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2900000025

第25章 点滴芭蕉心欲碎 声声催忆当初(1)

瞿东山轰炸金陵的日期预定于8月17日。但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之日,各大报纸便刊登出瞿东山突发重病,住进医院的消息。

而民间也有另外一种传闻,说瞿东山不是生病,而是遇人行刺。更有一种说法,说瞿东山其实已经被刺身亡,只是瞿家为控制局面,密不发丧而已。

中秋佳节这天,金陵反常的天热,坐着也会出身汗。金陵罗府的宴会厅里一派热闹景象。虽是小型家宴,家眷、司机、卫官也足足摆了数十大桌。十几台大吊扇一齐开动起来,送着阵阵凉风。身穿白色制服的侍者们跑进跑出,流着满头大汗。

罗臣刚特意派飞机从西南购买了两只象征团圆的神龟鱼;赵燕婉也特意订购了一个六斤重的大月饼;施馨兰更是把金陵最有名的西洋厨师叫进自家厨房。

桌上摆满高级厨师做的名菜,盘子旁边摆放着菜名和厨师的资格证明。面对一桌山珍海味,罗卿卿却没有什么胃口。一来因为害喜,二来想到瞿东风这时正孤单一人,心里忍不住难过。

南天明作为卿卿的男友,也被邀请赴宴。罗臣刚特意让南天明坐在自己身边,一边吃饭,一边道:“你对瞿东山突然住院,如何看法?”

南天明道:“这个时候,是瞿东山在瞿军打翻身仗的最好时机。如果没有突发事件,他不可能离开指挥部,去住医院。”

罗臣刚点头:“平京方面发来消息,瞿东山的确遭遇枪杀,命悬一线。依你判断,这场暗杀,谁是幕后操控者?”

南天明知道罗臣刚心里应该已有答案,如此问,无非想考评他的断事能力。有卿卿在场,他有点犹豫,但是还是如实回答道:“瞿正朴中风入院,瞿家军政大权由瞿东山暂时代管。瞿东山一向跟瞿东风不睦。如今瞿东风被囚金陵,瞿东山自可利用瞿军的轰炸机让瞿东风永远回不了平京。而最便于暗杀瞿东山的人,理当在瞿军内部。那个幕后操控者是谁,自然不言而喻。”

听到这话,罗卿卿手里的叉子蓦地滞了住。

罗臣刚满意地点点头:“所以,我一定要将这个人扣留在金陵。在我眼皮底下做阶下囚,居然也能走这么漂亮的棋路,就是给自己杀出了一条生路。”说着,慨然一叹,道“人才,不能说不是个人才啊。如果不是瞿正朴的儿子,不管花多大代价,我都会把他收归己用。可惜,他天生注定要与我为敌。当今局势,内战一触即发,如果把这只老虎放回去,简直不啻白送给瞿家几个军的兵力。”

南天明看了眼卿卿,见她滞着手里的叉子,嘴唇几乎要咬出血来。罗臣刚一向行事缜密,在饭桌上谈这番话,想来也是有意说给卿卿听,让她死了对瞿东风的心思。

家宴过后,到了赏月的时候。趁着大家陆续去了后花园,罗卿卿邀南天明进了自己的房间。

她房间里添了一株石榴树,甚是显眼。细瘦的枝条已被一个个咧着嘴的红石榴压弯了腰。她伸手、摘下一个石榴。用手绢慢慢地擦着石榴的皮壳,道:“没想到,我们的计划还没完成,他倒自己先动手了。”

南天明叹道:“这就是瞿东风啊。”

她一笑:“是啊。这就是瞿东风。”她把擦净了的石榴装进手袋,无意间瞥过镜子,看到自己的小礼服旗袍上、一朵朵湘绣的石榴花,艳得好像能飘出香味一样。

可是,那瓣瓣红色也象血一样、刺着人的眼。

一恍惚,贞贞的小脸竟在记忆里浮现了一下。想到,在平京那时候,那个孩子仰着小脸问她:妈妈哪去了?片刻的回忆,让她浑身冒出冷汗。

想到腹中自己的骨肉,她轻轻按在小腹上,想起他那天说他们三个已是密不可分。于是,她苦笑了下,想:跟他那样一个人密不可分,他们母子的命想来也就注定了多艰二字。

坐在后花园里,一家人分食过月饼。看着月亮,有些百无聊赖,静雅便提议去秦淮河畔,说在那里看月亮才有金陵的味道。这是事前跟姐姐私底下商量好的计划。

罗卿卿于是附和道:“常听人说,在金陵赏月最好的去处当去望月楼、玩月桥。可惜,在金陵这么久,却从来没有在八月十五去过呢。”

