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46800000511

第504章 横眉冷对千夫指(二合一)

“这么说,李员外是不肯出粮吗?”刘鸿渐冷哼一声,身后的亲卫营随即抽了刀子。

“你……你身为朝廷命官,光天化日之下敢为盗匪之事吗?”李敬明吓的一哆嗦,指着刘鸿渐怒道。

这些天每日都有饥民前来乞讨,李敬明担心若施舍了米粮会有更多的饥民围堵,一直都把这些饥民拒之门外。

前日有三两个饥民堵在门口就是不走,李敬明便着家丁把这些人乱棍打出,有一个腿都被打折了。

知道这伙儿官兵来者不善,李敬明还以为这所官兵是因此事而来,只是万万没想到,面前看似身份尊贵的年轻人竟然是来抢粮的。

“大家都是读书人,读书人的事儿怎么能说抢呢?太不斯文了。”刘鸿渐知道这货不过是个色厉内荏之辈,随即开了个玩笑。

“这样,你家有多少粮食,做个价我来收购,如何?”刘鸿渐又言。

虽然强抢这事儿他没少干,但先前毕竟都是为了赢得战争,如今他代表的是朝廷、是崇祯,若还是像先前般行事有损朝廷信誉。

“对不住,李某人家中无粮,就是有也不卖!”见刘鸿渐被他一番话说的软了下来,李敬明自以为面前这官爷不敢乱来,随即说话也硬了起来。

“忒,你贼鸟人,莫要给脸不要脸!信不信俺刘六宰了你!”一旁的牛大棒槌还没吱声,猫在亲卫营后边的刘六却是没忍住。

他早便受够了这些地主富户的压榨,见这厮在王爷面前还敢这般放肆一时没忍住。

“你是峰山清风寨的那个刘六?”李敬明在兖州没见过面生的刘鸿渐,但刘六的大名他还是知道的。

不仅知道,这厮还一到晚上便提心吊胆的,生怕自己也如孔员外家一般被这刘六突袭。

但是日防夜防,没想到这厮竟然白日便明目张胆的闯入了他李家,李敬明心中一惊,还倒这群官兵是盗匪假扮的,不由得后退了两步。

“退下,这里哪儿有你说话的份儿!

李员外,还是做个价儿吧,本王只给你一次机会,莫要挑战我的耐心。”刘鸿渐呵退了刘六这莽夫又道。

“既然官爷话都说到了这份儿上,李某人也不吝啬,四两银子一石,卖你一百石。”强龙不压地头蛇,李敬明看了一眼刘六,自知今日之事无法善了,只得服了软。

“四两?你怎么不去抢呀?”牛大棒槌吼道。

“二两银子一石,除却给你留些应急的粮食好度过这灾年,其余的本王都要征用。”刘鸿渐摆摆手示意牛大棒槌退下,下了最后通牒。

他自知虽然由于灾年粮食相比往常贵些,但远没有达到四两一石的地步,虽然朝廷现在不缺银子,但这便宜自然也不能让这无耻的地主占了。

“你……”李敬明被呛了的不知所言,但一众家丁早便成了霜打的茄子,他哪里有半分方法。

“少废话,带路吧!常钰,你负责称重,刘六你带人运粮。”刘鸿渐微怒道,他当当一个王爷如此这般已经算是给足了这李敬明面子。

还若不识好歹,怕是要引得他洪荒之火爆发了。

一众人得了令,自去李宅后院搬运粮食,不多时一袋袋的米粮被流民从后院扛出。

流民个个喜笑颜开,以往灾年谁家还没饿死个把人,低下头来去向地主乞讨还要遭人奚落,如今仿佛翻身农奴把歌唱扬眉吐气了一把,即便进了官府大牢也是值了。

李敬明与一众家丁站在角落旁心都在滴血,自打记事儿起,他李家何曾受过如此对待。

以往即便是到了灾年,官府也从来不会找他们这些财主的麻烦,甚至还会派几个官差前来守大门以防饥民滋扰。

“李大头,怎么样了?官府可来人了?”见刚偷偷派出去报信儿的小厮从后门溜了过来,李敬明脸上一喜低声道。

“老爷,牛知府……”这小厮一脸苦瓜相欲言又止。

“啰嗦什么,到底官府怎么说?”李敬明怒道,官府若再不来来,他李家的粮食便要被拉光光了,而且看这样子,银子给不给还是一说。

这自称什么王爷的,哪有半分掏钱的样子,关键他还一点办法都没有,官府若都不管,他找谁说理去?

