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2400000064

第64章 美丽的南宁

在南宁生活了9年,这9个年头不长也不短,但这9年正是南宁城市建设发生了日新月异变化的9年。

自小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那时我对南宁的向往不亚于现在我对美国和欧洲生活的向往,可见以前的南宁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崇高。1998年我来到南宁工作,只是南宁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美好,灯光昏暗,街道弯曲,落叶堆积,遍地痰痕。小商小贩,沿街叫卖,擦鞋补锅,随处可见。我曾经在百货大楼门前擦皮鞋,擦鞋人被城管追赶得四处逃散,而我的鞋子只擦得一只就不得不落荒而归,好不狼狈。这样的经历相信很多人还记忆犹新。

正因为有了这种爱不起又放不下的复杂感情,于是对南宁就有一种疏远的本能,甚至连南宁白话也在拒绝之列,直到现在我也没能够说一句完整的南宁白话。如今的南宁,美丽如花,城市建设,今非昔比。这9年来,我真正体会到南宁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鳞次栉比,街道宽敞明亮,灯光霓虹闪烁,地面干净如新。老城区依然繁华,新城区现代发达。

我曾对朋友们说,我做不了老南宁,但我可以成为南宁通,因为我对南宁充满了热爱。我每天走在南宁美丽的街道上,心里洋溢着幸福的感觉。我走过南宁许多大街小巷,走过大小广场,参观过许多高端楼盘,也经常光顾大小商场,对南宁应该说是比较熟悉了。我设计了一条南宁游的线路,也曾带过几次外省的客人走过,在听了我的介绍后,客人们对南宁留下了很美好的印象。客人们对我说,以前只在电视或新闻报道中知道南宁了解南宁,那只是很一般的印象,以为南宁只是一个很小的城市,没有什么特点和特色,这次到南宁后感觉完全不一样了,真没想到南宁有这么美丽。这是对南宁的评价,也是对我介绍的最高评价。我很自豪!我对客人说,南宁变化这么大这么美丽,完全得益于广西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南宁市政府的领导高瞻远瞩,下大力气,对城市规划采取高起点的建设,对旧城区的改造也是以人为本。南宁以前发展慢也是有好处的,因为现在可以学别人的经验,“拿来主义”,何乐不为?

通过新旧城区的对比,看到南宁城市的变化,途中我还会热情洋溢地介绍广西和南宁市的基本情况及发展前景。我只是一个普通市民,南宁的变化我们都受益匪浅,热爱南宁是我能够做到的,我每天生活在这么美丽的城市,我感到非常满足,所以我会尽我的能力去宣传南宁,热爱南宁,为南宁骄傲。

同类推荐
  • 归来的“另类”艺术

    归来的“另类”艺术

    关伟,1957年生于北京,1986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1989年至1993年先后被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艺术学院,堪培拉国立大学艺术学院和悉尼现代艺术中心邀请为客座艺术家。在这之后多次获得澳大利亚政府艺术基金,包括2008~2010年度澳大利亚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艺术基金。2008年在北京建立工作室,此后参与了多项有影响的中澳艺术交流活动,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和悉尼。关伟的作品在复杂的象征性绘画符号中,有力地体现了当今社会、环境的两重性。他的作品是他丰富的文化储备,对社会、政治的高度关注,以及他对艺术史的广博知识的产物。关伟曾在世界各地举办了超过50届个人展览,如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魔咒-关伟2011”;同时还应邀参加了许多重要的当代国际艺术展,如2009年第十届哈瓦那双年展。欧阳昱作为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Globalizing Australian Literature”(澳大利亚文学全球化)项目博士后研究员,曾为该项目而于2010年3月18日在北京天伦王朝饭店,以中文采访了关伟,后译成英文,此为梁余晶的中文回译。
  • 从“煤结”到“煤解”

    从“煤结”到“煤解”

    煤炭资源整合,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词。2009年,作为中国第一产煤、输煤大省及能源重化工基地,作为整合先行省,山西掀起的煤改作为起笔,已经足够浓重。其后的趋势,更有人称其为“风暴”,说它牵动数以万计的“煤老板”的命运,甚至显得微不足道,即使将它上升到牵动亿万民众神经的高度,应该说也不为过。煤炭资源整合,在三晋上北下南的地图上一路驶来。从雁门关外到河东大地,从吕梁之巅到太行山麓,整合发展如火如荼。潞安集团,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决战中,领导班子全过程、全方位组织指挥,纪检监察部门全程跟踪监督,诸多部门联合行动,整个企业倾力而上。
  • 和孩子共读的国学启蒙(套装共2册)

    和孩子共读的国学启蒙(套装共2册)

    俞陛云幼承家学,在文学上有很高的建树,尤其精于诗词。为给家中孩童讲授诗词,俞陛云从五千年瀚若星河的诗词名篇中精选部分篇目,细细品讲诗词的韵律、句眼、意境之美。引领孩子在阅读、背诵诗词之余,品味诗词中优美协调的韵律,淡雅流丽的语言,清隽高洁的品格,至纯至真、如梦如幻的意境。
  • 西西弗神话

