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5900000004

第4章

阳光很好,亮晃晃地照在绿油油的草坡上,叫不上名字的小野花开了,黄的、红的、蓝的、紫的,把草坡装点得像块色彩斑斓的碎花布,使人不忍踩上去。

蜜蜂们开始忙碌了,在花丛间飞来飞去地劳作着。

小戴头戴纱帽,在飞进飞出的蜜蜂群里清理蜂巢,也就是清理死去的蜜蜂,每个蜂箱能清理出一小堆。要知道,一只蜜蜂大约得采集一千朵花,才能装满自己的嗉囊,飞回蜂箱卸下花粉,再去采集,每天要飞来飞去十几个来回,大多数蜜蜂的寿命只有三五个月,就活活累死了。小戴把死蜜蜂往一起归拢时,心情很沉重。周围除了蜜蜂的嗡嗡声,小戴听不到别的声音。父亲和一帮男人晚上又去山上的树林子蹲守抓狼,凌晨才回来躺下,此刻睡得正香,小戴不愿扰了父亲的瞌睡,一个人默默地清理蜂箱。一般情况下,蜂箱十天半月清理一次。其实,离上次清理还不到十天,父亲没叫小戴清理,他只是不想什么事都要父亲说了才干,那多没劲,他一个大小伙子,总不会什么事都不能独立完成!还有,他觉得很无聊,找点活打发时间,要不,漫长的上午很难熬过去。

春天的暖阳下容易犯困。小戴还没清理完几个蜂箱,就接连打了十几个哈欠。他的脑子已经有些犯晕,手里的活干得机械,一点也不像想刚开始清理时那么有劲。小戴一直硬撑着,因为他刚才抬头,看到那个叫花菇子的,蹲在河边安静地洗衣服。她把已经洗好的衣服摊在身后的草坡上晾晒,其中就有她经常穿的那身深黑色衣裤,在绿油油的草地上灼人眼目。她身上穿的依然是一身黑衣黑裤,透过帽纱,小戴看不清花菇子的脸。小戴不明白花菇子一个丫头,怎么总穿一身黑衣服。一个人的穿着老是一成不变,就跟冬天一个颜色一样,晦暗,沉重,让人难以接受,也不适应。可那黑色又总是那么安静,一团乌云似的,不动声色地移过来,又悄没声息地飘过去,像是刻意要用这种凝滞的颜色掩盖自己,却在这青山绿水中,偏偏与众不同地吸引着他人的目光。小戴不时往河那边瞅,花菇子身边那堆要洗的脏衣服很显眼,估计不到晌午,她根本洗不完。小戴不好意思早早收工,人家一个丫头,不,小媳妇,都不歇息,在干着活呢,自己一个大小伙子,还没清理出几个蜂箱就收工,有点说不过去。小戴努力使自己强打起精神。

沟谷里安静极了,晚上到林子里蹲守的男人们都在睡眠之中,也许是怕吵着这些男人吧,女人们说话的声音不似往日那么大,孩娃们也不知跑到哪儿玩去了,那些吵吵嚷嚷的声音全没了。偶尔会听到一两声狗吠,蓄意要制造出一点动静似的,却使得庄子越发显得空荡。并不是多么空旷的谷地,不宽的河水如同一条白练抖着微微的浪波,在阳光下,闪着一层一层的银光。不知谁家这么早就生火做午饭了,庄子的上空被升起的炊烟软软地缠绕着,有一搭没一搭,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小戴没能使自己坚持多久,瞌睡使他心不在焉,有一刻他差点合上眼站着睡过去。他努力睁开眼瞅瞅河对岸,花菇子还在埋头洗着,草坡上晾的衣服越摊越多,她身边的那堆衣服似乎没少下去。小戴长长地打了个呵欠,准备清理完手头这箱就收工,他不想迷迷糊糊干下去,清理蜂箱是个细活,不能有丁点马虎,父亲说过,稍一疏忽,就清理不出蜡螟,这可是蜜蜂的克星,不治死它,会坏掉不少蜜蜂的性命。

