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00200000115

第115章 (一百一十五)2010祠堂前那棵树

两天后的上午,夏日的阳光依然强烈,一辆豪华轿车驶进了朱家村,直接到了距离祠堂前的那颗大泡桐树不远的一颗小树旁停下。接待他们的人仍是先前的几个人,汗流浃背地站在祠堂前那颗大泡桐树的树荫下。

此时,从车后座走出来一个高大的男人,一身休闲装,满头银发,头发也有十几厘米长,不过眼睛炯炯有神,散发着光芒,手里还摇着一把写满书法的大折扇。他就是邓先生。

紧接着那位冯园艺师也走了出来,连忙撑开一把深蓝色的大伞,举到邓先生的头顶上。

两人并排走着,形似神不同。

“就是那颗树,你看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冯园艺师一下车就指着那颗泡桐树说。

“呵呵,呵呵!”邓先生顺着冯园艺师指的方向看去。

村长朱前带领大家赶紧迎上去打招呼,递上两根烟。邓先生把手摆了摆,客气地说自己不抽烟。

“你就是那个来贵!”邓先生笑眯眯地看着来贵说。来贵当场脸就红了,连忙点点头,根本不敢抬头看人。

“你的想法是对的,不然我们怎么会知道这里有颗大树?”邓先生满眼惊喜地朝来贵点点头。

“我们走近看看。”邓先生边说边往前走。大家跟在后面。

邓先生在树下转了一圈,自己拿尺亲自量了量树干,让冯园艺师记录。

大约一刻钟后,邓先生在记录簿上又添上了几笔。看样子,他是胸有成竹了。

“好了,我们先回去了。设计图到时我再联系你二爷爷。”邓先生收好笔,关上记录簿交给冯园艺师,然后摸着来贵的头说。

此时,邓先生背后的衣服已经湿透了。大家心里都有歉意,朱前想请邓先生吃个便饭再回,没料邓先生说不必了。

大家告别后,那辆豪华轿车很快消失在村头。

“姜还是老的辣。”村长朱前笑着叹道。

“邓先生人真好,不然大夏天谁来这里?”朱爱明也感叹道。

“幸亏你二爷爷,要不然这老先生根本不会出面。这老先生一看就是很有身价的人。”何梅也笑了说道。

来贵高兴得跳起来,手舞足蹈。此时,他像是个大功臣。一恩也跟在后面欢呼。

三天后,朱爱新得到了三幅设计图。

第一幅图,秋冬树叶落尽的样子,粗大的树干,旁逸斜出的树枝。

第二幅图,春天花满枝头的季节,根据泡桐树花簇来确定花冠。

第三幅图,花落入夏后,根据树干上那些树枝经修剪后变成了美丽的扇形。

按照邓先生画的比例,削减大泡桐树上半部分原有繁密的树叶和树枝,变成几部分蓬松的头发。接下来勾勒出鸭蛋脸庞,利用那个黑窟窿变成天然眼眶,镶嵌上两颗乌黑发亮的大玻璃珠,将其变成东方现代美丽的短发女神。

这次设计的结果非常令人满意,不愧是大师的手笔。

设计结果出来之后,于是剩下的工作就是出资出力了。

这样的设计,本身就是个复杂的动态设计,需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而变幻。邓先生倒没有提出设计的价钱,反而冯园艺师估了10000元,加上每个季度的维护费用也不少。五年,十年,需要一直维护下去。

朱爱新觉得这么多钱自己难以接受,毕竟他们家这些年的钱都是妻子艰苦创业的,他只是拿自己单位的一点死工资。尽管他很早当了主任,但是他一身干净,除了吃喝外,他从不拿不要。他如此鹤立鸡群,领导也从来没考虑把他升上去。

为了一颗树的设计,花这么多钱值不值?村里人开始议论起来,朱爱新要是有钱的话,可以赞助一下一恩也好,他家穷得叮当响。再说,村里穷人还是不少呀。

村子里有很多议论,何梅和朱爱明就不停地被人质疑。来贵也是。

“朱爱明,你老二城里发财了,也要带大家发财沾点光呀!”

“何婶,你说一颗树卖也卖不了几个钱,还每年花钱保养?”

“来贵,你到底用什么魔法让你二爷爷出钱?”

