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1500000085

第85章 山海经的第四点想法:唯一且真正的至高神

山海经千头万绪,涉及广袤,想要解读,绝非一日之功。

关于它我有很多想法,可说一个,必牵扯众多,彼此之间,线索复杂,关联繁琐。解读一个,必要引出另一段作证,而为何它能作证,又要先让你们明白另一段为何那么解读,而若要这么做,就又得牵扯其他段落,如此种种,真是千头万绪,不知道从何讲起。

几千字的篇幅,也只能摘出其中很少很少的一点点去解读,一次根本讲不了太多。

所以山海经的个人解读,我到底会写多少,我自己都不知道。

我想来想去,意识到有些读者可能连一些最基本的东西都不理解,这会使得我在解读时非常麻烦,提及的东西万一生僻点,或者你们被诸多后世文学误导,而把一些错误的东西当做常识,继而跟我理解的不同,就会对不上频道。

所以我必须还夹杂着一些科普,让你们先了解我‘经外的理解’,再跟我走入‘经内的理解’。

而既然山海经是五帝时期的上古之事,便决定先从‘帝’讲起。

且先不谈帝有什么能力,帝在山海经里有多强,帝到底有没有神异。

我先从三皇五帝最朴素的身份说起。

皇帝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创建的称呼,意思就是他比古之皇、古之帝更厉害。

功高者为皇,德望者为帝。前者是对‘全人类’有着无与伦比的重大贡献的人类始祖。后者是对诸多氏族有巨大德行,天下万族众望所归的最高领袖。

大家都知道三皇五帝,但很可惜,山海经通篇没有提过三皇,帝也不止五个。

三皇五帝最早是汉朝儒家开始这么说的,而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的五行说,所以将历史上的‘众帝’,选了五个高人气的出来,对应五行、五德。

至于三皇,最开始有天皇、地皇、泰皇。他们到底有什么功绩,不知道。

而春秋战国时期,人文思想极为发达,所以贤者们就开始将更多的上古始祖,赋予皇的地位。

说白了,真正的远古,是没有‘皇’这个名号的,皇级名号是后人‘追封’给那些有着重大贡献的始祖的。

于是陆续的,开始出现各种皇。

皇在这个时候,就是指大功劳的始祖,而并非一定要三个。

后来非要三个,大概是为了对应天地泰,或者天地人吧。

首先哪三皇就众说纷纭。比较主流的是‘伏羲、女娲、神农’,还有一种是‘燧人、伏羲、女娲’,以及‘伏羲、神农、黄帝’。

以上都是记载来源比较正式的,至于有些不正式的,比如把共工、祝融都加进去的,那纯粹是很晚期时候的一家之言。

毕竟我说了,皇是追封,本来就是后人给的,有功劳的始祖都可以冠名为皇,后人随便把谁列为三皇都行,就算现代人列个九皇,一百皇,又能如何?只能说明我们孝顺……

在亘古时期是没有皇这个称号的,只有帝。

所谓三皇,只是将有资格称为皇的众多始祖,挑选其中三个高人气的出来罢了,令其世代传颂,以显尊崇。

那么三皇最早的说法是什么呢?

最早的说法是《庄子》:有巢氏、燧人氏、知生氏。

没错,什么伏羲神农,一个也没有。发明造屋、生火、生产工具的三位无名老祖,就是庄子定义的三皇。

是谁呢?不知道,这三个名字的意思其实是:肯定有第一个造屋的人,定义他叫有巢氏。肯定有第一个生火的人,定义他叫燧人氏。肯定有第一个制造工具的人,定义他叫知生氏。

可以看得出来,庄子没有儒家那么多的政治目的,他也没有从人气上面来考虑,直接选了最朴质的三个,列为三大最尊之皇。可以理解为皇冠军,皇亚军,和皇季军。

不过庄子的冠亚军,儒家当然不会用。

东汉班固,就列了个‘伏羲、女娲、神农’,至此这成了最主流的三皇。

神农指的是炎帝,所以先不说。

女娲在《山海经》中,只有一句:“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粟广之野,横道而处。”

