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7200000062

第62章 殿试

崇祯二年三月二十五日,寅时三刻。

站在紫禁城外面的吴宗睿,与周遭其他人看上去一样,可其内心已经骂娘了。

丑时三刻就起身,匆匆赶赴紫禁城,寅时二科抵达紫禁城,老老实实的外面等候。

春末的北京城,凌晨气温还是很低的,穿着夹层衣服的吴宗睿,冻得打哆嗦,更不用说那些年纪偏大、有白发的贡士了。

不过周遭的贡士,内心的激情可以抵消气候的寒冷。

算算几乎是一夜未睡,刚刚睡熟的时候,不得不爬起来,这样的滋味太痛苦了。

寒风之中,思绪能够清晰一些,可是夜间赶路的疲劳,以及磨人的等候,让清晰的思绪逐渐的消失。

吴宗睿真的佩服那些数次参加乡试和会试的考生,也不知道他们怎么能够一次次的忍受,还有那些在殿试之中写出锦绣文章的贡士,需要多么坚强的承受力,他自忖做不到,进入建极殿的时候,脑子昏昏沉沉的,怎么能够写出来好的文章。

成也穿越,败也穿越,吴宗睿与这个时代的贡士不一样,他内心没有对于皇权的敬畏,仅仅将乡试、会试和殿试看做一个获取发展平台的机会,就算是得到皇上的青睐,他也不会真正的激动,更不会将自身卖给帝王家。

这就是穿越的现实主义者的态度。

所以等待即将开始的殿试,对于吴宗睿来说,是完完全全的煎熬。

身边的卢发轩和史可法等人,略微发白的脸上,都是兴奋的神情,这让吴宗睿无语。

卯时三刻,终于有鸿胪寺的官员走出大明门,带着诸多的贡士前往建极殿。

和其他异常激动的贡士比较,吴宗睿几乎没有什么表情,这座代表皇权的紫禁城,他不知道进去过多少次,当然是作为游客进去的。

走过金水桥,从左边甬道进去的时候,有贡士激动的身体发抖,因为进入这道门,就算是真正的进入到皇宫之中。

中间的承天门常年关闭,大朝才会打开,仅供皇上与皇后进出,参加殿试的贡士倒是有一次机会,那就是金榜题名的时候,从承天门出去。

吴宗睿低着头,闷头走路,压根没有抬头看。

如此看来,他倒算是表现老成之人了。

一个十六岁的贡士,进入皇宫之时,如此的平静,的确是少见的。

吴宗睿不知道,他的表现,鸿胪寺的官员看的清清楚楚。

队伍的前后左右都有鸿胪寺的官员,他们引路和维持秩序的同时,也要观察诸多的贡士,将其中一些贡士的表现禀报给吏部以及礼部的官员。

终于看见了前方的建极殿。

建极殿前方宏大的广场,让诸多的贡士激动,几乎所有贡士都抬头了,看着前方的建极殿和广场,脸色变得通红。

吴宗睿依旧平静,看着眼前的建极殿,他颇为感慨,记得穿越之前在紫禁城游玩的时候,他甚至数过三大殿之间的砖块,以及走路需要多少步等等,三大殿后面皇上与后宫嫔妃生活的地方,他同样仔细看过。

走上丹墀的时候,吴宗睿内心暗暗祈祷,终于要进入大殿了,这也意味着殿试快要开始了,能够参加殿试就是穿越之后最大的胜利,一个清晰的发展平台已经在他的面前呈现。

一甲的状元、榜眼以及探花,吴宗睿压根没有想,想也想不到,他没有那么高的学识,二甲有一百个名额,他倒是想着搏一搏,会试的六十八名,殿试高中二甲有很大的可能。

当然,殿试是策论,十六岁的他,与那些已经到中年甚至老年的贡士,相比较处于劣势。

二甲与三甲,最大的不同还是在于为官方面,一般来说,二甲的前二十名,都是有可能进入翰林院,选拔为庶吉士的,其余的二甲进士,经过培训之后,一般被派往条件好的县担任知县或者府推官,如果运气好,甚至有可能出任知州,至于说三甲进士,原则上是排遣到各地出任知县。

