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56100000080

第80章 赠刀(8k)

董卓身材雄健,据说当年他被征召为羽林郎的时候,力大无比,能够佩戴两副箭囊,左右开弓。但那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如今的董仲颖已经四十多岁,虽然还是能骑马射箭,但是腰围却不免大了一些……

当然了,对于一名封疆大吏而言,如此姿容却也平添了几分威势。

实际上,晋阳城中的某处官寺里,此刻的他坐在床榻上翻看一封文书,下面地上侍立着的人,从他女婿牛辅数起,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屏声息气,不敢有一丝动静。

良久,眼看着这董卓微微一笑,收起这封书信之后,一名身材细长面容白净的年轻文士这才忽然越过一众甲士与侍从,径直来到最前面行礼:“岳父大人,小婿回来了。”

“文优回来了。”床榻上的董卓看到来人后微微展颜露笑。“如何啊?”

“能如何?”董卓的第二个女婿,也就李儒了,当即笑道。“岳父大人过上党而不入,轻骑驰入那太原,那太原太守委进惊吓的不得了,还以为是来治他什么罪呢?然后既不敢来见大人,也不敢不见,最后只好先把郡丞给派过来小心问候……”

董卓闻言不禁哈哈大笑,周围人到这时方才松了一口气。

笑完了,董仲颖又开口问道:“那除了太原郡丞,其他人可有来官寺拜会的吗?”

“有。”李儒赶紧答道。“小婿正要回禀,那太原王氏遣一名族中子弟来说,想明日请岳父大人去赴宴,不知……”

“呃……”董卓闻言稍微仰头想了一下。“还是要去的。”

“喏。”李儒赶紧答应。

“你们不晓得。”董卓扶着榻上的小桌下榻穿上木屐,却又顺势解释了一下。“我出身边郡,而且家世极低,以前在洛中常常被人看不起,如今成为一州方伯,这王氏虽然是因缘际会,但总归是第一个来示好的名门大族……脸面这东西是互相给的,他们能给我,我董卓难道不该还给人家吗?”

“岳父大人说的是。”李儒和一旁的牛辅都赶紧称是。

“不过,既然是一州方伯。”董卓一边说一边驻足在外间的窗口前,只见窗外细雨稀疏,俨然是秋雨渐至的样子。“不止要施恩,更要立威!甚至立威才是更重的!”

“岳父大人的意思是?”牛辅不免好奇。

董卓闻言轻瞥了一眼对方,却是不由叹了口气。

须知道,他带在身边的这两个女婿,一个文一个武。

李儒自然是标准的文士,主意很多,而且也能通人心、晓兵事,但不知为何,这厮一辈子最大的志向,居然是希望有一天能够借自己的势力混到朝堂上做个五经博士……可博士这种东西,难道不是搞笑的吗?!

而牛辅呢,则是西凉大豪出身,天然自带部曲,算是个标准的武士。其实啊,敢打敢拼,有兵有马也算不错了,但不知为何,这厮偏偏脑子不开窍,半点政治头脑都没有……根本无法托付重任!

当然了,好在他董仲颖自己弟弟、儿子都不缺,甚至就在这次任命前,在家替自己为老母尽孝的儿子还来信说儿媳为自己添了一个孙女,要求赐名……所以,这一文一武得用就行了,也不必苛求太多。

一念至此,董卓也懒得亲口提点:“文优告诉伯正该如何立威!”

辅者,车之小木,是支撑车子能够立正的东西……取这个名和这个字,俨然是家中父母和赐字的长者都希望这厮能成才。

“伯正。”李儒倒也干脆,知道没法子跟这种粗人讲什么道理,便微微一拱手,说出了一句异常直接的话来。“咱们岳父大人既然是方伯,那想要立威,其实也容易……直接撵走一个两千石,看州中还有谁不服?!”

牛辅恍然大悟:“原来是要对付太原郡守委进吗?”

