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3100000004

第4章 我师钟泰

李吉奎

1962年10月,我从南开大学毕业,进入东北文史研究所。文史所在长春建设街16号,房子是原伪满外交部所在。作为东北局事业单位的文史所,是第一书记宋任穷领了周总理有关“振兴东北文风”的指示,在1961年开办的,由宣传部主管,部长是吉林省委书记处原书记关山复。关部长对办文史所十分积极,首先将已办关系调京任“革博”领导的佟冬(吉林大学副书记、副校长)截下来,任这个“小国寡民”的研究所的所长、书记,然后是从吉大、师大找人,搭班子。在1961、1962两年从应届高校文科毕业生中招收了四十余名见习研究员(研究所待遇),在京沪等地聘请了多位老先生,讲授十三经、文字、音韵、乐律等课程。又派员赴京津采购图书(至1965年,已购进各种图书二十余万册)。关部长办文史所的动作引起北京的注意,1964年,周扬(中宣部副部长)调关入京,任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即后之中国社科院)党委书记。文史所很快进入运作轨道,“文革”开始时,全所已近一百二十人,分文史哲六个研究室,开展研究工作。

我是入所的第二批人员之一,头年入所的同学已上了几门课,其中便有钟先生(我们称呼为钟老)讲授的《论语》。我们加进去,继续上《孟子》的课。一般是上午听大课,下午、晚上自修。

钟老(1888—1979)是南京人,名泰,号钟山,早年入江南格致书院,留学日本,学生物学。返国后,曾在两江师范教日语,并研究老庄。20世纪20年代初任杭州之江大学国学系教授。先后出版《中国哲学史》《国学概论》《荀子订补》等书。他精研先秦诸子,研经主宋学而兼治校勘、训诂。他曾和马一浮、熊十力等人先后共事。或称其为泰州学派传人之一。但我查了不少资料,无法证实此说,也就无法弄清他的治学师承关系。

钟老颜容清癯,头发灰白,颇重仪表。无烟酒嗜好,亦不饮茶。上课(在礼堂)时持一皮包入,西装革履,气象俨然,不似七十五六岁高龄老人。授课口到笔(粉笔)到,板书刚劲有力,讲课(经、子)、书写均不查书,课后我们据笔记查对原文,一无错误。同门私下议论,这是前清准备应试的基本功底。匡亚明、于思泊、金景芳、宋振庭等先生都曾前来听课。

1964年秋,文史所的大课告一段落,大部分同学下乡(梨树县)搞“四清”去了,我因为刚生了一场病,或者还有别的原因,和极少数留所同学,参加图书编目上架工作。当时新楼尚未完工,我和钟老都住在旧楼楼上,接触机会比较多,真正成了“入室弟子”。“有事弟子服其劳”,他除招我去帮点忙,闲聊,有时还在晚饭后拉我去陪他“散步”(实际是走路,速度很快)。一次“散步”时,他问我讲不讲养生之道?我说,不讲。他说,养生之道还是要讲的,要我牢记一首诗:“饥时吃饭困来眠,此是养生玄外玄,说与世人浑不解,却从身外觅神仙。”这首诗,好像是宋人的作品。钟老如此厚待我,事缘上完《孟子》课以后按规定写的作业。对这篇万余字、用毛笔抄写、竖行、半文不白的读书笔记,老先生颇有不满之处,在卷面上警示我,读书作文,须持理、辨理,不得厚诬古人。辞笔严厉。但据说在领导面前则对我颇有扬揄,且深期许。

钟老和他的家族,都是不止一次经历劫难的人。记得我第一次到他房间里去,他问我是什么地方人,我回答说,广东梅县,原嘉应州。他听后沉默了一会,说了一句教人摸不着边际的话:你们嘉应州干的好事。我问是何意思?他说,洪杨把南京人害惨了,死亡无算;说小事一件,我祖母是小脚,也被逼着去抬沙石搞建筑,苦不堪言。钟老肯定知道洪秀全的上代是从梅西石坑迁到花都去的,也知道曾国藩说过,“贼起于嘉应,灭于嘉应”。我对钟老说,我的嗣曾祖父李悦郎也参加了太平军,打到武汉,觉得干下去没有意思,便“拉倒”,潜逃到香港,去了芙蓉(马来亚)。

钟老在抗战期间随校迁湖南,1939年任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教授;此前,曾在湘乡曾宅“寄脚”。他对我讲了一些对曾家的见闻,说曾家有传统,随时准备待客,预备了许多干净的铺盖。还讲了湘西“赶尸”的事。他问我信不信,我说,子不语怪力乱神,您老信吧?钟老说,天下之事,无奇不有,巫之术,不能尽解,信与不信,尽在各人。我听了,感觉他是相信的。

