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54100000004

第4章 好大喜功 真宗赵恒

赵恒(968—1022年),公元998—1022年在位,原名德昌,后改名元侃;淳化五年(995年),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恒。太宗赵光义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

真宗即位之初,勤于政事。在其统治时期,既有名将李沆与寇准相佐,也有“鹤相”丁谓与“五鬼”乱政,但宋朝的政治制度却日趋完备,社会经济也有所发展。然而,与久经沙场的太祖、太宗不同,从小生活在深宫中的赵恒性格较为懦弱,缺乏开拓创新的决心和勇气,在他看来,守成是最好的选择。公元1004年,宋辽签订令宋朝备感屈辱的澶渊之盟后,真宗无心朝政,而是致力于封祀之事,粉饰太平,广建宫观,劳民伤财,使得赵宋王朝的“内忧外患”日趋严重。

1.勤修内政现太平盛世

一个家族能否发展及延续,关键在于领导者的谋略和才能。赵恒即位初期勤修内政,使宋朝出现了后世所称的“咸平之治”的小康局面。这在赵氏家族的统治时期,是很少有的盛世景象。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宋朝的政治出现了一点波折:北方的辽国、西边的西夏国时常骚扰宋朝边境,而国内又发生了王小波、李顺起义。太宗年事已高,事情处理起来有些力不从心了。因此,大臣上书要求立太子,太宗均以种种理由搪塞。淳化二年(991年),宋沆、冯拯等五人联名上书再次请求立太子,惹得太宗大发脾气,将这五人一一贬职,从此,朝廷再没有大臣敢提此事了。

其实,宋太宗并不是反对立太子,只是在人选上一直不能满意。太宗一共有九个儿子。大儿子元佐非常聪明,但是由于赵廷美被贬一事受了刺激,精神失常。二儿子元僖姿貌雄毅,深受太宗喜爱,被封为广平郡王,后来又被改封为陈王。在哥哥元佐染病被禁之后,他受到太宗的器重,被任命为开封府尹,进封许王,加官中书令。照这个趋势发展,有可能被立为太子。不幸的是,淳化三年(992年),元僖突然得病死去,年仅27岁。元僖的死,使太宗意识到应该加快立太子的节奏,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淳化五年(994年)九月,太宗立三子元侃为开封府尹,并晋升为寿王,正式立为太子。

赵恒的表现的确实不错,被封为开封府尹之后,他兢兢业业,秉公办事,几年来京城平安无事。他奉命视察京畿的民田,认为农民负担过重,于是实行减负措施,收拢了不少民心。赵恒被册封为皇太子之后,京城内外的平民百姓非常高兴,在他拜庙的时候夹道欢迎,称赞他是“真社稷之主”。太宗任命李至、李沆二人为东宫长官,对太子赵恒加以辅佐。

至道三年(997年),赵恒即位,时年30岁。

宋真宗赵恒即位时,曾下诏说:“先朝庶政,尽有成规,务在遵行,不敢失坠。宜拔茂异之才,开谏诤之路。”表明了他锐意改革、励志图强的决心。

公元998年1月,宋真宗改元咸平,正式启动改革之路。他着手整顿吏政,解决机构臃肿、贪污腐败、官吏冗滥、选举作弊等突出问题。他规定外任官职田制度,不同的官职给以不同数量的田地作为俸给补贴,提倡廉政。然后裁撤重叠、臃肿的官僚机构,以提高办事效率。又严格官吏的举荐、任用、迁转、考核制度。规定被举荐者三任而有政绩,才能作为善举而议奖赏。被举者若犯贪赃罪等,举荐者亦连坐。赵恒还命宰臣誊录内外官员历任功过,编册进呈,以备委任官员时参考。赵恒还亲自考核京官,开创了宋代京官磨勘(唐宋官员考绩升迁的制度)引对的先例。

为了广泛选择、培养优秀人才,赵恒把改革科举制和发展学校教育摆在了重要位置。曾在《劝学文》中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极端的利禄观作为劝学手段,使众多的读书人趋于科场。在学校教育方面,自宋初以来,官学甚少,以书院为主要教学形式的私学逐渐兴盛起来。对此类书院,赵恒也给予了支持。

