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58200000002

第2章 序 问心寻路

济群法师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似乎觉得佛法离生活很遥远。其实,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人生存在的各种问题,佛法都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正确认识,并提供究竟的解决途径。因为世界的所有问题,无非是人的问题。很多时候,事情对我们产生多大影响,并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我们具备什么认识,以什么心态来处理。

佛法自古被称为心学,是引导我们认识并改善心性的一种智慧。过去的许多文人士大夫,往往既是儒者,也是虔诚的佛教徒,依此安身立命,修心养性。而对普通百姓来说,佛教则承担着心理抚慰和指点迷津的作用。当他们不知何去何从,就会到寺院烧香礼佛,祈求佛菩萨加持,或直接请求法师开示。所以,出家众的职责就是内修外弘,一方面精进修行,令自己明心见性;另一方面要传播佛法,为信众排忧解难。相比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西方心理学,佛教对心性的认识更为透彻。所以近几十年来,西方心理学界也在不断吸收佛法的理论和禅修方法,用于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及临床治疗。相关书籍正在陆续介绍到国内。

从文化传统来说,西方哲学早期关注对世界本体的认识,其后才重视认识论及人的问题。因为我们能认识什么样的世界,是取决于我们的认识能力。就像一面镜子,如果它是哈哈镜,或破碎而布满污垢的,就不可能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认识能力极大提高,对浩瀚太空有了越来越多的发现,对微观世界也有了越来越深的了解。这就说明,你的认识达到什么程度,世界就在你面前展现相应的广度和深度。

那么,人有没有能力认识无限的宇宙?佛法认为,人的认识有两个层面。一是来自经验积累,即通过教育和生活学到的。在这个层面,再多的有限还是有限,不可能认识无限。但佛法也告诉我们,我们的心和宇宙是相通的,所以生命内在还蕴含无限的智慧。在没有开发无限性之前,生命是渺小而短暂的。不必说人生短短几十年,即使我们生存的地球,在宇宙中也是微不足道的。唯有开发无限的智慧,我们才有能力认识无限的世界。这种对无限性的认识,需要通过禅修向内开发,而不是向外寻求。

此外,佛教关于轮回和心性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中国文化的不足。儒家关注的重点在于现世,不太关心死后的问题。但不关心,是不是死后就没问题?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回避“死”,从来不愿正视它,一旦死到临头,就被巨大的恐惧所淹没,死得痛苦、挣扎、毫无尊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始终是人类永恒的困惑。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找到生命的真正价值所在。

千百年来,中国社会向往的成功,是通过寒窗苦读,求取功名,由此光宗耀祖,扬名后世,都是在现实层面的。而印度文明关注的核心,是轮回与解脱。当我们立足于现实,所见永远是局部的,是没有来龙去脉的片段。就像人生,哪怕盖棺定论时,也只能看到今生的起点和终点。而在无尽的生命长河中,这个起点和终点不过是一片浪花的生灭。只有成就无限的智慧,才能真正看清,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轮回的思想,重点是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长度。如果不认识轮回,生命只是一个短暂的片段,是没有长度的,对生命的认识也是不完整的。除了轮回,佛教也很关注心性,这是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深度。生命的存在到底是怎么回事?古希腊哲人在两千多年前就警醒世人:“认识你自己!”那么,什么代表你自己?如果不了解心性,我们又何以认识自己?而认识世界真相乃至成贤成圣,同样离不开对心性的了悟。

我曾在北大参加“佛学与心理学”的对话,也涉及到这个话题。为什么佛教如此关注心性,而西方宗教却不太关注这一点?因为西方宗教属于他力信仰,不需要对生命有太多了解,只要信仰、听话、多做善事就行了。至于能不能升到天堂,那是上帝的事,不需要你关注。而佛教偏重自力,要靠自我拯救。这就必须向内探究,了解心性的真相和运作规律,才能知道我们到底有没有自我拯救的能力,以及如何开发这种能力。

此外还有价值观的问题。人生究竟蕴含多少价值?如果不了解心性,所谓的价值观,必然局限于现实生活,以现前的利益和感受为导向,注定是肤浅而渺小的。就像在孩子眼中,最有价值的往往是一粒糖或一个玩具,为此,他愿意拿自己的全部去交换。如果不能找到人生的最大价值,我们未必比一个孩子看得更远,也难免做出荒唐的选择。所以说,价值观绝不是形而上的抽象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人生选择,关系到今生的幸福与否。

我们能认识什么样的世界,是取决于自身的认识能力。就像望远镜,每一次改进,都使人类的观察范围扩大一步。但不论怎么发现,相对无限的宇宙,仍是沧海一粟。而佛法对心性的认识是向内开发,一旦打开我们本来具足的无限智慧,就天上天下,无所不知了。因为心的本质就是宇宙的本质,两者是一体的,没有能知和所知的分别,也没有已知和未知的界限。正如《大般若经》所说:“一切世界一切有情色相差别,及余物类种种不同,如来皆见,如观掌中阿摩洛果。”