“非也。”李儒无奈道。“委进才赴任一年,把柄都不好抓的。再说了,此人如此胆小怕事,留他在晋阳城中,反而方便岳父大人在此地从容抓权!真要是撵走了,换了一个有本事的,反而让岳父大人难做!”

“那到底要对付谁?”牛辅愈发好奇。“使匈奴中郎将臧旻……这姓臧的竟然和叔父同名……是要对付姓臧的吗?可姓臧的毕竟是袁公门人,和岳父大人算是一边的吧?”

“没有说一定要对付谁!”李儒愈发无奈。“岳父大人轻骑疾驰,直入晋阳,就是要惊吓并州九郡和各处将军、司马……若是他们如这委进一般胆小怕事,个个忙不迭的遣使来问候,便是都不对付也无妨。可要是有人摆什么名士架势,或是不来,或是拖延,那自然要去一两千石,让上下膺服!”

“原来如此。”牛辅总算是明白了。

两个女婿之前说来说去,董卓却只是扶着腰带看着窗外渐渐变大的雨势,丝毫不以为意,一直到此时,才不禁摇了摇头:“哪里有你们说的那么简单?正如这天下事又不是天子一个人可以决断的一般,这并州也不是做了方伯就能为所欲为的。当然,文优的道理,大致还是对的,只是你不晓得其中一些别的利害罢了。”

李儒与牛辅赶紧低头,做受教状。

但不知为何,这董卓说了一句后,却又不再多言了。两个女婿尴尬不已,偏偏又不敢抬头。

秋日雨水,一旦开始,便绵绵不绝,而董卓立在官寺的窗前,只是盯着雨水遐思……须知道,此时虽然天阴色暗,却不过是才过正午,也不晓得这位并州方伯要在此处看多久。

一时间,这官寺所属的房舍中却又是陷入到了之前那种屏声息气的状态中去了。

“回禀方伯!”然而没过多久,一名在外值守的西凉甲士却忽然到来,直接就在门前的雨线下俯身行礼。“外面有……”

“进来说话!”董卓不待对方说完就立即呵斥道。“下这么大雨,你就在外面淋着吗?若是战死倒也罢了,得了病客死他乡,这种死法我将来回乡怎么与你父母交代?”

“喏!”这名甲士神色微动,然后立即跨一步进入房内,这才继续汇报道。“回禀方伯,门外有两骑忽至,为首的那个配着黒绶铜印,自称雁门平城别部司马公孙珣,他说与方伯有约,故来请见!”

“怎么可能有约?”李儒是负责在前面迎送的,这事属于他的职责,自然当仁不让的开口。“方伯昨日晚间才到此处,能与并州的谁有约?”

“这个人确实大言不惭!”牛辅也是开口嘲讽。“我虽然对并州不熟,可也知道平城在何处,而岳父大人昨日才到此间,他今日就来拜……怎么来的,莫非是飞来的吗?”

“怕是正好去西河见臧中郎将……”李儒冷静下来后免不了皱着眉头推测了一下。“从此路回来,恰好遇到岳父大人到此,便前来巴结,倒也称得上是有眼力、有急智了。岳父大人,既然是来示好,如此人物可要见一下?”

“一个别部司马……”牛辅依旧不以为然。“并州九郡,多有军士,什么都缺,唯独不缺司马!照我说,撵出去算了!”

“你们两个小子!”董卓叹气道。“真是小觑了天下英雄……此人确实与我有约。”

牛辅茫然不知所措,李儒且惊且疑,面色煞白。

“文优速速把人好生请进来,”董卓也不理会这二人的反应,而是径直吩咐了起来。“伯正把床榻弄的乱一些,我就在此内室与他好好聊一聊。”

言罢,这颍川出生的西凉武人刺史,却扶着腰带重新坐回到了榻上。

秋雨如注,公孙珣带着韩当满身是水的踏入到了房内,刚一进去,他这个千石司马就主动朝着潜规则上是两千石大员的刺史躬身行礼,口称方伯。

“哎呀,文琪身量真是雄壮。”董卓赶紧从床榻上下来,亲自扶起了满身是水的公孙珣。“来时袁公与刘公曾有交代……”

