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1600000015

第15章 蓝色战略:是龙,就要东归大海(5)

在欧洲的历史上,一块土地前前后后易手几次乃至十几次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对于归属感这样的问题,当地人自己都未必能说清楚。譬如法国的阿尔萨斯大区便是如此,论人均GDP这里仅次于法兰西岛,居全法第二,且是法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大区之一。而在文化上,阿尔萨斯至今也仍是法国的另类,由于这里在德法之间几度易手,导致这里的文化比较“亲德”,以至于法国在1944年重新夺回阿尔萨斯以后一直在这里强行推行法语教育。一直到现在,阿尔萨斯地区的法律与法国其他地方也有许多明显不同的地方。

乌克兰的问题与之非常相似,乌克兰和俄罗斯都处于东正教文化圈内,以俄罗斯族为主的东乌克兰地区对莫斯科的认同感远强于对基辅。对于离着乌克兰十万八千里的中国而言,我们根本无须对此做什么道义上的批判,他们自己都未必搞得清楚——战场上宣布倒戈的乌克兰军人不光有俄罗斯族还有不少乌克兰族。作为中国人,所要关心的其实就是两点,如何做最符合本国的利益。其中各方的举动,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借鉴或是引以为戒的。

现在常常在新闻上出现的克里米亚半岛,其实它们和传统意义上的乌克兰的历史渊源并不是很强。1954年,为了庆祝“兄弟的乌克兰与俄罗斯结盟300周年”,时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主导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决议,把属于俄罗斯共和国版图的克里米亚半岛作为“恒久友谊的象征”赠给乌克兰,决议的理由是“鉴于克里米亚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经济上有共同性、地域接近、经济和文化关系密切”。这件事多少有点领导人“拍脑袋”的意思,不过在当时的苏联也并不算什么不可接受的事——在中国,一个市的辖权在两个相邻省之间来回变更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譬如赤峰、通辽同样在内蒙古和吉林、辽宁之间划过来划过去。可当时间推移到1991年,这件原本“不叫事”的事一下子成了大事——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了,克里米亚半岛稀里糊涂地成了外国领土。

对俄罗斯来说,克里米亚并不是一块寻常的土地,从17世纪开始,为了争夺这个面积不过2.5万平方公里的半岛,俄国先后同土耳其、英国、法国最后是二战时的德国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在这里丧命的俄国士兵不计其数。因为这里是控制黑海的要冲——克里米亚半岛几乎处于黑海的正中间。控制了这里,就等于控制了黑海。而控制了黑海对俄国的意义则是:守,则为俄罗斯西南方向提供了海上战略纵深——克里米亚距离莫斯科仅1000公里,对现代武器来说,这个距离并不算太远;攻,则可继续南下过土耳其海峡进入地中海……

在乌克兰独立后,虽然俄罗斯依旧可以使用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军港,但终归是在别人的地盘上,怎么心里也不踏实。自1991年以来,为了保住塞瓦斯托波尔军港的使用权,俄罗斯给了乌克兰不少实惠,这其中就包括大量远低于市场价的天然气供应。而到了2014年2月份,乌克兰国内以总统亚努科维奇宣布不再寻求加入欧盟为导火索,各种多年积累的矛盾一下子全都爆发了出来,反对派在推翻亚努科维奇之后声称将谋求加入北约,这等于是把俄罗斯一下子逼到了一个必须二选一的境地:要么彻底丢掉克里米亚,黑海沿岸的高加索地区乃至位于腹地的索契、莫斯科都将面临严重的潜在战略威胁,俄罗斯的地缘安全态势将在1991年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恶化;要么夺回克里米亚,扭转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的战略被动局面。而对于普京这样的政治强人而言,显然只会选择后者。

而从更长远来看,普京或者是说俄罗斯是否会再进一步,把东乌克兰乃至西乌克兰一并收入囊中呢?笔者不是占卜师,自然不能去断言“会不会”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说说“需不需”和“能不能”的问题。

显然,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领导人都不会觉得自己国家的哪块国土是多余的,更何况如前文所言乌克兰对俄罗斯就好比是中国的东三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俄罗斯对乌克兰要是一点都不惦记那是不可能。而从长远来说,要维护自己在某块土地上的利益,任何“软控制”都不如将其纳入版图来的踏实。所以“需不需”其实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能不能”?

