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19300000002

第2章 钱袋子决定枪杆子——霸主地位的幕后推动者

金融“潜伏者”

谁才是看透了这个世界商业本质的人?

资源配置者。

谁才是资源配置者?

投行思维者。

政治家没钱,但可以利用权力,整合国家甚至全球的资源;资本家缺乏资源,却可以利用手中的资本,撬动资源,金权天下;企业家没有资金,但可以借助融资或支配他人的资源做大做强自己的企业。

从这个角度讲,是否拥有投行思维,决定了你能够支配多少资源,取得多大成就,拥有多大能量。

投行思维&“互联网+”思维

在“互联网+”这个词汇高频次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同时,“互联网+”思维似乎成了主导人们生活的遥控器。与前期的平台竞争截然不同的是,企业之间开始比拼规模和开放度,比拼业务层面,比拼企业生态系统,比拼物种的丰富度和依赖度,比拼用户体验,比拼资源配置的能力。

归根结底,企业在逐渐脱离传统的运营模式,开始不断尝试创新,而这一切,都要从高屋建瓴的角度去设计和操作,似乎仅仅用“互联网+”思维难以更全面、更立体、更高层面地掌握其内在本质。

那么,何为投行思维?

投行思维是一种多维度的商业智慧,其本质是基于对商业资本核心属性的极致洞察,将各种有形与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及使用权、抵押权、租赁权、分红权等其他全部衍生的可支配的权益,进行深度的价值发现,挖掘其中被忽视或低估的价值洼地,并通过金融手段将资产的各种权益进行契约映射,使其转化为可高度流动的形态,以快速进行合约式及份额式的虚拟化交易,表现为卓越的商业模式重构与内外部资源重组的支配能力,并最终实现资产的高效增值与所有者权益的极度最大化。

说得直白些,投行思维就是通过对商业活动核心的本质洞察,在行业和产业链中,将有形和无形的资源重新配置,使所有的交易环节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参与商业活动链条上各环节的利益分配最大化。

投行思维的核心应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把企业当产品来做。

第二,企业总资产回报率最大。

第三,货币使用效益最大化。

投行思维,一个让人觉得遥不可及、高大上的名词,然而,现实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操纵下,分配着我们有限的资源、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收益。如果我们远离投行思维,就意味着我们放弃竞争,就意味着我们远离这个世界仅剩的资源,意味着我们被这个商业世界逐渐边缘化……

通常,具备投行思维的人,往往可以将各种宏观资源引向最有配置效率的地方。但需要注意的是,拥有投行思维的人通常也是常人眼中的“精明者”,他们最擅长的事情是合理运用资源,以四两拨千斤之力,使商业活动各环节获得最大效益。投行思维打破企业思维界限,让企业家以更先进的思想、更宽阔的视野经营企业,帮助企业家以全局的视野,寻找包括营销、管理、商业模式在内的经营哲学,建立企业合理的生态系统,运用资本的力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风险,让企业实现高速增长。美国,就是在投行思维引领下迅速成长起来的最好的佐证。它是一个国家,更是一个成功运用投行思维的企业。

美国石油的“魅力”

美国是世界金融霸主,因为无论从任何角度,它都站在了资源配置的最顶端,享受着资源带来的最大收益。无论其采用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手段,其目的都是要站在世界资源的顶端,争夺世界资源配置权。这正是利用投行思维的最好证明。

2015年10月,美国放出一个重磅定时炸弹:将于2018年到2025年间抛售5800万桶战略储备石油。

霎时引起一片哗然与争议!

2015年10月26日晚间,美国白宫和两党议员针对一项预算计划达成协议。协议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美国国会将暂时取消联邦债务的上限,这一措施除了暂时解决了美国自身的债务上限危机,对于世界金融而言,并未产生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美国计划在2018年到2025年期间出售5800万桶石油,这个数据大概占到美国石油储备的8%还要多。这一消息本已经让人目瞪口呆,接下来的消息更是炸开了锅:抛售石油所得的收益将以普通基金的形式纳入美国的财政部。

美国竟然要以出售战略储备石油的措施来满足不断增加的福利需求!