庶吉士没有品秩,但被认为是未来的内阁大臣人选,甚至是内阁首辅人选。

吴宗睿如果成为二甲进士,名次在六七十名开外,能够被派遣到好一些的地方为官。

他绝不想留在京城,那样将成为笼中鸟,陷入党争之中,压根没有施展的机会,弄得不好,还有可能遭受到牵连和贬斥。

蝴蝶的翅膀扇动了,谁知道历史会不会突然改变。

好在吴宗睿会试的名次,没有资格留在京城。

“皇上驾到。。。”

鸿胪寺官员的声音是异常洪亮的。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有贡士都跪下了,包括吴宗睿,没有人抬头,培训的时候鸿胪寺的官员一再强调,绝不能随意抬头看,若是有这样的动作,会被取消殿试的资格。

“平身。。。”

一个清亮的声音传来,颇为老成,但中气不足。

坐下之后,吴宗睿终于可以用余光看向大殿丹墀上面的皇上。

很可惜,距离有些远,角度也是问题,压根看不清楚丹墀上面的皇上。

这很正常,三大殿的设计就是如此,大殿里面的臣子,如果不抬头,压根看不清楚丹墀上面的皇上,如果抬头仔细看,又属于鲁莽和失态的行为,很有可能遭遇到言官的弹劾。

丹墀上面的皇上,能够看清楚前方大殿里面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

这是皇家尊严与神秘所在,不容亵渎。

。。。

辰时一刻,殿试终于开始。

辰时三刻,皇上已经离开建极殿,留在建极殿代表皇上住持会试的,是礼部尚书温体仁以及礼部左侍郎周延儒。

不要看现如今温体仁是周延儒的上级,不过很快周延儒就要成为温体仁的领导,一直到崇祯六年,处心积虑的温体仁才扳倒周延儒,成为内阁首辅。

这是后话了。

吴宗睿和所有贡士一样,也是奋笔疾书。

他的余光偶尔会看向大殿之中巡视的温体仁和周延儒。

五十七岁的温体仁,与三十五岁的周延儒形象完全不一样。

温体仁头发有些花白,额头上能够看见皱纹,一双眼睛几乎是眯着的,乍看上去好像一直都在笑,周延儒身材高大,头发乌黑,一脸络腮胡子,表情严肃,有些不怒自威的味道。

这是两个风格完全不同的人。

按照吴宗睿的判断,周延儒相对简单直接一些,温体仁则可以形容为老奸巨猾。

看来史书上面描写周延儒与温体仁两人的性格以及相互之间的较量,相对真实,周延儒绝不是温体仁的对手,不管是从年龄上面,还是从心机上面,温体仁都是占据上风的。

难怪周延儒只是做了三年内阁首辅,就被温体仁生生的排挤掉了,而温体仁足足做了五年的内阁首辅。

从结局来说,温体仁是病死的,被免去内阁首辅的第二年病死,周延儒则是被皇上赐死的,而且被抄家。

这都是后话了,历史是不是会沿着既定的轨迹前行,还说不清楚。

因为吴宗睿穿越了。

。。。

好几次,吴宗睿都感觉到了温体仁以及周延儒的眼神,这是直觉。

他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关注,十六岁的贡士,在大明历史上罕见,而且进入紫禁城时候的表现,温体仁和周延儒两人都知道。

说起来,温体仁与周延儒都是吴宗睿的恩师,因为两人主持了会试,吴宗睿身为会试的贡士,当然是温体仁与周延儒两人的学生了。

。。。

殿试终于结束,吴宗睿走出建极殿的时候,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建极殿里面还有贡士在奋笔疾书。