赵恒在实行政治改革的同时,也积极寻求经济富强之道。他在即位当年的五月下诏说:“国家大事,足食为先。”以国家未有九年之蓄为忧,令两府大臣讲求丰盈之术。他还对侍臣说:“经国之道,必以养民务穑为先。”诏三司每逢岁稔之年,要增广市籴以实仓廪。重申转运使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劝课农桑。

咸平二年(999年),赵恒命度支郎中裴庄等官员分赴江南、两浙等地,发官廪赈恤受灾饥民,蠲除田赋。诏令有司减罢各种无名力役,暂缓土木营建,以休养民力;又令陕西沿边地区广兴屯田,把士卒戍边和耕种结合起来;还诏令全国,凡民户有能力开荒,准许无田税农户请佃荒田垦种,五年后定纳赋税。为了使民户有能力进行生产,又推广“预买绢”法,即在每年春季民力乏绝时,官府借贷给农户安排生产、生活,等到秋收后,再以绢输官偿债。

赵恒本人也以勤政为要。他制订的工作日程表是:每天清早在前殿接见请对官员,听闻奏事;早饭后处理各司奏事,批阅奏章;下午看书学习,安排各项例常活动;晚上则多召儒臣进讲,询访为政得失、探讨经史等。他还以刑狱直接关系到国治民安为由,编集《新定编敕》856条,镂版颁行,与律令格式、刑统并行。

赵恒还下诏对皇亲国戚以及宦官进行严格约束。他的姑母秦国长公主为其子王世隆求官正刺史,赵恒婉辞拒绝,说:“正刺史系朝廷公议,不可。”他的妹妹鲁国长公主为翰林医官赵白化求升秩,也被他拒绝。驸马都尉石保吉家中发生家仆偷盗一事,石保吉面请赵恒,乞加重罪,又欲在自己家中设刑问罪,赵恒以国家自有常法,不允,命交有司处决。

赵恒在即位之初的几年中,广开言路,锐意兴革,勤政治国,他所采取的措施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为后世所称道的“咸平之治”的小康局面。

2.澶渊之盟:以屈辱换和平

当统治家族利益受到外权入侵时,是投降,还是抵抗,一切都掌握在统治者手中,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着统治家族的生死存亡。“澶渊之盟”无疑是个耻辱,它不是不战而败,而是战胜而败。赵恒的懦弱,为下一个“澶渊之盟”埋下了伏笔。

宋辽战争长达25年,其目的在于争夺幽云十六州。对于辽国来说,幽云十六州是一个先进的农业区,无论是它的农业、手工业还是其他文化活动都比辽国本部地区发达。辽朝统治者对该地区非常重视,他们把幽云十六州中的幽州升为南京,改皇都为上京,把原先的南京(辽阳)改为东京,以大国的姿态屹立于宋朝的北方。而对于宋朝来说,幽云十六州是宋朝北方的一个屏障,是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带,幽云十六州的得失,关系一代江山的安危。从宋太祖时期,宋朝就开始了与辽争夺幽云十六州的战争,赵匡胤逝世后,赵光义继位,继续对辽作战。但是,979年高梁河一战,宋军大败,于是,赵光义采取守势,维持了几年来的相对安宁局面。

公元982年,辽国帝位更迭,幼主年纪尚幼,其母萧太后当政,宠臣韩德让掌握了朝廷大权。宋太宗认为辽朝“主幼国疑”,正是可乘之机,便于公元986年再次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势战,分东、西、中三路出兵。但由于东路军受阻,宋军败退。两次伐辽失败,迫使宋太宗重新考虑其内外政策的调整。到宋太宗晚年,守内虚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已经形成。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宋朝对辽由攻转守,放弃了以武力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打算,只是在北部边境设置重兵严防,以此与辽朝相对峙。在宋朝采取守势后,辽朝对宋却展开了攻势,就在宋军第二次伐辽失利的冬天,萧太后利用宋军溃散、士气低落的时机,率大军南下、长驱直入,攻陷了深州、祁州、易州,辽兵大肆纵火杀掠,然后满载金帛等战利品北还。自此,辽国利用其骑兵优势,不时骚扰宋朝的边区。