这是事实吗?从这两个看似没有关系的协议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信息:第一,美国出售战略储备石油的目的在于筹措资金,充盈国库,填补继续增加的开支,以避免政府即将到来的债务违约问题和关门的可能,甚至避免了2017年之前可能出现的提高预算上限的僵局;第二,继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造成窘境和中国发起的亚投行之后,美国以其投行思维进行的资源配置,使得世界金融局势和秩序再次发生剧烈变化。

这件事情最大的成果在于:美国的石油尚未开始出售,已经严重影响到世界,石油价格已经开始连连暴跌!

它不仅证明了美国石油的魅力,更诠释了投行思维的重要性。以往的投行思维一直隐藏在商业深处,并不为人所熟知,但随着竞争逐渐趋于白热化,在如此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投行思维开始逐渐浮出水面。

美国独霸天下的历史,就是投行思维的解读史。

大国背后你不知道的秘密

美国崛起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是220亿桶左右的石油储量?是200多次所参与的战争和对外军事活动?是最能代表金融和经济力量的华尔街?是增强美国信心的美元指数?是拥有1500家左右计算机公司的硅谷?是比尔·盖茨、乔布斯的存在与创新?是乔治·华盛顿、亚伯拉罕·林肯、理查德·尼克松、乔治·布什、贝拉克·奥巴马的远见和引领?

如果这些都不足以代表真相,那么真正的力量来自何方?如果说《货币战争》让人们惊讶地发现世界货币的流通竟然控制在几个家族手中,那么美国的崛起则会让人们眼睛睁到最大,嘴巴张到最大,也不敢相信居然是因为一种思维模式——投行思维。

在美国,投行思维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原因就在于华尔街的人宁可口口相传也不愿意将其以文字的形式展示在世人面前。

硅谷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地方,并逐渐成为最尖端技术、最新信息的代名词,而躲在硅谷背后的“巨人”就是华尔街。华尔街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是机会,也是噩梦。在很多人的眼中,华尔街就是“红颜祸水”,它的兴起促进了资本的流通,却也导致经济大萧条和金融危机。支撑华尔街促成这一切的“大腿”其实是“金权”,金权的幕后操纵者是谁?

是投资银行吗?有人说是,因为它们将经济变成游戏,破坏世界的金钱与金权平衡,而真相比臆想更残酷,金权套利的幕后操纵之手,是受人恭维的投行思维。正所谓,一切没有理论和思想支撑的商业行为,都不可能走到最后,华尔街也不例外。

金融先于一切

美国前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曾表达过自己的一个观点,他认为美国是世界上“不可或缺的国家”。

虽然众多国家的相继崛起削弱了美国的野心,虽然金融危机曾带给美国最为严重与惨烈的影响,但这些还都不足以撼动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

正如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菲利普·斯蒂芬斯的一篇文章所说:“美国是比其他国家更加‘自给自足的强国’。美国衰落主义被夸大了。未来数十年期间,美国仍将是首屈一指的强国,至少是大国俱乐部中的老大。”

一直以来,看似与普通人无关的金融,貌似已经脱离“高大上”的头衔,成功跻身平民阶层。但实际上,真正能够玩转金融,成为地地道道的资本运作高手的人或国家,并不多。

美国是最典型的一个。

支撑美国经济的有两个部门: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国际金融学者宋鸿兵曾将罗斯柴尔德家族看作是世界货币政策的幕后推动者,而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又何尝不是美国发展史上从0到1的“钱袋子”和“枪杆子”?

