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1900000026

第26章 和谐之下黄金遍地(2)

为加大帮助群众就业的工作力度,2004年10月,镇党委、镇政府在2003、2004两年对全镇就业情况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再次对全镇“零就业家庭”、困难家庭和有就业意愿且有劳动能力的待业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逐一登记并建立了工作档案,研究制定了帮助就业“三步走”的方案,采取强有力措施推进“零就业家庭”、困难家庭和有就业意愿且有劳动能力的待业人员的就业工作,把生活保障与工作保障结合起来。既注意给经济困难者的生活保障,更着力协助其谋求工作出路;既重视“输血”功能,更注重“造血”功能。“三步走”方案,即:第一步,2004年12月底前,主要解决“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第二步,2005年春节前,主要解决“困难家庭”的就业问题;第三步,2005年6月底前,全面解决有工作意愿、有工作能力的人就业。到2005年5月底,“三步走”方案提前完成,全镇共解决了961人的就业问题。其中,44个“零就业家庭”中,除两人患病无法就业外,其余42户中的42人全部就业。全镇199户困难家庭中,除弱智和残疾的18人、4名无就业意愿的家庭妇女外,其余177人全部就业。全镇881名待业人员,除吸毒、病残、超龄的51人和无就业意愿的88人(主要是家庭妇女)外,其余742人也都有了工作岗位。现在的小榄镇经多次安置,仍未就业的劳动力不到总劳动力的1%。

民生工程之二:医疗。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温饱问题已不再是多数老百姓所担忧的事情。他们更加关心的是自己及家人的健康,更加担心的是当健康出现问题时有没有医疗保障。尤其是患了大病、重病之后……百姓最关心这样的事!

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使小榄人病有所医,镇党委、镇政府决定,从2004年开始,在原来的10万农民参加的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上,在全镇各社区都建立起了合作医疗机制,将原来没有参加合作医疗的5万居民,全部纳入到了合作医疗范围。截至2005年6月底,全镇共144452人参加了合作医疗。具体做法是:以户为单位,个人每年缴合作医疗保障金120元。以“保住院,保大病”为主,在本镇医院住院的药费、手术费可报销90%,且上不封顶(门诊不报)。这一做法,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全镇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2.5%,其中农民参保率达99.8%。不少居民在拥有社会医疗保险后,又参加了合作医疗,从而获得双重保障。

2004年,镇政府补贴合作医疗资金800万元,2005年补贴930万元,为全镇群众提供了有力的医疗保障。2005年,全镇参加合作医疗、商业医疗、医保的群众达21.9万人,即有三分之一的小榄人,享有两份医疗保障。

民生工程之三:养老。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是每一位老人的梦想,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镇党委、镇政府提出了让全镇达到年龄的人民群众,都要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并拟定全镇社保工作“三步”计划。第一步,确保在企业工作的小榄人全部参加社保;第二步,确保达到年龄的社区股民全部参加社保;第三步,协助达到年龄的其他本地户籍人员参加社保。

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小榄人拥有一份社会养老保险这一民生工程,不但解决了老人退休后的后顾之忧,还为小榄人创造了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2006年3月1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雒树刚到小榄镇考察工作,在接受小榄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你们提出了‘三个一’工程……这‘三个一’,解决了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问题和生活保障,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这是人生之本,这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这就给全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经验。”

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欧广源在小榄调研时说:“你们搞了‘三个一’工程,我觉得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对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你们能够做这么多的事情,离不开经济发展这个前提。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强大的经济支撑,其他工作便是空中楼阁。”

是的,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一切都无从谈起。同样,没有一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再强大的经济基础也保证不了社会和谐进步的发展。我们采访小榄镇党委书记黄标泉同志时,当谈到实施“三个一”民生工程,他说:“我们当时提出让每一个小榄人都拥有一份工作,也不完全是针对‘零就业家庭’和‘困难家庭’的。我们还有一种考虑,就是动员富裕户家庭人员,也都积极参加就业,为社会创造财富。小榄镇经济的发展,使部分富裕起来的群众,产生了‘小富即安’、‘稍富则满’的思想。如果小榄镇因经济发展而滋养出一批衣食无忧、吃饱等饿、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懒大头’,岂不大煞小榄镇的风景吗?”

