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1800000018

第18章 禅门一日 (2)

拜佛时,应当慢慢拜下,慢慢起立,一个动作接一个动作,动作轻缓,清晰自然。慢一些,再慢一些;柔软一起,再柔软一些;仔细地体会礼拜的每一个细节,以及身体相应产生的每一个感觉,不要把拜佛的动作弄得急促、紧张。

四、出坡

出坡,指寺院里的僧众日常的劳动。

《赵州禅师语录》中,记载着一个与扫地有关的公案。

有一天,赵州禅师正在殿堂里扫地时,有一位僧人走过来。

“禅师,您是得道高僧,怎么还干扫地这样的活儿?”

“因为有尘埃从外面飞进来。”

“殿堂是清净圣地,怎么会有尘埃?”

禅师慈悲地看着来人:“瞧,又飞进来一个。”

分配卫生区时,我有幸负责打扫赵州禅师塔前的塔院。

有一天清晨,净慧法师走过塔院,他看到我用大扫帚努力地扫着地面,便勉励说:“你和赵州结的这个缘很殊胜。要把地扫好,需要勇气;能把地扫好,就是精进。用心扫地,可以让我们的心不受染着。”

我答:“师父,我会好好扫地的。”

净慧法师笑了。

法师这几句话,在我离开柏林禅寺回归社会之后,一直令我很受用,也一直让我心存感恩。

欣逢机缘,写下这些文字,铭记师恩,同时与大家分享。

有一天上午,僧众集合到观音殿清洗地面。我到大殿时,正看到净慧法师挽着袖子,趿着拖鞋,手握橡皮水管,冲洗大殿地面。

我拎起门边的拖把就要往里迈,净慧法师对我说:“先脱下鞋袜,里面都是水。”

我在殿外,脱下鞋子,轻装进殿。净慧法师赞许地说:“对!就是这个样子。干什么就要像什么嘛。”

干什么就要像什么。净慧法师的这句话,对于我的人生,如灯如烛。

这是观音殿落成后第一回冲洗,水磨石的地面上,积垢很重,一时难以冲洗干净。净慧法师找来小铲刀,蹲在地上,一点一点刮地上的污垢。清理好一块,他站起身,用拖把擦干净。

我走过去,说:“师父,您歇会儿,让我来吧。”

净慧法师看了我一眼,“学会了?”

“学会了。”

“好,你来。”

他把小铲刀递给我。

五、如是我闻

在每部佛经的开头,会读到“如是我闻”四字。

为什么要以“如是我闻”开头呢?这个“我”又是谁呢?

佛陀时代,阿难出家为僧后,成为佛陀的侍者。阿难的记忆力很好,一经于耳,永不忘失。他跟随佛陀四处弘化,佛陀宣讲的如大海般深广的佛法,被阿难尊者一一记在心中。因此,在佛陀十大弟子中,他被尊为“多闻第一”。

佛陀在进入涅槃时,承侍在佛陀身旁的阿难,轻轻地问道:“第一,佛陀涅槃后,依谁为师?第二,佛陀涅槃后,依什么安住?第三,佛陀涅槃后,恶人如何调伏?第四,佛陀涅槃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叫人起信?”

佛陀说:“阿难!你和僧众好好记住,你们应依戒为师。有一人依戒律修行,佛教就有一份光明。有十人就有十份光明。有百人、千人、万人、以至人人都依照戒律修行而不毁犯,这时佛教就有无量无边的光明,照破消灭世间所有诸黑暗。依四念处安住,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遇到恶人时,不与他争辩,不要理他,以沉默对待之。结集经藏时,经文以‘如是我闻’为开始。你们依法而行,就是我的法身常在之处!”

在结集佛经时,阿难尊者遵从佛陀的吩咐,经文用“如是我闻”开头。

“如是我闻”。--我(阿难尊者)听佛陀这样说。

在佛典中,文殊菩萨曾这样赞叹阿难尊者:“相如秋满月,眼似净莲华;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

对于每一个读经人,这个“我”,不仅指阿难尊者,也是我们自己。

在柏林禅寺参学生活禅期间,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诸如净慧老和尚讲经说法、护法居士回山朝礼、一行禅师来访等,我记录了一些。

净慧老和尚说:“小事就是大事。”

我的理解是:一、佛法讲八万细行。细行,就是细微处的行持。细微处,在生活中,往往会被忽略。对于学禅者,这些被忽略的细微处,往往就是我们的放逸处。如果心能够在细微处起观照,我们就会观照好自己的身口意,从而庄严身心,庄严佛法。二、佛法无分别、无取舍,要把握好自己的当下一刻、当下一念。对于当下一刻来说,应事接人,如果不分别的话,自然没有小与大的区别。

净慧老和尚说:“见人欢喜者,必是欢喜人;见人烦恼者,必是烦恼人。”

