛阳求学当然也是为了做官,只是我出身又好些,等到加冠以后,再做官无论如何也要从朝廷命官起步。而既然要做朝廷命官,那我就必须要在洛阳中枢之地建立人脉,传扬名气……不然以后我在边郡,人家在中枢,相隔万里,凭什么给我升官?而卢公呢,虽然是我一开始认下的老师,但他此次回来却反而无意间阻了我的路。”

“这倒也是。”吕范一想就通。“但是师命如山啊,他与那刘宽既然做了约定,你恐怕就只能呆在这緱氏山苦读了。”

“所以我才会惊惧啊。”公孙珣再度叹道。“他一言就能让我的半年辛苦付诸东流,而我却丝毫不敢违逆……我母亲今日来信,信中直言我这是自幼无法无天惯了,所以才会对一个压在自己头上,还能对自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惊吓过度……想来也是有道理的。”

“尊亲这话确实直指人心。”吕范点头认可道。“而且卢师现在还和你朝夕相处,这就更让人难以忍受了。”

“可是,我母亲信上却还说,说这卢师其实未必可怖,只是我内心作祟罢了,还说我要是想有所施为,尽管无视他就行……子衡兄,你说这又是何意啊?”

“这……”吕范若有所思道。“莫非是指卢师终究是道德人物,可以欺之以方?说到底,再有才能,终究还是脱不了‘海内名儒’这四个字的桎梏?”

“我也是这么想的。”公孙珣幽幽答道。“所以,我刚刚去了卢师房内试探,一番对谈后,也是觉得他这人虽然心里明白,手段也有,但又总是拘于道德法理,未必就如我想的那般可怕……”

“所以,少君是要做什么‘施为’了?”吕范恍然大悟。“要我帮什么忙吗?”

“确实需要子衡兄的协助,不过暂时还不用动,且看看局势是否如我所想。”说着,公孙珣却是下床来用脚摸索到了自己的木屐。“便是局势如我所料,也要多方联络才行……”

“少君。”黑夜中,吕范忽然抓住了公孙珣的手。“你要做事,我无话可说,也一定会尽力协助,但有一事你一定要谨记!”

“子衡兄且说。”

“不可小觑了天下人!”吕范轻声提醒道。

“我知道了。”公孙珣微微点头道。“只是我意已决……子衡兄先睡吧,过几日等我消息。”

“臣少从通儒故南郡太守马融受古学,颇知今之《礼记》特多回冗。臣前以《周礼》诸经,发起秕谬,敢率愚浅,为之解诂,而家乏,无力供缮写上。原得将能书生二人,共诣东观,就官财粮,专心研精,合《尚书》章句,考《礼记》失得,庶裁定圣典,刊正碑文。古文科斗,近于为实,而厌抑流俗,降在小学,中兴以来,通儒达士班固、贾逵、郑兴父子,并敦悦之。今《毛诗》、《左氏》、《周礼》诸古文各有传记,其与《春秋》共相表里,宜置博士,为立官学,以助后来,以广圣意。”——《请立古文官学表》.卢植.熹平四年七月

PS:还有新书群,684558115,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加一下。

同类推荐
  • 三国本纪

    三国本纪

    刘翼重生在三国,拥有两世记忆,却改变不了眼前的一切。那个晚上,他失去了几乎一切。这是一个吃人的世道,在这里活着,要不学会吃人,要不就等着被吃!
  • 九一八

    九一八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的话题,但我们还是想探究隐于事变背后的某种玄机。为此,《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九一八》撷取了事变发生前后21天的历史,通过38个细节性的事件和话题,力图多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事变背后的政治角力。你会看到,虽然占领中国东北是日本的既定国策,但事变的爆发也是日本国内各种政治努力复杂博奕的结果;虽然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早已臭名昭著,但也脱不开当时的国情和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虽然中日双方是事变冲突的主角,但当时国际社会与国际列强的姿态,从定意义上讲也极大地影响了事态进程与结束。
  • 傲世狂僵尸
  • 大繁荣:中古时代:隋唐

    大繁荣:中古时代:隋唐

    中古时代·隋唐时期,论述的是中国中古时代封建社会发展时期后期的历史,主要叙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强盛时代——隋唐两朝的史学。从中可以看到隋唐的史学发展、历史演变的过程以及相关的焦点议题,多方面、深层次地探索了隋唐强盛发展的原因。
  • 水浒之天下争锋