话到一半,两人对视,却是各自怔住。

公孙珣发怔自然可以理解,他对人家董仲颖的印象,乃是从自家老娘口中得知,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肚脐眼点蜡烛的设定……所以,此时见面自然会有所惊愕。

当然了,他马上也反应过来,这董卓已经有了发福的意思,然而刚开始发福和发福十几年之后是一回事吗?自己不免少见多怪,先入为主了。

“我知道文琪的名声,也曾听袁公说起过你。”董卓那边也是托着公孙珣的双臂连连感慨。“也晓得你年轻,却不料竟如此年轻!敢问文琪今年贵庚啊?”

“不瞒方伯。”公孙珣回过神后也是趁机盯着对方不放。“我加冠未及一年!”

“哎呀!”董卓大为赞叹。“这哪里是青年才俊,简直是少年英杰。如此年纪便在辽西做下那般功绩,又有刘公在朝中为援……这前途可比我广大的多了!”

“如何敢与方伯相提并论?”

话说,公孙珣嘴上推辞,但听到对方情不自禁之语,心中却不免一动,乃是对着董仲颖又恢复了一丝清醒认识——不管是壮还是胖,边地军阀也罢,封疆大吏也好,此人骨子终究是自私自利居多,脑子里怕都是个人功业居多。

一念至此,他俨然对此行又多了几分把握。

“来来来。”这并州方伯亲手拽着公孙珣,就要对方上榻与他并坐。“文琪既然来了,我自然要扫榻相迎!”

说着,这董卓还真的以并州方伯之尊,亲自把显得有些凌乱的床榻给清理了一下。

公孙珣当即失笑,然后再度拱手行礼:“方伯如此礼遇,珣却不敢上坐!”

“这有何妨?”董卓不以为然。“我辈同出边郡,不必管什么俗礼,你看你满身是水,坐上来,再让官寺中的吏员奉上火盆,也好暖一暖。”

“非是如此。”公孙珣昂首答道。“而是思及到方伯此次行郡的艰难,珣不免有一肺腑之言,如果不能先说给方伯来听,这床便是坐了,也是暖不起来的。”

“竟然如此吗?”董卓微微一怔,当即正色。“我此行竟然会有有什么疑难吗?若真是如此,文琪尽管道来,我董仲颖也是善于纳谏的。”

公孙珣笑道:“乃是方伯私人上的疑难,不知此处侍从……”

“无妨,引你来的是我女婿李儒,站在这边的也是我女婿,唤做牛辅,其余众人都是我乡人子弟,随我辗转各地,全都能够托付生死。”

公孙珣瞥了一眼之前因为下雨未曾看清楚的那个李儒,记住对方容貌,然后再度朝董卓俯首行礼:“既如此,方伯,我就直言了……你出身很低,又多从武职,以一个西凉武人的身份来并州做方伯,虽然大家表面上畏服,但只是看在你举主袁公的面上,心底嘛,怕是多看不起你的!”

“你这……”牛辅登时作色。

“闭嘴!”董卓坐在榻上,先是喝止了自己女婿,然后又正色朝地上的公孙珣问道。“还有呢?”

“还有,董公来的时间不好。”公孙珣丝毫没有在意牛辅的作色,而是继续从容说道。“董公与我一样是边郡出身,不用说也晓得,再往后一两年,并州将有大战,那才是大丈夫立下功勋的时机。然而,刺史巡查诸郡,一年就要回洛阳汇报情况……届时,如果董公没有什么惊人之举的话,以您的出身,怕是直接就会被打发到什么穷弊地方做太守去了!可要是董公能够上来立下殊勋,让朝廷知道你的能耐,让你再巡视并州一年,那将来再讨论去处时,怕是河东、河内这样的天下顶级大郡也是能去的!”

