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19700000010

第10章 国士

说到臧洪此人,也许很多人只闻其名而不知其事迹。

如果说到酸枣会盟,可能就会有不少熟悉历史之人知晓,却也不会太过清楚。

甚至于,很多只读过演义的人,也不见得知道酸枣会盟。

然而,假如说到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相信只要稍微了解三国之人,都会非常清楚。

历史上的确有诸侯讨董,却并非十八路诸侯。

在很多人印象中,诸侯讨董由曹操发起,最后推举袁绍为盟主,孙坚在其间战功赫赫,故此这三人功劳最大。

不过酸枣会盟真正的发起者,却有多少人知道?

很明显,前世痴迷于那段历史的云长,对此就知之甚祥。

中平六年,董卓弑帝,社稷危急。

身为广陵郡功曹的臧洪就向太守张超进言,让张超联系兄弟张邈起义军,杀贼勤王,为天下唱义。

广陵太守张超采纳了臧洪建议,二人当即前往陈留面见张邈,与其议事。

期间,张邈谓超曰:“闻弟为郡,委政臧洪,洪者何如人?”

张超答曰:“洪才略智数优超,超甚爱之,海内奇士也。。”

张超直接说臧洪才学在自己数倍之上,称其为海内奇士,由此也可以看出张超对臧洪的看重。

张邈因此对臧洪甚奇之,遂遣臧洪先后出使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两人也对臧洪非常亲善。

自此,臧洪终于为酸枣会盟打下基础。

而那个时候,曹操也在陈留招募义军,正是处于陈留太守张邈治下。

张邈少时以侠义闻名,接济贫困,助人为乐,倾家荡产,使得豪杰争相依附,也与曹操、袁绍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曹操刺董失败后,没回到沛国谯县反而逃往陈留,正是因为有张邈这个至交好友担任陈留太守。

却说诸侯在酸枣设立坛场、准备盟约的时候,全部相互辞让,没有人敢先上坛致辞。

一方面,这些诸侯的确是相互谦让,却也未尝没有推卸责任、不愿当出头鸟的缘故。

要知道,那个时候没有天子诏令擅自起兵,可是与造反无异,就算天子不怪罪也会被董卓恨之入骨。

日后稍有差池,今日登坛之人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后来,诸侯皆因会盟首倡者与串联着乃是臧洪,且几位诸侯都对臧洪非常亲善,纷纷推举臧洪登坛。

臧洪毫不推辞,遂升坛操槃歃血而盟,又痛斥董卓祸害朝堂、百姓,而后盟誓诸侯共讨董贼。

臧洪辞气慷慨,涕泣横下,闻其言者,哪怕是军中士卒,也莫不心情激荡。

可以说,酸枣会盟完全是在臧洪的牵头、串联下才能成功。

如果说,主导酸枣会盟只能说明臧洪在政治上的才能,那么后来与袁绍决裂死守东武阳,也可以看出此人的统帅、忠义与魅力。

却说讨伐董卓以后,臧洪被张超派为使者前往幽州联络大司马刘虞,却因为袁绍与公孙瓒的战争无法通过,不得已滞留在袁绍那里。

袁绍非常器重臧洪,恰逢青州刺史焦和病卒,就任命臧洪为青州刺史。

当时青州黄巾军非常活跃,连年战乱致使‘州遂萧条,悉为丘墟’,可是经过臧洪短短两年的治理,青州就改头换面。

就连骄傲的袁绍,都只能‘叹其能’。

青州被治理好成为袁绍坚实后方以后,袁绍就准备谋夺兖州,当即任命臧洪为兖州刺史部的东郡太守,治所在东武阳。

兴平二年,曹操出兵攻打张超,张超危在旦夕,对部下说:“唯恃臧洪,当来救吾。”

当时袁绍、曹操二人关系十分亲密,甚至就连曹操官职都是袁绍任命,再加上臧洪名受到袁绍重用,众人都以为臧洪一定不会自毁前程而远来赴难。

张超却是斩钉截铁的说道:“子源,天下义士也,绝非忘本之人。只可能被袁绍掣肘,来不及救援我罢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臧洪听说旧主张超被围,当即光着脚大声嚎哭。

