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77000000012

第12章 乡村气象

家人明显地感受到从天昊身上散发出来的别样的气质,不错,他已经慢慢地成熟起来。

天昊试着走近爸爸,与爸爸交流自己的思想。但吴振宏缄口不谈,他装作一无所知,只是陷入沉思,当天昊征求他的看法时,他总是点点头,装出似懂非懂的样子,眼里却流露出忧虑的神色。

天昊哪里知道,父亲年轻时,也曾是一名热血青年,他对时事国事的热忱以及对这一切的理解之深,是今日的天昊,甚至是陆峰等人难以相比的。当然,也正是那股热情害了他。如今看到儿子接受了进步的思想,作为父亲的应该感到欣慰才是,可是他却不安地看着儿子,不希望儿子步其后尘。他提醒天昊,凡事小心为上,在当前的社会,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天昊听了爸爸不冷不热的话语,大失所望。原本还指望父亲会夸他有出息,哪想反被父亲浇了一头冷水,他闷闷不乐,心想以后再不会跟爸爸谈论政治了。他对爸爸的劝诫敷衍了几句,就走开了。

吴振宏的担忧不是多余的。

天昊回到学校,被领导叫去谈话,问他为何消失了这么久,接连旷课。天昊早已想好该怎么回答,他瞎编一气,他说:“当时正在街上看热闹,有一批青年准备下乡,有一个像是领导的,看我已经不小,便把我叫上了车,就这样阴差阳错地跟着他们去了。直到后来我跟他们解释清楚,他们才放我回来。”

领导拿他没辙,看他比以前消瘦了不少,便信了他,由他走了。

天昊给陆峰写了信,表达了想在学校搞一个类似“青年茶社”组织的意愿,并详细陈述了自己的计划,受到陆峰的支持。陆峰在信中提醒他,凡事灵活善变,稳扎稳打,切莫急于求成,一定要小心行事。

天昊便放开胆子干了。他找到几个比较信任的人,对他们进行试探,再进行理论的灌输,这样过了几个月,收效明显,在他身边聚集了二三十个比较勇敢的学生,天昊再通过他们,对其他同学,其他学校进行渗透。天昊觉得,自己的这个组织,已可以和陆峰的社团相媲美。但是,他忘了,自己身边的这些人,仅只是对社会现实不满的人,而不都是具有高远志向的人,他们不懂得斗争原则,还未准备好面对种种可能出现的危险与挑战。

事实证明,吴天昊太过急于求成了,而且,在他这个年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像他一样勇敢,一样成熟。很快,他的计划暴露,有人向校领导汇报了天昊的所作所为。身边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还好校长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他向委员会的同志保证:天昊的所作所为绝对只是孩子的幼稚行为,他虽然未经同意就成立了自己的小集体,但这样的集体并没有什么危险的地方,这不过是学生拉帮结派的行为罢了,没有产生不良的影响,他们没有做出任何越轨之事。

最后决定,对天昊和另外几个领头的,处以半个月的禁闭,同时每人做一份深刻的检讨。在此事件中,天昊做得最聪明的一点,便是当他得知有人告密时,便下令焚毁所有可疑的文件,而发出的文件,均未署名,这为他捡了一条命。

半个月的禁闭,难熬至极,当他觉得自己已经干得有模有样的时候,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挫折。此时的他,心急如焚,一想到自己的“事业”将被扼杀,他心如刀绞。在这四壁空空的屋子里,他真真切切地感受了到什么叫做“度日如年”。

这一次,吴振宏真急了,听到儿子出了事,他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这下完了!

经过吴振宏的再三请求,天昊等人提前出来了,前提是他们要保证以后绝不再犯,并为此写了五千多字的检讨。校长提醒吴振宏:一定要管好孩子,他们不懂事,做家长的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孩子很容易会误入歧途。吴振宏连连点头,领着天昊离开了校长的办公室。

吴振宏决定不再保留心中的想法,为了不再让儿子出事,他得教会天昊如何思考,如何行事才行。当吴振宏提出要和他聊一聊时,天昊很不情愿,他猜测爸爸又会来那老一套,保守、封建、畏首畏尾,是他对上一辈的基本看法。