“牛知府说他公务繁忙,没空!”小厮一句话差点把李敬明噎死。

这姓牛的,老夫逢年过节哪次不去孝敬他,忘恩负义的东西!李敬明气的一口气没上来竟昏倒了过去。

粮食足足搬了半个时辰,看着一排排喘着粗气的流民进进出出,刘鸿渐的脸色也是愈加深沉。

一个兖州府的小小举人家里,竟然搬出了两百余石粮食,两百余石、将近四万斤呀!

这些地主吃香的喝辣的,家中数百上千亩良田不用交任何田赋不说,还掐着佃户们的脖子,骑在百姓头上拉屎拉尿耀武扬威。

这便是读书人的仁吗?

但没办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年月就是这样,连百姓们都认为读书人就该有这般待遇,他自己一个人去呐喊、去咆哮,又有何用?

大明朝从根儿上便已腐烂,想改变这一状况,一朝一夕必然是做不到的。

“大人,除却给这李宅留了千斤粮食外,共搬出米粮二百一十八石又七十斤。”天将黑时,常钰满头大汗的前来禀报。

刘鸿渐叹了口气,命人取笔墨来亲自写了张收据,盖了印交给早醒过来同样在长吁短叹的李敬明,着他凭此收据去山dong布政司处领取银两,随后便带着一众人出李宅而去。

当晚,看着兖州城内排起数条长龙般的施粥队伍,刘鸿渐心情沉重。

山dong与河nan一样皆是人口大省,只兖州一府便有十数万人,四万斤粮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施粥只能保证人不饿死,即便他以这种方式限量控制,仍然撑不了几日。

是夜,刘鸿渐在兖州府衙思虑良久,提笔写下数封书信,以及不少盖了空印的欠条,第二日一大早便着亲兵骑马送去周边各府县衙门。

书信也很简单,以安国郡王、奉旨钦差之权命令各府县长官,在接到书信那一刻起,配合他分派的京营小分队征收所辖地域内所有士绅家的存粮。

除却给这些士绅留下安身之粮外全部征收,各府衙在得到粮食起每日施粥两次,不得浪费也不可饿死了人。

而那些用了印的空条,便是用来写收据的,为了防止本地官员舞弊,每个分队皆由他手下的亲兵掌控。

任务只有一个,让山dong百姓活下来,为此,即便掏空了此地士绅的粮仓、被士绅们痛骂诅咒也在所不惜。

大明南北,哪个当官的还不知安国郡王的名头,此是个杀官抄家都不眨眼的主儿,得了刘鸿渐的军令,各州县的长官丝毫不敢怠慢和包庇。

不出几天,各地衙门外便都排起了施粥的长龙。

数天之后,整个山dong境内的百姓都知道,曾经造福山xi的安国郡王来了,来拯救他们了,他们的家人再不用饿死了。

吃水不忘挖井人,不少百姓在领到粥后不是先吃,而是把粥放到地上对着碗中的米粥先磕三个头,才给家中老小食用。

百官讲气节,百姓讲义气,这是救命的粮食,谁救了他们,他们就记得谁,感恩一辈子。

与之相反,在山dong境内的各大地主全部遭了秧,不仅承继数代的土地要被收走,连带存了数年的米粮也要收征收。

往日里和和气气的州县长官甚至对他们避而不见,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他们对刘鸿渐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各地有功名在身的地主写了联名信要入京敲那登闻鼓。

另有一些怒极的士绅甚至派家奴以人类排泄物袭击了官兵营地,京营兵杀人如麻,哪儿受过这气。

一顿军棍之后顺藤摸瓜,找到了闹事的地主,硬生生让这厮吃了一坨才肯放过。

但山dong境内的难民实在太多了,士绅地主家的存粮已经捉襟见肘,而锦衣卫报江南的米粮最少还需六七日方可运抵。

刘鸿渐在兖州府衙门愁的不行,昨日东厂送来崇祯的密旨,信中崇祯说了山dong士绅结队弹劾刘鸿渐之事。

朝廷百官闹的沸沸扬扬,但对于此崇祯并未加以苛责,也并未褒扬,只对刘鸿渐说了四个字,百姓为要。

刘鸿渐看完了信便心中一暖,虽然事儿是他办的,但这锅最终还是崇祯来背,毕竟他只是崇祯的代言人而已。

相比自己,崇祯承担的压力甚至更大。

“王爷,如今山dong境内各州县士绅大户家的存粮虽大部已被征收,但还有一家,若是能尽取这家人的存粮,缺粮之危必然迎刃而解。”