公元997年,赵恒即位,年号咸平,赵恒在加强国内统治的同时,也密切注意改善同邻邦的关系。希望能够保持太平的局面,但是却未能如愿。当时宋朝的外部威胁,主要是北邻辽国建立的契丹政权和西邻西夏建立的党项政权。咸平二年(999年),辽军再次南下,宋军驻守定州,闭门自守,不敢出战,次年正月,辽兵到瀛洲,大败宋军,擒宋将康保裔。

公元1004年,辽军又一次大举南侵,朝中大臣在如何对付辽朝进攻的问题上,产生了明显的分歧,副宰相王若钦主张放弃东京逃跑,迁都南京。宰相寇准力排众议,认为国难当头,文臣武将只有团结一心,共同抵抗,才能扭转战局,若弃城南逃,辽军乘虚长驱直入,宋朝也就危在旦夕了。在寇准的主张下,真宗赵恒只好硬着头皮御驾亲征,率军北上澶州。赵恒在澶州北城门楼接见众将帅,城下诸军见皇上亲征,欢声雷动,备受鼓舞。这时,先后集结到澶州周围的宋军达几十万人,将士们只等朝廷发布号令,便驱逐强敌,复仇雪恨。河北前线各地的军民闻听赵恒亲征,也纷纷发动攻势,出击敌人。

契丹军这时深入宋境,数战受挫,给养困难,士气低落。辽军的南侵,原本以掠夺财物和进行政治讹诈为目的。现在,萧太后眼看英勇的宋军团团围住了澶州,一时无法对付,就派人前往宋营提出罢战议和。这正合赵恒夙愿,他只盼辽军能够尽快北撤。于是,他当即回书表示愿双方息战安民,派殿直曹利用为使议和。契丹复派使臣韩杞面见赵恒,提出以索还后周世宗收复的关南故地为罢战条件。赵恒深怕割地议和为后人唾骂,嘱咐曹利用只要不割地,可不惜重金与之言和。曹利用问到底可允许给契丹多少,赵恒不假思索地说道:“若必不得已,虽百万亦可。”后在寇准的坚持下,双方以宋每年给契丹白银10万两、绢20万两匹达成协议,罢战言好。这就是史上所谓的“澶渊之盟”。

党项政权见契丹与宋罢战言和,也遣使入宋,奉表称臣。赵恒对党项主赵德明厚加赏赐。景德三年(1006年)十月,授赵德明为定难节军节度使,封西平王。又先后开放设置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县)、延州(今陕西延安市)等榷场(辽、宋时期在接界点各自设置的互市市场),与之开展贸易。此后,每逢岁旦圣节,赵德明都遣使前往宋朝,贡献不绝。赵恒对赵德明也不断封官加爵,厚予赏赐。

“澶渊之盟”对于辽国来说,是一个外交的胜利。它不仅使辽兵得以安然从险境中脱身,还获得了难以通过武力获得的赔款和物品。但是,对于宋朝来说则是一个屈辱妥协的和约,它是宋朝推行“守内虚外”政策的副产品,每年对辽的贡赋,使宋朝财政上受到极大的影响。不过,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结束了宋辽之间连续数十年的战争,此后的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不仅边境地区得以发展生产,而且还可以通过“榷场”进行经济交流和商业活动,因而对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提高是十分有利的。赵恒以巨大的代价,换取了与契丹、党项的和好关系,使宋朝的西部和北部边防暂时平安无事。

3.粉饰太平,抑直任佞

从古至今,有哪个领导者愿意在史书上留下不光彩的一页呢?可是,宋真宗好大喜功,“抑直任佞”的策略却使赵氏家族的统治逐渐衰微下去了。

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后,赵恒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他的进取精神也日渐泯灭,每年向辽国纳贡以求苟安,施政思想也日益保守,并且迷恋上了佛道。