话说,公孙珣这话还真是有几分公心的,在他看来,董卓再怎么自私自利,本人在军伍上的能耐都是毋庸置疑的,若是他能在并州统筹着的话,那这一仗的把握俨然更大!

而另一边,董卓听到河东河内这种话,有心想遮掩一二,但却怎么都遮不住,于是干脆再度跳下床来,握着对方湿漉漉的手问道:“文琪这话说到我心里去了,做了刺史,将来必然是要转太守的……可我的出身无论如何怕都轮不到一个上好的大郡!而且,文琪你只说道理,为什么不教教我具体又该如何行事呢?”

听到此话,李儒与牛辅忍不住低头相视而笑。

然而,不待两人笑完,却猛的听到那公孙珣大声应道:“此事容易!若董公能须臾去一两千石,则并州上下自然膺服,朝中诸公也自然侧目!”

李牛二人再度相顾,却齐齐失色。

“而且,”公孙珣继续昂然道。“并州苦寒,如河套四郡、西河、上郡等地全都穷弊,其郡守也无权无责,去之徒惹人笑。实际上我也不瞒董公,并州上下,唯上党、太原、雁门三郡郡守,与使匈奴中郎将臧公可称大员,董公想要立威,唯有从此四人中挑出一个来下手,方能震慑天下!”

“哎,臧公才德兼备不提,其余三位也是朝廷栋梁,无凭无据,又怎么能平白去一个两千石呢?”董卓忍不住手上微微加力。

公孙珣忍不住失笑,却又忽然正色:“不瞒方伯,珣此来正有一事相告!”

片刻之后,听完汇报的董卓捋着胡子感慨道:“这张歧也是清河名士,没想到竟然会作出这种无耻之事?还引得文琪轻骑驰来上告。我作为一州刺史,正该去雁门细细查探,然后上奏朝廷,或是还他清白,或是表明他的罪过!”

“何须董公亲往?”公孙珣凌然应道。“只要董公赐我一物……我自然会替董公将此事料理清楚!”

董卓怔了怔,然后忽然捏着胡子大笑:“文琪是想学桥公吗?”

“有何不可呢?”公孙珣一脸坦然。

话说,二人所说的桥公乃是当世名臣桥玄,此人也是家世两千石,如今更是早早做到三公之位,位极人臣。而蔡邕蔡伯喈,还有曹操曹孟德都是因为格外受他赏识才能迅速打开局面的。

当然,董卓和公孙珣所说的这件事情就不是他后来那些事情了,乃是他年轻时借以扬名天下的一件往事。

当时,桥玄在老家梁国睢阳做县吏,然后豫州刺史如今日董卓这般来行郡视察,于是他就跑过去告状……告的谁呢?告的是隔壁豫州陈国的国相,一位两千石大员。说实话,桥玄和这人的关系其实正如同公孙珣和张歧的关系一样,上下尊卑分的很清楚,可是却不相统属,但是桥玄就非是要去告状。

而把对方的罪过数落完以后,桥玄还主动请缨,去调查此事。那位豫州刺史当时就觉得眼前这小子很有本事,便当即拿出官印来给对方署了一个临时的职务,让他去调查此事。

后来的经历更是有趣……这陈国国相根本玩不过桥玄,赶紧向洛阳求助,洛阳那边主持朝政的大将军梁冀,就是那位著名的‘跋扈将军’了,跟这个陈国国相有旧,于是立即严厉斥责那个豫州刺史。那位豫州刺史吓得不行,赶紧又发出一道公文去撤销桥玄办案人的身份。

但是,名臣之所以称之为名臣就是在这里了,桥玄之前仗着豫州刺史的牌面在这里处置一个两千石大员,现在却理都不理人家豫州刺史的公文……他居然就能把公文给退回去,然后强行把陈国国相的案子给办实了,还把人塞进槛车里送走,这才算了结。

经此一事,天下侧目,桥玄名动天下,没过多久就举了孝廉,然后去洛阳当官了。

那么回到眼前,这件事和公孙珣要做的事情也实在是太像了!

