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49300000010

第10章 人死观

梁遇春

恍惚前二三年有许多学者热烈地讨论人生观这个问题,后来忽然又都搁笔不说,大概是因为问题已经解决了罢!到底他们的判决词是怎么样,我当时也有些概念,可惜近来心中总是给一个莫名其妙不可思议的烦闷罩着,把学者们拼命争得的真理也忘记了。这么一来,我对于学者们只可面红耳热地认做不足教的蠢货;可是对于我自己也要找些安慰的话,使这彷徨无依黑云包着的空虚的心不至于再加些追悔的负担。人生观中间的一个重要问题不是人生的目的么?可是我们生下来并不是自己情愿的,或者还是万不得已的,所以小孩一落地免不了娇啼几下。既然不是出自我们自己意志要生下来的,我们又怎么能够知道人生的目的呢?湘鄂的土豪劣绅给人拿去游街,他自己是毫无目的,并且他也未必想去明白游街的意义。小河是不得不流自然而然地流着,它自身却什么意义都没有,虽然它也曾带瓣落花到汪洋无边的海里,也曾带爱人的眼泪到他的爱人的眼前。勃浪宁把我们比做大匠轮上滚成的花瓶。我客厅里有一个假康熙彩的大花瓶,我对它发呆地问它的意义几百回,它总是呆呆地站着,说不出一句话来。但是我却知道花瓶的目的同用处。人生的意义,或者只有上帝才晓得吧!还有些半疯不疯的哲学家高唱“人生本无意义,让我们自己做些意义。”梦是随人爱怎么做就怎么做的,不过我想梦最终脱不了是一个梦罢,黄粱不会老煮不熟的。

生不是由我们自己发动的,死却常常是我们自己去找的。自然在世界上多数人是“寿终正寝”的,可是自杀的也不少,或者是因为生活的压迫,也有是怕现在的快乐不能够继续下去而想借死来消灭将来的不幸,像一对夫妇感情极好却双双服毒同尽的(在嫖客娼妓中间更多),这些人都是以口问心,以心问口商量好去找死的。所以死对他们是有意义的,而且他们是看出些死的意义的人。我们既然在人生观这个迷园里走了许多,何妨到人死观来瞧一瞧呢。可惜“君子见其生不忍见其死”,所以学者既不摇旗呐喊在前,高唱各种人死观的论调,青年们也无从追随奔走在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因此我做这部人死观,无非出自抛砖引玉的野心,希望能够动学者的心,对人死观也在切实研究之后,下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判断。

若使生同死是我们的父母——不,我们不这样说,我们要征服自然——若使生同死是我们的子女,那么死一定会努着嘴抱怨我们偏心,只知道“生”不管“死”,一心一意都花在生上面。真的,不止我们平常时都是想着生。Hazlitt死时候说“好吧!我有过快乐的一生。”(well, I've had a happy life,)他并没想死是怎么一回事。Charlotte Bronte临终时候还对她的丈夫说:“呵,我现在是不会死的,我会不会吗?上帝不至于分开我们,我们是这么快乐。”(Oh! I am not going to die, am I? He will not separate us, we have been so happy.)这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为什么我们这么留恋着生,不肯把死的神秘想一下呢?并且有时就是正在冥想死的伟大,何曾是确实把死的实质拿来咀嚼,无非还是向生方面着想,看一下死对于生的权威。做官做不大,发财发不多,打战打败仗,于是乎叹一口气说:“千古英雄同一死!”和“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任他生前何等威风赫赫,死后也是一样的寂寞”。这些话并不是真的对于死有什么了解,实在是怀着嫉妒,心惦着生,说风凉话,解一解怨气。在这里生对死,是借他人之纸笔,发自己之牢骚。死是在那里给人利用做抓爆栗子的猫脚爪,生却嬉皮涎脸地站在旁边受用。让我翻一段Sir W. Raleigh在《世界史》(The History of the World)里的话来代表普通人对于死的观念罢。