兖州知府牛淳见刘鸿渐为粮食之事发愁,低着头轻言道。

“还有哪家?何以先前不说?”刘鸿渐皱了皱眉,在兖州府呆了这十几日,他越来越觉得这姓牛的不是什么好官。

“这……有是有,只不过若动了这家恐天下大乱,即便是王爷也不见得能担待得起,是以下官……”牛淳言语间带着恭敬,但话里的意思却又透着轻视。

“啰嗦什么,到底是谁家?”刘鸿渐一巴掌拍在桌子上,他又岂能听不出这厮的话音,只不过他现在无暇顾及这鸟官。

“禀王爷,据卑职所知,曲阜孔家,家中存粮最巨,当为山dong之最。”牛淳见这年轻的王爷上了套,随即低声说了一句。

“孔家?衍圣公?”刘鸿渐脑子里瞬间想起后世孔老夫子的那副画像。

衍圣公,孔子嫡长子孙世袭封号,始于宋,终于民国。

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孔子的儒学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传承千年,百官与百姓皆称孔子为孔圣人,连带着其后世子孙也备受尊崇。

册封孔子后裔也是始于公元前,汉高祖封孔子的第八世孙孔腾为奉祀君,自此孔子后人便有了世袭的爵位。

之后千年时间里封号屡经变化,至宋至和二年改封衍圣公后,一直到民国二十四年,民国政府取消衍圣公称号,改封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足足两千余年,科举以儒学为要,读书人以儒学为天,天下人以儒学为尊,即便是历朝的开国皇帝,也皆是在得到衍圣公的进表之后,方能被天下读书人认可。

曲阜孔家,就是全天下读书人的圣地,更是百官心中的信仰。

怕了吧!想拯救灾民,有本事你便去孔家,牛淳沉默不语,心中却是冷哼。

朝廷丈量土地之事,连带着他老家的百亩良田也一并被征缴,如今见到了刘鸿渐本人虽然他招惹不起,但也能下个绊子过过嘴瘾。

在他看来,即便是陛下亲至,也是不敢轻易动孔家,除非……朝廷不想正常运作了,更别说你刘鸿渐区区一个郡王。

“常钰!”刘鸿渐只沉吟了片刻,便冲着门口大喊。

“卑职在。”听到自家大人命令,常钰步入衙门大堂。

“点京营兵一千并亲卫营全体,两刻钟后军营待命!”刘鸿渐昂声下令道。

孔子有教无类,提倡以仁治天下,他尊敬孔子,他也相信后世很多人都尊敬孔子。

但是,孔子是孔子,其后人是其后人,孔子是圣人,但其后裔却不是,孔子以仁治天下,百姓有难之时,定然不会袖手旁观。

但他的后人,享受着祖宗两千年的福祉,却眼睁睁看着周边的饥民饿殍满地。

仁义?狗屁不是!圣人不仁,百姓皆为狗!

他更知道如果动了孔家的后果,但既然发下为生民立命的誓言,便早已做好千夫所指的准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虽千万人,吾往矣!

至于百官?那是崇祯的事,既然让他刘鸿渐来管这差事,怎么做便全靠他自己的良心。

半个时辰之后,刘鸿渐遣兵点将,向着百里之外的曲阜行去。

兖州知府牛淳眯着眼目送刘鸿渐离去,摇了摇头暗叹这年轻王爷果然愣头青一个。

朝廷,要大乱喽!

同类推荐
  • 寒门破茧

    寒门破茧

    此书不是种马爽文。主角沈不凡没有金手指,在陌生的古代面对不适和各种困境,展现出非凡的坚韧和乐观,最终走向成功。读者随着主角的人生轨迹,对亲情爱情友情以及事业读出自己的理解,品味不同的人生。
  • 回到明末当少爷

    回到明末当少爷

    路远穿越成了扬州府最有钱的富家少爷,本以为悠闲快乐的日子已经来临,没想到这里是明末,崇祯年间,乱世将至,他只有十七年时间好混了。没办法,他只好一边享受悠闲的生活,一边靠着万贯家财,改变这乱世的光景。
  • 独闯史前一万年

    独闯史前一万年

    意外来到一万年前,从一个人的奋斗开始,看他如何建立一个帝国。
  • 汉武挥鞭

    汉武挥鞭

    国际佣兵,京城大学机械和化工双料硕士,脑海里带着京城图书馆的书库,穿越成为幼年汉武帝。1.发展不出体系工业?那就带去体系完整的书库,3119万册够不够?2.没有人才?办上几十年书院够不够?3.儒家意识形态无法撼动?汉初的儒生帽子都被当尿壶,还不乖乖创立新儒学?4.粮食制约人口规模?不会去找土豆,地瓜和玉米?占城稻都能找到,还怕没杂交水稻?5.天灾不断?汉朝抓来战俘是要当奴隶的,修水利,养牲口。6.匈奴的马快追不上?打下大宛你想要多少汗血马?7.交通不便?新中国修桥铺路才用了多少年?8.信息不畅?大汉弄个电报不过分吧?
  • 梓潼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梓潼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梓潼历史悠久,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85)置县。文昌文化的发源地七曲山大庙、汉代李业阙和卧龙山唐代摩崖石刻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三百里程十万树”的蜀道翠云廊穿境而过,核工业基地旧址“中国两弹城”和众多的红军遗址使全县形成了“两城、三山、一水”的旅游风景大格局。《梓潼史话》向读者介绍了梓潼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历程,展示了梓潼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间文化和文物古迹。
热门推荐
  • 斗罗之万界师尊