这个消息传出去后,刘建红、刘大峰、宋仲鸣、朱先进、朱超能都表示支持,并愿意分摊这笔钱。

有钱好办事,钱到位了,冯园艺师根据图纸,带着两三个人一周时间完成了任务。

邻村人听说了,大人小孩冒着酷暑也赶着来参观。

从此朱家村不是祠堂有特色,而是这颗被修饰的大泡桐树成为一大亮点。朱家村自从有了这个亮点后,邻村人竞相模仿起来。

不过,它们都没有朱家村这种天然优势,只好用水泥浇筑了四季一成不变的大树精灵爷爷,唯独朱家村这颗是位美丽的东方女神,四季变幻,充满生机。

春来发芽开花的时候,它是青春美少女,花枝招展;夏来绿叶成荫的时候,它翩翩起舞,擎着朵朵的绿扇;秋冬落尽树叶的时候,它是一幅巨大的人物素描。

不过时间久了,人们也就习惯了她的美丽,很多人都叹道:“唉,花这么多钱,也不能当饭吃。”

确实,这颗美丽的大泡桐树除了观赏外,暂时也没有发现有其他用途了。

暑假很快结束了,一切都照旧,上学的上学。小学里仍旧还没有计算机,校长何如意不想引进这新玩意,大多数老师也反对,他们一听说要去计算机培训就头疼。

这和种庄稼的农民不一样,他们倒是希望新玩意,至于那个手扶拖拉机、收割机都不适应在这些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稻田里使用。那些原始的一人一牛耕种技术仍然在延续。

只是听说,小学老师何小慧今年年底真的要辞职去上海教育机构找工作了。她要嫁给弟弟何小辉读博的大师兄,年长她八岁。

这意味着明年一开春,小学里又将少了一位老师。现在农村教育很尴尬,一方面在职老师少得要命,一方面等待教师考编的人多的是。

不过,有人得到这个消息后找何如意预订了这个位置。这样何如意还是过着他的如意生活,不用愁。

村长朱前呢,自从村子里有了这颗神奇的大树后,他总是乐滋滋的,仿佛他的脸上有了无限的荣光。

可是这刚高兴不久,他那份美丽的心情就很快消失了。这才开学两周,他

孙女满月的消息还是从李矿长嘴里得知的。李矿长是从女儿朱仙花嘴里得知的。

这儿子儿媳到底搞什么鬼!村长朱前心里愤愤地,他真心佩服自己有这么个傻儿子。

作为村长的妻子李红丽是经不起村民们这样三言两语地问,不管是孙子还是孙女,总得进城去看一次。于是村长朱前便下定决心进城去瞧瞧。

可是去了城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朱前和李红丽当场硬是叫了辆黑车和妻子李红丽连夜往回赶,晚饭也没顾得上吃。

前年修的路不知道是被重量级的大车压得,还是修路的时候偷工减料,反正已经损坏了不少,高低不平的路上,黑车司机一路飞驰,颠簸得厉害,李红丽已经晕车了。车到镇上,已经是夜里十点了,黑车司机要了300元,说路太差,硬是叫他们下车。

“我是村长!你放心!”朱前说,他的意思让黑车司机放心进村。

黑车司机心想,一个村长算啥,他要急着赶回家,就是不肯进村。要是不为了那个钱,他才不会夜里送这么远的路呢!

漆黑的夜里,朱前夫妻懒得和黑车司机争论,便只好下车。夜晚的镇上,已经没有人影,更别说还有车辆了,只有太阳能节能灯还依稀地亮着,这前年安装的太阳能节能灯已经坏了不少,也没有人去修,只是这镇上夜里也不需要这灯光,一到下午就沉静下来,更别说夜里还需要照明了。两人只好趁着夜色一路往回走。

沿路一边是黑森森的山林,一边是广阔的稻田,稻田再远处还是黑森森的山林,夜光下发白的马路蜿蜒曲折,夜里行路显得格外漫长。十公里的漫漫长路,偶尔会传来一辆矿石大车的爬行声。

十月微凉的晚风不时袭来,走了许久的路也不见汗珠。夜晚的朱家村是异常的寂静,偶尔传来一两声狗叫。走到村头水泥路上,太阳能节能灯似乎白天储存了不少能量,夜晚显得异常明亮,朱前顿时觉得自己复活了,这里才是自己的天堂,繁华的城市和他一点都没有关系。

