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2600000004

第4章 中外道德观念的开端(3)

还有,中国在汉武帝时,在董仲舒【前197—前104】的倡议下,儒学得到独尊地位,印度佛学,在差不多同时也被雄才大略的阿育王【在位期为前273—前232】“定于一尊”,与统治者合流。只因与政治力量合流,这种道德思想不论在中国或在印度,便不能不因政治变化而变化。汉代以后,阿育王以后,儒佛俱由盛极变弱变衰。但是中国在宋代,究竟还有新儒家承继,“为往圣继绝学”;至于印度佛学,后来经回教民族的侵入,终于变成东南亚的流亡宗教。

不仅东方如此,在西方也同样可见中外道德观念相同的开端与变化。

西方所谓犹太教、基督教、希腊文化,似相异,实乃一贯。古希腊文化与道德,若没有犹太教、基督教来补救,本身也难于发展。三者合在一起,可见其全。犹太教的圣经《旧约》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关于他们的道德观念在开端时的状况。

《旧约》中的“摩西十诫”,基本上是道德戒条,前四条【只拜摩西不拜偶像、不许乱用神名,要守安息日】,似属宗教,实是为道德树立至高无上的基础和权威,正如后人把这基础不放在“上帝”上,而力求放在宇宙自然律或历史规律上一样。原来他们信神,信神之子摩西,就是要人们相信道德原理或戒条就是至高无上的“理”或“道”,或上帝。要我们相信义或公正,就是要我们有正义感,能尊重十诫、维护十诫,能秉公办事,诚恳过生活,这就是人类最高的美德。他们所谓的道义或正义感,具体化有下列内容:

“不可欺负外地来的人,因为你们从前在埃及也是作寄居的,应该体会寄居的滋味”;

“在诉讼庭上,不可因一方穷而放弃公正【或义】”;

“遇见仇人的驴,因背驮过重倒在路边,你切不可袖手不理,你应该帮助驴的主人,一同抬开重驮”;

“你不可欺压剥削别人,也不可拖延到第二天才给你的雇工发工资”;

“不可对你的同胞怀恨在心,图谋报复;总要爱人如己”;

除上列话外,他们还有更积极而又深入的言辞:

“掌权的人,你们果真行公义吗?你们的判决是公正的吗?不!你们一心作恶,在地上不断施行暴虐。”【《诗篇》,58:1,2】

“那些玩弄法律、掩饰恶行的可恶官僚,岂能和他相交?他们互相勾结、谋害好人,置无辜的人于死地。”【同上书,94:21】

“听见穷人哀声求助而无??于衷的人,到自己发出哀求时,也必定无回应。”【《箴言》,21:13】

“你们这些坏透了的人啊!你们把所谓‘公正’强加于穷人和受压迫的人身上;所谓正义和公平,对你们来说是毫无意义。”【《阿摩司书》,5:7】

“神又传话给撒迦利亚:我吩咐你们的祖先要执行公平正义,彼此以仁爱相待。不可压迫孤儿寡妇、外方人和穷人;更不可心怀不轨,谋害他人。”【《撒迦利亚书》,7:8-10】

由此可见:古代西方人在重“义”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正义感、道德感,并不落在我们的古人后面。但是,总而言之,不论是西方古人,还是中国古人,在最早的年代,当道德观念萌芽、开端时,都是以义或正义为主德。不仅以色列人如此,古希腊古罗马亦如此。

古希腊人和中国、古埃及、古印度,都同样以最尊重“义”或正义为开端。他们大多数人都信仰多神或自然神,并以“义”或“正义”神为众神中最庄严的神,她是天神第二妻子Themis生的二女儿Dike,随时在天神的左右。她主管“义”或“正义”。希腊人形容这位女神,和古埃及的正义神Maat一样,随时手执天平,衡量人间的是非善恶。古希腊人也崇敬爱神,但爱神只管私人事,不涉公事。这也表明:在他们心中,正义比仁爱更重要,正义是人类社会赖以有秩序【包括道德秩序】的基础。

这在他们留下的著作中,最清楚。他们最早的著作,一是荷马史诗,一是赫西俄德的《工作与时日》。在后一著作中,讲的多是希腊人民劳动的故事,也最能表现古代希腊人的道德观念。其中讲:天神宙斯把“正义”这个最佳礼品送给人类,任何人只要知道正义,并且伸张正义,那么,无所不见的天神就会给他幸福。还说,有生之类,没有正义,便会互相吞食。如能公正待人对事,城邦就会繁荣,人民会富庶,安居乐业。这些都是希腊民间人民对正义的企望,也是他们的道德理想。这大约是反映古希腊在公元前8世纪时的道德风尚。

