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4000000004

第4章 前言(2)

2.台湾研究情况

台湾研究论著方面,有邓克铭先生的《法眼文益禅师之研究》(台北:东初出版社,1990年版),直接以法眼文益为主题对文益禅师的生平、思想、宗风等诸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胡顺萍女士的《永明延寿“一心”思想之内涵要义与理论建构》(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对永明延寿的“一心”思想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涉及了一心思想与天台、华严与唯识思想之间的多维关系,研究比较全面和系统;还有王凤珠的《永明禅师禅净融合思想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2007年版)对永明延寿的禅净合流思想进行了研究。值得指出的是,何国铨先生的《中国禅学思想研究——宗密禅教一致理论与判摄问题之讨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版)中的第十章“禅分五宗其宗风特色与判摄之道”对“五家七宗”的禅风特色有较系统和较完整研究。此外,孔维勤的《永明延寿宗教论》(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3年版,是其在就读中国文化大学时所撰博士论文——《宋永明延寿宗教论与根识境之探讨》基础上的修改版本)等等,均对延寿有一定研究。然而,仍然未见有台湾学者将法眼宗作为一宗派来进行专门性研究的动向。

在台湾研究生学位论文方面,涉及法眼宗研究比之于大陆稍多一些,有台南大学黄志忠的硕士论文《禅宗五家七宗之形成及其教育风格》,探讨了“五家七宗”是如何运用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来教化学人;辅仁大学高秋香的硕士论文《法眼文益思想研究》,探讨了文益会通学理、圆融互摄的创宗途径,凸显了法眼文益在中国禅宗史,乃至整个中国佛教史的地位;庄白珍的硕士论文《法眼文益“禅”、“教”思想研究》(2007年已出版)对文益也有一定的研究。此外,还有杨惠南的《五家七宗之禅法初探》(国立编辑馆刊第2卷,1992年12月)、陈荣波的《禅宗五家宗旨与宗风》(佛光学报第6卷,1981年5月)等刊登在杂志上的论文,都对“五家七宗”进行了专题性研究。然而,将法眼宗作为一个宗派进行整体研究仍未见到。

3.海外研究情况

日本增永灵风的《中国禅宗史五家的地位和性质》(《驹泽大学纪要》,1956年14期),柳田圣山的《唐末五代河北地区禅宗的兴起》(《日本佛教学会报》,1960年25期),阿部肇一的《唐宋转换期禅宗史的诸问题》(《驹泽史学》,1962年10期)、《唐末变革期的禅宗》(《历史教育》,1963年4期16卷),以及铃木哲雄的《唐五代福建的禅宗》(《爱知学院大学文学部纪要》,1973年3期)等,均涉及了“五家七宗”的研究。阿部肇一的《中国禅宗史的研究——南禅宗成立后社会政治史的考察》(《东京诚信书房》,1963年3月)对唐五代以及宋代的禅宗发展问题作了较全面的研究,涉及了五代吴越佛教政策,但对法眼宗仅有简略的概述,涉及的内容较少,属于宏观勾勒性研究。此外,加拿大学者冉云华先生的《永明延寿》(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9年版)等著作虽对延寿有较深研究,但也未将法眼宗宗派作为对象而进行过研究。美国学者顾伟康先生的《禅净合一流略》(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虽然从禅宗与净土两宗的会通上对永明延寿的禅净合一思想有一定研究,但也仍未对法眼宗宗派进行研究。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一是以单个的法眼宗人物为研究对象者居多,即集中于对文益、延寿等单个人物思想进行研究,而将法眼宗作为一个单独的禅宗宗派研究,专著则未见;二是法眼宗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散见于部分学者的禅学通史和通论性论著中;三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如将法眼宗的思想发展与外缘性条件结合起来作结构性分析研究的较少,且与其他禅宗宗派作比较性研究还欠深入。可见,对于法眼宗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如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体系、宗风特质以及中绝原因等问题还需要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地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将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全面和细致的研究,以期在整体上把握禅宗发展、演化的历史进程、思想脉络以及它在区域中具体展开的历史面相,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法眼宗产生的一般规律以及法眼宗思想理论发展的基本特点,进一步深化我们对禅宗史和禅宗思想史的思想认识。