总之,这种事情呢,你要是做不成,被人搞死也活该,但要是做成了,那自然名动天下,世人敬服!

这中间,哪里有什么仁义道德可言呢?哪里又有什么上下和气的说法?而且所谓上下尊卑在哪里?所谓程序正义又是什么鬼?

真当这是后世明清时代的官场呢?!

说白了,大汉朝自有一番国情和价值观在此!一方面是士大夫的普遍性堕落,另一方面却是个别英雄豪杰看透了其他人的无能与腐败,然后恣意妄为!

这个时代就是如此,不杀人放火,有什么资格被察举为孝廉?不嚣张跋扈,有什么资格立下功业?不以下欺上,又有什么资格当大汉朝的名臣?!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公孙珣才会一脸坦然的反问:“有何不可呢?”

董卓听到这话,笑的更大声了,而笑完之后他却连连摇头:“文琪如此豪气,我却有些胆小,怎么就敢轻易署一张公文任命你去查案呢?”

这下子,公孙珣也跟着笑了起来:“董公若是胆小,我又有什么资格称豪气呢?”

要知道,他这话可是真心实意的,董卓胆小,那天底下还有胆大的人吗?

果然,董仲颖听到此话后立即正色了起来:“那就不开玩笑了,文琪如此豪气,我董卓一任刺史又岂能小气?李儒,去做公文,我自然会用印让文琪专署此案!”

房内众人纷纷色变……这公孙珣进屋不到一会功夫,说了几句话而已,竟然真的就要让他学桥玄去治一名两千石大员之罪!

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趁着女婿在那里写公文,董卓忽然又在周围亲信的目瞪口呆众从怀里掏出一把短刀来。

此刀长约两尺,形制怪异,似乎像是从一把长刃兵器上截断出来的一样。

“文琪,”董卓指着刀解释道。“这把刀乃是我年轻时,在乡中耕田,从土里翻出来的。算算当时年纪,恰好如你一般也是刚刚加冠。”

公孙珣一时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文琪你看。”说着,董卓忽然拔出刀刃来,只见刀面清华如水,虽然室内光线暗淡,但却明显有一团光华从刀刃上飘过。

公孙珣心里一惊,却是强做镇定,硬着头皮去看。

“此刀呢,”董卓指着刀面解释道。“上面的铭文已经被磨的不可见了,只有一些云纹隐约可见。但不管如何,总归是吹毛断发、削铁如泥,算是一把极好的宝刀。我之前在洛中,曾经请蔡伯喈为我看过,他说这是项羽之断刃!”

公孙珣大为赞叹:“如此更显贵重!”

“是很贵重。”董卓笑着把刀插回到了明显是补做的刀鞘里,然后却又连着刀鞘把这刀直接塞到了对方怀里。“但今日,文琪你与我一见如故,便赠与你好了!你切莫推辞……听我说,这刀是有用处的。你我今日之事乃是拿桥公往事做的例子,可你公孙文琪固然少年英雄,我董仲颖却也有不输他人的半段暮年豪气……届时,若是我如桥公故事中那个豫州刺史一般三心二意,居然派人去夺回你的专署任命,你也不用学桥公驳回了,直接拿此刀杀了那传命之人就好!”

满屋人俱皆胆寒。

而公孙珣也不禁再度认真打量起了眼前这壮硕的中年胖子……不得不说,他此时已经确定,彼辈后来能有如此局面,绝非是因缘际会这四个字能解释的。此人作为自己见到的又一位‘三国豪杰’,着实有自己一番豪气所在。

一念至此,他却是不再推辞,而是接过刀来,后退数步,再次俯身行礼,算是拜谢了这赠刀之恩。

稍倾,李儒将公文写好,董卓亲自在封泥上用了印,公孙珣这才接过来用油布包起来,揣入了怀中。然后,他握着那把短刀再度行礼,居然是要直接告辞!

