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1600000007

第7章 蓝色战略·南海篇(2)

第二节 战后越南

越南战争对越南内部也有长远的影响。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后,越南南北仅仅是疆域上统一了,经济上、文化上的统一还没有完全实现。可就是在这个时候,越共内部黎笋等领导人开始对苏联采取一边倒的政策,对中国则开始疏远直至走向敌视。

在越南战争后期,虽然战事还在进行之中,但越共内部的这种态度转变已经开始显现了出来。当时,北越的日子其实已经好过了不少,但其代表团在来华寻求援助的时候,往往胡乱要价,在中方不同意之后,又借此来指责中国——这里需要再多说明一点:如前文所言,苏共在东南亚国际共运的发展上其实是没出过多大力的,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其实和中共的关系要更紧密一些,然而在东南亚共产主义运动开展起来之后,苏联出于自身的功利考虑,又企图在东南亚做“劫收大员”,切断中共和东南亚各共产党之间的联系,从而让自己在这里也可以做“老子党”,越共内的亲苏派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壮大并掌握领导权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苏在赫鲁晓夫任上走向反目,苏联向东南亚进行渗透是主要原因之一。[42]因此中苏交恶归根到底还是国家利益之争,所谓“意气之争”“面子之争”只是表象罢了。

越南当局在刚刚完成了形式上的国家统一之后,就利令智昏地开始对老挝、柬埔寨发动军事侵略,企图要把自己的势力扩展到整个中南半岛。这种大规模持续用兵,导致了其并没有太多精力去专注于国内建设,实质性的统一也就无从谈起。

同时,作为利益交换,苏军开始进驻越南金兰湾。客观来说,越南和苏联本土之间缺少中转的跳板,战时很容易成为一座“孤城”。所以,一个对苏一边倒的越南对中国的危害相对于被美国占据的越南而言,危害程度终归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1979年之后,越南跟中国的关系持续恶化,屡次侵犯中国的利益,最终导致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爆发。再往后,就是1979~1989年长达十年的老山轮战,越南北部始终处于战争状态。由此导致越南国内始终没有一个非常稳定的局面,也就始终没有能够真正地实现越南南北的经济和人文的统一。

1989年,苏联开始走向混乱,这时越共向中国提出要缓和关系,但此时留给越南的时间已经很少了。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越南之前一边倒的对外政策使得它在经济问题上遭遇了极严重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越南的国内经济、政治进一步出现了松散的问题。从经济上来讲,越南北部跟中国的关系要更密切一些,原本位于广东省的低端产业投资很多向外转移到了越南北部;在越南南部,前西贡政权的残余还有不小的影响力,加之越共在对待南北方时的确没有做到一视同仁,这些就导致一直以来南部对越南中央政府存在忠诚度不足的问题。在越南开始经济改革的时候,越南南部的经济更倾向于跟东盟国家合作,而政治上受西方国家影响要更多。这样就出现了一种局面:一个完整的国家,出现了两个相对比较独立的经济体圈子,而两个经济圈中的人在人文认识上又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是越南一直以来存在的隐患。

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因为之前越共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步子迈得过大,而且在方向上发生了错误,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越南CPI(Consumer Price index,消费物价指数)步步攀升,失业率开始上升,国内的政治局面很不稳定,南北之间潜在的矛盾重新爆发出来。这时,越南所谓的民族主义人士(其实就是亲美势力)趁机以越南与中国的海洋主权问题为借口来向政府发难,其真正的目标则是越共政府。越共在南海这个问题上,始终是处于两种完全矛盾的心态之下:一方面,在受到民族主义者压力的时候,它想主动向中国挑衅,对于国内的所谓反华示威游行采取纵容的态度,以此来释放国内的压力;另一方面,越南政府又担心国内的反共势力借机做大,所以又做出一些完全相反的举动,2011年越南的警方就曾经以强制手段驱散在各个地区示威的反华游行人员。

也就是说,越南与中国之间的南海争端,虽然说名义上争的是海洋主权,但实际上是越南国内政治问题的延伸,而这个政治问题的根源又是在越南战争期间就已经被埋下了。

第三节 那些不能搬家的东南亚邻居

南海问题对于中国来说为什么这么难呢?

