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400000017

第17章 防民之口——复兴社插手文化界1

看过电视剧《潜伏》的读者大概还记得军统特务扮成记者采访国共和谈代表的镜头。其实,当时的复兴社特务们,不仅在重要场合假扮新闻记者,而且为了维护蒋介石的统治,还渗透到了文化界和舆论界内部。不仅如此,复兴社的特务们还千方百计地恐吓、收买与他们意见相左的文化界人士,一旦收买不成,就实施暗杀。不过,大多数的中国人脊梁骨还是硬的,而且,硬骨头的中国人永远杀不完。

民主斗士杨杏佛被刺案

自从力行社建立后,其针对共产党和爱国民主人士的屠杀和围剿就拉开了序幕。后来,为了“攘外安内”,他们的枪口不仅对准了共产党员和无党派人士,还对准了国民党内的爱国人士。一句话,谁反对蒋总裁,就杀谁。杨杏佛就是被杀的国民党党员之一。

1933年6月18日,一个星期天的清晨,上海法租界的中外人士像往常一样闲适地在街上踱着步子,谁也没有想到,一场血案正在酝酿。

只见一辆敞篷汽车缓缓开出中央研究院的大门,车上除了司机,还坐着两个人,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这就是时任中央研究院干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骨干的国民党党员杨杏佛和他的儿子杨小佛。

杨杏佛不仅是国民政府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要员,还是有“民国诸葛”之称的进步人士赵凤昌的女婿,其夫人赵志道也是著名的进步人士。

汽车刚开出中央研究院大门不久,来到上海亚尔培路(现在的陕西北路)附近,突然从街角里蹿出了四个人,将汽车团团围住。随后,这四个人就掏出枪来,朝汽车猛烈射击,司机见此情形,打开车门仓皇逃走。

当那四个人突然出现,将汽车团团围住时,杨杏佛就意识到,这些人要杀害他。前几日,他收到过一封装有子弹头的恐吓信,同时,还有几个朋友告诉他,复兴社要对他下手。只是大家都不知道,杨杏佛的照片已经被复印了很多份,上海市内的复兴社特务人手一份,戴笠放话说:谁要是杀死了杨杏佛,谁就可以得到重赏。

面对密集的枪弹,杨杏佛连忙用身体护住儿子。密集的子弹打在杨杏佛身上,杨杏佛倒在了汽车座位上。法租界内警笛大作,巡捕们纷纷赶来,几名特务四散逃窜。

此时,附近利汉汽车公司的俄国职员贝柯克闻声赶来,奋不顾身地赶到杨杏佛所乘坐的汽车旁,见杨杏佛虽身中数弹,伤势严重,但尚有一丝气息,于是贝柯克跳上汽车,一路风驰电掣将杨杏佛父子送到附近的广慈医院抢救。遗憾的是,杨杏佛因为伤势过重,于当日上午9点20分死亡,杨小佛因为有父亲庇护,只是腿部中了一弹,经及时救治,已无生命危险。

刺杀杨杏佛的不是别人,正是复兴社的特务。那么,杨杏佛为何会招致复兴社特务们的毒手呢?

杨杏佛,原名杨铨,字宏甫,1893年5月出生于江西省玉山县。杨杏佛从少年时期就向往革命,后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在武昌发起了武昌起义,他便千里迢迢前去参军。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杨杏佛任总统府秘书处收发组组长。后来,袁世凯窃国复辟,杨杏佛不愿为袁世凯所用,就于1912年远渡重洋,赴美学习,后在美国获得商学硕士学位。

广东革命政府成立后,杨杏佛一直追随孙中山先生,曾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后来,杨杏佛担任了大学院的副院长和中央研究院的总干事,他倡导教育改革、学术自由,并竭尽全力保护进步学者和民主人士。