回到家里,朱前觉得比什么都舒心,怒气也消了不少,洗漱过后便一觉睡到第二天上午十点。

第二天的太阳是新的,窗外的阳光明亮得耀眼,谁也不知道他们昨天进城发生了什么。

当然,朱前和李红丽回村之后对谁也没提过,要是别人问起他们进城的事,他们只说:“小两口过得很好!亲家好,不用我们操心。”

于是村民们不再多问了。一切照旧,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不过,村长朱前自己心里清楚,他因为这次进城怒火中烧,也许伤了身体,老是觉得心里闷,浑浑沌沌地过了三个月,就快过年了。

大年三十除了贴对联、准备年夜饭外,还有一件重大的事情去祠堂前烧香放鞭炮祭祖。

祠堂前的那颗褪去颜色的大泡桐树在寒风中倒是安然无恙,这位安静的女神,却一时被包围在噼里啪啦的鞭炮烟雾声中。不一会,烟雾散尽,祠堂前剩下满地的鞭炮残渣,村民们匆匆忙忙赶回家做年夜饭。

只剩下大宝和来贵还在那颗大泡桐树下,仰望着它。来贵兴奋地讲述着他二爷爷朱爱新帮忙为他完成心愿的故事。

等人们彻底散尽以后,来贵从裤兜里拿出了一叠写着“春”“福”的正方形小红纸,在那颗东方女神的脖子上贴上两圈,像是双层项圈,喜庆又创意。

“来贵,你从哪里弄来的?”大宝贴完了才问道。

“是,是我让王老师写的。”来贵小声答道。

“你现在本事不小啊,一会让你二爷爷干这个,一会让你二姨父干那个。”

来贵笑了笑,他没有理睬他父亲的话,而是自己一个劲地跑在前头。他就是认为小孩子也可以自己喜欢干点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这点或许他像他干爸刘建红。

同类推荐
  • 那片花儿正好

    那片花儿正好

    林旭阳从来没有想过又朝一日他会在那个大山深处的小山村落地生根,更没有想过他有一天会对那个片贫瘠的土地充满感谢与深情。看从城里来的新支书如何带领石花村的村民走向富足的生活。
  • 青年的视界

    青年的视界

    一部心灵世界的百科全书!灵魂之道!一位少年的成长,他与他的视界,他的国,写给看到生活的简单,坚守着,前进着的人生。另一条线,思想融合的路,将开创全新的世界性学说之路,灵魂学,从最渺小的灵魂开始的,无限心灵思想文学效应,总有一天,灵魂学的国度,将开启世界新的思想,灵魂学将会成为人类心灵世界的终点和起点。心灵,精神,信仰,灵魂第三条线,灵魂派,雨露集,在寻觅诗歌里的一个新时代派别,为了寻觅灵魂时代,而创作的新时代派别题材诗歌流形式,从心灵精神信仰面,着手的人类内心思想的探索,希望打破现实的僵硬虚幻面,找到灵魂性的虚拟心灵面,真实的内心深处面,实现心灵共鸣面的心生。灵魂派,为心灵而生,为心灵而进步,为心灵而寻觅的新的时代,世界面里的灵魂时代,这是所有思想面寻觅的社会主义大同时代。灵魂学,国际学名,心灵意识形态思想文化信仰,在国外,是有一定认可度的,——我是诗人,雨路
  • 石中火文集

    石中火文集

    石中火,著名网络作家,天涯社区闲闲书话版主,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倡导者。理工博士出身的石中火思维敏捷,想象开阔,文笔精湛,作品融现实与传奇于一炉,题材丰富,不拘一格,思想性文学性趣味性俱佳。此文集中包含了他十多年来呕心创作的精华作品,愿与起点的读者分享!
  • 余生还债

    余生还债

    云风急功近利投资失败,又遇行业天灾,致使债台高筑,走投无路之下骗保求全未遂,遇高人指点,遂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历尽沧桑终苦尽甘来,扬眉吐气。然尝尽人生酸甜苦辣的他亦悟透人生,遂不为争,即不争也
  • 鼠屎污羹

