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6100000059

第59章 霍乱

几乎与此同时,晋军败退途中争先恐后逃往东岸,推搡践踏死伤无算。

“报韩将军,我军兵卒倒下无数,情况不明!”

“启禀韩将军,前军兵士突然倒下,疑似咸军用毒。”

“报……韩将军……”

众将纷至沓来情急如火,韩合方寸大乱无计可施,此刻晋军势如兵败,已无招架之力。

“快,速速接应过河兵士,全军即刻退回大营,快!”

“诺。”

黑暗中军心浮动人心惶惶,不断有兵士毫无征兆栽倒地面,然后腹泻、呕吐,乃至昏厥,像瘟疫一样迅速传播感染,甚至谣言四起传闻咸军投毒,以至于围城的数万晋军,等不及撤退就已经倒下近万。

尤其是过河的近万人,都是大都督魏涵率领的援兵,士气正盛,未战便败,晋军军心已经动摇。

晋军迅疾撤回营中,不断派人过河拉走染病兵士。百里燕见此一幕,心中疑云丛生。

“怪了,到底什么情况,能同时放倒这么多人,难道集体食物中毒?”

暗忖之际,赵逊由东门而来:

“魏贤,今夜之事可是你设计。”

百里燕也觉莫名其妙,他说道:

“未曾设计,倘若在下由此逆天之举,也不至于让我军沦落到今日这般田地,怕是晋军之内有变。”

“既如此,晋军今日不攻,定是在明日攻城。你与众人加紧歇息,明日不免一场大战。”

“诺!”

赵逊担心晋军今夜即便发生变故,但毕竟人多势众,今晚不攻城,明天肯定攻城。

而与此同时,晋军颓色甚嚣尘上,军卒病倒,伤营爆满,医官令焦头烂额忙于奔命。

发病者从白天的一两千,猛增至一万五千多人,开有不断扩散蔓延趋势,一时间晋军上下人心慌慌。

“医官令,此疾为何蔓延如此迅速。”

韩合质问道,丘衍慌忙说:

“此乃恶疾,蔓延之迅速,便如同瘟病流传。一人病,朝夕之间便能传于多人,未曾想不到一日,竟能蔓延全军。为今之计,我军当速速修整养病,否则无需多日,我军自馈!”

“大胆!”姒昌闻讯怒斥:“医官令口出讳言,实乃扰乱军心!韩老将军,本世子以为,尹秧城已唾手可得,应当即刻攻城不可再拖,本世子愿率所部骑兵连夜攻城夺下城池。”

“此事世子无需再言,老夫断不会葬送全军生路。”

韩合再次回绝姒昌请求,火速令修书一封,向肥城告急。

与此同时,天色逐渐放亮,众多病倒晋军仍困在河对岸尹秧城下,咸军时刻不敢松懈,目光紧盯过河抬人的晋军兵士。

只见部分过河抬人兵士刚把病卒抬起,自己也栽在了地上,有的则刚刚过河,就一头栽倒。蔓延之迅速,令百里燕(既魏贤)瞠目结舌:

“是瘟疫,绝对是瘟疫!”

他断定,昨晚阻止晋军攻城的是瘟疫。

就在眺望之际,身后一兵士来报:

“校军郎大人,赵将军速令校军郎前往街市口议事。”

“我这便随你去。”

走下土墩,赶去街市口,赵逊匆忙上前来说:

“你来的正好,今晨有人忽然抱病昏厥,如今已是不省人事。”

“抱病!”百里燕闻讯失色,转眼想到定是昨夜出城,与晋军交战之际间接传染了。想到这里,他忙问:“几人,人在何处。”

“共计二十七人。”

“这么多!”