美国财政部,成立于1789年,主要职责包括:处理美国联邦的财政事务、征税、发行债券、偿付债务、监督通货发行、制定和建议有关经济、财政、税务及国库收入的政策、进行国际财务交易。

美联储,全名“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成立于1914年11月16日,主要职能包括:制定并负责实施有关的货币政策;对银行机构实行监管,并保护消费者合法的信贷权利;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向美国政府、公众、金融机构、外国机构等提供可靠的金融服务。

迄今为止,全球经济仍是由美国主导,而美联储主席就相当于“世界中央银行”的行长。

美联储和财政部掌管着美国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他们熟练的资本运作和操控金融能力,得以让美国一直可以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不仅如此,对于美国由于长期实施“双赤字”政策导致国民储蓄几乎为零的问题,这两个部门的存在,使得美国依然能够保持无人能及的自信与高傲,以一副傲视群雄的姿态俯视世界。

美国雄厚的金融实力背后,是美国对资本的巧妙运作,是其具备的投行思维在起主导作用。

美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投行思维运用高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我们不妨从美国的大国崛起历史进程中解读其运用投行思维暴打天下、独霸金权的思与行。

美国经历过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后,大大促进了自身在自由劳动制度下的工业化进程。虽然美国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却踩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点”,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质的飞跃,在经济、科技、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奠定了发展的良好基础。

两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经济的转折点。它们所具备的混乱性、资源丰富性等特点,均成为美国运用投行思维进行资源配置最大化的跳板,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可谓是让世界各国走上了重新洗牌的边缘。对于欧洲国家来说,“一战”让其内耗殆尽;对于美国来说,却是彻底崛起、确立世界地位的节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同样面临烽火连天、狼烟四起的局面。欧亚大陆作为主战场,深受重创,各国经济支离破碎,只有美国例外。

美国并未受到战争的丝毫破坏,反倒利用本土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经济实力急剧上升,在全球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这一举措为美国的崛起注入了强有力的能量。

最值得一提的是,1944年,美元地位的确立事件。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该会议确立了美元的特殊地位,让美元拥有了价值尺度、储蓄货币以及重要的国际流通手段等功能,使美元取得了世界金融体系的霸主地位。

尼克松当政期间,时任财政部部长的康纳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美元是美国的货币,但美元问题是你们的问题。”美元是什么?是实实在在的资本,是巩固美国金融霸主地位坚不可摧的基石。在资本运作游戏中,每一次变动美元利率,都牵动着整个金融市场的中枢神经,只要美国动一动手指,各国的经济都会随之一颤——或前景一片大好,或遍地荆棘。

或许在当时,人们还不能十分透彻地理解这句话,但经过岁月的变迁,时代的洗礼,这句话得到了充分地验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四十余年的斗争。在冷战期间,美国将投行思维运用到了极致。

美国以经济实力为依托,不仅联合其他国家增强自身经济金融实力,还在外交上孤立苏联,迫使苏联展开军备竞赛,从而拖垮苏联的经济,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彻底瓦解了一超多强的局面,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强国,独霸天下。

无论世人对美国在战争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持有怎样的态度,无可否认的是,美国的确是运用投行思维,玩转资本的高手。

在资本市场中,投行思维是灵魂、枢纽和中心。透过美国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在一定意义上,投行思维也是控制美国经济和金融实力的灵魂、枢纽、中心。

金权立于皇权之上

美国著名的银行家约翰·皮尔庞特·摩根有一句至理名言:“用以推动历史的不是法律,而是金钱,只是金钱!”

这并非是一个“金钱至上”的言论,却充分说明了金钱的重要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尤为如此。金权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要强于皇权。

言外之意,皇权只是金权的外表和附庸,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却是每个人必须承认与接受的现实。

企业细胞的长袖善舞

自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世界霸主之后,其经济实力便不断攀升。虽然我们不能透过迷雾看清本质,探究投行思维在美国究竟以什么样的形式帮助其成就霸主地位,成就美国各大企业的丰功伟业,但不得不承认,投行思维的存在与美国人民的“长袖善舞”,在促使美国奔跑在世界前沿这件事情上功不可没,由此,才能使美国体内的各个细胞都猛烈地跳动。