    鼠屎污羹

    一个古老的中国村庄。时间,空间,人,老鼠,尽是令人难以捉摸的。或是细致入微的,或是颇为宏大的,皆是扣人心弦。它将目露凶光,残暴之极,也将含情脉脉,柔情似水。它将用自己的肢体去讲述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
热门推荐
  • 临风等你来

    临风等你来

    陆临风是这个世界上最擅长伪装的人,他总是在林沐面前做些孩子气的举动,他的眼神里总是盛满孩子气的倔强他明明还是年少时那个性格张扬的陆临风,可是当他身上的秘密一件件暴露在眼前时,林沐甚至搞不清楚,到底是她从未了解过他,还是他变了他可以在她面前笑得一脸天真坦荡,转眼却嗜血杀人眼睛都不眨一下她本来要说服自己和他在一起了......
  • 十六岁上飞扬而过的年华

    十六岁上飞扬而过的年华

    在那一刻我感受到春的气息和夏的激情在人声鼎沸之处我找到了那个最爱的他
  • 现代武侠直播间

    现代武侠直播间

    不一样的时代,一样的江湖。 我是一个华夏孤儿,我也曾希望血雨腥风快意恩仇,我也曾希望一叶渡江踏波而行,我也曾希望以肉身探索宇宙。 我将改变这个繁华的世界。 得到神秘诞生的武学直播“系统”,它的诞生来自于神秘,它拥有着万千武学,将武侠小说中的刀光剑影、神功秘籍变为现实。成为地球21世纪武侠世界开创者,是否就能无敌于世? 世界热武器全部失效,外星文明入侵。咚~一个背着大刀的外星人掀翻了桌子:我反对!
  • 我曾深爱过你

    我曾深爱过你

    离婚被净身出户那晚,廉骁忽然出现对她说:“离婚了,那就和我在一起。”§她一身狼狈却一脸笑意问道:“和你结婚吗?”§和廉骁结婚是她的十几年来的心愿,然而他却说:“你觉得我会娶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吗?”
  •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本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传主萧红,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她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极端的苦难与坎坷,唱响了搏击与抗争的强音。本书笔触细腻,感情充沛,对萧红境遇的记述让人唏嘘不已,读后使人同情,但更多的是崇敬。
  • 星云叹

    星云叹

    古言版:史书记载:晟朝天兴二十二年,狄国公有一女嫁于轩琅亲王为正妃。时过三年,天兴帝崩,天下起五王之乱,轩琅王妃牺牲于此役,轩琅王悲。……天鼎五年,帝驾访江南,历时五月,携一民女进宫,直晋皇贵妃……未尽四年,病逝,未留子嗣,其帝哀,命其以皇后之礼制封葬于皇陵,不予立碑,以无名氏之冢殁于此地。其妃生时得帝盛宠,死时却不得其谥,不予其碑,怪哉,此乃千古之谜!(写不下了,完整版详见作品相关)白话文剧透:别的星球跑到我们地球来的人被叫做外星人,同样我们跑到别的星球去也被叫做外星人,这里讲的就是公元三千多年,地球人作为外星人成长为一国之后的故事。Ps:我的皇后是外星人(坑深,但能铲平)
  • 毒女重生:夫君,滚下塌

    毒女重生:夫君,滚下塌

    前世,她被最心爱的人利用折磨,又被最疼爱的庶妹夺去一切,落得含恨自刎。重活一世,她发誓,定要让欺她,辱她的人付出代价!
  • 荣耀永在

    荣耀永在

    看我王者归来之日。(这本书写开放型游戏)
  • 入红尘出凡心

    入红尘出凡心

    我们摸爬着在红尘里前行,翻过岁月的不同侧脸,慢慢明白了自己,也渐渐无畏。
  • 底线思维:守住底线 开拓新局面

    底线思维:守住底线 开拓新局面

    底线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改革思维方法,是立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结党90多年来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经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从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对各级党政干部的执政思维提出的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推进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持续前进的重要思维方式。本书以底线思维为主题,详尽阐释了底线思维的理论内涵、现实意义和践行抓手,对于如何运用底线思维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三严三实”、落实“两学一做”进行了研究,是各级党政干部提高水平必须学习运用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