钟老的《庄子发微》一书,是研究了数十年的著作,至1965年才定稿,在上海雇了两位抄写工抄写成册,由文史所出资三千元,影印二百本,全书约四十万言。书中序言是钟老亲笔写的,在定稿本上,他指给我看,某句是有所指的。说这句话,大概是让后人知其本心。“文革”结束后,先生的家属将此书公开出版。我保存的是定稿影印本,没有看到铅印本。学界对此书评价极高,说他“将《庄子》内外杂三篇会通,相互佐证,着眼于本文,论世、知人、探微、显隐,追寻庄子哲学固有的内在的理论脉络,做出具体的分析”,认为该书还“揭示出为人们所忽视的庄子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倾向”。

钟老早年留学日本,有不少日本老师同学在三十年代活跃在日本政坛上。在抗战军兴后,他急于内迁,就是担心走迟了脱不了身。钟老对我说,你没有经历过,不知道“国破家何在”的滋味,我若留在沦陷区,不就像他吗!钟老说的“他”,是指住在隔壁的李泰棻。李也是文史所请来讲课的先生,原北大教授,王森然《近代名家评传》四十人之末位,名躁史界,但他曾任汪伪北平市教育局局长,一失足成千古恨。可以说,在事关民族大义面前,钟老是十分清醒的。

钟老还告诉我另外一件事。1927年,李济深(任潮)主政广东,经朋友介绍,聘钟老至秘书处。可能是为使他熟悉地方并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李派他到博罗去当县长。他上任才三天,便有钟姓乡绅求见,送来一笔款子,为的是打官司求支持同宗的事。接着,钟姓的对手亦如法炮制。钟老以为书生从政,首宜爱惜羽毛,便决心走人,将款子交给秘书,让秘书退款,然后从秘书那里取了条子,再给李济深发电报,以寒家有急事处理请辞,从而告别广东,回上海去了。时间过去近三十年,李济深对钟老并未忘怀。1956年,李(时任民革中央主席)派陈铭枢(真如)到上海活动,任务之一是动员钟老参加民革,许以一些承诺。钟老对我说,此行让陈真如无功而返。他请陈转告李任潮:鄙人年事已高,家人约束只宜静养,所劝之事,敬谢不敏。他的一些知交,忘乎所以,次年纷纷中箭落马。朋友事后闲聊,莫不称“钟钟山洞烛先机,真不可及”。老人说起此事,颇有得意之色。

还是在1957年,他给华东师大中文系研究生上课。他从家里来到学校,在校园里浏览了一些大字报,发现其中有出格言论。进教室后,看到学生未到齐,便问为何有人未来上课?回答是,正在宿舍写大字报。停了一会,钟老对在座的同学说:中共整风请党外提意见,是希望帮它改正缺点错误,并没有别的意思,请诸君千万不要理会错了;既然人未到齐,此日的课便暂停,下课。钟老告诉我,这实际是最后一堂课,未听到“正言”的同学,不久便被“加冕”了。“彼亦人子也”,言之不胜惋惜。

钟老给我们讲《周易》时,指定参考书是康熙朝刻的《周易折中》本子。记得他在讲《系辞下》“子曰:知几其神乎”一节时,说知几实际就是今人所说的见微知著,看出苗头;神,就是变化、玄妙,不作神奇解。钟老阅世既深,懂得事物变化,确能见微知著,及时果断行事。1966年三四月间,社会上正狂热批三家村、翦伯赞这些人,寻常百姓并不知道“文化大革命”风暴即将到来。一日,早饭后,钟老叫我到他房间里去。进去后,他并未如以往示意我坐下,而是指示替他将墙上的条幅取下来。这条幅是康有为写的,横书: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取下后,他接去卷起来,我才发现他的书已装箱了。我问,您老不是说书要留在此处吗?怎么装箱,是否准备运走?钟老说,你还看不出形势吗?这些东西快没有用了,我还留在此地做什么?说着,他从写字台上捡起正在使用的半截墨递给我,说,这块墨给你留着,师生一场,做个纪念;我日间将回上海,你不必送。我有点茫然,默默地退了出来。不久,他便动身走了。他真是有预见,走得正是时候。不走的话,一切都难说了。在红卫兵大串联时,文史所的造反派曾去上海文史馆找他,要他回长春接受批判、消毒,因为他在课上课下放了很多毒,如说某人照相木木的,这是大智若愚,等等。他答应第二天在车站会齐,乘上海至三棵树的火车。但到时不见踪影,再去追查,钟家的人说,已乘火车走了。据说,人确实乘火车走了。“兵不厌诈”,是家人将他送到南京(或马鞍山)其他孩子的家里,避难去了。

