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9200000006

第6章 南京上空最后的盘旋

21日清早,何应钦、白崇禧、顾祝同便接连走进傅后岗68号。

傅后岗地势突兀,绿树葱茏,是南京最幽静的去处之一。岗上洋房多为国民党军政要员和社会名流的公馆,其中最别致的一个公馆就要数这68号了。院内建筑分三进,迎门一进是座造型很别致的花园式三层小洋楼,楼里共有14个房间,一楼是餐厅、浴室、会客厅;二楼、三楼为书房、卧室,前有阳台,后有凉台。

李宗仁原不是爱读书的人,可室内装饰典雅舒适,幽然透出股儒气。楼后一进新式平房,作厨房、寝室用。第三进也是栋平房,是勤务人员的居室。每进楼房之间有走廊连接。

此公馆原是国民党军委会办公厅副主任、陆军中将姚琮的宅第。这位将军在高楼门还有处面积很可观的院落,因而抗战胜利之后,他将这所房子租赁给了捷克驻华大使馆,一年期满又转租给励志社作美军招待所。李宗仁在南京一直没房子,过去来京城都是住大方巷21号国防部招待所。1948年5月,李宗仁由北平行辕主任竞选上国民党副总统,需长住南京,正物色住处时,得知傅后岗68号要出售,便把它买下当官邸。

李宗仁身为副总统,却被蒋介石视如敝帚,从不邀他参与讨论军机大事,连宴请国际友人之类的酬酢也没他的份儿。好在李宗仁生性豁达,便也落得个逍遥自在,立春奔钟山赏梅,端午到普陀进香,中秋去海宁观潮……漫游于江南山水间。作为副总统,他俩月不去一回总统府,但凡有应酬都在傅后岗68号,后来索性连公务都在家处理了。直到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下野,由他代行总统之职,他仍不愿到总统府视事,仍习惯于在官邸商讨处理军机国务。

这会儿,李宗仁召集何应钦等高级将领来官邸,就是会商共军渡江后的国民党战略。

何应钦等熟门熟路地穿过官邸花木扶疏的庭院,径直进了一楼的会客厅,李宗仁已在客厅等候。国势垂危至此,彼此见面不由便先慨叹一番,然后才落座商谈挽颓之策。几个人的意见倒很一致,认为共军现已开始大规模渡江,南京失守是迟早的事。然而,白崇禧对坚守武汉及西南半壁江山颇有信心,说:“我坚决主张放弃京、沪两地,立即把汤恩伯的主力移至浙赣线和南浔线,与我华中四十万部队形成掎角,以固守湘赣,防止共军侵入大西南。”

李宗仁等都觉得这是眼下唯一的可行之举,但他们谁都明白,守卫京沪是蒋介石的方略,其意在争取时间抢运物资,到台湾另辟小朝廷。这个生性偏狭阴鸷的独裁者,正在桂系逼宫被迫引退的恨头上,既然他只能蛰居海岛一隅,又岂能容他桂系守住西南,坐拥半个天下?就在李宗仁应变无措时,蒋介石从溪口打来电话,约他明天到杭州商谈。

李宗仁与何应钦等商量了一下,决定明天一起去见蒋介石。

告辞时,白崇禧对何应钦、顾祝同说:“你们二位先走一步,我还有些话要跟李总统说。”

待两人走后,白崇禧说:“德公,今后局势如老蒋还不愿放手,则断无挽回之余地。你应乘此机会向老蒋明白提出,一国不能二公,蒋、李只能择一负责领导政府,以期统一事权,而免拖泥带水。老蒋既已引退下野,应将人事权、指挥权和财政权全部交出。”

李宗仁笑道:“这正是我的意思。”

经历过日寇浩劫的南京人,12年未闻炮声,22日这天一早又听见了那令人心悸的弹丸爆炸。六朝古都乱套了,李宗仁的轿车滑下傅后岗的坡道,拐了个弯到古楼就走不动了。一路上溃兵潮涌,到处壅塞着中央机关装载财物眷属逃命的车辆,一刻钟的路程,硬是挤了一个多小时李宗仁才到明故宫机场。

何应钦已先一步赶到,见了李宗仁,第一句话就是:“江阴要塞昨天晚上已经完了。”

李宗仁惊愕不已:“怎么,不是说至少可以守住3个月的吗?”

