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07500000196

第196章 (下)万千寒门终得所

荀彧好奇地问:“主公,何谓科举呢?”

李宣微微一笑道:“说简单点,就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

荀彧眼睛一亮,道:“这方法不错,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便设置什么样的考题,答得最好的便可以被我们任用,主公所谓的科举莫非就是这个意思?!”

李宣大喜过望道:“知我者,文若也,正是这样,如果让天下人一哄而上,必然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我们可以设置几级考试,最低一级由州刺史主持,御史台派人监察,设置的题目较为简单,主要是考核考生对政策之类的了解程度,这一级考试称为州考,通过这一级别考试的,称为举人,可以参加再高一级的考试,这一级由礼部主持,御史大夫亲自监察,设置的题目由中书省和六部共同研究决定,这一级考试称为省考,通过这一考试的,称为进士,可以再由皇上亲自考察,题目也由皇上亲自出题,称为殿试,殿试取三名,第一名为状元,由皇上亲自安排职务,通过其他级别考试的考生也可以有同级的属官申报吏部,安排职务。”

荀彧等人闻言大喜,他们虽然是世家出身,可是张角的上位途径如何的艰难,他们是心知肚明的,与他们的才能虽然有一点关系,但是最初还是要看关系的,如果不是遇到了李宣,如今的荀彧,可能还在大将军府干些抄写的工作呢。

于是,李宣的提议得到了几人的大力支持,甚至荀彧还建议立刻开科取士,因为如果实行李宣所谓的三省六部制,那么如今朝廷空缺的官员实在是太多了,恐怕整个中枢会运行不畅,而且地方上,其实也缺少人才。

而关羽则提议开设武举考试,初一级由大都督府下辖的各都督府举行,通过考试的再由兵部举行下一级别的考试,最后由皇上亲自主持最高级别的考试,选拔方式及及第称为与文试相同,只是加个武字。

李宣拍手称好,同时响应几人,决定在这一年的秋季开始第一次科举考试,文武同开。

而省考则定于明年的春天进行,最后的殿试定于明年的秋天。这科举考试两年一考,也由此形成了惯例。

李宣想了想又道:“这礼部尚书,诸位觉得蔡邕蔡大人如何?”

几人对视一眼,都点头称蔡邕的人望和学识,足以担任此职。

李宣又道:“这工部尚书我觉得鲁宏大人可以胜任。”

张昭和郭嘉有些茫然地看向其他几人,毕竟他们来的时间不长,而且一直以来与鲁宏也没有多少交织,所以他二人对这鲁宏知之甚少,因而也就自觉的没有进行评价。

倒是徐庶因为随荀彧管理了一段是见战略物资,所以他深知道此人的能耐,看他每年源源不断为定远军输入的各类兵器,以及不断改进革新的各类农具,徐庶认为此人还是可以胜任工部尚书一职的。

荀彧看了下徐庶,见他点头,便开口道:“主公此议甚妙,而且鲁宏担任工部尚书之后,他有更多的时间和权利来统筹安排各项工程开发事项,这样能够极大的提高定远军的实力。”

李宣点了点头,这几人他已经思考了有一段时间,所以还是可以定下的,只是在刑部尚书,以及御史台的其他几名属官方面,李宣也实在是找不出合适的人选了,这依旧是他与儒家关系不睦造成的,而且李宣知道此次皇上在自己的手中不幸身死的事情将进一步恶化自己与儒家的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李宣完全可以自立为王,而他却一直犹豫不决的原因,他还抱有一丝幻想,想要吸引一些儒家士子来自己的阵营效力。

也因为这样,他要立刻开始着手科举的事宜,既然无法吸引世家大族,那么那些有才能的寒门学子,也是不错的资源。

于是在送走荀彧等人之后,李宣忙命人将蔡邕找来。

蔡邕得到李宣的召唤便匆匆来到李宣所住的大将军府。

刚进院子,没走几步,便遇到闻讯而来的蔡琰。

“父亲,这几日身体可好?!”蔡琰轻轻地扶着蔡邕,向着议事厅的方向边走边问道。

蔡邕对这个女儿甚为疼爱,如今想到她已嫁为人妇,自己却是很久才可以见她一面,不觉心中有些凄凉,竟然眼中泛起泪花来,又觉得这样很不合适,忙假借四处张望的空档,将眼泪擦干,然后温柔地抚着爱女的皓腕笑着道:“为父身体康健,而且见你与定远侯夫妻恩爱,心中更是欢喜,哪有什么不适宜的地方啊!”说罢还哈哈大笑起来。

蔡琰哪里不知道父亲的心思,没有说什么,只是陪着父亲继续向前走,直到走到议事厅的门口,才徐徐向蔡邕拜了拜道:“父亲,作为妇人是不能过问侯爷的政事的,但是作为妻子,女儿还是希望父亲多多帮着些侯爷,这段时间他整日操劳,总是夜不能寐,他心里的压力太大了啊!”

