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66300000010

第10章 生命中最初的一道光

等待珍珠成形的那段时间,沈志荣很煎熬。

1000多只河蚌,经过了存放、实验、宰杀、插种植株手术……最后还存活的,不过几百只。这些幸存蚌,成了“珍珠培育研究小组”的宝贝疙瘩,它们后来被小心翼翼地放进竹篓里,竹篓下方悬挂着石头,上头用细绳拴住,放养进沈志荣屋旁的河道里。

理论上来说,一只7厘米大小的育珠蚌,可以插40多个片,也就说,一只蚌,可以长出40多颗珍珠。但,这样的育珠试验,究竟能不能成功,沈志荣心里一点把握都没有。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沈志荣开始出现夜间多梦的状况,总是梦到河蚌里终于养出珍珠了,但梦醒来时,存放着插片母蚌的竹篓还绑着石头挂在屋后的河里,顺着水流一荡一荡,这时,被打回到无情现实中的沈志荣,总会充满失落。

这多梦的状态,一直持续了几十年,直到业务步入正轨,他的睡眠状态才有所好转,而那多梦的几十年来,沈志荣心上也像是绑了块重石头,悬空一荡一荡的,始终落不到底。

就这样满心煎熬地守了十几天,沈志荣忍不住,便将那几百个河蚌都拎上来,一一查看状况。让他饱受打击的是,不仅珍珠的影子没看到,好不容易插片成功的河蚌,要么长了一大泡脓包,要么烂掉了一个大孔洞,要么散发着臭味,一大半竟是死了,最后数了数,只有20余只存活。

其实,8月的高温天气,根本不是给河蚌做手术的时间,还好他手术做得慢,9月后做手术的河蚌还能有少许幸存的希望。但当时的沈志荣,还不了解河蚌死亡的真正原因。

想到这次的试验要失败了,沈志荣内心沮丧之极。那幸存的20多只河蚌,就成了他最后的希望。他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回河里,再用细竹排围成隔离圈,悉心地照料。

这以后,沈志荣仍然每天都跑到河边探视,望着湖水愣愣地发呆。家门口的这条河,是京杭大运河的支流,千年前,德清的先辈们,就是在这条河里,开展珍珠养殖活动,千年后,叶金扬的后人,就在这里重新探寻被割断的历史传承,探寻前人走过的路。

能成功么?

会失败么?

今天要不要开一只河蚌来看看呢?

还是再等等吧。

沈志荣像个傻瓜一样,每天内心都充满矛盾,一遍又一遍问着这些幼稚的问题。

继父看他神神叨叨的样子,渔场其他的事也不关心了,忍不住骂他:“人家都弄不出来,就你能?一天到晚不干正事,你脑袋坏掉啦?”

母亲也劝他:“好好吃饭,咱家没人搞过这个,真的不是这块料。”

沈志荣耷拉着脑袋,有一口没一口地吃着,心里担心,还是怕那些硕果仅存的母蚌,最后会击碎他的美梦。

在漫长的等待中,看着河蚌伸出舞动的白嫩斧足,便成了他唯一的乐趣。有时候,他还是会忍不住,将河蚌捞上来一点,在它们张开蚌壳的一瞬间,透过那细细的缝隙往里面张望。

没有一个河蚌是完整的。好在它们还在努力地活着,这便是沈志荣的希望。

1967年11月,陆上的人们已经收割完水稻,也到了湖鱼最肥美的季节,渔场的渔工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繁忙,而沈志荣对着20多只河蚌,已经整整守了三个月。

有人催沈志荣尽快上工。沈志荣心想,不能再等了,捞上来打开看看,有还是没有,成败在此一举,算是做个了断吧。

这天早上,他喊来另外两个小伙伴。他们在河岸边站了一会儿,屏息凝视了一会儿竹篓里的河蚌们,它们同往常一样,正伸出斧足和世界打招呼。

“开始吧。”沈志荣说,然后终于伸出手去,捞起几只珍珠母蚌。

一刀剖下去,沈志荣的眼前仿佛划过一道闪电。他轻声叫了出来,头皮瞬间发毛,有那么几秒钟,他脑袋一片空白,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他看到了什么?一道亮光?真的是一道亮光!