何应钦说:“天晓得!要塞的炮一声不响。”

李宗仁明白了,不再问什么,脸色灰灰地爬上飞机。

一行人分乘3架飞机飞往杭州,降落在笕桥空军军官学校机场。这个学校奉命迁移台湾,已基本搬空,遍地都是丢弃的废旧器材、报刊、绳头、破袜头……一派败落,满目凄凉。

商谈是在笕桥航空学校校部会客室进行的。

这是自年初下野后,蒋介石第一次与李宗仁会面。他发现3个月没见,李宗仁人消瘦了许多,脸也变得憔悴了,一张国字脸瘦得只剩下个框架,给人一种“国将不国”的感觉。

待诸人坐定,李宗仁不等蒋介石开口,先就挑开来说:“你当初要我出来,为的是和谈。现在和谈已经决裂,共军已大举渡江,南京失守是说话间的事,你看怎么办?”

没想到蒋介石态度极其诚恳,当即回答他说:“你继续领导下去,我支持你到底,不必灰心。”

李宗仁满腹怨尤:“你说你支持我,我要放张学良、杨虎城,你怎么就不支持了?我派程思远到台湾接张学良,又派专机到重庆去接杨虎城,结果连张杨二人的面都没见着,你就这样支持我的呀?”

蒋介石被这一席话弄得有些尴尬,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叹了口气说:“误会,德邻你是误会我了呀。释放张、杨本是你职权里的事,我怎会干涉?这样吧,你再给我几天时间,派人查出张、杨的下落,由我亲自训话,然后把他们一起放了,他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听其自便。”

“还有在军事上……”

“噢,关于军事指挥权,统归国防部。”不等李宗仁把问题说出来,蒋介石就明白李宗仁在向他讨要军权,忙说,“你完全可以让敬之下令,按照你的意图进行部署,我决不会过问。德邻啊,你看你还有什么要求?”

“再就是军饷了。现在前线官兵吃都没法吃饱了……”

“你要多少钱,只管派人到台湾拿就是了。”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管李宗仁提什么样的条件,蒋介石都满口答应,“钱是国家的钱,你代总统有权支配。”

这席话可谓情真意切了,直说得李宗仁哑口无言,脸上的怒色也渐渐消退了下去。

坐在旁边的白崇禧看出老蒋开的还是一沓空头支票,居然就把李宗仁给糊弄住了,心里便暗暗着急,知道李宗仁爱面子的老毛病又犯了,这次又跟他白跑了一趟。他无奈地悄悄叹了口气,借口天气转阴,担心赶不回武汉,先行告辞了。

车把他送到机场时,恰好碰到抗战期间给他当过几年机要秘书的程思远,忙将他扯到军用专机旁,叮嘱说:“你要提醒德公,今天会议最重要的一桩事,就是同老蒋摊牌。这意味着老蒋不走开,德公就辞职,借此来对老蒋施加压力。”

但是晚了。白崇禧一走,蒋介石又撇开众人将李宗仁拉到隔壁房间单独谈,再作一番支持他的姿态。

李宗仁彻底晕了,说:“你如果要我继续领导下去,我是可以万死不辞的。但是现在这种政出多门,一国三公的情形,谁也不能做事,我如何能继续领导?”

