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3100000032

第32章 阅读·慢读·重读·细读

周实

阅读

关于阅读,正好昨天,有人通过电话采访,向我提了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你做过出版又当过《书屋》杂志的主编,想必你的藏书不少,能为我们介绍一下你的一些藏书吗?我说没有,没有藏书,我真没有什么藏书。

第二个问题是:如今是资讯发达的时代了,买书早就不是难事。不过,是否有什么书是你曾经特别想要而又始终寻不着的?我说没有,真的没有,如果真有这样的书,那我也就不看了,我是个知道放弃的人,不放弃又能怎样?

第三个问题是: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心仪的书店吧,可以是长沙的也可以是旅途中偶遇的,国内国外的都可以。我说我真无法介绍,我已很久不去书店,如果要买书,也是在网上。

那么,关于阅读呢,能够谈点什么吗?我说如果实在要谈,那我想说的——就是现在的——好多书已不是书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的意思也就是:以前的书大都为不大不小的三十二开,大也只是大三十二,而现在的好多书竟然变成杂志一样,很多都是十六开了,甚至不知多少开了,反正是已大得无法放进书架了,大得只能死尸一般摊在冰冷的书桌上,或者码在地板上,你如果想读,哪怕是一页,密密麻麻地读下来,不但看得眼睛痛,而且扭得脖子酸。

我说现在的好多书,不但大,而且厚,而且重,厚重得就像那砌城墙的大砖头,你如果想读,一只手不行,必须两只手用劲地捧着端着或抱着,不须一会儿,手腕就痛了,虎口也酸了,想看必须戴上护腕,有的甚至要戴护指,才有可能把书读完,待到读完了,手也累伤了。

我还说现在的好多书非但不是书,更像月饼盒,不但包装得过了度,设计得也过了度,一本书做出来似乎不是让人读,而是让人作礼品,好多的都硬邦邦,就像披了副盔甲,穿甲弹都打不进。

再就是胶订,不怕你有劲,若无五指山镇住,一松就会弹回去,就像两扇弹簧门,若是遇上这样的书,我又非看不可的话,只好将它拆开来,看完再将它合拢,复原那是不可能了,只好任它伤痕累累。

我害怕看这样的书。

我现在正看的只是两本小小的书,一本是钟叔河送我的《记得青山那一边》,一本是朱正送我的《序和跋》,出版者是海豚出版社。

两本书,虽然小,但却好,小得好。

慢读

关于慢读,七八年前,我曾写过一篇短文,短文的题目叫《速度》,文如下:

据报载,现在时兴电子书,看的人也越来越多。

我不行,还是喜欢捧着书,一行,一行,慢慢读。

读累了,闭上眼睛想一想。眼睛舒服了,又再接着读。

人们对于速度的追求使手工业近乎灭亡。而手工业所代表的却是耐心,独特,精致。

写作也是手工业的,即使你已使用电脑,如果你是用心写作,你会竭力躲避那些已经泛滥成灾的词汇,就算因此放慢速度,你也依旧心安理得。

阅读也是手工业的,至少在我看来真是。可惜,现在,人的阅读,较之先前更匆忙了。先前还是一目十行,现在怕已一目百行,有的还是跳页阅读,只看某个观点的结论,追寻某个故事的结尾。

人们喜欢故事、结论,喜欢msn交谈,已经甚于文本了。

而写作的独特价值,不在别的,就在文本。

我们只能依据文本,依据文本的独特程度,记住一个个的作家,否则,恐怕就难分清这一个与那一个了。

我这样说,是否在说:电子书就不好了?声明一下:当然不是。

我这样说,只是想说:写作应该讲究文本,阅读最好放慢速度。

细嚼慢咽,才能品味。细品其味,才有会心。

且慢!且慢!你看!你听!那些被你忽略的文字,正为你的速度痛心。

如今,七八年过去了,人们的眼睛所盯住的所一瞥的已经不是msn而是QQ微信了,速度更快了,快得你想慢下来,好像都不可能了。你刚开始看某题,或某文,或某段,手机就丁零响起来,电脑也马上告诉你,新的文字又来了。于是,你放下正看的,去看那刚刚发来的,又是一些什么新闻,或者一些什么趣事。你真很难安静下来,我是说你的心。你若想摆脱这种状态,除非你不看你的手机,除非你关闭你的电脑,除非你能陶渊明:“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

重读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是托尔斯泰的名言。

记得先前读它时,似乎有点不以为然,因为若是反过来说:不幸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好像也没什么不妥。

现在想起来,当时那个我,真的可说无见无识。

为什么?只需闭上眼睛想想,在你平日的生活之中听几个人说过幸福?

不好说没人说,但说的真很少。

为什么?幸福只能藏在心里,幸福大多藏在心里,好像一旦说了出来,幸福就会飞了似的。

要不,你也试一试,你也说说自己的幸福?

