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7700000032

第32章 京华忆旧 (13)

此后的王朝在建设京都时开始重视中轴线,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经正阳门、天安门、地安门到鼓楼、钟楼。天桥坐落在这条中轴线上,可以说是北京的朱雀桥。

元明清时代的北京并不缺水(五十年前,陶然亭一带挖下两锹就见水),甚至在城内还是河道纵横的。在永定门到正阳门的这段路上,除了正阳门前的护城河以外,在珠市口之南还有一条河,它从东面金鱼池一带流过来,经过先农坛南墙,一直流到南下洼子(今陶然亭)。有河必有桥,坐落在正阳门大街上这座桥就叫天桥。它建于元代,到了明代,因为修建了天坛,把本来要到泰山祭祀搬到北京来了。皇帝每年都要到天坛祭天,到先农坛行藉田礼,这两次行动必要过天桥,所以把它改建成为汉白玉的拱形桥。天桥桥身很高,桥北边东西面各有一个亭子。光绪三十二年(1906),为了修建马路,天桥的高桥身被拆掉了,改成了一座低矮的石板桥。后来发展有轨电车,要从这里经过,被夷为平地。

明清时代的天桥一带是风景区。它地面开阔宽敞,有水有树,有花有草,春天到来,鹅黄嫩绿,烟草迷蒙,是文士们游览宴饮之地。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王士禛、曹溶都曾在此流连,并有诗篇传世。三月初,清明前后,文人士大夫还喜欢跑到这里行修禊之事(如王羲之之《兰亭集雅集》)。王鸿绪有《上巳》诗云:“花底张云幔,风光满碧汀。一杯同洛禊,曲水即兰亭。”可以想见,当时金鱼池和天桥一带风光美丽而且清洁,可以作曲水流觞。清嘉庆间性灵派诗人张问陶(号船山)有《天桥春望》(三首)第二首云:“明波夹道且停车,人为临渊总羡鱼。尘外蒙蒙千树柳,随风绿到第三渠。”(自注:第一渠,近天桥。第三渠,至永定门)这一道道清澈的渠水和岸边的一路绿去的垂柳,风光绮旎。这种种美丽景色都是我们晚生后辈很难想象的,因为到了民国年间,金鱼池就成为臭水沟了。老舍的话剧《龙须沟》就是描写在这里的居民生活之悲惨的。

清末动乱频仍,越来越多的穷人涌入北京,这些人大多集中住在永定门一带(内城法定是满族人居住的)。过去北京有“东富西贵北贱南贫”之说,这是指北京外城。东边(今崇文区)多是开手工业作坊,相对较富;西边(今宣武区)多是汉族官僚,相对较“贵”;北边(珠市口以北)尽是花街柳巷;南边多是从农村流浪汉。这穷人接近天桥,天桥为他们开辟了谋生之路,逐渐聚为市场。

天桥市场最初是在天桥东西两侧,后来逐渐向西面发展,一直延伸到四面钟(现在的友谊医院)。因此在现今老北京的印象中“天桥”不是什么“桥”,而是个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一个大众市场。老北京有的服务,这里都有,卖各种物品的商店、小摊、澡堂子、理发馆、医院、茶馆……老北京有的娱乐活动这里也都有,看戏听歌、练武术的、摔跤的、唱大鼓的、说相声的、拉洋片的、唱皮影的……凡是有点力气、有点才能、有点小资本的,都到这里讨生活,寻出路;这儿的一切都便宜,为许多不富有,但又想玩玩的人们,提供了个理想的去处。清末民初,旗人的铁杆庄稼倒了,吃饭都成了问题,但一是习惯,二是天性,他们就爱玩,那么就到天桥“穷逛”吧!

清末诗人易顺鼎写《天桥曲》十首中就写到这些人。其中有云:“不待沧桑感逝波,已看龙种道旁多。牛衣泣尽肠雷转,犹自贪听一曲歌。”诗人自注云:“旗民旧习如此。”已经饿饭了,饥肠辘辘,但仍有兴致看舞听歌,这种潇洒的派头不是学来的,是二百多年的铁杆庄稼滋养出来的。这组诗还写道:“垂柳腰肢全似女,斜阳颜色好于花。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此间乐,不思蜀”古往今来的“王谢子弟”“道旁龙种”,一脉相传。