蒋介石说:“不论你要怎样做,我总归支持你。”

蒋介石与桂系斗了这么多年,多数占着上风头,其精明之处就在于深刻地了解李宗仁、白崇禧的弱点。此刻他就是以诚恳降住了李宗仁,那份真诚直叫李宗仁觉得此时向他提出一百个要求都会得到满足,但是哪怕只提一个要求都显得自己小家子气。值此城之将破,国之将亡之际,蒋、李二人唯有泯灭宿怨,才能同舟共济。

两个多钟头之后,谈话结束了,何应钦劝李宗仁和他一道飞上海,次日再转飞广州。李宗仁摇了摇头对何应钦说:“敬之,我应该回南京去看看,即使撤退,也得撤出个样子,总要有个人在那里坐镇吧,不然还不乱成了一锅粥呀。”

“德公如此公而忘私,实令人感动。”何应钦大概担心李宗仁会把他也拉到南京去,赶忙说,“我就不随你回南京了,政府阁员现都已到了上海,我得过去作些安置。我们就此作别了,明天龙华机场再见吧。”

李宗仁从何应钦的表情上看得出来,他不愿再回南京冒那个险,想早早走了,就没多说什么,转身上了飞机,命令机组返航回南京。

傍晚,李宗仁的飞机在南京降落。

他一出机舱,只听见城郊枪炮声不绝于耳,京城已成凄凉之地。平日繁华喧嚣的商业街中山路、太平路等,店铺早已纷纷关门歇业,街上行人绝迹,饿犬蹒跚。

回到傅后岗68号官邸,李宗仁就感觉到有种阴森凄凉的气息迎面扑来,竟不由得打了个冷颤。昨天凌晨,一接到汤恩伯有关共军已在鲁港、铜陵地区大举渡江的报告,他就派秘书将夫人郭德洁送往桂林。如今人去楼空,没有了往日的喧闹声,楼上楼下都是死一般的寂静。

歇息了片刻,他要总统府侍卫长李宇清给设在卫孝陵的京沪杭总司令部打了个电话,让汤恩伯来见他。此刻,汤恩伯已集中了300多辆卡车,正准备将总司令部撤往上海,没想到在这种危急时刻,李宗仁还会飞回南京。

他匆匆赶到傅后岗,李宗仁一见就问:“目前战局究竟如何?”

汤恩伯将他亲临芜湖指挥江防作战的情况作了报告,然后劝说道:“共军已迫近城郊,今晚或可无事,但明日情势如何就难说了。务必请代总统最迟于明日早晨离京,以策安全。”

说到这里,侍卫长送来一份电报,汤恩伯便借机告辞了。

电报是国民党的和谈代表章士钊、邵力子等人从北平联衔发给李宗仁的:“协定之限期届满,渡江之大军将至,硬派已如惊鸟骇鹿,觅路纷奔。独公坐镇中枢,左右顾盼,擅为所欲为之势,握千载一时之机。恳公无论如何,莫离南京一步,万一别有良机,难于株守,亦求公飞抵燕京共图转圜突变之方。”

看了电文,李宗仁心里异常悲凉,他知道他派出的这些代表也都靠拢共党,弃他而去了。他能说什么呢?当城破国亡之时,指责他们临危变节亦属徒然。他扔下电报,忽然有种彻骨的疲乏感周身浸漫,便上楼解衣而卧。欲睡未睡时,忽然又想起件事,忙从毛毯里探出身来,给颐和路空军总司令官邸打电话,要周至柔明天清晨将他的四引擎专机“中美号”,换成“追云号”。

电话里周至柔沉默了一下,似感意外,但还是答应照办。

其时已是午夜,听着南京四郊的枪炮声涨潮般地轰鸣,李宗仁辗转反侧,不能入眠。他好不容易合了合眼,可是4月23日黎明已经来临了。

这一天和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一样,是国民党永远不会忘却的日子。

天刚亮,汤恩伯来电话催促李宗仁赶紧上路,并报告说,已发现有小股共军攻入城内。

李宗仁这会儿反倒不慌了。他睡眼惺忪地从床上爬起来,招呼总统府侍卫长李宇清备车,并叮嘱总统府30多个随员亦乘吉普车同行。然后不紧不慢地走进盥洗间洗漱完毕,又从从容容地走向餐厅去进早餐。