臧洪点齐所部兵马准备前去救援,还向袁绍请求援军。

袁绍自然不肯,为了稳住臧洪反而口头答应,实际上却是整整拖了三个月,以致雍丘被曹操攻破,张超一家灭族。

得到这个消息的臧洪悲痛欲绝,对于袁绍更是充满怨恨,当即宣布与袁绍脱离关系。

袁绍大怒,亲率大军攻打东武阳,将这座城池围得水泄不通。

袁绍猛攻东武阳,持续一年之久都未能攻破这座城池,一直到东武阳粮草消耗殆尽。

臧洪见东武阳粮尽,知道死期将至,就对部下说道:“袁氏无道,所图不轨,且不让洪救故主,陷我于不义。”

“洪今日死于大义,不得不死,诸君却不可因我之故遭此祸乱。今城池未破,尔等当趁机带着家室逃出城外。”

不曾想,城中百姓尽皆齐声高喊:“必不舍明府而去!”

饥饿的军民,吃光了城中老鼠以及武器上的皮革。

眼看再也坚持不下去,臧洪爱妾却是说道:“既然明知必死,何不以我之肉分于诸将士食用?”

臧洪遂拿出府库中最后三斗米,然后哭着杀掉爱妻分于诸将士食用,将士皆涕泪横流,无人能仰视臧洪。

继而城破,城中男女七八千人相枕而死,无有离叛。

却说城破以后臧洪被袁绍生擒,袁绍甚爱洪之才华,想要令其屈服投降,奈何臧洪言辞恳切,慷慨求死,并力斥袁绍不忠于汉室反而图谋不轨,根本不愿投降。

袁绍见不能收臧洪为己用,乃杀之。

时有臧洪同乡陈容素来亲慕臧洪,跟随洪为东郡丞,城池还未被攻破时就被臧洪派出,为的是保全其性命。

袁绍要杀死臧洪的时候,陈容也在当场,当即进谏:“将军举大事,欲为天下除暴,而专先诛忠义,岂合天意!”

袁绍心中惭愧,令左右将其拖走,恼羞成怒的说道:“你哪里比得上臧洪,也要与他同死吗?”

陈容却是大声说道:“夫仁义岂有常,蹈之则君子,背之则小人。今日宁与臧洪同日而死,不与将军同日而生!”

袁绍闻言大怒,遂杀臧洪、陈容二人。

袁绍身边诸将见状无不叹息,私底下纷纷说道:“如何一日杀二烈士!”

凡此种种,可以看出臧洪无论政治、谋略、统帅以及魅力,全部非同凡响。

真要将其各项属***化,假如满值100,臧洪政治、魅力至少都在90以上,武力80左右,统帅、智谋也应该有85。

这个属性,哪怕纵观整个三国历史,也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存在了。

如果臧洪不是那么早死去,也必定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只不过,臧洪并非完人,仍旧有些缺乏决断力。

如果臧洪能够狠下心来,不去管袁绍的敷衍直接起兵援助张超,虽然最终仍旧极有可能失败,却也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可话又说回来,臧洪之所以犹豫不决,也未尝不是考虑深远的缘故。

假如不能得到袁绍支持,哪怕臧洪尽起东郡之兵,也不见得能够救出张超,反而会因此再加上袁绍这个敌人,得不偿失。

“臧洪,居然是臧洪,历史上那位英年早逝的豪杰!”

云长此时,心中根本难以平静。

云长前世对于三国人物都比较了解,更加知道此人有多么厉害。

臧洪此人,论政治至少可以牧守一州而绰绰有余,论军事只要粮草足够完全能够抵御强敌,论谋略哪怕不及张仪、苏秦却也不会相差太远。

至于能让数千人跟随赴死的魅力,哪怕在整个三国时期都极其罕见。

“国士,历史上的臧洪真是国士无双!”

虽然已经来到个东汉这个乱世,然而除了自己这个山寨版历史名人以外,臧洪却是云长见到的第一位历史名人。

却没想到,云长遇见的第一位历史名人,居然就是一位大才。

当然,这位大才如今还显得非常稚嫩,根本不可能与历史上的臧洪相提并论。

但是请不要怀疑,臧洪绝对有着非同一般的成长潜力,真要有了好的发挥平台,成就绝对不低于吴国四大都督。

身为穿越者的云长,对待历史名将有种天然的喜爱。

努力平复了内心的激动,云长敛容沉声说道:“在下河东关羽见过少将军,刚才多有冒犯,还望海涵。”

眼看云长态度真诚,本来还虎视眈眈的骑士们,脸色这才缓和起来。

直到此时他们才发现,那些被关羽击落下马的袍泽虽然全部受伤,却并无大碍。

“某亦自幼习武,自觉勇武非凡,真正见到关兄方知天外有天!”