《山海经》里就这么多,没了。

《山海经》还不是直接描述女娲,而是只说了女娲之肠,化为了十神,出现在庄稼地里。

只写女娲之肠,不写女娲本尊,只有两个原因。一种是山海经关于女娲的定义和描述,被我以前说的‘刘歆修书’时删掉了。

还有一种原因是,哪怕对于山海经最早作者而言,‘女娲’二字,也是个常识,是个人就该知道,不需要多言。

类似的‘常识’,还有很多,比如说人,比如说犬、羊、牛、蛇、鱼、鸟,以及……‘龙’。

山海经通篇没有关于龙本身的定义,没有‘有兽焉,名为龙’之类的说法。

反而是在描述各种动物、异兽甚至神时,直接写‘龙首’、‘龙身’、‘龙尾’之类的字眼。

用词之随意,就好像龙是个常识,与‘日’、‘山’、‘海’、‘狗头’、‘人面’、‘鱼尾’之类的词一样。

难道还要在经中解释什么是人吗?倘若读者连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作者怎么写?

所以,如最初作者根本不打算对‘人’做出解释一样,他根本就觉得不需要对‘龙’、‘女娲’这种词汇,做出任何解释!

不解释!因为它们是常识。

也就是说,女娲是早在尧舜禹时期,亘古以来,便是人们眼中,耳熟能详,常识级别的存在。

那么除了山海经以外,最早对于女娲描述的文献,是什么呢?

在学术界,公认最早描述了女娲的是西周时期的《史籀篇》,虽然这本书本身不存在了,但它的内容化在了很多后来的其他书中被引用。

这是考证过的,我就不解释了,总之‘娲’这个字,有籀文,意思为‘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这就是女娲最早的传说,从古至周朝,她都是化生万物的神。

不是造人,是造万物!

女娲造人传说的最早记载,是在宋朝,那已经太晚了。

炼石补天的传说,则可信度高很多,最早出自西汉《淮南子》,而这本书源于先秦时期的传说。关于女娲,还有一日七十化,人面蛇身,发明笙簧、瑟、埙等记载。

所谓一日七十化,意思是她每天都在衍化出各种事物出来。

其实就是和西周时期的‘化万物’对上了,结合山海经,也是这个意思,女娲之肠化为神了。连肠子都如此,更别说其他了。

可以想象,山海经时期的人眼中,女娲可能全身上下,一切都化为世间万物了。随便一个神,都可以被视为女娲的无数化身之一。

也就是说,女娲我们已知的最早传说形象,就是一个创造了神、创造万物的这么一个存在。

至于炼石补天,山海经里没有写,我就不说了。《淮南子》说的那么详细,大约有艺术加工。但天塌了这么大的事,写女娲去搞定,也侧面说明,女娲就是先秦时期,乃至一直上溯到上古五帝时期,都是人们常识性中的至高神!

一个身化万物,众神之母的存在。

有人可能会问,女娲身化万物,衍生众神,那么盘古呢?盘古哪去了?

盘古实在是出现的太晚了,是在魏晋时期才有他的传说。而且是吴国文人,大概是通过南方百越民族的传说,而记述的。

汉以前没有任何文字,提到过盘古。汉代也没有任何墓穴,绘画过盘古……

反倒是汉朝墓穴之中,我们现在挖掘了有女娲伏羲图,有嫦娥奔月图,西王母的图……

连嫦娥奔月都有,却没有盘古开天,足以说明,盘古从来都不是诸夏的创世神。

女娲才是创世神!是炎黄一系自古以来的至高信仰。

在上古时期,女娲的地位是最高的!没有之一。

证据很简单,战国屈原《天问》就写:“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这句话有两种解读,第一种:女娲的身体那么奇怪,是谁设计的?

第二种:女娲竟然有身体?谁创造的?

第一种解读下,屈原是在疑惑女娲为何是人首蛇身这么奇怪?

其实我倒是更好奇,屈原为何不写炎帝有体呢?炎帝牛角难道不奇怪了吗?

第二种解读下,屈原疑惑的点就变成了,天地万物不都是女娲所造的吗?那么女娲的身体又是谁造的呢?