李宗仁的小车队从满城慌乱中夺路东行,等赶到明故宫机场,“追云号”已发动多时了。等候在飞机旁的汤恩伯和首都卫戍司令张耀明疾步迎上来,惶惶地催道:“请李代总统快走,共军的炮火已经能够到机场了。”

李宗仁点了点头,默默地最后回望一眼南京,又转向汤恩伯,心情沉重地交代说:“这是内战,你可不要把南京毁掉。”

汤恩伯答应:“你放心地走吧,我不破坏南京。”

“追云号”专机升空后,按李宗仁所示绕南京盘旋两圈。

此时,东方已白,长江如练,南京城郊,炮火方浓。李宗仁俯望翼下古城,心里顿生出万千感慨,不禁想起元代大词人萨都剌的《金陵怀古》:“六朝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飞机向南飞行了一个来小时,飞行员钻出驾驶舱,请示李宗仁航行目的地。

李宗仁说:“先飞桂林吧。”

周至柔得到报告,这才明白代总统为什么要换乘小些的“追云号”。因为桂林跑道窄短,无法保证“中美号”大型座机的起落。

机翼一偏,“追云号”航线由正南弯向了西南。

李宗仁匆匆逃离南京,没能看到共产党人在大转折时刻的幽默:解放军所有部队绕城南进,却将占领南京的历史使命,交给了第三野战军第35军。该军由济南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第96军与华东野战军鲁中南纵队合编而成,原第96军军长吴化文仍任军长。

当天黄昏,第35军第104师侦察连乘坐江北仅有的一条木船,往返6趟,在下关煤港登岸,成为第一批进入南京市区的先头部队。

午夜时分,第35军第103师第312团的官兵穿过国府路,直插总统府。总统府前,很快围满了南京地下党员带来的欢迎解放军的民众。第312团的几个士兵攀上总统府门楼,扯下国民党青天白日旗。

在民众的一片嘘声中,青天白日旗缓缓坠落。

在民众的热切仰望中,一面鲜艳红旗冉冉升起。

南京解放了,它标志着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终结。

同类推荐
  • 我给总统当御医

    我给总统当御医

    李计留先生——一位中非友谊使者,获得总统嘉奖颁发“骑士勋章”的中国援非医疗队员——声名远播的非洲总统“御医”,在当代中国援非医疗史上颇具传奇和冒险色彩:他以精湛绝妙的中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先后“迷倒了”三任总统,对他赞不绝口;他和总统的关系极其微妙,有时亲密无间,有时伴君如伴虎,曾跟随总统到处出访,一享尊贵,有幸列席联合国大会,亦亲眼目睹了总统的婚姻和爱情复杂关系的内幕……
  • 前尘旧梦

    前尘旧梦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石评梅最脍炙人口的散文、诗歌、小说、游记、戏剧、书信等作品精选出来,集结成书。鉴于石评梅的散文和诗歌的成就最大,因此本书内容的重点侧重于对其散文、诗歌作品的遴选上。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一个在读者心目中代表着乐观积极、永不放弃形象的伟大的名字,她的人生经历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她的自传和散文在国内有诸多译介,传播广泛,但相比之下对凯勒的信件翻译较少。本书除了凯勒的自传、散文之外,还保留了她写给朋友、家人的信。本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自传《我生活的故事》,凯勒用细腻动人的文笔回顾了自己的生活,讲述了她患病之后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克服生命中的种种困难并取得卓越成就的过程;第二部分是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凯勒想象自己拥有三天光明的日子,设想自己该如何利用这宝贵的三天;第三部分是凯勒在1887年至1907年之间写给亲友的百余封信件,她交友十分广泛,信中记录了不少与社会各界著名人士交往沟通的轶事,让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兴趣爱好广泛、内心世界丰富、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独立见解与思考的凯勒,为读者了解这位传奇女性的一生做了真实而全面的补充。
  • 家在海的那一边