但这一次,爸爸的语气跟以前大不相同,他对天昊说:“你不是喜欢谈论时事吗?那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时事。”天昊顿时来了兴趣,还没等爸爸开口,他就把自己的那套理论搬出来大谈特谈。因为他觉得上一次父亲并没有认真地听他讲。可是吴振宏的反应依旧不愠不火,他的话语里表现出对天昊和陆峰等人思想的蔑视。他之所以轻视他们的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救世理论,并不是因为他自己的理论有多么高深,多么正确,而是因为他经历过一切,也看清楚了眼前的一切。那是源于他步入中年以后形成的一种处世态度——低调。

他为天昊讲述了他在年轻时的故事:对美术的无限的热爱,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对真理和正义的不懈追求。那时的他,才华横溢,敢作敢为。甚至敢对领导的所做所为指手画脚,妄加评论。发表了多篇措辞激烈,观点激进的文章,因而遭到了迫害,白白断送了自己的光明前途。

吴振宏叹了一口气,对天昊说:“即使在当时,也有很多明眼人,他们很清楚地看到潜藏的危机,可是却没有像我一样做,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天昊摇了摇头,吴振宏接着说:“因为他们是聪明人,他们知道,像我那样做,无异于以卵击石。有时热情非但不能助你,相反会害你。那些深谙时事的人,不会一昧地盲目行事,并不是他们缺乏良知,而是知道凡事都有可为不可为,知道该何时出手。当然,此一时彼一时,你们现在面临的情况要比当时更为复杂,更难应对。你们有一腔热血,这是好事,但如果不明智地行事,无疑是在黑暗中行进,毫无所获,还会被四周虎视眈眈的眼睛盯上。险象丛生啊!在当前的形势下,你和你的朋友们要想对人民做点好事,就一定要灵活行事,在不要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一番话说得天昊哑口无言,他怎么就没想到这么多呢?于是,他沉默了。吴振宏本来想说更多、更深的道理,但看看天昊的反应,知道儿子已经有所领悟了,而且说得这些也够他消化一阵了。便悄悄地离开了儿子。

天昊迷惘了,不过,青年正是在迷惘中前进着、进步着。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雨彤已步入高中,一起进入高中的,还有我们所认识的陈孟凡。现在该来谈谈他们兄弟俩了。

当陈孟凡正为失去艾琳而怅惋伤怀的时候,传来一个好消息:徐爷爷要把鸟儿送还给兄弟俩!陈国威当然知道,徐老之所以把艾琳送还,并非是心里惦着两个乖孙子,而是因为这只鸟儿压根不喜欢徐老。虽然徐老可以提供胜于陈家的优裕的条件。徐老心里也许会想:陈祖铭父子曾经口口声声地说这只鸟善解人意,可事实上,艾琳根本体会不到他这老年人的孤独。它不会像陈国威那样乖巧,那样会讨老人的欢心。尽管徐老尽量最大的努力,也无法让艾琳表现出一点人情味来,它一如刚来徐家时的样子——呆板、木讷、该吃就吃、该睡就睡,反正不会哼一句。徐老走到它面前,它视而不见。一句话,在徐老眼里,它与一只普通的野鸟无异。期望变成失望,徐老的心绪可见一斑,一气之下,他恨不得将它扔弃。可转念一想,要真的扔了,以后跟两个乖孙子也不好说清楚,何不做个顺水人情,把艾琳还给他们呢?

在特殊的时期,像徐老和陈祖铭这样的人,是最善于隐藏自己的人,也是最“聪明”的人,他们时而附庸风雅,时而大笔掏钱,言不由衷,倒帮他们躲过了一个又一个可能到来的危机。

艾琳回到陈家,即要面对陈孟凡,也要面对陈国威。所幸的是陈国威已经对艾琳提不起兴趣了。陈孟凡难掩激动喜悦之情,艾琳听到了陈孟凡的琴声,又恢复如初。陈孟凡进来琴艺进步神速,这要多亏爸爸请的那位钢琴老师——江南才女梁思芸。

爱鸟失而复得,接下来摆在陈孟凡面前的问题便是:谁是艾琳的主人?他一定要找到这个人,这渐渐地成了他心中的一种信念。自从上次见到吴振宏被父亲赶走的那一幕之后,这份信念就越发地根深蒂固了。虽然他还不知道有吴天昊这样一个人,虽然他不知道吴天昊已经渐渐地淡忘了艾琳。