首先就是距离的问题。从我国最靠北的海南岛出发到曾母暗沙,直线距离超过两千公里。如果没有空中加油的话,一般的战斗机也就只能巡航几分钟,航程短一点的飞机干脆就飞不到目的地。其他方面暂缺不论,如果军事力量投送不到那里,那么一切就只能是空谈。

1988年中国与越南爆发“314”海战的时候,我方在战斗中击沉敌舰两艘、重创一艘,我方代价是轻伤一人,应该说是取得全面压倒性的胜利,但是交战的那片海域距离大陆实在太远,我们的战斗机无持续巡航,在没有制空权保护的情况下,中方只能在大获全胜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向北撤离。因为交战海距离越南本土很近,它的苏-22歼击轰炸机起飞后半小时之内就可以飞到我方舰艇上空,而当时中国海军的防空能力又是非常差的。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当时海军航空兵曾做出最极端的计划,就是飞机带足油料和弹药,不做返航准备直飞南海,油料耗尽之后飞行员跳伞,然后由军舰尽最大可能地打捞飞行员,这几乎就是一种同归于尽的自杀式的作战方式。可在当时,我们能做的仅此而已。

其次,南海地区国家的国际关系也是非常复杂的。南海周边国家一般都可以被纳入到东盟的范围之内,可就东盟内部来讲,又可以分为半岛派和海岛派。像越南这些属于中南半岛的国家,在政治上和中国的关系更接近一些,就其内部来说,越南北部和中国的关系比较好,而南部更倾向于东盟国家。半岛派国家当中,泰国始终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左右逢源。而海岛上的国家,如菲律宾、印尼等国,从历史渊源上来讲跟西方国家更近一些。

海岛国家中,20世纪90年代美国撤出苏比克之后,菲律宾曾经一度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阿罗约时代的菲律宾和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菲律宾的国家电网就是由中国来建造的。而阿基诺三世上台之后,为了自己的家族利益,又重新跟美国勾连起来,美菲关系升温较快。

马来西亚、文莱在外交上是让自己在中美之间保持一个比较中立的位置。

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的关系前后变化比较大。最早在万隆会议时期,苏加诺执政下的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的关系相对比较好。苏哈托在美国情报机构的扶植下靠政变上台以后,开始奉行反华反共政策,1965年排华事件便是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43]。199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印尼再一次爆发了排华的大屠杀,这一次很大程度上是苏哈托政权在濒临倒台前为了转移矛盾而为。经济的破产最后导致了苏哈托政权的倒台,印尼由此重新走上了一条比较理智的道路,中国跟印尼的关系开始有逐步的升温,而带来的外溢效应就是印尼华人在印尼的国家地位一步一步又重新有所上升。

除上述国家以外,还有一个国家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那就是新加坡。南海周边内政没有大的问题又能和美国紧密合作的只有这一个国家。

从历史渊源上说,新加坡这个国家其实是英国殖民者“以夷制夷”策略的产物。当初英国人在东南亚人为地制造出了两个袖珍国家,一个是文莱,一个就是新加坡。这两个国家一个守着大油田,另一个则扼守马六甲海峡这个咽喉要冲,这给两个国家带来了大量的财富,而他们旁边挨着的则是马来西亚这个不太富裕的大块头。这样一来,他们就必须依附于英国殖民者来换得安全。特别是新加坡,在文化和人种上都和周边地区格格不入。这样一来,英国人在东南亚便搞出了一个“以小制大”的布局。

英国人的这个思路后来也被美国人学了去,其在中东也制造出了一个袖珍强国——以色列。有意思的是,新加坡高层也常常乐于把自己比作是东方的“以色列”。

在英国势力最终完全退出东南亚之后,新加坡奉行的就一直是对美一边倒的政策。1967年东盟建立,经济上的考量并不是核心(其实到现在东盟也说不上是什么完整的经济体,充其量就是装在一个麻袋里的土豆而已),其核心考量的还是政治,本质上和早先的“东南亚条约”大同小异,都是建立在美国对华岛链布局之上的产物,而新加坡的李光耀恰恰是东盟问题上最积极的倡导者。时至今日,东南亚国家中真正有美国长期驻军的只有新加坡,而这里又紧邻马六甲海峡,对中国的海上运输线构成了严重的潜在威胁。

除了周边国家之外,东南亚这一片海域又受到众多外来势力的影响。

首先是台湾。台湾地区跟东南亚的渊源非常长,应该说现在南海的岛屿争端很大一部分是台湾国民党当局遗留下来的问题,最早这些岛屿的驻军都是国民党的驻军。而国民党很多问题上对美国人则是亦步亦趋的。例如,目前我们跟菲律宾的南海争端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岛屿是中业岛。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候,美国担心两岸可能会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完成统一,而当时台湾又占有着南海的大部分岛屿,这样就等于是中国完全控制了南中国海。从这个角度考虑,同时也是为了在未来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打下一个类似于钓鱼岛一样的楔子,美国迫使台湾首先放弃了中业岛,这最终导致它被菲律宾给侵占了,也就为后来中菲之间的矛盾埋下了一个伏笔。

