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81300000001

第1章 查良镛 真大侠

人物小传

查良镛,1924年生于浙江海宁,笔名金庸。武侠小说作家、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

自1955年《书剑恩仇录》开始创作,至1972年《鹿鼎记》正式封笔,查良镛共缔造十五部武侠经典,被多次拍摄制作成影视剧、广播剧、舞台剧、漫画、动画乃至电脑游戏,掀起热潮不断。以“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传为美谈。曾获香港“大紫荆”、法国总统“荣誉军团骑士”等勋衔。

鲁豫:采访查老之前,我们查阅了他的传记,但他说那些传记都不算数,因为作者都没有采访过他,没有经过他的确认,很多细节都被夸大了或者根本就是虚构的。您怎样理解武侠?

查良镛:武侠之人是有侠气的,不会武功的人也可以有侠气。侠气就是帮助别人,像雷锋这样,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人家。

查良镛1944年考入重庆国立政治大学外文系,后进入苏州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学习国际法。1947年任《东南日报》记者,后凭借优秀的外语水平和对新闻事业的热情,顺利考入《大公报》担任编辑及英文编译。不久《大公报》香港版创刊,查良镛南下香港,这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正是在香港,查良镛开始抒写传奇,成为家喻户晓的“大侠”金庸。但无论摘得多少光环,“大侠”却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

现在我是学生,不是作家,等我不做学生的时候,再跟你一起喝咖啡,到时候以作家的身份给你签名

鲁豫:您在八十四岁高龄的时候去剑桥大学读博士,真的是在当学生吗?

查良镛:真的是当学生,我在学校念书完全是学生待遇。学生叫我签名拍照,我会告诉他们,现在我是学生,不是作家,等我不做学生的时候,再跟你一起喝咖啡,到时候以作家的身份给你签名。

鲁豫:您攻读的专业叫什么?

查良镛:东方研究。我的同学里有北大的、有南开的,有韩国人、英国人、德国人,因为有些古文太难,他们不懂的时候老师就会说,你去问问查先生就可以了,于是我就经常教他们。

鲁豫:考试的时候真考您吗?

查良镛:真考,而且是用英文考。口试是用无线电视,两位教授在英国,我们在香港;笔试则是交论文。我在班里成绩还算蛮好的。

鲁豫:您平常上学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啊?

查良镛:学校离我住的地方很远,坐的士去差不多要人民币一百块钱,相当贵,所以老师都骑单车到我家里来教课。一开始我想骑车上学,但我太太说那太危险了。

鲁豫:同学怎么称呼您?

查良镛:我以前在浙江大学的时候他们颁了教授头衔给我,我说做学生以后教授头衔应该取消了,但他们还是称我查教授,老师叫我查教授,同学也叫我查教授。不过我特别喜欢当学生,我觉得做老师不如做学生好,做学生可以不懂就问。

鲁豫: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上学这个念头的?

查良镛:我在浙大做人文学院院长的时候。当时也教历史,但教书的时候是不大有时间自己做研究的,觉得自己学问不够好,应该再去学一点。

1999年3月,查良镛出任浙大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2004年12月,他辞去了在浙大的一切职务。他说:“我这个人当官,不行。拜师,我很愿意;让我教别人,我就不愿意,也教不来。”这与他在小说中追求的自由精神和侠客气质颇为相契。其实早在少年时期,查良镛已经表现出敢想敢做的大侠气质。1939年,年仅十五岁的他和同学一起编写了一本指导小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者》,畅销内地。这是中国第一次出版此类书籍,也是查良镛出版的第一本书。

江泽民笑着问我,查先生,你中学时给人家开除了?我说是啊,你怎么知道?他说我见你之前查过你的资料

鲁豫:您上初中的时候编过一本考试辅导书是吗?

查良镛:我们三个同学一起做的,靠这本书(赚的钱)念完了中学,又到重庆读大学。那时候没有考试的参考教材,我们出了这本书以后在浙江、福建、安徽的销路都很好,赚了很多钱,我们三个人一分,就够念书了。

鲁豫:那时候您如果接着做的话,说不定就能成出版业大亨了。

查良镛:大亨不行,因为里边是我们自己出题目、写文章,跟小学生考中学的水平差不多。

鲁豫:据说您被学校开除过?