革命革到自己头上了,1969年1月,文史所彻底砸烂,我被发配去了吉林省五七干校,在龙井、左家、青沟子战天斗地,干了四年。其间,钟老给我老家(永久通讯处)写信,我收到转来的信立即回复,不知是否为洪乔所误,嗣后未能再通候。不过,他治学须严谨、生活宜有序、交友唯道义、夕惕可卫身的精神,刻印在我的心田,永志不忘。在国家动乱中,比较起来,老先生是幸运的,子孝孙贤,晚景堪晴,他看到了“四人帮”的覆灭和祖国的春天。

今秋赴杭州师大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这里是钟老多年执教之地;既与老同学相会,不由得回想起五十年前初识先生的情景。人世沧桑,岁月漫漶,侵寻老境,日暮途远。有感于师,写了这些回忆,以作一瓣心香,奉献给先生。

钟泰简介:

钟泰(1888—1979),江苏南京人,号钟山,别号待庵,曾更名育华。

早年肄业江南格致书院,继之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

归国后任两江师范学堂日文译教,至1911年凡六年。辛亥革命曾入皖督柏文蔚幕。而后历任安徽高等学堂教师,南京法政专门学校(后改法政大学)日文教席,并开老庄讲座,又任共和杂志社社长。1924年转任杭州之江大学国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37年冬,杭州陷敌,避居建德西乡。1939年任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教授。1943年任贵阳大夏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44年入蜀,与熊十力并任书院主讲兼协纂。抗日胜利后回上海。1948年任光华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入华东师范大学。后转入上海文史馆。1962年应长春东北文史研究所礼聘讲学。1968年返回上海文史馆。1973年辞职回南京。1979年病逝于家。

钟泰毕生致力于先儒哲理之学,尤精周秦诸子,下及宋明理学,治学主宋学而不鄙薄校勘、训诂。融会贯通,博采众长,成一家言。所著有《中国哲学史》《庄子发微》《春秋正言断词三传参》《顾诗笺校订》及《口斋论语诗》等。

《庄子发微》是他积数十年研究之力作,其特点是将《庄子》内外杂三篇会通,相互佐证,着眼于本文,论世、知人、探微、显隐,追寻庄子哲学固有的内在的理论脉络,做出具体分析,针对当时学术界盛行以庄子为客观唯心主义者之观点,提出不同见解,揭示出为人们所忽视的庄子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倾向。

《中国哲学史》是其首刊的大著(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是其任教之江大学期间以三年精力撰就。由《中国哲学史》可见其为学风范,盖即金松岑序中所揭出之“纯于学”而“涵泳反复”:唯其“涵泳”,体会先哲之精微,故各家各流均抱同情之理解,能抉明其学说之所以然;唯其“涵泳”,梳理学术大旨及源流,莫不切中肯綮,且言必有据;唯其“涵泳”,能见人之所弊,书中驳正时贤如胡适谢无量,皆确然不可移。

(原载《羊城晚报》2015年8月27日)

同类推荐
  • 当代散文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名家散文佳作,有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有对亲人的无限深情,还有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文学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文学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文学精粹》讲述了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园学精粹》、《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 人生如一梦

    人生如一梦

    一个年轻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有这样的师长关爱、扶持,哪怕是呵斥,那是何其幸运的事情啊。难怪黎烈文、萧军、萧红、黄源这些人一辈子都忘不了鲁迅。当然,还有巴金。巴金与黎烈文从相识到相知也与鲁迅有着直接关系。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是1933年,黎烈文为《申报·自由谈》托人向巴金约稿,两个人渐渐成了朋友。巴金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过《薛觉先》、《游了佛国》、《三等车中》等“旅途随笔”。后来黎主编《中流》,巴金收在《短简》中的很多自述文章,如《我的幼年》、《我的几个先生》、《我的路》、《答一个北方青年朋友》、《答一个“陌生的孩子”》等都发表在这个刊物上。然而,真正将这批年轻作家聚拢在一起的是鲁迅巨大的精神感召力:“那时几个熟人都在编辑文学杂志,在《作家》(孟十还主编)、《译文》(黄源主编)、《文季月刊》(靳以主编)之后,烈文主编的《中流》半月刊也创刊了。
  • 美国,另一种生活