    家在海的那一边

    人生初次的离家,是从此无可回头的漫长岁月。行走在世界各地的街道,从布拉格到土耳其,从巴黎到意大利。每一处风景之后都有着不太人的精彩。蒋晓云写过无比精彩的民国爱恨离愁。写起思乡之情,旅行趣事,吃穿用度,爱恨离别,姻缘交际的琐碎,也有一份练达世故,把人生都打碎咀嚼透了的淡然豁达。聪慧女人必读的女作家,全新出发!
热门推荐
  • 全职药师

    全职药师

    肖然,高等世界中“大罗仙界”当之无愧的第一炼丹师,因被一生挚友偷袭致死,偶然的一个机会下使得萧然在低等世界重生……满腔的恨意与不解是肖然不断努力的源泉,他无论如何都不相信,一生挚友为何在关键时刻背叛于他。低等世界物资匮乏,条件极差。肖然能否还有机会当面质问曾经老友:“为何要背叛我?哪怕,只是问一句……
  • 火遍娱乐圈

    火遍娱乐圈

    2018年,一个活了20多年的小宅男,眼睛一闭再睁重生了,成了2012年的一个明星。抄小说,编歌曲,写剧本,搞综艺,拍电影,做主播,玩电竞,办公司,签艺人,传绯闻,泡妹子,我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不对,拿错本子了,我是要火遍全世界的男人。(企鹅群:822951012)幼苗求养,新书不易;虽已签约,仍在努力。为求上架,更新稳定;码字艰辛,说给谁听。收藏推荐,看官手里;欲求不得,无能为力。只望成绩,不求金银;之后如何,大家来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本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选析;第二部分是莎士比亚戏剧精彩独白选析;第三部分是西方莎士比亚批评史略。另附一篇探讨莎士比亚与圣经关系的研究论文。 笔者所以这样结构本书,主要有这么几个考虑。首先,有关莎士比亚的研究,尤其是莎士比亚戏剧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汗牛充栋,难以数计,其研究内容几乎涉及到各个角落。但比较而言,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评析与探讨则相对薄弱。虽然一些学者对莎士比亚个别重要的十四行诗作过分析和评价,但迄今还没有一部评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著作问世。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中心主题是爱情和友谊,抒发了诗人对爱情、友谊、青春和美的理解和看法,从中强烈地体现出诗人天真纯洁的利他主义思想和宽容谅解的博大胸怀;也表达了诗人渴望战胜时间、珍爱生命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同时,诗中还流露出了一些更为宽广、深沉的思想感情,如对当时社会上尔虞我诈、弱肉强食、黑白颠倒等种种丑恶现实,表现出了强烈的愤懑不平与切齿痛恨之情。这种情绪正是诗人日后创作悲剧的基本出发点。此外,不少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文艺创作的审美理想的执着追求,这是理解诗人艺术观的重要文献。显然,较为全面、具体地对这些诗歌加以评析,有助于人们从诗的角度更全面更感性地认识莎士比亚的伟大与深刻。其次,从戏剧人物独白的角度来认识、分析莎士比亚也极有意义。莎士比亚戏剧中有许多令历代读者耳熟能详、传诵不衰的精彩独白。
  • 八千湘女上天山(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八千湘女上天山(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部进疆湘女的集体回忆录。一部披露50年代初军队分配婚姻的奇书!一部关注人性和人权的书!1949年底,新疆和平解放后,共和国的决策者们命令驻疆二十万官兵铸剑为犁,垦荒屯田,扎根新疆,以改变自汉以降,历代屯垦一代而终的局面,达到长治久安的战略目的。但“没有老婆安不下心,没有儿子扎不下根”,如果官兵们的婚姻问题得不到解决,将影响这一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决策者们决定征召女兵解决这一问题,他们首先征召了八千湘女。这些女兵大多是知识青年,其中有大学高材生,有国民党将军的女儿,也有大贾巨富的千金。所有人都怀着青春的梦想,行军数月,来到了遥远的边疆。从那时起,她们就开始在这苍茫的大漠戈壁,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也演绎着她们的理想与追求,光荣与梦想。她们孕育了后代,也孕育了爱、宽容、大义和坚韧的精神,被誉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亲”。
  • 难逃罪妻