百里燕心中一沉,这才几个小时,有二十几个人染病,这他妈的什么病,这么利害。禽流感、非典也没这么快呀,从感染到重症只要几个小时,连潜伏期都没有。

想到这里,百里燕丝毫不敢怠慢,旋即与道赵逊:

“赵将军,但凡接触兵卒者,立即与众人分离,不可与之接触,否则疫病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怎么,此乃瘟病!”赵逊大惊失色。

“在下逃离晋国北地之时,已有瘟病,只是尚未蔓延,如今扩散至咸国江东,怕是已经传开。”

百里燕担心这种恶性传染病要是传开,就现在的医疗防疫条件,还不得死死上十几、几十万人。

一番吩咐,百里燕先让人去烧开水,而且要大量烧开水。随后用布裹着脸,进入街市口茅屋中查看情况。

屋中地上横七竖八躺着二十多人,脸色发白人昏迷,地上都是腹泻呕吐的排泄物。

据赵逊所言,这些人今日天亮之前开始发病,发病后拉肚子,一开始还是干货,到后来直接水泻,最后来干脆拉血。

所有人症状完全一致,严重脱水,四肢无力,连睁眼皮的力量都没有,更加爬不起来,有甚者躺在地上已经大小便失禁,排泄物直排地上。

震惊之余,几乎可以肯定,能够这么快染病致死的,只能是霍乱。

如果是伤寒,会有潜伏期,然后高烧。肺鼠疫发病算是快的,但病情发展也不可能这么快,以上两种都不会出现腹泻到严重脱水的情况,只能是霍乱。

中国中医曾有一个词形容霍乱的恐怖,即“朝病夕死”,也就是说,早晨感染,晚上就会死人。

因为发病实在太快,根本就不给药物治疗留有余地,一旦耽误治疗,即便是现代医药,也很危险,更别说是当下。

而且霍乱的传染性极强,说句不好听的,只要沾染了病人粪便、体液,甚至说句话,呼吸了对方的空气,都会能染病。这也意味着,百里燕现在已经沾染了污染源。

“完了完了……这是霍乱啊!”

百里燕方寸大乱,这可是霍乱,一旦发病就是要死人的。

思索之际迅速退出室内,此时赵逊正要上前,被他断然阻止:

“别过来,此地危险。众人不可靠近!”

赵逊不解急问:

“魏贤,此乃到底何病。”

“霍乱,乃是霍乱。”

“霍乱!”赵逊闻讯之下脸色骤然如墨。

他是知道的,霍乱一旦发作起来,一两天能要人命,现在回想起来,定是霍乱无疑。

由于整个咸国地处北部低纬度地区,季候温热,即便冬季,气温也很少低于零度,类似于闽粤一代。所以霍乱本该是流行于夏末秋季的急性传染病,在中原北地更适合爆发。一旦控制不住,就有可能迅速蔓延。

想到这里,赵逊隔空喊话:

“魏贤,此病如何医治。”

“速速准备生石灰备用,越多越好,一应器具应以沸水蒸煮半刻,辎重营内尚有黄连、藿香、雄黄,可熬煮后人人饮用,如此方可御此恶疾。”

咸国地处亚热带,黄连、藿香都是常见药,尤其是夏天清热解暑的必备药物,产量很大。雄黄有毒性,可以驱蛇,同时对恶性疾病有一定疗效,也是当地常见药。

但这三种药都不能配伍成药方,无法根治霍乱,必须凑齐其他草药才能抑制霍乱,顶多只能用来防治。而且草药方剂的效果太慢,短期内心理安慰作用更大。

眼下当务之急是隔离消毒,生石灰可以消毒,用以覆盖人畜排泄物和所有可能沾染的死角加以碰洒,同时对所有用品、器具高温消毒,人人都洗手洗澡,最大程度的隔断病原体传播。

霍乱诱发病原是霍乱弧菌,其繁殖和传染性极强,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迅速扩散。

想当初还在晋国北军大营,听说发生瘟病,当时要是能够遏止住苗头,也不至于扩散一两千里地,一直向西蔓延到咸国。霍乱基本上就是沿着军队和后勤路线一路扩散向西。

索性的是尹秧城发现得早,百里燕处理及时,先后隔离控制了大片区域,扩散范围都是当兵的,老百姓都集中在城西,只要加以隔离,饮用洁净水源和黄连汤、藿香水,传染概率可以大幅降低。

同时对井水、河岸、茅厕等霍乱弧菌容易寄生的死角,泼洒大量生石灰,加以灭菌。当然,能有次氯和消毒剂最好,生石灰只是无奈的选择。

生石灰遇水放热,使液体呈碱性,由此可以破坏病菌的繁殖,霍乱弧菌同样如此,但充其量是最低限度的手段。

就在百里燕极力控制尹秧城疫情同时,原本晋军白天应该攻城,结果迟迟不见攻城,原因正是霍乱流行,昨夜发病者,今早已死,有甚者受伤兵士抵抗力弱,刚感染连夜就死。而且霍乱死状惨烈,搞的全军上下人心惶惶。