其一,将法眼宗置于禅宗发展的整体历史、思想文化背景中探究其形成与发展及其衰落过程,运用思想史与区域文化史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一是注重禅宗史与禅宗思想史的结合,从禅宗的传衍入手,探究法眼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从而厘清法眼宗的历史传承和思想演化,更好地把握法眼宗发展的思想线索。二是将区域史的研究方法引入思想史的研究,对法眼宗的思想传播和区域分布进行探究,既关注法眼宗代表人物的思想流布,也注意到法眼宗其他僧人的禅学贡献。从更为广阔的视野较全面地考察区域文化环境与禅宗、法眼宗的关系,深入探究法眼宗的自身发展以及法眼宗的区域分布和现当代传承等问题。三是利用相关文献资料对法眼宗禅僧的出生地、活动区域进行分类编排,以此观测法眼宗思想人物活动的区域分布空间及其传播流向,尽可能呈现法眼宗僧人活动的历史场景和整体面貌。

其二,运用哲学诠释与比较的方法对法眼宗的禅学思想理论内容和禅风特色进行探析。一是对法眼宗的禅学思想和禅学理论进行哲学诠释,从而更好地把握法眼宗的思想主张和理论精神;二是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法眼宗纳入禅门“五家七宗”的整体性架构中进行禅风、禅法之比较研究,即比较法眼宗与“五家七宗”其他禅派禅法、禅风之异同,从而力求呈现出法眼宗禅风的自身特色和禅法风貌。

其三,在探究法眼宗的形成与衰落之原因上。一是从佛教政策对禅宗发展的外在影响着手来探讨法眼宗兴衰的外在原因。二是将法眼宗置于唐宋社会文化转型的历史阶段,着重考虑宋明理学的建立、书院讲学制度的兴起以及“三教合一”思潮的出现对法眼宗发展的影响。三是注意从禅宗内部存在的禅诤、离宗、合流等现象及其对法眼宗的影响来分析法眼宗衰亡的原因。四是对禅宗和法眼宗历史发展与思想演化的整体脉络进行探讨,尤其重视对“禅净合流”、法眼宗风以及法眼宗的法脉传承人进行细致分析,从而尽可能推导法眼宗形成、发展和衰绝的合理性因素。

四、创新之处

一是选题的创新。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将法眼宗作为一宗派进行研究未见,因此,选题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二是研究视域的创新。在禅宗史研究中引入区域文化史和历史地理学的视野来讨论禅宗及其思想的演化和传播。尽可能通过人物、思想与场景来展现其相互交融互动的历史场面,对禅僧活跃的区域或地理分布作分析,力求从整体上把握禅宗及其思想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演化的历史面相。既重视法眼宗代表性人物及其思想对法眼宗发展的贡献,也关注到了思想史中除代表性的思想人物之外的其他人物的活动及他们对法眼宗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并以图表的形式呈现了禅师的分布状态与活动情况。

三是注意禅宗思想自身发展脉络与外缘性条件的相互关系。在政治、思想、文化和地域等历史性结构中探讨其兴衰之原因。政治环境、思想文化形态和地域环境,从来都是有意义的历史性结构,是法眼宗形成发展必不可少的社会文化条件和区域历史环境。故研究时尽可能地分析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环境,以及区域环境与法眼宗之间的内在关系,尤其重视佛教政策和思想文化思潮对法眼宗兴衰所起到的影响。这也是本文的一个显著特点。

同类推荐
  • 伊斯兰教生活禁忌百问探源

    伊斯兰教生活禁忌百问探源

    伊斯兰教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探讨其禁忌和戒律的形成及其背景,是研究伊斯兰教很好的途径和切入点,也有助于揭开历史蒙在伊斯兰教身上的神秘面纱,有助于人们了解伊斯兰教本源的基本面貌。本书在《伊斯兰教生活禁忌百问》一书的基础上,运用“宗教语言”和“学术视野”,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禁忌学的通用原理、伊斯兰教在确定禁忌时的原则,以及100个伊斯兰教生活禁忌的起源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内容简介:黄檗无念禅师,法名深有,号无念,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李卓吾、袁宏道、瞿汝稷诸人之推崇。《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原收录于《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共分四卷,第一卷法语,涉及的是黄檗无念禅师参悟、觉解的“缘起性空”之论,不离法藏,融汇了儒家与道家的思想精随。第二卷酬问,谓之酬问,实是解经是也。第三卷复问,乃是黄檗无念禅师针对其所生活之时,明末社会变革带来的思潮动荡,在文化观念需要重建之时,而从禅宗角度给出的仁学机缘解答。
  • 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