佛法讲缘起性空,讲诸法唯识,既说明事物本质是空,没有固定不变的特质;也说明在认识世界时,心并不是单纯的观察者,同时也在影响物质世界,决定它以什么方式存在,所以说,不论对自然还是人类社会的认识,关键在于我们具备什么样的心性。这是开发认识能力的根本所在。儒家文化立足社会现实,西方哲学重视探究世界真相,而佛教心性论和轮回说恰恰可以弥补两者的不足。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根据我和周国平老师的多次对话整理而成。周老师富有求真精神,对哲学、社会都有深入的思考。我自己在修学过程中,也致力于探究生命真相、解决人生问题。我们研究的领域虽然不同,关注的问题却极其相似,有谈不完的话题。自2012年第一次见面以来,我多次在北京和周老师相约见面,或在法源寺的走廊下,或在周老师的茶室中。我们在放松的状态下,随着思维的自由流淌,交流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和周老师对话,让我开阔视野,激发灵感,增长见识,可谓畅快!

这本书,可以说是西方哲学与东方佛学的一次碰撞。我们谈话的内容,既是哲学关注的,也是佛法要解决的,更是现实人生回避不了的问题,如信仰、本体、自我、命运、生死、苦乐、道德等。周老师阐发西方哲学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我则从佛法角度分享我的认识。每一次,我们都在意犹未尽的享受中结束交流。

人类创造了文明,文明也改变着人类命运。今天,人们有了梦寐以求的舒适生活,可很多人过得并不幸福,社会、生态等问题日益尖锐。问题到底在哪里?我想,还是要回归到人类自身来思考。佛法提供的角度,是充分认识心性,造就健康的心态、人格及生命品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相信这样的对话,既能增进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了解,也能为解决社会人生的问题提供思路。

2015年9月18日

于五老峰阿兰若处

编者注:序言题目《问心寻路》由本书互联网征名活动的参与者穆如清风提供。

同类推荐
  • 文化笔记

    文化笔记

    王小波是目前中国最富创造性的作家,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兼卡夫卡英,也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其文学创作独特,富于想像力、幻想力之余,却不乏理性精神。他的文字,是透明的也是朦胧的,是本份的也是狡猾的。迷宫一般的文字,可以让你想到博尔赫斯,他兜起圈子来,比出租车司机还要出租车司机……总之,你可以读到无限的可能或者不可能、无限的确定或者不确定。本书共收录了王小波生前的162篇优秀作品,包括《生活和小说》《拷问社会学》《文明与反讽》《域外杂谈·农场》《荷兰牧场与父老乡亲》等。
  • 含有多种维生素的思考

    含有多种维生素的思考

    本书为陈祖芬的中国故事系列丛书,共十六本,在这十六本书里,有作者的生命脉络,这是读者朋友们能触摸得到的。本书收录了“女孩”、“世界是由不安分的人创造的”、“让我糊涂一回”、“生活向你提供信息”等20余篇文章。
  • 带颗诗心游世界

    带颗诗心游世界

    本书由108篇散文组成,是作者三年多时间足迹遍及五大洲50多个国家后的记忆珍藏录,根据自己在世界各地的见闻,用散文的形式写就。作品对于多国的风土人情、风光物产、城乡建筑、历史沿革等有所绍介和白描,字里行间参透着的是行旅者的心灵感悟和人文情怀,行文流水,诗情画意,展示作者别样的行旅,不仅用足用眼,更是用心。
  • 中国文化名人谈亲情

    中国文化名人谈亲情

    本书是《中国文化名人书系》丛书之一,是中国当代散文作品集,其主要是对亲情的谈论。书中分别选入鲁迅、周作人、郭沫若、叶圣陶等120多位作家的多篇散文作品,如:《风筝》、《做了父亲》、《一个人在途上》、《屠敬山先生》、《望断天涯儿不归》、《白舅舅》、《心上的暗影》、《怎么爱人也不够》、《三姐夫沈二哥》、《长情默默》、《陌生的儿子》、《家累》等150篇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最华美的语言文字,从中读者可以了解到每位作家在亲情方面的创作风貌。
  • 因为爱着你的爱

    因为爱着你的爱

    文章篇幅都短小精悍,语言朴实,却至纯至真至美,如同行云流水,将生命的真善美,力透纸背。置身于他的文字中,总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一种情感共鸣,总觉得他笔下的人物就在你的身边,在你的生活中,以至于那样亲切,那样熟悉。文章感人不在于华丽的语言,而在于意切情真。
热门推荐
  • 富贵皇后

