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43800000028

第28章 努尔哈赤的首任顾问兼汉学老师(下)

就在三人长吁短叹之时,立在他三人背后的龚正陆开口了,

“孟圣人亦云:‘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龚正陆走上前去,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努尔哈齐见是龚正陆来了,忙站了起来,用汉人的礼节向他作揖道,

“先生。”

龚正陆一进来,努尔哈齐就将刚才的蒙语换成了汉语。

龚正陆还了一礼,又分别向费扬古和额亦都作了揖,这才重新转向努尔哈齐道,

“依孟圣人所言,庶民无德,则与禽兽无异,淑勒贝勒理应按照我建州先前定下的法度来处罚那些犯法的诸申。”

努尔哈齐并没有表态,只是自顾自地重新坐了下来。

额亦都也跟着努尔哈齐切换了语言,只听他用汉语反驳道,

“这位孟圣人的这句话说得也太高高在上了,诸申因为食不果腹而越境犯法,怎么就和禽兽一样了呢?”

费扬古附和道,

“就是,汉人不是最讲‘仁义’了吗?”

龚正陆笑道,

“孟圣人所说的‘仁义’,是由君子定下的仁义。”

费扬古道,

“我懂了,这个孟圣人的意思是,从前那个舜自己定了一套规矩,然后自己宣布那套规矩就是‘仁义’。”

“倘或有庶民违反了舜的那套规矩,就是违反了仁义,舜依照他自己定下的那套规矩处罚庶民,这就叫‘由仁义行’。”

龚正陆朝费扬古道,

“舜乃我中国上古五帝之一,淑勒贝勒若想为女真之主,就该向舜虚心学习。”

“孟圣人云,‘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

“‘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这意思就是说呢,舜当初居于深山之中,邻于树木岩石之间,行于鹿豕出入之地,与我建州如今并无差别。”

“可舜每听见一句对自己有益的话,看见一件对自己有益的事时,就马上去施行,这种力量就像江河决了口一样,浩浩荡荡地没有人能阻止得住。”

额亦都道,

“那个舜从前肯定不是住在辽东,他要是住在辽东,肯定也是会越境去朝鲜的。”

费扬古亦道,

“我觉得圣人们讲的道理咱们也不能全听,那三皇五帝治下的庶民都是靠耕种谋生的,咱们建州虽然也种地,但和上古时期全然不同。”

“旁的不提,就说水源这一项,现在佛阿拉城城中的泉井仅四五处,外城的诸申想要吃水,就只能去嘉哈河或硕里加河上凿冰,然后再拿担子挑进城中。”

“这种情况下,咱们怎么能拿三皇五帝的法度标准来要求诸申呢?”

龚正陆道,

“孟圣人云,‘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仁政’就是要让庶民遵守规矩,庶民遵守了规矩,感到了守规矩带来的好处,自发地以先王定义的‘仁义’为准则,这才能使天下受国君治理。”

“如果因善心而放任庶民违法,则不足以治国理政,如果制定了法度却不去贯彻实行,那么庶民是不会自发地去遵守规矩的。”

额亦都道,

“可诸申若是守了法,那就要饿肚子啊,这守法的好处又在哪里呢?”

龚正陆道,

“国家之危定,百姓之治乱,在君行之赏罚,赏当则贤人劝,罚得则奸人止。”

“如今诸申知法犯法,淑勒贝勒理应对违法之人予以惩戒,对遵法之人予以奖赏。”

努尔哈齐终于开口道,

“可是我觉得上回咱们定下的刑罚太重了。”

努尔哈齐的脸有点儿红,看上去仿佛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

“诸申又饿肚子又挨打,那不得更想往朝鲜跑了?”

费扬古赞同道,

“再说了,朝廷现在又发兵来打我们,免不了要抽些诸申去当兵。”

“这一动了刑罚,诸申心里难免就会有怨气,万一诸申在战场上倒戈向敌,那孟圣人能帮咱们向朝廷说理去吗?”

