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50200000007

第7章 人之同异

人类是同异共存的统一体。同是就普遍性、总体性而言的。人作为一个整体,一定具有共性,有共性才能成为一体,才有共同生存的基础。

人属于自然、社会两栖动物。从自然的角度看,人作为一个生物物种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属同一个生物物种。人的来源相同,都是由父母所生。人的最终去向相同,难免都要死去。维持生存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相同,每个人都需要有住所、有饭吃、有衣穿,都离不开土地、阳光、空气和水这些最基本的外部生存条件,都要在自然规律的制约下生存。从社会的角度看,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一员,都要遵守一定社会的法律、道德等基本社会规范,没有例外者。

从人的共性的视角看,每个人都是自然之一物,是社会之一分子。每个人都是人类大家庭平等的一员,应当珍重每个生命个体,应当尊重每个社会成员。每个人都要以人类的共性为基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谐共处。珍视这种共性、一致性,就是重视群体的力量。有了共性,才能达成共识,有了共识,才能引起共鸣,有了共鸣,才能结为一体,凝聚力量。人是这个社会的主体,只有每个人都得到应有的尊重,才能充分发挥这个群体的作用。共产党之所以能唤起民众,得到人民的拥护,就是因为始终坚持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理念,从而形成了众志成城、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异是就特殊性、个体性而言的。作为组成总体的个体是各不相同的,有差异的。没有差异就没有区别,没有差异就没有发展变化。正是因为有差异的存在,才使得世界变化无穷,丰富多彩。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有自然差异和社会差异。前者是先天差异,是难以改变的;后者是后天差异,是可以有所改变的。

人是生而有别的,这就是先天差异。每个人生来的先天基因是各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双胞胎,也只不过是在外表上看起来有所相似,其实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就像世界上无法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也无法找到两位一模一样的人。有差异是绝对的,与生俱来的。诸如好的形体、好的容貌、好的声音等人的自然特征,都是先天已定的。有人把这种先天的特征说成是父母给的,其实父母也是无能为力的。夫妻只有决定是否生孩子的权利,他们事先无法决定要生的孩子是一个什么样子。每个人来到世间具有怎样的先天特征,完全是自然造化。还有人的智力特征,也有一定的先天因素。有的人天资聪颖,思维敏捷,判断准确,料事如神。有的人则是天生木讷,反应迟钝。对于这种先天的自然的属性,我们必须承认它,这样有利于正确认识差异。

人除了具有自然性的一面外,还有社会性的一面,表现人本质的东西是在于人的社会性。一个人具有怎样的思想,怎样的品质,怎样的能力等,都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就意味着人的差异主要是在后天的实践中形成的。人的天资状况也会反映在人的社会活动之中,对形成人的差异产生一定的影响。好的天资只是具备了好的条件而已,看你能否充分有效地利用它。要有好的利用,就要有深刻的社会实践。再好的刀,不磨也要生锈。手中握有好箭,不能有的放矢,也是无济于事。实践就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同时也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人可以通过实践不断地获得真知灼见,不断地发现和挖掘自身的潜力,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这就是实践的魅力所在。作为一个社会之人,除了受一定的先天因素影响外,主要差异来自社会实践的不同。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想上的差异,二是毅力上的差异,三是人品上的差异,四是能力上的差异。

一、思想上的差异。人与动物的一个本质的区别,就在于人是有思想的动物。思想是人的本质特征,人之差异、高低就在于有怎样的思想。人的行为举止千差万别,千奇百怪,这些差异看似是表面的,实质是内在的。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其思想所支配和限制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举止。人的一切行为举止都是思想的外在表现,思想才是内在的本质的东西。没有正确的思想,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行动。一个人思想的正确与否是决定性的关键因素。

二、毅力上的差异。人类的活动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需要设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有了目标才有方向,有了方向才能找到路径。确定目标并不难,难的是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畏艰难困苦,百折不挠地奋斗。梁启超在他的《论毅力》一文中指出:“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是否具有足够的耐心应对各种非同寻常的挑战,是对一个人毅力的重要考验。有的人无论何时何地,不论顺境逆境,都能不受干扰,一心一意地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懈奋斗。有的人则是虎头蛇尾,见异思迁,三心二意,半途而废。有很多人都在学习外语,在这些学习者中最终能学好并能应用者是极少数,而多半是半瓶醋,原因就在于缺乏毅力。学语言不是靠一时的努力速战速决,而是需要长时间的日积月累,那些没有毅力者就只能是半途而废。能够排除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障碍,始终不渝地做好自己要做的事,才是真正有毅力的人。愚公之所以能够感动神仙,帮其移走了两座大山,就是因为他排除了他人的讥笑和嘲讽,坚持挖山不止。“有志者事竟成”,志者,就是有雄心壮志,不畏艰苦,持之以恒之人。千难万难,有了志向不难;千易万易,没有毅力不易。有了毅力这块盾牌,就可以抵挡住任何枪林弹雨的袭击,昂首挺进胜利之域。