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右派发动了一系列针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员的反革命事件,大批共产党人遭到了疯狂的屠杀。杨杏佛不顾笼罩在头顶的白色恐怖,协助宋庆龄、蔡元培等国民党元老一起营救了牛兰夫妇、陈赓、潘梓年、陈独秀等大批的中共党员。

1932年年底,杨杏佛协助宋庆龄、蔡元培等人成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杨杏佛担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干事,负责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日常工作。

在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工作期间,杨杏佛、宋庆龄等人一直向国内外揭露国民党右派的独裁统治以及复兴社的特务罪行,大力呼吁民主和自由。

1933年3月,杨杏佛、宋庆龄等人又发起成立了“国民御侮自救会”,这个组织的目的就是发动进步人士和革命群众,发起针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武装斗争。

1933年4月,杨杏佛等人护送宋庆龄到南京,探望被国民党右派关押的共产党人和民主人士,同时和宋庆龄等进步人士一起呼吁国民党废止***式的独裁统治。

杨杏佛以及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威望,使得国民党反动派越来越恐惧。复兴社数次恐吓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相关人士,未见成效。最终,蒋介石决定派复兴社特务对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重要人士进行暗杀。因为宋庆龄在海内外声望显赫,加上宋家在国民党政府内权势极大,所以复兴社不敢对宋庆龄下手,于是决定杀害杨杏佛,以起到恐吓宋庆龄、瓦解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作用。

1933年4月,戴笠把暗杀杨杏佛的任务交给了上海的复兴社特务头目赵理君,赵理君命令特务过得诚等四人具体执行这次暗杀任务。

1933年6月初,戴笠亲自赶到上海指挥行动,赵理君、过得诚等人组成了特别行动组,他们在戴笠面前拍着胸脯保证“不成功即成仁”。

1933年6月18日,实施暗杀完毕后,过得诚等四名特务迅速离开现场,奔向隐蔽在附近的赵理君所驾驶的汽车,过得诚在慌乱中竟然跑错了方向,其他的特务见过得诚没有跟上来,怕他被租界内的巡捕捕获,立刻拔枪对过得诚连开几枪,随后仓皇逃窜。

特务们刚走,过得诚就被随即赶来的法租界巡捕捕获,随后被送入医院抢救。经过抢救,当天下午过得诚就可以说话了,然而他死活不肯承认自己是刺杀杨杏佛的凶手,坚持说自己是偶然路过此地,然后被特务们的流弹所伤。

虽然过得诚铁嘴钢牙,但也没能善终。当晚,过得诚就被潜伏在法租界巡捕房内的复兴社特务范广珍毒死,杨杏佛遇刺案就此失去线索,成为悬案。另外一个刺杀杨杏佛的主要特务——赵理君也没得到善终,至于他的下场,本书后面也有交代。

杨杏佛遇难后,宋庆龄向国内外发表声明,严正谴责反动派的卑鄙行为。鲁迅、沈钧儒、洪深以及外国友人史沫特莱、伊罗生等文化界进步人士,不顾自己正在被复兴社特务监视,亲自前往殡仪馆为杨杏佛送行。鲁迅还写下了一首感人至深的《悼杨铨》:“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杨杏佛遇难之后,其子杨小佛和妻子赵志道清点他的遗物的时候才发现,除了一张3000元的欠条之外,杨杏佛没有留下任何财产。杨杏佛虽是国民党政府要员,但是他却把自己的收入全部投入到了创办进步刊物、设法营救进步同志等革命工作当中,为革命活动倾尽了所有。

这里再多说几句,杨杏佛遇难后,他的遗孀赵志道以及两个幼子一直靠抚恤金艰难度日。1943年,杨小佛从上海震旦大学法学院经济系毕业,因为战乱,杨小佛一度失业,在1945年12月,进入国民党交通部上海航政局工作。上海解放后,杨小佛被原职留用。1950年7月,杨小佛参加了解放嵊泗列岛战役的随军支前运动,因为表现突出,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颁发的纪念证和上海市海员工会颁发的铜质渡海解放嵊泗纪念章。1979年,杨小佛参与了《英汉大辞典》第一版的编写工作,后来杨小佛一直任全国政协委员,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同类推荐
  • 记忆巡踪

