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14300000075

第75章 大婚在即

黄历七月十九,吉,宜嫁娶。

自打得知秦风要大婚,整个大阳城就一直在筹备,不仅杨凌亲自坐镇大阳,一手操办婚礼事宜,就连百姓也在忙碌。

从去年深秋,到今年夏季,短短两百多天,大阳百姓好似过了一辈子。

在秦风的仁政下,从一贫如洗,到家家户户有余粮,仅仅用了两个季度。

去年,丁老汉四个儿子参军,丁狗蛋有幸成为秦风的亲卫,与河内一战,丁狗蛋领头冲阵,战后不仅分到粮食布匹,过年还有双倍军饷,使得本来米缸空空如也的丁家,过年时不仅有玉米粥喝,还有点肉食荤腥,不再像往年饿一顿饱一顿。

今年,按照人口分配,丁老汉一家分得十几亩水田,以及数十亩旱地。

饿怕了的丁老汉,让大儿子夫妇操持几十亩田地,把剩下两个都送去了屯田司。

随着入夏玉米丰收,紧接着水稻,花生,大豆等接连丰产,丁老汉高兴得半夜笑醒。

缴纳赋税时,丁老汉为了报答秦风恩惠,特意让大媳妇多装了两袋粮食。

后来被负责登记的文书官退了回来,并告知他,明年赋税还会减削。

送是送不了,文书官已经说了,他要是真收了这两袋粮食,被上面知道了,铁定得责罚一顿,还有可能发送至苪城监狱服役。

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丁老汉一家既高兴,又忧愁,粮食多了也愁。

家里粮仓,根本储存不了这么多粮食,现在购买水泥建造粮仓肯定来不及了。

就在丁老汉望着粮食愁白头时,苪城的丁狗蛋又传来,说义勇候在苪城开设培训班。

不仅让麾下士卒、屯田司民兵识文断字,还教授各样谋生的技艺。

就算有一技之长,在培训班也可以学习,更加新进的的技术。

丁老汉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不管侯爷干什么都跟着,只要跟着侯爷就又吃,有穿。

大儿子去了苪城十天,学会了磨豆腐,家中大豆在也不愁了。

一看侯爷真能解决粮食问题,丁老汉又让几个儿媳妇去了一趟苪城。

这次大媳妇学会了做月饼,二媳妇学会油炸点心,几个媳妇都学会了一门手艺,都跟粮食有关系。

眼看家里的粮食越来越多,丁老汉咬牙卖点小部分粮食,筹备资金在大阳开设了几个门店。

只有幼子媳妇,一直没有合适的门店,不是筹不到钱,也不是家中无粮。

而是幼子媳妇学的是纺织,还是高档纺织,以羽绒,棉制品为主。

丁老汉一番打探之后,才知道秦氏商会有棉花种子卖,去年饭都吃不饱,秦风建好大棚不可能种植棉花。

今年百姓种植,多以高产农作物为主,对于其它蔬果并不在意。

饱暖思**,这句话一点都没错,家家户户都有余粮,就会想到华丽的衣裳,青翠香甜的蔬果。

粮价没有跌幅,布价却上升了两成,以往一年到头,都不舍得给孩子添一套衣服。

如今家中余粮炖的吃不完,卖点粮食给购置几尺布匹,给孩子缝几套衣裳。

家中有男人在屯田司劳作,月底发放银响,还能卖点香甜的奶糖,酥软的果脯,或是没有见过的甜瓜。

“这白白的是各物?”

田丰停在一个小摊之前,看着来来往往的百姓,递给摊主妇人五个铜钱,从夫人手中接过一块白豆腐。

“先生是外地来的吧,这是白豆腐,一块白豆腐卖五钱。”

妇人是最早一批,习得磨豆腐技艺之人,家中今年黄豆丰产,丈夫对豆制品特别用心,特意前往苪城学习这门技艺。

丈夫半夜起来磨豆腐,天亮后挑上街,夫人则负责兜售,等晚上丈夫会过来帮忙收摊。

人生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对于夫人来说,再苦再累都不怕,日子有了盼头,在苦一倍她也吃的住。

“五钱一块白豆腐,这白豆腐是用豆制成的?”

田丰没有见过白豆腐,汉代豆是主食,有大豆,绿豆,花豆等,一般都是煮了直接吃。

冬天缺少青稞料,战马也需要喂食一定豆类,以保证充足营养,使战马不会掉膘。

对于豆类田丰并不陌生,大豆呈现蛋黄色,做成豆鼓一般为黑褐色,带点深紫色,白色的豆鼓田丰从未见过。

“这一块白豆腐尚不足小半斤,不知用豆几何?售价五钱,想必用料也得二三两吧?”