查良镛:开除过,中学被开除过一次,大学又被开了一次。中学的时候我们训导主任很凶,老是没有道理地骂同学,于是我就写了一篇讽刺他的文章,贴在学校里。结果训导主任说我讽刺老师,开除!后来江泽民接见我,他笑着问我,查先生,你中学时给人家开除了?我说是啊,你怎么知道?他说我见你之前查过你的资料。上大学的时候我念的是国民党学校,蒋介石做校长,大多数都是国民党的学生,他们主张见到校长的时候要马上起立立正,而且脚一并,还得碰出声。当时正在跟德国打仗,我就说这个行为好像法西斯喊希特勒一样,结果学校就说我对蒋校长不尊敬,怎么能把他比作希特勒呢?又把我开除了。

鲁豫: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一些朦朦胧胧的理想?

查良镛:进了大学念外交系之后。我想做外交官,能做大使就最好不过了。

鲁豫:您上大学的时候怎么没有考虑出国念书?

查良镛:那时候出国留学很难的,我在大学时唯一出国的机会就是去土耳其,可是我觉得到那里留学没什么用,就没去。

1947年初,对新闻事业抱有浓厚兴趣的查良镛初踏报业大门,开始在杭州《东南日报》做外勤记者,并从此与报纸结下不解之缘。

鲁豫:您当时出去采访吗?

查良镛:因为杭州的风景好,所以有很多南京的大人物来。当时国民党的陈立夫我就采访过他。

鲁豫:那时候报社的工资高吗?

查良镛:那时候通货膨胀,工资都几亿几亿的,钞票一叠,绳子绑好,中国银行或者交通银行盖个章,一捆一捆地拿。

1948年,查良镛离开内地前往香港任职《大公报》。1966年创办《明报月刊》杂志,并任主编。杂志最初的十年相当艰苦,作者不多,读者也不多。尽管如此,《明报月刊》始终保持着独立自由的人文精神传统。后来情况渐渐改善,读者多了起来,作者群也渐渐扩充,涵盖了与中国文化知识有关的海外各家各派人士,在海内外知识分子心目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鲁豫:您那时候到香港工作是一个好差事吗?

查良镛:那时候香港比上海差得多,上海是大都市,香港是小城市。

鲁豫:当时办一份报纸要花很多钱吧?

查良镛:是,我花钱算少的。我们十万块钱就办了报纸,里面我出了差不多八万,包括我卖小说的稿费、版税,全部投了进去。

鲁豫:一开始办报纸还没有赚钱的时候,生活特别紧张吧?您最惨的时候什么样?

查良镛:最惨就是没钱用,自己的小钱都不花了。住房子、吃饭还是有钱,但是吃得不好。

鲁豫:您把全部的钱都用来办报纸,家里人支持吗?

查良镛:在香港办报纸,如果没有钱就不要办。报馆需要了就自然要拿出来。

鲁豫:您当时一点都不害怕吗?万一血本无归怎么办?

查良镛:我对自己有信心。

鲁豫:您那时候是用手写吧?

查良镛:用手写,现在有电脑我还是用手写。

鲁豫:您当时最高纪录一天写多少字?

查良镛:写一篇小说一千字,写一篇社评大概九百字左右。写社评很难的,要看当天新闻,本地新闻看过之后再去看外国的电讯,最新的新闻都要写到。那时没有电脑排字,都是一个一个铅字,所以很费时间。我一边写,旁边就站着排字工人在那里等着我,因为我都是在最后一刻交给他的。他边等边说,查先生你快点儿,快点儿。我压力很大的,每天晚饭不能吃,有朋友请客我都不去,要写好社评才能够放心吃饭。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海外知名人士纷纷接到访问大陆的邀请。1981年,查良镛也接到了来自北京的邀请。他向邀请方提出:能否在访问期间拜访邓小平先生?邓小平对查良镛早有听闻,在邓小平看来,既具深厚传统中华文化根底又与台湾有往来的查良镛,是沟通两岸极好的传话人。早在1973年春,查良镛曾应邀前往台湾,当时病重的蒋介石未能亲自接见,但蒋经国就时政国事与他进行了深谈。所以当查良镛提出想见邓小平的报告被送达时,邓小平随即批示:愿意见见查先生。

撒切尔邀我到港督府见面,希望我支持英国人不要归还香港,但是我说我主张香港归还中国

鲁豫:听说您的大陆读者最早一批里面有邓小平是吧?