美国通用电气可谓是美国体内跳动最为“长情”的细胞。

1878年,爱迪生创建了爱迪生电灯公司。1892年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看到了电灯泡的机会,投资200万美元,经过资本运作,将汤姆·休斯顿公司与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合并,建立了通用电气公司,从此电气领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如今去查看道·琼斯工业指数,仍能看到通用电气。值得一提的是,通用电气是自1896年设立道·琼斯工业指数以来,唯一一家仍在指数榜上的公司。

苹果公司是美国体内跳动最为“神秘”的细胞。

苹果公司的“神秘”是对苹果粉而言。在大多数苹果粉眼中只有乔布斯,而对于迈克·马克库拉则一无所知。

迈克·马克库拉是苹果公司的第三位员工,是乔布斯的半个师父,也是苹果公司的第一位投资人,曾对苹果公司进行了91000美元的投资,并为苹果公司25万美元的贷款作担保。

之后,迈克·马克库拉投资的这笔钱,在1980年苹果发行第一批股票时,为其带来了2.03亿美元的价值,帮其换取了苹果公司30%的股权。

虽然,在苹果公司发展后期,迈克·马克库拉因与乔布斯在发展战略上有分歧而离开公司,但迈克·马克库拉的资本运作能力,以及对投行思维的运用能力,毫无疑问对苹果公司的成功起到不可磨灭的影响力。

脸谱是美国体内跳动最为“惊险”的细胞。

2004年,马克·扎克伯格创办了“脸谱”,但彼时马克·扎克伯格仍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没有充足的运作资金,四处求助却四处碰壁,时刻面临破产。

四面楚歌之际,传奇的硅谷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彼得·泰尔独具慧眼,对脸谱投放5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由此,脸谱才能稳坐全球网络社交的霸主地位,其如今的商业价值早已让同行望尘莫及。这样的丰功伟绩,彼得·泰尔的及时投资功不可没。

诸如此类在美国体内跳动的企业细胞,充分调动与激活了美国经济的生命力,将这些企业比喻为美国经济的巨大推手一点也不为过。但所有的金钱并非凭空产生,在资本市场上,一切的经济支撑都离不开“投行”这个特殊的组织。

美国无疑是幸运的。

美国是名副其实的投行王国,如果说美国金权的背后还有幕后黑手,那么一定是美国的四大投行——美林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他们控制着整个美国的经济命脉和金融关口,是支撑美国这面旗帜飘扬的旗杆。

四大投行已经将“雁过拔毛”的本事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善用投行思维,善于资本运作。也正因为这样,在四大投行的“辅佐”下,美国在金融资本世界中的大王旗,才能一直迎风飘扬。

美林银行

1914年1月7日,美瑞尔在美国纽约市华尔街7号创办公司,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不久,美瑞尔的朋友林奇加入到美瑞尔的公司,或许为了纪念彼此间的友谊,1915年,美瑞尔将公司更名为“美林”。

美林银行除了经营传统的投资银行和经纪业务外,还提供基金、保险、信托、年金、清算等服务。全方位、多方面的资本运作策略,让美林逐渐在金融界占据一席之地,并获得“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以及“世界最大证券经纪商”的美誉。

2008年9月15日,美国银行以500亿美元总价收购了已有94年历史的美林银行。在当时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美国最大个人银行和最大吸储机构”的美国银行和“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世界最大证券经纪商”的美林银行“两家合并将催生一家全球银行业巨人”,即使当时已退休的美林银行首席执行官小约翰·梅德林也感叹道:“在个人业务上银行收购最大券商当然具有历史性。”

事实的确如此,这次合并让美国经济如虎添翼。

二者的合并造就了一家业务范围更加广泛的银行巨头,信用卡、汽车贷款、债券和股票承销、并购咨询和资产管理……其服务范围几乎涉猎金融领域的每个角落。

花旗银行

花旗银行成立于1812年6月16日,前身为“纽约城市银行”,是花旗集团旗下的一家零售银行。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花旗银行已然跻身美国最大银行名列,同时成为一家在全球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均设有分支机构的国际大银行。