三、人品上的差异。这里所说的人品就是指人的道德品质。人品是一个人为人的层次、等级。就像物质产品具有不同的质量等级一样,人品也是具有不同的等级的。人品的等级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文化程度、能力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从古到今,不乏身居高位而人品低下者。王莽、秦桧、和珅之流,地位显赫,而他们的人品却都极为低下,只能被抛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雷锋只不过是一位普通的士兵,然而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从而彰显了高尚的人品。一位斗大的字不识一升的善良老农,未必就比一个熟知法律知识、能言善辩的律师的人品差。人品是人认识世界、认识自身后而形成的自我操守,是相对稳定的存在。人品差异是一种本质差异。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品就是人的本性,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所以识人重在识人品,只有人品才是可以信得过,靠得住的。

四、能力上的差异。能力就是人从事某项活动的主观条件,表明一个人具有什么本事,拥有怎样的本领。人的能力是表现在多方面的。诸如人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执行能力、操作能力等都各有不同。有的人目光敏锐,判断准确,表达清晰,做事当机立断,操作干练娴熟。有的人则反应迟钝,半睡半醒,思路不清,吞吞吐吐,词不达意,做事迟疑不决,拖泥带水。人的能力差异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有所改善和提高的。见多识广,熟能生巧,只要勇于实践,就可以使能力不断提高。

以上列举了人的社会差异的四个主要方面,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差异,诸如人的社会地位的差异、贫富的差异等。这些都是外在表现的差异,是非本质差异,是易变的差异。人的社会地位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变化,可升可降。贫富也是可以随时发生变化的。穷人可以变为富人,富人也可以变为穷人。一个穷光蛋中了大奖,一夜即可成为富人,但却不能在一夜之间改变本性。追求外在的东西常常使人误入歧途。从古到今,不乏“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者,也不乏那种欲上天堂反而使自己步入地狱之徒。

揭示人的社会差异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识别差异,利用差异,更好地识人、用人。作为一个社会之人,应当苦练内功,在修炼自身上加大投入,多富脑,少饰表,不为名,只求实。要有自知之明,正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能够见贤思齐,慕贤容众,永葆进取之心。

同类推荐
  • 恒河:从今世流向来生

    恒河:从今世流向来生

    恒河,神性的河。它贯穿着南亚次大陆。古老的印度文明由之孕育,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等众多宗教在此共生。恒河入海口,在印度和孟加拉两个国家,作者访问了泰戈尔两处故居;参拜特蕾莎修女之墓。恒河平原,在印度的心脏地带,踏着法显、玄奘等先贤的足迹,作者寻访佛祖从诞生到入灭的印迹;盘恒于印度教的死亡福地瓦拉纳西,漫游于人神两界之间。恒河源头,在湿婆和毗湿奴的栖息地,作者行走两千多公里,倾听圣河灵魂的低语。朝圣路上,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怀抱里,在触摸印度的现世人生中,作者亲历古老文明的血脉传承,并思索着喜马拉雅山两面人群不同的生存价值,寻求生命的本真和人类天然的美好情怀。
  • 享受人生:我的人生美学

    享受人生:我的人生美学

    世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写作。这首先是人类已经可以将很少精力用于维生的产物,很多人已经变得穷极无聊,所以写作。有一次我受一个读书俱乐部之邀去深圳,遇到当地某区作协的人,他告诉我说,仅仅这个区注册的写作者就有几千人。……我的写作很可能在他人看来不是个东西,但是那是我的生命,我的时间,我的痛苦,我的快乐。我早已乐在其中,这就足够了。叔本华的“钟摆理论”在说,大多数人在需求未得满足时陷入痛苦,在需求已得满足时陷入无聊,人生就在这痛苦与无聊的两端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
  •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祝酒辞。通过从酒的起源到祝酒辞的兴起、发展、演变,乃至最后成型,对祝酒辞进行了全方位阐述,希望读者了解祝酒辞的“前世今生”,并对酒文化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此外,还遴选出数百例题材丰富的祝酒实例。下篇为红白喜事致辞。书中对红白喜事的礼俗和红白喜事致辞的特色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同样选取了诸如婚礼、生日、节日、会议、商务庆典、送行、就职、升迁、升学、乔迁等多种不同场景的案例供参考。本书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实用性。“一杯美酒,笑迎五湖四海宾客;一本奇书,恭奉千秋万代读者。”
  • 陶唐氏之论

    陶唐氏之论

    《陶唐氏之论》以期实现完善社会管理的目的。从夏商周时期,古代国家管理者都十分重视对人民言论的征集和采纳,专门设立负责采风的官员收集民间歌谣,用做国家对人民心声的倾听,类似于现代社会中对基层的调查研究工作。季札称赞的《唐风》中有一首《蟋蟀》,其情真挚,其思殷切,当称季札之赞美。
  • 岁时节俗