    记忆巡踪

    漫漫人生路,回蓦成篇章。作者毕生的职业生涯,都是肩扛录像机,把镜头对准他人与社会,用胶卷、胶片、录像带、储存卡,留下了社会变迁、七彩人生、壮丽河山、国际友谊等精彩绝伦的艺术长卷,那时的他,几乎是忘我的。退休离岗后,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而后蓦然回首:终于把镜头聚焦自己,追溯昔日的人生足迹,把已逝去的春花秋月、功过得失、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定格在这本自传体的回忆录——《记忆巡踪》中。
  • 愿你是阳光,明媚不忧伤

    愿你是阳光,明媚不忧伤

    如果生活没有阳光,黑夜中依然会有风景,风景中依然会有星光,星光下依然会有小桥,小桥下依然会有渡船,渡船依然会扯起风帆到海角。还有心花,还有希望,这是我们的生活,这是我们的阳光,黑夜中有我们的心灵,心灵中有不灭的阳光。《愿你是阳光,明媚不忧伤》精选《哲思》创刊十年以来最受读者欢迎,最具正能量的文字,霸气传递正能量:我们并不需要向外界索取,而应该在自身内心深处点燃能照亮旅途的阳光,不用点亮世界,能温暖自己欢愉四周就好。
  • 这边风景

    这边风景

    在这部随笔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醉心于湖光山色的江南女作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言。作者在描述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时所流露出的恬静怡然,是最能打动同样有着敏感心灵的读者的。
  • 我见过银河,却只爱你这颗星

    我见过银河,却只爱你这颗星

    July解读粤语歌的文字一直在豆瓣港乐板块人气居高不下,甚至无数拥趸一路追随她到《南都周刊》与腾讯的专栏,2017年豆瓣关于香港回归的热门话题——我的港乐情怀,她的文章“爱在港乐没落时”,高居第一,不到5天就有逾4000人点击喜欢。当代也许没有唐诗宋词等文学供大众抒情,黄伟文周耀辉等鬼才高手可以说就是当代人的苏轼柳永,经他们妙手播弄,无论明恋暗恋苦恋,牵手分手执手,都会有那么一首歌,贴契得好似主题曲。两个人并肩而立观望世间风景,不会比“天荒地老流连在摩天轮,人间的跌宕默默迎送”更加动人;锦心绣口说出来的盟誓,难以比“两鬓斑白都可认得你”还刻骨铭心;热恋时快乐不知时日过,鲜有去到“深爱过谁,一天可抵上一岁”的境界;执子之手追问何为爱情,“定是与你动荡时闲话着世情”;为一段情扼腕,纠结不过“天都帮你去躲,躲开不见我”;念及故人,“闭起双眼我最挂念谁,眼睛睁开身边竟是谁”最难将息;失恋如果痛,就拿“灵魂被抽干,残留着躯干”来镇痛;如果连个悲悲喜喜的对象都无从寻觅,至少还有“要每一根火柴全为这一刻燃烧,就当普天之下情人节只得数秒”在单身的情人节陪伴取暖……
  • 秘密档案

    秘密档案

    1999年5月8日晚上10点,当我刚从外地采访顺道回到江苏常熟老家的父母亲身边时,电话铃突然响起:……你看新闻了吗?北约把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炸了!今天大学生们和不少市民都到大街上游行呢!在北京的妻子告诉我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热门推荐
  • 伤感行旅:郁达夫随笔

    伤感行旅:郁达夫随笔

    《伤感行旅:郁达夫随笔》作者郁达夫文如其人,他那充满浪漫主义感伤色彩的作品真抒真率的胸臆,以一种单纯的抒情方式解剖自我,行文跌宕多姿,宛如行云流水,正反映了他本人坎坷的人牛道路和那个时代的特征,充满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 中国的房价问题