公元1005年,赵恒听信谗言,把善于阿谀奉承的主和派王钦若召回京城,给以资政殿大学士的宠遇。王钦若伺机进谗赵恒,说寇准主张皇上亲征,是拿皇上作“孤注”,而“孤注一掷”是皇帝的奇耻大辱。赵恒本来就不喜欢寇准的耿直,听了王钦若的话后,便以寇准“过求虚誉,无大臣礼”为借口,罢免了寇准的宰相职位,贬其为陕州知府。提升参知政事王旦为相,王钦若则知枢密院事。

王钦若是个十分懂得迎合主子的小人,他看准了赵恒讨厌战争而又好大喜功的心理,就向真宗提出了“封禅泰山”的建议。他向真宗建议道:“天瑞安可必得,前代盖有以人力为之者,陛下谓《河图》《洛书》果有此乎?圣人以神道设教耳。”宋真宗听信了他的话,立刻下旨昭示天下。不久,全国各地都争先恐后地将祥瑞之物进献给皇帝。著名的“天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景德五年(1008年),正月初三,宰相王旦率群臣入宫早朝。当诸臣奏事完毕时,皇城司来人报说,在宫城左承天门南角,发现像书卷一样的黄帛两丈多,黄帛上面隐约有字。赵恒认为这是“神人所谓天降之书”。于是,君臣亲临现场,焚香望拜,取回“天书”,由知枢密院陈尧叟启读。“天书”大意是说,赵恒能以至孝至德诏承先业,治理天下,今后更应清静简俭,善始善终,永葆宋祚。读毕,赵恒再拜,接过“天书”,藏于金匮。而后改元为大中祥符,改“左承天门”为“左承天祥符门”,并且派遣使者祭告天地、宗庙、社稷、京艺寺庙以及各地宫观。各位臣子也纷纷上表称贺。

其后,“天书”不断出现,赵恒忙忙碌碌地东封西祀,做出了令世人嗤笑的“泰山封禅”之事。他又于大中祥符四年,再次封禅泰山;大中祥符七年还到南边驾临亳州。沿途所费估计不下数十万钱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更加沉重的赋税负担,宋朝积贫积弱的形势更加严重了。赵恒将忠臣的进谏当作耳旁风,丝毫不予理会,彻底地放弃他自己即位之初的进取心。

赵恒崇奉祥瑞,沉湎于封祀,朝内一班大臣也极为屈奉迎合,希求加官晋爵,以固权位。首倡祥瑞封祀之说的王钦若竭尽精思,挟符瑞以邀恩宠。赵恒本来打算任用王钦若为宰相,但却遭到王旦的坚决反对,赵恒便打消了此念头。直到天禧元年(1017)王旦死后,王钦若才爬上宰相的宝座。

自大中祥符元年起,赵恒自导自演的神道设教的闹剧,真可谓一年一个样,他已经完全沉浸其间了。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真宗颁诏来年改元天禧,以示敬天,祈求吉祥。他以绍继祖业、谨守圣训为理由,大力标榜礼乐并举、儒术化成,思想上尊奉孔孟、提倡佛道,经济上倡导经史学术,政治上持盈守成,其统治措施日益保守。

这一时期,京城和地方上建成了一大批官办宫观,朝廷就任命相应官员去负责管理,与此同时,真宗又设立了一种与宫观相关的荣誉性的虚衔,可以多领一份俸禄而不必赴任视事,这种官往往以提举某某宫观而命名。宫观官在真宗以后,成为官僚队伍中一个特殊的系列,一方面说明了宋朝政府与道教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冗官和冗费的严重程度。

与此同时,在大中祥符五年“圣祖”降临以后,真宗命王钦若、曹谷和张君房整理新道藏。四年后,新道藏基本修成,命名为《宝文统录》;天禧三年(1019年),经增补共计四千五百六十五卷,抄录了七藏,真宗重新命名为《大宋天宫宝藏》,此书在道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此时的朝廷政局却已混乱不堪。于是,在被罢相十三年后,寇准再次被真宗诏回朝廷任宰相。赵恒以丁谓为参知政事,丁谓善于揣摩人意,靠着对赵恒的逢迎青云直上。寇准一直厌恶其人,丁谓也对寇准衔恨在心。丁谓、曹利用等也因此串联一起,合谋伺机排挤寇准。