小戴回头看一眼窝棚那边,门帘还好好地吊着呢。看来父亲今天不睡到中午又起了床。中午吃点啥饭呢,原来都是父亲做什么,小戴吃什么,他没有自己做饭的经历,这几天父亲蹲夜回来倒头就睡,不到中午起不来,他就没现成饭吃了。有时候,实在等不到父亲起床,他饿得慌,就自己动手煮挂面吃。煮挂面简单,煮熟捞出来拌点盐醋就可以吃。但他煮的面没有父亲煮的好吃,不知道是啥原因,他想问父亲,每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问也是白问。他知道父亲一下两下也给他说不清楚的。

现在,小戴的肚子不是太饿,但胃一直不舒服,早晨吃了父亲给他带回来的羊肠,懒得生火加热,凉吃了,一上午肚子都难受。他想吃点热乎的暖暖胃。春天的阳光是热乎的,能把人的瞌睡晒出来,够厉害吧,他却吃不到嘴里。他停下手里的活,想不出一时半会儿自己还能干点什么,只好眯着眼望河水里闪闪的阳光发呆。

河边的花菇子突然发出一声惊叫,接着像被蜜蜂蜇了一般大喊大叫。她尖锐的声调把小戴吓了一跳,他抬头看到花菇子像踩了弹簧似的,人一下子蹿出去好远。蜂蜇了也不会这样呀!

阳光下的草坡、河边,一时不见人影,小戴本不想过去,看花菇子的样子不像被蜂蜇,那就跟他没啥关系。可这河岸两边,只有他和花菇子两人,他不去看看就显得不是男人。小戴双手捏着沾满小蜜蜂的蜜脾,不敢随手扔下,只能小心地插回原处,脱了纱帽才能过去。这就耽搁了丁点时间,待小戴往河边跑时,老戴已经被花菇子的惊叫声惊醒,从床上一跃而起,冲出窝棚,跑到了小戴前边,边跑边往身上套衣服。

小戴跟着父亲跑到河对岸,看到惊恐不安的花菇子并没受到伤害,看着跑过来的戴家父子,惊恐地指着摊在草坡的黑衣服,紧张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小戴和父亲随花菇子的手指望过去,黑衣服上盘着一条菜花蛇,有锄把粗。这蛇真会找地方,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黑色的衣服上,绣着一大朵色彩纷呈的花呢。

蛇显然被花菇子的惊叫吓着了,但它贪恋阳光下衣服上的舒适,不想就此离开,非常傲慢地仰起头,盘起来的身子正在散开,慢慢蠕动着与花菇子对峙。小戴看清这条在阳光下显得异常美丽的蛇,胃里的凉气顿时涌遍全身。他畏缩不敢往前,心想这莫乎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啊,连蛇都这么大胆,见了人居然这么傲慢,不赶紧溜走。

还是老戴老成,他挡在花菇子前面,把她置于保护之中,双眼紧张地盯着那条慢慢蠕动的蛇,却不知所措。老戴摊开手,作出一副要飞翔的姿势,两手左右一抓一放,除过温暖的阳光和空气,他啥也抓不着。他想找个打蛇的工具,可草坡上除了草,连根树枝都没有。不远处的河边倒有柳树,可远水解不了近渴,他不能丢下吓呆的花菇子去河边折柳枝。小戴看出父亲的意图,蜇身就往河边柳树那儿跑。

正在这时,递递眼举着一根树棍从斜坡跑下来,边跑边喊道,别赶走蛇,留给我对付它!

还是莫乎沟的人有经验,听到动静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递递眼有备而来。

老戴明显舒出一口气。他的额头涌满了细密的汗珠。

递递眼没有将蛇打死,他伸出棍子拦腰轻轻挑起菜花蛇,小心翼翼地往坡上走。几次,蛇从棍子上滑落,它大概已经明白自己的处境,放下了傲慢的架子,迅速游动着作逃跑状,却被递递眼一次又一次地挑起来。

闻迅赶来的几个大人小孩,咋咋呼呼,和老戴父子、花菇子一起跟着递递眼,上到他家屋前的坡坎,来到他家畜圈前。

小戴不知道递递眼要干啥,他问旁边的人,人家顾不上跟他解释,急急地说,自己看,自己看,马上就会看到。竟然一脸的诡谲。小戴想问父亲,老戴像个忠实的保镖,一直陪伴在花菇子左右,他脸上除了对花菇子的关切,好像对递递眼的行为不太在意,估计他也不知道递递眼抓蛇做啥。小戴跟在大家身后,想看个究竟。