蔡邕忙将女儿扶起,笑着道:“还真是女生外向,为父也是夙夜忧叹,怎不见你来求着侯爷让我好好在家养老啊?!”

蔡琰被父亲奚落,又急又气,一跺脚,娇嗔道:“父亲,你也来取笑女儿。”说罢,羞红着脸,转身跑掉了。

蔡邕望着女儿的背影,哈哈大笑不已,一回头,发现李宣已经在门口站着,望着女儿离开的背影,也是满眼的爱怜,心中顿时非常开心。

“侯爷叫下官来有何吩咐?!”蔡邕对着李宣施了一礼道。

李宣忙回礼道:“岳父大人折煞小婿了,请里面说话!”说罢,一伸手,将蔡邕让进议事厅。

议事厅中李宣将设置礼部的想法说与了蔡邕听,当听到礼部属于中书省丞相麾下,而丞相竟然是比自己小了不少的荀彧,蔡邕便一脸的不高兴。

李宣忙一番安慰,并将礼部的重要性说与蔡邕听,特别提到了科举之后,天下士子便都是他蔡邕的门生弟子,这样的好言好语说了好多,这才让蔡邕稍稍缓和了些。

李宣又将科举的一些细节说与蔡邕听。

“这是何人出的主意?!”蔡邕问道。

李宣一愣,实在不知道蔡邕心中是赞同还是反对,便唯唯诺诺地道:“是小婿突发奇想!”

蔡邕一巴掌拍在李宣的肩膀上,大笑道:“好啊!实在是太好了,有此一途,天下寒门士子,再不用担心求告无门而怀才不遇了,好啊,太好了!”

李宣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嘿嘿笑着,等着蔡邕继续对科举一事发表意见。

之后蔡邕果然对科举的程序、公正性以及其他的一些细节进行了求证,李宣一一作答,很明显,蔡邕对李宣的回答也很满意,便将此事一口答应了下来,同时他建议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此次先省去州考,直接进行省考和殿试。

李宣想了想也觉得蔡邕说的有道理,如今正是用人之际,程序简化一些也是可以的,何况此次即使是直接进行省考和殿试,怕是报名参加的人也不多,毕竟这可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敢来参加的怕是少之又少啊,何况自己此时在天下人的眼里还是个弑君的佞臣。

于是李宣便答应了蔡邕的建议,立刻开始组织这第一次科举考试。

之后的几天,长安城里开始忙碌起来。三省六部制改革和科举几乎是同时开始,让所有的人都有些应接不暇,忙得手脚并用都觉得不够,尤其是李宣和蔡邕。

不过此时的关东诸侯也没有闲着,曹操等人忙着在洛阳拥立刘虞称帝,改元建安。

而袁绍却是没时间去凑那个热闹,因为他正在率军攻打青州的平原郡。话说二人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仇怨,刘备奚落袁绍,那其实也是袁绍自作自受,他在那里屁事不干,就想着靠自己这四世三公的名号为自己争这争那,别人害怕他,可是刘备说实话并不怕他,因为刘备麾下既有猛将也有雄兵。

颜良文丑且不说,当年从李宣那里换来的那数万鲜卑俘虏,着实是非常好的兵源,这也使得刘备的骑兵在稍加训练之后,便成为关东诸侯中的佼佼者。

然而这一次刘备忽略了一个人,是这个人让袁绍起了吞并刘备的想法,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吕布。