    美国,另一种生活

    职场中的上司怎么变成了下属?美国阿拉伯的算命师会告诉你什么秘密?生第二胎有怎样的烦恼?一个美国文盲怎么当上了老板?在美华人一定要培养孩子上常春藤大学吗?在美国的房子外种果树,房价是增值还是贬值?美国为什么没钱参加世博会?美国的佛教徒为什么不烧香礼佛……作者以在美旅居20年的亲身经历,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在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涵盖美国职场、文化冲突、教育理念、体育政治等真实状况。告诉你一个与众不同的美国,它错综复杂的好处和坏处。呈现一个立体的美国,万花筒般的美国,它的光怪陆离和色彩斑斓。
  • 采集种子的人

    采集种子的人

    本书是反映“时代楷模”钟扬生平事迹的纪实文学作品。钟扬是复旦大学教授、博导,在植物学、生物信息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他曾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为了收集种子,他跑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多次跑到最偏远艰苦的地区——西藏。2017年9月,钟扬不幸遭遇车祸逝世,被中宣部追授“时代楷模”称号。
热门推荐
  • 皇明九边考

    皇明九边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今天开始当掌门

    今天开始当掌门

    一无所有的逗比无忌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稀里糊涂的变成了掌门,用他行走两个世界的能力让没落的门派重新回到自己的巅峰之上……
  • 美食系统:我在异界当厨神

    美食系统:我在异界当厨神

    丁慕楚只想安静的做个厨师,可惜却生在了末世,好在她还有个系统可以穿梭时空,到各个世界出售美食,她的目标是早日赚够能量点,净化地星,然后安安静静地做美食,可是这个系统好像要我搞事情啊,你真的是美食系统么?本书又名《我可能有个假的美食系统》
  • 精灵羽凤霞

    精灵羽凤霞

    本书名《我的魔法宠物超可爱》应急广大网友的请求本人对此小说大纲进行完全修改。 作品简介:魔灵大陆,是一个斗气与魔法并存的世界,如何提升自己的修为是这个大陆中的人每天的思想,但确有一个种族除外那就是精羽族,他们是大自然的宠儿无拘无束但却有一天危机降临。 现代二次元宅男叶无双在这天下班回到家中时,遇贼抢劫,不幸被刺杀,但上天似乎眷顾着他他并没有死只是他的灵魂竟穿越到了一颗蛋……书友群;752550515
  • 我的游戏交易有漏洞

    我的游戏交易有漏洞

    棋魂之殇高度虚拟现实网游,它的来临,让杨砜又再次重新踏入了这片天地。他本是想选择一个类似单机的游戏模式,这样就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还能缅怀一下游戏的激情。可没曾想他的游戏中竟然有个巨大的BUG,在交易市场中,他可以售卖物品给其他模式下的玩家!利用这个BUG他不仅在游戏中混的风生水起,同时也在现实社会中赚到了足够的资本。可这个游戏真的那么简单吗?是虚拟还是真实?在高度虚拟现实世界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阴谋?还是在卑微中无奈的挣扎……
  • 气吞寰宇

    气吞寰宇

    蒸汽火车,道法领域,列国、华夏、世界大战!诸神引导着国家的命运,决定着兴衰和版图;术士活跃在坦克大炮之间,为自己国家前赴后继!决定命运的是谁?核武,还是真君?
  • 废土十日谈

    废土十日谈

    天上有十个太阳,人间却没了大羿。两大外星文明的交战,地球却成了池鱼?但是,文明可被摧毁却不会断绝,废土之中终会开出希望之花。或许这是人类的灾难,也是人类的重生。
  • 心理罪秘档

    心理罪秘档

    半夜坐出租车回家,凌晨出租车司机被人割头,所有证据都显示我就是凶手,凶器上的指纹,带血的衣服以及在场的监控,可是我却根本没有出过家门,倒底是谁在陷害我?替死者解剖的法医在家割掉了自己的头颅,让整个案件悬到不能再悬……
  • 重生之凰妃

    重生之凰妃

    助他登上九五至尊,换来的却是右相府上下七百零八人全族灭亡,她带着恨意死去,再睁眼,怎料重生于六岁那年!再世为人,她精致淡然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一颗玲珑剔透的巧心,前世欺她辱她之人,这世她便十倍百倍还之。且看浴火重生的她如何逆转乾坤,运筹帷幄于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影新娘

    鬼影新娘

    是惊?是怕?还是.......一个身体里面有两个魂魄,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新娘?面对两个不同身份的男人她又将如何抉择?随着她的到来身边发生了不少的怪事、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