此外,梭伦是古希腊雅典的立法家,他用他的公正观点,替雅典制定了一部令平民比较满意的宪法【大约在公元前574年】,成为此后古雅典城邦的国家和人民,都共同以正义为治国和立身处世的标准。他说:“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这和中国《尚书》中许多帝王的诰文,毫无区别。

这种正义的意义,也是后来哲学家文学家所表现的意义。可以说,整个古希腊时期,甚至古罗马时期,也没有谁不将正义作为政治、道德的中心和最高标准。也因此在古代全希腊人中正义成为“百德之总”,四主德中之最主德【四主德指正义、勇敢、智慧、自制】。

苏格拉底是极重道德的人,正义观念还使他为了不破坏法的至高地位,宁愿饮毒而死;他的学生柏拉图为了对付智者派对正义的攻击,不惜写作《理想国》,证明正义对个人对国家,均同样为和平生活、快乐生活、道德生活的来源与标准,正义与利益不可分;到了亚里士多德,虽然将政治与道德分开来研究,但道德仍重在正义。不过,他也重视“友爱”在道德上的价值,他似乎也知道道德不能仅恃正义,特别是正义与不正义的界限并不分明,就像在中国古代常常说“春秋无义战”,战时每一方都说他是为正义而战--原来正义也并不是绝对原则。

还有,古罗马有一位政治家兼伦理学家西塞罗【Cicero,前106—前43】,继承并发展希腊文化,还著了一本书《论道义》【De officiis】,全书以“义务”或“正义”为中心,主要是“义利之辨”。坚信正义与利,并无矛盾;利,不问公利或私利,皆与正义不矛盾;如有矛盾,那也只是表面如此;在西塞罗看来,“凡不‘义’的事情,绝不能有‘利’:恶人即使得利,也不是真正的利益,更不会有永久的,真正的快乐。”因此,义利不悖。

西塞罗还分“利己”为三种。一是利己损人,这不可取;二是利己、但不损人,这却不可贵;三是利己益人,这可推行。因为这是友谊的需要。但如果在第三种意义上再推广,那就将要重仁了。但西塞罗的道德感,也还没有脱离正义的力量,未曾发展到最后。

这说明西方由“义”逐渐接近“仁”了。耶稣因此呼唤:“仁爱”、“慈爱”,这声音在古希腊古罗马的世界中,本来已有基础。他们的史料较齐全,所以比我们中国古代由古代重礼义转为重仁义的过程,记载得较清楚,也值得我们借鉴。

耶稣出现后,“仁爱”也随之变为西方人们道德生活中的重要因素了。他们在希腊四主德之上,增加了三德,即信心【Faith】、仁心【Charity】、祈望心【Hope】,其中主要是仁心,即人类最大的主德,是仁与义。耶稣还将《旧约》中的摩西十诫,简化为两条:爱上帝和爱人。这算把他们的宗教教义讲清楚了,也把道德的根本要义讲清楚了。后来,圣保罗传教,便着重讲这点。看来,西方从此便受滚滚而来的“仁爱”思潮的冲洗,“义道”屈服于“仁”道了。他们说:

“如果我没有爱心,我不过是吵闹的锣鼓声而已。即使我有先知讲道的能力,渊博的知识……如果没有爱,就算不得有什么价值。如果我倾家荡产以救穷人,甚至舍身被焚,倘若心中无爱,也不算有益于人。爱是经久的忍耐,是仁慈。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狂妄,不做可耻的事,不谋自己的利益……不喜欢不义的事,只喜欢真理”。

这种伦理思潮,使客观的、不自觉的“义”【Righteousness】公正变为了自觉的爱心或仁心;即不仅要注重律法,还要重精神、重良心、重基督了,用中国话,这就是“求诸己”,“返身而诚”。比起西欧来,中国确较先注重仁爱【注重讲“仁义”】。但这只证明我们的文化和道德的开端,比西欧早,并不能表明中西的道德的开端或初期发展有什么不同。

总结

所以,我们想从上面的比较,得出结论:不论中国或外国社会,用以维持社会生活和制度的道德现象与道德观念,在其起源与开端上,在根本原理上,大体是一致的。中国传统注重礼义或仁义【或称以礼义或仁义为“百德之主”】,外国传统,也照样注重礼义或仁义【或称之为“主德”】。中国传统,因义德产生流弊,所以济之以仁德,外国亦然。以后,中外道德观念的发展,因时因地境况不同,在表现上确有差异,甚至有巨大差异,但总的方向,还是相同的。这保证了世界文化的趋同性,也使文化的差异性,最后有着落。中国人讲“理一分殊”,外国人讲共相殊相【普遍与特殊】,其意义,亦在此。