    富贵皇后

    一步错,她害死一生里深爱的男人,那一夜,血流成河,那一夜,她看着曾经温暖的目光转为仇恨的冰冷,不许死!那是他死前对她的惩罚,让她永远都无法解脱,日日夜夜承受痛苦的煎熬。他是风炎王朝最高贵的帝王,她是后宫之中最卑贱的皇后,身体的凌辱早已经没有了感觉,心已死,千疮百孔,他的折磨羞辱与她不过是一种解脱,是她一身罪孽的惩罚。后宫,她漠然的活着,直到发现那惊天的秘密,一切一切,扑朔迷离的缠绕在眼前,那原本已死的人再次归来,掀起血雨腥风,她的痛苦折磨又是为了什么?帝王无情,到如今,她才知道,她不过一颗棋子,可是他们是不是太小看她了,她这个曾经为爱而生的女子,曾经风炎皇宫最可怜的皇后,却在刹那之间,风华绝代,她冷笑傲世,她武功卓绝,她拥有这片大陆之上,即使是帝王也羡慕的财富和权势,两个昌盛王朝的后位等着她挑选,那也要看她是否愿意当他们的皇后!
  • 快穿之月老计划

    快穿之月老计划

    俗话说得好,千里姻缘一线牵,可这姻缘也不咋好签,部门五花八门的。工资待遇好,作为穷人家的孩儿必须挣钱呀!不然是谁养你?有了钱钱,才有生活的保障。
  • 没伞的孩子要努力奔跑

    没伞的孩子要努力奔跑

    《没伞的孩子要努力奔跑》是福布斯集团的缔造者B.C.福布斯所编著的激励年轻人的成功学励志读物。书中收集了上百位成功人士的经典案例,作者结合自身感悟对这些案例条分缕析,不仅细致诠释了人生的要义,还教给年轻人获得健康快乐心理的有效途径,以及面对生活的正确思维方式,鼓励年轻人不惧困难挫折,积极思考并勇于付诸行动,争取成为自己人生的赢家。
  • 沐裴婚礼

    沐裴婚礼

    高中的玩伴,各分一路,最终在社会中,明白了玩伴间高中时的秘密,也就此,玩伴间关系最后是僵硬还是何解?
  • 带刀穿越大宋

    带刀穿越大宋

    主人公穿越到大宋王朝北宋末年,生存为主线,在大宋、金、夏、契丹等王朝的相互吞噬和腥风血雨中,生存下来。
  • 妃常嚣张,王爷请纳妾

    妃常嚣张,王爷请纳妾

    言沐晚本是逍遥自在的盗圣,但因某个花好月圆夜,喝醉了酒对一个良家美男子下了药做了不可描述之事。之后,她本着愧疚之心,与他换了信物定终身。可没想到,这良家美男子竟是官家中人,还是当朝四王爷,更是小师妹的意中人……反正小师妹也不介意,那……就请王爷纳妾?怎么又出来个自称是王爷心上人的林相府的千金林依酒?嗯……那王爷再纳一个?天下第一花魁楼冷芯不依了?哦!言沐晚的心愿便是愿夫君今后妻妾成群,以后生了娃子也有各种姨娘,一定会像她谷中那般热闹的!但是,花情念是什么个意思,怎么拿着她与他的定情信物,质问她,“你此般处心积虑可是为了坐上皇后之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光之地

    无光之地

    安海:我很多夜晚都对着这些稿纸,但我却写不出几个字来苏秦:你写出的第一个词语是什么?安海:安海苏秦:那你头脑中出现的第一个情景是什么?安海:我和二姐在雪地里面做城堡苏秦:第二个情景是什么?安海:我和朋友们坐在高树上看河水苏秦:接下来的情景是什么?安海:宿舍里面出现的一大群蟑螂。
  • 这个唐朝太有意思了(第三卷):从女主当国到开元盛世

    这个唐朝太有意思了(第三卷):从女主当国到开元盛世

    《这个唐朝太有意思了》主要讲述607年到907年这三百年间关于唐朝的一些故事,以官方正史为基础,野史论文为补充,以年代和主要任务为主线,采用小说、单口相声的叙述形式,对唐朝二十一帝及文臣武将、布衣士女的人生进行全景式展示,并涉及对大唐政治经济制度的阐释和评价,是作者历时五年时间打造的一部心血之作,也算是一部白话正说唐朝大历史的作品。本卷主要武曌上位建立武周,李隆基等经过努力重建大唐并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武媚娘历尽艰险,终于除掉了所有的对手,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她是怎样一步步建立武周,又是怎样治理这个庞大的国家的?在天下被武则天及其家族掌控的背景下,以狄仁杰为首终于李唐的大臣与酷吏、武家展开了前所未有的生死博弈,保住了复兴唐朝的种子。
  • 快穿之大反派改造计划

    快穿之大反派改造计划

    又名《快穿之大反派改造计划》简介:姜芸是一个大学生,因沉迷小说猝死,意外获得了一个系统,需要完成十个改造大反派的任务才能有复生的机会。陆可米是一个医药学的高材生,为了顺利毕业没完没了地复习,最后终于猝死,在做了一次任务失败后,送来了姜芸这个搭档。陆可米:我搭档脑袋有坑怎么办?在线等,急!刑奇:天神不能动情,动情便有心,有心则心死神灭,偏偏我动了,你也动了。她以死换我生,你又该做何选择?因果轮转,那缘终究是孽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