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50400000002

第2章 前言

在中国社会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大致由宦官、后妃、外戚组成。对平民百姓而言,他们是达官显贵,是高不可攀的上层;对天子而言,他们又是奴、是婢、是臣。由于他们生活在天子周围,所以具有特殊的地位。一方面,皇权决定着他们的生死荣辱,另一方面,他们的存在及活动又对皇权有着极大的影响,甚至在不同程度上对其起着左右、制约的作用。

这批人物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或重或轻,都像寄生蟹一样仰仗着皇权,一朝受皇宠,便为人上人。因此,他们之间愈演愈烈地演绎着一场场无情的厮杀,在他们相互之间的明争暗斗中或沉或浮,或胜或败。胜者专权乱政,祸国殃民;败者或囚或杀,死无葬身之地。

宠位之哄,加剧了中国专制政体的畸形发展,而这种畸形发展的社会制度,又加速了这一群体的膨胀。因此,宠位的兴衰是中国宫廷斗争乃至政治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层面。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除了母权制度下,人类在最原始的需求中维持了一个时期的平等之外,一旦进入阶级社会,便出现了明显的等级差别。这种高低贵贱之分使人类的生存条件、社会地位形成了天壤之别。最高权力的顶峰是君主,是天子,这一位置就像埃及金字塔尖一样高不可攀。皇帝被尊为神,而非人。谁受到皇帝那光芒四射的神秘灵光的恩泽,谁拥有了天子的宠爱与信任,谁就拥有了财富,拥有了权势,可以享受那耀眼的荣光,甚至可以操纵天子,代行职权,窥视帝位……。因而,不顾一切地争得天子的宠嬖就成为一切生活在天子周围的人们最高目标。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在做着不同的表演,手段有别,目的一致。

宦官争宠,是宠位之哄的重要群体之一。

中国的宦官制度由来已久,早在《诗经》当中就可看到记载。《诗经·小雅》将太监称作“寺人”,《诗经·大雅》中称作“奄人”。所谓“奄人”,就是将原本正常、健康的男人,经过粗糙的手术,使其丧失性机能,并由此改变了所有男性的特征,历史上将这种刑罚叫做“宫刑”。中国素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被施以宫刑,实乃奇耻大辱,无异于死。去了“根”的人,自然被视为下贱之辈,遭人鄙视。这些人严格说来,已经不能称其为人,他们不仅失去了做人的生理特征,失去了做人的资格,也失去了做人的尊严。他们是封建帝王为了维护夫权而制造出的残人。这些人之所以还被留在宫中,是因为他们是典型的奴才,更因为他们既能保证其主子的妻妾们的贞洁,又能完成女奴隶们力所不及的劳作。

太监初期并不干预政事,而只是做些看门扫院、侍奉男女主人生活起居等粗活。不过他们身居内宫,诸事繁杂,职责各异,所以逐渐也有了太监们的官职,“奄称士者,异其贤也”(郑玄《周礼》注)。“奄人”之间的等级差别随着官爵的高低升降而越来越大。一些上层宦官为了扩大自己的职权,开始干政。帝王因其整日侍奉左右,深谙宫中之事,又因其没有子嗣、亲眷之嫌,而不断对其委以重任。及至西周时期,一些太监已获高官厚禄,从东汉始,逐渐形成一种特殊的政治势力,严重干预国家的政治生活,而且日甚一日。

宦官干政一经有了开端,便一发不可收拾。凭着帝王的宠信,很多宦官开始飞黄腾达,不可小视。他们政治上显赫,经济上暴富,不仅照置田产,建造豪华宅邸,而且收养子、认同乡,生活奢侈、作风腐败,虽为残缺之身,却也妻妾婢女成群,举手投足,无不威风凛凛,权势甚者,可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明代的大太监魏忠贤,当时已被尊为“九千九百岁”,朝廷上下,一片阿谀奉承之声,百官宵小,甘愿拜其名下,以做他干儿子为荣。难怪尽管“净身”是那么残酷和痛苦,自愿“净身”者却越来越多,以至于统治者要一再颁布法令来禁止常人“自宫”。18世纪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中国历史上,我们看到许多剥夺太监一切文武官职的法律,但太监们却老是又回到这些职务上去。东方的太监似乎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祸患。”