我的理解是:

一、我们仔细地观瞻佛、菩萨像,就会发现,佛、菩萨像相好端严、安祥从容,面带微笑。佛、菩萨没有一张冷冰冰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面孔。他们脸上布满微笑,我们只要看一眼,就会有一眼的欢喜。

眼里有了欢喜,心里就有欢喜。心里有了欢喜,言行就有欢喜。言行有了欢喜,周围就有欢喜。周围有了欢喜,我们的生活就有欢喜。生活里有了欢喜,烦恼自然而然就减少了。

二、佛、菩萨和我们一样,生活在多苦多恼的娑婆世界里。为什么他们脸上总带着微笑,我们却总愁眉苦脸呢?

也许,是因为,佛是觉者,是已经觉悟了的人;菩萨是觉有情,是有情世界的觉悟者。而我们,生活在颠倒梦想的世界里,是迷而不觉的人。

觉悟的人有欢喜,迷途的人多苦恼。我们是可以选择欢喜的。为什么不呢?

觉悟到这一点,在生活中,待人接物,我们面带微笑,就是随喜众生,就是实践“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中的“喜无量心”。如果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中欢喜无量,世界也会欢喜无量。

以事校心,离蝇营狗苟远些,乐称人善,不念人恶,必是见人欢喜者。

谁不愿做一个充满欢喜的人?

六、晚钟

有一年秋天,我和诗人树才到柏林禅寺小住数日。

顺着长廊,慢慢踱步,像走在梦中;隐隐约约的灯光,照不透廊外的夜色。远远望去,巍巍耸立的赵州塔,或高或矮的柏树,依稀可辨。周围隐隐的灯光,给夜色中的寺院增添了许多温情。钟楼上的风铃,偶尔从容响起,给禅寺之夜增添了几许幽静安详。

夜深处,我们在万佛楼前的广场上散步,谈诗歌与人生--大地像一座磨盘,倾斜着,转动着;黑夜里的星斗与人心的秩序,一生居住小城的康德;赵州的雪梨,锋利的刀子,削破的手指;暗绿着的念珠,捻动的手指,颠簸的汽车,在夜风里裹紧的外套,小石桥下的上午……

这时,钟鼓楼上的佛鼓声密集而来。

击鼓的僧人紧握鼓槌,双手在鼓面上游走,或缓或急。那鼓声,密时如雨,让人无法插脚;缓时如涛,汹涌不绝;轻时如微风,拂面不寒;急切时如激浪,雪白数丈……

忽然,鼓声停住了。

“铛--”钟楼之上,晚钟又起。

现实的钟声,一波一波传来,清凉如水,浸润着寺院的每一个角落。

钟声悠扬。语言已经多余。

两个人静静地站着,倾听大地上的钟声。

在钟声过后,一盏盏灯将渐次熄灭,整个寺院进入休憩。

钟声响过,孤月独明。

高迥的天空上,一轮明月,偶过白云。月影下的柏树,收藏了重重叠叠的时光。此时,风止云栖,庭院中的柏树,白天里的苍翠以及一丛丛新绿,都化作苍茫。明月终会隐去,众生终要醒来。

柏林禅寺里的柏树是不眠的。

第二天,我在寺院游走时,看到一副有关禅寺晚钟的对联。

云影空明应听霜钟醒世梦,

风声寂静且看柏子透禅机。

柏林禅寺的佛钟,常鸣诸行无常之音。钟声由起而灭,揭示了佛陀宣讲的诸行无常,世间没有永恒的存在,一切都在发展中变化着。

佛寺的钟声,经常启发诗人创作。

杜甫在洛阳龙门石窟游历时,听到了奉先寺的钟声。在他的诗《游奉先寺》中写道:“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张继考试未及第,在归途中,夜泊枫桥,夜不能寐,提笔写下“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钟声,是我在文字上最早接触的寺院钟声。

夜不能寐也好,发人深省也好,自中兴以来,柏林禅寺的钟声循时敲响,从未止息。

同类推荐
  • 道德经说什么

    道德经说什么

    樊登读书会百万听众订阅。西安交大韩鹏杰教授精研数十年,以魏晋时期天才学者王弼注解本《道德经》为依据,以独有的“以经解经”特色,用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带给读者一个立体的《道德经》,并用形象生动的例子和自身厚重的国学素养,进行逐章逐句解读,重点讲解书内《道经》“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尊道贵德”“反者,道之动”;《德经》“以下为基”“大象无形”“福祸相依”等核心思想,力求深入浅出,让读者全面了解《道德经》的思想与智慧,感受中华文化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引领读者感受国学文化的智慧。
  • 道教自然观研究