赵燕婉瞥了眼卿卿:“你这孩子就是长不大,这么大的玩儿兴。八月十五还往外面乱跑什么。”

罗静雅凑到施馨兰身边,轻轻扯了扯母亲的衣角。从小收养静雅,又没有自己的子女,施馨兰对这个养女有份特殊的宠爱,于是口气温婉地帮腔道:“孩子多大都还是孩子。难得他们年轻,还有这个兴头。我看,还是让他们去吧。”

见施馨兰开口,赵燕婉便不好再阻拦,毕竟施馨兰平日对她也算处处理让,她也就不能不给别人面子,于是对卿卿道:“你爸爸同意了,我们就没意见。”

刚才听到卿卿说出望月楼、玩月桥,一些尘封很久的记忆,不自觉在罗臣刚心里冒出来。便想起那一晚,玉人同游,结伴中宵。虽然风流南曲早已烟消云散,如今想起还是难免有一丝长桥西风的感慨。

心情有点乱,便懒得多说话。虽说直觉感到,女儿们这时候要出去,多半不只去赏月,不过他也不相信小女孩家能搞出什么名堂来,便摆了摆手,道:“去吧。不可回来太晚。天明,帮我把她们俩看好。”

秦淮河上桨声灯影,人语嘈杂。

华灯璀璨的彩舫间,黑漆漆地划过一只板船,船头上坐着一个歌女,想是已做完了生意正回去。她手里拉着胡琴,嘴里唱着给自己听的小调--是时下正流行的一首歌谣:“八月十五是中秋,有人快活有人愁,有人楼上吹箫管,有人楼下皱眉头。”

那凄凄凉凉的调子跟着流水滑了好远。

余音袅袅地缠在罗卿卿耳际。水畔船上的热闹似乎都是别人的事,她只觉寂寞,不安也更加的甚了起来。

登上望月楼,南天明留在楼中,她和静雅则从另一侧楼梯走向后门。出了门,坐上南天明给她们准备好的汽车,直奔卫戍司令部。

临出望月楼的时候,静雅特意买了一碟浇了糖桂花的小糖芋头,说:拿给章砾吃。

罗卿卿挑了一盒月饼,想带给瞿东风。可是“团圆饼”拿在手里,越发觉着心里沉甸甸的,索性又放了下去。

夜空似海,圆月如盘。

瞿东风隔着窗户上的铁栏杆,遥看着天上一轮明月--白豪千丈,散作太虚一色,满天星斗都尽失了光彩。不过,也是何等清冷孤单。

崔炯明走进屋,把平京发来的电报递过来。上面说瞿东山情况恶化,性命堪忧。

瞿东风想斥责一句:不是交待过,只至受伤,不取性命。话到嘴边,又懒得说了。觉着实在虚伪。

他摆了摆手,让崔炯明出去。一个人,继续站在窗前赏月,泪水突然地掉下来。他努力抑制,反复痛骂自己虚伪,然而,眼泪还是不可抑制,直至让他不得不用力捂住脸,咬紧牙关、无声地痛哭起来。

来到卫戍司令部,静雅留在章砾的办公室,罗卿卿则去了软禁瞿东风的套房。

敲开门、走进去,见到她来,瞿东风一脸高兴,可是她总觉着他的笑容有点勉强。看着他眼里的红丝,她问道:“怎么精神不大好的样子?”