妇人一听田丰打听这个,脸上的笑意敛去,换上一副僵尸脸。

“某问得有些勿突,还请小娘子莫怪,在下家中一直以种豆为生,今年大豆略微丰产,所以想……”

经过田丰这么一解释,夫人的脸色才好一点,她也知道大豆丰产,粮价低贱,谷贱伤农这种事在那个年代都有可能发生。

最后,妇人还是将大豆制作豆腐,具体比例,以及繁杂研磨过程简略一说。

“原来如此,受教了!”

田丰在侍从震惊的目光下,对着街头摆小摊的妇人鞠躬行礼。

“呵呵,没有石膏,单靠豆浆就想制作白豆腐,这书生不会读书读傻了吧!”

妇人瞥了一眼田丰离去的背影嘀咕道。

白豆腐制作虽不算秘密,真正能做精的却没有多少人。

尤其是磨豆腐,一般人还真吃不了这个苦。

“三更起床磨豆腐,五更蒸煮放可出炉,一斤黄豆二三钱,磨成豆腐半斤就卖五钱,别看小本买卖赚不多,积少成多也能养家糊口。

一门传家手艺拱手送人,培训班日授一艺,这秦风究竟有多少手艺可传?”

妇人若是听到田丰的话,估计会笑出来,单纯人工确实需要三更天起床磨豆腐。

妇人家略有资产,一开始准备卖豆腐,就购置了一头毛驴,五个天研磨豆腐也不迟。

至于说培训班有多少门技艺,单以面试来说,传承至今就有一千多种,更别提其它豆制品,糕点,冷饮,各种衍生品。

若是单靠秦风一个人教,这辈子都不用做其它,那怕在培训班待一辈子,恐怕也没办法教完,田丰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几个野果一文钱,斗米才三十钱,若非孩子馋嘴,又有几个人舍得购买些野果?”

走街串巷的小吃,以冰糖葫芦最为畅销,眼下山楂还青涩,糖浆做得不好,可不不敢出来卖。

贾诩还是上次那副装扮,头戴束冠,一身风尘仆仆的青黑热儒袍,盖着华丽的蜀锦内衬,低调内敛中带着沉稳。

右手拎着一根糖葫芦,左手拿着一块锦帕,反而有点不伦不类,配上沾满糖渍的胡茬,更显得滑稽。

“这饼有些粗,吃起来倒是挺香的,嚼劲也带味儿!”

侍从挥鞭驾着马车前行,孙轻背靠在堆积在板车上麻袋,不断从抱着的食盒里取出煎饼,一口一个吃得嘎嘣脆。

“大阳只是河东偏城,就如此繁华,比昔日洛阳也不逞多让,不知道河东都城安邑,又是怎样一幅场景?”

于禁牵着马徒步而行,身旁的曹仁左看看右瞧瞧,眉头时而紧锁,有一搭没一搭的应付于禁。

“终于到了吗?”

就在曹仁与于禁入城不久后,几辆马车开头,一支百人护卫的队伍紧接着入城。

马车入城之后,车厢里时不时听到一两句感慨,沿途并未停留。一路直奔城北而去。

秦风大婚在即,各路诸侯不管是认识的,不认识的,有仇的,还是有旧的都来了。

秦风没有关注这些,他此刻正在城北新宅中,跟蔡琰四女讨论婚纱礼服?

入乡随俗,拜天地,拜高堂都没问题,夫妻对拜也无所谓。

大中午迎亲,把新娘丢在新房之中,一直陪宾客喝到大半夜,这种规矩得改一改。

上辈子当了二十几年单身狗,这辈子老天爷开眼了,一次性补偿回来,给秦风送来几位美娇娘,他可不希望两辈子第一次婚礼,就在醉醺醺中渡过。

“紫色,小姐你就选这件吧!”

