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35000000706

第706章 波澜不惊

成都城内的各种对于刘封事件的各种舆论,依然在发酵,各方也开始了自己的动作。但是,此事在刘备的默许之下,经过尚书台、左将军府和御史台的运作之后,相信是不可能掀起太大的风波的。

第二天一早,御史台的意见已经出来,李严向刘备上书了。御史台虽然是维护刘禅的,但是对刘禅动用的语气依然是很严厉的。

御史台严厉批评刘禅,世子即使身具有征调蜀汉任何一位将军和太守麾下所属军队的权力,但是并没有可以任意处置他们的权力。所以,副军将军刘封虽然是有违抗征调令之嫌,但是这并不足以构成擅自杀害他的理由。

但是鉴于世子年纪尚幼,加之如今只身在外统兵作战甚为不容易。所以,御史台提请汉中王刘备,应该立刻传旨给世子刘禅,对他进行严厉的训诫。至于处罚的措施,可以暂缓,等到世子日后战后回到成都之后再做处理。

所以这样一来,御史台的意见明摆着是不想治罪于刘禅了。

刘备的本意本来就是如此,当然立刻就批准了。不过,他的心里非常清楚,这件事情绝对不可能因为御史台的这样一个表章,就会停息下来的。

接下来就是对于关索的处理意见了。御史台对关索的行为,用词较之对刘禅的用语更为严厉,直接说关索是胆大妄为。而且,御史台也把刘禅的部分责任推给了关索,说他不应该鼓动世子刘禅,擅自出动军队解除刘封的武装,结果才会出现了这样的意外。

其实,关索当时远在襄阳城尽忠职守地统帅军队与曹魏对峙,怎么可能鼓动远在荆州南部的世子刘禅去对付刘封啊!这一切都是刘禅自己给鼓捣出来的,关索充其量也只是个执行者而已。所以,关索这个代人受过的哑巴亏,肯定是吃定了。他对于受到惩罚,早就已经有所觉悟了的,否则也不可能去执行刘禅的命令。

不过,御史台最后话头一转,就高谈阔论起来关索的父亲关羽的那一番丰功伟绩了。于是,最终的结论就是,关羽对蜀汉的功绩太大,汉中王应该对他的子嗣网开一面。于是,御史台建议,应该将关索革职,并且将他和军队赶出上庸城回到襄阳城去。

对关索的处理办法,也超乎刘备的意料之外。而且,这样的话,对关索其实近乎没有做出惩罚。他回到襄阳城的话,照样是帮助关兴,不是吗?所以,只要等到荆州的战事完全结束,到时候就是论功行赏的时候,关索曾经立下过重大功劳,重新启用根本就不是问题的。

刘备果然打得好精明的算盘。

于是,对关索的惩戒办法,刘备也准许了。

接下来就是关于孟达的处置办法了。孟达没有关索那样可以“拼爹”的深厚本钱,他的爸更不是李刚可以上央视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猫哭耗子假慈悲,他现在连上成都去面见汉中王刘备都困难。所以,他这个本来想要投机一把的家伙,这下子注定是比较悲催的。

不过,孟达现在是悲催的,但是他可以赌将来。他现在代替刘禅和关索两人承担大部分罪责,将来刘禅当权的时候,肯定是不会忘记他的。孟达现在做的,应该说是一项长远的投资了。

所以,御史台对孟达可就是毫不客气的,将鼓动世子刘禅出兵上庸城的绝大部分原因,都推给了孟达。加上孟达在攻打上庸城的时候,为关索出过计策,于是他的罪名算是坐定了,成为了杀害刘封的重要凶手。

于是,御史台对孟达的议处,当然也是最为严厉的,削官去职,押解到成都充任官奴。其实御史台对孟达还是留情了,都没有将他贬到外地成为奴隶。不过,即使如此,孟达受到的惩处依然是非常严厉的。也就只有等待着世子刘禅,将来能够来解放他了。

而受到这个牵连,刘封事件的另外一个投机者申耽,也被御史台弹劾,活该他倒霉了。

申耽身上一直保持着爵位,御史台建议汉中王削去该爵位。加之申耽出动了私兵帮助关索和孟达攻打上庸,罪责实在也是很大的。而且根据关索的报告,刘封的参加黎新辉也是被申耽的人手刃的。

于是,御史台对申耽也没有留情,要求解散申耽一族的私兵,查抄其家产,将申耽的部族全部迁入成都看管。至于申耽此人,则立刻刑押起来。

御史台对申耽的议处,绝对是要较之孟达的惩罚要重了很多。当然,这其中是有着深刻的缘由的。

申耽一族一直和黎新辉的部族,都是东三郡数一数二的大族,他们几乎是把持了东三郡的权力。如今黎新辉死了,他的部族也在关索和申耽一族的打压之下,几近于土崩瓦解。

东三郡本来有申耽和黎新辉两组的互相争斗制衡,局面还算是可以控制。如今黎新辉的部族不再,那么也就意味着申耽一族即将开启在东三郡的独霸时代了。但是,这是蜀汉政权绝对不容许,也是不愿意看到发生的情况的。