“恢复玉河北段河道”献疑

2005年11月初有报纸报道:“玉河北段千米河道将恢复”“规划方案已获政府批准,消失近百年的水穿街巷景象有望重现”,这个消息引起许多关心北京改造与建设的人们的关切,对于市政府这一大胆的举措,文化界人士有不同的意见。文物专家罗哲文先生说应该全面恢复北京城内水系,因为北京城区非常缺水,恢复这些故旧河道“能够改善北京的生态环境”。而考古学家徐苹芳先生则认为,玉河本是元代漕运的一条内河,已经消失多年了,恢复出来也达不到漕运时期的场面,和原来的玉河也不一样,所以他认为“玉河恢复无多大意义”。

那么玉河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呢?清初的《日下旧闻考》第43卷中记载说:玉河发源于京西玉泉山,汇为昆明湖,分流而东,“南入德胜门西水关,至皇城大内太液池(包括北海和中南海)由大内经金水桥流出玉河桥达正阳门(今前门)东水关,东流少北,至东便门东水关,注通惠河”。此时的玉河两岸的确是北京城内风景美丽的地方。明代诗人游潜有歌咏玉河的诗:“玉河清浅晓粼粼,绿漾平沙柳色新。两岸楼台春似画 ,紫骝风滚落花尘。”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在京为官时还在玉河东岸居住过,并以这里为题材画了《燕山客居图》。从这些记载看来明代的这里十分美丽,而且是一派田园风光。昔日的美景的确能够激起热爱北京的人们恢复旧时风貌的冲动,有人并欢呼这是北京城的“复兴”。

然而过去美则美矣,但要找回它简直就是不可能的。古人有献可替否之说,这里献出我们的疑问供关心这个问题的人们思考。

第一,从玉河性质来说,本来是条“活河”,它不仅美丽,更重要的是有用,南方运来的粮食可以通过通惠河、二闸、东便门、前门进入城内北流东面在明代是思诚坊,这里的旧太仓、南新仓等都是储存粮食的粮仓(清代也是),非常近便。另外它的“活”还表现有进水有出水,自然流动。现在要恢复的“玉河”,从介绍它未来模样的地图来看,它终止于北河沿的南端,有进无出,仿佛像条盲肠。我想,没有了“活”的新玉河是缺少生命力的。

第二,现在北京城内的确是缺水,需要洋洋溪流来滋润,但北京郊区也缺水呀,整个大北京都缺水,而且再放大点说,华北地区也缺水。“恢复过去的水系”的确是个诱人的想法,但也应该有个全局的构想,不能光想到城内。历史上的北京的确是个多水的城市,城内河道纵横也是事实。我们从城内一些街道的名称可以想象风光旖旎的过去。然而多水的环境很难再现了。五十多年前,陶然亭、海淀一带挖下两锹就见水的,现在打下一二百米也未必能见水。这是因为人口增加了十多倍,以及工业建设都耗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因此,北京建设发展要考虑节水。主持恢复玉河总设计师说玉河全长1000米,河宽15米水深1.8米。看来很宏伟,然而水能保证吗?北京现有的河道每到冬春,经常干涸,露出极难看的水泥板的河底,如果我们花了许多钱,将来常常给人们展现的是水泥板的河底,那还不如笔直的马路好看!

第三,玉河流经的地区多在旧时的皇城之内,故宫是属于联合国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要认真保护遗产本身,还要保护周边的环境,故宫的周边环境就是旧皇城之内。在这里实施北京改造和建设都要慎之又慎。

把北京城区建设得更美丽是我们共同向往的,正是立足于此,才有以上的疑义。希望能够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

“最美”的什刹海,生活也要最舒适

五十年前,什刹海在北京是园林之外最美的地方。它有野趣,又在城内,人们不用远走就可以找到回归大自然的感觉。特别是入夏以后,湖中荷叶亭亭如盖,岸边柳枝低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北城市民消夏休闲的好地方。七月,荷花市场开市,席棚鳞次栉比,卖荷花荷叶的、卖莲蓬的、卖鸡头米的、卖菱角的散发着清香,湖面阵阵微风,可以把这股清香散播得很远很远。

到了中元节,这里又是放荷灯的地方,小小的荷灯负载着人们对于逝去亲人的思念,沿着河道远去。此时秋高气爽,也是北京最好的季节,天空一碧如洗,站在什刹海北岸银锭桥上翘首西望,真是看不尽的青山隐隐,流不尽的绿水悠悠。这就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银锭观山。

2005年10月30日《新京报》报道说,最近北京西城区有关部门对什刹海旅游设施加以改造升级,清除了不适合或破坏景区整体风貌的建筑,添置了一些景区内缺少而又必备基础设施,并把它定位于为“传统风貌,重要旅游地区”。什刹海的美化基调是仿古、恢复传统。如环湖路面铺上了“灰色透水、透气的仿古面砖”,还计划对“荷花市场”茶艺酒吧街的人行便道进行改造。应该说,西城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这次《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中国最美的城区,什刹海得以入选,成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城区之一。这是个好消息,我们为什刹海高兴,也为北京高兴。

高兴之余,也有点想法。为了搞这个城内景区评选活动,不知道《中国国家地理》是否对国内的城市做了普查和全面的评选。北京是否因有首都和特大城市这个优势,在评比中是“向阳花木易为春”呢?

