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58700000001

第1章 自序

小说内涵的多义性:诱惑我们阅读《一句顶一万句》的多种理由

为什么要读《一句顶一万句》?

因为《一句顶一万句》好看。

好看不是说故事多么引人,也不是说情节多么夸张,更不是说主人公多么超人。相反,小说家笔下尽是一些平淡的人,平淡的事,平淡的生活。平平淡淡的生活,硬是让小说家给写出了很多好看的、耐看的东西。

对了,就是耐看。《一句顶一万句》是真的耐看。

就像评价一个女子,最高等级的形容,我们不说她漂亮。一个钟情的男人,往往总是意味深长,又似乎轻描淡写,或许还有几分谦逊地把心仪的对象定位为“耐看”。“耐看”这评价真是含蕴丰富得很,有说不出道不尽的意味在里面,够琢磨上一阵子。而“漂亮”不同,漂亮总是外在的,转瞬即逝的,在感官上“扑哧”一下给你刺激,叫你一激灵,但过去就过去了,并没有留下更多供你回味的东西。

《一句顶一万句》就像一个耐看的女子。她在人堆里一点儿也不扎眼,既不描眉画唇,又不大红大绿。她是那样本色自然,平平淡淡,但却让你过目不忘,一见钟情。入眼即入心。无论走过路过,都不能不回眸再回眸。关键是越看越觉得自然,越看越觉得好看,越看越不能不看。乡下人夸谁家闺女好,总是说:“看人家那闺女,长得自自然然的!”“自自然然的”,没错,没有比这更高级更令人赞赏的形容词了。乡下人真的会夸人。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就是一部自自然然的小说,像邻家的好闺女一般,耐看。

不仅耐看,《一句顶一万句》还耐咀嚼。有道是:“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有些小说,故事够奇特,情节够夸张,人物够孟浪,但就是不耐咀嚼,没嚼头。读过看过,也就读过看过,并不曾留下叫你品味的东西。别人嚼过的馍当然没味道,即使别人没有嚼过的馍也没有多大味道。关键是那东西本身没有多少值得咀嚼的东西。《一句顶一万句》不同,它压根就不是一个虚张声势、软不拉塌的“胖馍馍”。相反,它是一个丰富的有韧性的连着筋带着肉的“有滋味的骨头”。看《一句顶一万句》,有一种很“筋道”的感觉。会吃肉的人,喜欢啃大骨头,喜欢吃排骨,喜欢肉和筋混合包裹在一起的那些个部分。别无他因,吃起来筋道,耐咀嚼而已。还有,北方人会吃面,而且特喜欢吃手擀面。为什么?盖因手擀面筋道,有嚼头。我认识一名书法家,教我学书法,常常评论书法高下的一句术语就是“筋道”或“不筋道”。《一句顶一万句》就像北方的烩面、拉面、手擀面,而不像上海的阳春面。它筋道,有嚼头,咀嚼的过程始终让你兴致盎然、有滋有味、不能自已。

《一句顶一万句》也特别耐人寻思。你看着它,它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引你进入遐想,还总是绕着弯儿让你围着它不停地浮想联翩。

看《一句顶一万句》看到后来,我就觉得自己有点像书里面的人物老蒋。那个开染坊的掌柜老蒋,“遇到事情就是个看。看后也不说话,低下头自个儿想。”我看书时,便也是这个状态。一遍一遍读完了,把书撂下,思想却撂不下,还是要想。撂下书的状态,也像书里那个老蒋:“这时的看和平时的看又有不同。平时的看有具体对象,或是一个人,或是一件事……现在盯的是一个整体,一个场面……这时明显是把热闹的场面给忘记了,只是把热闹的场面当作一个背景,想的已经是与场面无关的事。”

如此读书,简直如同着魔,你不想都不行。我只好像老蒋那样看了想,想了看,直到最后像那个颇为著名的“狂人”那样,也从字缝里看出字来,看出《一句顶一万句》厚厚的一本书里满本都写着的那些叫人恐怖的东西。

按照阅读顺序,我把品读小说每一章回的所思所想记录在案。它们或是瞬间直觉,或是即兴感言,或是现场的浮想联翩,或是章节的碎语点评;或是放下小说后的掩卷沉思,是暗夜里把小说中热闹的场面作背景而思考的别样的事情,是像小说中另一个人物杜青海那样对一桩桩一件件具体事情分类码放、条分缕析后的理性“料理”。

这样零零星星的阅读感悟记录在案,便成了摆在你面前的这样一本书:《瞧,这小说……》。

好看,耐看,耐人寻思,这些,应该足以构成读《一句顶一万句》的理由吧?