“外面大雨。”董卓上前握住对方胳膊劝道。“我与文琪一见如故,难道不能留一晚上和我抵足而眠吗?”

“既然受了方伯委任,那自然要尽心尽力!”公孙珣正色道。“我恨不能今日便能飞回雁门,为方伯除此两千石!”

“既然如此,我就不多留了,走吧,我送你出去。”董卓一声感叹。

然后,这位堂堂并州刺史,一任方伯也不让人举伞,居然径直拉着公孙珣的手走出门外,又目送对方穿上蓑衣上马而走,这才冒雨返回了官寺内。

“岳父大人!”刚一回身踏入官寺门廊下,牛辅便禁不住称赞道。“不想你早有安排!”

“安排什么?”董卓颇为无语。“你莫非以为这公孙珣是受了老夫的暗示前来的吗?”

“不、不是吗?”牛辅茫然道。“若非如此,他怎么会说与岳父大人有约,还主动要替岳父大人‘去一两千石’?”

“愚蠢!”董卓终于是被这厮给气到了。“我一个凉人来晋地做刺史需要立威,他一个燕人来到晋地做别部司马,难道就不需要立威吗?他固然是帮我去一两千石,我难道没有在帮他去一两千石?这叫英雄所想略同!”

李儒面露恍然,牛辅则依旧一脸茫然。

“我怎么就瞎了眼把女儿嫁给你了?”董卓见状不由叹气道。“若是能和公孙珣这种才俊约个婚姻,那才对路呢!可惜,我已经没有多余女儿,他也早就和赵忠的侄女定了婚约……想人家一个老太太都能看出来谁是英雄,我董卓的女婿却什么都不知道。”

牛辅忍不住抗辩:“论勇力小婿也是有几分的。”

然而,这话不说还好,说了以后却惹得他岳父愈发气急败坏。

只见这董卓一手扶住腰带,一手往外面雨幕中一指道:“门外兵士着实辛苦,让他们进来避雨,你这个有勇力的去与我站到那边值守!不到子时不许回屋!”

言罢,董仲颖摇摇摆摆,竟然直接扶着腰带进屋去了。

一旁的李儒尴尬万分,只能连连回头朝牛辅拱手,然后飞也似的跑了。

而有意思的是,这牛辅眼见这李儒跑走,他既不敢怨自己岳父,也没去怨那害的自己淋雨的公孙珣,却是把这个跑去躲雨的连襟李儒给恨上了……当然,这就是另一番话了。

而另一边,雨势过大,口口声声说是恨不能今日就能飞回去的公孙珣却也和韩当没急着走,而是直奔城中的旗亭,在此处要了些饭菜、热汤,一边吃喝一边等雨势缓和。

多扯一句,旗亭便是城市中专门卖饭的地方,位于市场中……汉代没有酒楼这一说,但既然有这种需求,就产生了相应的东西。而旗亭原本是管理市场的官亭,因为会起一个高楼并插上旗子而闻名。话说,既然是亭,那自然允许人在此落脚并煮饭菜,而又因为挨着市场便于获取食材,所以才会很自然的进化出这个功能。

甚至,这很可能就是后世酒楼的来历,因为仅仅是到了南北朝之后,挂着旗子的酒楼就正式出现了。当然,非要说公孙大娘设计的那个义舍……呃,也不是不行!

“少君。”旗亭的楼上别无他人,韩当一口热鸡汤下肚,却终于忍不住开口了。“当有一事不明。”

“说来。”公孙珣不以为意道。

“明明是为民请命的仁德之事,你为何要对方伯说是要为他去一两千石立威呢?”

“投其所好而已。”公孙珣放下筷子失笑道。“别看这董卓又是与我握手言欢,又是宝刀赠英雄的,甚至还要与我抵足而眠?其实他这人一开口就露馅了,此人心中只有个人功利,绝无半点律法、仁义、德行……所以,我若是不如此说,莫说赠刀了,怕是公文都未必乐意给我。”

韩当当即感叹:“这天下人都太厉害了!”