平心而论,近些年来,许多中小城市也都很重视城区的美化。在滇南,像蒙自、个旧、弥勒等中小城市,城中建筑或新或旧,各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城内都有小湖和文化广场,远山近水,风物宜人;其街道整齐,行人少,空气清洁,又是许多北方城市所不及的。特别是弥勒市,城内湖水潋滟,绿草如茵,背景建筑多是洋式别墅,再加上跑在市内道路上的比中巴略大、装饰别致的公交车,使人感到如在童话中一般。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想自出机杼、另立标的,只是想说美的地方还有很多。而评比的最终目的,也只是使当地居民和到这里旅游的人们生活舒适、精神舒畅,“最美”是很难用极其客观的尺度来衡量的,更多的还是人们一种模糊的感受,而在这感受中,生活舒适最能感同身受。

不过,说到生活舒适,最重要的其实应该是生活所在地的清洁干净。没有一个清洁的环境,多么美的风景、建筑也难以入目。在清洁中,第一位的又是空气的“清洁”,其他地方的不清洁人们还可以逃避,而空气肮脏使人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因此,论及城市(区)“美”时,空气清洁与否不可忽略不计。

可是,北京这几年空气污染得很是令人担忧,2000年中国环保总局宣布在113个重要城市中,北京空气污染名列第三。又有报道说,欧洲太空局在中国上空拍摄的大气图像中,北京及华北地区上空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废气污染沉积中心。这些报道是令人揪心的,其实,这个结果也是在我们生活中可以感受得到的。

同类推荐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 口述·百姓的故事

    口述·百姓的故事

    改革开放不但是中国历史划时代的转折点,也是中国百姓生活和命运的转折点,借改革开放的东风起航,普通百姓成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受惠者。听被点燃人生、被改写命运的百姓口述:从一名建筑工人成为一名大学生、自学考试给我插上腾飞的翅膀 、进城创业,改变了我的命运、由“票证供应”到刷卡消费、过上了无后顾之忧的“小康”生活。
  • 绿色善治促社会发展

    绿色善治促社会发展

    面对当今中国面临的环境与发展困局,我们该如何选择有效的环境治理路径和方式?本讲座从分析当今中国环境问题的利益冲突特征、环境质量及环境服务的公民基本权利特点出发,探讨制度变革走向,特别是如何将政府行政管理、市场激励、社会制衡这三种调整机制相结合,通过绿色善治,在遏制环境污染、保存自然资本的同时,积累和提升中国未来发展的社会资本。
  • 包容与凝聚:多民族国家和谐稳固的制度机制

    包容与凝聚:多民族国家和谐稳固的制度机制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A类重点课题“多民族国家包容差异协调分歧的机制设计”(10AMZ004)的最终成果形式。本书将机制设计概念运用于族际政治研究领域,从制度机制设计的角度对各国处理族际关系的政治实践展开研究,通过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当代世界多民族国家处理国内民族关系、包容族际差异、协调利益和认同分歧的制度机制及其设计主旨和过程的分析,探索这些制度机制的社会效果及其联系。从中发掘对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问题具有普遍价值的制度、方法和途径,促进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增进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 环境人类学

    环境人类学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性及其综合性,从人类、历史与环境,人类、社会与环境,及人类、科学与环境的角度对人类与社会环境问题进行论述。
热门推荐
  • 诸天怪谈

    诸天怪谈

    僵尸与双生女鬼的共舞……不死尸人与鬼新娘的村庄……一段不知尽头的旅途,充满魑魅魍魉的道路。
  • 宿主今天吃糖了

    宿主今天吃糖了

    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每当有人问墓浠涼为什么吃糖。她只会笑着说有个小盆友喜欢,就成了我骨子里的习惯久久:我只是个系统而已,我还是个孩子。久久谈个甜甜的恋爱多好。摸索着了小皮鞭的墓浠涼墓渊:媳妇!!冷静小七:就是就是,媳妇冷静^v^墓渊:???
  • 墨流