克里米亚被俄罗斯收回的同时,西欧和美国的底线其实也暴露了出来。欧美对基辅政权的支持,始终出在一种雷声大雨点小,口惠实不至的状态。西方国家虽然对俄罗斯做出了种种制裁,但与几乎兵不血刃获得克里米亚所带来的长期利益相比,这点损失对俄罗斯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而由此带来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也完全可以抵消掉制裁期间的短时间困难。

从历史上说,波兰和德国也都没少打过乌克兰的主意。波兰由于国力不济,所以无须过多考虑。这里主要说说德国,一个国家的海外利益显然不可能各个地方都是一样重要的。如果以德国为圆心画一个同心圆的话,居于“内环”的应该是欧元区国家,乌克兰等前苏联国家则在“外环”。俄罗斯在军事实力上要强于德国,而德国在俄罗斯有着不少的投资项目,更重要的是德国对于俄罗斯的能源非常依赖,天然气进口36%依赖于俄罗斯的供给,而原油则达到了39%——其实整个欧盟都差不多,天然气的30%、石油的35%来自俄罗斯。每年俄罗斯像欧盟出口1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其中900亿立方米是卖给德国,如果中断供气,德国的天然气储备仅够3个月。显然,在乌克兰问题上如果德国和俄罗斯交恶,那么势必要影响到德国的能源安全和海外投资,对于身处债务危机且已经有解体可能的欧元区来说,这必然将是一记重拳。为了“外环”利益而损害“内环”利益,这样的事任谁也不会去做。

而对美国而言,从一开始干预乌克兰问题,它的首要目标就不是俄罗斯,而是欧元——相比于阻止俄国得到乌克兰,解决掉欧元更能使美元获利。因此,西方对俄罗斯的压力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难以应付。

而自2014年5月份开始,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态度开始有所软化,宣布撤离俄乌边境的军队,这是否说明普京对乌克兰的兴趣只限于收回克里米亚呢?还是没法回答“是不是”,我们只从这一举动的效果来分析。

现在的基辅政权并非是一群合格的国家管理者,他们通过街头政治取得了政权,而这之后的表现则让人看得瞠目结舌:公开给纳粹平反,纵容光头党;无差别的对境内的俄罗斯族和前国家公务人员搞“秋后算账”,举国搞“过筛子”式的政治站队,连安东诺夫设计局的总设计师德米特里·基瓦都因为“和俄罗斯关系密切”而遭到解雇;为了换得别人几句口头的支持竟然轻易地将国家黄金储备运往美国……种种表现看,相对于“破”,这批人并不善于“立”。

在俄国的外部重压之下,乌克兰内部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东西乌克兰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是俄罗斯族和乌克兰族之间的矛盾。这种情况下,如果东乌克兰最终并入俄罗斯,那么西乌克兰反倒可能出现“同仇敌忾”的情况,进而一边倒向西方,那么后边的事,就要复杂得多了。而如果没了俄罗斯这块压在基辅政权头上的巨石,他们也就没有外敌需要抵御了,那么老百姓的吃饭、就业、看病等等问题就需要他们解决了。由于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的工业体系变得残缺不全,除了东部靠和俄罗斯合作维持工业运转外,整个国家主要靠资源出口和出售前苏联的技术遗产度日,人均收入水平仅相当于中国中西部地区,这在欧洲地区并不多见。

在经历了一系列动荡之后,乌克兰东部各个地区已经处于事实上独立的状态,政府的财政能力只可能变得更差,欧盟以目前的经济状况也没有可能通过大规模援助养活起整个乌克兰——“欧猪四国”都顾不过来呢,而基辅政权本身也没有足够的管理国家的能力。这些问题在失去外部压力之后,必然要迅速发酵,如此一来,乌克兰内部的矛盾就将转化为老百姓和基辅政权之间的矛盾,而与此同时又有一个克里米亚作为样板摆在一边(在克里米亚被收回后,俄罗斯随即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社会福利,公职人员也都留用加薪),这之后会发生什么,我们尽可以去想象。

同类推荐
  • 从舞台边缘走向中央:美国在中国抗战初期外交视野中的转变(1937~1941)

    从舞台边缘走向中央:美国在中国抗战初期外交视野中的转变(1937~1941)

    从卢沟桥事变到珍珠港事件,期间中美关系到底经历了何种变化?特别是中国政府对美外交的决策过程是什么?由何人执行?中国外交的目的是什么?谈判的技巧如何?美方的反应是什么?中国政府在此期间总体的得失又当如何评价?何以在卢沟桥事变爆发时美国政府认为事不关己,而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却十万火急地促请中国成为并肩战斗的盟友?这些都是本书着力要探讨并希望解决的问题。
  •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本书从美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谈起,探索美国人为何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如此敌对的态度,美国政治文化为何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本书还纵论美国在冷战期间和冷战结束之后的反共主义如何表现在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之中,指出美国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意识形态的诉求会让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在国力强盛的状态下,在对手的意识形态诉求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则在外交中强化意识形态色彩。
  • 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本书简明地回答和总结了中国道路是如何开辟的,中国模式是如何形成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将给世界的未来产生什么影响等一系列重大且受中国乃至全世界关切的问题。书中明确指出,通过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和对于中国经验的制度化的凝练而形成的中国模式,正在以其不可遏止、难以阻挡的势头,出现和崛起于世界的东方,它将作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圆梦之路,给当代人类文明的灿烂增添光彩,并造福于中国人民和全人类。
  •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腐败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行为。所谓权,是指公共权力;所谓私,是与公相对立的个人私利。以权谋私,就是利用、窃用、滥用公共权力而满足一己之私。据文献记载,早在文明诞生前夜的传说时代,我国腐败现象就已产生。当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腐败遂成为附着于统治阶级身上的痼疾。这些腐败现象在每个王朝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虽然其形式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或为金钱,或为权位,但归结其根本,仍然不过是为了满足贪婪者的私欲。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很复杂,但是,究其根源无不与这些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腐败导致灭亡,严重的腐败导致速亡,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基本规律。
热门推荐
  • 妖皇魔帝