公孙珣按着怀中的公文,笑而不语。

不过,就在下一秒,他与韩当却齐齐变色,后者当即握住佩刀,前者却也是猛地捏住了那把‘项羽之刃’!

“珣以公务谒并州刺史董卓于晋阳官寺,诸事公文皆毕,乃相谈甚欢。时卓二婿李儒、牛辅在侧,儒性阴骜,渐察珣英雄气也,恐将碍己。又见大雨滂沱,珣单骑在此,乃欲除之。其以目视牛辅,辅性粗陋,敌意竟显,珣心惊而色不动,假言欲观卓怀中宝刀,得其刃在手,便执卓手辞行,卓且惊且疑,不敢轻动也。至官寺外,珣跃马而走,没于豪雨中不可见。儒以实相告,卓愤然若失,乃喝令辅立于雨中至夜。或曰:辅、儒至此不和也。”——《汉末英雄志》.王粲

PS:感谢糖油果子豆花饭的飘红……这也是老书友了。

下一章就是vip了,在此处求个首订。

还有李儒是董卓女婿的设定其实来自于演义,正史并未提及,但是我觉得这个设定很有意思。

新书群684558115,大家有兴趣可以加一下

同类推荐
  • 帝王将相论时事

    帝王将相论时事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风流一时的英雄人物都已“俱往矣”。但他们所留给后人的功过是非与政治智慧却投有因时代的流逝和朝代的更替而消失。相反,正是随着时间的流失和朝代的更替,我们对这些帝王将相的一些精辟言论所透露出来的智慧谋略才倍加折服。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身为天子、将相他们有责任和义务维持社会的秩序,保持国家的安定,而这前提就是要对其统治下的国家,当时的时事要具有深刻的认识,这关乎国家的兴亡,社会的治乱。因此,他们对时事的论断往往准确而又精辟。
  • 楼兰啊,楼兰

    楼兰啊,楼兰

    本书通过对《异域志》《吐火罗考》《流沙坠简》《斯文·赫定在楼兰所得的中国文物与其他发现》《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汉书·西域传》等一百余部中外古籍的研究、甄别与整理,还原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古国——楼兰(后名鄯善)兴起、发展、迁徙、衰亡、消失的过程,既阐明楼兰在丝路南道文明传承中的重大作用,又通过对楼兰消失、周边地区环境恶化,特别是罗布泊干涸的反思。是一部集文学、文化和环境、地理为一体的作品。
  • 大隋秦王

    大隋秦王

    卧底特警杨浩,穿越成了大隋的秦王世子。此时,杨广还没有西征北伐,瓦岗寨还没有聚义而起,而流芳后世的大唐秦王李世民,还是个六七岁的孩子…身处异世,他让世袭高贵的门阀、掌握生杀的权贵、纷争天下的豪强,通通低下了头颅;异族环伺,他大手一挥,画了一个大圆,从南越到漠北,从东海到西疆,万族臣服!“这是朕的大隋!也是你们的大隋!”——本书非系统,轻微后宫、铁血、打天下。
  • 唐朝新计划

    唐朝新计划

    天外陨石,带魂强穿,贞观四年,西域三十六小国楼兰国中,秦千岁蓦然睁开双眼,天赋异禀,搅动风云,一步一步走向世界之巅,数强列国皆为蝼蚁,三六归一,骑马攻突厥,炮轰马六甲,抽刀下倭国,南征入罗马,搬运喜马拉雅.............天朝建立,历史由此改写。PS:本书纯属虚构,与真正历史不符,如有雷同,那他就雷同了你想怎样。PS:书友吹水交流1群:725058538。PS:新书幼苗,还请多多关照。
  • 旭乱三国

    旭乱三国

    汉末之时,群雄并起。刘旭,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穿越者,且看他是如何在这乱世之中,与群星争辉,延续我汉家的辉煌!(开了一本新书:三国之白波风云)
热门推荐
  • 让学生争做第一的66个故事

