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8400000010

第10章

木庄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何家的权,王家的印,李家当陪衬,赵家跟着瞎胡混。”木庄一直是何家掌权。木庄的支书和城里的工人一样,可以接班,老子当了儿子当,一辈辈传下来。传到何老钟这一任,因为何老钟没有儿子,就把位子传给了侄子何长山。王家一直当大队会计拿着公章。李家不是大队长就是副支书,总是给何家当配角。而赵家呢,充其量混个小跟班,比如现在的广播员台乱,就是赵家人。何家这么多年一直红旗不倒,凭的是什么?何家人忠勇,党员多。抗日战争时期,何家参军的人最多,打起仗来个个不要命,把脑袋掖到腰里跟日本人干。何家人正派,不欺生不欺弱。参谋长不是木庄人,何家人把他当客一样敬。参谋长没娶老婆,冬天的棉、夏天的单,都是何家的女人帮他拾掇。何家的家风也特别好,这么多年,何家从没有出过偷鸡摸狗的事,就连娶的媳妇们,也都品行端正,从没惹过闲言碎语。

支书跑了,大队长李东生就成了村里的老大。

李东生四十出头,个子不高,身材偏胖,圆脸盘,小眼睛,不笑不说话,绰号“不惹人”。李东生是个和事佬,无论什么事他都保持中立,好像墙头上的草,哪边刮风哪边倒。李东生的大队长也是个摆设,他从来不管事,村里的事都是何长山说了算。

八个生产队的钟都没敲响,让李东生着了慌。何长山失踪了,村里的事他也就没了依靠。八个生产队一起停工,可不是个小事,让公社领导听说了,他担不起。支书失踪了,团书记跑了,大队会计家里乱了套,他想开个会也召集不起来了。李东生对八个生产队长很生气,虽说他不揽权,但萝卜不大,长在了埂上,好歹算是大队长,他们竟然没有一个向他请假,都擅自停了工,也太拿豆包不当干粮了。李东生真想把这几个生产队长都撤了,反正找几个新队长也不是难事,好多人都想着干呢。可是,新找的队长社员们服不服?他没有把握。别小看生产队长这个官,不是谁都能当的。有勇无谋的,社员们怕而不服,干活捉迷藏,磨洋工。有谋无勇的镇不住人,社员们拿着不当事。生产队长既要会笼络人心,又得敢说敢当不怕得罪人。八个生产队的队长,都是支书何长山精挑细拣出来的,随便提溜出哪个来,都能顶住。把八员大将都换掉,打死李东生也没这个胆。但这件事不处理,村里的工作怎么办?他的面子怎么办?杀鸡给猴看倒是个好办法,但先杀哪只鸡呢?李东生思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得罪谁他都不愿意,况且八个人犯错,拿一个人开刀,他也觉得不公平。

正当李东生为生产队停工的事发愁时,赵家抬着死人到贵生家的事传到了他的耳朵里。村里出了这样的大事,他这个当大队长的,不出面根本说不过去。虽然他知道去了也不一定能控制局面,但这个过场他是必须要走的。

李东生硬着头皮到了贵生家,一看这样的阵势,他的心就打战,他浮皮潦草地在院子里说了几句,见不起什么作用,就安抚了一下贵生和兰香,找了个要到公社开紧急会的借口,从贵生家退出来了。

李东生去找何老钟。何老钟自从得了肝病,已经不大管村里的事了。何长山跑了,村里又出了人命事,李东生收拾不了这一摊子,只能找何老钟出马了。

何家到了何老钟这一辈,人丁开始衰落了。何老钟弟兄两个,何老钟是老大,何长山爹是老二。何长山爹三十多岁就得肝病去世了,留下一儿一女。何老钟只有仨闺女,没有儿子,两家守着何长山这根独苗。何老钟把何长山当儿子看待,供他上学读书,高中毕业后,还送他到部队当兵。复员后,又让他进了支部。何老钟得了肝病,就把支书的位子传给了他。

李东生心急火燎地把村里的事汇报给了何老钟,何老钟慢慢悠悠地摇着手里的蒲扇,耷拉着眼皮不说话,好像李东生说的话他根本没听到耳朵里。李东生心里有了怨气,不由就发起了牢骚,都是长山这小子,惹了这么大的乱子。

何老钟眼皮一抬,斜了李东生一眼,不紧不慢地问,你怎么知道这乱子是俺长山惹的?