查良镛:最早看的有邓小平,那时候文革已经差不多结束了。

鲁豫:您是去北京见邓小平的?

查良镛:第一次是1981年,他邀我在人民大会堂见的面。

鲁豫:他会跟您谈您的书吗?

查良镛:不谈书,主要谈社会主义,谈谈中国将来前途怎么样。

鲁豫:他讲话您能听得懂吗?

查良镛:我在四川念过书,虽然不会讲,但是我听得懂。他一边讲话一边抽烟,我也抽烟。他老是给我递烟,我说不好意思,你老人家,我自己来拿。他还给我塞了一些熊猫牌烟,说你拿回去抽,这个烟比较好。

鲁豫:他是您比较喜欢的一个人?

查良镛:他很直爽,我觉得很好,但他有些话我不同意,我也不敢讲。我对他是很尊敬的,有点像对自己的父亲。

鲁豫:听说当时撒切尔专门去香港看您是吗?

查良镛:撒切尔经过香港的时候,邀我到港督府见面。当时她在跟中国交涉香港归还的事情,就希望我支持英国人不要归还香港,但是我说我主张香港归还中国。因为第一,香港本身就是中国的地方,当然应该还;第二,当年条约签了九十九年,现在到期了,你怎么可以不守信用?她一看跟我没什么好谈的就不谈了。但我对她印象也蛮好的,她这个人很直爽,觉得大家意见不合就不谈了。

鲁豫:您这辈子没有去搞外交遗憾吗?

查良镛:也不遗憾。我做《香港基本法》的时候,外交部很多人都是基本法的委员。他们说查先生你幸亏没来当外交官,当外交官苦得不得了,你这样的个性,今天进来明天就开除了。因为我这个人不守规矩,是个自由散漫的人,可是当外交官的纪律比普通人要严得多,你在美国华盛顿做大使,想到纽约去一下都要请示外交部批准。你看,现在我到美国去,就可以喜欢去哪里就去哪里。

以前报馆有上司要指挥我,让我做什么事情,我说现在不做,然后就到外边走一个钟头,回来准时交卷就是了

鲁豫:您完全是文人性格。人如果在某一方面是天才,其他方面就不会太专注,家务您肯定是不会的吧?

查良镛:从来没有干过。一般人家叫我干什么我就偏偏不干,所以我差不多只能自己做老板,给人家打工很困难。以前报馆有上司要指挥我,让我做什么事情,我说现在不做,然后就到外边走一个钟头,回来准时交卷就是了。

鲁豫:您跟老板吵过架吗?

查良镛:也不吵,我说我出去了,老板也没办法,最多开除我,那明天我就不来上班了。

鲁豫:您在家里面也是个说一不二的人?

查良镛:家里太太想指挥我,指挥不了。她不听我的,我也不听她的。不过吃东西以她为主,因为我有糖尿病,所以她说不要吃甜的东西,我就不吃,这些对我身体有好处的就听太太的。

查良镛在武侠小说中编织的爱情故事,写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与恩怨情仇,而他自己的爱情与婚姻也戏味浓浓。

查良镛结过三次婚。与第一任妻子杜冶芬的爱情萌芽于杭州,结婚后两人在香港共同生活了几年,没有子女。刚到香港的时候,漂亮的杜冶芬对电影产生了向往,希望能够成就一番电影事业。然而当时的查良镛只是《大公报》香港分公司的小编辑,不仅没有能力成就太太的明星梦,反而更愿意她做全职太太。两人的追求和思想渐渐拉开了距离,从而分手。

第二任妻子是新闻记者出身的朱玫。两人结婚时正值《明报月刊》创刊时期,她留在报馆任记者,与查良镛患难与共。但就在事业成功之时,两人的婚姻却出现了裂痕,最终结束。

第三任妻子(现任妻子)出现于查良镛最失意的时候。容貌清丽脱俗、性情率真的女侍应生林乐怡吸引了查良镛,相差近三十岁的两人逐渐成了忘年交。在情感路上漂泊了大半生的“金大侠”终于找到了归宿。

查良镛:我结过三次婚,也不是很守规矩的人。第一次是我太太离开我,第二次是我对不起太太,现在的太太是第三个太太。

鲁豫:您给太太送过花吗?

查良镛:她生日我送了纸做的花给她。那时候买不到真花,就买的假花,纸花不会坏,又便宜,鲜花没有送过。

鲁豫:您有没有单膝跪地向太太求婚?