但不管是哪一种解读,都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在屈原的认知中,女娲就是最高的了,她上面不存在其他神。

假如盘古存在,或者其他任何比女娲地位更崇高的神存在,那么屈原就不会问出这句话了。

而是应该问,盘古有体,孰制匠之。

屈原问女娲的潜台词,就已经表明,女娲的神格封顶了。

然而秦朝之后,汉代独尊儒术,导致了另一个皇者,取代了女娲的地位。

他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伏羲。

接下来我要说的,可能对某些人来说,会比较颠覆。

因为你们理解的伏羲,其实是不存在的。

这么说可能不贴切,换个说法:原型还是有的,真的有伏羲,也确实是有功绩的始祖,可他在上古不那么重要,更没有后世所传的那么伟大。

既然是聊山海经,那么山海经里有伏羲吗?

答案是:零。

记载传说人物,古代帝王最多的《山海经》,没有关于伏羲的哪怕一个字!

那么战国以前的考古文物有关于他的东西吗?答案是:零。

那么春秋战国以前的典籍,有关于他的记载吗?答案是:零。

堂堂三皇之首,百王之先,西周没有任何典籍提到他,后来的墨子、孟子都没有提他。包括我一直喜爱的屈原的《天问》,也没有提到伏羲。

你们肯定很好奇,伏羲到底是怎么成为三皇之首的。

答案当然是因为孔子……

孔子《易经·系辞》里提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后面还有,我就不贴了,意思是描述他结绳作网、教人打渔的功绩。

总之,孔子意思是说,古代的包牺氏之所以能成为王,是因为他创造了八卦……顺带还有制作网的功劳。

但主要还是八卦,包牺氏死了,神农氏继续衍化,神农氏死了,黄帝衍化……到了现在,成了易经。而我最爱的周公,对此怎么怎么的……

以上,这就是最早关于伏羲的描述。

孔子的影响力,当然是很大的。之后战国中后期陆陆续续,也开始有些贤人在自己的典籍中提到伏羲了,并且开始出现了他的事迹。

比如战国后期的文物——楚帛书,就是最早描写了伏羲传说的实体文物。说他和女娲创造了世界,这也说明女娲真的就是个至高创世神。

不过这件国宝在国外,国内只有摹本。

还有战国后期的《庄子》也有提及,原文就不贴了,也就提个名字而已,跟各种造物件,搞发明的上古始祖,放在一起提及,地位并不高,甚至还很低。几十个始祖中,伏羲排倒数第二……

由此可见,伏羲的传说故事,实则在孔子开始歌颂他,然后战国中后期才陆续出现他的传说的。

并且在那个时候,伏羲的名字都不确定,有叫庖牺,有叫包牺,有叫风牺,有叫伏戏……

而女娲,则一直是叫女娲。

由此我觉得,战国中后期,伏羲的传说才刚刚兴起,正在被人加工整理中……

直到西汉,独尊儒术,伏羲的名字才被确定,而且其传说才突然丰富细节起来!

西汉早期的司马迁还算有节操,《史记》没有给伏羲太多记载,他认为伏羲的记载不真实,没有采用,只在自序中提到一句: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

意思就是:我听先人说,伏羲氏很纯厚,创造了易经八卦。

没了,这就是司马迁对伏羲功绩的全部描述……

难怪学术界认为,《史记》已经是非常有节操的信史了,司马迁还是较为客观的。

所以这里我也相信,伏羲这个人肯定是存在的,古王之一,亘古之时的某位始祖。只不过这位始祖,在数以百计的始祖中,并不能排的上号,春秋以前,根本没有名气,他的最大功绩是创造了八卦。

要不是易经到了后来越发火爆,周朝更是达到巅峰,再加上孔子宣传,伏羲氏的人气在诸多人文始祖之中,不一定能排的上前三十……

最早的伏羲地位别说三皇之首了,第三十皇都不一定有他。

可随着孔子的地位提升,儒家学说彻底成为主流后,伏羲也水涨船高,毕竟《周易》是儒家五经之一,而易经八卦,伏羲是最早的起源者。

比如刘歆,也就是我一直诟病他把山海经活活整理少了一半的家伙。

他将伏羲推到了最高峰:“庖牺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帝为太昊。”