所以,蜀汉方面无论如何,都会想办法对付申耽一族的,而且还会极为严厉地对付的。于是,申耽的投机不但没有取得任何收获,连部族都要被横扫出东三郡了。

这件事,李严的御史台方面,绝对是老谋深算,策划的简直是滴水不漏,不但是在为地方除害,而且绝对可以讨得刘备的欢心。

其实,就是刘禅后面会得知御史台对申耽一族的议处,也肯定会暗暗赞许李严干得好的。申耽确实主动投靠了他这边的,但是那又如何,此人接下来对东三郡的危害性,已经远远大过了他能够提供给刘禅的帮助了。

何况,申耽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地方的土豪而已,对刘禅一直以来的帮助并不大。所以,御史台要乘机除掉地方毒瘤,刘禅肯定是非常乐见的,也就顾不得申耽先前的什么功劳了。

统观御史台的提交的一系列议处,刘备忽然发现,其实对申耽一族的处置办法,才是最为符合他的心意的。于是,刘备当然是非常高兴地也准许了。

然后,刘备重新任命了上庸郡的太守。

绵竹令吕乂获得提升,出任上庸军太守之职。

吕乂,字季阳,在政事方面很有建树,刘备定益州,置盐府校尉,较盐铁之利,盐铁校尉王连请他及南阳杜祺、南乡刘干等并为典曹都尉。吕乂在出任绵竹令之后,能够体恤百姓,政声获得老百姓的称赞,政绩为一州的鳌头。这样的一个人能够获得提升,当然算是名正言顺的。

而且,上庸随着黎新辉的被杀,申耽一族的被强行迁移,必然会出现一番动荡,非常需要一个处事高明的人过去出任太守。而新城郡的情况,估计也会跟上庸军差不多的。所以,刘备特别授权给吕乂,让他出任上庸军太守的时候,暂时代管新城郡的政事。

其实,刘备之所以这样做,乃是出于深思熟虑的。刘封和孟达两人分别出任上庸军和新城郡的太守,结果两人关系交恶,惹出来了多大的事端。所以,为了稳住东三郡的动荡局面,刘备便索性让吕乂集权一下,先将东三郡的局面给稳定住了再说。

从这个任命来看,刘备对吕乂给予厚望。

其实,从吕乂的这个任命来看,刘备再度展现出了他杰出的识人眼光。吕乂这个人确实是个大才,刘禅现在这样使用他,从长远来看,其实还是有些大材小用了的。在另一个时空之中,就是这个吕乂成为了蜀汉的尚书,后来还代替董允成为尚书令,将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

所以,刘备启用这样的一个人,去治理一个不大的东三郡,吕乂绝对是适任的。

但是在得知了刘备处理刘禅的办法之后,各种非议和弹劾刘禅、关索和孟达三人的表章也出现了。这些人当然怀有反对刘禅的目的的,他们在表章里面全都抓着,刘禅才是主使关索杀害刘封的幕后黑手这点不放,并且严厉斥责御史台不应该这样偏袒刘禅,应该让汉中王撤掉刘禅的世子之位。

当然,这些表章全都是要走尚书台这个途径的,也就最终都落到了尚书令法正的手里了。法正冷笑着看完了那些表章,他数了一下,足足有十七本之多,从上面的署名来看,官职都不大,但是几乎都是吴王后的人马。

于是,法正那巨大的权力显现出来了。那些弹劾和非议刘禅的表章的命运,是全部都留中不发。而且法正也在耐着性子等待,如今过来的都是成都城内的官员的表章,成都外头接下来还不知道会过来多少的表章呢!

后来,讨逆将军的行动也没有逃出刘备的预料之外。他确实也向刘备上书了,措辞虽然不算严厉,但是确实遵照了吴王后的意思,对刘禅进行了弹劾。而且他身为王家的贵戚,并未如同一般官员小卒一样走尚书台,他直接通过内府将表章送到了刘备的手里。

吴懿的能力确实可见一斑了。

刘备得到吴懿的表章之后,心里便有些微微恼火起来了,如同法正一样是留中不发了。然后,刘备立刻召来了吴王后,虽然并未训斥她到处拉帮结派,但是很明显地暗示她,如今她已经拉拢了一些人手了,目的也差不多达到了。所以,她现在也应该消停下来了。