绿儿指着笔记本上的紫色婚纱,拉着蔡琰凑近显示屏,貂蝉听到绿儿呼喊,挽着丁莹一起走过来,将秦风挤到一旁角落。

秦风摸了摸鼻梁,从口袋里摸出香烟,看着精心布置的婚房,又将打火机收回口袋。

不管别人怎么看,秦风就是这么性格各异,白衬衣打底,加上一身阿尼玛晚礼服。

上辈子秦风也做过新郎梦,幻想过自己穿上阿尼玛,迎娶自己心爱的姑娘。

这辈子梦想成真了,若是不穿一次梦中的礼服,恐怕会留下一辈子的遗憾。

“侯爷,刚刚城主府来报,翼州袁绍派了田丰,田元皓前来。

董卓则派遣贾诩前来,兖州也来了人,曹操族弟曹仁,以及一名叫于禁的武将。

另外荆州蒯氏、琅邪王氏、弘农杨氏等世家,都派来了直系子弟。

潼关发回消息,老爷的车驾三天前出关,眼下还未……”

这边还没说完,对讲机里就传来消息,蔡邕的车队刚刚入城,直奔城北而去,是否需要安排?

“让杨凌准备一间别院安置,其它随行者暂住屯田司,各路诸侯随从也是。

若是不愿意,可自寻住处,住酒楼必须卸去兵刃,夜间无故游荡者驱逐出城,再犯者羁押送往苪城大狱!”

来者是客,若是单纯来讨杯喜酒喝,秦风自然会好酒好肉招待,若是心怀不轨,或是另有图谋,苪城的大狱还有不少牢房,再住个一万八千人不成问题。

同类推荐
  • 忘晓

    忘晓

    封神榜上最后一位神,从大周到了长平之战,见证六国逐鹿天下。见过天下三分,从唐宋到21世纪,从电气时代到星外文明,再到最后的世界末日。
  • 国士

    国士

    一次意外的穿越却成了婴儿,熟悉而又陌生的历史,看罗宇一步步成长,如何使用现代知识和古人斗智斗勇。
  • 边缘世界之旅

    边缘世界之旅

    张宇遗落异星,加入一个小部落,开始了边缘世界之旅
  • 大明第一县令

    大明第一县令

    一个人当了两个小县的县令,正好用长相酷似的夫人当替身,却落入了人家的圈套;自己屡次三番地遭人迫害,却找不出对手是谁;破一个儿童失踪案,却查到了权贵太监的身上……奇事怪事都来找,生活正处窘境时,得到了一笔财宝;考上了状元,却因为画像太丑而失之交臂;升迁的圣旨还没到,贬官的圣旨却先到了;在东厂与西厂之间游走,却能全身而退,且升官发财……老刑侦穿越成一个明朝县令,成了智商爆表、连破奇案的高手,也成就了一番为官爱民、清廉勤政的佳话。
  • 小宋腾龙

    小宋腾龙

    史家写道:这才叫王者之风!败局中他鼓舞了柔弱者的勇气,激发出必胜的气势,拼争中他引领了方向,凝聚着人心,奠基着胜局。他只要敢做一件事,做对了一件事,便凝聚了民心,有无数虎豹一样的勇士为他冲锋陷阵,无数的智囊为他运筹帷幄。他凌霄而舞,振奋雷电,劈开长长的黑夜,重现朗朗的乾坤!他才称得上是一条真龙!********新书《逆道之鹰》已发布,欢迎!
热门推荐
  • 遇见你的时光那样美

    遇见你的时光那样美

    【双洁文】“薄先生,见过比清清更乖的宝宝吗?”“薄先生,爱过比清清更可爱的女孩子吗?”“薄先生,要不要试一下和清清这样贤良的女孩子结婚?”叶清玄连哄带骗终于骗得美男归。 然而就在美事成真的第二天她捏着软踏踏的腿哭着求薄筵森“薄先生,我之前都是骗你的,我们还是算了吧。” 某男挑眉轻笑“那怎么行,既然骗了,就是一辈子。” 望着一改绅士风度的男子,叶清玄欲哭无泪,到底是谁骗谁呀!
  • 我与明星王先生的恋爱

    我与明星王先生的恋爱

    沈钰五年前喜欢上了一个男明星,喜欢到不能自拔,于是,她立誓一定要成为这个男明星的老婆。 因为王先生喜欢或御姐或少女的姑娘,所以,第一次相遇,沈钰穿了件黑裙,红唇冷艳,淡定的向王先生问了个好。 第二次,沈钰给王先生加油助威,像个少女一样,看向王先生的眼里盛满星辰。后来,沈钰直接打入内部,在王妈妈面前表现自己,介入王先生的工作,给王先生按腰。哪里有王先生,哪里就有沈钰。可偏偏,沈钰还没来得及好好和王先生谈恋爱的时候。王先生的抑郁症和妄想症重犯,为了王先生,沈钰每天都在演戏。沈钰:王先生,我不想做你的后盾,我只想成为你无坚不摧的盾牌。无论你好你坏,我爱的都是你。
  • 反派boss改造计划