    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

    《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为介绍近代基督教在华传行历史的编年体工具书。从公元1807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抵达广州写起,至公元1949年停笔,涉及在华基督教相关人物和团体机构近19000个。所收内容包括:一、各国来华布道的差会——名称、国别、宗派、开教、立会设堂等;二、历年来华的传教士——姓名、身份、驻在地、调转及相关事工等;三、教会所办医院、学校、慈善机构、报纸杂志及社会文化团体;四、相关教案;五、编者认为应该收录的其他资料。书末附有人名及教会团体机构汉字音序索引、西文原文索引,方便检索。
  • 透过佛法看世界:给寻找答案的人

    透过佛法看世界:给寻找答案的人

    《透过佛法看世界》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精神导师之一,希阿荣博堪布2014年最新力作,献给寻找答案的人。《透过佛法看世界》包含一百八十个问题,解答你的人生困惑。透过佛法,与更好的自己相遇。由于受到自身视角的限制,我们总是不能很好地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持续地感受着焦虑痛苦。希阿荣博堪布以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烦恼、迷惘为契入点,从佛法的视角,引领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热门推荐
  • 心理医生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心理医生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本书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案例,从众多角度阐述了现代人常见的各种心理问题,介绍了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并附有较为专业的心理测试题,相信会使各位读者从中得到帮助,从而时时生活在幸福快乐之中
  • 都市弃少归来

    都市弃少归来

    三年前,家族废物,被女人扇耳光,只能屈辱隐忍。如今重回都市,我是新晋王者,纵然超凡道法高手,在我面前,也得臣服!
  • 女扮男装双生幻术姐妹花

    女扮男装双生幻术姐妹花

    她是笼罩在黑暗下的一只鹰,生来就应该翱翔,是神界的大龄美女,虽被师傅推下了凡界找丈夫,但她仍能搅动一番风云。她是凡间最精明的女孩,一日,却被情所伤,死于非命?不,只是暂时蛰伏起来了了而已。当她们成为双生姐妹花,无所不能,强势如她们!“妹妹,我想回神界了。”一日,她这么对她说。“乖,给你找个如意郎君先。” (简介几乎不属实,如有好奇,请看正文)
  • 花落花开

    花落花开

    今年寒冷来的早,农民朋友田里的晚稻还没来得及收割,一夜间就进入了隆冬,一夜的大雪,窗外天地同色。今天是丰乐市消防支队清流区消防大队副大队长凌峰和市文联作家协会秘书长金凤大婚的日子,消防大队和市文联联合为他们举行婚礼仪式。作家协会的几位年轻人和消防支队的几位女战士张罗了两天,把一个近两百平米的大餐厅布置成了一个大花园,天花板上横横竖竖拉起一道道三角小彩旗和粉色绢花,地上正中铺着一条红色地毯从大门处直通前台,每隔两米就有一个扎着粉绸带和插满绢花的拱门,两边是一张张圆餐桌,每张餐桌上都放了一支大花瓶。
  • 隋末一小兵

    隋末一小兵

    一个数学老师,一次意外穿越,一个重伤垂死的小兵,一次远征高句丽的战争。争霸......没资本啊;抱大腿......被嫌弃了;一切都只为活着。。。。。。
  • 空地导弹科技知识(下)

    空地导弹科技知识(下)

    本套“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丛书,包括《导弹武器科技知识》、《地地导弹科技知识》、《地空导弹科技知识》、《空地导弹科技知识》、《空空导弹科技知识》、《反舰导弹科技知识》、《舰空导弹科技知识》、《空舰导弹科技知识》、《反坦克导弹科技知识》、《特种导弹科技知识》共17册,每册全面介绍了相应导弹武器种类的研制、发展、型号、性能、用途等情况,因此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科普性和前沿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导弹武器科学知识的最佳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贵人

    贵人

    梅嫣是在和老公吵嘴后才下定决心给表妹打电话的,多少带有点赌气的意思。梅嫣打电话的姿势也很特别,手在话机上按着键,眼睛却斜斜地瞥向老公,目光有点类似斗鸡场上的斗鸡。其实梅嫣刚拿起电话时还有些犹豫,她甚至不能确定电话号码的准确性,这是表妹家十几年前的电话号,梅嫣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箱底翻出来的。号码记在一个塑料皮的笔记本里,那是个很有点沧桑感的笔记本,绿色的塑料皮上有几块灰色的污渍,梅嫣蘸着水擦,怎么也擦不掉。
  • 聆听春风

    聆听春风

    一辈子很长,接触的人和事很多。无论世界怎怎么复杂,其实我们追求的只是简单的幸福感。如果当初那个人不再让你拥有幸福感,你还会委屈自己停留吗?还是勇敢的做个负心人?
  • 最强搞鬼系统

    最强搞鬼系统

    最强搞鬼系统,爆笑来袭,引领不一样的潮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