“只有死才能够使人了解自己,指示给骄傲人看他也不过是个普通人,使他厌恶过去的快乐;他证明富人是个穷光蛋,除拥塞在他口里的沙砾外,什么东西对他都没有意义;当他举起他的镜在绝色美人面前,她们看见承认自己的毛病同腐朽。呵!能够动人,公平同有力的死呀,谁也不能劝服的你能够说服;谁也不敢想做的事,你做了;全世界所谄媚的人,你把他掷在世界以外,看不起他:你曾把人们的一切伟大,骄傲,残忍,雄心集在一块,用小小两个字‘躺在这里’盖尽一切。”

这里所说的是平常人对于死的意见,不过用伊利沙伯时代文体来写壮丽点,但是我们若使把它细看一番,就知道里头只含了对生之无常同生之无意义的感慨,而对着死国里的消息并没有丝毫透露出来。所以倒不如叫做生之哀辞,比死之冥想还好些。一般人口头里所说关于死的思想,剥蕉抽茧看起来,中间只包了生的意志,那里是老老实实的人死观呢。

庸人不足论,让我们来看一看沉着声音,两眼渺茫地望着青天的宗教家的话。他们在生之后编了一本《续编》,天堂地狱也不过如此如此。生与死给他们看来好似河岸的风景同水中反映的影景一样,不过映在水中的经过绿水特别具一种缥缈空灵之美。不管他们说的来生是不是镜花水月,但是他们所说死后的情形太似生时,使我们心中有些疑惑。因为若使死真是不过一种演不断的剧中一会的闭幕,等会笛鸣幕开,仍然续演,那么死对于我们绝对不会有这么神秘似的,而幽明之隔,也不至于到现在还没有一线的消息。科学家对死这问题,含糊说了两句不负责任的话,而科学家却常常仍旧安身立命于宗教上面。而宗教家对死又是不敢正视,只用着生的现象反映在他们西洋镜,做成八宝楼台。说来说去还在执着人生观,用遁辞来敷衍人死观。

还有好多人一说到死就只想将死时候的苦痛。George Gissing在他的《草堂随笔》(The Private Papers of Henry Ryrcroft.)说生之停止不能够使他恐怖,在床上久病却使他想起会害怕。当该萨Caesar被暗杀前一夕,有人问那种死法最好,他说“要最仓猝迅速的。”(That which should be most sudden!)疾病苦痛是生的一部分,同死的实质满不相干。以上这两位小窃军阀说的话还是人生观,并不能对死有什么真了解。

为什么人死观老是不能成立呢?为什么谁一说到死就想起生,由是眼睛注着生噜噜说一阵遁辞,而不抓着死来考究一下呢?约翰生(Johnson)曾对(Beswell)说:“我们一生只在想离开死的思想。”(The whole of life is but keeping away the thought of death.)死是这么一个可怕着摸不到的东西,我们总是设法回避它,或者将生死两个意义混起,做成一种骗自己的幻觉。可是我相信死绝对不是这么简单乏味的东西。Andreyev是窥得点死的意义的人。他写Lazarus来象征死的可怕,写《七个缢死的人》(The seven that were hanged)来表示死对于人心理的影响。虽然这两篇东西我们看着都会害怕,它们中间都有一段新奇耀目的美。Christina Rossetti, Edgar Allan Poe, Ambrose Bierce同Lord Dunsang对着死的本质也有相当的了解,所以他们著作里面说到死常常有种凄凉灰白色的美。有人解释Andreyev,说他身旁四面都被围墙围着,而在好多墙之外有一个一切墙的墙——那就是死。我相信在这一切墙的墙外面有无限的风光,那里有说不出的好境,想不来的情调。我们对生既然觉得二十四分的单调同乏味,为什么不勇敢地放下一切对生留恋的心思,深深地默想死的滋味。压下一切懦弱无用的恐怖,来对死的本体睇着细看一番。我平常看到骸骨总觉有一种不可名言的痛快,它是这么光着,毫无所怕地站在你面前。我真想抱着它来探一探它的神秘,或者我身里的骨,会同它有共鸣的现象,能够得到一种新的发现。骸骨不过是死宫的门,已经给我们这种无量的欢悦,我们为什么不漫步到宫里,看那千奇万怪的建筑呢。最少我们能够因此遁了生之无聊ennui的压迫,De Quincy只将“猝死”“暗杀”……当作艺术看,就现出了一片瑰奇伟丽的境界。何况我们把整个死来默想着呢?来,让我们这会死的凡人来客观地细玩死的滋味;我们来想死后灵魂不灭,老是这么活下去,没有了期的烦恼;再让我们来细味死后什么都完了,就归到没有了的可哀;永生同灭绝是一个极有趣味的dilemma,我们尽可和死亲昵着,赞美这个dilemma做得这么完美无疵,何必提到死就两对牙齿打战呢?人生观这把戏,我们玩得可厌了,换个花头吧,大家来建设个好好的人死观。