更倒霉的还在于晋军不懂防疫和交叉感染这个道理啊,尤其是吃饭,一个碗随便洗洗几个人轮流吃,上午你吃,下午他吃,大群人住一个帐篷,也不知道干净不干净。

然后一传十十传百,传染起来猛如虎,发展到当天夜间,病倒士卒已经过两万三。

也就是说,昨天来增援的魏涵所部都病倒,还稍带了晋军主力。

此时韩合已经六神无主,万没想到小小尹秧城能让晋军在此止步:

“韩老将军,医官令丘衍发病,事到如今,这尹秧城攻还是不攻。”王硕问道。

“自然是要攻,但是如今情势,怕是攻也不下呀。尹秧城内少说还要小两千人马,兴许还不止。我军若是攻城,至少需四五千人。而眼下魏涵所部悉数发病,我大军所部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加之昨夜发病,此时攻城无异于以卵击石。”韩合心急如焚。

其实韩合除去魏涵的两万人,手中还有四万多人可用,强攻当然可以,问题是士气严重受挫,军士疲惫不堪,现在逢瘟疫蔓延,谁知道攻城的时候不会军心士气突然垮掉。

这时王硕又道:

“既如此,我军当思退兵之策。”

“退兵!”韩合急瞪双目,下刻恶意说道:“此时退兵,老夫如何对得起死难的晋国将士,如何对得起我王重托。”

“可事到如今攻城不下,又发瘟病,军中郎中所剩无几,我军如何久持。”

正值二人说话之际,帐外突然来报:

“报,报二位将军,世子殿下抱病,腹泻不止。”

韩合闻讯大惊:

“快,引老夫去看!”

“诺!”

话音落下,韩合、王硕匆忙而去。

同类推荐
  •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主要内容分为七国之乱、吕后专权、文景之治等章节。七国之乱的产生也不是偶然的,它受汉朝初期的经济影响,可以说是汉高祖刘邦分封制度的缺憾,是吕后专政、文景帝改革的产物。而七国之乱的过程又是极其复杂的,同时在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沧桑分合的巨大历史变化,留下了无数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
  • 三国之死灵召唤师

    三国之死灵召唤师

    袁旭:亡灵召唤?对,我确实会!驱使凶尸?那是入门好么。召唤名将?也就只比入门高级一丢丢……别说我吹牛,我还能召唤贞子、妲己、太古蚩尤。除此之外,让死灵从其他时代带点好东西也不是难事。曹操:敢不敢别用妖术?满山遍野都是凶尸,是几个意思?刘备:打仗就打仗,你丫闹的遍地都是厉鬼骑士,不带这么玩的……孙权:江东将士水性是好,可你却搞的满江都是水鬼,那还打毛啊!袁旭:我就这么干了怎么的?有本事你们来咬我!
  • 西洋国情

    西洋国情

    本译著是根据庆应义塾大学出版局出版的版本翻译而成。该版本是玛丽恩?索西尔和西川俊作以福泽谕吉生前的最终版本《福泽全集》作为底本,参考了《西洋国情(初篇)》再刻本、《西洋国情外篇》初版本、《西洋国情二篇》初版本等各个版本编撰而成。初篇首先介绍了西方各国的风物、社会结构和科技,如政治、収税法、国债,纸币、商人会社、外国交际、兵制、文学技术、学校、新闻纸、文库、病院、贫院、哑院、盲院、癫院、痴儿院、博物馆、博覧会、蒸汽机,蒸汽船船,蒸汽火车,电话机,瓦斯灯。外篇和二篇详尽而浅显易懂地总结了西洋各国的历史、政治、科技、军队、经济、教育、社会制度等,这些知识让当时的日本人耳目一新。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译介外文书籍的过程中,福泽谕吉煞费苦心创造了不少的“和制汉字”,如将美国《独立宣言》中的“Freedom” 一词翻译成“自由”,并注解为“自主任意”,就是他的首创。
  • 古墓往事

    古墓往事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水浒我为王

    水浒我为王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扰扰乱春秋。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霎时新月下长川,江湖变桑田古路。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水,恐伤弓远之曲木。不如且复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热门推荐
  • 宿雨思君