既然中国的封建制度赋予了太监们可以争到如此显赫地位的机会,那么,这些男不男、女不女、心理变态的阉人们,争宠作乱也就成其必然。争宠是因为他们都是在皇帝的羽翼下,仰仗皇帝的鼻息而生存。谁得到了皇宠,谁就会使梦想变为现实,谁就会得到无尽的荣耀。受宠者必有权,有权者必得利,太监们非常清楚这一点,为达目的他们不择手段,乃至手中国数千年来不乏宦祸。

当然,宦官中也有对社会颇有贡献的功臣,如东汉的蔡伦、明代的郑和等等,更有多数太监终生默默无闻地做着下贱之人,挣扎在耻辱和痛苦之中。但总体说来,这些人长期生活在宫闱之中,已习惯察颜观色,见机行事。他们阴险、狡诈,善于阿谀奉承、玩弄权术,其负面作用越来越大,轻者拨弄是非,陷害忠良,重者干预朝政,专权乱国,致使中国的政治斗争愈发复杂,社会制度愈发腐败。

后妃争宠,是宠位之哄的又一群体,又具有特殊性。

后妃,应该是女性中的佼佼者。她们个个聪明美丽,多才多艺,是封建皇帝万里挑一、精选出来的尤物。她们不论原来的地位如何,一朝入宫,即可锦衣玉食,身价百倍,令社会上的民女艳羡不已。

但是,后妃们的命运却不如她们的花容月貌那样美好,因为她们是中国一夫多妻制度真正的牺牲品。中国历代帝王的内廷制度多沿用《周礼》,除正宫皇后外,还有所谓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等名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他六国的宫女全都用来充实后宫,他将后宫的品级爵位分成八等;到汉武帝时,在皇后之下,又设昭仪、婕妤、娥、榕华、充依等等,后宫品级增加到十四等;晋武帝统一南北朝后,再次大肆扩充后宫,极尽享乐,传说当时晋武帝后宫的宫女,人数多达近万人。晋武帝实在爱不过来,便想出一个办法,他自己经常坐在一个羊拉的车里,任凭羊随意将他拉到哪个宫女的门前,他就到哪个宫女那里留宿。宫女们纷纷采来竹叶,插在门前,并在地上洒上盐水,以此吸引羊来吃竹叶,好能得到受宠幸的机会。这只不过是帝王生活的一个小小例子而已。

帝王可以极尽声色,而对后妃,却采取了严格的约束。中国自古要求妇女要以女德为重。其中包括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等等,对于宫中的后妃,除了这些伦理道德,更有一套特定的清规戒律。后妃们终日深居简出,生活起居,全无自由,动辄得咎,对于那些桎梏般的礼法,稍有逾越,便会招致横祸。可怜这些美貌女子,白白在深宫耗尽青春,很难享受人生的真正幸福与乐趣。

由此说来,入宫实乃一大不幸,被选中的女子虽贵为后妃,但却没有支配自己命运的权利。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制度下,女子只是男人的玩物和工具。在庞大的后妃队伍中,唯有一人在操纵着这些美丽而又可怜的生灵,那就是皇帝。后妃们得宠时宛若明珠,失宠时不及粪土,于是乎众人的目标只有一个——得到天子的宠幸,只有这样,她们才能拥有真正的美丽,才能成为真正的女人。得到宠幸的女人又盼望得到皇子,因为母以子贵,她们要以此来固宠。因而,这一具有着相同命运的群体,为了争宠夺爱,竟然也以纤纤弱手,杀个血雨腥风,其手段之残酷,后果之悲惨,实是令人发指。

从另一方面来说,帝王身边的后妃,对帝王功德的影响,又是任何一个群体所不能代替的。大凡帝王无论怎样德才兼备,一旦沉于女色,便会对爱妃言听计从,而受宠者往往又都追求享乐,贪恋权势,利用帝王的宠爱图谋私利,助纣为虐,致使国将不国。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招致亡国之祸;唐明皇宠杨贵妃祸起萧墙;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除此而外,宫庭还是权力的中心,后妃接近权力,耳濡目染,必将成为参与者。而一旦涉及这种权力之争,又往往愈扩愈大,无法遏止。在中国历史上,后妃们参与权力之争的人无以计数。然而,在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下,除极个别的女性取得成功之外,后妃们的总体命运均是悲剧性的。