他逐渐清醒过来,扭过头去看两个伙伴的眼睛,他们的眼睛也都在发光。

“我看到!有一点黄黄的,但确实是亮晶晶的,在发着光!”他兴奋极了,变得语无伦次。他手下稍微用劲,把蚌壳再撑开一些,三张脸凑在一起,往里面瞅,但见一颗颗小小的透明的亮珠,像刚刚灌浆的小麦一样,静静地躺在蚌的母体中。

“没错吧?看到了吧?哈哈哈!一定是珍珠!这就是珍珠!”沈志荣高兴得手舞足蹈,小伙伴们也很激动,三个人感觉“像在做白日梦”。他们互相拥抱,牵着手在原地转圈,高兴得像疯了一样。

听到屋前惊天动地的喊叫,沈志荣母亲以为出了什么事,跑出来一看,几个小伙子正搂在一起发疯呢。

“妈!妈!我应该是搞成了!妈!我没想别的,就想做好这件事!”沈志荣对着母亲,磕磕巴巴地说。向来寡言的他,这一刻只想直抒胸臆。

然而母亲只是微笑地拍拍他的肩头,又进屋去了。这让沈志荣心里的热度稍稍褪歇:珍珠还太小,没有完全成形,按照油印纸上刻的步骤,可是要两年后才能取珠。收获的时间如此漫长,这天大的好消息,他们一时还不敢贸然上报呢。

但他心里的大石终于落了下来,确信珍珠养出来了。当天夜里,他又做了几场梦,都是笑着醒过来。有人笑他真是走了“狗屎运”,可他想,天底下哪有白捡的运气呢?回想过去几个月的煎熬,他更加相信,天道酬勤,这世上的难事,大约只要努力、专注、坚持,便没有什么攻不破的。

“真是太不容易了!”夜里,沈志荣躺在床上,想着月桂树,想着珍珠,发觉自己真的开始对珍珠着迷了。

人群杂居的地方,想保守秘密并不容易。几天后,渔场的领导下来检查工作,也不知从哪里打听来这个好消息,随口问了几声,当下报到县里去了。

这个喜讯随后就在整个雷甸炸开了锅。

沈志荣真的养出珍珠来了?大家将信将疑,公社的领导立即赶到了现场,全村的男女老少也纷纷去看热闹。

其实,那时沈志荣培育出来的所谓珍珠,当时就是鼓了个小包,有点发亮,过了几年,沈志荣才懂,这亮晶晶的还只是珍珠囊,不过,有珍珠囊就会有珍珠,几千个河蚌成了这二十几个,说明沈志荣摸索出来的操作方法大方向正确。

这个喜讯又传到了县里,领导们也半信半疑——怎么就给这么一个没什么文化的愣头青搞出来了呢?立即派了水产部门的技术员去雷甸调查。

在技术员眼里,人工养殖珍珠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全国有那么多的地方在搞,在各种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努力下都没进展,就雷甸这个养鱼场的几个年轻人,能搞出什么名堂来?

调查人员让沈志荣捞出河蚌,他们要眼见为实。

可一个河蚌被打开后,过几天就会死掉,里面好不容易才长出来的珍珠囊细胞也就跟着烂掉了。几天前为了验证开了好几个,现在河里活着的珍珠蚌,只剩下十几个,沈志荣实在舍不得——如果来一个人开一个河蚌,不用三天,母蚌剩不了一个。