“没事儿,这两天休息得不大好。”

她想说:是为除掉你大哥睡不着吧。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事已至此,这种话实在多余。片刻沉默里,有点找不到话题。她便想起手袋里的那个石榴,掏出来、递给他。

一枚红通通的石榴、立刻让冷凝的空气溢出一缕熨暖的甜香来。

他一向不爱吃石榴,嫌它子多肉薄;可是,他喜欢剥石榴,看着她吃。

亦如小时候一样,他接过石榴,帮她剥开粗拙的皮壳。几颗石榴籽儿迸了出来,她忙伸手接住,那一颗一颗莹润如玉的粒子、便好像滚到心里去,滚出一片又酸又甜的石榴红来。

小时候,厢房外面的石榴树在整个胡同儿里最出名,籽儿是晶莹剔透的白色,咬在嘴里蜜一般甜,大家都叫它“冰糖石榴”。她贪吃石榴,又恨那又坚又硬的皮壳。每次石榴结果儿时候,就盼着东风哥来,他手大、又有劲,一拨就开了……

以前,她总纳闷那么好吃的石榴为什么偏有那么粗拙的壳子。

这一刻,忽地恍然,要是没有壳子的坚硬,又怎能珍藏住那一粒一粒晶莹剔透?

“你到底是不相信我,能救你出去。”她道。

他脱口道:“这潭污水,你趟进来干什么。”说罢,把剥好的石榴放进她手里,“你只要照顾好自己和孩子,别让我担心就好。”

“其实……你只要再多等一天,就不至于非走到那步。”

“唔?”

“天明给我介绍了一家报社,里面的社长跟鹰国驻金陵总领事馆的人很有交往。前两天我托他请领事馆的一等秘书詹姆森吃了顿饭。鹰国和崎岛国正关系紧张,詹姆森听说是营救你,立刻向大使做了报告。今天鹰国大使就回复说,他已经跟政府联系过,鹰国答应马上向我父亲施加压力,放你出去。”

他盯看着她:“这样的良策,是你想出来的?”

“是南天明。”

“南天明?帮我?”

她看着他的一脸怀疑,淡淡苦笑了下:“我跟你说过,天明跟你不是一样的人。他说:如今能遏制内战最直接的法子,就是我跟你结婚。”

他托住她的下巴,端看着她:“怎么这样一副表情。好像不情愿嫁给我?”

她低下头,细细看着手掌心里他给剥好的石榴:“风,走到今天你就不要问我这些话了。当初喜欢上你、是我自己选的;怀上这孩子、也非你强迫。即便如今,若我想离开你,那天见到你跟胡冰艳……也就离开了。我一向是眼里容不下沙子的,明知道被你利用过,明知道跟你不是一类的人,还是留下来。这样跟自己别扭着,又是为什么?不过是因为……爱着你。”

“卿……”他咬住牙根。喉头挤上一股温暖、又苦凉的滋味。他握住她的手,让两个人的手掌包住那枚剥开的石榴。

“风,你以前说过,女人难成大事,是因为瞻前顾后、想得太多。我也同意你的说法,可是我亦不后悔。我纵然爱你,亦不想你成为我全部的世界。我的世界里,除去爱情,还有亲情、友情,还该有自己的理想。天明一路都在帮我,他告诉我: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可爱的人。我本来是眼睛里容不下沙子的。可是,他让我知道,既然选择了爱,就不能不学会包容。我不能为了你,背叛那样的朋友。我毋宁用那封信跟他交换营救你的法子。也许在你眼中,这是优柔寡断,可是我宁愿守住这一点优柔,让自己的良心好过些。”

他听着她的话,看向窗外的月亮。天空浮动起云影,圆团团的月亮被云影缠绕住、泛出淡蓝颜色。蓝得有点冷。

他道:“记得我刚参加陆军学校那时候,在心里发誓定要以正义之师统一中国,救民族于危难,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后,打仗杀人、杀人打仗。也就慢慢明白了,春秋无义战。私欲和理想本是一张纸都不隔的。”他揽住她,“卿卿,你自以为已经长大,以为可以肩负很多事情。其实,在我眼里你还是个孩子。只有天真的孩子、才会为那些所谓崇高的理想激动不已。不过,我最爱的也是你这份天真。我已经深陷进去,只有看到你,才能透一口气。”