对未来,我们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包括道德思想的发展史,在互相往来频繁的时代,总是愈来愈趋于同,绝不是愈趋于异。人类文化,包括道德思想和道德现象,对于人类全体或民族全体而言,可以在异中作出贡献,也可以在同中作出贡献。二者并不矛盾。反之,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狭隘的国际主义,都同样对人类、对民族、对每个人有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见到任何其他民族,对别人或对自己有贡献时,都不得不拍手称赞的原因。同时,也是我们看到任何民族的民间文学艺术都会发生浓厚兴趣的原因。我们要对各种文化道德作比较研究,既要求异,也要求同,求同,并不妨碍爱国主义,更不是想要抹掉差异。当然,差异或特殊性也很重要。有些优秀文化,也常常出自某种文化的特殊性,但是若无向普遍性的努力,恐怕我们在今天也难于摆脱古代的“杀战俘”、“杀无辜”、“杀异己”这类狭隘民族主义和专制集权主义的局面。实际,古今中外,一致要重仁、重爱、重慈,也不外是力求摆脱这类偏枯与狭窄的局面。

同类推荐
  • 孟子与离娄

    孟子与离娄

    《离娄》重点论述了君臣之道、父子家人相处之道,说明了为君王者治国施政的最高修养境界—--至诚,为人臣者。高官厚禄者的责任——能格君心之非,为人师者的文化修养和教育的职责——促成完整的人格,为人子女者事亲尽孝之道——守身,即坚持一种人格、行为的标准。此外,还讨论了君子修养的目标,即“自得”以恢复“赤子之心”。南先生特别指出,后世学者对《孟子》多有误读,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他两不孝是什么,朱熹认为是“贫不仕”,“陷父母于不义”,他则反对此说,认为应依《孟子》本文,理解为不能事亲、不能从兄。
  • 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什么

    本书围绕“哲学为何物”这一问题,层层展开,对“哲学的问题”“哲学的方法”“哲学的价值”等难以通俗论述的问题做了清晰的分梳。清晰有力的框架、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本书成为一本经典的哲学普及读物。有志于提高哲学素养、提升人生境界的读者不可不读。
  • 传统思想的现代维度

    传统思想的现代维度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从事中国哲学和传统思想相关研究的一个初步总结,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 《 传统思想的现代阐释》,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和思想中道家、儒家、辩证法、浙学等重要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的新的研究,力图对传统思想观念进行一些突破,提出一些新的解读和现代阐释。下篇《传统与现代化》则希望就一些新的思想学术论题,结合传统思想文化资源,进行多个角度、多个方法的探讨,努力挖掘出一些传统与现代的转换链接的有效通道,发现民族传统哲学文化现代化或作用于现代社会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途径、方法问题,研究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的路径等问题,使传统哲学文化真正成为推进我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丰厚“软实力”,成为从传统向现代性转换过程中应予以借鉴依凭的一个特有的民族性基础,推进重建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 白沙心学

    白沙心学

    白沙心学是明代著名哲学家陈白沙创立的新的心学哲学形态。白沙心学以“自得之学”为核心价值,以心与理的关系为基本内容,强调心自得于道,自得于理,形成了“心无内外,理无内外”的内外合一、心理合一的新哲学思想体系。它是明代哲学发展链条中新的心学思想路线。白沙心学“内外合一”的新“心本论”哲学思想体系超越了程朱理学“是外非内”的“理本论”思想体系与陆王心学“是内非外”的“心本论”哲学思想体系,它是对程朱理学“是外非内”的“理本论”与陆王心学“是内非外”的“心本论”的综合与创新,从根本上体现了白沙心学的本质特征和理论特色,奠定了白沙心学在明代哲学史乃至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 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中的社会活力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中的社会活力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中的社会活力研究》对中国社会涌现出来的各种与社会活力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探讨了社会活力发展的逻辑必然性,并且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及日常生活五个向度深入分析当代中国社会活力的现实境遇,探讨建构社会活力的目标及路径选择。尤其结合中国城镇化的现实境遇,对城市空间及其演进的动力机制—城市活力作了深入探讨。
热门推荐
  • 过境之鸟

    过境之鸟

    1994年某个夏日,石田廉做了一个梦,梦中七年未见的姐姐惠子跟他通电话的时候突然灰飞烟灭,这个噩梦反映了现实——惠子被谋杀了。廉很困惑——为什么生活单纯的补习班英文老师会在治安良好的赤川被杀害?明明每周通一次电话,他却没有察觉出姐姐的任何异状,他连她有没有交男朋友都不知道。茫然的廉去往赤川,协助警方调查并接任了惠子生前的工作。不知不觉,廉开始过着跟惠子一样的生活,他没有刻意去调查惠子的死因,但冥冥中仿佛有一股力量帮助他接近真相。平淡的生活中,不起眼的线索交织在一起,廉发现自己此时才开始真正了解自己的姐姐——为何她的发色跟他们家其他人的不一样?她为什么要离开东京去往赤川小城?她跟谁交往?在他们极少见面的这几年里她独自经历了什么……随着一个个谜团的解开,廉渐渐理解了之前从未在意过的事情,也终于有勇气回到自己的人生,面对属于自己的现实。
  • 24节气与食疗(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24节气与食疗(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根据二十四节气进行食疗保健,正是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自保自疗方法。愿这本书能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21世纪是人人享有健康的世纪,是保健养生成为人人推崇的世纪。如何保健养生,保健养生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其中,根据祖国中医学,养生学挖掘、整理出的,顺应24节气的保健养理念与方法尤为令人耳目一新,展现了别开生面的保健养生新理念。
  • 最强位面成神