    反派boss改造计划

    奔波在漫漫宇宙中的系统好不容易绑定了一个各项指标都符合的完美宿主,但这小姐姐怎么和它扫描的数据不符合?【小姐姐,你过目不忘吗?】“小意思。”【小姐姐,你可以徒手接大招吗?】“小意思。”【小姐姐,你有一颗积极向上敬业友善的心吗?】“小意思。”然而无敌如小姐姐,也有走不动路的时候。【小姐姐你在做什么!】“那个妹子……好萌好可爱!”流口水……【小姐姐不要管妹子啦,看这里,温柔可爱小奶狗,随时可以压倒哦~】天夜:“够萌够可爱。喜欢,我的!”本文1V1,女主强悍自带金手指。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 建造个世界

    建造个世界

    捡到一块破石头,没想到是一块残破的世界之心。消耗1000点魂力创建一个初级世界之灵消耗1000点魂力创建一个初级村庄消耗1000点魂力创建10个初级庄园消耗1000点魂力创建野兔怪物点,野猫怪物点,野狗怪物点,野猪怪物点,野狼怪物点消耗500点魂力创建野兔王,野猫王,野狗王,野猪王,野狼王消耗500点魂力创建50个灵魂印记我的世界我的游戏可以开始了。
  • 梅华问答

    梅华问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黑塞童话集(黑塞文集)

    黑塞童话集(黑塞文集)

    “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新版10卷本文集,名家名译,收入长篇小说、中短篇作品、诗歌、散文、童话与画作,全面展示黑塞创作生涯。本书为国内首部黑塞童话集,收录了黑塞的二十篇童话作品,涵盖其整个创作生涯,也见证了他的人生轨迹,畅销德国百万销量,纷扰世界中的心灵桃源黑塞的童话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童话作品,却同时深受东西方通话传统的影响。从他十岁时创作的《两兄弟》,到他1933年写就的最后一篇《鸟儿》,它们见证了黑塞试图运用这一体裁记录自己身为一个艺术家的内心世界的尝试。与同时代的很多欧洲作家一样,黑塞密切关注着周遭发生的一切:科技的迅速发展、物质主义的兴起、世界大战的爆发、经济的腾飞和衰退……凡此种种,以及他个人所经历的创伤、疑问和梦想,都在艺术童话的世界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 悲喜牛头山

    悲喜牛头山

    每年的五月,都是各种文艺演出层出不穷的时节,而聆听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对于酷爱艺术、向往浪漫生活的人来说,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早在两月前,皇甫劲松就从报纸上获知,著名钢琴演奏家克莱德曼将在北京举办个人演奏会。尽管对于克莱德曼的艺术造诣历来褒贬不一,但这丝毫也不影响皇甫劲松到现场感受音乐魅力的诱惑,这将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情啊!没想到和邱钟慧一说,邱钟慧却是一脸的不屑。“我不去,我劝你也别去。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搞这种不着调的事。”邱钟慧脸上揶揄的笑容,对皇甫劲松造成了一定的挫伤。皇甫劲松无奈地摇头苦笑。
  • 白衣仗剑踏歌行

    白衣仗剑踏歌行

    江湖上,有这样一名喜着白衣的少年,一生快意恩仇,他可以为爱人与世为敌,也可为亲人兄弟斩那天门,灭那来仙。他有一把剑,名:定天可定天下,斩江山,断天河,诛仙人,破邪煞!武道境界:(一品——九品,后天,先天,阴阳,还虚,合道,半仙…)
  • 逃跑王妃狠逆天

    逃跑王妃狠逆天

    一朝穿越成为代价王妃,本就郁闷到不行了,还要和公鸡拜堂,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场阴谋改变最初善心,原来不是心地善良才能活的长远,什么小人什么阴谋,姐姐不过是不屑一顾,等姐认真起来,全都小菜一碟。战王是什么?不是一只鸡么?怎么变成帅哥了?“那个战王爷,请你离我远点行么...”“君宛若,你再消失不见,我的心也会死去,答应我,再也不要离开我...”
  • 斩鬼传(下)

    斩鬼传(下)

    作者借用长期流传在民间的钟馗捉鬼故事作为因由,加以发挥铺演,写成了一部寓言性的讽刺文学作品,在明清小说中独创一格,开辟了讽刺小说的新领域。《斩鬼传(下)》继续讲述钟馗克服重重困难斩除鬼怪,后来得到玉帝封赏的故事。本书汇集整理了历代关于钟馗的民间传说,并对中国其后的讽刺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