天禧二年(1018年)三月,又有人奏报“天书”降于乾佑山中,赴京城恭献。赵恒仍崇信不疑,备列仪仗,亲到琼林苑,奉接“天书”入宫,并大赦天下,普度道释童行,广建道场祭天祀地。

这年八月,赵恒立皇子赵祯为皇太子。从此他援引每三、五单日监轩听政的旧制,对诸臣所奏军国大政敷衍应付,其余的时间就躲在皇宫深处,沉溺于炼丹这样的迷信活动。真宗患中风后,宋朝政局更加混乱,皇后刘氏渐渐专权于政。她的哥哥仗势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引起了很大的民愤。寇准铁面无私,毅然判处了刘皇后的哥哥死刑,为老百姓除了大害。刘皇后因此视寇准为眼中钉、肉中刺,她与身边的近臣丁谓一起,内外勾结,在真宗面前谗言挑拨。

此时的赵恒老病昏聩,不仅健忘,而且言语错乱。丁谓趁机专权,并与刘皇后合谋,再次罢免了寇准相位。寇准被贬为相州刺史。相州离京城不很远,刘皇后害怕寇准会东山再起,在真宗去世后,她便将寇准一贬再贬,从河南相州的刺史贬为湖南道州的司马,再贬到广东雷州的司户参军,流放到远离朝廷的荒野之地。雷州生活艰难,气候恶劣,年老的寇准身体很快垮下来,到雷州的第二年秋天在忧郁中病逝,享年63岁。

赵恒的亲信宦官周怀政曾欲杀掉丁谓,复相寇准,奉赵恒为太上皇,传位太子,废刘皇后,但被人告发,周怀政被杀。丁谓借此大兴冤狱,排除异己,凡不阿附之人,即被指斥为“寇党”,轻者贬官,重者流放。

天禧四年(1020年)十一月,赵恒的病情更加严重,不得不命皇太子监国,刘皇后与太子同莅国政。

公元1022年1月,改元乾兴。赵恒在东华门看灯,回去后即卧床不起,二月十日在延庆殿去世,终年55岁,葬于定陵,所获天书也都随葬入陵,结束了长达十五年的天书闹剧。

这场天书闹剧对真宗朝政治和财政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政治上,大中祥符以后,赵恒一再热衷“祥瑞”粉饰太平,对朝政兴革却无所用心,听任王钦若和丁谓等“五鬼”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赵恒晚年更是神魂颠倒,甚至满口胡话,在宗教迷信的长期暗示作用下,进入了迷狂状态,朝政大事多由皇后刘氏决断。

真宗赵恒前期,以勤政治国,广开言路,锐意革兴的措施,使宋代朝廷政治清明,经过近四十年的经济恢复,天下富庶,财政良好,出现了“咸平之治”的小康局面;自从他勉强打退萧太后带领的契丹兵的大举进攻,屈辱地与辽国订立了“澶渊之盟”后,他的进取精神就日渐泯灭,宋朝的国势也逐渐衰微下去了。由于他装神弄鬼的折腾,几乎把太祖太宗的积蓄挥霍殆尽,给赵氏后人留下了一个空壳子。

同类推荐
  • 红楼之贾琏攻略

    红楼之贾琏攻略

    金陵十二钗的绝世奇才,终逃不过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定前生。而惊世的顽石,也不过是一块无法补天的石头!红楼轰然倒下,梦醒而碎,青灯古佛的云空未必空,随经文诉出曹雪芹满腔幽怨。红楼无梦,只余梦影残痕!PS:建了个群115435584,欢迎加入红楼大家庭!!
  • 大唐之瀚

    大唐之瀚

    秦瀚,古武世家的第三十一代家主,年少有为却被族亲暗害坠下山崖。本以为身死,却没想到竟然穿越到一千多年前的大唐。因他的到来,大唐时局出现变动,桩桩疑案背后千丝万缕的谜团,人作乱鬼上身,阴谋诡计,勾心斗角,究竟是巧合还是命运……
  • 汝城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汝城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汝城人文昌盛,历史悠久。《汝城史话》系统地呈现了汝城由古至今的发展轨迹,概述了古城的特色文化、历史沿革及现代风貌,有利于人们全方位地领略千年古县的文化魅力。
  • 咸菜的生活