而随着刘备的处置办法被传播到了民间之后,成都的士林那些一直对医国院不友好的人,又开始针对医国院了。

然后,益州境内的一些郡的太守,也得到了消息,也相应地上书职责世子刘禅的行为。其中以汉嘉太守的表章最为出格,不仅针对刘禅,而且矛头直指诸葛亮和董和两人。

这份表章法正并未留中不发,而是立刻上给了刘备。

刘备看过之后,立刻明白了法正的意思。这个黄元一直跟诸葛亮不合,甚至根据情报,此人早就已经有了谋反之心,一直在汉嘉秘密组建军队。如今他送上来这份表章,大有试探之意。

刘备便让法正给自己出个可以对付黄元的办法,法正随即推荐了现在的益州治中从事杨洪。杨洪本来是蜀郡的太守,代替出征的黄权回到成都任职的。蜀郡距离汉嘉郡比较近,杨洪对当地的情况比较熟悉。

刘备随即召见杨洪,并且询问了对于这个黄元应该如何处置。

杨洪立刻为刘备谋划了一番。他认为黄元此人凶恶,在当地并不得人心,只要到时候派兵征讨,胜利的难度不大。但是问题就在于黄元战败后的去向,一般认为他会就近投靠江东,但是不然。他必会沿江东下逃走到蛮族地区去,只要派人等在南安峡口阻截,就能够生擒黄元了。

刘备见杨洪说的很有道理,便决定采纳杨洪的建议。于是,刘备立刻给黄元送去了一道撤职查办的令旨。刘备的目的非常明显,逼反这个黄元。

于是,一个月之后,黄元果然造反了。早就被布置在汉嘉郡附近的两个将军:陈曶和郑绰的部队随即出动击败黄元的军队,最终在南安峡口抓住了黄元,将之送往成都斩杀了。

不过,这些可都是后话了。

不过黄元的身死,确实给很多人提了一个醒,更是彰显了刘备维护刘禅的决心。也正是因为这个意外的事件,才最终将反对刘禅的杂音彻底弹压了下去。

同类推荐
  • 活着就为征服世界:蒙古帝国史

    活着就为征服世界:蒙古帝国史

    本书是关于欧亚大陆游牧民族三千年历史的经典作品。少年丧父的铁木真是怎么率领弱小的游牧民族,力克群雄,统一蒙古?他及他的继承者又是如何不断西征,从而创造历史上最大的陆上帝国?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民族兴替发展为线索,勾勒出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在辽阔的欧亚大陆上南征北战的历史。除贯穿全书的蒙古族征战史以外,书中更有狡诈和无奈、残忍与冷酷、情谊与背叛相互交错的人性,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精心动魄、扣人心弦的历史画卷。
  • 魏晋风流十讲

    魏晋风流十讲

    本书以十讲之篇章,通过上百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对《世说新语》这部奇书所再现的魏晋时期的奇风异俗、奇人异事,进行了生动的现代解读,视角新颖,见解独到。一卷在手,王谢旧事,尽收眼底;古风今韵,如月入怀。
  • 谁的红颜,谁的江山

    谁的红颜,谁的江山

    爱江山更爱美人。红颜?江山?作者将为你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红颜究竟是祸水还是美丽的邂逅,历史上究竟是否真的有红颜的存在还是某种虚设,这些问题都会在本书中为您揭晓。
  • 历史不忍细看:世界史

    历史不忍细看:世界史

    《历史不忍细看(世界史)》搜集了54个让世人迷惑不解或有所误解的世界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包括耐人寻味的史料、不忍细读的残酷,以及令人惊讶的谜团。既有震烁古今的大人物、大事件,比如亚历山大大是被毒死的吗?拿破仑是死于疾病,还是死于谋杀?希特勒到底有没有在柏林自杀?又有一些看似渺小,却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且颇具趣味性的小片段,比如喝酸奶能延年益寿是个谎言?古希腊雕塑为什么都是裸体的?近代的欧洲人为什么喜欢戴假发?《历史不忍细看(世界史)》延续了作者一贯的幽默、犀利的语言风格,文笔轻松,内容丰富,可读性十分强。确认过眼神,你与世界之间还差一本《历史不忍细看(世界史)》。
  • 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

    “三藩”是清初耿仲明(耿精忠)、尚可喜、吴三桂三位异姓藩王的总称。三藩问题是清史、满族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涉及满族与汉族、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关系等诸多方面。《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藩之乱》将历史活生生的重现在读者面前,对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代表人物进行了深入剖析;澄清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性质问题、满洲贵族的民族压迫政策问题以及有关人物的历史评价问题。
热门推荐
  • 忽必烈大帝(连载2)

    忽必烈大帝(连载2)