    水浒之天下争锋

    大型游戏“水浒之天下争锋”即将上线,程序员叶小白连续工作几十小时,终于猝死。他魂穿游戏,到了宋代,成了花花太岁高衙内。尽管成为了他自己不齿的角色,可是既然他已来到这个时代,为什么不做一番争锋天下的事业。程序之中的秘技,还有他写的原代码,这些能帮助到他在水浒之天下争锋之中一展身手吗?纵能万般不是,他的今世高衙内已将娇滴滴的林冲娘子强有,怀着前世叶小白对于张歆玥的臆想,他决定让高衙内为了她而改变,他不再是禽畜,而将成为英雄,坐拥美人,收伏众条好汉,指点江山,让大宋威扬天下。
热门推荐
  • 太师诚意伯刘文公集

    太师诚意伯刘文公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地下城的魔王

    地下城的魔王

    顾行,因为一次意外拥有了一座不断成长的地下城,然而他的生命也与这座脆弱的初生地下城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没有人知道,一个名震多元世界的强大魔王,在第一次迈出自己征战的步伐的时候,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活命。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天运贵女之寒门锦绣

    天运贵女之寒门锦绣

    二十一世纪的苏倾再次睁眼就成了凌墨王朝通州治下槐树村的的痴儿苏青璃,上有粗狂却护犊子的外祖父,慈祥和蔼的外祖母,清隽帅气的秀才爹爹温婉如水好似小兔子一样的娘,还有四个风格各异的舅舅,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典型的阳盛阴衰,痴儿也是宝。既来之则安之,看着自己吃细粮,其余的家人却吃着粗粮野菜,哪怕比自己还小的弟弟也一样,她毅然的拾起了老本行,种草药,开实验田提高粮食产量,种茶园让寒门生辉,陋室生香,不仅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更是将整个槐树村都成为了凌墨王朝最富裕的村子。吾家有女初长成,一家有女百家求,苏家有女各方来求,本来还不知道选谁,却被天外一句“你毁我徒儿清誉在前,还想嫁去哪家?”苏青璃瞪大双眼看着走进来那个高大上,一脸认真的人,惊呼一声“什么时候?”
  • 神佛纪实录

    神佛纪实录

    见天地,见内心,战神佛,斩妖魔,一切从心而生,由缘而起,你我相遇,即是命中注定。
  • 倾城狂妃:殿下,求轻宠

    倾城狂妃:殿下,求轻宠

    她本是异界神医,因试药而死!一朝穿越,竟变成西宁国将军府嫡女。未婚夫被抢,容貌被毁,被一刀刺中心脏身亡!再次睁眼,势要千百倍奉还。欺她者,杀!辱她者,杀!本以为她杀戮太甚,会不幸横死当场,却不料天降妖孽,替她扫清障碍的同时,也许她一段锦绣良缘。面对不要脸的生父求报答养育之恩,他将人拒之门外。面对青梅死缠烂打要嫁给他,某女:“殿下,你这么助纣为虐,合适吗?”某妖孽细想:“确实不合适,那便只能上家法了。”……她大小名都不叫“家法”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诡变之主

    诡变之主

    当太青村所有人都头疼的小魔王林煜阴差阳错闯入了修炼界,会发生什么?他结识了一群性情古怪却又个个身怀绝技的朋友,从此修炼界不再平静,传奇、奇迹、神话传扬天下。瞎子说:“我给你们弹一曲吧!”一曲断魂。胖子说:“我送你们一朵花吧!”一花葬灭。瘸子说:“宝贝,给我吃了他们!”饕餮盛宴。……林煜说:“我要掀了你们的宗门!”天翻地覆。这是一个小人物挣扎成长为强者的故事,又是一个大闹修炼界的精彩故事。
  • 古镇清净茶

    古镇清净茶

    古镇有家茶馆有不少特色茶,比如无可奈何茶、了然无闻茶、弃忧忘累茶、释知证道茶……特别是清心忘情茶,更是招牌特色,对于灵魂治愈有滋补作用,我就在这家茶馆工作,而我的掌柜叫孟婆——宇宙空间灵魂记忆净化部管理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无我剑

    无我剑

    本是救死扶伤的医生穿越到异世界为何成了剑客杀手?是不是要佛拿起屠刀的时候,才会有人开始忏悔自己的罪行?当发现杀人才是救人的时候,医生握起了剑;当罪孽无法饶恕的时候,善良的人也会成为死神。“呐,为什么要给它取名无我剑啊?又不霸气,又不好听的。”“因为没有我,它就只是一把剑而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