怎么办?沈志荣绞尽脑汁,终于想了一个办法,用河蚌开口器把河蚌撑开一条细缝,放到亮光下,能看见那一粒粒亮亮的透明晶莹的小颗粒。

“珍珠,珍珠!”所有人都叫了起来。这下所有人都确信无疑,珍珠真的被只有小学文化的愣头青培育出来了。

县“革委会”干部拍着沈志荣的肩膀,大大地夸赞了一番,要他带头好好干。

沈志荣自己却颇有点一夜成名的忐忑,他心里明白,关于养殖珍珠,这才是第一步,毕竟两年的时间,变数太大,他打算有时间,到杭州书店找一找,看能不能找点相关的指导材料,再深入研究下。

就在珍珠养殖刚有眉目的时候,1968年春节,全国实现渔民社会主义改造,把渔民组织起来恢复和发展渔业生产,并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水产养殖。长期从事捕捞的渔民组成渔业公社、渔业大队或渔业生产队,从事养殖的渔民组成社办渔场或大队渔场。德清县辖属的13个公社被要求全部设立水产大队,雷甸渔场水域和公社渔民的湖泊合并,成立了雷甸水产大队,包括沈志荣在内,原属国营渔场的20个工人,身份都变成了渔民。

渔民自古以来地位低下,因为他们既没有土地,又没有固定资产,常年生活在渔船上。尤其是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农林牧副渔”的约定排序,令原渔场工人惶惶不安,包括沈志荣。

在此时,他遇到了人生第一个抉择的十字路口:国家征兵通知书下发,在全国的年轻人中涌起当兵热潮,心怀军营梦的他,也和珍珠培育小组的王阿根同时报了名,但最后王阿根被选上,他被刷了下来。

原因是,尽管早就与生父脱离了社会关系,但新中国成立后,有个富农生父的出身,还是波及了沈志荣,因为是“四类分子”子女,政审未能通过,只好重回水产大队。

此时,一起接受珍珠养殖任务的两个小伙伴,一个顺利去当兵,一个中途参加了革命活动,这些一度都让他非常失落。

原本梦想成为优秀士兵或者军官的沈志荣,最终留在了雷甸渔场,但他后来说:“这是老天爷在帮我,那个时候,我要是真的去当兵,肯定不会去搞珍珠,更不会有什么欧诗漫了。”

同类推荐
  • 经理成功之道:修养之道

    经理成功之道:修养之道

    本书从修养的角度出发,以特有的轻松和风趣睿智讲解了成功的道理及方法。
  •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送你一枚开心果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送你一枚开心果

    烦恼、忧愁等等都是建立在我们无法解决的思绪当中。你会从别人的故事中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唤醒沉睡的记忆;从别人的奋斗中找回曾经的梦想,点燃希望的火种;从别人的感悟中找到成功的诀窍,扬起理想的风帆;从别人的性情中找到真实的自我,播洒爱的阳光,从而在愉悦与感动中,鼓足勇气,坚定信念,阔步向前方迈进。
  • 说话的逻辑与技巧

    说话的逻辑与技巧

    《说话的逻辑与技巧》以独特的视角,将逻辑应用于日常说话的研究,以通俗流畅的笔触揭示了说话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对日常言语交际中普遍需要的对话及演说,以一个全新的逻辑角度,从结构到方法,做出了深层的分析。《说话的逻辑与技巧》既有相关的理论依据,又有丰富翔实的古今案例,并联系现代生活的语境,指出了各种易犯的逻辑及非逻辑的言语谬误。全书融入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不乏现实关注,理论新颖,内容丰富,读来引人入胜,启迪遐思。对各行业人员,尤其是需要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及谈吐能力的人群,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 转动人脉:构建超级成功人脉网的73个技巧

    转动人脉:构建超级成功人脉网的73个技巧

    人脉决定财富。本书以人脉为核心,详尽地阐述了提升人脉的方法与技巧,另外,还精心选取了大量创造人脉、维护人脉、提升人脉的经典案例。总之,本书可以算是当下最实用、最时尚的人脉宝典。衷心希望您在翻开本书的同时,就找到开启您人脉存折的密码,也找到一把开启您人生幸福与成功的金钥匙。
  • 玩出意志力:掌握生命的主动权