这也是第一次,将古往今来流传的‘太昊’,直接联系为伏羲了。

注意,在刘歆之前,太昊就是太昊,又称大皥。而伏羲就是伏羲,两者根本没有毛线关系。

儒家一代代这么定义下来,到我们现在成了真理。

《山海经》中有提到过大皥,但绝没有庖牺、伏羲之类的存在,也没有说谁作‘易’。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我看不出他跟伏羲有什么关系,所有关于大皞是伏羲的言论,都是汉朝独尊儒术以后突然出现的。战国的楚帛书压根没提过这个事,只能说儒家太能‘修书’了。

至于什么木德之类的,就不解释了吧。

大家知道,五行始终说绑定古之帝王,是非常典型的牵强附会行为。

除了刘歆,还有东汉的班固,也搭了把手将伏羲送上了神坛。

班固的《白虎通义》写了:三皇者何谓也,伏羲、女娲、神农是也。

一口气,将伏羲拔升到第一位!

至此,伏羲成为无上人皇,超越女娲,登顶为百王之先,列祖之巅。

并且他的身世也出现了,华胥氏雷泽生伏羲。

得,直接把华胥氏个给扯进来了,战国楚帛书从未提过伏羲的身世,在那个创世神话中,他和女娲直接就是从混沌里蹦出来的。

伏羲本来在孔子眼里,就是个人祖,作了易经,得以推崇。从没提过他跟女娲有什么关系。

结果到了孔子死后百来年,后人把他变成了人首蛇身,然后跟至高神女娲卷在一起,成为了兄妹,说是他和女娲一起创世的。

至此,伏羲女娲成了兄妹。

汉代墓穴出土的壁画中,便有了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双螺旋图,一男一***阳调和,两大至高先祖,完美!

可是他的功绩有点少啊,光凭易经与捕鱼,逼格有点低。虽然与女娲共生,蹭了波热度,可他的功绩,确实不如女娲啊。

于是到了晋朝,伏羲的功业增加为:继天而王,作八卦,造书契,做瑟三十六弦,制嫁娶之礼,取牺牲以供庖厨。

其中做瑟和制嫁娶,原本是女娲的功绩……

从跟至高神女娲一起混身世、混功劳,发展到直接把女娲的功绩转移成伏羲的了……

而到了唐朝的文献里,伏羲女娲兄妹还不够,直接成为了夫妻!

两者是兄妹的记载,比两者既是兄妹也是夫妻的记载,要早了数百年!

从没关系,到兄妹,再到既是兄妹又是夫妻……

这么做之后,女娲除了补天以外,所有的功劳,都成了辅助伏羲的了。

再到后面,伏羲又多了很多很多的发明,总之越来越牛逼。

到了这里,你们也看出来了。

时代越往后,伏羲的记载就越详细……功劳也越大……逼格也越高。

而女娲,则恰恰相反……逼格在一路暴跌!

从文献上看,不算山海经,女娲比伏羲早了几百年。

而我们是在聊山海经,根据我前面对于山海经的假设,上古有个原初作者,写了最早的初稿,并且就提了那句女娲之肠的话。

女娲在五帝时期,就是全民信仰,炎黄一系的至高母神。她最初身化万物,母育一切。同时也是古之帝皇,人文始祖。

毕竟绝天地通,所以炎黄一系的信仰一定是始祖。

总之,女娲神格、人格、帝格,一直都是极高的!而且是越早时期,越高!

越晚时期,则反而越低。随着时间越往近现代推移,女娲的逼格也在一步步地下降。

到了秦汉,要亲自炼石去补天了。

这倒也没事,符合她创世神的位格。

可后面,女娲的化身万物之能,被逐步削弱。

先是多了个哥哥伏羲,然后功绩被转移,从女娲制嫁娶,变成了女娲辅佐伏羲制嫁娶……

再后面,还来了个盘古,直接顶掉了她创世神的地位。

而到了宋朝,神格再度骤降,出现了女娲捏土造人的传说……从化万物,彻底沦为造人工具。

到了明朝,还要在小说中被纣王调戏,引出封神。到了现代,更是成为洪荒可攻略的妹子之一了。

可以说,现代人所理解的女娲,并非最早的女娲。

而应该将盘古、伏羲、女娲三位一体合起来,才是周朝乃至更早时的女娲。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可能在于男权社会的建立,让至高的娲皇步步沦落,成为伏羲、盘古这类神的附庸。几千年下来,女娲和伏羲的地位与贡献,发生了偏移,大概是男尊女卑导致的结果。

至此,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伏羲女娲。

女娲化生万物,伏羲始作易经。这就是两者的原始设定,并且两者没有关系,最初的文献都没有提及对方……

以此为基础,再去解读山海经,就显而易见了。

山海经没有皇者,因为皇者是后来人追封的。

山海经也没有伏羲,因为伏羲在五帝时代,并不出名……可能还不如夸父……

山海经里有女娲!虽然没有写、或者被人修掉了她的功劳事迹,经中只提到了‘女娲之肠’,可这也足以说明,女娲在山海经中地位之高了。

女娲之肠化为神十人!