在Carlyle的The life of John Sterling中有一封Sterling在病快死时候写给Carlyle的信,中间说:

“它(死)是很奇怪的东西,但是还没有旁观者所觉得的可悲的百分之一。”

"It is all very strange, but not one hundredth part so sad as it seems to the standers-by."

十六年八月三日于福州Sweet Home

(选自《春醪集》,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版)

同类推荐
  • 每一个女神都活得很努力

    每一个女神都活得很努力

    每一个女神都不是生来就是公主,她们也曾和你我一样,都默默无闻,也曾抱怨生活的不如意,没有王子来接驾之前,只能先将自己强大起来。要相信只有当你足够好,才会遇到那个他。她们认真生活,努力工作,最重要的是她们明确懂得自己要什么,也更会与自我相处。这些使得将来站在王子面前有足够多的底气,当机会降临时,不会错过任何成功的可能,让现在的生活配得上自己曾经的努力。《每一个女神都活得很努力》是作者历时两年,走遍各大城市,见惯了形形色色的人,更与那些成功人士触及灵魂的交集中后,所写下的文字。
  • 呼兰河传(1940年初刊还原版)

    呼兰河传(1940年初刊还原版)

    本书收录了萧红最重要的长篇代表作《呼兰河传》及两部短篇《后花园》《小城三月》。呼兰河畔有萧红儿时最纯真的快乐和最宏大苍凉的人生感悟。多年的漂泊之后,她在人生的末端回顾童年,写下《呼兰河传》这样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呼兰河小城的生活或许有一点沉闷,但萧红用绘画式的语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勾勒出一幕幕充满童趣的影像。短篇小说《后花园》在萧红所有作品中堪称精美。伴随着花园里花草的热闹,不经意地讲起寂寞的磨倌冯二成子,以及他灰暗沉闷的生活。萧红在淡淡的叙述中融入了她深沉的历史悲剧感。
  • 我的银红时代

    我的银红时代

    主要收录了季羡林在德国留学十年生活的文章,包括当时留学热的时代背景、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生活、选择梵文专业的前情后果,并对其倾注近十年的热情和辛劳,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还回顾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人的生活状态,着力描写自己在轰炸和饥饿的交相压迫下坚持完成学业,以及遭遇美好的情愫并怀念德国师友等内容。作者认为,这一时期“倘若用了象征派诗人的话,这也算是粉红色的一段了”,他的留德生涯也渗入了这种粉红色的甜蜜。
  • 颂歌

    颂歌

    在这样一个世界,没有个体,只有集体,个体的个性被彻底压抑,那么主人公平等7-2521因为有些自己的想法,被社会归为异类,在他面前一个冒险正在开始,没有终结……书中描写出反乌托邦的后果,虚拟在未来集体主义大胜后的场景。《颂歌》在美国并没有找到出版商愿意出版,因此首次出版是在英国。
  • 全家福

    全家福

    话剧围绕北京胡同里一家及其邻里几代人的悲欢离合,展现了一幅世俗生活画卷。
热门推荐
  • 成功缘于马上行动

    成功缘于马上行动

    所谓学以致用。就是强调读书人须与实际相结合。读书与致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读书为的就是更好地致用。如果读书不重视致用,不重视联系实际。那么它也就失去了作用和意义。当然,与成功也就无缘。我们一再强调读书要与实际相结合,是因为“知识来源于致用”。那些给你知识,使你更聪明的书,并不会直接地生产出知识来,它之所以能够给你知识,就是因为它是一个科学性的概括,是一个对学以致用的总结性记载。
  • 海峡