其次是日本。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实施雁形阵列[44],当时日资在东南亚始终处于绝对优势地位。随着80、90年代日本经济的衰落,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经济上的影响力被一点一点地侵蚀掉,但是日本始终没有放弃向东南亚渗透的想法。

再次就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跟中国的经济关系非常紧密,因为像铁矿石等资源型的产品是澳大利亚对外出口的主力产品,而它的最大买家就是中国,但澳大利亚却始终对中国抱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敌视的心态。澳大利亚曾经拍过一个电影,相当于澳大利亚版的《赤色黎明》,叫做《明天,当战争爆发》,就是以中国入侵澳大利亚为背景。

目前,美国军事力量向南太平洋转移,转移的地区就是澳大利亚的达尔文,由此就可能构成一个新的三角形包围。这个三角形的三个点是哪儿呢?首先是澳大利亚。由于澳大利亚具有广阔的地域及一定的工业基础,它将可能会成为一个类似于北部战略三角当中日本所扮演的角色,形成一个大的战略后方。第二个点就是菲律宾。菲律宾会起到两层作用,一方面就是在美军进攻的时候,它会成为面向中国大陆的一个跳板;而另外一方面,它又成为澳大利亚在海上的一个天然屏障。第三个点即新加坡。新加坡可以同时得到来自于驻菲美军和驻澳美军的军事上的支援——假如未来菲律宾有美军驻扎的话。新加坡的位置处于马六甲海峡,地缘优势导致它成为这三个点当中起到直接作用的点。掐断马六甲也就掐断了中国由南海进入印度洋直到阿拉伯海的这条海上贸易通道,而这条通道又是非洲地区输送石油进入我国的最重要的海上石油通道。

另一个现在要插进南中国海的国家是印度。印度原本跟南海的关系不大,但是它有两方面的考虑。第一,印度也同样需要南海的石油。虽然印度这个国家非常大,但是这个国家恰恰没有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石油。第二,印度始终把中国视为自己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它对中国海军未来进入印度洋也是非常忌惮的,它选择在这样一个时候染指南海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种主动战略前出,想在南海堵截中国进入印度洋。曾经有印度的公司提出要和越南联合开采石油,就是因为存在这样一个背景。

第四节 利之所在

包括南海在内,周围一圈的海洋对中国而言无外乎牵涉到两方面的利益。

第一是地缘安全。我国住在沿海的人基本上都没见过海啸是什么样子,台风倒是见过,但破坏力相对于别处而言也不是特别严重,这都是拜我国东面里三层外三层的“岛链”所赐。这是往好处说;而从坏处说,要进入西太平洋要穿越台湾岛和菲律宾之间的巴士海峡,进印度洋要过马六甲海峡,进南太平洋就要从印尼的众多岛屿间穿过去。随便哪个国家,只要他们在中国周边的这些岛屿上架设必要的侦查监视设备,那么中国舰船的活动就很难保密;战时则更麻烦,如果对方在这些岛屿部署军事力量,那中国无论是军舰还是民船都将被封死在近海,如果对方再不客气一点,这些岛屿就将成为打击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跳板。自1949年解放以后,这个威胁就一直存在着。

第二则是海底的矿产资源。除了锰结核之类的矿石资源外,最受人关注的就是石油、天然气这样的化石燃料,而周边一圈海域中海洋能源储量又以南海为最。“海上中东”这个称谓对南海而言,是名副其实的,这个从近些年周边国家的海上石油产量就可以看出来。

同类推荐
  • 美国的社会主义运动与思潮(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美国的社会主义运动与思潮(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与普遍认为的“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与“美国社会主义例外论”相对的是,社会主义运动与发展在美国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美国非但不“例外”,还存在较多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思潮,一直深受社会主义的影响。特别是作为国际工人运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美国共产党在其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历经了起起伏伏的变化,积累了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认识。只要资本主义制度仍然在美国存在,美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就不会消亡。
  • 党的优秀儿女

    党的优秀儿女

    林祥谦(1892—1923年),福建闽侯人,“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1923年2月7日,林祥谦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31岁。
  • 从小泉内阁到菅内阁时期的中日关系

    从小泉内阁到菅内阁时期的中日关系

    战后的中日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1972年之前的“不正常阶段”;(2)1972年之后的“正常阶段”;(3)冷战结束后的“新型关系”阶段。 本书的研究范围是“小泉内阁至菅内阁时期的中日关系”。所以,(1)和(2)两个阶段就基本上不作为论述范围。重点集中在(3)冷战后的“新型关系”阶段。
  • 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党群关系问题研究