别看就这么貌似没什么营养的冰山一角的记载,实际上仔细一想,这竟然是山海经中,最牛的一次侧面描写。

女娲是山海经中,唯一身体的一小部分,可以化出神的存在。

学术界,公认西王母、黄帝、帝俊为山海经中最强者。可实际上,这三位似乎都比没出场的女娲差远了……

黄帝、帝俊还介绍了世系,西王母还蓬头散发,凶神恶煞。

女娲则什么其他描写都没有,只提了她的肠子,化为神,出现在了广袤的粟麦田中……横道而处……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麦田怪圈……

纯粹是我脑补啊,首先山海经罕见的,没有描述这神的长相,和神的性质或别的什么。只说是女娲之肠。

翻遍山海经,记述者往往都要写明相貌,至少看起来怎么怎么样,有没有操蛇什么的。

女娲之肠没有……完全没有过多的描述,以至于我们这些后来人,都不知道这里在说什么!

所以要么记述者根本没法描述其相貌,要么女娲之肠四个字,就已经描述了,只是我们听不懂。

综上所述,我个人觉得山海经作者,这里其实写的是‘一次特殊现象’。

也只有写非自然形成,一辈子都未必能见一次的现象,才会出现这种状况。

而且记述者,大概并没有亲眼所见,只是道听途说,因此才简单地记了一笔。

没见过,自然也不知道如何详细描述。

根据别人的讲述,他只能写下‘女娲之肠’、‘处粟广之野’、‘横道而处’这样的笔触。

粟广之野的意思,就是极为广袤,庞大的粟米庄稼地。横道而处,就是横在路上的意思。

说实话,我真的很想直接就猜测:这是十艘螺旋飞碟降临了,落到田里,拦在了路上……

但我没有丝毫证据。

我之前的几篇番外就说过,作证的论据,只会用山海经自己的内容,外加现实存在,或科学知识、合理逻辑,来进行论证和推敲。

别的文献只提供思路。

所以外星人,飞碟什么的,提一下就算了,真没证据。

而现实里真实存在的,又能与女娲之肠联系上的……我只能想到麦田怪圈!

首先,‘女娲’是个常识,就像龙、人、鸟、鱼一样,不用解释。

所以女娲是个谁都知道的存在,比如谁都知道,女娲创造万物,来自天上……

继而‘女娲之肠’这四个字,本身就很可能已经在描述某种……在当年,古人们一听就很形象生动的事情。

这么形象生动的话,那么当时降临到广袤的粟米田地里的‘神’,要么长得跟肠子似的,要么在田地里,制造出了犹如‘女娲之肠’般的场面。

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看过麦田怪圈,有很多奇妙的几何图案,扭曲而华丽繁茂,一圈圈的,非常复杂。

麦田怪圈很多人嗤之以鼻,说是人伪造的,实际上这么说的,根本不了解麦田怪圈的可怕。

这里篇幅不够,我只告诉你们:人类已有的技术,造不出真正的麦田怪圈。所有人伪造的,都和真正的麦田怪圈差距极大,就好像小学生的画与顶尖画家的作品一样,天壤云泥!