他口气轻松、带着一贯的宠溺,神情里却透出疲惫和无奈。她忍不住心疼,放下石榴,搂住他,靠进他怀里。这一段时间的疏离,让她几乎有点不习惯他的宠溺,这一刻,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是这样贪爱。

也许,内心深处也想做他永远的姑娘。只是,这个身家,这个时代,又爱上这样一个在风口浪尖上拼命的英雄,她不能不清醒,不能让自己却步不前。

就象晶莹剔透的石榴要给自己披上粗拙的壳子。

“风,我爸爸并不想马上放你出去。虽然你大哥对你已不是威胁,鹰国人那边我还是要再托人跑一跑,总要尽快把你放出去。明天,泠姨就来金陵了。不能让她太着急才好。”

金陵罗府。

后花园的赏月因为少了年轻人,散得很早。罗臣刚回到书房,把等候在偏厅的何浩笙叫进来。

何浩笙道:“据可靠消息,平京和平请愿团20名代表已乘上火车,明天到达。”

罗臣刚道:“这20位客人我们要好生‘迎接’一番。”

何浩笙知道罗臣刚所说的“迎接”是反话,便问道:“总司令有何吩咐?”

“平京很多人认识你,此事你不宜出面。我会交代陈殊民去办。”

陈殊民是京金铁路调查统计室主任,真实身份是罗臣刚的特工,一向以心狠手辣著称。何浩笙不由道:“总司令,瞿太太也在同一辆火车上。恐怕有被殃及的危险。”

“崔泠?”

“是。瞿太太只带了一名副官和一个丫头。也乘了这辆民用列车。想来不想让太多人知道她来金陵。”

打火机“噗”地窜起一簇火苗,罗臣刚点燃一只雪茄,悠悠吸了一口,道:“她来金陵又能如何。没有必要为个无足轻重的女人影响计划。”

一场连夜的秋雨浇凉了一整天的燥热。

火车驶进金陵下关车站。几声汽笛鸣响,蒸汽从机车的烟囱里喷出来,将整个站台笼罩在烟雾里。等烟雾略微散去,崔泠打开车窗,宽敞的站台上挤满了各色各样的人,候车大厅门口进进出出着摩肩接踵的旅客。喧哗热闹的景象好像让秋风都变得暖和起来。

她不由起了些感触,二十多年没回金陵,那年走的时候,也是在秋天。下关车站还简陋得很,候车室只是两间小木屋。站台上也没有几个人。满眼都是冷飕飕的秋风。

丫环小玉拾掇好行李,杨副官打开包厢房门道:“太太,该下车了。”

这次来金陵,崔泠只带了杨副官和小玉。不想兴师动众,是怕嚼舌的人又拿当年她跟罗臣刚的事大做文章。

杨副官的话把她从回忆里惊醒过来。小玉递上黑丝绒斗篷。她披上斗篷,罩住一身绣着紫藤花的深紫缎旗袍。

走下车,崔泠扫了眼站台,没有看见一个来接她的人。心里泛起一丝苦凉。金陵是生她养她的地方,可惜,当年为了嫁给瞿正朴,她背逆了父母,放弃了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那个人……现在,被这般冷遇,想来也是合该的下场。

“泠姨--”一声清越,忽然穿过人潮传过来。

小玉眼尖,立刻跳着脚欢喜道:“太太,您快看,是罗小姐啊!”

崔泠顺着小玉的手指看去,果然见到卿卿在候车大厅门口向这边招着手。

正要走过去,忽然,不知从哪里涌过来一队衣装破旧,大包小包的难民,把崔泠身后二十几个从平京来的旅客围起来。一个难民吵嚷着,说丢了东西,非要搜查那些平京旅客的行李。对方平白诬陷、还气焰嚣张,平京旅客自然不服气,两厢立刻争执起来。

崔泠发现那些平京的人里面,有个人似乎是平京兴国报馆的社长马明伦。便问杨副官道:“我怎么看他们有些面善?”