    宿雨思君

    本为无忧女孩,怎料一朝风云变幻。本以为有姐妹相伴一生,谁知一朝红颜离散。姐妹们,歌儿,来了……
  • 重生之文学女神

    重生之文学女神

    一只神笔,让我回到了初中时代,让当初错过了作家梦而成为编辑的我重新拾起了自己的大神梦。但是,重生了,为什么我还要穿越到各个时代寻找晶片!神笔有任务布置,完成任务文笔+1,灵感+1,运气+1,人缘+1,技巧+1,…什么!还有神秘奖励!好吧,面对各种早期的新人,后世的大神们,任务也层出不穷,且看我如何奋斗,成长为一代大神吧。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美国著名作家梭罗所著的一本散文集,记录了他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零两个月的所思所想。在那里,他拥抱自然,过起了一段诗意的生活。他亲手搭建小木屋,开垦荒地,春种秋收,与湖水、森林、飞鸟对话,在船上吹笛,在湖边垂钓,用一只笔细致地描摹这方土地上的景物,甚至小到两只蚂蚁的争斗,妙笔生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妙手心医

    妙手心医

    新书《广告界天王》已发布!“林杰先生,作为世界上最年轻的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请谈一下您的感想?”林杰看着眼前不时亮起的闪光灯,缅怀道:“在十九岁之前,我只是一个数着日子等死的少年,改变我命运的是那一例手术。”“那例手术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新生……”老书《超人类进化》已经完本,欢迎点阅!
  • 误惹豪门:腹黑叫兽小淘妻

    误惹豪门:腹黑叫兽小淘妻

    他,玛利亚贵族学院毒舌教授高长恭,柔美俊逸,姿容无双然而在我眼底却是病得不清的妄想症患者。他说,他是北齐兰陵郡王,然而,他却没能记住老祖宗男女授受不亲的教悔对我是又亲又抱。我说,我喜欢隔壁班的王麻子,他那张星象图一般星罗密布满红疙瘩的脸蛋是我的最爱。他一心在现代寻找回去的路,只因为他将一个很重要的人遗忘在了过去,于是,他找寻回家的路,奔向历史所注定的悲剧结尾,全然不顾生命。
  • 大夏有我无敌

    大夏有我无敌

    当今天下分为上下两层,一层红尘白身客,一层逍遥修行人。小和尚九太也曾问过我:平凡或不凡,你在哪层?我说若天下就分两层,一层天罡,一层地煞,我啊……大概在第三层吧!
  • 潮兮鱼兮

    潮兮鱼兮

    端木蕻良、骆宾基、萧军、杨沫、浩然、刘绍棠都是林斤澜或前或后的同事。没有深交,倒很熟悉。林斤澜对端木蕻良、骆宾基、萧军,认识较早。林斤澜在《生命的夜里的河流》中写道我在北京选择了写作行业的时候,萧红早已在战争年代辞世。“东北作家群”里三位男作家,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先后曾是萧红昙花生命中的伴侣。我有幸和他们同在一口锅里舀饭,他们的故事先是文坛的佳话、花絮、罗曼史,后来惹出是非,成为打不清的官司。再后来卷入运动,交代审查不消说,批斗起来上纲上线,私下背后却尽是观赏性,可比“三堂会审”。
  • 大秦国姐

    大秦国姐

    她生于战国时期的大秦巴郡,以地名为姓,美酒为名,取名巴清。她为家业繁荣入咸阳,时值嬴政子承父位,朝野上下旧恨新谋齐登场,恩怨情仇各较量。面对外人怀疑的眼光;家人暗藏的祸心;知交背后的阴谋;权臣的挟制与利用,她排众议,夺家业,巧周旋,扩经营,名扬七国。面对铁血强势的千古一帝;痴心不改的青梅竹马;亦敌亦友的诡秘骄子,她明心定志,与嬴政携手并肩,谱一段峥嵘壮丽的霸业征途。她是五千年中华历史中,唯一一个不受宫墙高阁制约,于民间,收帝心,辅王侯,立将相,叱咤商海,纵横天下的女商。
  • 至尊僵皇

    至尊僵皇

    “授权作品”僵尸,秉承天地怨念而生,虽拥有无尽的生命,强悍的身体,却不在三界之内,六道之中,不入轮回,无法渡劫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