你不说,事还好,那幸福也很好。你一说,那幸福就会显得可笑了,你也好像成了一个十分浅薄的跳梁小丑。

幸福真是不好说的,说了它就不幸福了。

哪怕就是错过的幸福,甚至包括失去的幸福,也是经不住谈论的。人们如果谈论它,谈的也是错过的遗憾以及失去它的痛苦。人们嘴上能说的,能谈的,只是那些经历的痛苦,也就是那各自的不幸。

当然,这只是我的感受,别人的感受也许不同。

今天我是这样感受,明天还可能那样感受。

读时的心境环境不同,味道感受也不同。

好书让人爱不释手,好的文章也是一样,好的段落也是一样,好的句子也是一样,回头率都是很高的。她总让你情不自禁,身不由己,回过头去,再次看她,再次读她,再次在她的字里行间,停留,反复,细细品味,获得好多新的感受。

细读

若是你非要问我,在我的阅读经历中,难道就没一本书让你一读再读吗?那我只能说《论语》了。

人是需要自信的,但又不能太自信,过于自信了,就自以为是了。

比如“吾日三省吾身”,一般说来,习惯都说这句话是孔子说的,已经约定俗成了,不少大人物或者小人物,都是这样说。我也习惯这样说。前不久的文章里,我还曾经这样说。但你若去查《论语》,就会发现不是的,这话原是曾子说的。曾子何人也?曾参也,孔子弟子也,小于孔子四十六岁,其父是曾皙,也曾事孔子。事实就是这样的,《论语》也曾看过的,为何还是依习惯说是孔子说的呢?这就可见自以为是容易导致轻率了。

再说“吾日三省吾身”。一般来说都理解为每天反省自己三次。这个意思也没有错。但你若去翻《论语》,内容就不相同了。《论语》原文是这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成白话是这样:“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有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师长的传授有没有复习?”这才是曾子所说的“三省”。这“三省”说了两个方面。一是修己,一是对人。对人要诚信,诚信是人格光明的表现,不欺人也不欺己。替人谋事要尽心,尽心才能不苟且,不敷衍,这是为人的基本德行。修己不能一时一事,修己要贯穿整个人生,要时时温习旧经验,求取新知识,不能停下来,一停下来,就会僵化。

为人如此,当然很累。所以,孔子眼里看来,曾子是较鲁钝的,气象也是狭隘不大。他能获孔子多少真传,我们真的难以断定。他的意见也未必能完全代表孔子的意见。但他勤勉,兢兢业业,既不从政,又不经商,一心一意,全力治学,孔子之孙也从他受教,孟子也归于他的旗下,他的影响反倒极大。由此亦见,人的天资并不能限定人的成就。困知勉行,虽愚必明,虽柔也能致强也。

孔子呢,不同了。依照一般看法来说,孔子当然是个天才。谋事必忠,交友必信,舒放开阔,博大自然,爱好知识“发愤忘食”,追求真理“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曾参是个知之者,孔子是个乐之者,两者境界不同也。

两者境界若析之,可借禅宗两句诗:“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此为曾参境界也;“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才是孔子境界也。

人间天才毕竟太少。刚毅木讷也能近仁。

(原载《新京报》2015年4月25日)

同类推荐
  • 战犯末日

    战犯末日

    姜照远编写的《战犯末日》以全景纪实的方法,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意日法西斯战争罪犯由垂死挣扎到彻底覆灭的历史画面。《战犯末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重大历史实事件,如美英苏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希特勒自杀身亡、苏军攻克柏林、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覆灭、日本投降、纽伦堡、东京、伯力大审判的内幕,均有详尽生动的记述。
  • 马语:六十年风雨

    马语:六十年风雨

    这是六位马年出生的老人在60岁来临之际为自己送上的一份特别的礼物。六位老人都曾参加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如今人到暮年,欲以文字的方式来梳理过去六十年人生的悲欢离合。书中内容多为对青年时代的追忆,对故土故人的怀恋,充满了人生的沧桑,也蕴含着对生命印记的深层思考。
  •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1:埃斯库罗斯悲剧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1:埃斯库罗斯悲剧

    权威版本:以剑桥勒伯古典版古希腊文本为依托,收集所有古希腊的传世戏剧作品。名家名译:古希腊罗马文学、文化专家张竹明教授和王焕生教授倾十年之功,从古希腊原文精心译成。全新亮相:绝版多年,全面修订,装帧升级,典雅尊贵,极具收藏价值。大奖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大奖项。位于地中海东北部的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人类戏剧的最早发源地。古希腊悲、喜剧都与酒神庆典和民间滑稽演出有着血缘关系。
  • 未选择的路