本质上,那是人类科技根本无法实现的情况,因为麦子没有被压断,它是自然地,被某种电磁力技术整齐地抚平的,并且还可以继续生长。以及麦子收割之后,来年那片麦田依旧会自动长出怪圈的图案,直到两三年后,才会自然消失。

总之,麦田怪圈到底如何形成,我只相信两种说法,一种是高等文明所为,一种是盖亚意识假说——地球生态系统自己的反应。

言归正传,有个怪圈名叫‘生命之花’,这个麦田怪圈非常出名,而且从地面看非常难以名状,我这里放不了图,自己查。

总之这种麦田怪圈,古人若看到了,将其描述为女娲之肠,我觉得可以理解。

因此,山海经记载:“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粟广之野,横道而处。”

这有可能,是因为自古以来,地球上就会偶尔出现麦田怪圈,只不过到了近现代次数增多了。

而有人在上古尧舜禹时期,目击了上古麦田怪圈的形成过程,比如目击者认识来自于‘女娲氏’的十艘小飞行器从天而降,降到粟米田里。

或者目击者没看到谁弄出麦田怪圈,只看到了粟麦自动倒下,原地凭空形成。

于是古人脑补,麦田凭空倒下,形成图案,仿佛盘桓在田地路边的无形之神,此必是女娲化生!

又因为目击者不会飞,不能俯瞰,所以从地面看麦田怪圈,感觉整齐朝着一圈圈曲线伏倒的庄稼,就像是肠子似的,盘桓在路上。

因此名曰:女娲之肠。

也许有些过度解读,但既然解读山海经,那么就将其当做古人真实目击,且认真记录的情况来分析。

综上,我也只能给出这个答案了。

废话了八千字,也才讲完山海经里几乎就没有的……三皇。

虽然山海经原文里几乎没有三皇,但这一篇提出的东西,我后面会用到的。

接下来,就是五帝,五帝篇幅更大。因为山海经完全就是五帝的世界!

下一篇番外先讲颛顼吧,毕竟是黑帝。

我对群帝中,了解最深的也是颛顼。

百度百科有着巨大的错误,真不知道是谁写的,你们千万别被百度百科误导了。

至于是什么,下次再说。

……

同类推荐
  • 现代咸鱼生存指南

    现代咸鱼生存指南

    生存指南。第一条:精通亚洲邪术,整容术、化妆术、PS术,必要的时候亦可了解下变性术!第三条:善于利用公共资源,必要的时候,共享单车会比跑路来的快。第六条:如果你不想体会自以为逃出生天拐角却进了警察局的绝望,别相信网络地图,更别相信导航路线。第七条:无论何时、何地,注意摄像头。那样会避免你在完成一单价值百万的任务,后续却栽在一台单价不超过一千的劣质手机摄像头下的悲惨结局。……
  • 逍遥小镇长

    逍遥小镇长

    PS:开了新书,《我真是非洲酋长》,请大家移步去看看。****要工作,要娱乐,但更要逍遥安逸的生活。高山飞雪,碧水扬帆,放马草原还能探秘深林,我的地盘风光秀美。教堂,学校,警察局;医院,社区,俱乐部,还有一个小政府要运行,作为本地最高领导人我表示压力很大。一颗领主之心,几座农牧林场。数位萌宠娇憨,一群手下能干。春风暖夏夜亮,秋月圆冬雪晴。人间若有天堂,则必在落日镇。大家好,我是王博,落日镇的全能小镇长,期待你的到来!
  • 黑季

    黑季

    奇凡来到了一座小镇。从此鱼跃龙门一飞冲天
  • 梦境宝藏

    梦境宝藏

    流光星陨,横漂小伙儿云岫意外发现自己能够将梦中获得的奇珍异宝具现到现实,人生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博学多才的大家闺秀、屈指可数的成化斗彩鸡缸杯、存世最古的画卷《游春图》、集众家之所成的各种瓷器大瓶、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绝无仅有的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战国礼乐重器曾侯乙编钟、新石器时代的贾湖骨笛、三星堆神秘威严青铜神树、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定九州的大禹九鼎等众多曾在历史长河中出现过的稀世珍宝一一具现。不怕得不到,就怕梦不到!还等什么呢,赶紧做梦吧!(且随云岫的梦境,去探寻一件件国宝前世今生的传奇故事。)
  • 地狱杀回的最强者