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可以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倾情奉献,他们全身心地关注着那个在他们的意念中非常清晰的陌生人。在他们之间,有一个媒介,当他看到了这个媒介,便可以联想到关于另外一个人的生活的一切。久而久之,他由于模仿意念中的那个人的一举一动,同时要求意念中的那个人也模仿他的一举一动,直到两人合二为一。陈孟凡是否属于这样的人,我们不得而知,只是有一点,他淳朴善良,喜欢独处,所以容易产生臆想,由于他宅心仁厚,这种臆想会促使他更加仁爱的境界发展。

陈孟凡执意要把艾琳还给它的旧主人,他向弟弟打听,陈国威表示他可以告诉哥哥任何事,唯独有关这只鸟儿的事情,他无可奉告。爸爸工作忙,不在身边,陈孟凡便写信给父亲。陈祖铭收到信后,担心孩子会乱跑,便搪塞一番,说什么艾琳旧主人一家已经搬走了。陈孟凡不相信,他哀求父亲,把他们的地址告诉他吧!

陈祖铭真搞不懂儿子了,一只鸟儿竟把儿子弄得神魂颠倒,失去的时候天天念叨着鸟儿的名字,失而复得,反而不好好珍惜了。陈祖铭很是无语,他常常感慨,同为兄弟,两个儿子的差异怎么这么大呢?他从陈国威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陈孟凡除了相貌有点相像之外外,没有遗传到他的任何一点秉赋。两个儿子虽然还小,但总有这样的念头闪过陈祖铭的脑际:将来自己的事业,还是得由陈国威继承!

刚开始他以为只要过一段时间,孟凡的感情就会被冲淡,可是这种情况在孟凡的心中越来越强烈了。

在陈孟凡的再三请求下,陈祖铭终于答应儿子,他挑了个时间,载了儿子去乡下。

陈祖铭开着车,显得心事重重,他打算从此再不和吴振宏打交道,可现实又要和他开玩笑了。父子两一言不发,陈孟凡以为是一次次的请求惹得老爸不开心,所以才摆出那么难看的脸色,不过他心里很激动,想到心愿即将达成,他深深吸了口气。

这是陈孟凡第一次来乡下,此时正是秋天,麦子已经成熟,放眼望去,宛如一块巨大的金色地毯,远处稀稀疏疏的小树林,成了点缀在这地毯上的图腾。微风拂来,麦香夹着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有些农民已下地收割,忙碌着、微笑着。这样的景色让陈孟凡彻底陶醉了,他不再理会老爸那苦瓜脸,而是尽情地欣赏窗外的美景,他对乡村一下子就爱得无法自拔了。

快到村庄了,他们的车已经驶过那片我们所熟悉的树林,此时树叶已经发黄,但毫无脱落的迹象,一颗颗树挺拔屹立,道路一边是树林,一边是田野,汽车一路疾驰,陈孟凡应接不暇,他感觉到一首美妙的音乐正从天边传来,混合着几声小鸟的尖鸣。一曲钢琴曲已在他的脑海中酝酿而成。

此刻,父子二人的心境是多么的不同啊!

终于进村子了,可以看到在那些墙上都贴满了红色的条幅。到了那幢房子前,陈祖铭就犹豫地敲了两下门,没有回应,又接着连续敲了几下,里面有了一点动静。门打开了,陈祖铭吃了一惊,开门的是一位老妇人,陈祖铭擅自想到:“上次来时可没有见过这个人啊!莫非……”

还没等他想完,老妇人便问道:“请问你是?”

陈祖铭报上姓名,并且询问吴振宏是否在家。

老妇人叹了口气:“哎,搬走了,一年前就搬走了。这人真是命苦,父母早亡,妻子也去世了……”

陈祖铭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再也不用担心被吴振宏那烦人的家伙了。他不耐烦地打断了老妇人的唠叨。试探着问道:“那您知道他搬到哪里了吗?”