    中国的房价问题

    住房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房价居高不下,何时能降?保障房、高首付、限购能否拉住房价这匹野马?房价究竟与那些经济因素息息相关?
  • 道衍圣凡

    道衍圣凡

    当少年偶得机遇,踏上修炼之途,是福是祸?剧情不在作者掌控之中,谁也不知道未来。
  • 她还一样

    她还一样

    重生十年前,发誓改变自己的艰辛路程。蓦然回首,发现她还一样。
  • 灵厨私房菜

    灵厨私房菜

    结婚是不可能结婚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结婚。童女之身又不能破,只有努力修行才能维持的了生活的样子。进了修真界感觉像回家一样,在这里的感觉比在社会上打拼强多了。修真界各个都是人才,能力又强大,我超喜欢这里的!————徐圆圆,一个山村少女,一个职校毕业的女厨师。突然,一个改变人生的机会放在她面前,代价只有一个:一辈子保持童女之身!!!她会答应吗?作为灵厨,她做的灵食能使普通人觉醒能力!然而怀璧其罪,靠近她的人似乎每一个都居心叵测。她能否应对这些各怀目的之人?她能否在灵气复苏的时代,利用她的技能走出自己的别样人生?(灵气复苏,成长型女强)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夺爱攻略:霸宠独家娇妻

    夺爱攻略:霸宠独家娇妻

    大雨滂沱夜,她大发好心救了他,没想到他却恩将仇报。她用青春去爱了一个遥不可及的男人五年,直到这份爱被磨的分崩离析,她心如死灰的时候,遇到了这个惊艳了她时光的男人。“黎总,你到底看上我哪一点。”乔杉杉皱眉气愤的说道。黎晏北勾唇一笑,“我养你。”她是简单平凡的小小医生,他是商界大佬。他将她宠的上天入地,他说:乔杉杉,这一生我经历的太多,但遇上你,是我最美的意外。
  • 皇上夫君要抱抱

    皇上夫君要抱抱

    她是21世纪音乐学院天才,因一架古筝穿越,成为尚书府不受宠的大小姐。为寻琴,她与狼为伍小心翼翼。一场宫廷夺权的阴谋,她被卷其中,无法抽身。在众人眼里,她是由宫女勾引而上位的心机婊,下贱做作。然而,在他的眼里,她却是他的心尖宠,掌中宝。人人都说他是中了邪,才会对一个身份低贱的她宠之无度,没有下线。而她却希望,他能远离,不要将她卷入阴谋安心寻琴。某日,有人对她深情告白,扬言要将她弄出宫从此逍遥一生,她点头如捣蒜。于是,某男坐不住了,将她压在身下,风雨过后质问。“还敢不敢跟人出宫逍遥?”她如受惊的小鸟,将头摇成了拨浪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代嫁王妃卿何薄命

    代嫁王妃卿何薄命

    他傻的让她心疼,她尽自己所能护着他。为他习武,为他杀人,为他舍琴棋书画,弃诗词歌赋。他本无意帝位,只想草草过完一生。可偏偏遇见了将所有温柔给了他的阮卿,他想要给她最好的生活。他夺了皇位,许她后位。渐渐的,他忙于政务,忙于佳丽,她去找他,他说:朕给你后位,是让你与朕一同治理国家,不是让你整日争风吃醋,像个怨妇。一国之母要有一国之母的样子。直到宫女慌张跑去找他,告诉他,皇后娘娘自尽了。他慌了,撇下文武百官,慌乱的朝她宫中跑去。可早已晚了,鲜血已经染红了初见他时的蓝色素衣。那日,无情帝王终是红了眼眶,怀中人也不会睁眼。一夜,十六岁的云挽卿也终于明白了父皇做的所有事也只为一不归人。
  • 长生在古墓世界

    长生在古墓世界

    天地有大墓,墓生九十九。……………………我从墓中来,到此论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