    难逃罪妻

    五年前,她怀孕逃离,五年后,她本想夺回自己的地位,没有想到最后却自投罗网。
  • 荒村归来

    荒村归来

    《荒村公寓》出版半年后,“我”收到了一张看起来很诡异的书迷会通票,荒村幸存者苏天平也在这时发来求救短信。“我”和春雨在苏天平的电脑里发现一张美得令人窒息的面孔。她叫阿环,良渚古国的末代女王,她说自己只能活七天。而几小时后,“我”在酒吧里离奇地遇到了一个与阿环长着相同面孔的女服务生林幽。为了再见到深爱的小枝,“我”不由得听信阿环,重新戴上了荒村的玉指环,竟然忽略了从苏天平出事算起,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天,“我”和春雨不得不再去荒村……荒村故事更进一步,良诸魔咒仍待破解。究竟是女王重生,还是双重人格,抑或魔鬼与天使共生于一个人的身上?当近乎完美的推理让答案就在眼前时,大结局却在瞬间改变。
  • 调教恶妃

    调教恶妃

    这是一个貌似忠诚无害的腹黑男侍卫,一步步将他心高气傲的女将军主人扑到的故事!【情节一】忽然——凤惊燕感觉背后有一个东西顶着自己……意识到那是什么,风惊燕猛然睁开眼睛,语气里忍不住带上一些愤怒:“燕非离,没用的东西,管好自己的身体!”“是……主子。”身后的少年声音有些沙哑,然后吐着气,以一股强大的指控力,近乎自虐地将自己身上的那一股热压下!强行压下!【情节二】“我有了你的孩子,”凤惊燕冷漠开口,“但是,我不想要他,所以他死了。”少年的脸上的表情瞬息万变,从兴奋到愉悦,到如今的痛苦而冷漠。凤惊燕突然有了种想把他搂在怀里的情愫,于是朝他伸出手。然后手上传来的却全然是另外一种力道,觉察到不对,她立刻本能地迅速加以拆解,短短几秒里过了两、三招,双臂最终还是被制住了。凤惊燕有些吃惊,惯了燕非离的俯首听命,料不到燕非离居然会有快过她的身手。“你做什么?燕非离!”燕非离一言不发,一把就将她狠狠地扔在床上!【情节三】“是谁?”败势就在眼前,凤惊燕从来不是自欺欺人的人物。只是,她隐约感觉到那一个赵国的敌细或者就在她身边,或许还与自己亲密无间。四周慢慢散开,那个少年从人群里走出来。看着眼前的人,凤惊燕呆了呆,很快了然地点一点头:“小离果然是长大了,有本事了。”顿一顿又抬起眼皮自嘲地说:“是主子小看你了。”
  • 娇妻如蜜:BOSS的契约新娘

    娇妻如蜜:BOSS的契约新娘

    为什么结婚就要女人牺牲,非得按照男方的要求来过日子?孟如淮说,我妈养我那么多年,不是为了把我送你家去当保姆的!不嫁!他们说,男人都一样混蛋,婚姻也都一样,无非就是洗碗做饭带娃!既然都一样,与其嫁给相貌平庸,家境清贫的男人,还不如嫁给肤白貌美,家有保姆,起码能让她过上带娃旅游的男人?一张人畜无害的脸,一身凌然正气,淡漠的眸子深处,是触及不到的玩味。佛系了二十几年的顾祁君,忽然就想结婚了,目标清晰,战略高明。然而,这原本各取所需的婚姻里,刹那间,她已深陷无法自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群书治要六韬

    群书治要六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