外戚争宠,也是宠位之哄群体中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外戚是凭着自己的亲属进宫当了后妃并且受宠而鸡犬升天的贵族。他们有些本来并无太深的根基,但由于他们与皇帝有着特殊的关系,又与宫中的后妃一唱一和,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势力,在朝廷内外兴风作浪,甚至驾空皇帝,干预朝政,我行我素,搞得内哄迭起,国无宁日。

自秦始皇统一后,外戚干政之事便不绝于史。西汉时期的吕氏家族,令刘氏天下摇摇欲坠,最终被王氏家族所取代;东汉时期,帝王频繁更替,幼主事国太后临朝不断,外戚势力不可一世;唐朝的武氏、韦氏、杨氏家族权倾天下,皇帝亦不能左右。如此历朝历代,莫不有外戚干政之事发生。

但是,尽管外戚作为统治集团,左右朝廷大政,影响国势兴衰,可是,中国封建制度却决定了真正主宰外戚命运的并非是他们自己。不论他们的政治势力如何强大,归根结底还是皇权所赋。外戚要仰仗皇权、仰仗皇帝对他们的宠信。因而,外戚的一切政治活动,都离不开宠位之争,只有得到皇宠,才能保持不败之地,这是外戚们进行一切政治活动的根本所在。

作为封建帝王,他们对于宦官、后妃、外戚之间的争斗所带来的祸患并非没有察觉,甚至制定出种种法令,严加防范。但是皇帝又离不开这些具有特殊地位的人们对他的支持,创业的帝王一般还比较清正廉明,业绩卓著,相应的,宦官、后妃、外戚干政之事也未能主宰朝政。但是,后世守成的皇帝,却往往忘记祖上创业之艰难,骄纵享乐、腐败堕落。有的轻信谗言,有的干脆不理朝政,从而导致宫廷内外,猜疑相嫉,争宠夺位,最终是失德乱行,促成国家败亡。中国封建社会皇权高于一切、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的政治制度,派生出宦官制度、后妃制度、外戚制度等一系列毒瘤,为宠位之哄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皇帝与这些具有特殊地位的人们相互利用又相互制约,致使封建专制制度的积弊越来越深。因此,封建专制制度是宠位之哄的根源,在某种程度上说,封建皇帝对宠位之哄应当负有相当的责任。

不过,无论这些争宠、弄宠者曾经有过怎样的嚣张,甚至是不可一世,但除了武则天等少数成功者之外,绝大多数人的命运都是悲剧性的。中国的皇帝言出法随,随心所欲地占有和支配社会上的一切,杀人如碾蚁,加之其主观好恶的随意性、偶然性及其喜新厌旧的本性,致使这群生活在皇帝身边的人如履薄冰。受宠者也罢,遭贬者也罢,伴君如伴虎,整日都在提心吊胆中生存。今朝也许是心腹重臣、掌上明珠,明天也许就是屈死之鬼、阶下之囚。其生死荣辱全都被皇帝把玩于股掌之上。这就决定了宠位之哄的矛盾之尖锐性,斗争之残酷性,千刀万剐、“人彘”、剁手、分尸……这些惨绝人寰的残害手段,均在争宠、固宠、弄宠的斗争中被使用。争宠者们根本不顾国家社稷,一味寻求个人私欲的满足。有的残害忠良,将皇帝引入歧途,害国扰民;有的令皇帝沉迷声色、不思朝政;有的为扫清夺权之路,不惜滥杀无辜、草菅人命……总而言之,宠位之哄带给国家和百姓的是无尽的祸患和灾难。