    道教自然观研究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荡角逐,中国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变通中,经历了排外、接受、容纳、调适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本书考察了20世纪道教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并以四位典型学者陈撄宁、萧天石、国符、王明为例,分析了20世纪道教研究的几个向度,概括了20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若干新特点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问题。
  • 彼岸·《心经》的启示

    彼岸·《心经》的启示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老好人,处处被人压、骗,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智慧,仅仅有慈悲心,最后他没能真正做好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们要用智慧去引导我们的人生,但智慧来自哪里?来自眼光的高度,透视事物的深度,来自“空”的宇宙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观照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去修行,从日常的每件事做起,佛法虽然是出世间的,但并不离世,相反要在市井生活中去成就。所以说佛教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日常用品,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 “去极端化”普及读本

    “去极端化”普及读本

    本书系统论述了新疆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表现形式、传播形式和危害,列举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在此基础上讲解了如何成为爱国爱教的合格穆斯林。本书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够帮助广大读者特别是新疆地区的人民群众认清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肃清思想,普及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国家观,祛除境外敌对势力的影响,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李寒飞传奇之金刚菩提

    李寒飞传奇之金刚菩提

    张家灭门惨案,引起江湖疑案。各家众说纷纭,只为争夺宝物。真相大白之日,乾坤内有乾坤。李寒飞,一个传奇的人物,造就出不一样的武侠传奇。
  • 比较行政学

    比较行政学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政治与行政都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在当今社会,公共行政体系与市场体系已成为社会治理的两股最大力量。尽管政府形象、角色、功能一直备受质疑,但勿庸置言,政府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体系在制度供给、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进步与和谐等方面仍然起着无可取代的决定性作用。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现代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是研究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如何在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公共治理的一门科学。
  • 视刀环歌

    视刀环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漫威之洛基英雄传

    漫威之洛基英雄传

    洛基,阿斯加德的王子,奥丁之子,尤顿海姆的正统之王,诡计之神。2012年纽约之战被复仇者联盟小队打败,但在意外中碰巧捡到了宇宙魔方。另外,他还认识了一些来自未来的朋友。领略过无限宝石的强大力量之后。洛基开始反思。“我为什么不自己收集这些宝石呢?”
  • 妃常得宠

    妃常得宠

    初次见面,他重伤,她相救,事后问他要医药费,对方却厚脸皮的赖账,前世今生加起来活两辈子的女人,头一回吃了暗亏。再次见面,她一身红衣,坐于新房,他身为新郎,挑开盖头。四目相对时,她膛目结舌,“怎么是你?”他却浅浅一笑,满脸皆是悠然自得,“你猜呢,爱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启境域

    天启境域

    最大的游戏公司蓝晨娱乐研发出了一款独具一心的神游,名为:天启境域这款游戏通过VR游戏装置让人魂分离,带着人的意识进入到游戏世界,可以说是灵魂穿越到了游戏世界里。在游戏世界里,每一个玩家的触觉、味觉、听觉、视觉都和现实一样,就如同另一个现实世界一般。在这个世界里,玩家们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呢?
  • 那些“穿越”的孩子

    那些“穿越”的孩子

    农民工子女从不发达的乡村到繁华的大都市,从乡音、乡情到很不熟悉的语言与人文环境,从离别后的重逢到重逢后的离别,这些一次一次“穿越”的孩子值得关注。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离不开他们的子女,这些“穿越”的孩子也要有他们的精神家园,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每一个具体的生命面前显示其温情,是本书提出的一个问题。
  • 憧憬

    憧憬

    素贞腹部胀痛,已经有小两天了。起初.只觉得那儿有团生面样的东西堵着,后来那团面慢慢发酵伸展,渐渐地,整个腹部就胀疼起来。按说从前肚子也胀过,也疼过,可那种胀,是明目张胆的胀,摸着如揣个滚圆西瓜,敲打似牛皮小鼓般嘣响。那种疼,也是利利落落、翻江倒海般生疼,吃一粒马丁啉,喝一杯肠清茶,或者烤几瓣老蒜吞下,咕噜噜嗳了几口馊气,放了几个响屁,最多猛一阵拉稀,便万事大吉。不像眼下,感觉胀得像吞了一砣生铁,摸上去肚皮却瘪瘪软软的。那疼痛,更是阴阴森森,不急不徐,令人说不出叫不响的窝火憋气。况且,马丁啉也吃了,肠清茶也喝了,烤老蒜也吞了,还是硬生生堵着胀着,不见半点松动。
  • 星途:无上荣耀

    星途:无上荣耀

    漫漫星途,何以为恒?唯拼搏!唯征战!唯,杀戮!当罪恶的手,伸向这片辽阔的星域时,当人类的联盟,走向了岌岌可危的边缘时,他,这个生活在牢笼中,被人称为“死囚”的家伙,在面对敌方漫无边际的星际战舰之时,究竟会如何抉择?书友群:611058793
  • 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