方才费扬古、额亦都与努尔哈齐在一处时,提起明廷的用语是“汉人又来打我们”。

而此刻龚正陆一加入谈话,三人顿时便转了口风。

龚正陆道,

“即使罚得轻些,也不能放任违法之人不管。”

“且带兵讲究的就是个‘令行禁止’,即使要征调诸申为兵员,也应从守法之人中抽选。”

努尔哈齐道,

“那先生以为,用何种刑罚处罚违法诸申最为妥善呢?”

龚正陆道,

“或是罚银,或是服苦役,总之就不能这么不了了之了。”

努尔哈齐想了想,道,

“罚银就算了罢,马上就要过年了,诸申手头都紧,能攒下几个钱的也要留着买明年的春种。”

费扬古道,

“罚甚么都不现实,越境的诸申这么多,他们为了逃脱惩罚,一定会互相包庇,汉人不是就有句话叫‘法不责众’吗?”

龚正陆认真道,

“即便淑勒贝勒要开恩,或是轻判,或是赦免,也要淑勒贝勒亲自对着违法诸申的面儿说出。”

“淑勒贝勒念及我建州诸申困苦,即使庶民行窃,也不忍按律加以极刑,只是稍作处罚,令其服役以代,如此法度存、上下安,方可称为‘仁政’。”

努尔哈齐若有所悟,

“原来上古五帝以前是这样治国的吗?”

龚正陆笑道,

“圣人云,‘隐恶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古代的圣贤之所以能得到庶民的拥戴,就在于他们能采取中庸的态度来治理国家、安抚百姓。”

额亦都道,

“可明明制定了法律却不依法处置,那诸申以后不是会更加轻视法律了吗?”

龚正陆敛容道,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法虽如此规定,但如何加刑,必须以淑勒贝勒的裁夺为准,这便是古人所谓之‘一言九鼎’。”

“若是事事都依照法律一丝不苟地执行,那诸申往后便是受法律制约,而不是受淑勒贝勒掌控。”

“倘或有朝一日,诸申利用法律来攻击淑勒贝勒,或是淑勒贝勒至亲至信之人,那淑勒贝勒又该如何自处呢?”

“法律只是淑勒贝勒治理国家的辅助工具,它必须由淑勒贝勒的意志所决定。”

“淑勒贝勒要做的,就是通过法律定义仁义,让建州所有的诸申都认同法律,这就是孟圣人说的,‘舜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费扬古问道,

“可没有违法的诸申也饿着肚子,他们心里想违法,见到违反的诸申因觅食而被处置,心里只会感到害怕,哪里会认同淑勒贝勒制定的法律呢?”

龚正陆笑道,

“这就要靠淑勒贝勒的赏赐了。”

额亦都道,

“那淑勒贝勒该怎么赏赐来得好呢?”

龚正陆笑答道,

“譬如费扬古方才说这佛阿拉城城中缺水,那淑勒贝勒便可令违法诸申在城中打井,或让他们凿冰送与遵守法律之人。”

“守法诸申通过法律和淑勒贝勒的裁决白白得了一笔‘水’的好处,又怎么会不认同法律有益,又怎么会不感谢淑勒贝勒的恩赏呢?”

努尔哈齐道,

“这不是慷他人之慨吗?我又没有亲自去挖井凿冰,诸申怎么会感谢我呢?”

龚正陆笑道,

“这也是孟圣人说的道理,庶民盖与禽兽无异,只见其表,不见其里。”

“得了好处的人只会想到淑勒贝勒替他们找了一群不花钱的劳力,没有淑勒贝勒他们就享受不到免费的水。”

“他们只会战战兢兢的继续守法,想通过顺从来获得淑勒贝勒给予的其他好处,哪里还会去思考‘为何淑勒贝勒不用凿冰’这样的问题呢?”

费扬古道,

“那要是受罚的诸申想到了这个问题,忽然闹了起来,那该怎么办呢?”

龚正陆道,

“那就出动勇士去镇压。”

努尔哈齐问道,

“镇压完了呢?”