    忽必烈一行人在蒙哥的接应下,很快歼灭了金兵,跟随蒙哥来到了兀良合台的营帐。兀良合台居中而坐,蒙哥、忽必烈、董文炳进来后分列左右,众人刚刚杀了一批金兵,掩不住脸上的畅快之情,和兀良合台说了,兀良合台也拍手称快,直言这是长生天在帮助蒙古。兀良合台又听忽必烈说三峰山已破,完颜哈达正回军向汴梁而来,甚感快慰,痛快地说道:“灭金的时刻就要到了,托雷大王令我们移兵截击他们。各位听令:蒙哥王子为先锋,董文炳殿后,我与忽必烈二王子在中军。所有部队马上准备,立刻出发。”众人早就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听到命令各自回营整队。
  • 永恒的战魂

    永恒的战魂

    战争的苦难和各怀鬼胎让他们过着麻木的日子,他们互相厌憎又相依为命,不战死成为他们每天生存的最高目标。为了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生存下来,别无选择的他们不得不摒弃前仇、恩怨、偏见、狭隘而在王翦的带领下团结一致,在现实的困境中他们认识到了民族存亡的大义,于是义无返顾共同投入到打击日本侵略者、保卫家园、捍卫尊严、为抗战胜利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正义斗争中,用血肉之躯书写一曲曲铁血卫国的悲壮战歌。
  • 念宗

    念宗

    少年躺在房顶,看着漫天群星,微风轻拂,耳边声音传来:”红哥哥,等到大战结束,如果我们都还活着,你想做些什么?“少年沉默了一下,叹了口气道:”我想回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上吧,白莲花

    快穿:上吧,白莲花

    快穿任务者桑晚被自家的那个系统小婊砸骗得把系统升级成了那个据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绝对惊天地,泣鬼神,任务完成奖励无比丰厚的虾米系统后,不仅变得身无分文,还变成了每个位面里的白莲花?!桑晚:系系啊~咱们一起聊聊人生吧?!系统:【宿......宿主,冷静,先放下刀,咱们有话好好说。】桑晚:说!这是虾米系统?!系统:【这......这是白......白莲花系统......】桑晚:呵,还真是没有“辱没”了这个名字啊!系统:【......】嘤嘤嘤,宿主不爱我了,宿主变得好阔怕,主人快来救我!
  • 拳王

    拳王

    豫西四五月的天气比较炎热,常下大雨。靠近汝南府一带,地势较低,雨水一大,常时淹没田野,附近河川再要决口,往往数十百里都成泽国。道路之上泥泞甚深,加上大车往来,所留辙迹纵横交错,最深之处竟达尺许以上,无论车马步行,遇到这等天气都是烦恼已极,加上土匪刀客常有出没,稍有灾荒发生,往来行旅便视为畏途。最难走是,只要接连下上几天大雨,立时东一片西一片都是深深浅浅的水荡。索性一片平川也好,偏有不少坡陀起伏,有的地方深达一两丈,快要吃完,方始笑说:“我弟兄本是一时游戏,如非郝武师成全,几乎闯出大祸。
  • 只待烟火清凉

    只待烟火清凉

    “跟我走吧,我会照顾你。”“我们一起长大,你们一定会帮助我登位的。”“武器终究只是武器,朕怎会对武器有感情?”“你们知道的太多了,只有死人才会让我放心。”凉容,为皇位培养了好武器——清儿和无烟。奈何他们一个当他是兄弟,一个当他是……恋人。冠冕加身后,他痛下杀手,他们仓皇出逃,身负重伤。当无烟死在清儿的怀里,她发誓,此生不会放过凉容。等到烟火清凉,人世苍茫,谁与彷徨?第一次听许嵩《等到烟火清凉》时,我听从朋友的建议,闭上眼睛仔细感受,一曲终了,我却莫名哭了。我所写的,就是当时我闭上眼看到的故事。
  • 凉辰梦槿空人心

    凉辰梦槿空人心

    白梦瑾喜欢了凉辰三年,三年来凉辰一直对他冷若冰霜,正当她打算放弃,突然有一天,凉辰把她堵到墙角,吻了她什么都没说,从此再无踪迹,五年后又再次相遇,
  • 召唤系新娘

    召唤系新娘

    16岁的千叶破解封印,化身变为夜千叶殿下,斗人战魔,所向披靡。男主:终于找到你,我的契约新娘。。。爽中带甜。。。
  • 理论河的跋涉

    理论河的跋涉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六部分:社会篇、经济篇、道德篇、思想篇、党建篇、文化篇。六个部分分别对中国近几十年来的社会、经济、道德、思想、党建、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自己的思考。收入文章多发表在国家核心以及重要期刊上。是一本开卷有益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