花旗集团是全球公认的最成功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不管是其在全球金融服务企业中领先的盈利和成长速度,还是它最深程度的全球化,都让一切更为名副其实。

尤其令人叹服的是,不论是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还是在2001年的阿根廷金融危机和一系列的反恐战争等重大事件中,当全世界1000家大银行的盈利水平都在下降的情况下,花旗集团仍能以一定的涨幅有所增长。这充分显示了花旗银行卓越的抗风险能力。

美国杰出管理者桑迪·维尔曾说:“不管你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你都可能找到一家花旗银行的机构为你服务。”这句话不止意味着花旗银行的业务遍布全世界,也意味着美国的资本实力牢牢地驻扎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银行

1933年,经历了长达四年经济萧条的美国,出台了一部《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法案。该法案有一条法律是“禁止公司同时提供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服务”。基于此,1935年9月5日,原本是JP摩根大通公司投资部门的摩根士丹利被作为投资银行在纽约成立,同时JP摩根大通公司进行内部调整,转型成为一家纯商业银行。

摩根士丹利,在财经界素有“大摩”之称,其业务范围囊括投资银行、证券、投资管理以及财富管理等方面,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国际性金融服务公司。

高盛于1869年由德国移民美国的马库斯·戈德曼建立,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历史最悠久且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高盛银行主要是向全球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以及金融服务,其客户涵盖私营企业、金融企业、政府机构以及个人,具有相当丰富的金融市场知识和国际资本运作能力。

2008年9月22日,对于美国金融行业乃至整个金融界而言,都是一个值得被铭记的日子。因为这一天美国的两大投行——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被美联储正式批准转型成为银行控股公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金融市场秩序和金融投资理论在这一日被拉开序幕。

美联储批准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的事情,对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而言,一方面意味着,他们将接受美联储等机构更加严厉的监管。

比如闻名的高盛“欺诈门”事件。2010年7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状告高盛证券欺诈,指控他们误导、欺诈投资者。高盛作为美国四大投行之一,是美国执行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资本运作的打手,而美国却能对高盛痛下杀手,起诉高盛,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美国政府一定要加强金融监管力度的决心,高盛撞在枪口上,美国政府当然要杀鸡儆猴。

或许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两大投行的发展,束缚了它们资本运作的步伐。但用一体两面的思维思考,更为严格的监管表象下也暗含着便利,摩根士丹利、高盛可以通过美联储银行贴现窗口进行新一轮的融资。它们能够永久获得向美联储紧急贷款的资格,从而大大降低资金流动的危险,反而能够促使摩根士丹利、高盛更好地运作资本,占据合并、收购的战略高地。

另一方面,这一措施改变了美国监管机制的职权架构。美联储几乎对美国所有的金融公司都拥有了监管权。

每一次成功的背后,绝对不是单个能量的聚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美国的金融业。

如此介绍美国这个全球金融霸主地位的产生过程,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楚地看到,钱、金融、资本在汩汩流动,在世界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金权掌握世界的命脉,那么擅用金权的就是一种思维——投行思维。

【投行思维航标】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其崛起的时间往往并不成正比。

美国从成立到崛起,再到世界霸主,不过短短二百余年,但其无论是遭遇全球性经济危机,还是面临国民储备空虚,都能够将这些当作经济上升的台阶,金融实力大踏步前进。为什么?一方面是因为美国能够在“众人皆醉”的情况下保持独醒的状态,虽然行为不够磊落,但结果令人兴奋;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具备了寻找机会和开拓机会的投行思维,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如果在美国这个霸主身上看到了投行思维的力量,那么在一无所有的岛国新加坡迅速崛起成为“亚洲四小龙”的历程中,更能真实地感受到一种思维的无穷魅力!