李东生心里一惊,坏了!这样的事,就是心里明白,嘴里也不应该说出来。李东生连忙改口说,村里的工作是大事,大宝家的事是小事。

何老钟摆了摆手,不对,村里的工作是小事,死人是大事。

李东生连连点头,对,人一埋,什么事就一了百了了。可是,现在火正大着呢,这人不好埋啊。

何老钟把手里的蒲扇使劲呼扇了两下,然后说,火大再给它扇扇风。

李东生不解地说,越扇火越大啊。

何老钟说,火着得越大,灭得就越快。

李东生的小眼眨巴了两下,明白过来,他起身说,我懂了,我这就去办。

何老钟的老伴不赞成何老钟的话,她说,本来事就大,你再这么一挑唆,贵生家可就遭殃了。

何老钟瞪了老伴一眼,你懂什么?王家的火越大,咱何家的火就越小。

说到这里,何老钟抬起头,狠狠地骂了一句,长山这个王八羔子,等他回来,看我不扒了他的皮!

赵家闹腾了一天,也没闹出个结果。乡亲们吃喝完,见事态没有进展,陆续回家去了。少了众人的围观,赵家的闹腾就没了意义。撤走吧,成了自己拉屎自己吃。不撤吧,贵生不接招,也没地方下手。正当赵家骑虎难下之时,李东生来了,他进门就说,有了冤屈就诉,该哭就哭,该闹就闹。

有了大队长的支持,赵家的胆子一下就大了,大宝抄起个铁锹,把贵生家的大锅砸了。大宝这一砸,事态不可控制了,尽管李东生一再阻拦,但根本不管用了。憋屈了一天的赵家人,可也找到出气的地方了,也就一袋烟的工夫,贵生家里里外外就被砸了个稀巴烂!

李东生傻了,他的本意是让赵家人闹腾一番,喊叫喊叫出出气,没想到事情发展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李东生懊悔不已,心里想,这回可把贵生给得罪大了。

东西既然砸了,也无法挽回了,李东生只好赶紧收场,气出了,都回家吧,有事明天再说。

赵家人心理平衡了,大队长又发了话,也就顺坡下驴开始撤了。台乱不走,说要为婶子守灵。李东生摆出了大队长的架势,把对赵家的不满统统发泄到了台乱的身上。李东生指点着台乱训斥,你大小算是个干部,怎么一点儿觉悟也没有?毛主席说过,要文斗不要武斗,你怎么能用打砸这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革命同志。你知道不知道,打砸是犯法的。你还是个党员呢,你的党性在哪里?

李东生把事情上升到革命同志和党性的高度上,台乱觉得事情严重了,他连忙为自己辩解,家里死了人,我总不能不管吧?李东生说,该管,可怎么个管法,你想过了吗?

台乱不言语了,李东生挥手对台乱说,你走吧,回去和你们家里的大辈们好好商量这事该怎么办,天这么热,棺材里的死人恐怕要发了。

台乱觉得李东生的话有道理,就起身走了。大宝跟在台乱的后面,也走了,只有四宝不动。小孩子离不开娘也正常,李东生没好意思撵四宝走。

李东生训斥台乱是让贵生听的,事情是他引大的,他怕贵生记恨他。台乱和大宝走了以后,李东生凑到贵生面前,不好意思地摊开手说,贵生,你看这事闹的……贵生不容李东生说话,直接就问,东生叔,我和你有冤有仇吗?兰香也指着砸坏了的东西,哭着对李东生说,过不了了,你把俺家害惨了!

两家闹事,把火引到了自己这个局外人身上,真是太失策了,李东生赶紧表白,贵生,刚才你也听到了,我也没少训台乱……贵生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你别说了,我还不了解你?刀切豆腐两面光。李东生的脸热辣辣的,见贵生一时无法原谅他,就讪笑两声走了。

李东生走了以后,兰香一屁股坐在地上,号啕大哭起来。贵生也蹲在地上,闷头掉泪。翠竹端着几个玉米面饼子进来了,她拿起一个饼子先给贵生,贵生低头摆了摆手,不接。给兰香,兰香只顾哭,也不接。翠竹看了一眼四宝,迟疑了一下,把饼子递给了四宝。四宝瞪眼看翠竹,把手背在后面。翠竹只好回头再劝说兰香,嫂子,别哭了,多少吃点,你不为自己,也得为肚子里的孩子想想啊。

翠竹这么一说,兰香哭得更厉害了。她浑身哆嗦,哭得喘不过气来。翠竹连忙又劝,嫂子,你别哭,当心身子呀。翠竹的话音刚落,兰香突然捂着肚子喊起来。翠竹一看情况不好,忙对贵生说,贵生哥,快点,嫂子恐怕要生了。

贵生慌忙站起来,兰香的哭喊声更大了。翠竹说,赶紧送医院吧。贵生抬头看了看天,说,天快黑了,没车没辆的,去医院恐怕来不及。兰香忍着痛喘息着说,不去医院,我生了俩了,不碍事。兰香让翠竹扶她到屋里去,翠竹担心地说,嫂子,我没经验,去叫俩上年纪的人过来吧。

兰香摇头说,不用。

翠竹和贵生扶着兰香到了屋里,屋里的炕也被赵家人砸塌了,被子褥子都被扔在了屋地下。翠竹只好把被子在屋地下铺开,让兰香躺了下来。女人生孩子,男人是不能在场的,贵生出去了。

兰香的叫声撕心裂肺,在院子里站着的四宝,从没听到过这样的喊叫,他害怕了,顾不上躺在棺材里的娘,撒腿朝外跑了。

一声婴儿的哭叫,从屋里传出来。贵生几步就到了屋门口,问翠竹,小子?