    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党群关系问题研究

    张哲所著的《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党群关系问题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及党群关系理论出发,立足于利益多元化格局的背景,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剖析党群关系背后的利益关系,直面利益多元格局中党群关系出现的新问题,求证利益多元格局中党群关系嬗变的原因和时空边界,提出并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党群关系新模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群关系理论支撑范式。旨在使读者正确认识利益多元化格局中党群关系的变化,为我党更好地履行利益整合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实现党群关系和谐发展提供依据。
  • 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防治水污染,保障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环资委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各地人大常委会开展水污染防治监督工作的资料进行了研究整理,形成了水污染防治监督工作重要文献,便于各地人大和相关部门的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形成合力,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把我召唤到异世的家伙绝逼有问题

    把我召唤到异世的家伙绝逼有问题

    “龙窟贤者”格罗相传他曾协同异世的勇者狙杀了“魔龙”基尔拉罕相传他是“中央法塔”以诺之徒,是“骤变之书”的继承者相传“东之巨国”萨坦尔帝国的国王曾对他礼遇有加相传傲慢避世的精灵一族曾倾尽生命树的力量帮他解开诅咒相传他曾受天使之邀,前往星海之畔面见创世之神相传他为救挚友,甘心堕入魔渊,在无尽的黑暗中等待希望。相传,他终会归来。娅·传说中异世来的勇者·嘉:假的假的都是假的:)
  • 美人如画:王爷太腹黑

    美人如画:王爷太腹黑

    前世,被姐姐陷害,弟弟惨死,孩子胎死腹中。而她爱了那么久的男人却对她冷眼相看。后来,她含恨重生!誓要宁负天下人也不负自己,除渣男,斗恶姐,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可是,本就不相信爱情的她,却遇见了那个愿为她生死的男人。到此时,她该何去何从……
  • 妙丹青

    妙丹青

    一朝穿越,阮希言果断选择重操旧业!身为病西施,除了脸外一无是处?不好意思,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她偏偏要靠才华。且看她,如何令古代色彩斑斓,平面设计焕发一新!发家致富,笔下生花,丹青妙手书天下!ps:女主斜杠青年,除了平面设计还有一个潜在技艺待小仙女们发掘吼~
  • 流年未亡香樟依旧

    流年未亡香樟依旧

    青春,一半明媚,一半忧伤。它是一本惊天地泣鬼神的着作,而我们却读的太匆忙。于不经意间,青春的书籍悄然合上,以至于我们要重新研读它时,却发现青春的字迹早已落满尘埃,模糊不清。
  • 先婚后爱,总裁你好!

    先婚后爱,总裁你好!

    (已结局)见面三次,她就稀里糊涂的嫁给了他,司绵觉得不妥,新婚夜不小心踹了他那儿,然后他就开始记仇,一连串的报复她的那脚。婚后,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始了,不过她见招拆招。"司绵,他是谁啊?"同事问。"我舅舅"她脱口而出,说完她就后悔了。当天晚上,她就睡了沙发。这个男人真的很小心眼呢!
  • 九州梦魂录

    九州梦魂录

    重新写了,名字叫九州覆云录…………………
  • 鲤若安好(二)

    鲤若安好(二)

    惨遭失恋的许安好,在草丛蹲守前男友,不仅忘记去机场接交换生向鲤,还惹来一身的虱子。花重金寻求偏方,使用奇怪偏方,被误认为跳河自尽,向鲤出手相救……见了那张四位数的药费单之后,现在的我不仅仅是复仇,还是个负债的人了。为了还清欠医院的住院费,我不得不听从向鲤的安排,上午去实验室兼职,下午到中药店打工。不过没关系,成大事者,不都是先卧薪尝胆吗?可是我想错了。按照兵法,在情况不确定的时候,先按兵不动总不会错。但是,在和向某人结成同盟后,我几乎没拥有过任何一天安静的个人时光。
  • 武圣门(全二册)

    武圣门(全二册)

    大唐开国,以武立宗,武风盛行,太宗赐姓,各大世家在数百年间争雄江湖。直至唐宋,开国四大武者绝学现世,以致天下群雄纷争,酿就乱世……一位自幼身中剧毒的少年,在求助各派宗主无望之下,终以生命为赌注,跃下华山之顶。然而上天却没有遗弃这位无助的少年,机缘巧合,万毒自解,红颜相助,智武并存,阴阳互调,共悟魔经,由魔入道,终至大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