    玩出意志力:掌握生命的主动权

    本书是畅销书作家吴淡如写给年轻人的自我激励之书,主讲“意志力”。意志力是一种管理自我的能力,包括金钱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还有梦想管理等。它并非需要苦逼的修行,而是人生很好的玩伴。找到意志力、掌握运用意志力,玩出一种持续自我补给的正能量,让生命发光。这是一本献给年轻人的自我修炼法宝。让自己一天比一天更进步,你可以告诉自己怎么做最好。不能马上成功,却可以马上开始,愿这本书陪你,活得丰盈勇敢。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像游击队员那样做营销

    像游击队员那样做营销

    游击队员作战的神出鬼没、机智百变,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众多红色经典战例更是为人耳熟能详。在商场如战场的当代社会,营销的成败与否,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而且取决于谋划能力。红色经典战例中,游击队所运用的智谋韬略和现代营销有着微妙联系,善加运用,一定会给现代营销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 感动学生的智慧故事

    感动学生的智慧故事

    本书汇集的智慧故事都经过精挑细选,涉及古今中外,覆盖面广,选题多样。用心去品读这些故事吧!他人的人生不能复制,但可以领悟;他人的智慧不能抄袭,但可以借鉴。但愿这些经典的智慧故事,能够提升你的生命境界,使你的人生之旅更加顺畅、通达、从容。
  • 梦想树上会开花

    梦想树上会开花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乾坤……有梦想的人生才有意义,山村里的孩子追梦,山村里的老师守梦。每一个梦想都是一个别样的世界,只要你愿意坚持,梦想终会开花。
  • 田园俏农媳

    田园俏农媳

    穿越成一名又聋又哑还破相的丑女,爹爹不亲,娘亲没地位,娘仨频频遭欺负却无人做主。未婚夫病好了,婚事却被姑姑抢走,算了,谁爱要谁拿去。亲爹偷人还有理?咱脱身出来,这样的爹不要也罢。既然穿越已经成为事实,就由她来护着娘几个吧。家里穷得响叮当?她有脑子,大富或许不敢想,还怕饿死?棒打牛鬼蛇神,给娘找个靠谱的后爹,气死你个坏渣渣。
  • 未来畅想家

    未来畅想家

    来自伟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郑天昊误入未来魔法世界,当科技进步到极致的时候,螺旋型进化的威力开始显现,而生活也趋于魔法化
  • 萌妃有喜

    萌妃有喜

    她因为穿越到一个异世还成为了一个孩子他妈,一个帅气的夫君王爷,这等好事是何等的幸福,可是她却想着要回去,在樱花树下喝着茶,跳着舞,那个在樱花树下等她的男人,当一切来临的时候才发现其实那个男人就在身边,正是应了那句话:梦里寻他千百遍,那人在灯火阑珊处。
  • 老子注

    老子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只是不想辜负了相遇

    只是不想辜负了相遇

    青春都相似,欢喜又迷茫,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那一年,高子墨遇见了周娴,懂得了付出;陈檬离开了卓轩,学会了祝福;宫屿习惯了商陆,懂得了怜惜;顾绍殊放开了丁帆,学会了放手……就算终有一别,时光会记得我们的相遇。我们遇见爱,也在爱中成长。我们害怕分别,亦在别离后坚强蜕变。《只是不想辜负了相遇》写尽青春唯美遇见与别离故事,深情呈现青春年少的人遇到爱,在爱中成长,也因为爱变得坚强和勇敢的心路历程。
  • 你是我的小甜梨

    你是我的小甜梨

    【已完结短篇小甜饼】江医男神陆栖然,从不跟女生亲近,是医学院里的高岭之花。某天,他的家里却出现一个穿着小猫图案衣服的萌妹子。他一直以为她只是他人生中的一个意外,却不想最后成了他一生的羁绊。————更多小甜梨的番外内容,请看《小酒窝甜又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