杨副官道:“是平京来的和平请愿团。他们都是平京城里反内战、要和平的老百姓们推选出的代表,来金陵向罗臣刚请愿的。”

知道这行人的来意,崔泠立刻道:“那咱们可要帮帮他们。你去给那个丢东西的一些钱,不要让他们再吵了。”

杨副官走进争执的人群,崔泠则向卿卿走过去。

“泠姨……”罗卿卿快走几步迎上来,一把握住崔泠的手。一时间,只觉有千言万语、又被一股苦涩的滋味堵在喉咙口。不自禁,便想起那时候东风去驻守晋安城,两个女人在双溪别馆以泪洗面的痛楚。

崔泠也忍不住一阵鼻子发酸。看到卿卿,由不得不想到东风,心里立时生起刀割一样的疼。

站台上骚动起来。难民越聚越多,把代表团层层包围住。七嘴八舌的吵骂声乱作一团。

崔泠引颈观望,难民已经筑成厚厚的人墙,根本看不到杨副官的人影。杨副官似乎并没能用钱平息掉争执,自己也被困在包围圈子里。

“打人啊!你们凭什么打人!”

“放开我们!”

人墙里面响起嘶喊。难民组成的包围圈徐徐向候车室移动过去。

事态眼见着紧张起来,旅客们纷纷躲避到旁边。奇怪的是,本该维持秩序的宪兵警察一开始只是袖手旁观,这时候全都隐匿无踪了。

同类推荐
  •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本书是欧·亨利短篇小说一个精选集。其中所选多是欧·亨利优秀的作品,有些篇目甚至被许多教材选入,如《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二十年后》等。欧·亨利是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 蜀山剑侠传(第二卷)

    蜀山剑侠传(第二卷)

    还珠楼主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人物,曾被誉为“现代武侠小说之王”。他的一生,历经曲折跌宕,极富传奇色彩。其作品多达1700万字。他的小说,文笔华美,极富诗情,想象瑰丽,气势磅礴,融合侠义和武术于一体,进行高度哲理化、艺术化的发挥,显示了天纵奇才的宏大气魄。本社经过精心策划与制作,规模推出《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还珠楼主卷》,《蜀山剑侠传》是还珠楼主的重要代表之一。
  • 欧也妮·葛朗台

    欧也妮·葛朗台

    《欧也妮·葛朗台》生动再现了十九世纪法国的外省生活,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特别是刻画了一个狡诈吝啬的暴发户形象葛朗台老头,揭露了当时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 遗产:一个真实的故事(译文经典)

    遗产:一个真实的故事(译文经典)

    本书是美国当代文学泰斗菲利普·罗斯的一部纪实作品,荣获1992年度“全美书评人大奖”,成为非虚构类作品的当代经典。在本书中,震撼读者心灵的,是菲利普·罗斯在照顾父亲过程中的大量心理独白和日常细节,以及不断闪现的这个普通犹太人家庭生活的记忆碎片,时而幽默,时而忧郁,时而深沉……本书视线凝聚的焦点,不再是广阔的社会、宏大的命题,而是罗斯刚刚去世的父亲,一个平凡、卑微的犹太老头。临终前的日子,他的一生像一条浸透了琐碎往事的河,在他和他的作家儿子眼前,半明半灭地流过。父与子之间的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既亲密又陌生,既血肉相连又渐行渐远。当亲人的生命进入倒计时,所有的思索与拷问,所有的惶恐与悲伤,都逼得人透不过气来——哪怕这个人,是以冷竣著称的菲利普·罗斯。作家罗斯和儿子罗斯在《遗产》的字里行间不停地互换,激情与理性时而鏖战、时而讲和,努力还原生活的真相。生活的真相,足以让任何文字都相形见绌,也足以征服全美国最苛刻的书评人。
  • 风吹过:春夏秋冬

    风吹过:春夏秋冬

    20世纪70年代的东北某村,主人公“小燕儿”所在的是一个大家庭,有太姥、姥爷、母亲、二舅、老姨和妹妹。一家人秉持着“一勤二俭三齐心”的精神,日子过得十分平静。春天,一个长得像铁梅的女子来到了他们家,成了她的梅姨;夏末,上山下乡的知青也来了;秋天、冬天,就像风吹过,日子也这样有滋有味地过着。太姥的好闺蜜老卢太姥、爱占小便宜但又是热心肠的刘嫂、给学生们带去新知识新思想的郎老师……一个个鲜明的人物,一起构成了一幅地道的农村生活图景。
热门推荐
  • 陆清河集