我们还是“瞧这小说”吧。

同类推荐
  • 威尔特郡的乡野生灵

    威尔特郡的乡野生灵

    《威尔特郡的乡野生灵》中有活泼的野兔、歌唱的夜莺、茂密的梣树林、归巢的白嘴鸦,威尔特郡的乡野生灵生机勃勃,鲜活灵动,杰弗里斯用一只妙笔描绘出令人心驰神往的英伦乡野风情画。在他的笔下,十九世纪的英格兰乡村生活淳朴粗犷,乡野间的动物和植物充满活力和欢乐,他用精妙的文字和广博的知识将这种欢乐呈现给读者,让人在阅读时尽享自然的宁静、生机、包容。
  • 断章

    断章

    《断章》是“新月派”诗人的代表作品,写于1935年10月。该作品语言凝练含蓄,据作者自云,该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该诗是20世纪中国诗歌史上传诵最广的佳作之一。
  • 生我之门

    生我之门

    大半生来我正直地活着,崇高地活着,淡泊地活着,卑微地活着,守着一个文化人的底线和本分。如果让我重新出生一次,我仍然愿意出生在关中农村的那个土炕上,由一位做过童养媳的、卑微的农妇带我出世;如果要让我重新选择一次职业,我仍然会选择一个写作者,活着的时候向这个世界发出响亮的声音,死后这声音仍会在空中回旋一阵子!
  • 意大利风光(狄更斯别集)

    意大利风光(狄更斯别集)

    一八四四年,狄更斯从辛苦的小说写作中抽身出来,带领家人赴法国和意大利旅游度假,本来打算休息几个月时间,实际上在意大利待了将近一年。他们游览了意大利那些最著名的景点:热那亚、罗马、那不勒斯(当时维苏威火山仍在闷燃)、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在他的游记当中,狄更斯描绘了一个具有巨大反差的国度:宏伟的建筑与城市的凋敝,在古代的遗迹旁边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令他大感兴趣的是意大利那丰富多彩的街市生活,尤其是罗马狂欢节上的着装、易装以及勃勃生机。
  • 燕台随笔

    燕台随笔

    这是一本别具一格又不同凡响的随笔。它只有八章、六十篇短文,但它的题材是多样的,有政治随笔、思想随笔、研究随笔,也有传统的游记和亲情文章。它的写法是多变的,有的是一泻千里的滔滔政论,有的是心思缜密的论说,有的又是潺潺流淌的美文。而不论是何种题材和笔法都是照亮人心的一束阳光。
热门推荐
  • 你很像我家娘子

    你很像我家娘子

    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留步。”一位男子对着正在小摊前挑东西的人说道。那位人回头“怎么了,有事?”“你很面熟,我们是不是认识。”男子笑吟吟的说。“不会吧,我怎么不认识你?”哪人脸上尽是惊讶。“我可是认识你啊!”男子突然凑近道“公子,你很像我家娘子啊!”她一惊转身就跑,男子笑了笑追上去,道“娘子,夫君在这里,你去哪儿啊!”
  • 伤寒论

    伤寒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代英雄

    时代英雄

    听说这起看起来简单的盗窃杀人案件,背景还有点复杂,盗贼不是一般的窃贼,他受雇于日本某株式会社。事关跨国经济情报,加之国人对日本鬼子的深恶痛绝,阿狗牺牲的英雄色彩更为浓重,几近崇高。于是阿狗的事迹一级一级往上报,报到省里,被追认为烈士。阿狗的事迹还上了我们小城的晚报,题目十分显眼:和平时代的爱国英雄汪明亮。我是在一个深秋的中午读到这份报纸的。往日闽南的深秋,明净清爽宜人。这个中午却颇有凉意,气象台说有寒流从西伯利亚袭来。西北风,把手中的报纸吹得呼啦啦响,我坚持在露台上把文章读完。写阿狗的文章登在第一版,占据整整一个版面。可见地方当局的重视程度。可是我读完之后却有些茫然。这位名叫汪明亮的大英雄于我十分陌生,与我所知道的阿狗相去甚远。
  • 心之所向,唯你

    心之所向,唯你

    张晓晓大龄剩女一枚,惨遭父母逼婚,被逼无奈之下,离家出走,去往泰山旅游,想好好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不想这一去,就是另一个人生……
  • 瑜伽师地论释

    瑜伽师地论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

    (本文又名:你以为你穿越了就是主角吗)赵二牛一大把年纪了,莫名情况就穿了,还年轻了好几十岁,正发慌呢,就顺手救下个小崽子,一瞅,老儿子你咋也来了,还变成个小毛头……赵保国:这穿越了没金手指也不怕,他带了一个爸!
  • 豪门救赎:柔情总裁前任妻

    豪门救赎:柔情总裁前任妻

    柳生绵曾经之于江湄已是毒药,一开始的爱而不得,后来的互相伤害,她认为他爱的不够,他认为她无理取闹。终究是他先累了,便狠心撇下她扬长而去站在其他女人身边…多年后重逢,她是tk集团的销售总监,他是tk集团新上任总裁。她早已扔掉幼稚的躯壳变得冷心薄情,他不再年少轻狂变得柔情似水细心,随后以救赎之名娶她为妻。婚前婚后,他们之间却隔着不能说的秘密和误会,时间越久,便成了永久性的隔阂和疏离,并不是一夕之间能解开的…
  • 等到沧桑变

    等到沧桑变

    “不做天上仙,只愿入你眼。”竹染凝眸,深情的望着她
  • Classic Mystery and Detective Stories

    Classic Mystery and Detective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黄金荣全传(下)

    黄金荣全传(下)

    众所周知,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是“上海滩的三大亨”,他们各有各的招数,叱咤风云,闯的猛,玩的火,斗的凶。真是极尽19世纪末到20世纪30.40年代上海滩的黑白世界。大凡黑道枭雄总爱“狐假虎威攀高枝,借腹怀胎自发家”,总热衷“借高枝扶摇直上,会做人扬名江湖”。他们在自己羽翼未丰之时,总要为自己寻找理想的靠山,躲避官兵的清剿,防备百姓的报复,还有仇家的追杀,但是,他们决不甘为人下之人,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在自己的靠山的地盘上建立起自己的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