    斗罗之万界师尊

    一代宅男萧羽,偶然得到诸天穿越系统。从而走上。。。。。一个无敌路
  • 穿越之田园贤妻

    穿越之田园贤妻

    本文一对一,暖宠治愈,各种甜蜜。刚加入光荣的人民教师队伍中的柳一一,在讲台上摔了一跤就穿越了!头上几根毛,身无二两肉;瘦弱如难民,风吹就会倒。对此,柳一一只想仰天大嚎:老天爷你是在整我呢?幸好,跟着他,到了那个温暖的家。有房,茅草屋,破烂不堪;有地,河滩田,庄稼难长;有粮,见缸底,一顿不够;有油,兑得水,几滴油花。对此,柳一一只想再次大嚎:老天爷,还能再穷一点吗?……不过,家里有他,还有娃,就够了。没钱?没关系,利用妙计来挣钱;没地?没关系,赚个满钵来买地;没权?没关系,相公念书来当官。……种树种花做生意,养鱼养虾建庄园。你耕田来我织布,夫妻双双来致富。还有可爱小豆包,田园乐事真热闹。外加一个金手指,泪滴变成美珍珠。
  • 叶罗丽精灵梦之色彩的语言

    叶罗丽精灵梦之色彩的语言

    她是一个公主,曾经喜欢红衣的公主,可是有一日过后,她不再穿红衣。"你是谁?为什么会进入繁璃殿?""我是……"她的梦里总会出现一个仙子,可是她不记得自己以前的生活有他。她不想有人来打扰她平静又孤寂的生活,可是有一天,一切都在变化,让她猝不及防她那些被尘封的记忆在一点点回归……这个世界在变,连她,也不知将来会如何……"不管你是我的谁,若是为不相干之人伤我一分,我便永不原谅!"PS:男主未定。角色与原角色有很大不同,不喜勿入坑,也不要恶意刷低,谢谢。
  • 艺术走廊(走进科学)

    艺术走廊(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唤醒大脑的巨人

    唤醒大脑的巨人

    人的八种智能的潜力十分巨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目前在学校里常用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考核学生。学者们对事业成功者的研究发现:事业成功者大多是右脑功能较强者,右半脑起着控制行为、产生情感、艺术欣赏的作用。是发明创造的源泉。甚至有人提出:“人脑有80%的潜能为开发.而开发的重点是右脑。”只有左右脑平衡、沟通和互补,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人脑的潜能,左右脑功能开发得都比较好的人是最聪明的人。
  • 塞外奇侠传

    塞外奇侠传

    本书为梁羽生取材自蒙古民歌中,女英雄飞红巾的传说创作而成。连载时名《飞红巾》。梁羽生在一贯擅写的塞外民俗风情之外,更赋与异族儿女更深刻的人性刻画,呈现不逊於中原豪杰的侠义气魄!作为承上启下的作品,本书主要讲述了杨云骢、飞红巾和纳兰明慧之间的渊源。前接《白发魔女传》、后接《七剑下天山》,同属天山系列。
  • 阳宅三要

    阳宅三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书后我杠上了病态男主

    穿书后我杠上了病态男主

    刚穿进书里时余周舟:“这个男人又妖又作,所以他一定不是男主”系统:“……”后来的余周舟:“夭寿了,他居然是男主,麻麻谁来帮我拉剧情”系统:“……”妖孽病娇神经病男主VS表面高冷内心哔哔机女主。
  • 老人仓

    老人仓

    《老人仓》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力作,它大胆地触及了当代农村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小说的主人公、退居人大主任的原西峰县委书记郑江东是一个为党和人民奋斗了一生的老干部。当年他雄心勃勃、以雷神爷的脾气和铁一般的党性原则在全地区县委书记中闻名。为了解决西峰县的旱情和一百多里外的海滨城市的供水问题,他冒着很大的风险,在西部山区修建了老人仓水库。他也做过错事、冤枉过一些好人。也受过“左”的影响,在“文革”中也吃过苦头、遭受过挫折,渐渐地,他的党性原则在不知不觉中淡漠了,尤其是从县委书记退居人大主任以后,他觉得自己老了,该以真正老人的标准重新判断世界上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