同类推荐
  • 先做秘书后做领导

    先做秘书后做领导

    为什么面对一样的工作机遇,一样的发展平台,有的秘书在很短的时间内平步青云,成为老板眼前的红人,进入团队的领导层;而有的秘书虽然付出很多,却依然得不到领导的青睐,甚至还沦为公司裁员的对象?显然,如何做一个好秘书,这里面的学问可谓博大精深,除了拥有足够的“硬件设施”以外,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判断能力、预见能力、决策能力以及随机应变能力……这些,都需要多年的学习和磨炼,需要你用心去想、去琢磨、去体会。更重要的是,秘书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要有从一名普通秘书成长为卓越领导的“野心”。在平时的秘书工作中,要端正态度,找准位置,修炼内功,获得领导赏识,把握升职机会。先做秘书后做领导”不但是企业秘书的升职路线图,也是普通企业员工、机关公务员、公司白领的职场圣经。每一位追求伟大人生的有志之士都应该读读这本书,每一位在职场打拼的人士也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 东方商人地图

    东方商人地图

    本书介绍了东方国家,如中国商人、犹太商人、阿拉伯商人、印度商人、韩国商人、日本商人等的经营理念和方法。
  • 电话销售18堂必修课(新手入门)

    电话销售18堂必修课(新手入门)

    《电话销售18堂必修课》内容简介: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渐加强,全球经济激烈震荡,各种销售渠道的效率陆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各企业纷纷追求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业绩。同时,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改变了销售渠道的形态,这就决定了企业只有更好地依靠高科技手段,才能在这个世界中生存和发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电话营销”应运而生,由于它依靠科技优势,而且符合现代人追求快速、方便的消费模式,再加上成本低、效益高的特性,使它理所当然地成为全球销售渠道的新宠,在某些行业或企业中甚至完全取代了传统的销售方式。
  • e时代的危机公关

    e时代的危机公关

    本书从相关企业应对危机的得与失中,和广大读者一起来探讨网络时代的危机公关应该如何应对。特别是在WEB2.0时代来临的时代,企业的危机公关系统也应该与时俱进,快速升级!在经过危机的锤炼后,练就更加矫健的翅膀,飞向更加高远的蓝天。
  • 营销的真理

    营销的真理

    一个真正从事营销活动的人是一个实践家而非幻想家。许多人有想法,但没有几个人能立刻将想法变为切实的行动,那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人没有真正地理解和认识营销,另外还因为人们对真正从事营销活动有一种恐慌,本书可以令你改变这一切。营销是充满了欢乐和痛苦的集合体,但正是这种多姿多彩诱惑着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愿意为之“献身”。
热门推荐
  • 天才宝宝极品娘亲

    天才宝宝极品娘亲

    现代异能特工穿越成青灵镇最出名的痴傻大小姐凌曦,爹爹不管,姨娘,庶妹欺负,设计陷害她,让她被全镇耻笑!“贱女人,你根本不配做本王的王妃!”于是,她的庶妹就成了王妃。凌曦冷眼一扫,带着自己的球离开凌家,五年后,她强势归来,将属于她的一切夺回!片段欣赏:小宝:“娘亲,宝宝喜欢那个!”某宝指着某男身上价值不菲的玉佩喊道。凌曦:“喜欢就去拿,拿不到就抢,抢不到就杀!”于是某宝拿完之后又抢劫一番,满载而归!某宝:“娘亲,他长得像我爹?”凌曦冷眼一瞧,当即沉下脸。“抛妻弃子,直接杀!”于是某宝拔剑冲过去,不到一会,狼狈而回。“娘亲,他比我厉害,宝宝被欺负了!”某宝无限委屈,看着娘亲愤怒的冲过去,眼睛闪过一丝狡黠……凌曦:“为什么欺负我儿子?”某妖孽男主:“什么叫欺负你儿子,那也是我儿子,论说欺负,也是你欺负我,难道你忘记那日发生的事情了?”某女盯着他,嘴角微抽,莫非是自己把他给……【本文一对一结局,女主腹黑强大,男主更强,双强pk爽文,不喜误入】【带着宝宝闯天下:天才宝宝极品娘亲】
  • 玄妻有喜