龚正陆道,

“带头的当众斩首,从者一律贬为‘包衣阿哈’。”

“包衣阿哈”即指女真部落中的奴仆,一般来源有三种。

一是由诸申转化而来,譬如平民犯罪,被发落为奴仆,或是穷困欠债,将妻子儿女典卖为奴。

二是家生奴婢,包衣阿哈世代为奴,其所生子女则依旧为奴。

三是战争掠夺的俘虏,女真各部落之间时常互相征伐,掠取对方部落人口为奴。

由于包衣阿哈是主人的私有财产,所以他们既可以被馈赠,也可以被买卖。

万历十五年的建州女真还没发展出八旗,自然也没有“包衣旗人”和“旗下家奴”的概念,龚正陆口中的“包衣阿哈”只是等同于女真部落中的底层奴隶。

努尔哈齐道,

“那要是有诸申想到了这个问题,却并没有闹,只是不愿再臣服于我建州,那该怎么办呢?”

龚正陆笑道,

“那淑勒贝勒就该给这样的人官爵,他当了官,自然就再也不会反对淑勒贝勒的法律了。”

额亦都好奇道,

“那个舜从前也是这样做的吗?”

龚正陆点头笑道,

“也是这样,《论语》中云,‘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皋陶造狱作刑,却能与尧舜禹同列‘上古四圣’,依照的便是这样的道理。”

努尔哈齐感慨道,

“我得之先生辅佐,便如舜举之皋陶。”

努尔哈齐此言一出,便意味着处罚违法诸申已成了板上钉钉之事。

额亦都与费扬古劝了努尔哈齐好半天,却落得这样一个结果,不禁都有些悻悻。

费扬古道,

“龚先生的处置只能应付一时,若是建州的困窘无法解决,任凭淑勒贝勒如何处罚,总会有诸申再冒险跑到朝鲜去。”

额亦都赞同道,

“是啊,外患未平,诸申要是跑得多了,人丁流失也是一大隐忧啊。”

努尔哈齐朝龚正陆问道,

“朝廷近来屡屡向我建州挥师进军,不知先生可有退敌良策?”

同类推荐
  • 一朝东水逝

    一朝东水逝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一支在混乱中被打散的小队伍,几个投军的同乡老友,面对波谲诡异的清末乱世,他们该何去何从...
  • 大明有个西药铺

    大明有个西药铺

    什么?大明没有西药铺?医学院高材生张本草,魂穿大明,难道就只能靠一张贱嘴生存?不会诊脉,但会看B超啊!不会写药方,但懂抗生素啊!不会针灸,但手术刀玩的溜啊!只要给我个西药铺,我可以立马起飞......“叮铃铃~~您有西药铺送到”额......这么巧吗......那就......起飞吧......内,除八虎之祸;外,荡四海之寇;外放,平息宁王叛乱;回宫,陪着皇帝荒唐。“嘘!别声张!我是张本草,我在大明有个西药铺!”
  • 大汉钱潮悠悠情

    大汉钱潮悠悠情

    小说以西汉武帝时期六次大的钱币改革为背景,讲述的是在币制改革的过程中,传奇人物使君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最终成为一代铸币高手的感人故事。系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中国金融文学奖获奖作品。
  • 三国之极品家丁

    三国之极品家丁

    穿越三国,偶得异能,却发现还要去二乔家里做家丁....家丁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 明末山贼

    明末山贼

    回到了大明,成了一个山贼。为了生存,拔刀出来,刀锋所指,即为抢夺对象!地主,抢。士绅,抢。贪官,抢。抢出一个历史,抢出一个未来。子坚语录:跟着首长,有“肉”吃。
热门推荐
  • 红尘安得人无忧

    红尘安得人无忧

    苏无忧爱了五年的人,眨眼之间便要她去死。赵慕白要那至高无上的地位,可以对她虚情假意,无痛无爱。苏无忧爱他,可以为他生亦可为他死。一入红尘不由己,世间安得人如意?他死她亡,当真心中所喜?
  • 无限穿越之打破次元壁

