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9200000021

第21章 中古汉语"是"字判断句 (5)

(17)呼亭长问:"新令为谁?从何官来?何时到也?"曰:"县已遣吏迎,垂有起居。"曰:"正我是也。"(《过誉》)

(18)城阳,今莒县是也。(《怪神》)

例(17)判断句在对话中承前省略了主语"新令",谓语部分的修饰副词"正",处于判断谓语前面,而不是紧贴系词"是",这正是中古"是"字后置判断句具有的特征之一,所以该句中"我"分析为前置的判断谓语,句子为"是"字后置式判断句。例(18)判断句前项和后项是两个简单名词,而且其语义所指处于不同的时间层面,需要包含时间要素的系词"是"字来连接,"是"字这里无疑是系词,句子为"是"字后置式判断句。

如果说《列女传》中的用例在当时是单文孤证,其文句存有后世改动的可能,那么《风俗通义》中的用例却是肯定的,下文的分析也会证明东汉产生"是"字后置式判断句是完全可能的。而应劭《风俗通义》成书于2世纪晚期,也早于《中本起经》的译成时代。

另外,汉译佛经中的"是"字后置式判断句主要是介绍人物的身份,少有例外。而中土文献用例却不受此局限,不仅可以介绍人物,还可以介绍地名、称谓、身体部位等,较早的《风俗通义》的用例就不单一,两个用例一例介绍人物,一例介绍地名。如果说中土文献"是"字后置式判断句源自汉译佛经,汉译佛经这种句式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使用范围狭窄,基本没有变化,而中土文献使用范围却一直较宽,那么说它由佛经扩散到世俗文献显然不合理。

因此,根据"是"字后置式判断句出现于中土文献的时代早于出现于汉译佛经的时代,在中土文献中使用时语义范围广于汉译佛经使用时的语义范围,我们推断中古"是"字后置式判断句源于汉语自身,下面对其来源作具体的阐释论证。

(二)汉语本源

上古汉语中有一类"A,B是也"式判断句,形式上与中古汉语"是"字后置式判断句相似,不过其中的"是"是代词,而不是系词,与系词句有本质区别。上古汉语中"A,B是也"式判断句,一般是前项A提出一个话题,后面B举例论证,前项A多是一个谓词性陈述,B是名词性短语,构成的是"S(VP),NP+是也"式结构。如:

(19)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荀子·王霸》)

(20)故至贤畴四海,汤武是也;至罢不容妻子,桀纣是也。(《荀子·正论》)

(21)夫治国者以名号为罪,徐偃王是也。(《韩非子·喻老》)

(22)贤主必自知士,故士尽力竭智,直言交争,而不辞其患,豫让、公孙弘是矣。(《吕氏春秋·不侵》)

(23)趋利固不可必也,公孙鞅、郑平、续经、公孙竭是已。(《吕氏春秋·无义》)

(24)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四》)

(25)虽布衣穷处之士或首恶而危海内,陈涉是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26)小人智浅而谋大,羸弱而任重,故中道而废,苏秦、商鞅是也。(《盐铁论·遵道》)

(27)在母身时,遭受此性,丹朱、商均之类是也。(《论衡·命义》)

这种句式在上古时期,特别是战国中晚期以后,特别常见,直到东汉时期,文献中仍有较多用例,如例(27)。有时句末的"也"字可为"矣"、"已"等语气词代替,如例(22)、(23)。这类句式主要作用是举证,比如例(19),先提出一个话题,"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然后举例,指出"五伯"就是这样,"是"字在句中是代词复指前面的话题。余例皆当如此分析。以上"A,B是也"句式中B是名词或名词短语,这是用具体对象举证前面的陈述,说明B代表的人或事物就是前面所述的样子。偶尔见到B处是个谓词性成分,用名物化了的动作行为举证前面A处的陈述,形成"S(VP),VP+是也"式。如:

(28)故曰以至智说至圣,未必至而见受,伊尹说汤是也;以智说愚,必不听,文王说纣是也。(《韩非子·难言》)