    妖皇魔帝

    开局一枚蛋,九匹白金小狼崽,蛋里乾坤大,狼崽也开挂。爽爽爽,左脑爽,右脑也在爽,我们玩的就是兽斗战场。来吧一起爽爽爽爽爽爽爽……
  • 若木呈情

    若木呈情

    徐若木身处书香世家,哥哥徐若玺是理科大神,而她偏爱古文史书。二人从小泡在图书馆。一个整日查资料写题,一个一头栽进古文的海洋。徐若木十六岁时,在一次与同学出去登山的途中不幸掉落山谷,意外穿越进异世界,被世外高人救下。在谷中拜世外高人为师,学得一身武艺,两年后师父终于放她出谷。于是在异世界无聊的她,女扮男装,救下了西洋公主,带着西洋公主游山玩水无意撩到了武林盟主千金,被这位千金大小姐一脚踹飞竟刚好捡到江南富商女儿的绣球,推辞之下逃去京城顺便去考了一下科考,被皇帝看中竟打算招为驸马。若木表示,早知道不出门了……
  • 拂袖绝尘

    拂袖绝尘

    一次次遗憾由涅槃重生来改变。我之道,不服天地众规,我之信念,唯有真我尚存。一个少年踏破穹宇,脚下伏尸百万。“待我重生之时,这天地玄黄也得失色。
  • 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下

    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下

    本书收入文章40余篇:《论周秦“治道”及历史影响》、《从秦始皇陵园的建制看秦代社会矛盾》、《秦早期经济考略》等。
  • 东陵皇妃

    东陵皇妃

    重生一世,她抛开一切束缚用尽全力去爱他,他却选择了权势和地位,将她推向了万丈深渊。她为他倾尽所有,他却害得她失去亲族沦为死囚。眼睁睁看着曾经最心爱的人将自己弄得遍体鳞伤,她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可冥冥之中一切都变了。他变了,变得不再像从前那般不染一丝尘埃,变得使她畏惧、厌恶、万念俱灰。她将所有的爱都转变成一团恨意放在心底,美丽的双瞳逐渐变得冷漠……
  • 谁家妖神不轻狂

    谁家妖神不轻狂

    “我的命是你们两人给的,今天我便还给你们!从今往后,我们三人之间互不相欠!我希望你们以后不要为了一个女人挑起祸及六界的大战,好自为之!”这是千年前她以自己的性命结束那场大战后留下的最后两句话。她发誓永世再不与两人见面。可千年后,他们三人又纠缠在了一起。是千年前未了的缘还是有人刻意为之?有人因爱生恨,有人为爱成魔!这一切又当如何化解?
  • 全真大师兄

    全真大师兄

    开了本新书《王四雷聊斋记》欢迎大家品评!这本书较全真大师兄应该有所进步!
  • 踏郊遇未名

    踏郊遇未名

    今生最幸福的事,就是与你共度余生。比起所谓的一见钟情,我更愿意说,对你我是日久生情。宋郊:“我用整个青春陪伴你,你愿把余生交给我吗?”叶未名:“我愿意。”
  • 亡命逃兵之深度潜伏

    亡命逃兵之深度潜伏

    韩振从比斯特海岸警卫队的羁押室里逃了出来。他身负非法入境、非法携带枪支、暴力拒捕、袭击执法人员、故意伤害、谋杀等多项罪名。一个中国军人,为什么要到美国?一切都是因为在巴基斯坦,他的战友被人活活地撕成了碎片。在官方的档案上,他已经是一名烈士,已经从这个地球上消失——他逃了,一个亡命的逃兵!他要寻找真相,寻找那惊天的阴谋是如何策划?如何行动的?他一进入美国,就被比斯特海岸警卫队抓获了;可他却奇迹般地逃了出来,而且挟持了比斯特警卫队的实习警员亚当斯。
  • 乌鸦

    乌鸦

    夏日晴朗的夜空,当你抬头仰望星空时,是否思考过,宇宙中除了人类还有其它智慧型生物?地球从形成至今,这漫长的岁月中,外星生物就真的没来过地球吗?或许它们早就来了吧,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就在你我之间,又或者对地球而言,人类就是一个外星生物。我叫星月,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些事,它让我了解到宇宙中不仅仅只有人类。我的世界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知道神话人物并不是古代虚构的,他们是古代人对外星生物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