    无限穿越之打破次元壁

    想不想进入二次元?想不想要二次元的萌妹子?来自中二病作者的穿越幻想!现在开始.....书友群号:881748938,欢迎来提建议~阅读警告:前十章毒点颇多,慎重观看,不喜勿喷。(因为第一次写,纯粹在练笔,嘿嘿。)
  • 诡战(第一卷)

    诡战(第一卷)

    某大四男生鬼打墙进了女厕,从此离奇的事件接连发生,胆小的怕胆大的,胆大的怕不要命的,鬼有什么好怕,他们一群大男孩拿着玩具枪玩起了抓鬼游戏,然而当女鬼真的现露真身,游戏才真正开始……有人这样描述悲剧:作者在读者面前一点点精心构建了一个精美绝伦、人见人爱的花瓶,然后挥动铁锤把花瓶砸的粉碎,这就是悲剧。我在“诡战”中也向花瓶挥舞起铁锤,但粉碎的是铁锤。
  • 天也不懂情

    天也不懂情

    惊为天人的宣凉薄琴与祝华林在一次邂逅互生爱慕,怎奈却是有缘无分的苦命鸳鸯,阴差阳错之中,薄琴误嫁痴傻郎,悲泪成河;稀里糊涂,华林错娶知府女,不知所以。一切只因他们命运相克。
  • 以刀代足

    以刀代足

    忍耐是髓精,努力才出彩。意志决定了生,行动终会踏破天命!!!
  • 妙臂菩萨所问经

    妙臂菩萨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民国奇谭?午夜怨伶

    民国奇谭?午夜怨伶

    她,乔绿意,曾是名动京城的戏子名伶,嫁入苏府当十二房姨太后诡异惨死,接着府上的人接二连三离奇死去,是鬼魂作祟还是蓄谋已久的报仇?今年是顺天府改名京兆地方的第一年,冬天,雪下得很大,飘飘洒洒,身量稍矮一点儿的,走在路上就等于半个身子陷进雪里面去了。你说这朝廷吧,也怪,顺天府叫了几百年,老百姓早就习惯了,结果一改朝换代,名字又给换了,叫什么京兆地方,又拗口又记不住,要不干脆就叫京师,皇城,北京城,嗨,多顺口!哦,错了错了,现在不该叫朝廷,应该是叫政府了,民国政府。朝廷,那是前清的老称呼了。
  • 狂人进击

    狂人进击

    人类的大量繁衍压缩了其他动物的生存空间,打破了生态的平衡与物种多样性,于是自然界启动了他的负反馈调节机制,一种奇葩病毒悄然诞生了.....这里面又有什么机遇和挑战呢?什么?!病毒能让人更加劳累?什么?!病毒让人随时会变丧尸?尤其是过度劳累的人?什么?!不是丧尸是狂病?为什么人们都喜欢把病人叫做丧尸?什么?!丧尸是有着有媲美狼的智慧的食肉动物,但很容易打死?什么?!挨饿吃草根树皮时能抑制病毒?而且还能使正常人力气变大?吃普通食物在劳累的时候更易得病?什么?!一个顶级丧尸能够刷的一下复制出其他的丧尸?
  • 道理越简单越好

    道理越简单越好

    一点改变,人生从此不同,原来我们还可以这样活,处理难事其实很简单,不要总想着求人,自救就可以。同一个故事,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经历和心情,必须有不同的感悟。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时有简短的悟语,它将和你作无声的交流,读过之后,豁然开朗或会心一笑,也是一种乐趣。
  • 侠岚之今世果

    侠岚之今世果

    上一次大战后,破阵统领牺牲,假叶不知所踪,穷奇唤醒了自己最后一个底牌——荼蘼!荼蘼,象征着末路,十万年前,是世人的噩梦,荼蘼之首更是穷奇的大儿子凌炎,所以自然是穷奇的心腹,穷奇依靠那次大战得知,辗迟就是自己的二儿子凌天!他们,将会有什么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