刘备此次也是有些轻敌,他派出了力士管亥,率领一万兵马固守平原郡,而他则在后方整训兵马,和颜良文丑以及军事沮授悠闲地向平原而来。

突然间,他们看到前方旌旗招展,乌压压地一片兵马向这边移动而来。

刘备立刻派出了斥候,不多时便得到了回报,是袁绍的兵马,而让刘备最为骇然的是吕布的方天画戟上挑着管亥的一个巨大的头颅。

那管亥是何等勇武,整个刘备军中,恐怕也只有文丑可以和他比比力气,当然颜良的力气没他大,可是武艺比他高强太多了,而如今这人竟然被吕布所杀,而且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平原郡怕是已经失陷了,于是刘备就地结营,准备迎战袁绍军。

究竟刘备能否抵挡袁绍的攻击,咱们下回再说。

同类推荐
  • 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

    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

    在皇帝的默许和纵容下,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这些特务组织野蛮生长,再加上明朝时中央集权制发展到顶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特务机构最多、权势最大的时期。在旧式的政体之下,与被统治的人民相比,皇帝的地位非但不孤立,反而是永远处于危险的边缘,尊严的神圣宝座下,时刻酝酿着待爆发的火山。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们不得不想尽镇压的法子,公开的刑律、军校、法庭不够用,也不便用,他们还需要造成恐怖空气的特种组织、特种监狱和特种侦探,来监视每一个可疑的人。而在明代,执行这些特殊任务的特种组织就是锦衣卫和东西厂。作为明朝“特务政治”的代言人,长久以来,人们对这三个机构的历史、职能等认识都比较模糊,本书秉着对历史严谨公正的态度,以真实史料为基础,详细介绍这三大特务机构的发展演变情况,深入挖掘出明代锦衣卫和东西厂的恐怖政治表象下隐藏的真相,深刻揭示了明王朝存在的各种矛盾弊端及其由盛而衰的原因。
  • 崛起东汉当军阀

    崛起东汉当军阀

    更始帝元年,绿林好汉揭竿而起,攻破长安。王莽改制宣告失败,五帝六王并立于世,狼烟四起。内有军阀混战于野,外有匈奴环伺在侧。他,重生为一介饥民,朝不保夕。却凭一己之力,使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使大汉十三州归于统一!有人说他是怪人,不通礼法。有人说他是圣人,普度众生。更多人对他顶礼膜拜,奉为华夏千年未有之贤君…(望大家支持阅文正版!)
  • 大顺新天

    大顺新天

    大顺新天,顾名思义为“大顺朝”的“新天”,请注意,此处大顺是基于明末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所虚拟的一个封建王朝,在此世界线中,是由顺代明,具体为,顺占北京后与后金(清)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从而南下、统一中国。顺在灭明后休生养息,又对外扩张,扩张后之疆域大致是现实中盛清疆域。大顺后的“新天"便是本故事的主体,即“大顺天下换新天”,至于这“新天”是个什么天,“新“又新在哪里,此处不作解释。读者可发挥想象,猜想这“新天”是何意,带着问题去看这个故事,后续会为大家揭晓答案。
  • 打打江山

    打打江山

    我叫刘志轩,在我小时候,我爷爷告诉我,我们祖上是皇亲国戚,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可惜的是,我们生错了年代,不然至少也是个王爷。我爷爷也算是个“英雄”,文武双全。我家的这片家业都是我爷爷攒下来的,就在那个,还有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我爹呢?我爷爷经常骂他没有出息,因为他只会做生意。所以,我爷爷就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所谓,爷爷教武术,孙子知痛苦。后来,爷爷死了,我才舒缓了许多。因为,我爹根本就不希望我练武,他倒是希望我执笔识字。可惜,爹当年管不了爷爷,现在也管不了我了。
  •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讲述了中国的近代历史,主要内容包括:晚清七十年——侵略、反抗与近代化探索相互交织;民主共和与专制复辟博弈的十年;国共两“兄弟”的合作与内战三部分,能让读者了解到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经典典故、著名人物乃至文化内涵。本书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作为中华儿女,了解中国过去所发生的大事,体味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热门推荐
  • 带着萌宝去结婚

    带着萌宝去结婚

    阴差阳错之下,她酿成了大错,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四年后,某男望着眼前两个粉雕玉琢又神似他的小帅哥小萝莉,问:“你们的爸爸是谁?”萌翻天的小萝莉眨巴眨巴大眼睛,奶声奶气说地道:“叔叔,我爸爸是外星人,因为偷偷的跑地球上和我妈咪谈恋爱,被火箭发射到月球上种草去了。”某男瞠目结舌,暗暗咬牙切齿:“楚婳!我是不是应该谢谢你,没有告诉孩子们,我驾鹤西去了?!”
  • 王妃霸君宠:皇上别太坏