翠竹在屋里答,闺女。

贵生迈过门槛的脚又退了回来,他扭身坐在门槛上,一声不吭。

翠竹把屋里收拾好了以后,喊贵生,进来看看吧,小妮俊着呢。

贵生没好气地说,一个小妮子,看什么看?

翠竹知道,贵生一直盼小子,生了闺女不高兴,也就不勉强了。她对兰香说,嫂子,你先躺着别动,我去家里给你倒碗红糖水。

翠竹走了以后,贵生进屋,对躺在屋地下的兰香说,又是一个小妮子,你说咋办?

兰香不明白男人的意思,问,你说咋办?

贵生沉默了一会儿说,送人。

兰香急了,不!

贵生说,你不咋办?就咱家现在的情况,怎么养活她?

兰香嘤嘤哭了起来。

贵生不耐烦地说,谁让你的肚子不争气,光会生闺女。就这么定了,一会儿翠竹过来,让她帮忙找个好人家。

兰香把孩子紧紧揽在怀里,大哭起来。

同类推荐
  • 精河

    精河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孤独就像呼吸(访谈)

    孤独就像呼吸(访谈)

    十年前我在大学的图书馆读到他的小说,十年后我得以见到他。若说“机缘到来”,显得故作神秘;但事实的确是,这些年来,他是少数几位我不曾停止过关注的作家之一;并且他来到了我的故乡云南,此刻就住在离我只有三个小时车程的地方。此外,我想特别补充一点:在谋面之前,我直觉,他不会拒绝我的造访。这一点很关键也很重要。他非常友好,待人宽厚温和。只有在会话过程中,他作为“先锋小说家” 的锋芒显露出来。撇开文学,他是一个谦逊、亲切、为人着想的人。难道这些不是作为一个人最美好的品质?
  • 世上没有多余的人

    世上没有多余的人

    那天,一家人坐在一个小饭馆里一起吃最后一顿饭。冯小勇劝爸爸去投案自首。冯勇沉默了半天,拐着一条腿走到对面的小艾身旁。他看看儿子,看看眼神无比清澈的晶晶,垂下头说:“小艾,我答应儿子。可是,可是你能等我出来吗?”小艾没有表情地问:“这是你去自首的条件吗?”冯勇摇摇头:“不是,我就是想,这个家,这个家对我很重要,我不想成为一个多余的人……”晶晶眨动着一双清澈的眼睛说:“妈妈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多余的人。”
  • 你好,财神

    你好,财神

    原本落在小余背上的那缕阳光已经转移到了地上,一只斑蝥在那缕阳光里振翅翻飞。小余往那只斑蝥横了一眼,收回目光时,见屏幕上红娟的头像怎么暗了。他就发去一句,怎么隐身了?久久不回,小余就想,或许跟前几次有过的那样,她扔下电脑正在往这里赶呢。女人心,六月天,她肯定是心血来潮地往这边赶了,想帮他整理东西呢。小余就静静地等着。
  • 紫金千目兽沈一

    紫金千目兽沈一

    耸立于浩荡长江边的江宁城,本是“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可谓虎踞龙蟠,气势雄浑。上下数千年,曾留下过无数悲壮惨烈的传奇故事。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举兵伐越,灭掉越国后,楚威王登临钟山之巅,俯视长江,见这里大江奔腾,山川峥嵘,有“王者都邑之气”。为镇山川灵异,除却“王者之气”,楚威王听从谋士之计:倾全国稀有紫金二百余两,着巧匠铸成造型奇异的紫金异兽一只。这紫金异兽双眼炯炯,四面环顾,仿佛有目千只,故名曰“紫金千目兽”。楚威王将紫金千目兽葬于钟山之巅,钟山古名“金陵山”和“紫金山”,即因此而得名。
热门推荐
  • 绿茵少帅

    绿茵少帅

    建队于1898年的老牌球会朴次茅斯,曾经两夺顶级联赛冠军,现在却混迹于英甲英乙,在17-18赛季英甲升级附加赛惨败于桑德兰之后,球队经理带来他大学时代的好友,就这样一个年轻的主教练踏上了英国的土地!没有天降而来的系统、没有预知一切的穿越、没有超神一般的外挂,有的只是初始22万的转会预算、准备变卖俱乐部股份并撤资的主席和纷纷出走的主力,即便如此,他依旧立志要带领庞培军团杀回英超!重夺荣誉!战术大师!心理战专家!毒舌教父!功成名就之后,面对采访,他淡淡的说了一句话:我只是一个擅于观察与思考的普通人。
  • 经历死亡