早有一个男人拔来一捧青草,一个孩娃钻进递递眼家畜圈,牵出他家的大种马来。

递递眼在几个大人的帮助下,用青草将菜花蛇裹紧,小心地送到种马嘴边。种马瞪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信任地看了看主人,伸出大舌头一卷,就把那捧草和蛇卷进了嘴里。菜花蛇的尾巴穿透青草的包裹,露在马嘴外边,使劲摇摆着。种马浑然不觉,急不可待地大嚼起来。

突然,种马停止咀嚼,怔了一下。它可能咬到蛇了,颇感意外。但是,只停了七八秒钟,它又恢复咀嚼。这次,种马嚼得有滋有味。

小戴眼看着露在马嘴外边的蛇尾越来越短,到最后完全进入马嘴里。他的心一直颤颤的在嗓子眼跳呢。直到马吃完蛇,用大大的眸子温情而满足地看着递递眼。递递眼也温情地望着他的种马,竟然一脸的陶醉。

见马吃完了菜花蛇,周围看热闹的大人小孩发出一片惊呼,递递眼冲着孩娃们挥挥手,去去去,看完了一边玩去。孩娃们一哄而散。

小戴的惊悚这时慢慢缓过劲来,他按着胸口问身旁一个男人,为啥把蛇喂给马吃。他知道马是素食动物。

男人看了一眼小戴,说,小孩子家别多问,等你娶了媳妇就知道为啥了。

递递眼却得意地说,蛇壮阳,能帮种马给母马配种。

有个男人对递递眼说,刚才的青草可是我拔来的,咱说好了,今年得先给我家母马配头一茬。

递递眼嘿嘿一笑道,就先给你配!

同类推荐
  • 缫丝厂之恨

    缫丝厂之恨

    1930年,冯有良在上海警察局当上了一名小警员。这天他正拎着一根橡皮棍在民和路上巡街,忽听有人叫他的小名阿良。他定睛一看,面前站着两男两女,都是跟他差不多岁数的年轻人,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那两名女子还都穿着男式的褂子,要不是脑后拖条辫子,简直就辨不出是年轻姑娘。他们的形象告诉冯有良,这是四个流浪者。上海滩上,这样的流浪者不计其数,或者是碰上战乱,或者是遭遇天灾,临近的苏浙皖等地都有难民逃离家园,投进这繁华之地求生。冯有良也是三年前从皖北来沪的,历尽艰辛才捧上个警察的饭碗,摆脱了流落街头的悲苦命运。现在听到熟悉的乡音,不由全身一震。
  • 嘉尔曼(傅雷全集)

    嘉尔曼(傅雷全集)

    《嘉尔曼》故事发生在西班牙,主人公嘉尔曼是个聪明美丽、独立不羁、又十分任性的吉普赛女郎。她是一个具有强烈个性的、要求自由的女性。她身上有邪恶的特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重要的是她的真诚、坦率、刚毅不屈。她蔑视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法律,用恶习的方式反抗社会,是社会的叛逆者。
  • 女兵营

    女兵营

    红军西路军兵败河西走廊,一个在全军覆没前担负动员,救伤、掩护等任务的女兵营,最终在凶残马匪的铁蹄下溃散了。夏满月、洪云舒、陈秋儿、丁谷雨等红军战士,在逆境中坚守信念,热爱理想,战斗到最后一刻。作家李镜以史实为素材而虚构小说,将中国革命史上的段最悲壮凄凉的曲调形诸笔墨,其焦点则是特殊环境下的女性军人。他们的爱情、忠贞、生殖、死亡,都是在阴惨、幽音的氛围中出现并消失的……作为幸存者的回忆而出现的补叙,则使历史事件的隐秘与蹊跷得以部分还原。
  •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5)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漂”在北京的枪手