然而,历代争宠夺位、鲜血淋淋地倾轧无一能摆脱皇权这条铁的链锁,其结局是争斗者们或者两败俱伤,或者旧宠换新宠,坏了朝政,乱了国家,败了风气,害了百姓,此乃我国封建政体的一大弊端。正因为这种腐败的政体,使宠位之哄决不会因其厮杀的惨烈、结局的悲哀而停止,相反,争宠者野心越来越大,手段越来越毒。

历史在不断向前发展,在诸多的历史教训中,宠位之哄留给后世的教训更是深刻、沉痛的。通过这一侧面,人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封建制度的糟粕,这也就是本书的立意所在。

本书以有限的篇幅,从浩繁的历史记载中选出若干较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争宠的实例,采用以叙为主、夹叙夹议的形式,将历史上一些为争宠、弄宠、固宠而不择手段的史实介绍给读者,力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揭示封建制度下宫廷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以及这些斗争给国家、社会带来的无尽灾难。目的是以史为鉴,以飨后人。让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更深刻、更广泛地了解历史、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本书力求生动翔实,通俗易懂,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拥有较多的思考空间,得出应有的结论。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难免挂一漏万,疏漏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作者

同类推荐
  • 盛唐第一驸马爷

    盛唐第一驸马爷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已经把大唐调教的差不多了。年初的时候搞了一个凌烟阁,让阎立本在里面画了二十四个人。十五岁的高阳公主也要被许配人家了,李承乾看似安稳的待在东宫里,其实已经磨刀霍霍。武媚娘还老实的做着才人。一切看起来都顺顺利利的。余鹅只想赚点小钱养活自己,猥琐发育。不想却影响力了历史进程,让资本快速积累,武器改良,政治改革,攻突厥,降吐蕃,灭高句丽……好吧,开工没有回头箭,撸起袖子就是干……
  • 兴风作浪在三国

    兴风作浪在三国

    大汉将亡,那便取而代之。拼不了爹那就拼自己,用这多出来的两千年见识,在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抛开世家立足底层,招谋士,揽名将,收美女,拓土开疆。书友QQ群号:693701890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加一下,一起聊聊。
  • 枭隐杏林

    枭隐杏林

    21世纪的一个老中医与世长辞后穿越到一个与宋朝相似的时代,与文人墨客谈笑,用精湛医术救人,学神奇的内功,看神州风景,又参加方腊剿匪,扛金大战,目睹灭国。这里有武功,有江湖,有安逸的咸鱼生活,有冷血无情的金国侵略者,有腐朽的朝廷,有爱国爱民的老臣,征战沙场的大将。书是比较慢热型的,一开始看起来会有的咸鱼,不过后面会慢慢把这个时代呈现给大家,国家也好,江湖也好,战争也好,都会慢慢为大家铺开帷幕。
  • 汉上骄子

    汉上骄子

    西汉灭亡,王莽篡位严苛酷吏,横征暴敛饿殍遍地,民不聊生问此世间谁能拯救万民于水火?且看不一样的光武皇帝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 崛起于锦绣

    崛起于锦绣

    穿越到一个叫大宣的朝代,原本他只想在广陵城的青楼中做个安静的小厮。命运却偏偏安排他崛起于市井,造就一副锦绣盛世。
热门推荐
  • 灵鼎山人传

    灵鼎山人传

    都市少年魂穿异世,他崛起于微末,纵横于八荒,谱写一段传奇的登仙之路
  • 堂吉诃德(上)

    堂吉诃德(上)

    主人公堂吉诃德因沉迷于骑士小说,决定外出历险,做一名行侠仗义的骑士。他找来同村的农民桑丘·潘沙作他的侍从。他三次外出历险,作了许多可笑之事。最后他被化装成白月骑士的朋友打败,放弃行侠游历,回家不久后病倒。临死前,他醒悟到自己迷信骑士小说之过。
  • 晋辞