    墨流

    落古都,经过上古神的领域讨伐,最终被划分成了五大路。东临,西影,南斗,北通。中牠。五大陆分别由五大体质巅峰的代言人霸主所管理着。霸主是皇室与江湖的一道分割线。更是和平的象征。由于五大体质相生相克所以五大霸主谁都没有统一世界的野心。直到一副神秘的水墨壁画凭空的出世。使一位霸主莫名的身死,另一位失踪。由此以来,食物链之环掉了两节。世界便开始拉起了血腥的帷幕。
  • 步步紧逼:总裁莫无赖

    步步紧逼:总裁莫无赖

    墨弈其人霸道温柔,是无数女人眼里的黄金单身汉,只有江子沫知道,他吖就是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某天,电视台采访影后和她幕后的boss老公“请问江小姐平常在家里喜欢做什么呢?”“运动。”某总裁邪魅一笑,“每天早上,沫沫和我一起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江子沫扶额,跳个健美操用得着这么说的这么暧昧吗?
  • 非礼皇上

    非礼皇上

    她脚踩黑白两道,执掌庞大势力!一朝穿越,却被处处欺压?且看她咸鱼翻身,一鸣惊人!***“皇后胆敢非礼朕,其罪当诛、当即赐死!”某男为铲除眼中钉,可谓费尽心思。她妖娆一笑,迅即掷出锋利小飞刀,“咻咻”几下将男人身上衣衫割成碎片,还不忘上下其手将他狼吻一番:“看清楚,这才叫非礼?”***他终于明白:他能抵挡她惊世的美貌,却难挡她浑身的胆识和超人的谋略;他的心,已被俘虏。“欣儿,欢迎继续非礼我。”他洗得香香,摆好姿势,大抛媚眼儿。她厉眸淡扫,飞腿而去:“滚!”***硝烟乱世,浴火明珠,锋芒毕露;宫廷斗志、江湖称雄、沙场泣血,她是巾帼英雄、女中儿郎。烈火中的爱,马背上的情,刻骨铭心、荡气回肠……﹍﹍﹍﹍﹍﹍﹍《迷人小王妃》:《皇宠》:《小小火辣妃》:
  • 醉临江

    醉临江

    当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的世界,从小成长,发现身边的一切似乎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又该何去何从?朝廷,江湖,面对这一切,穿越的她又该何去何从。
  • 有所得必有所失:决定人一生的148个选择与放弃

    有所得必有所失:决定人一生的148个选择与放弃

    人生中有许多得与失,都需要选择与放弃,要想拥有辉煌的人生,就必须拿得起,放得下,解决好人生的困惑,生活才会更加亮丽多彩。“观钱塘潮者,赏其潮头也;著奇文者,一波三折也;伟大在世羡煞后生者,三起三落也!”没有坎坷不必走,没有失败的尴尬和忍辱哪来成功的喜悦?也许你就是忍受不了人情的冷暖和失败的打击,抱头哀叹,早已说过“不如意事常八九”,你自己还会遇到,那就当它是横亘于面前的一块石头吧。摆正它,蹬上去!也许视野会更开阔、心胸会更豁达呢!有所得必有所失,要想拥有一个好的人生,就需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好好的去享受人生,而不是去批判生活,因为失意也是一种收获。总之,失意在所难免,权且把心放宽。
  • 深宫弃后皇上滚远点

    深宫弃后皇上滚远点

    她是一个高中生,莫名其妙穿越到古代,还是架空的,还好,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机智活了下来,但是,这个帅气的小哥哥,你能不能离我远点,我不就是救了你半条命,给你点饭吃吗,你能不能别一天跟着我。“柒柒,你别不要我,我吃得很少的”看着面前这只呆萌的小奶狗,沐柒柒有点不忍心赶他走了只是,这只小奶狗有一天突然不见了。找回来的时候就变成了一只大狼狗。还要她做他的皇后?“我要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白首不相离。你后宫佳丽三千人,做得到吗?”面对成为皇上的帝冥轩,沐柒柒不辞而别。得到的就不会珍惜,在沐柒柒走后,他才知道,这万里江山,也抵不上一个沐柒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那一刻谁影响了历史

    那一刻谁影响了历史

    本书由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的讲课录音辑录而成,内容从春秋至清末选取了期间较有代表性且对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分为胡服骑射、轮台罪己、庙乐之争、王莽改制、谁主神器、汉魏禅让、鲜卑汉化、江陵焚书、玄武门之变、冯道长乐、亡国诸君、天书封禅、道君末日、悲剧海瑞、乾隆“肃贪”等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