以上"A,B是也"式中,A都是陈述性的成分,谓语部分用"是"字复指它,"是"是个确定无疑的代词。其中,NP(B)表示的人物具有VP(A)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充当A的VP后加了一个"者"而名词化,成为体词性短语,这样,A就由表示行为转指具有这种行为的人,与B具有对等关系。如:

(29)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30)毁廉求财,犯刑趋利,忘身之死者,盗跖是也。(《韩非子·忠孝》)

(31)有其实而无其名者,商人是也。无其实而有其名者,农夫是也。无其名又无其实者,王乃是也。(《战国策·秦策四》)

(32)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史记·乐书》)

(33)战胜而不休,身死国亡者,吴王是也。(《盐铁论·论功》)

这样的句子,话题主语比较明确,"是"字虽仍然是代词,但它复指的必要性不是很大,逐渐偏向起是认、肯定的作用,这样它就有了向系词虚化的趋势。有时,A直接由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充当,A与B形成等同或类属的关系,"是"字复指的必要性更小,肯定、联系的作用更为突出了。如:

(34)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孟子·尽心下》)

(35)夫鲁无功曹之官,功曹之官,相国是也。(《论衡·遭虎》)

(36)贤之纯者,黄、老是也。(《论衡·自然》)

例(34)先是一个"A,B也"式判断,后面"是"字无论指代"圣人"还是指代"百世之师",都是具体的名词或名词短语,"是"字具有一定的是认、联系作用。不过既然前面是一个判断,后面显然是举"伯夷"、"柳下惠"加以证明,"是"字仍然主要起复指作用。从系词"是"字产生发展的历史性上看,《孟子》这例"是"字也还是应该看做代词的。例(35)充当A的是"功曹之官",是个确定的名词短语,"相国是也"虽有举证意味,但"是"字在这里主要起肯定、联系作用,复指作用不明显,"是"字有被重新分析为系词的可能。

例(36)充当A的也是个名词短语,中心语是"贤"(这里"贤"作为名词使用,义同"贤人"或"贤者"),"纯者"是后置定语,而充当B的也是由两个专有名词"黄"、"老"组成的名词短语。这样A与B也存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是"字起肯定、联系作用,很容易被重新分析为系词。比较一下《抱朴子·内篇·辨问》中的一处用例:"得道之圣人,则黄、老是也。"西晋这一例"是"字看做系词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例(36)与此例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而且《论衡》时代系词"是"已经较多地使用了,那么例(36)后置"是"发展出系词性应该是可能的。总之,《论衡》中的这两例可以看做是"是"字后置式判断句的萌芽了。

有时,"A,B是也"句式中A代表的话题虽然是一个陈述,但谓语部分"是"字指代的不是整个陈述话题,而是话题中一个明确的对象,或者说是一个有定的指称。自西汉起文献中有了较多用例。如:

(37)得幸武帝,生子一人,昭帝是也。(《史记·外戚世家》)

(38)鬼臾区号大鸿,死葬雍,故鸿冢是也。(《史记·封禅书》)

(39)夫国亦有社鼠,人主左右是也。(《说苑·政理》)

(40)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汉书·路温舒传》)

(41)臣闻周室既衰,四夷并侵,猃狁最强,于今匈奴是也。(《汉书·韦贤传》)

(42)周封微子于宋,今之睢阳是也。(《汉书·地理志》)

(43)单父吕公善相,见高祖状貌,奇之,因以其女妻高祖,吕后是也。(《论衡·骨相》)

(44)无恤最贤,又有贵相,简子后废太子而立无恤,卒为诸侯,襄子是矣。(《论衡·骨相》)

(45)许在颍川,今许县是也。(《潜夫论》卷九)