老妇人摇了摇头:“我哪里知道啊,这人也是,说走就走,走了也不跟邻居说一声,他一走,就再没有回来过。”

陈孟凡失望到了极点,但他不想放弃,他对老妇人说:“老奶奶,他们还会回来的,如果回来,麻烦您帮忙转告一声,就说有人要还一样东西给他们。”说完他从车里取出了艾琳。

老妇人眼睛一亮:“这鸟我以前见过,吴振宏的儿子把它奉为至宝,旁人看一眼都难。它很漂亮,不过现在看上去已经老了不少。”

陈祖铭已受不了老妇人的喋喋不休,他拉着陈孟凡的手,准备离开,陈孟凡似乎不肯走,他还想跟老奶奶说什么,就被父亲打断了。陈祖铭对老妇人说:“时候不早了,我们也该走了,您老进去吧,打扰您了!”

老妇人说:“这么快就要走了?也不进来坐坐,喝杯茶吗?”

“不了,谢谢您,我们还有事,就不麻烦您了!”说完就拉着儿子走了。

陈孟凡心有不甘,道:“爸爸,难道就这样走了吗?”

“那还用说,人都搬走了,还留在这里干嘛,难道要在这里等待他们回来不成?”

陈孟凡不说话了。

这一路回去,父子两的心情恰好调换了,陈祖铭轻松无比,而陈孟凡则心事重重。

回家以后,陈孟凡很后悔当初没有进那所房子,进去看艾琳和它的旧主人曾居住过的地方。后来,那所房子出现在了他的梦里,成了一座迷宫,而他站在门口,犹豫不决,迟迟没有进去。这种遗憾,伴随对乡间美景的向往,让他几乎害了强迫症。

由于此行没有打听到吴振宏一家的下落,因而还鸟一事也便搁置了下来。

同类推荐
  • 愿你如黎明般

    愿你如黎明般

    学渣叶明黎是个正要步入初三面对中考的初中生,他与一般的学生一样,不喜欢学习,喜欢作弊,视与老师斗智斗勇为乐趣,更向往着成年人的世界,在初三一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许多事,也让他懂得了很多。
  • 王牌大记者

    王牌大记者

    有位前辈告诉我:做记者简单,做一名好记者太难,难在有没有良心。一开始,我还不懂,甚至嗤之以鼻。但,采访过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之后,我懂了,在这个物欲横流、人情冷漠的社会中,良心是多么的可贵。我叫卓峰,我没有那么高尚,没有那么无私,但我还是有点良心,甚至还有点冲动,有点疯狂,这就是我的故事。一个疯子记者的职业生涯。
  • 月亮下的空心树

    月亮下的空心树

    走在月光皎洁的夜里,听着枝头猫头鹰的叫声,看着眼前这棵遮天蔽日的大树,想着白天见到的这棵树却是枝枯叶黄、虫蛀洞深,一下子就陷入了沉思:我们可见的世界、单个的人生,从不动角度和时间段去审视、旁观,其景象不也如此迥异吗?
  • 静妙家羊汤馆

    静妙家羊汤馆

    这篇现实文已经完结,本文入口淡雅、入喉醇厚,进入腹中又回味无穷,建议先看一下完结感言,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最后,班门弄斧的送大家一首小诗吧:静妙家主羊汤馆,醋辣椒盐皆为王。饮食男女家常风,锅碗瓢盆搅乾坤。穿金戴银一张纸,透筋支骨万来迟。骑得风来三月天,阴颠阳去六月雪。左右逢源古易是,上下求索今难支。上北下南多背囊,左西右东少东西。父母犹在勿远航,说来容易成近难。盼成儿孙读书郎,取点毛票换酒干。最新剧透:当嫂子和小叔产生情感纠葛时……最新剧透:当创业关键期与后院起火时不期而遇……最新公告:二部开业有夜市烧烤哦。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是一部类似《深夜食堂》的情景剧式小说,也是一部普通餐饮人的创业故事,两线并进,最后合二为一,没有波澜壮阔的大场面,只有娓娓道来的人间百态,因醇香厚重而回味无穷,绝对好看。
  • 五味人生回忆录

    五味人生回忆录

    《五味人生回忆录》是一位退休女教师的回忆录,以作者的第一人称视角,通过对一些往事的回忆,展现了她经历过的从建国初期直到现在的70年岁月,同时抒发了相关的人生感悟。
热门推荐
  • 白泽邪