    地狱杀回的最强者

    秋风萧瑟,路旁的绿化树随之摇曳。一名青年站在街道旁,他身躯挺拔,如一座山峰巍峨浑沉。……
热门推荐
  • 没有一个梦想可以纸上谈兵

    没有一个梦想可以纸上谈兵

    这是一本能带你穿越时光的书。用回忆的方式将十岁时的故事娓娓道来,中间穿插那时所写下的日记。就好像隔着时空和年少的自己对话。当二十二岁对生活的反思,与十岁时纯记叙性的文字碰撞交融。二十二岁的她说:“扛着梦想的生活好疲惫。”十岁的她执拗又倔强地反驳着:“并不是啊!”在垃圾堆里浸泡的一年有多苦,人生之初的梦想就有多甜。十岁时想给赚钱给妈妈买一份生日礼物的梦想,就像凡间历劫,虽苦犹甜。
  • 我的女友是二货

    我的女友是二货

    周刻刻意外魂穿到平行世界,得知原主死于病娇少女之手后,便开始了与所有想接近他的少女斗智斗勇的一生
  • 沉没的西雅图

    沉没的西雅图

    二代们的集体狂欢,残酷留学青春画像,90后天才少女笔下的西雅图罪梦生活。刘春、张小波、何顿、伍立杨联袂推荐!我明白我所有的对手都败了。日光从岁月的尽头喷薄而来,汽车的排气管里流出一滩浓重的雾气,波涛汹涌,顺流而下,迅速汇集成华北平原、巴东三峡、珠江三角洲。爱恨情仇混杂着汽油和血的味道。龙虾壳,塑料袋,六毛钱的子弹壳儿, 灰茫茫地堆到一块儿,浩浩荡荡,遮天蔽日。俱往矣。把梦露做成傀儡放在最高的地方,把曼森关在最深的角落里,这里是西雅图。沉下去,沉下去,太阳永远不会有升起的一天。
  • 我们老了花什么

    我们老了花什么

    养老金领取年龄如果推后,对于个人来说,面临的有可能就是有相当一段时间,你可能已经没有工作能力了但你还没有养老金可领。如果我们现在没有充足的钱为未来预存,那老了怎么办呢?而且现在即使生活小康,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房贷,生活中的任何一点意外,都可能承受不起。夫妻双方一人失业,老人或者孩子生病住院,再或者经济主力出现意外……年收入低于十万、家庭资产如何配置、要储备多少钱才够养老?孩子的教育投资多少合适、保险是理财手段吗、投资要投什么怎么投、信用卡如何利用……少壮不算计,养老心头慌,财富时代,钱袋也得规划把积累财富和财富规划提前开始吧!
  • 星空最强王者

    星空最强王者

    星空宇宙中,有着一个巨大的光芒闪烁着,在这光芒之中,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青年被传送到了这一片光芒之中,看着宇宙星河他开始了崛起之路。
  • 余生换我宠你

    余生换我宠你

    根据北宋哲学家邵雍的计算,世界上的事物将在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后完全重现,也就是说,……
  • The Man Who Was Afraid

    The Man Who Was Afrai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都市最强纨绔大少

    重生之都市最强纨绔大少

    楚天歌蓦然醒来,他成了一方有钱有权有势的纨绔大少。本该过着混吃等死,逍遥自在的愉快生活。简直不要太爽。然而,现在有一个问题摆在他的面前。“什么!我不是主角?我是专门演前三章的龙套纨绔大少,调戏了校花,被校花的贴身高手狠揍了一顿?”“……这套路不能演下去!”
  • 礼仪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礼仪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礼,是思想道德修养。仪,使其表现,即礼节。因此,礼仪不是培训出来的,是修养出来的,它是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自古中国就是礼仪之邦,秉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是作为21世纪接班人的青少年们的必修课。本书具体阐述了礼仪和道德修养之间的密切关系,帮助青少年们提高整体素质。
  • 杀手兵神

    杀手兵神

    一个冷血杀手,一个超级兵神。蓝云溪,外号血灾!一个在世界雇佣兵排行榜中排行榜首及在雇佣兵世界里称神的存在。自建雇佣兵军团“灾血军团!”到目前为止已经接了九千九百九十九个悬赏任务。纵横沙场,无一失败,任务完成率百分之一万。雇佣兵中史无前例的存在。在雇佣兵的世界里,他被称之为“超级兵神!”而在大家都认为他会继续接任务,完成破万的战绩时,他却选择了悄然隐退。无人知道原因。而她,则是一位冷血杀手,亦是是世界级的杀手。而今,他和他,居然住到了一块。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