    咸菜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那么多霸道总裁,没有那么多美女老板。更多的是两个普通人在一起,你也只是在对方眼中是全世界最好的。没有那么多风花雪月,更多的是酸甜苦辣琐事。最终组成生活的滋味
  • 我在古代奔小康

    我在古代奔小康

    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现代人,一不小心活在了古代。高端的东西我不会,低端的东西我反胃。没系统,没老爷爷,也没特异功能,毛都没有。全靠自己那半桶水的现代知识储备,照样能活的有滋有味。凡事不求人,自己动脑筋,想要潇洒走一回,还得靠黄金。
热门推荐
  • 云中雾镜中花

    云中雾镜中花

    亭阁有女初长成,少年伴君不识君。如果说,相遇是一场棋局,那在这场棋局之中的你我,从真真假假,到虚虚实实,初情深切切至悲痛绝望,是步步为营的在你计划之中,还是真切的存在过往事实。人生何其短,竟在你覆手之间须臾数年……如是,如斯,愿来世与君绝。
  • 灭世灵

    灭世灵

    一粒星火,可焚苍天;一节枯木,可镇压万古。天使的悲歌,响彻人世;怨灵的咆哮,怒震深渊!神袛降世,仙灵复苏,大世将来!
  • 暗黑之小领主

    暗黑之小领主

    当你穿越到异世界,成为一个沙漠小城的领主时,那就把它建设成一个遥远绿洲。把沙漠建设成绿洲,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 萌宝快递请签收

    萌宝快递请签收

    【已完结】她是走投无路的落魄千金,他是高高在上的商业大亨。黑暗之中,他无情的说,你不过是我的工具。结果,她的身影却夜夜入梦。五年后,天降萌娃。被一个熊孩子拐走,一觉醒来,小包子变成了放大版的霸道总裁。某男无耻,“安子琪,你必须对我负责。”某女淡定,“不好意思,你已经过了保修期,概不负责。”小包子,“老爸,成功捕获老妈一只,包邮哦!”宠文无虐,男女主身心干净!
  • 快穿第五人格:当个小红娘

    快穿第五人格:当个小红娘

    “滴!您已成功进入庄园!当前附身者,祭司,菲欧娜·吉尔曼!”许知意:〖脏话〗让我当红娘就算了还要我让他们搞基?许知意:啊伊索小天使……等等为什么会黑化!我吃摄殓啊喂!她没有问过一个问题:我怎么来到这的?也许她早就知道了,也许不想回去……?〖严重ooc警告!cp有雷点警告!文风偏沙雕,不喜勿看!〗
  • 随机应变大考试(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随机应变大考试(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丛书旨在通过向青少年提供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和热爱科学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拓宽视野,不断创新,最终达到提升综合性素质的目的。其中涉及到青少年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佳读本。
  • 鬼眼天骄:重生女神计划

    鬼眼天骄:重生女神计划

    季薇重生回到了三十年前自己的童年时代。当人生重来,季薇决心不让自己留下任何遗憾。鬼眼觉醒,一眼观未来,一眼知阴阳。从此女神崛起,天骄袭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娇巫

    娇巫

    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西伯侯二子赴东夷寻找香车美人,可香车奢华易得,美人有根骨易逃。西伯侯二子跟美人斗智斗勇,发现自己竟然从布棋人变成了马前卒。历史的洪流大浪淘金,留下来的全是故事,湮灭的全是悲剧。
  • 挤过缝隙的魂灵:60年代女作家小说印象(下册)

    挤过缝隙的魂灵:60年代女作家小说印象(下册)

    本书对60年代出生的女性作家及小说作品进行了评述,包括:难以割舍的浓浓乡情——孙惠芬小说印象、迷乱纷飞的欲望蝴蝶——海男小说印象、无处告别的清丽背影——陈染小说印象等共12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