查良镛:没有,我说我们明天去注册结婚吧?她说好啊,然后就去注册结婚了。

鲁豫:您跟我想象中的大作家不太一样,我总觉得大作家是特别浪漫的。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是蔡澜还是倪匡写的,说你们几个人里边你是最受女孩子喜欢的。

查良镛:我平生唯一浪漫的一段时光就是在杭州《东南日报》的时候,跟那些十五六岁的小女孩一起去玩耍、散步。

鲁豫:您是一个特别严格的爸爸吗?

查良镛:完全不管,我太太就非常不赞成,觉得我对待儿女太宽松了。我说儿女天生好就是好的,天生不好就是不好的,你管他没用。我大儿子非常乖,功课也好,我没管过他,他是自己考进哥伦比亚大学的。但是他的叛逆心也很厉害,受不了挫折,在美国跟他爱人两个吵吵架就上吊自杀了。二儿子我也没教他,他不听话,念书也不好。

鲁豫:您不能把儿女做事的成绩跟您的成绩相比,那样谁都没有成绩了。

查良镛:我二儿子说:“我做事不好,是因为你们把好的DNA因子都拿去了,不给我留下一点。”

鲁豫:其实孩子喜欢爸爸什么都别管,自由自在地成长。

查良镛:像你这样的女儿就非常好。

鲁豫:女儿是比较听话的,应该养女儿。

查良镛:假如女婿我不喜欢,但她坚持要嫁,那岂不是也没办法了?

鲁豫:这种时候您会干涉吗?

查良镛:不干涉,我两个女婿都蛮好的。

查良镛爱好广泛,尤其是围棋。他撰写散文《围棋杂谈》极言自己对围棋的喜爱:“围棋是比象棋复杂得多的智力游戏。围棋三百六十一格愈下愈多,到中盘时头绪纷繁。牵一发而动全身,四面八方,几百只棋子每一只都有关联,复杂之极,也真是有趣之极。我所认识的人中,凡是学会围棋而下了一两年之后,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废寝忘食地喜爱。”

日本棋院挂有一条横幅,上书“围棋有五得:得好友,得人和,得教训,得心悟,得天寿”,查良镛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围棋公平至极,没有半点欺骗取巧的机会。只要有半分不诚实,立刻就会被发觉,可以说每一局棋都是在不知不觉地进行一次道德训练。围棋是严谨的思想锻炼,下围棋时既要求胜,又不能贪胜。这不但是棋理,也是人生的哲理。

鲁豫:您的围棋段位是多少?

查良镛:业余六段。

鲁豫:您有没有跟特别有名的围棋大师下过?

查良镛:中国、日本最有名的围棋大师都是我的老师。

鲁豫:如果跟聂卫平下,他让您几个子您可以赢?

查良镛:聂卫平让我五子就可以赢他了。

鲁豫:还有什么事是您特别想干的?

查良镛:我想写一本中国历史,我自己的想法跟马克思或毛主席讲的还是有点不同的。

鲁豫:这部鸿篇巨著要写多长时间?

查良镛:可能很花时间。

鲁豫:看起来您的十年计划基本上就这么排满了,预祝您心想事成。

查良镛曾说,写武侠小说是为了写人性,他企图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刻画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他认为影射性的小说并无多大意义,政治情况很快就会改变,只有刻画人性,才有较长期的价值。查良镛乐于谈论做人的道理,他鼓励世人在历史的激流中保持自我,找到个人的生存及发展之道。

同类推荐
  • 仰望星空魏书生

    仰望星空魏书生

    本书分为七大章,作者对魏书生丰富深刻,多姿多彩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以及他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进行全面地研究、总结、评论,对他的巨大贡献和他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予以评价。
  • 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

    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

    军事家是从事战争这一特殊职业的人,战争对军事家的性格、意志、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都有特殊的要求。虽然每个军事家的成长之路千差万别,但成为军事家的共同要求是具有普遍性的。刘忠丽编*的《中国古代*名军事家》选取战国*名军事孙膑、廉颇和蔺相如、西楚霸王项羽、抗匈奴英雄**侯霍去病、抗金名将岳飞、民族英雄郑成功的英雄事迹,从他们成长的历程和性格特征切入,剖析他们成功的奥秘,使您受到启迪。
  •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秦始皇尽管是一位暴君,但他也是统一中国的皇帝。没有他,中国的统一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理:中国的整体进步和发展,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秦始皇不但是一个古代君主,也是一个古代著名的政治家。
  • 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 努尔哈赤传