黄标泉书记的这番话,让人深思。

尊重富人,关爱穷人,帮助“四种人”

尊重富人,关爱穷人,帮助“四种人”,是中共小榄镇党委、政府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目前,一个居者有其屋、少有所学、劳有工作、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安康”的和谐社会,已在小榄镇初步形成。

一提到“富人”、“有钱人”,某些对富人有着抵触情绪者,往往在大脑里更多闪现出的是“杀富济贫”、“为富不仁”、“富而不贵”之类的字眼。

这也难怪。

我们读过许多赞美玫瑰、鸽子以及蜡烛的诗,但从未读过一首赞美富人、有钱人的诗,反倒有不少唾骂富人和金钱的檄文。是人们不喜欢富人?是人们生就对有钱人有仇?是富人对人类的贡献比不上玫瑰、鸽子和蜡烛?不是!实际上这只能算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心态”,或者说是人们对富人在心理上的一种“对峙”--有着这样一种抵触情绪,又怎么会写诗赞美富人赞美有钱人呢?

然而,在小榄镇“尊重富人,学习富人,赶超富人”,是一种早已深入的社会风尚;“不能仇富,不能劫富,更不能杀富”更是一种社会公德。

2005年初,小榄镇党委、政府向全镇提出了“尊重富人,关爱穷人”的号召。

据调查,小榄镇家庭财产超千万元的富裕家庭,约占6.4%。镇党委认为,这些“富人”依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勤奋拼搏,努力创业,过上了富裕生活。他们不但积累了资产,也向国家交纳了税金,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国家和社会,特别是为小榄镇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富人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镇党委、镇政府及全镇人民,应创造更好的环境,让富人更加富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此,镇党委号召全镇人民以富人为榜样,鼓励更多的人创业,勤奋劳动,走上发家致富之路。镇党委、政府一方面每年组织企业家到外省市和国外参观考察,广泛交流,让他们获取市场信息,了解形势发展,把企业做大做强,并为成长性好、缺乏流动资金的企业协调金融机构提供贷款。一方面积极引导教育,鼓励富人“富而向善”,“富而行善”,积极参加各种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活动,如扶贫济困、赈灾助学等,主动扶助需要帮助的人,向社会奉献爱心,用实际行动赢得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全镇成立了28个文体协会,根据各位企业家的爱好和兴趣,将他们请到协会中去,并让他们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如华帝公司总经理是镇摄影协会会长,榄菊集团董事长是镇青年书法协会理事兼小榄印社顾问,华锋制锁公司董事长是镇篮球协会副主席等等。仅镇篮球协会,就集中了数十位大中型企业的业主。这些企业家既是文体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又是组织者和策划者,更是文体活动的资助者。如镇传统的三人篮球赛、中国象棋赛、乒乓球公开赛、书画大赛等活动,费用全部由企业家自发资助。

各协会开展的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提升了文化品位、营造了和谐的社会氛围。

关心群众生活,特别是关心贫困群众的生活,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

截至2005年底,小榄镇的贫困家庭仍占约3.1%。这些家庭的困难,不是“社会体制原因”所致,不是“缺乏工作岗位原因”所致,也不是“个人原因”所致,而是“特殊原因”--有些甚至是“不可预见性原因”所致。如家庭成员患上绝症或慢性疾病;如意外事故导致丧失劳动能力;如家庭成员有遗传性缺陷……对这些因种种各不相同的原因而致贫致困的家庭,怎么办?镇党委、镇政府在提倡尊重富人的同时,更重视关心、帮助穷人的工作。镇里多方面、多渠道投入人力、财力、物力,构建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体系、五保户供养制度、临时性困难救助、基本医疗报销制度、教育基金制度、就业救助和法律援助等等社会救助体系,形成了全社会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的良好社会风尚。

同类推荐
  • 写作的艺术

    写作的艺术

    这本《写作的艺术》(On the Art of Writing)是亚瑟·托马斯·奎勒-库奇爵士(Sir Arthur Thomas Quiller-Couch)1913年至1914年“在剑桥大学对其学生讲授写作艺术”的演讲集,其中为首的一篇正是1912年他被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任命为剑桥大学英语文学教授时的就职演讲。作为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学者、教育改革者,奎勒-库奇爵士在这本演讲集中,强调了语言的艺术性及其至关重要的性质,给出了一些在语言表达及理解过程中都不可或缺的“技巧”。
  • 现代散文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