    王妃霸君宠:皇上别太坏

    皇帝哥哥在官道迎接我,他的笑容仍然那么温暖,我以为我可以一生拥有,我每日祈求佛祖的恩赐,求他再多给我些时间。因为皇帝哥哥那么孤独,他需要我的陪伴,他需要有人珍惜他在乎他。曾经姐姐已经走远,我却不可以,我要留下来,即使再苦再痛我也要留下来,只因有他殷切的期盼。
  • 废柴封神:神笔小兽妃

    废柴封神:神笔小兽妃

    穿成残废?没事,至少四肢健全,能拿画笔。被乘虚而入,成了别人的魔宠,她忍。她不争不抢,但不代表她没心!一场夹杂阴谋的爱恋,她怨。自家骨肉被偷被毒被虐待,她恨。若是实力能让不安分的因子统统泯灭,她不介意踏平整个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国本纪

    三国本纪

    刘翼重生在三国,拥有两世记忆,却改变不了眼前的一切。那个晚上,他失去了几乎一切。这是一个吃人的世道,在这里活着,要不学会吃人,要不就等着被吃!
  • 我家狗子又跑啦

    我家狗子又跑啦

    精分小护士和闷骚兽医哥哥的恋爱日常“小哥哥小哥哥你要不要栽在我手里啊?”“对不起,我只喜欢狗”
  • 青春景象

    青春景象

    锦州这天格外热,家境相对好些的迟怀德把相好的两个同学李可、黄海洋约进了小酒馆。李可说,把覃燕叫来吧。覃燕是他们的同学,更是李可的恋人。覃燕考上了大学,而迟怀德他们却名落孙山,正郁郁不得志。因此,黄海洋说,算了,不叫,人家念大学去了,你不是自找没趣吗?李可说,我还是想她。李可没有说的是,他和覃燕早偷吃了禁果,他想她想得发疯,打她电话总是不在服务区,发她短信也没有回复。他又不敢找上门去。现在迟怀德邀大伙儿喝酒,正是叫她的机会啊!可是迟怀德说,喝酒,别黏黏糊糊的!三个高中同学在酒馆喝酒,喝出了方向。
  • 重生之九爷撩夫技

    重生之九爷撩夫技

    修真界隐世族的少主无意重生成了21世纪的豪门弃少。胆小懦弱,怎么可能。重活一世定要肆意潇洒,傲视群雄。顺便抱走傲娇小娘子。初遇,林玖:“小爷看上你了,跟了小爷我,小爷保证无人敢伤你半分。”某人:“……”再遇,林玖:“哟,小娘子,又见面了真是缘分啊。”某人脸色一黑第三次遇见,林玖:“嘿,小娘子你我三次,在茫茫人海中遇见,定是缘分。刚好,小爷缺个枕边人,你有么有兴趣。”某人脸色铁青的看着他面前的少年。简介不精彩,不如戳进来看文。不虐宠文,不信进来看。[此为女扮男装文,且看九爷如何抱走傲娇小娘子(夫君)](非专业写手,业余爱好全靠脑洞大开。本文涉及广泛。)
  •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书中的主人公施星灿同志是湖北省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全国税务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简称恩施州)道德模范,被誉为“信念老人”。《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30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本书通过许多真实、朴实和生动的故事及珍贵的图片反映了全国税务系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我身边的好税官、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人个人、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恩施州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利川市优秀共产党员施星灿的一生。
  •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现代散文分册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现代散文分册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是一套系列丛书,本书是第六册。本册分为 “梦回故乡”“读书之美”“人在旅途”“思萦亲友”“公民生活”五个部分,选入胡适、梁启超、郁达夫、戴望舒、朱自清、徐志摩、弘一法师、陶行知、萧红、林徽因等众多名家的优秀作品。本册打破教材里多选用游记散文和抒情散文的局限,继续扩大散文的外缘,将知识类散文、历史类散文、社会政治类散文都囊括其中,大大地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增进了我们的阅读经验。
  • 一千零一个国王

    一千零一个国王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蹬地。天每升高一丈,盘古也随着长高。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虽然盘古已经不在了,但听说他还有一个弟弟,就藏在天地间的某处。他的大名叫盘瓜,不过他更喜欢人们叫他,盘小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