    最强位面成神

    新书发布《最强万界大穿越》望大家有票票的投个票票,青铜拜谢,下面有直通车。如果你能够穿梭位面你会干什么?林浩得到了一个能够穿梭位面的神器,从而走向人生巅峰,成为了超越一切的存在,只是苦了那些被林浩给祸祸的面目全非的位面!林浩说“只要是让我不爽的我就是要改!”QQ群:654849209
  • 幻想江湖群英录

    幻想江湖群英录

    山不言高水流深,惟余莽莽任浮沉。江湖逍遥天地大,灵台方寸有乾坤。只是一个虚构背景下的江湖故事。群像、无主角光环、无金手指、无后宫,慎入。传统武侠文,非爽文,慎入。不定期更新,非日更,慎入。然后,写完是肯定的。
  • 情深不知你

    情深不知你

    一段疼痛的青春,错的地方遇上对的人。欠下的情债,却只能用一辈子去偿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法医手记之证词

    法医手记之证词

    一名女游客半夜死于度假区农家院,凶案现场发现一排奇特的血脚印。经过大量的调查取证,终于锁定嫌疑人,眼见案情即将尘埃落定,却又被推翻……所谓的异睡症杀人,到底是真是假?匿名电话分别打到刑警队和刑侦局,举报已被派出所认定为心脏病发作致死的案件为他杀。三个地点接连出现三具尸体,死状、死因全部相同,凶案情节与一部探案小说高度吻合。在这些表象的背后,究竟有何恩怨纠葛?每一个案件都让人惊心动魄,每一个案件都让人唏嘘不已。对于法医来说,尸体就是最好的证词。在人性的天平两端,正义与邪恶上演着最胶着的较量。让一位神秘的女法医,用科学的方法带你与血腥、变态、恐怖正面交手,抽丝剥茧,寻找罪恶之源,为死者找回公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蒲江词

    蒲江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谋妃天下

    重生之谋妃天下

    前世,她因被毁容而自惭,收敛了自己的本性,纵容丈夫纳妾添宠。只是容颜受损的她仍然占据正妃之位,终究被人视为眼中钉,最后一杯绝子汤断绝自己腹中孩儿生计。原来自己无怨无悔付出,仍然抵不过丈夫心中那朵白莲花。原来自己对二房族妹的纵容,是引狼入室,害死自己母亲。原来女儿当自强,不该整个世界只有一个男人。重生之后,她发誓自己要重振侯府,商场风云,宫廷诡谲,情敌百般设计,风起云涌中她淡然自处扭转乾坤。然则内心之中却许愿,愿得有情人,白首不相离。只愿与心中的人他一生一世一双人,生生世世不分离。
  • 夫君追着跑

    夫君追着跑

    本书已入半价书库正本只需3.33元不过是去接女儿放学,出了车祸,借尸还魂了,还成了新嫁娘,还不是情愿的,新郎长的像妖孽似的,看得我只流口水,可是只能看不能吃,还是包袱款款闯江湖去吧,可桃花朵朵开,一个个妖孽,一个个无赖,江湖这莫大,美女这么多,干嘛追着我不放,杀手也来凑热闹,王爷也来瞎参合。不要啦,我对弟弟没兴趣----------俊美的千叶山庄庄主说:“只要你回到我身边,我会用一生来弥补对你的伤害。”如花妖孽男勾着如丝媚眼:“你以为你这辈子,还能从我身边逃开吗?”腹黑的杀手头头说:“女人,你胆敢再从我身边跑掉,我就杀光所有你在乎的人。”纯情小王爷眨着无辜的大眼睛:“我不管,你捡到了我,我就是你的了。”原配夫君深情的看着我:“伤害你,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只求你让我留在你的身边就够了。”还有他他他------------站在我面前要我选选谁不选谁,都没我的好日子过包袱款款,闯江湖去话外题:为了和众多喜欢飞花的亲亲们能更亲密的接触,飞花成立了一个群,方便喜欢飞花的人能和飞花更多的交流。群号:130977056希望喜欢飞花的亲亲能加入。推荐自己的新文:邪魅小师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