上面例子中,判断对象可以是人物、地名以及其他一些事物。指称的对象或是前句的主语,如例(40)、(41);或是前句的宾语,如例(37)、(38)、(39)、(42)、(44)、(45);甚至是前句充当状语的介宾结构的宾语,如例(43)。所有这些例句,"是"字所指都不是前面的整个陈述,而是其中的一个有定对象,这样"是"字复指的作用也不明显,肯定、是认的作用较为突出,而"肯定"、"是认"正是系词"是"具有的功能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是'字的基本作用是表示肯定:联系,判断,强调,都无非是肯定,不过轻点儿重点儿罢了。",所以这种句法环境中的"是"也有明显的向系词虚化的趋势。特别是有些例句判断项和被判断项代表的是不同时间层面的称谓,正需要系词"是"字连接断定,代词"是"不具有此功能。可以说以上例句也是过渡状态的系词"是"字后置式判断句了。

总之,上古汉语"A,B是也"式判断句,其主要用法是提出一个话题,然后举例证明。但是如果该句式中的A是一个有定的体词性成分,那么谓语部分"是"字复指的必要性不大了,而多了肯定、是认的作用,"是"字发生虚化,虚化到一定程度其词性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变为系词。而随着"是"字词性转变,句子发生重新分析,原来句子结构中B是主语,重新分析为前置的谓语。东汉时代已经具足了发生重新分析的条件。

另外,汉代有些"A,B是也"判断句,虽然表面上构成的是"S,NP是也"式结构,但是如果把"是"看做复指代词,其所指既不是主语部分的整个陈述,也不是出现在主语中的某个明确对象,"是"字的复指作用淡化,肯定、是认作用突出。如:

(46)昔者,秦缪公都雍郊,地方三百里,知时之变,攻取西戎,辟地千里,并国十二,陇西北地是也。(《新序·善谋下》)

(47)及毕万佐晋献公,十六年使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以灭耿灭魏封万,今之河北县是也。(《潜夫论》卷九)

(48)天地之气,在形体之中,神明是矣。(《论衡·卜筮》)

例(46)"陇西北地"指的是秦缪公所辟疆土,"是"字如果作代词,复指对象在上文中不明确。例(47)"今之河北县"指的是毕万受封之地,上文中没有出现明确的判断对象,只能根据文意补出。例(48)如果把"是"看做复指代词,更是难以找到复指对象,该句表达的是"天地之气处于形体之中,从而形成了神明"。以上各例"是"字所起作用主要是肯定、是认、说明一种变化,"是"的系词化倾向明显。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自上古有些"是也"居末的叙述句,"是"主要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是"有与"也"结合向助词方向发展的趋势。如:

(49)我以为当其于此也,天下无愚夫愚妇,虽非兼者,必从兼君是也。(《墨子·兼爱下》)

(50)吊死而问疾,颜色戚容,必有以异于人也,如此而后可以服三年之丧,其余则直道而行之是也。(《礼记·杂记下》)

(51)鲍白令之对曰:"天下官,则让贤是也;天下家,则世继是也。故五帝以天下为官,三王以天下为家。"(《说苑·至公》)

以上各例"是"字显然没有指代作用,它的作用在于与"也"结合表达一种肯定的语气。这些句子虽非判断句,但"是也"在此类句子中所处位置与在判断句中所处位置相同,这种在句末起加强语气作用的"是",可能也会对判断句末指示代词"是"的虚化产生一定的类化影响。

综上所述,上古汉语"A,B是也"判断句式中,随着充当A的成分的变化发展,"是"字作为复指代词具备了向系词虚化的句法条件,到了汉代发生词性转化和重新分析的迹象较为明显了。另外,有些句子"是也"位于句末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对句末代词"是"的虚化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随着句中系词"是"的产生、使用,句中的"是"逐渐完成了由代词向系词语法化的历程,到了东汉,系词"是"字基本走向成熟了。在句中系词"是"字广为使用的前提下,那么完全有可能对句末的"是"字产生类推影响,加速其向系词的虚化。这样到了东汉时代,判断句句末的"是"内部既有虚化的句法条件,外部又有类化影响和类推推力,那么它就完全有可能语法化为系词,产生"是"字后置式判断句了。上面《论衡》中的很多例句是可以作两可分析的,而《风俗通义》中出现地道的"是"字后置式判断句更是在情理之中了。