    陆清河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下个路口还见你

    下个路口还见你

    “时光匆匆,那年夏天,你穿着白衬衫在操场上挥洒这汗水,我站在这边,歪着头,看着你。阳光撒下,你蓦然回首,扬起微笑。转眼,临近毕业,你还会回来吗?我在下个路口,等着再与你相见——致我们既将逝去的小美好”将笔放下,季微把这封信装好,放在了那第一次遇见的路口“顾辰,下个路口,再见”
  • 明末之无限兑换系统

    明末之无限兑换系统

    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破京,满清扣关,一不小心重生为崇祯皇帝,随身携带着无限兑换系统,朕能怎么办?兑换武器就是干。大明的坦克,航母,战机,潜艇将纵横在地球之上,大明的宇宙飞船,星际战舰,将纵横宇宙!
  • 世纪留言

    世纪留言

    这本书的内容大体围绕着以世纪末文化和文艺思考为中心展开。“世纪留言”这个题目是出版社想出的,是由于这名字有点“苍老”,而作者则还不愿就此开始“苍老”。论辈分,但若从另一个含义上看,它是“世纪”的留言,而不是本世纪中某“人”的留言。这样,也就释然。这个世纪“留言”给后业者的。
  • 鬼马探妃:允奚传

    鬼马探妃:允奚传

    “本大小姐最擅长的就是舞刀弄枪,女扮男装,找找乐子,破个小案,人送外号‘洛阳第一神探’。”倒霉的是,唐大小姐和京城某王爷联了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能硬着头皮嫁过去。没想到某王爷也不稀罕娶,日常互怼少不了,还要看他和小妾你侬我侬,得得得,你度你的春宵,我破我的小案,咱俩互不相干!同一屋檐,朝夕相处,日久怎能不生情?可是小妾怎么办?没想到,某王爷说:我的心上人独唐允奚一人,天地可鉴!(PS:本人的《九渊异录》由于没有灵感所以暂停更新,大家不要踩坑噢⊙_⊙)
  •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之一,这套丛书共收入了8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8部散文集,包括李国文的《历史的真相》、陈忠实的《俯仰关中》、刘心武的《人情似纸》、宗璞的《二十四番花信》、迟子建的《我对黑暗的柔情》、周大新的《我们会遇到什么》、熊召政的《醉里挑灯看剑》和刘玉民的《爱你生命的每一天》。这套丛书是国内第一次将多位茅盾文学奖获奖者的散文以丛书的形式集中呈现,反映了他们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和独特风格。
  • 巨龙之夜

    巨龙之夜

    格瑞姆巴托仿佛永远在酝酿黑暗……红龙大法师克拉苏斯曾引导英雄小队从此地救出红龙女王和她的子嗣,却并未发现潜藏在此处更深的邪恶……再次察觉黑暗力量的克拉苏斯决定亲身对抗。英雄们在命运的指引下再次相聚。浩劫是否真能如诸人所愿尽被消弭?
  • 寻龙天师

    寻龙天师

    我是五千年来最后一个礼官,却因一次意外卷入无休无止的杀身大祸中,从此疲于奔命。真相未死,只是伴着已逝之人沉埋于黄土之下。撕裂历史的迷雾,拨开黑暗的阴云,遥望过去又恍然惊觉,血与乱从未停歇……
  • 海燕

    海燕

    本书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精选散文集。本书收录了《海燕》《春天的旋律》《鹰之歌》《书》《时钟》《人》等数十篇散文佳作,充分彰显了高尔基的革命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对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青少年读者继承红色基因,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 神武侍魂

    神武侍魂

    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山崩海啸,天地惊!在侍魂盛行的世界里,看少年如何执掌乾坤。何为侍魂?侍魂就是侍奉其主的神怪或是灵体,它们有着远超常人的能力,或是风雨雷电、或是飞天遁地、或是力大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