    晋辞

    流着正统历史的血,高唱两晋长歌;斯人已矣,余下波澜画卷,供后人凭吊。
  • 樗下读庄

    樗下读庄

    《樗下读庄》一书是学者止庵先生研究《庄子》及后人评注《庄子》的心得。止庵先生认为,如果有一本书能够让人不厌其烦花费一生精力翻来覆去读,也无非就是《庄子》了。《樗下读庄》一书中,止庵先生认为,“吾丧我”是庄子的主体,贯穿庄子的全部思想;“自适其适”是《庄子》的终极之处。在止庵先生看来,其他先秦哲学关心的是都是两个人的事——“我”之外,还有“你”“他”;《庄子》关心的是一个人的事——这世界上只有“我”,一切都发生在“我”的头脑中。《樗下读庄》一书,从体例上,以先出《庄子》原文,之后是止庵先生的读庄心得,和对前人读庄的评议。从学术研究的意义上来讲,《樗下读庄》也是研究庄学不可不读的著述。
  • 江山乱

    江山乱

    她,江南米商之女,富户千金,名门闺秀。她,同样也是三位少帅的挚爱。为了这个叫沈若水的女子引发了三个男人的战火。怎样的灭世花颜牵动着三个男人的心肠?美人、江山、权谋最完美的演绎。是互相的欺骗是相互的利用。之后的缠绵……情是真计也真又该怎样的抉择?当真爱遇到了权力的诱惑当真心遇到了错的那个人。是否一开始便已经注定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之携老!”只剩下一纸休书,在手中渐渐的飘落。桃花深处,那首熟悉的歌谣,越来越渺茫。
  • 超级信审官

    超级信审官

    她,是纵横银行职场的专业能手,也是受尽背叛的大龄剩女。职场上,她果敢坚决,杀伐果断,拥有超高情商,却难逃一张构陷的大网;情场上,她倾心以待,终被背叛,难信人心,却又再遇天定之缘。历经重重考验后,她实现了职业生涯的一场升华,同时寻得了人生的真实意义。
  • 名门病娇:顾少撩你三千遍

    名门病娇:顾少撩你三千遍

    “我,或许,永远都不会生育自己的孩子。”“我想赶快长大,以后,会好好保护你,永远都不会抛下你一个人。”五年后,当安然牵着小包子被一只人行大尾巴狼挡在路上质问:“永远陪着我?永远不会抛下我一个人?”?“我当时,还差三个月零十天才成年,处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合同无效。”女声优雅磁性,一字一顿,慵懒如波斯猫。?“你这辈子都不会生孩子?”顾清绥早做好了和她打持久战的准备,长身如玉,脸上依旧挂着那招牌式的温柔笑容。?“哦,纯属意外。”无赖的像个女流氓,嘴角依旧弯着恰到好处的笑意,仿佛踩到人一般的礼貌致歉。说完,牵着包子,无视眼前的人形立牌,踩着恨天高,将机场走出了T台的效果。?“安然,我,不年轻了。”男人脸上依旧挂着那样无害的笑容,桃花眼里却是深深的疲倦和缱绻的爱意。?干练的女人脚步微微一顿,仍旧头也不回的走了。?
  • 一朝清雪梦浮生

    一朝清雪梦浮生

    本是丞相千金,只因爱上一见钟情的书生,甘愿抛下身段下嫁与他,怎知狼子野心的他只是利用她做踏脚石,最后合伙自己妹妹毒害与她,重生归来,那些欺她,辱她之人都将偿还与她。
  • 昭华不负

    昭华不负

    我不傻,只是宁愿当那么一个傻子,在你身边保护你,爱护你,不让你受到任何伤害,对你,我会用命去爱。我希望我所努力做的一切不会白费,假如有一天你厌倦我了要离开我了,请和我说。
  • 老井

    老井

    十二岁那年,我刚刚能扳得动辘轳把儿。一个黑瘦羸弱的男孩,还称不上男子汉,能扳得动辘轳,说明已经开始做男子汉该干的活了。在我们那片干旱厚重的黄土高原上,挑一副水桶,扳动辘轳,去井台上挑水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谁家若男人在外,女人耸着肩膀,趔趔趄趄,东倒西歪,一路洒着水花,挑水从巷里走过,连两边的房子也会投来怜悯的目光。男人回来,第一件事必然是挑着水桶去井台上挑水。离家不远的男人,隔一段时间回到家,一定要把水缸挑满才能放心离去。衡量一个男人是勤快还是懒惰,只需看看水缸里的水。