(三)外来影响

同类推荐
  • 破解戒毒难

    破解戒毒难

    一本从实践中来,通过总结、提炼上升为理论成果,具有指导性作用和操作性较强的戒毒专著。书中对新形势下的戒毒康复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是对《禁毒法》实施前后的戒毒康复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在戒毒理念、方法、措施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二是戒毒康复理念上的创新。三是博采众长,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 传媒赢利模式

    传媒赢利模式

    本书的核心是建立传媒产业竞争的模式理论,在总结当今传媒主流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渠道产品模式”。该模式以实践为基础,因此这一模式的提出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传媒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以民国初期的社会史实为背景,披露了上自官府衙门,下至妓院赌场中各色人等唯利是图、营私舞弊、为非作歹的种种丑恶行径,可谓是广言民国时期的民俗流弊。
  • 罗素:唤起少年中国

    罗素:唤起少年中国

    1920年,罗素来到中国作了一年的讲学,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行为习惯作了大量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他以自己特有的睿智、远见和洞察力,对传统的中国文化和文明作了深层的分析、透视,站在全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评析了中西文明的特征、优劣和价值。他当时在中国各地的演讲以及回国后不久就出版的有关中国的著作(后来结集为《东西方文明比较》),受到我国进步人士的热情欢迎和赞赏。孙中山先生称他是“唯一了解中国的外国人”。在20世纪20年代,也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年代,罗素对未来中国的走向作了许多天才的预言。本书从这一角度摘选了罗素的众多言论以及同时代中国名家对其的评价。
  •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是一部探究媒介、传播与国家命运关系的学术专著。以“传播何以改变国家命运”为研究命题,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推演、模型建构、案例分析来揭示国家兴衰中的传播奥秘,启发中国和平崛起的传播战略。在复杂系统理论的逻辑框架下,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后的诸多传播问题,清晰呈现媒介传播在历史兴衰中的动力机制,丰富发展了媒介理论,展示了传播思想的学术魅力。引证材料翔实,理论思考严密,宏大叙述鞭辟入里,精微分析智趣横生。
热门推荐
  • 史上第一女帝

    史上第一女帝

    一朝穿越,身怀无敌体质,出世即引八方关注。本来是人生赢家的剧本,却是高开低走,瞬间碾落成泥。师友惨死,小人相逼,姬悦不得不离开最初的象牙塔,在世间流离。然而乱世之中势力倾轧,阴谋重重,世家宗门蠢蠢欲动,天之骄子莫名敌视,放眼望去,似乎她举世皆敌。原来,黄金大世再临,旧帝已死,新帝当立,帝位之争早于暗处悄然开始。万年前的秘密被她无意被撞破,然后一步步展露在她面前,她到底是谁?当异族降临,朋友反目,恋人也成了陌生的样子……于是明珠生辉,终放光芒。以帝女之名,逆途强修!女强1VS1,男主已定,莫要站错cp!大概正剧风,虽然玄幻,并不排除会有大片大片言情桥段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有效沟通(大全集)

    有效沟通(大全集)

    生活中有时会充斥着许多不和谐的音符,人性的弱点把美好误为丑恶,把善意误为恶意,把真诚误为虚伪,把正确误为错误,把鲜花误为毒草……都会给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蒙上一层阴影,制造一种难堪甚至痛苦。所有这一切的不和谐,最需要的就是沟通。沟通让世界更加和谐,让人性更加美好。《有效沟通大全集(超值金版)》为大家提供及时有效的沟通指导,帮助读者在增强沟通能力的时候迈出最为关键的一步。
  • 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你也许对“心理健康”这个词感到生疏。人们在日常生活里,经常谈论和使用“身体健康”这个词语,而很少说“心理健康”;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到生理上存在着健康问题,而忽视了心理上同样也存在着健康问题。比如说,在日常生活里,许多人都体验过在学习、工作、婚姻、家庭、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许许多多的心理学问题,这些问题如若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人们的心理矛盾、情绪紧张、忧愁苦闷等等。如果人们对这些来自身体内部与外部的刺激,适应能力很差,那么,这些刺激便会成为恶性刺激,损害身心健康,并可导致心理上的失常,甚至会引起心理疾病。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健康”的意义,只着眼于生理上的、身体上的健康,而忽略了心理上的健康。
  • 染仙记