看着那些从地上爬起来的士卒,臧洪不由摇头叹息。

臧洪无论是才华还是勇武,自幼都远超常人,虽然不会表现得沾沾自喜,心中仍旧骄傲不已。

见识到云长那一骑当先的气势后,臧洪才知道真正的猛将究竟有多么厉害,心中多少有了些挫败感。

不过臧洪生性豪爽,很快就摆脱了那种挫败感,反而神情振奋的说道:“愚弟方才听闻二位准备前去投军,何不与我同去面见将军!”

在臧洪看来,这次出征如果能够有关羽这样猛士相随,成功的几率也就更大了,这才会不遗余力发出邀请。

同类推荐
  • 问世间情为何物:中国历代名人情感解读

    问世间情为何物:中国历代名人情感解读

    本书对中国历代近两百位各类名人隐秘、经典、曲折、具有代表性的情感历程与影响进行了真实、生动、细致的披露、展示和解读。君王们的纵情色、英杰们的豪情干云、文土们的旖旎多情、另一类的畸零私情——本书写尽了中国历史上的各种男女人,写尽了男女人之间的各种情感。本书故事精彩、人物鲜明、情感充沛、内容丰富、语言优美、表述通俗、富有哲理,从而具有有趣、博识、励志等功能。
  • 穿越之替身大少

    穿越之替身大少

    忽然间冒出来一个猥琐老头,说是五百年前的你,喊你回去替他生活一段时间,那里有成群的贴身丫鬟,数不完的财宝,赶不走的狗腿子。其实这些都无所谓,萧文主要是想帮一帮五百年前的自己,穿越,走起!妈蛋,貌似被自己坑了!
  • 不容青史尽成灰:分裂到统一

    不容青史尽成灰:分裂到统一

    《不容青史尽成灰:分裂到统一》一书用独特的视角,从微观的角度讲述了春秋到战国这一时期的历史。作者提炼古今史料,用通俗风趣的写法,详细地描绘了春秋战国时期小国崛起、诸侯争霸等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生动地描述宋襄公、吴起、赵奢等各具人格魅力的人物跌宕起伏的奋斗经过。让读者从这一系列各具魅力的人和事中感受到春秋战国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进程。
  • 唐朝工科生

    唐朝工科生

    玄武门发生了点小事情,没过多久,大唐就换了一个新皇帝。而一只野生的工科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来到了此刻的长安。原本因为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大牛沾亲带故,想要混吃等死,但没想到大牛不要几年就会嗝屁。于是,这只闯入大唐的野生工科生,决定发奋图强,争取有生之年做一台小霸王学习机出来,好名留青史。他已经想好了,他的墓志铭上会这么写:小霸王其乐无穷啊!
  • 三国之卦帝刘封

    三国之卦帝刘封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算命大师穿越到三国,附身到刘备的义子刘封身上。几年后,因为没有发兵救关羽,他将被刘备赐死。为了自救,刘封制定了一个计划,打算甩开玄德老爹单干。曹操:玄德,为何叫你的假儿子来打我?孙权:玄德,为何叫你的义子来占我的地盘儿?刘备:此事与我无关,我问问军师去。孔明:刘封的本事比我还大,管不了他。阿斗:封哥,这皇帝还是你来做吧。刘封:怎么一不小心就得罪了这么多大佬?
热门推荐
  • 故时逢秋

    故时逢秋

    古风唯美的城,富丽堂皇的宴,危机四伏的界,世事无常的命运。欧阳故初,欧阳家的大小姐,黑暗中无形的刀,舔着刀剑上的血,迎接着如戏的人生。凤离天,中心城的公子哥,被安排好的命运,直到遇见她才有了意义。还记那时萤火之光,误会一场,还记那时惊鸿一瞥,相逢一场,还记那凤凰烈焰,翱翔九天,还记那人所期所盼,游戏人生。终是一字害了所有人。“终是,我要辜负你了……”这灵元,再无风龙火凤,也再无,游戏人生。(以下故初专场)她喜欢黑暗却向往光明,不畏强权却败在情之一字。游戏人生,终是有你才好;如若长生不老,我愿没有纷扰。故人一梦,千秋一醉,凤凰于飞,神州再逢!
  • 给小学生讲国学常识