    玄妻有喜

    “你竟然抱本座,不知羞耻的女人!鬼在哪?”“银爷,隔壁妖精欺负我!”
  • 传奇正盛之路

    传奇正盛之路

    这是属于精灵谢伊的传奇之路,他将用自己的经历成就传奇。PS:精灵,代表着这本小说我想写一个经历了从中世纪到工业时代的经历,想讲述一个偶尔想到的故事,中二少年,我想要走完这个路。
  • 重生之暗夜崛起

    重生之暗夜崛起

    我用我的生命诠释守护,介于虚实之间,寻找获胜的每一丝可能性。而这一切的幕后---诸位古神的旨意,居然化作了----游戏??新书《大妖之世》已签约,希望大家支持
  • 校草看好你的小跟班

    校草看好你的小跟班

    尝过这世间最美好的感情,此后死去也不可惜,得不到往往是最好的,我这一生最美好的时光都给了你,你却负了我,现在的你我就如同儿时的栀子花,花开花落年复年,我们都在成长,凋零的花在开也不是那番美景了,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你在我心里留下了什么,即使你得到了全世界,可你终究还是负了我没听说覆水难收吗?终事曲终人散,人去情也空——
  • 魔妃不可欺

    魔妃不可欺

    是的,身为一个穿越到修真世界的二十一世纪新女性,她被渣了。并且渣到连命都没有了。老天又给了她一次活下去的机会让她以另外一个人的身份活下去。什么,这一世她好歹修为无敌,这一世竟是个连内丹都没有的打杂小丫鬟?无妨无妨,即使废柴也不妨碍她讨得一个谪仙般的师傅,只是这看似谪仙般的人,为何总用奇怪的目光看着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闺中谋之戏精王妃嫁到

    闺中谋之戏精王妃嫁到

    【本文一对一,女强男强,男女主身心双洁】本文又名《这个王爷有点暖》《山有木兮卿有意》【分隔符】重活一世,她成了将府千金,面对皇权的压迫,无法置身于安然之地。世人只当她痴傻,一无是处,却不知那闺房之中,一双素手,却只为一人,把江山谋。【分隔符】他则是怀着满门血仇权势滔天的东厂总督,傅岑。冷心冷情,让世人敬而远之。同时亦是那忍辱负重的久病不愈的靖安王爷,楚云辞。纵使心中藏着千番仇怨,却终究对一人上心,便是生生世世。【小剧场1】“傅岑,傅总督,你知不知道,现在外面都在传我们的谣言,你还不处理一下。” 男子看着气急败坏的女子,宠溺一笑,“什么谣言?”“他们都说……你倾心……于我。”女子神色微囧。“不是谣言,无需澄清。”男子忽然正色道。【小剧场2】某日,靖安王再一次重病……“楚云辞,我好心来看你,你怎么这么晚才出来?”容惜怒视着眼前生龙活虎的男子。“我刚刚在密室,而且是下人没说清楚是你过来了。”某男满满的求生欲。“那又如何?”“早知道是你来,我就不会走出来了,我一定用跑的!”
  • 吹着春风去远嫁

    吹着春风去远嫁

    故事发生在美丽浪漫的厦门,讲述跨越六十年的沧海桑田,同一个家族里的两段远嫁故事。
  • Fish in the Water

    Fish in the Water

    Mario Vargas Llosa's A Fish in the Water is a twofold book: a memoir by one of Latin America's most celebrated writers, beginning with his birth in 1936 in Arequipa, Peru; and the story of his organization of the reform movement which culminated in his bid for the Peruvian presidency in 1990. Llosa evokes the experiences which gave rise to his fiction, and describes the social, literary, and political influences that led him to enter the political arena as a crusader for a free-market economy. A deeply absorbing look at how fact becomes fiction and at the formation of a courageous writer with strong political commitments, A Fish in the Water reveals Mario Vargas Llosa as a world figure whose real story is just begi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