    西西弗神话

    《西西弗神话》是加缪的一部散文集,包括《反与正》、《婚礼集》、《西西弗神话》、《反抗者》。《西西弗神话》是加缪的代表作之一,文中收集了加缪对于荒诞哲理最深入、最透彻的考察与分析。《反与正》由五篇散文构成,记录了加缪对日常生活的敏锐观察、切身感受和哲理思考,内容多取材于作者自己的生活和家人。《婚礼集》由四篇文章组成,记录了作者在阿尔及利亚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中所体味到的生活乐趣。《反抗者》全面阐释加缪反抗思想的理论力作。在书中,加缪提出“我反抗故我在”的论断,其体现出来的精神和勇气,足以与《西西弗神话》前后辉映,足以为加缪“在荒诞中奋起反抗”的一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 人间滋味

    人间滋味

    《人间滋味》是汪曾祺的一部经典美食散文集,内容涵盖五味人间、食肉和饮茶、吃食与文学、四方食事四个方面。无论是谈萝卜、豆腐、栗子,还是谈韭菜花、手把肉、故乡的元宵,在他的描述之下,所有吃过的和没吃过的食物,全部都是美食。这些都是汪曾祺崇尚恬淡自然精神境界的写照。
热门推荐
  • 喜欢了就是一辈子

    喜欢了就是一辈子

    柳蜜儿,现代的一个天真单纯,受尽宠爱的小女孩云晨,古代将军之子,从小背负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两个生活在平行时空,本永不会相遇的两人,因为一次意外相遇了此生能够相遇本就不易,相识,相知,相爱更是幸运,可是拥抱彼此成了最奢侈的事即使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也依然想要站在你的身边,真实的拥抱你……
  • 李束为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李束为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李束为是山药蛋派人物之一。此次由山西省作家协会编选的“山药蛋派”经典文库,精选其中优秀的文学经典,力求打造成为彰显山西文化形象的一张名片。
  • 待我如初恋

    待我如初恋

    高冷男神重新归来,只为昔日伊人。七年前,她追他成瘾,各种倒贴,各种小心机。七年后,他待她如初恋,各种疼,各种爱,宠溺无比。江伊湄:你为何对我这么好?林从之:我只记得,曾经有一个女人也对我这么好。
  • 悍妻皇妃

    悍妻皇妃

    君三笑,君莫邪。君三笑是妻,却凶悍无比,号称一代巾帼。君莫邪是夫,却娇弱羞怯,自称一代花朵。两个人,剪不断的姻缘,也正如同奥特曼和小怪兽的一见钟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走路去巴黎

    走路去巴黎

    她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去巴黎,然而在应征空姐失败后,她的梦想也随之破灭。此后霉运不断光顾她,先是男友弃她而去,接着母亲生意失败。被生活所迫,她想去应征秘书,却被骗去当起了保姆。尽管如此,她心里却从未放弃。他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幸运儿,出生在富裕家庭,有聪明的头脑和英俊的外表,从浪漫之都回国帮助父亲打理事业。出于挑剔和洁癖,他总找不到一个满意的保姆,愤怒之中,他设下圈套,捉住了飞蛾扑火的她。当他遇上她,仿佛一切都在变化,她超常的家务天分,能够融化味蕾的美味佳肴,还有那永不言败的乐观天性……竟让他冰冷的面具一点一点地松动。然而意外重重袭来,让人措手不及。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将军,你被挖墙脚了

    将军,你被挖墙脚了

    乔嫣被挚爱的疑心害死,却不成想到重生到了前世负心汉提亲之时,而更让她想不到的是对方竟然也疑似重生者!心中恨入骨子中的怨念,在面对前世挚爱那万般弥补和痴情皇子无私付出时,她究竟该如何选择……
  • 总裁大人,轻点撩

    总裁大人,轻点撩

    离婚五年,再度归来,她已是金光闪闪的女总裁,却不想,那个将他弃之敝履的霸道孩他爸,竟然一心撩她。
  • 捍世修真

    捍世修真

    十万年前 一颗陨石坠落,蓝海星突然有了灵气。 十万年后 “小兄弟,修真是为了什么?”“为了求得长生,破碎虚空?”“错,修真是为了让普通人在我们的身后活下去。”
  • 香山帮

    香山帮

    一百余年前,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冲击下,以香山帮为代表的,独领风骚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开始走向衰退。小说以此为背景,描述了一个家庭作坊的兴衰史,反映这个时期的社会变革、行业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个体命运。故事由两条线索构成。一条是以黄水姑为代表的留守女人之间的故事,另一条是以梅臣、朱鸿声为代表的传统技艺与以蒋大林为代表的新型工艺及其社会关系为中心。两线交织,悲剧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