    书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引导人的一生走向成功。正是基于此,我们编著了《中华阅读文库》,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人首先要认识自己,才可以认清世界。这些已经被中外智慧人士不断印证过了。他们的成功,正是因为有着矢志不移的追求;有着不可摧毁的意志;有着对痛苦等闲视之的心境。在一次次生活的坎坷与磨难中自我提升与超越,才使他们成就了自己,丰富了自己。
  • 昆虫记

    昆虫记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撰写的关于昆虫习性与行为的科学巨著,也是一部集知识、哲理、趣味于一身的文学经典。它以人性来观照昆虫世界,以昆虫的多彩生活来抒写人生感悟,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深厚的人文关怀。本书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先后被翻译成六十多种语言,出版一百余年来长销不衰。
  • 海燕

    海燕

    本书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精选散文集。本书收录了《海燕》《春天的旋律》《鹰之歌》《书》《时钟》《人》等数十篇散文佳作,充分彰显了高尔基的革命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对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青少年读者继承红色基因,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 找不着北

    找不着北

    《找不着北》一书辑录了作者关东捷近几年的数十篇博客文章,较为完整地记录了作者对近几年来一些社会状况的表述及思考,以较为个性化的眼光,记载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悟。文章篇幅都较为短小,笔调轻松,每每有触动人心的闪光之处。作者关东捷通过较为个性化的眼光对当代社会、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提出了较具有个人特色的领悟和思考,从而能够引发读者对当代社会的进一步思考,有其独到之处。
热门推荐
  • 故事会(2016年4月下)

    故事会(2016年4月下)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
  • 灰色染池

    灰色染池

    都说人死如灯灭,可是灯灭了还有太阳呢。这个世界上的人那么多,没人会清楚别人身上会发生什么。别太自负,踏踏实实走好自己的路才能够活得长久。自己独特的能力是用来发挥的,可不是用来欺负人的。行事请低调,万一所表现出来的能耐不是自己的就尴尬了。会一无所有的,包括……生命。
  • 风缘

    风缘

    常越所著的《风缘/宁夏诗歌学会丛书》是《宁夏诗歌学会丛书》的其中一部,选取了作者长期以来创作的诗歌,抒发了作者在人生长河中的经历和感叹。作者文笔自然纯朴,如叙事般娓娓道来。书稿作者常越,现为刊物《贺兰山》诗歌编辑,作品发表于《绿风》《朔方》《西部》等报刊,并获得相关奖项。其作品感情充沛,从中可看出作者对生活的一些思考。
  • 学霸有点甜

    学霸有点甜

    文案一:★南高的盛行,成绩好,样貌好,人称“三好学生”。无视一众校花迷妹的示好追求,偏偏看上了数学极渣的顾锦言。★文案二:高考成绩出来的那天新闻炸了。报道一:盛行是北城的高考状元,但被扒出是盛世集团总裁的私生子。报道二:顾氏千金顾锦言是全市第二。报道三:以上两人恋爱了。【我想和你一起成长,然后变成最好的我们。】缘更,校园治愈系。
  • 刀戈弄影

    刀戈弄影

    我不曾伤人,为什么你们要来伤我?我不想流泪,偏偏又泪流不止。难道要如贤者所言,去爱戴害你之人,做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不,我只是一个凡人,一个拿起刀就放不下的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外民间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中外民间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余生里的浅月湾

    余生里的浅月湾

    我从来不相信缘分,因为那只是留给幸运宠儿的说辞……——三禾列车驶入轨道,忽地漆黑一片,继而传来隆隆隆的声音,没过多久,声音又逐渐消失,光明再次回归时,那股刺眼劲儿逼得旅客急忙用手揉揉眼睛,再微微张开,才能再次适应。此时正是饭点,空气里飘荡着混杂的香味,农家小炒、泡面、牛奶以及松松软软的面包所散发出的香味,在空调的催使下,这股香味不断发酵,变成了一种青春的味道。那是记……
  • 时光她曾温柔过

    时光她曾温柔过

    我希望无论过去五年十年还是二十年都能记得在我骄阳似火的年华里曾心仪过这么一个美好的少年因为他爱过痛过却还是忘不掉他青春的喜欢简简单单我们的故事只讲了一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