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女儿今天遇到一个好玩的伙伴呢”说完她指指赵霜介绍道“我的新朋友,跟张婆一起来的,叫赵霜。”
“盈盈好久都没遇见聊的来的姐妹,难得入了你的眼”徐大夫抬眼看着赵霜,确实是挺灵秀的孩子。“没事可以多过来走动走动,盈盈好久都没说的上话的人了”徐大夫接着说道。
“嗯嗯,我也喜欢盈盈姐,有空一定过来玩”赵霜应合道。
张婆已经向徐大夫告别,赵霜也向徐青盈摆摆手。
“下次记得要来哦”徐青盈送到门口嘱咐道。
告别徐大夫,沿着村路慢慢往回走。回去时,赵陈氏已经去厨房做好了晚饭。家里只有两个老人,赵陈氏把日常的琐事全部包揽。
饭后,赵霜跟赵陈氏商量,马上秋收之后粮价会到达一个新高,这会儿想把家里的两个银裸子全部用来卖粮。赵陈氏有点纠结,她想先买一部分,万一秋收之后降价了,也卖不出去,再说手上有钱做事也方便。
“娘,秋收还有两个月,这时候没有粮食,地都被冲毁,秋收还是没有粮食。我们这地方偏僻,很少有外来粮,如果外来,运费高肯定价位还要涨,全买了,我看看能不能跟着婆婆早点事做”
赵陈氏还是有点纠结“要不买一半,咋们还要付房租呢,不能张婆不要咋们就拖欠着,也不知道你爹啥时候能找到。”
“好好,咋们留五十文好吗?剩下的都买粮食。”赵霜无奈道。
次日一早,吃过早饭,现在经过商议平时日常杂事都交给赵陈氏做,吃饭一起搭伙,只用每月出五十斤粮食。因为今天计划卖粮,所以赵陈氏也一起,弟弟赵雷自从洪水过后状态一直比较差,于是赵霜建议把赵雷带上一起逛逛街。一行四人踏着乡间的晨雾便出发了。
城里目前有三家粮店,张婆带着众人来到陈记米粮的店铺。店内有两个伙计,摆放的有玉米、红薯、小麦、大米和大豆等,品类比较齐全。因为赵霜也是第一次来,并不了解现在的粮价。张婆估计是这家的老主顾,一个伙计已经招呼到:“张婆,今天还是来二十斤小麦吗?”
张婆乐呵呵的回复“今天可能买的多点呢,我再看看。小麦现在啥价位呀?还有大米。”
“小麦如今一斗三十文,大米一斗五十文,现如今最近周边没有粮收,只小麦是近期新收的存粮,其他都是面来的”伙计介绍道。
“比前段时间是涨了五文,有点贵”张婆回道。
“您是老主顾,我还能欺瞒您,外面两家比我们店还高两文,是我们掌柜的撑着没涨,估计过两天也要涨,不然店里撑不住。”伙计也是真是回到,最近粮价一直猛涨,要不是掌柜好心,镇上粮价早就飞了。
赵霜心底盘算了下,现在有两角银子,大概五六两左右,要留二两急用,现在这价位相当于一石等于一两,能买上四石,也就是四百斤的小麦。不愧是爹娘存半辈子的银子,这样看还是很值钱的。
张婆因为要卖包子,需求量会更高一点,花了足足六两银子买小麦,最后还买了一两银子的大米。几百斤的东西,几个老弱肯定是带不走,赵霜便问到:“店里可能帮忙配送上门?”
小伙计回到:“要是城里面我还能帮您们送回去,张婆住在石家沟,来回要一个多时辰,店里走不开。”
看样子配送是不行了,赵霜想起来路上碰到的牛车,便建议道:“我们不如租个牛车送回去,这么多粮食,我们来回几趟也搬不完。”
“先去问问价吧?”手上钱不多的赵陈氏保守的提了建议,还是觉得自己闺女花钱太大手大脚。要是贵的话,分几次搬回去就成,反正也没事做。
“那娘带着弟弟去问价,我跟张婆再去间人哪里一趟,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活。”赵霜想了想回道。
“成,等会儿还是在这儿碰面。”赵陈氏做主到。
“婆婆这样安排您觉得合适吗?”
“你们都安排的好好的,我哪儿会觉得不合适,不操心就是好啊”被赵霜挽着手,张婆乐呵呵的。
于是便分成两队,各自出发,赵陈氏去城门口找牛车,赵霜跟着张婆。只见张婆带着她左拐右拐,拐进了一条小巷子。铺着主接一样的青石板,巷口还有一个惹人注目的红石榴树,这时节正开着小喇叭,如一串串火红的铃铛。
张婆敲了敲左手边第一家的门:“顾妹子,在不在呀。”不一会儿门被一个小童打开,看到张婆呼道:“奶奶,张婆婆来了。”张婆也罢提前在路上买好的小零嘴递给他:“成哥长高好多了呀,想不想婆婆。”张婆打笑道。
“太想婆婆了”成哥拆开一看是花生糖,赶忙回道。
此时屋里传来一个老妇人的声音:“他不是想你,是想你的糖。老姐姐好久不见,今天怎么来了”只见门口出现的阿婆穿着整齐的青锻衣服,头发也一丝不苟,像是大户人家的管事。
“这快入伏你身子还好吧,今天来也有点事来问问你”张婆接话道。
“是为了这个小丫头吧,我这儿可不收人”顾阿婆出言便直接拒绝,这几年陆陆续续总有人让她帮忙教人,挺累的,她已经厌倦了。
“别别,你还是听听我怎么说吧,又不是让你带人,当年你带了个白眼狼大家都知晓,我肯定不会带人来膈应你”张婆也晓得顾妹子是顾虑啥,于是接话到。
“那倒是奇怪了,你找我干啥?”顾婆子这会儿倒是有点兴趣,只要不是教人,能帮忙她就帮一把。
“也是我前段时间收留了她们娘叁,这姑娘苗子好,特别有主意,就想找个事做,我知道你平时也做点牵线搭桥的事,就把她带来给你看看。”
“找事做?这世道年轻轻的姑娘可不好安排,愿意卖身不?”顾婆子盯着赵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