    努尔哈赤传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即清太祖,大清帝国的开山始祖,八旗兵创建者和统帅,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努尔哈赤的一生波诡云谲,野心、杀戮、权谋、奇情交织,既是骑马弯弓的塞外英雄,又是攻无不取的常胜帝王。本书将努尔哈赤的一生客观地一一呈现出来。
热门推荐
  • 寒门宠妻

    寒门宠妻

    大丫、二丫、三丫、四丫、五丫,失婚王诺诺穿越到了农家,成了被休的三丫何松竹,带着五岁的拖油瓶包子。初来乍到,一贫如洗,好歹穿越给了灵泉,不幸中的万幸。何松竹誓言成为古代女强人,一手经商,一手养包子。只是,这位爷,你从哪里冒出来,哄得女儿喊着爹。何松竹也醉了,让自己入狼窝,也要自己愿意才行!新书《林门娇》,欢迎勾搭!
  • 崛起吧宗门

    崛起吧宗门

    新书《洪荒大黄蜂》已发,欢迎试毒!一本轻松,逗趣的书
  • 天原传记

    天原传记

    (这是一本慢热型作品,对话有时可能会很尬,老书虫请绕道而行,求大家耐心的看下去。)这个世界上有着人界、魔界、天界,这三界。还有着元力,灵兽这些神奇的东西。这里的每个人都想变强,因为野心,或梦想,或自己的国家。一位少年他也一样,他的名字叫做楚云昊。
  • 闪婚总裁太凶猛

    闪婚总裁太凶猛

    昔日旧爱,两人再次重逢,居然是因为一场宿醉。“琳琳,商先生一定很爱你,豪车说送就送。”“别只看表面,背地里其实…挺冷的。”
  • 你是我一的N次方

    你是我一的N次方

    “简单一点也不简单。”这是认识的人对她评价。有人嘲讽她不择手段,可有人却说她精明能干。可只有南宫童却像母狼护着幼崽那样恶狠狠对着那些人说:“谁敢伤了简单,我送他下地狱。”当他遇到简单时他看到她眼里的恐惧。他害怕她再次“消失”便小心翼翼拉着她的手极度讨好她说:“我不管你是丫丫(南宫雅)还是简单,别再离开我了好不好。”他笑着替简单捋了捋耳边刘海柔声说道:“还记得你教我那道数学题吗?我问你一的N次方是多少……而你是我一的N次方。始终如一……”
  • 小白也想变大神

    小白也想变大神

    虽然我现在还是个小白,但是……我也想成为一个大神啊。原本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作者,如何摇身一变成为星耀女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她能不能以自己的方式,追到自己自己的梦想呢?写作或许本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因为她喜欢,所以她觉得自己可以坚持。即使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不只是喜悦,还有挫败。但是——“我还是想再试试。”“只要坚持的话,总会有一些成效的吧。”这个征服自己的过程中,或许还会征服其他的人。或许……还有她喜欢的人?
  • 从武指开始的娱乐巨星

    从武指开始的娱乐巨星

    布朗特有个娱乐巨星系统,他想赚很多的钱,谍影重重的快剪辑风格,极寒之城的长镜头动作,速度与激情的火爆凶猛。。。于是,这个世界的人开始了喜闻乐见的目瞪口呆!而一切的最开始,不过是一位不小心混上的武指在生活里挣扎的故事。 无限流开启,已穿电影位面《美国往事》、《惊声尖笑》《王牌特工特工学院》。
  • 盛世宠婚:腹黑帝少要抱抱

    盛世宠婚:腹黑帝少要抱抱

    再次见面,他认出她,宠她,爱她,恨不得将一切都送给她。她渐渐迷失在这场宠爱中。一场误,她伤心离去,洗尽铅华,高调归国。不曾想又一次落入他的温柔陷阱。“帝孑然,放开,我跟你没关系。”一天,某小孩兴冲冲地跑回家,“麻麻,听说最近都流行抱大腿,我你找了一个,绝对非常厉害的。”话音刚落,就看到某男人从拐角处走出来,魅惑地眨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让学生迷上学习的66个故事

    让学生迷上学习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