    让学生争做第一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不一样的僵尸道长

    不一样的僵尸道长

    宅男陈宫,在意外之际获得洪荒至宝混沌珠,修行到一定境界可破开位面屏障,前往另一方世界。僵尸先生,我拜师九叔,学习茅山道法,生死之间与僵尸搏斗。僵尸道长,我结识毛小方,与其交流道法,互称道友,降妖魔,捉拿僵尸,立志守正辟邪。我和僵尸有个约会,我光明正大的偷看马小玲白皙的大腿,趁况天佑还没来的及遇见她之时,抢先将她给抢走,马小玲,你是我的,谁也夺不走你。僵约二世界,我大战将臣,弹指之间降服人王伏羲,收完颜不破为手下,一指完败五色使者与将臣手下的众多僵尸。穿梭诸多灵异鬼怪世界,降妖伏魔,捉拿妖魔鬼怪,守正辟邪。我的志向可是成为无上天师,成仙作祖,我陈宫可是立志超脱的人物。
  • 变形记

    变形记

    一个人,一只虫。一个背着生活重负的人,一只背着沉重躯壳的虫。当身背重负的人突然有一天变成了身背甲壳的虫,他内心的重负会消解么?当这个变成了虫的人用“虫眼观世界”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小说《变形记》给出了这些问题的答案,读完之后令人唏嘘不已。《变形记》作者是奥地利小说家弗朗茨·卡夫卡。他被誉为“现代派文学的先驱”,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便是卡夫卡。
  • 和太舅爷闯天下

    和太舅爷闯天下

    莫然本是二代镇魔司除魔天君转世怎奈从小无母,父亲在他七岁后便日日买醉,而莫然能活下来多亏了他前世残留的灵力和乡亲们的施舍,在他十四岁时下定决心离开那个伤心的家外出闯荡。在闯荡的路上他结识了同样命运坎坷的张沐风,从此两人改名换姓张沐风改为何风做哥哥,莫然改为何铃为弟弟相依为命,他们不畏艰险斗尸魁,斩恶道,闹武当……件件都是九死一生,但是他们却不知自己已经卷入了一个惊天大阴谋之中……
  • 甜妻热恋中

    甜妻热恋中

    闪婚三个月,单宇阳就逼她离婚。离就离,谁怕谁啊!娘家把她当成公主娇养了二十年,不是让她窝囊的在男人面前委屈求全的。只是某天,曲染买醉闯祸,不小心招惹了南城里最权大势大的贺家少爷,她只不过无心的撩了他一次,贺家少爷却猛追不舍,让她逃无可逃:女人,记住,我贺臣风不是你想上就上,想甩就甩的人,撩我是要付出代价的。
  • 末世秘术师

    末世秘术师

    误打误撞之下林易成为了一名新职业的开拓者,没导师,没技能,还能怎么办哪?自己悟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家女配要逆袭

    我家女配要逆袭

    没有想到发个差评,我居然穿到书里了?好吧,如果是现代,即使穿越成的女配的结局相当的惨,也应该会好过一些。等等,为什么改变了书中的剧情,在我不知道的时候还是重演了?这到底是什么鬼啦?这难道就是自我修正力吗??
  • 王妃别逃,请上轿

    王妃别逃,请上轿

    因为是罪臣之后,因为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她只能忍辱负重,苟且偷生,还要承受他的报复,他的折磨和羞辱。第一次,被他送给他人...第二次,被打的伤痕累累,遍体鳞伤...第三次,被关进地牢,奄奄一息....萧墨轩,这一辈子,只要我活着,我宁采儿就和你势不两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美女总裁老婆

    美女总裁老婆

    失恋还有这等好处?因为穷被甩了,高飞伤心欲绝差点崩溃,却意外得到了魔神传承。从此大手一挥,金钱、美女、权力通通收入囊中。什么?现在前女友跪下想求他回来,不好意思,您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