    海峡

    王棵,原名王进康,一九七二年生,江苏籍。从军十八年,二〇〇〇年开始写小说,已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山花》、《作家》、《青年文学》等刊发表长中短篇小说五十余部。小说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刊选载,多篇小说被收入多个年度小说选本及排行榜。二〇〇五年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曾获《小说选刊》二〇〇三—二〇〇六年度优秀小说奖、《十月》二〇〇七年度新锐人物奖。出版有小说集《守礁关键词》。毕业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专业作家。不断有耸人听闻的消息从工地那里传来。他们说,台风来的前一天下午,一块大得离谱的乌云蹑手蹑脚地爬到了太阳背后,陡然张开巨口,将太阳吞进肚去。
  • 年少无悔的青春

    年少无悔的青春

    青春也许会带来满身伤痕,也许未来都是不可能,还会把我们变成最讨厌的那些大人,也许还会发展到你意想不到的境地。但是这个青春我不悔。因为,这个青春有你,足矣。
  • 她自向阳

    她自向阳

    她自向阳向阳生我只希望我的希望不要落空。*曾有山河不往前我站在山巅之上,曾有山河不往前。关于我的日记
  • 傲娇公子二追妻

    傲娇公子二追妻

    此处预防针:玻璃渣里找糖吃,各位谨慎入坑!!一个是众人口中的纨绔子弟,却无人知道他经历过的万般苦楚。一个是聪慧玲珑的世家小姐,却活的小心翼翼还免不了遭人算计。看起来毫无关系的两人却因一场无比荒谬的替婚风波陷入无休止的纠缠。初见,他满面不屑鄙夷,“……不知羞耻。”再见,他替她出头,“如此,我便先将白姑娘接回去……”后来,他看着她的脸有些无措,“不过是感同身受罢了,你别误会……”他自己想不明白为何,最后才发现自己从未认真想过。她性子平淡,不予一言,只是心里早已中下倾慕的种子。最后她目送他离开,他只道了句谢,那句话还是梗在了喉头。“你是不是……”“不是!还望谢公子能与心上人欢喜与共。”他笑了笑,看着面色平静的她,忍不住拥她入怀……本以为能从此到白头,却不知离别总是无声。
  • 消失的殖民星球

    消失的殖民星球

    为人类在群星之中争取一席之地!宇宙就是一个彼此争战的战场,每个文明都不给对方任何机会。16世纪,英国在美洲洛诺克岛建立殖民地,随后该殖民地神秘消失。在未来太空,412个外星种族成立联合体,禁止联合体之外的种族殖民,企图让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种族自生自灭。为对抗种族联合体,退役军官约翰和简,再次进入争战不断的宇宙,领导一个新开辟的殖民星球——洛诺克。约翰和简不知道的是,他们领导的星球会是第二个消失的殖民地……
  • FGO的假面骑士

    FGO的假面骑士

    “为什么!怎么可能有人打破了我的人理烧却!你到底是什么人?!”盖提亚捂着被打碎的胸口,惊怒交加的(发出死亡之问)问道。“不过是一个路过的假面骑士罢了。”少年冷漠的从左手臂上抽出三张卡片,拍入腰带中。闪耀的龙之歌姬!早逝的天才音乐家!无辜背负罪名的音乐大师!Elizabeth——Mozart——Salieri!El——za——ri!Elzari!“撒...来细数你的罪恶吧...哈哈哈哈哈!”(仇阶狂笑)
  • 星元之渊

    星元之渊

    林渊说:”我老爹是穿越者。我师父是大陆最强宗门的门主。我老婆是大陆上超级宗门的少主。我的岳母背景通天。至于我..........
  • 你是我心中的那道坎

    你是我心中的那道坎

    15年前的一次遭遇让步爱娣恐婚,没成想遭遇上了同样恐婚的宁愿,两人一拍即合,来个协议结婚。当假戏真做时,才发现15年前的罪魁祸首却是枕边人......爱情该何去何从.......
  • 朕之江山美好如画

    朕之江山美好如画

    穿越成皇,大地在我脚下,国计掌於手中,哪个敢多说话?……顽石刻,存汗青,传颂我如何叱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