    白泽邪

    常听闻尔,白泽神兽,通天地,知古今,人遇之,则可逢凶化吉。知己良善,行于世间,路遇贫苦者,赠与钱财;路遇染疾者,医虑消灾。常存悲天悯人之心,尽己所能,渡与凡人。却难料,为善者,反成祸患。不弑生灵,自有生灵共愤之。因何起,由何灭?君欲知何解,敬阅白泽邪——
  • 重生之天机不可泄露

    重生之天机不可泄露

    亲爸害死了亲妈,小三携女儿登堂入室,小三女儿更是害死了韩家长女——韩姊姝。老天开眼,韩姊姝重生归来,天赐机缘,能否抓住机会,给这些人间的渣滓沉重一击,母亲的大仇何时得报,让我们拭目以待!一篇带着烟火气的慢节奏复仇小文,希望你会喜欢。
  • 时光清浅处

    时光清浅处

    4.22是什么?是我等你的时间,是我忘记你的时间,还是我和你之间的光年距离?似乎苍山洱海没有变,似乎蜚短流长已与我无关。我只记得你的眼中有星辰、有大海!”那一年他作为一个机器人,被送给了她。顾倾城从来不知道机器人还可以这样有血有肉。那一天他动情地叫了她一句“倾城”。顾倾城觉得仿佛心里压抑了很久的情感像泄了闸的洪水奔腾而出。那一刻他对她说“顾倾城,我爱你!”似乎顾倾城这一辈子注定都在和这个名叫钟星海的家伙纠缠。然而,谁会想到他是光年以外克玛纳的王,谁会想到她的几十年在他眼中不过是过眼云烟。为了更长时间的陪伴,顾倾城尽其所能。然而来自艾丽丝的威胁和来自邹倩的追求让顾倾城的美好时光停止在这一刻。为了爱不顾一切是一个女人所能付出最大的勇气。于是毫无心机的顾倾城设了一个自己都无法预知未来的局。他的一辈子长到欣慰还是煎熬。从她哭着说“我爱你”那一刻,在他眼里再长的岁月,也赶不上经年与她的清浅时光……
  • 时光不可倒流,人生不可重来

    时光不可倒流,人生不可重来

    史书翻开新的一页之前,在故事正要开始下半部的时候,我们总会被那历史的缝隙里豁然传来的鸟鸣、水声、落花声、金戈碰撞铠甲的铿锵唤醒想象力。作者以古词为引,诗文结合,独特视角,异样思情,翻开那被时光尘封的印记。
  • 无限求生

    无限求生

    【新书《无限电影世界》已肥,求支持!】普通职员凌翊,在一场车祸中被卷入主神的无限求生游戏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不存在的照片

    不存在的照片

    《不存在的照片》是樊小纯写作的一本虚构书信集,整本书的视角被分裂成了讲述者与隐藏的倾听者,但最终都拢归于作者本身的叙述。信件的一隐一显的两位主角去看世间万物,通过摄影、绘画、建筑、文学所关涉的场景,来讲述世界的景观——秩序下的自我与他者。
  • 贫血集

    贫血集

    短篇小说集《贫血集》共收录《恋》、《小木头人》、《不成问题的问题》、《八太爷》和《一筒炮台烟》等五篇作品。
  • 那只神有点坏

    那只神有点坏

    “虽然我不知道这小子是什么来头,但是能你们神族诛杀的人,我却一定要救上一救。”她是上古的神,沉睡了万年之久,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和神族作对,在天河凿了八十个孔,四海八荒下了整整三个月的大雨,她自己却在西天梵境听佛祖讲经去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徐志摩诗文:再别康桥

    徐志摩诗文:再别康桥

    徐志摩的一生都在不停地追求真、善、美,追求自由和理想。在他的文字里,他的故事里,在他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几位名媛的爱情纠葛里,我们都能感悟到徐志摩率真而诚挚的人品、良善却不乏孟浪的个性。他创立了新月社,搅动了中国文坛一池春水;他艺术至上、笔无遮拦,他追求自由,勇敢却不无残忍地摆脱了旧式婚姻的束缚,成为民国离婚第一人;他35年短暂的生命历程,是那么潇洒自如、轰轰烈烈。本书收录了徐志摩情诗64首及部分散文,分为几个篇章,并配以清新文艺的插画,两者相得益彰,令读者在阅读中体悟诗人的真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