吴宗睿的文章早就写完了,只是他不愿意过早的起身离开,那样会引起他人的注意,所以等到部分的贡士离开建极殿之后,他才起身离开,这个时候,建极殿里面的贡士已经不多。

卢发轩还没有出来,史可法已经出来了。

走出大明门,吴宗睿看见了站在不远处的史可法。

“瑞长兄,我们等等路廷兄,一起到酒楼去,我已经订好了雅间。。。”

“好的,只是有些麻烦宪之兄了。”

“万万不要说这样的话语,路廷兄、你我虽是同年,三日之后就要发榜,我们之间聚会的时间不多了。”

“宪之兄说的是,明日我定下酒宴,宪之兄一定要赏脸。”

“那是自然,我一定赴约。”

。。。

小半个时辰之后,卢发轩的身影终于出现在大明门。

卢发轩看上去有些疲惫,脸也有些发白,看样子殿试的文章消耗了不少的体力和精力。

看见等候在大明门不远处的吴宗睿和史可法,卢发轩脸上迅速出现笑容,快步过来。

“路廷兄,今日我来宴请你和瑞长兄,明日瑞长兄宴请你我,你看如何。”

“好啊,我们一同去。”

。。。

吴宗睿禁不住多看了史可法几眼。

史可法爽直与心思单纯,出乎了他的预料,按说稍微沉稳之人,说话都是谨慎的,譬如说到酒楼去喝酒吃饭,顶多说一起去,不会说预先订下雅间,还有自己明日宴请的事宜,应该是自己说出来,而不是由史可法代劳。

与这样的人打交道,不会太累,至少不需要猜对方的心思,而且这样的人,懂得委曲求全,说得好听一些是顾全大局。

吴宗睿暗自庆幸,他的运气不错,结交到的卢发轩和史可法等人,都有着好的优点。

同类推荐
  • 人类大历史

    人类大历史

    一部大格局、大背景、大手笔的大历史著作从古希腊文明到中世纪的历史,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到首次世界大战,作者以有力而睿智的笔墨描写人类历史横跨数千年来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呈现,披沙拣金,梳理脉络,展现人类历史的恢弘画卷全书选取了人类历史上的关键时刻,展现历史事件的起源、发生与发展,从军事到宗教、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习俗……一一讲述,无不囊括。场景恢弘,浓墨重彩,让人身临其境,强烈共鸣一件件惊心动魄的事件、一个个震撼不已的瞬间……带你重返人类历史上的永恒时刻。
  • 九一八

    九一八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的话题,但我们还是想探究隐于事变背后的某种玄机。为此,《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九一八》撷取了事变发生前后21天的历史,通过38个细节性的事件和话题,力图多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事变背后的政治角力。你会看到,虽然占领中国东北是日本的既定国策,但事变的爆发也是日本国内各种政治努力复杂博奕的结果;虽然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早已臭名昭著,但也脱不开当时的国情和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虽然中日双方是事变冲突的主角,但当时国际社会与国际列强的姿态,从定意义上讲也极大地影响了事态进程与结束。
  • IT宅男在大唐

    IT宅男在大唐

    21世纪的IT宅男在老妈的安排下去相亲,不想在回家途中出了车祸,一丝残念让他魂穿唐朝,在这繁华锦绣的时代,IT男给自己定下了三大人生目标:一赚钱、二买房、三成亲。可是自己除了写程序啥都不会…且看IT宅男如何白手起家,在另一个“世界”混的风生水起。书友群:187203915
  • 三国最强主簿

    三国最强主簿

    乱世米贵,居之不易!郭威:老汉儿,让你家娃娃来我这里上私塾吧,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呦!老汉:咱村里的好娃娃,3岁能放牛,4岁能赶鸭,5岁能捡柴,6岁能割草,7岁能下地,8岁就是家里的一个壮劳力,那要读书认字儿了,能放更好的牛,赶更好的鸭,捡更好的柴,割更好的草,下更好的地吗?郭威:确实不能!怎么办,他说的好有道理,好羞耻,我好像被说服了!有没有搞错!你只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路人甲,有必要这么能说会道吗?郭威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穷二白,诸事一窍不通来到三国乱世,与时代一同成长,能否在时代留下自己的印记呢?
  • 唐挣