    染仙记

    一路奋斗的故事。故事不长,努力挣扎在修仙界中,常常奋斗在一线。万年大家族做后盾,频临灭绝的家族。成了家族唯一的希望。大能者护她周全,天涯海角任她闯。一场惊天阴谋,暗流汹涌,莫名其妙卷入其中,成了这主。一代女仙的成仙记。
  • 2008年高考满分作文

    2008年高考满分作文

    精心撷选2008年全国高考考场满分100多篇有多年高考实战经验的一线教师透彻点评得分要点引领你揣摩成功心得,掌握满分门径,轻松胜出。
  • 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鼻塞、腹痛、关节疼痛,这些对身体异常和不适反应的切身感受,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生命体验。疾痛的主要问题,在于它给日常生活造成了大量的困难。腰酸背痛使我们分神,影响工作效率;头痛会让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成绩下降;而有些疾病引发的性无能,甚至会导致婚姻破裂。对一位单身母亲而言,高血压不仅意味着要少吃盐,还跟女儿的失学和早孕有关;而作为一位弱势群体的成员,社会的歧视、不公以及孤立,或许才是其身体持续疼痛的根源。长期紧张的父子关系,导致病患的双腿突然麻痹瘫痪;而换一个压力不那么大的工作环境,也会使一度恶化的哮喘慢慢痊愈。然而,在大多数医生眼中,疾病才是问题所在。现代医疗系统,将我们鲜活的疾痛经验,解释为一种生物结构或是生理功能的变异,仅仅与身体有关。对此,哈佛精神病医师与人类学家克莱曼博士,从其20年来的临床治疗和数百个真实病案中发现,疾痛不仅属于身体,而且连接着自我与社会。讲述这些疾痛故事,不但对于病患、家属和医护人员有着极大的使用价值,而且,对于认识医患关系和人性化的医疗体系改革,意义深远。
  • 我的银红时代

    我的银红时代

    主要收录了季羡林在德国留学十年生活的文章,包括当时留学热的时代背景、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生活、选择梵文专业的前情后果,并对其倾注近十年的热情和辛劳,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还回顾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人的生活状态,着力描写自己在轰炸和饥饿的交相压迫下坚持完成学业,以及遭遇美好的情愫并怀念德国师友等内容。作者认为,这一时期“倘若用了象征派诗人的话,这也算是粉红色的一段了”,他的留德生涯也渗入了这种粉红色的甜蜜。
  • 嫡庶争夫

    嫡庶争夫

    亲娘不亲,嫡姐不善,莫名其妙的一觉醒来,成了卓府不受宠的二小姐。她小心翼翼的生活,意改变上辈子富人中女流氓形象,却不想终身大事,也要成为嫡姐的替罪羊。她不争不抢,隐忍不言,并不代表她任人可欺,看温文尔雅的庶女再次成为女中流氓,誓要为自己的终身大事而奋斗!是换亲还是替嫁?既然是一潭混水,那她就再搅的混一点。看庶女如何在古代求生存,谋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头上顶的黄土(王韶华文集)

    头上顶的黄土(王韶华文集)

    这部散文集,首先与“黄土”有关,它是作品中蕴含的“气”质,一方面,黄土赋予人生活的浑厚感,以及它包举历史的深厚感;另一方面,黄土那种自然的本真的质朴味、真淳味,尤其融入文化就愈加深刻了。无论纵观天地沧桑,或者俯首风土人情,还是直面苦乐忧思,有的洋洋洒洒以宏论,有的几句闲言碎语道之,可谓“黄土文章”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