    岁时节俗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且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具有集体性、地域性、变异性、传承性、规范性等基本特征。民俗文化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每一个人从生前到身后的全过程,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人生礼仪、民间信仰、岁时节日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文学艺术等等。这种最日常生活化的图景,体现出绵延不绝的世代传承,唱响起生命热力的动人弦歌。
热门推荐
  • 养狼为夫:遍地是情敌

    养狼为夫:遍地是情敌

    重生古代,她想着日子平淡闲适就好,可平淡的生活并不平静。捡到一个男孩,却不想他长大后,就一白眼狼,竟然对她下手了……
  • 系统思考之“道”:探索东方哲学与系统思考之共性

    系统思考之“道”:探索东方哲学与系统思考之共性

    老子在2500年以前写下的《道德经》和今天随着现代计算机的出现而日益受到重视的“系统思考”之间,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本书将引领我们去思考有关“系统思考”的永恒的智慧,并在我们试图解决未来的许多难题面临诸多挑战时,指出了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而贯穿全书的理念是,我们在当今世界的状况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而当我们对于我们个体及人类这个物种有了更清楚的认知以后,我们又能如何改变或改善。
  • 得力之死

    得力之死

    一个天真烂漫的花季少女,怀揣着对新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幻想把自己寄押在一桩婚姻上可当多情浪漫活力四射的她遭遇到的“白马王子”却是一个骨瘦如柴的有“癫痫病”史的萎缩男让她魂牵梦绕的新家园也是一个荆棘丛生勾心斗角的沼泽地……她该何去何从?梦中情人已离她远去现实的生理心理人情……的困顿象乱麻一样缠绕着她让她上天无梯,入地无门于是,她想为自己开一扇让她永远自由飞翔的门……
  • 爱包围幸福

    爱包围幸福

    与爆红小生的阴差阳错,一场意外碰瓷让偶像与粉丝之间产生了羁绊。让人感叹却温暖的故事,没有狗血,只有淡淡的幸福。没有为什么,只有我知道这辈子就是你了,我的眼睛像长在了你的身上,移不开……
  • 战争之魂

    战争之魂

    当那硝烟散去之时,留给世界的到底会是什么呢?所有生物的灭绝?所有人类的死亡?真正的和平?审判日将要再次上演,连接着这次圣战的新的圣战将要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重新出现,人类的命运,这个星球的归宿到底是什么?
  • 红楼之玉润冰炎

    红楼之玉润冰炎

    却说黛玉在京城接到林如海病重的信函,心中又急又怕,无措的直掉眼泪,说着要回江南。贾母也是大惊,连忙命贾琏收拾妥当,护送黛玉回江南去。黛玉心中焦急,只是略微收拾了一些细软,带着从家里带来的王嬷嬷和雪雁,就连紫鹃也没有带直奔江南而去。“姑娘莫要担心,老爷定然会没事的。”船舱里,雪雁细心地安慰着黛玉,眼看着这几天下来姑娘原本就薄弱的身子又瘦了一圈,让她心里又是着急有事担忧却也不可奈何。黛玉坐在……
  • 东辽左相

    东辽左相

    一个寻常普通的大学生偶然间穿越到一个与自己认知完全不一样的朝代,遇到一位不受宠爱的皇子,因感慨其遭遇坎坷,二人相见恨晚。本想凭借自己现代人的优势带其干出一番事业,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咸鱼哪有那么容易翻身,一路走来磕磕碰碰。但是屡败屡战,不服输的精神和死皮赖脸的脾气却让主角成就了不一样的风采。
  • 醉一曲琉璃殇

    醉一曲琉璃殇

    她,云离,27世纪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女王,冷酷无情,嗜血成性。众人皆道,她是一个无心的人。事实,也莫过于于此。被最信任的人背叛,她已经经历两次了……离开27世纪的她,来到了这里,一个异世大陆,九洲城。她也不知道她是穿越,还是回归,如果是穿越,那么为什么她对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她一步一步成长,一步一步恢复记忆,突然,她冷笑的扣住某男的脖子“挖心?离尊殿下,你难道不解释一下吗?”“你……你都……”记起来了吗……到底她该何去何从?一场盛世虐心故事,景析,为你浅唱……
  • 禅宗永嘉集

    禅宗永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巫山犹锦树

    巫山犹锦树

    大晏开国百年,阴谋,阳谋,明争,暗斗,不绝如缕。晏珏活了十几年,闭眼是暗箭,睁眼是冷枪。各方大风刮起,尘土飞扬,白甲寒枪,斯人独立。架空,1V1,作者小白一只,智商常年不在线,无虐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