    给小学生讲国学常识

    国学是国家和个人立国立命的根基。本书紧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小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特点和兴趣出发,精心选材,遴选出一些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学知识精粹,以流畅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娓娓道来,力求拉近小学生与国学之间的距离,为大家学习和了解国学知识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 村官沈浩

    村官沈浩

    沈浩同志是安徽省财政厅选派干部,2004年到大包干发源地凤阳县小岗村任党委第一书记。由于积劳成疾,2009年11月6日凌晨,在小岗村党委书记任上去世。沈浩的去世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作了学习沈浩先进事迹的批示,为此本刊特编发《村官沈浩》,以飨读者。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小岗村东边的蘑菇大棚前,沈浩和赵家龙、苗娟,村民关正银等人站在那儿,等着胡锦涛总书记的到来,心情有点紧张。
  • 高效不恋爱

    高效不恋爱

    而为了保护他,她......任他一次次伤害自己。
  • 捕蝗考

    捕蝗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棠不浸千秋色

    海棠不浸千秋色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 彼界奇谈

    彼界奇谈

    先行者纷纷陨落,‘界’需要新血延续,唯有在鲜血与死亡中奋起直追,才能寻到一线生机。
  • 至尊宠魅之第一魔妃

    至尊宠魅之第一魔妃

    她曾笑傲特工界,任务完成率百分之百,却在最后一次任务落入阴谋而亡。她曾为天才,冠绝玄灵大陆,天纵无双,却被挚友背叛陷入绝境爆体而亡。两生两世,皆死于非命,死不瞑目。这一世,她逆天重生,带着铭刻在灵魂深处的记忆和仇恨。头顶废柴名号,受尽奚落屈辱,但终有一日,她会化身为黑暗中的利刃,用敌人的鲜血,祭奠自己的前世。片段一夜色迷人,温泉中雾气氤氲。一男一女正“坦诚”相对,“赤诚”相见。君卿染盯着突然从水中钻出的男人,眉峰一挑,沾染在玉臂上的水珠结成一柄锋利的冰刃,架在男子光滑的颈子上。“染儿,你要谋杀亲夫吗?”某男无视君卿染杀人的眼神,上扬的凤眸流转着蛊惑光芒,墨色的长发散在身侧,结实的肌肉在月色晕染下踱上了一层光。低沉动听的声音蕴含着难以言喻的情愫,明明调侃的语调,却说得如此深情。君卿染微微一愣,下一刻却跌入一个炙热的怀抱。邪异而魅惑的声音声声入耳:“染儿,你是我的!”片段二“君卿染,你就不怕君家主脉的追杀吗?”君家旁系家主捂着淌血的伤口,目光充血的望着面前脚踏着残肢碎臂,面带微笑的少女。“怕!?”君卿染挑眉,嘴角勾起邪肆的笑,“我就怕他们不来找我。”一语落,翻手握枪,凌厉的玄力倾泻而出,毫不留情的刺穿了面前男人的咽喉。九天之上,君卿染手握长枪,冷眸漠然凝望着被巨火吞噬的君家,地面上的鲜血一片片的就像冥界河畔绽放的曼莎珠华。“君家,这,不过是一点利息。”
  •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余年来,在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收获丰富,成就显著,《朔方》《黄河文学》《六盘山》等文学期刊,《宁夏艺术》《民族艺林》《宁夏群众文艺》《塞上文谈》《宁夏歌声》《民族之歌》等专业性、综合性文艺刊物,以及省、市级报刊学报等发表的文艺作品和具有一定学术性的述评文论成千累万。
  • 1分钟打动领导说话术

    1分钟打动领导说话术

    进入职场后,除了待人以诚,有一副好口才也是与人沟通的必要条件。面对上下级关系,如何用最简洁的话语既表达了自己真实的内心,而又能够让他人第一时间理解你的意思,这样的说话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