    “漂”在北京的枪手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瘟疫加工厂

    瘟疫加工厂

    瘟疫公司,一家致力于收集和改造原生物种(病毒,真菌,藻类,细胞,细菌)的公司! 其公司的宗旨是,呃,好像不用我说了! 好吧,还是说一下吧,改造原生物种将其投放到各个世界征服一切! PS:这是一个主角身在地球,却操控着无数强大的病原体和超级细胞征服各个宇宙的故事。 是征服还是毁灭,一切从心而定!
  • 人生自有真义在(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

    人生自有真义在(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

    青春期的孩子都会面临人生问题与困惑: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伦理道德等。季羡林先生结合九十多年的人生经验,向青少年讲述了自己对这些话题的看法与认识,以及点滴体悟。
  • 寻灵仙途

    寻灵仙途

    道法残缺,玉石补之;道法齐全,玉石美之。且看一名根骨普通的少年如何凭借一块神奇的玉石风云九州,扬名仙界。
  • 白龙王的现代生活

    白龙王的现代生活

    三万年前,因为一场大战,白龙王陷入沉睡;三万年后,白龙王苏醒,但一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奈,它只能化身人类,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
  • 文化转向与课程改革:以王国维、胡适和钱穆为中心

    文化转向与课程改革:以王国维、胡适和钱穆为中心

    本书是“教育、文化与社会:新教育叙事研究”丛书的第一本。主要以王国维、胡适和钱穆等中国现代教育先行者的课程改革行动为例,展现那一代人为了中国文化的复兴与重建所付出的教育努力。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学术论著,本书以讲教育人物故事、讲教育故事的方式展开,体现了新一代学人重建教育叙事的尝试。
  • 内有萌犬请小心

    内有萌犬请小心

    “你接近我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一见钟情二见倾心,非你不娶。”“说实话。”“……退婚。”“……”你以为这是一个斗智斗勇的故事,那么你就错了,这是一个自以为聪明实则逗比的总裁来膈应冷面灰姑娘的颠覆版故事。为了退婚,他也是拼了,不惜自黑,以求让对方能够知难而退。结果……退婚对象一脸茫然:“我什么时候多了一个未婚夫,我怎么不知道?”逗比总裁:……那他这忙活半天究竟是在做什么,心好累。掀桌!
  • 帝王神尊

    帝王神尊

    千古一魄,旧世异能,神级称号,百鬼至尊!“在这里,什么都可以通过兑换获得哦。”一个身材火辣,面容娇艳的女子说道。“老板娘,我要兑换你!!!”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晃动着手中的利斧喊到。“这个,恕臣妾做不到呀!”“要么从了我,要么我就……”
  • 崛起在大明

    崛起在大明

    他就是一个现代小流氓,意外穿越到明朝末年,附在李自成的身上。凭着微薄的一定历史知识以及人们的一些谈论,他开始了改变历史之路,逆转李自成的命运。流氓的性格,淡漠的道德观,以及现代人的观念,使得他在明末混的风生水起,如鱼得水,从众多起义军头头之中,脱颖而出,打破得过且过的小农思维束缚,更加具有战略思维,卓越眼光。整肃起义军的队伍,强化起义军士兵的军事素质,从而建成一支能征善战的铁军。打破历史的魔咒,改变大顺朝的命运,不再是短短的建国四十三天,而是亘古长存,推翻明廷。向南,吞并南明;向西南,兼并大西政权;北伐,消灭后金,从此历史上不再有清廷这个朝代。
  • 一颗心的旅途

    一颗心的旅途

    我的一颗心,从呀呀呓语到长大成人,都经历了什么呢?值得我用一生去缅怀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过了那么久还会隐隐作痛的青春又是什么样的?现在的我如何?未来的我又如何?想告诉你我的故事,想和你分享一颗心的旅途。
  • 道鉴天图

    道鉴天图

    九州十域,苍茫浩瀚,大道昌隆。强者以修习自身先天孕育的道图为主,天玄道鉴为辅,竞逐大道,成就无上果位。不屈的意志,不服于徒做嫁衣的命运,逆天而行,少年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大道。沉睡万古的战灵,湮灭了无尽岁月的武魂,那虚无缥缈的传说,都终将觉醒,进行一场跨越大时代的博弈。万道为鉴,诸天为图,谁是主宰苍生万灵的无上存在,谁又是打破规则禁锢的逍遥超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