    未选择的路

    全书共分七辑:城与年、西藏日记、未选择的路、旅痕、我写故我在、阅读、词语。作家从描写北京胡同里的少年成长开始,一路记载了在高原西藏的生活经历,在美国、荷兰、埃及的访问讲学,字里行间充满对社会、人生、文学的执着思考与独特认识……生命的成长、体验与感悟尽在其中。
  • 白天不懂夜的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白天不懂夜的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1975:口琴在河边呜咽

    1975:口琴在河边呜咽

    这条河叫白龙河。它流淌了多少年?不知道。据民间传说,这里过去并无河流,有一年干旱,老百姓眼看禾苗都枯死在田里,就祈求上天保佑,降雨消灾。东海龙王的三儿子小白龙奉命前来行雨,由于连续几天呼风唤雨,身体疲惫不堪,就落到地上歇息。待体力恢复后,小白龙跃动身体,又腾飞而去。小白龙栖息之地,就成为一条弯弯的河流,从此,缺河少水之地终年流水潺潺。
  • 弃妃太逍遥

    弃妃太逍遥

    强推影的新文《天价傻妃:娶一送一》一纸休书,甩在她的面前,他冷冷的眸子中是满满的讥讽,“拿着它,离开王府。”“王爷”可怜惜惜的轻喊,带着几分恳求,只是低低垂着的眸子,却是满满的笑意。慢慢转身,离开,身躯微微的轻颤,他只当她是伤心难过,却不知,她是极力的忍着笑。再次相遇时,她空手击倒两个无赖,他惊愕,这真的是他娶进王府三年,都不敢看过他一眼,而刚刚被休了的女人吗?短短数日,她成了全京城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他???再次的留意时,却发现,她的身边,多了一个仙般飘逸的男子,更多了一些让人惊愕的‘狂蜂乱蝶’。望着她那一脸灿烂的笑,第一次知道,她那张平凡的脸笑起来,竟然也可以这般的美,只是,他那轻柔的呵护,她那一脸的灿烂,映在他的眸子中,为何这般的刺目。片段:一身大红的嫁衣,裹着她那完美的身躯,妩媚而刺目,喜怕之下的她,绝美的脸上却是绝裂到极点的冰冷。慢慢的向他走进,手中的那锋利的匕首不断的收紧,在他向她伸出手的那一刻,手中的匕首毫不犹豫的刺向他的胸口,正中心脏。血,顿时染红了他与她的嫁衣,触目惊心的红艳,他的眸瞬间的圆睁,直直地望着,是无法掩饰的沉痛。随手扯掉头上的喜帕,她的唇角扯出冰冷而绝裂的冷笑,唇慢慢的微动,一字一字慢慢地说道,“嫁你,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他报仇。”“果真是你。。。。。”唇角微微的扯出一丝轻笑,带着一丝了然,只是眸子间的沉痛愈加的明显。相遇,一个平凡的小镇上,一个风华卓越,惊为天人的女子,牵着一个大约三岁多的小孩,一脸温柔的轻笑。迎面走来的男子,猛然的僵住,而看到她手中牵着的小孩的容貌时,更是惊得目瞪口呆。
  • 异世之国运系统

    异世之国运系统

    楚云深穿越做了皇帝,还得了系统,但是这个系统有点废啊。“系统,你说实话,你是不是除了抽国运,根本没有其他能力。”【咋滴,商城功能被你吃了?】“别说话,说了我就来气,卖那么贵,质量还不保证。”【你一个皇帝,那点小钱多吗?】“当时年少不懂事,上了你的贼船,如果再给我重来一次的机会。。。”【你还是会上贼船。】“。。。”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楚辞芳草谱

    楚辞芳草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陆玲

    陆玲

    陆玲,普普通通的女人,生活中的幸运与不幸紧紧跟随。
  • 那个崽儿是大佬

    那个崽儿是大佬

    作为修真界的全能型人才,某日一觉醒来,云时蓦然发现,自己居然穿越到了异界,成了一个小屁孩……
  • 愿我此生不再爱你

    愿我此生不再爱你

    一个暧昧已久的故事,一场自欺欺人的爱情。原以为自己的一生会是甜腻宠文却不曾想竟是“我心向山,君心向水。”“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 火影世界的幻术大宗师

    火影世界的幻术大宗师

    华夏第一本关于幻术的专著是明代的《神仙戏术》,记载古代幻术二十多种,可惜此书已失传。真正集中国幻术大成者,是清末唐再丰所著的《鹅幻奇书》。一个少年带着《鹅幻奇书》来到了火影世界,只为争夺最强幻术的荣耀!月读、别天神、操控五感、伊邪那支、伊邪那美......九龙取水、白鹤升空、芝麻变鱼、口吐四花、使鬼打门......鞍马明镜微微一笑:“嚯嚯,真正的幻术又岂是这般肤浅?”PS:本文非传统火影同人,不喜勿喷,文明你我,谢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