    唐挣

    大唐来了一只后世的‘小蝴蝶’,因为他的出现,很多事都在随之微微改变,又因为他认识了杨玉环,他这只蝴蝶的翅膀扇起来的风可不是一般的大,大得来足以掀翻整个大唐天下。
热门推荐
  • 修仙不如养条狗

    修仙不如养条狗

    吕西子认真地回忆了过往,她无比震惊地发现,自己那遍地是坑的修仙之路,居然是从认识那条狗开始的!于是她悲壮地抹了一把眼泪,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 恩格斯传

    恩格斯传

    本书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恩格斯生平传记,紧密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以恩格斯一生的经历为主线,对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论著进行了新的概括和分析,较全面地阐述了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动、思想发展和理论贡献。该书资料翔实,脉络清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姑娘,你穷是你故意的(财蜜eMook)

    姑娘,你穷是你故意的(财蜜eMook)

    看着别人开豪车、穿名牌、吃大餐、住洋房;你却只能挤地铁、穿淘宝、吃泡面,找合租。菇凉,你是不是曾经仰天感叹,人和人生活的差距咋就那么大?你肿么就辣么穷咧? 你也许会说:谁让老天既没给我个貌似天仙的面容,也没给我个丰乳翘臀的身材。 你可能还会说:不是伦家不努力,是现实太狗血,出生普通,学业一般,老公平凡……再怎么奋斗,也终究是个跑龙套的。 或者你也会默默地看着工资条感叹:谁让我当初入错了行啊。 关于没钱,我们总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说服自己和别人,可是,当你意识到了这些原因之后还要坚持你过苦日子的思路,辣么,你穷就不能怪别人了。 那个谁谁谁说,没钱就是一拖二懒三没文化。
  • 主角是个球

    主角是个球

    主角林立运用数理化知识勇闯魔法世界的故事。龙的复仇+科技化魔法+校园生活
  • 穿成大佬的掌中娇

    穿成大佬的掌中娇

    古医药世家的传承者易潇潇,意外穿到了一位只会摇尾乞怜,抱金主大腿的花瓶女星。吃瓜群众:“你们看易潇潇雨夜跪求大佬回心转意。”易潇潇:emmp,老娘那是跌了一跤而已、而已。吃瓜群众:“亲们,速来围观,大明星易潇潇变成跟踪狂,跟踪顾大佬,被当场逮住。”易潇潇:……精粉顾大佬睥睨着面前女人,“这么想抱我大腿,给你。”说着,狗男人伸出粗大腿。易潇潇:……我能灭了他吗?!****作者是简介废,各位看官,还是移驾正文为妙。(这是一篇宠文,男主追妻火葬的宠文)阅读指南:1、苏苏苏、爽爽爽、轻松愉悦小甜文。2、甜文,宠文、专业喂狗粮,这碗狗粮值得你拥有。3、前期套路,后期脑洞。4、娱乐圈事件,不要代入现实,一切虚构,请勿考究。5、逻辑全为剧情服务。以上,雷者慎入,感谢惠顾!
  • 圣经中的故事

    圣经中的故事

    本书收选的圣经故事,共分三十章,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目的是引导青少年了解西方文化。这些美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曾给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音乐家、思想家提供无穷的灵感与启迪,至今仍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 斋法清净经

    斋法清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郑万鹏所著的这本文学史,并不着意于“全面”,也不像别的著作那样特别看重历史分期,而是注意择取在当代文学的五十年发展中的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文学事件和文学环节,予以评述。例如本书很重视“建国文学”的研究,提出了“建国文学思潮”的概念(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不无可商榷之处),并对此进行了饶有新意的概括,指出这些作品“表现出历史的整体感,表现了饱经动荡与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于稳定局面的衷心欢迎”。像这样的立论和判断,本书多有展示,正是作者学术勇气的证明。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