    经历死亡

    人的生命,是多么的奇妙和偶然,要历尽多少机缘才能来到这个世界。可生命,往往又是那么脆弱,经不起一丁点儿打击。30岁那年,我曾经历过一次死亡。那天,我和班上的唐洁在变电站做高压试验。就是通过对停电的电器设备施以额定运行电压的几倍高电压,来判断其是否存在缺陷。这在电力系统来说,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每个操作程序都必须严格遵循《电力安全规程》要求,要胆大心细,注意力高度集中,稍有疏忽,都有可能酿成设备和人身事故。灾难和死神的降临,是毫无预感的。
  • 国防部长浮沉记

    国防部长浮沉记

    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敢于为民请命、犯颜直谏的彭德怀从此罹难。这一历史的大悲剧仅仅是本书的序幕,而层出不穷的磨难和骇人听闻的迫害才是彭德怀坎坷命运的真实记载。老奸巨猾的康生之流如何在毛泽东面前诡进谗言;毛泽东将彭德怀遣往大西南目的何在;奉“中央文革”之命的两大派红卫兵头头如何十万火急抢押彭德怀进京。为民族昌盛两呕心沥血的彭大将军如何被惨不忍睹的法西斯手段摧残至死。
  • 足迹:代兆民作品选

    足迹:代兆民作品选

    作者曾在变电运行维护一线工作20年,亲身经历了基层电网企业这段不平凡的历程。 本书稿是山东电网德州供电公司宣传干事发表在报刊上的新闻和文学作品选,记录了几代基层供电企业员工跟随自己的企业,在改革大潮中,承前启后,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同时反映了基层电网企业改革历程。
  • 忽有微凉

    忽有微凉

    带着拖油瓶的失婚中年老阿姨如何俘获了帅气的人气男歌星,这是纪铭的粉丝们怎么也想不通的。他们严重怀疑自己的偶像是另有苦衷而非出于自愿,否则对于纪铭的审美,她们想不出还有什原因。。。。。。
  • 那些迷人的财富智谋:中国近现代创业奇才性情档案

    那些迷人的财富智谋:中国近现代创业奇才性情档案

    乔致庸、胡雪岩、叶澄衷、张振勋、孟洛川、荣氏兄弟等人物,他们的财富令人羡慕,他们的智慧令人敬佩。智慧与胆识构筑创业的财富。本书探秘近代财富家族传奇,解读近代商人智慧谋略。
  • 西边儿有个仙

    西边儿有个仙

    少年无眠,枕着脑袋望向星空“咦?为什么天上的星星对我眨眼睛?”本以为是一场错觉可却发现他的双瞳绝不一般!...双瞳开天,他自创一片星域仿若将天空中的星星都摘到了他眸子中救生母,娶仙妻别人说他人生圆满可他说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 我们,不可说

    我们,不可说

    从前,我和你,你和他,她和他,相遇一场,有浓有淡,冷暖自知,不可说的故事,从此埋在心间,生根发芽,变成如今的我们,岁月的皱褶里,都有当年的情谊
  • 知风和树

    知风和树

    遇水则惊,却好听雨。手有拂尘,拂尘拂世。世语千秋,得遇鸿雁。驾鹤九重,红线已缠。孤悲于北,孤鸿相陪。红衣素发,江边听水。毕方来时,归去升仙。及汐于北,水中有鱼。雪衣乌发,遇水方动。千年之孤,囚于一隅。毕方划空,随行九重。九重之重,迁户江北。隔水相望,魂断愁肠。得有因缘,雪中传音。方始闻彼声。
  • 玛丽来到清泰街

    玛丽来到清泰街

    清泰街原是老城区的一条主街,南通渭河渡口,北连仪凤街,一座凤凰台把两条街南北隔开。仪凤街上有早年间的县衙、文庙、学道门,建筑虽已破旧,却都是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而清泰街上则全是小门小户,砖砌的门楼,两扇木板门,简陋却也素净。站在凤凰台上朝两厢观望,仪凤街好似大家闺秀,清泰街分明就是小家碧玉。小却自有其小的好处,简洁明秀,质朴无华,三十几家住户,三五家门店,街两旁柳树成荫,垂柳依依,有一丝悠然、幽静,又透出些许冷寂之气。清泰街上的人物,也都似这条街一样不事张扬。文革中,凤凰台上城头变幻大王旗,摇旗呐喊的都出在仪凤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